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一个卫戍区司令,荣升为侯王,对于石亨来说,自然觉得十分受宠。同时,在他心目中,也十分感激自己的大恩人于谦。
在石亨看来,如果没有当年于谦的保荐,别说是侯王,估计到老都会在基层混。
于是,石亨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能报答于谦。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石亨趁明代宗封赏有功将士的时机,向皇帝请求,奖赏于谦的儿子于冕。
按理说,石亨这也是一番好意。再说,于谦立下的功劳那么大,完全应该获得世袭官爵和俸禄的奖赏。因此,石亨的请求,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于谦开始做事过头了。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臣子,忠诚于主子是理所应当的。至于赏赐,封赏给有功大臣本人就可以了,至于他的后代,是没必要封赏的。
于是,于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严词拒绝了石亨的请求,让石亨脸上非常挂不住,简直无法下台了。不仅如此,他还立即指控石亨,说他徇私,这简直就是要置石亨于死地。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于谦为人处世实在是缺乏全面的考虑。他只想着他自己为官要清廉和忠诚的一面,却忽视了跟人和善相处的一面,从而做事过了头。
实际上,于谦就算是接受了皇帝对他儿子的封赏,也不会妨碍他的一世清明。可是,他竟然连石亨的一个顺水人情,都不接受,这就确实欠缺考虑,甚至就是迂腐了。
这样一来,石亨对于谦也由最开始的感激,变成了怨恨。
这个时候,倘若另外一些原本就仇视于谦的大臣,再趁机耍阴谋害他,于谦就只有失败的结局了。
果然,没过多久,文臣徐有贞就联合石亨等人,形成了一个势力巨大的“倒谦派”。
这个徐有贞又是谁呢?
原来,徐有贞就是当年“土木堡之变”时,主张南下迁都的大臣之一。
在“土木堡之变”之前,徐有贞就很想谋得国子监祭酒的职位。
最开始,于谦也向明代宗举荐过他。但是,明代宗认为,徐有贞竟然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主张逃跑,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国子监祭酒,去主管国家的教育事业呢?
于是,徐有贞的梦想就破灭了。
这样一来,徐有贞把仇怨都发泄到了于谦身上,认为就是于谦从中作梗,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于谦,这位明朝的大功臣,最终死在了自己做事过头、缺乏全面考虑上——徐有贞、石亨等人,趁明代宗病重,发动“夺门”政变,把明英宗又送上帝位,于谦也就不明不白地被处决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到位而不越位(1)
《中庸》的“中”,体现在为人处世上,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规矩,那就是“到位而不越位”。
关于到位而不越位的道理,《中庸》用了这样一段话来解释。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不是天子的话,那么他就不能议论礼制的是非,不能制订度量衡的标准,不能研究各种文献。
现在,天下的车都是一样的轱辘,写字都使用一样的字体,行为都是一样的准则。
虽然一个人有一定的职位,但是他却没有一定的德行,他是不敢制作礼乐的。
虽然一个人有一定的德行,但是他却没有一定的职位,他也是不敢制作礼乐。
在这段话之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两句——“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两句话讲了两种“不敢作礼乐”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分别就是:没有德行的人和没有职位的人。
在《中庸》看来,这两类人都不能去制作礼乐。
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好奇,为什么《中庸》这么强调制作礼乐的要求呢?
原来,在《中庸》这本经典产生的那个时代,制作礼乐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这样的大事,自然需要对制作礼乐的人进行严格的要求了。而这些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人必须既有一定的德行,也有一定的职位,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德行和一定的职位,尤其是没有一定的职位,而去做了那个职位相应的事情,那么在《中庸》看来,就犯了很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越位”。
按照《中庸》“中”的智慧,正确的为人处事方式,应该是“到位而不越位”。
与“到位而不越位”相反的,就是职位和级别上的越位,以及德行和能力上的越位。
“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意思就是一个人无论德行多高,能力多强,如果没有职位,也不能越位做事。
而“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意思就是一个人即便有一定的职位,倘若没有一定的德行和能力,那么也不能越位做事。
对于前面一句话,大家或许觉得很好理解:不在那个位置上,没有那个权力,当然不能越位或者越权办事。
那么,为何说一个人没有德行和能力,也不能越位做事呢?
原因在于,一个人假如缺乏能力、德行,自己根本办不下来的事情,却大包大揽,就有可能把话说得太满了。一旦事情没做成,难免下不了台。
这就是《中庸》的“中”所反对的两种越位方式。
不过,在现实生活之中,为人处事的越位,大多数情况属于第一种。
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主要说说这种情况。我们不妨看一些历史典故,来加以理解。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十分豪爽,很有正义感。
子路虽然尊重老师,但是他出于率直,甚至好几次与孔子发生言语冲突。
作为老师,孔子没有怪罪他。反而,孔子因此更加喜欢子路,将他和具有德行的颜渊一起,看成自己最得意的两大弟子。
按照《论语》的记载,子路曾经当过“蒲”这个地方的“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长官。
有一年夏天的时候,下了很多场暴雨,子路担心会引发洪水。
5。到位而不越位(2)
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疏导已经积聚起来的河水,就会导致洪灾。
于是,子路一马当先,带领当地的老百姓和军队,一起疏浚河道、修理沟渠。
就在紧张的抢险进行之中,子路发现了老百姓的辛苦。
当时是大夏天,老百姓顶着烈日,泡在污浊的河水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自然非常辛苦。
心地善良的子路,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的俸禄,给老百姓买来了许多食物。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孔子那里。
孔子听后十分着急,连忙派了另外一个弟子子贡去制止子路。
子贡赶到蒲,向子路说明了老师的劝告。
子路听完,十分生气。他那犟脾气又上来了,一股劲就冲到孔子那里去,怒气冲冲地对老师说:
“我是因为下了大雨,担心会出现水灾,所以才带领百姓修筑这些水利工程的。我看他们一个个的十分劳苦,有的甚至都饿得没有力气了,于是我才给他们弄了一点粥喝。
谁知,老师您却让子贡来制止我,那岂不是要让我不去做仁义的事情吗?可是,老师,您经常教导我们,为人要做到仁爱,您今天这样来阻止我,岂不是不让我实行仁义。我今后再也不听你的话了!”
发完这通气,子路转身就要走。
孔子赶忙叫住他说:
“我知道你是在实行仁义,可你要真是可怜这些老百姓,不忍心他们忍饥挨饿,那你为何不去向国君报告,让国君用国家的库粮来帮助他们呢?
你知道吗,你现在用自己的粮食来帮助老百姓,实际上是在向百姓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的国君,还不如你对他们好呢。
也就是说,老百姓会因为认为,你是一个大好人,而他们的国君却不管人民的死活。
你仔细想想,假如你的国君知道老百姓这样看待他,他会怎样对你呢?
所以,你还是赶紧停下来吧。不然的话,你一定会被国君治罪的!”
听完老师的话,子路恍然大悟:原来老师阻止自己,是在劝告自己做事不要越位!
于是,子路就停止了向老百姓提供食物,也因此避过了灾祸。
在另外一个历史故事里,主人公同样越位做事。可是,他没有孔子这样的圣贤老师,因此招来祸事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明朝开国时的大富翁沈万三。
我们知道,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他就是著名的明太祖。
明朝刚建国那会,由于长期战乱,国家财力并不充足。
但是,国家再没有钱,当时的都城南京,它的城墙破破烂烂的,总得修吧。
因此,朱元璋为了筹措修城墙的钱,十分伤脑筋。
正在这个时候,号称江南首富的沈万三,为了讨好新皇帝,便主动向朱元璋承诺,愿意承担三分之一的修筑经费。
不仅如此,他还向朱元璋个人上贡了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除此之外,他还在南京城内修建了好几座富丽堂皇的酒楼,作为献给朱元璋登基的贺礼。
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好处,朱元璋自然十分高兴。于是,他给沈万三的两个儿子都封了官。
按理说,这个时候,沈万三什么都得到了:既有了钱,又有了好名声,还有了权力。可是,他却贪心不足蛇吞象,干起了越位的事情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等到城墙修筑完工之后,沈万三竟然糊里糊涂地再次向朱元璋献宠,想要犒赏三军。
这一下,大大地刺激了朱元璋。
要知道,朱元璋这个时候,正在全力搞专制,也就是要将国家大权统统抓在自己手里。
5。到位而不越位(3)
谁知道,这个倒霉的沈万三,却在这个时候,要来犒赏三军。
朱元璋简直火冒三丈,他心想:“你沈万三不就是一个富翁,有什么了不起,一个平民百姓就想犒劳天下的军队,你这不是乱臣贼子又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立即下令,要将沈万三推出去斩首示众。
要不是当时有朱元璋那位颇具政治智慧的马皇后在旁边劝阻,沈万三早就一命呜呼了。
马皇后是多么聪明的人,她对丈夫说:“这样的不祥之民,自然有老天爷来惩罚他,何必脏了陛下的手呢!”
就这样,沈万三才捡了一条命回来。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旧十分生气。在他看来,沈万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于是,朱元璋下旨,将沈万三发配云南。
跟着沈万三倒霉的,还有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由于随同沈万三一起来献宠,这个倒霉蛋也被流放到了潮州。
就算这样,沈家的厄运也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朱元璋算是跟沈家干上了。到了洪武十九年,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和沈庄,由于收取田赋出了问题,被逮捕入狱。
而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又被牵连进了蓝玉谋反一案中。
这一次,是沈家的灭顶之灾。
朱元璋逮捕了沈家全家人,包括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以及顾学文全家,将近八十多人,在狱中被严刑拷打之后,全部凌迟处死。
在这次灾祸中,沈家的田地和其他财产被没收一空。
从此,曾经的“财神爷”,江南首富的沈家,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从这两个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子路和沈万三的区别就是,子路听从了老师的教导,没有越位做事,因而避免了祸事。
而沈万三却恰好相反,他简直不明白为人处世不能越位的基本道理,结果落了个家破人亡,真是让人扼腕。
实际上,沈万三只要仔细思考一下,自己那么有钱,而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怎么不会对自己生出嫉恨之心呢。
朱元璋之所以一开始还对沈万三表示感谢,那纯粹是由于得了他的好处。可是,一旦触及到了国家政权这样的根本问题,朱元璋就凶相毕露了。
其实,沈万三也就是想要向皇帝献宠,以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可是,他的殷勤却做过了头,竟然突发奇想,要犒赏属于朱元璋的三军,这就是他做事越位的地方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政治家的朱元璋自然会觉得:“我的军队吃的喝的都是你给的,那岂不是军队都要听你的了?这还得了?”
于是,沈万三乱臣贼子的罪名,也就背定了。
所以,我们才说,为人处世千万不要越位,而是要像《中庸》的“中”那样,不偏不倚,站稳自己的脚跟。
话说到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我们虽然做事不能越位,但却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多做事”。
这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这就是说,一个人做事,尽管要避免做过头,但是有些可以做的事情,还是应该全力而为的。在某些时候,甚至都做一点都无伤大雅,可能还会带来好处。那么,这些事情究竟有哪些呢?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日常的事情之中,有那么一些是属于所有人工作职责之外的。
这些事情,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事,比如帮助同事买点东西、打扫卫生、帮助领导补救失误之类的。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事情,它们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做这些事情,即便是没有做好,顶多就是说明自己出了点小状况。
可是,一旦做好了,就能帮助你提升在同事和领导中的好印象。
不管怎么说,多做这些小事,绝对不是越位,它不会导致一旦事情干砸了,损害人际关系的不好后果。
总之,按照《中庸》“中”的智慧,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越位做事。在这个前提之下,多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更能让你轻松搞好人际关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6。一定要避免过激(1)
在讲述这一小节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去看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在某高校,一个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生们搬进了学校刚修好的宿舍楼里。
起初,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新住处表示满意。可是,就在开学后不久,一个星期日下午六点半左右,某系的一个班长小张,在从校外回到学校的时候,收到了同学传来的短信,催他赶紧回宿舍,说是出事了。
小张急忙赶回了宿舍。他刚到宿舍门口,就看到其他同学都十分气愤地聚集在走廊上,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小张上去打听,才知道新宿舍的每一个房间,都被重新装修了。
重新装修本来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住宿环境,这是好事。可是,这些装修工人却一点都不讲究,不仅没有事先通知就进入了房间,而且还把屋里的床铺、东西整得乱七八糟。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在施工的时候,根本没有顾及要保持屋内的干净,反而将水泥和石灰粉撒得满屋都是。整个天花板也是破烂不堪,看起来就像要掉下来一样,十分危险。
看到这幅场景,小张赶紧找到宿舍管理员询问情况。
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就是校方趁学生上课期间,到宿舍进行了施工。
问清情况后,小张给班级辅导员打了电话,想通过他解决问题。
可是,十分不凑巧,辅导员这个时候正在外地出差,短时间赶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下,小张只好请求辅导员,让他给系书记、学生处、宿管科和后勤处等处打电话,好尽快解决问题。
事实上,辅导员接着就通了这些电话。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辅导员打完电话之后三个小时过去了,校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也就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压抑已久的怒火,一下子就爆发了。
最开始,一部分同学开始责骂宿舍管理人员,怪他们没有阻止工人进屋施工。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在得知消息后,涌到了宿舍外面来。
小张看同学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本来还想劝阻一下,可是他很快就发现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有不少同学,这时已经跟学校保安发生了言语和肢体冲突。更加严重的是,有一位在媒体有关系的同学,接通了媒体的电话。
很快,媒体就派来了记者,扛着摄像机,开始拍摄和报道整个事件。
在舆论的压力下,这个时候,学校终于出面了。
校方很快就给出了答复,表示首先会给这些宿舍遭到破坏的同学,安排另外一个宿舍楼居住。同时,由学校出钱,为每一位同学购置新的生活必须用品,还找来施工的工人,帮忙搬运行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