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炒作学"开山之作:炒作-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骂他的多着呢,他的名气就是这么来的,虽然知名度挺高,但美誉度极低,我何不来个“以毒攻毒”呢?
  这一天,恰好是钱谦益的生日,名士兼高官做寿,自然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酒席上,宾朋们纷纷骚态毕露的大说荤笑话和黄段子,**顿时不绝于耳。而荤笑话和黄段子说得多了大概也会有审美疲劳,这时侯,一个想拍马屁的小公务员一边给钱侍郎(前世浪?)敬酒恭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当益壮越战越勇之后,建议道:“钱大人,久闻令甥金相公乃江南第二才子,又是最近网上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今天这个盛会,何不置酒论文,让我等开开眼界见见世面?”一时间赞声四起,金圣叹当然也不推辞,站起身来微微一笑:“既然各位大人这么看得起在下,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只好献丑了,那我就题一幅对联吧!”只见金圣叹手握斗笔,饱蘸浓墨,写道:“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见,大惊失色,钱谦益正在捋须的手一颤抖,不小心就拔掉了一大把胡子。钱谦益心想,这家伙也太不分场合了吧!这七个字可以乱写么?心里正打鼓着,这时只见金圣叹不慌不忙地又写了四个大字:“三朝*……”众宾客一见,以为金圣叹这家伙不过是在刻意模仿“这个婆婆不是人,原是观音下凡尘;生下儿子都做贼,偷来蟠桃献母亲”的掌故,当下会心一笑,马屁之声又起。只有钱谦益感觉有些不妙,连忙走上前冲他竖起大拇指:“吾圣叹儿真好书法也!”谁知金圣叹却只是冷冷一笑,奋笔疾书余下三字,然后把笔一掷,拂袖而去。众人一看,只见金圣叹写下的是这样一幅十四字的对联:“一个文官小花脸;三朝*大奸臣。”钱谦益顿时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气得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边的钱谦益虽然气得不行,但那边的金圣叹无疑又成功炒作了一把。
  与柏杨、李敖之辈把自己炒进监狱博一个“敢言”之名相比,金圣叹的炒作就更为彻底,“哭文庙”(张一一先生按:“国学辣妹”孔庙色诱孔子为啥不被抓去砍头?)一事,最终把自己炒得身首异处,这也许是他比柏杨、李敖之流更为伟大的原因,也是他最后能流芳千古的理由。千秋功罪,后人曾有评说,不知道金圣叹先生“哭文庙”的这一次让许多人看不懂的炒作,究竟是成功的呢,成功的呢,还是成功的呢?
  而金圣叹在刑场临刑前对儿子神秘兮兮说的那一句“将五香豆腐干与花生同嚼,可以吃出火腿的味道”,则被许多的炒作界同仁认为这才是他最成功的一次炒作,全世界的媒体和好事者都想知道金圣叹临终前到底对儿子说的是句什么话,莫非是告诉他儿子哪里有宝藏?或者是可以一生受用的一句什么至理名言?或者是写出锦绣文章的不传之秘?或者是哪个山沟沟里还有个私生女?众说纷纭。最后是某外国媒体不惜血本用一百万英镑的高价,终于买断金圣叹临终前这最后一句话的独家发布权……金圣叹临死还能给儿子挣一百万英镑,让他们半世无忧,真可谓是旷古不遇的一代炒作奇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商人的炒作
在当代,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商人,因为他们不仅能赚得巨额的财富,更因为他们获取财富的途径与智慧以及他们在经营中所带来的商业文化,不但对人们有所裨益,而且也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比尔 盖茨、卡耐基、巴菲特、李嘉诚、刘永好、丁磊、马云……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已远不止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智慧的象征。
  然而,在我国古代,商人的运气却远没有现在这么好,在“士、农、工、商”的排序中,商人地位只能是忝为“末流”,虽然如此,在璀璨的历史星空当中,商人的光芒并没有完全被掩盖,陶朱公(范蠡)、子贡、白圭、吕不韦、邓通、沈万三、胡雪岩……这些个名字,也都闪耀这夺目的光辉。
  而在这成功的商人当中,就不乏有炒作高手,可见炒作亦是一项高智商的运动。不过,炒作也有高下之分,有的商人炒作得好,不但一生富贵,而且名留青史;有的商人炒作得太离谱,虽然一时快活,却是难得善终。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智若愚的孔门第一人子贡
中国历史上至今能被老百姓叫得出名字的“巨富”,无非就那么几位,但“子贡”这个名字,无疑是让人如雷贯耳,也是在“富不死中国古代富豪排行榜”上不可或缺的。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言语”科之优异者,子贡富致千金,与春秋列国国君分庭抗礼,孔子曾赞其为“瑚琏之器”,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着墨最多,可见其确实是一极不寻常的人物。司马迁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完全是因为有子贡这个得意弟子帮他炒作的缘故。
  据《史记》记载,子贡经常出使春秋列国,各国国王都待他如上宾,其地位显赫一时,是当时到处碰壁的他的老师孔子远远不能比拟的,但子贡每完成一处使命,就总要附带宣讲一套孔子的理论和主张,尽管孔子当时的那一些理论和主张有不少显得迂腐和不切实际,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各国国君看在子贡这位“首富”的面子上,总得耐着性子听一听,这就在客观上推销了孔子和儒学,而儒学之所以最终能成为“显学”,这与子贡在各国到处忽悠、不遗余力帮孔子炒作无疑是分不开的。
  子贡帮老师孔子炒作扬名是有许多历史记载的。当时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就曾公开在朝廷上说:“子贡贤于仲尼”。鲁国的另一位大臣,叫做子服景伯的,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意思就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为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当时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释后很不以为然,他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意谓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 总之,孔子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各国国君多少要给他一些面子,这与他有子贡这样一位高足到处在帮他加分是密不可分的,心想,如果你有一位学生是世界首富,别人能不尊敬你吗?
  当然,帮老师炒作只是子贡的一个方面,在合适的时候,子贡也会要为自己炒作炒作,著名的“子贡赎人”一事,无疑就是子贡一次非常巧妙的自我营销。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他居然拒绝国家赔偿给他的赎金。孔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端木赐啊,你这样做就不对了。因为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会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们赎身了。你收回国家抵偿给你的赎金,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你不拿国家抵偿的赎金,就破坏了鲁国的那条代偿赎金的好法律了。”
  孔子一厢情愿地认为,一般人都远远没有子贡这么巨大的财力,无法不在乎这笔赎金,因为如果白白付出这笔赎金,他自己的生活就可能受到重大影响。而如果不能取回自己代付的赎金,那么即便看到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机会救同胞出火坑,大多数人也会放弃为本国同胞赎身。甚而至于,即便有人有这个经济实力,不仅有机会,而且有能力付出赎金而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但由于并非所有的人都有如此之高的道德水准,因此他也会因为付出赎金后无法收回,而放弃为本国同胞赎身。
  但孔子这一回显然是没看透子贡如此做的本质,对于子贡来说,仅仅支付了一个奴隶的赎金,便可以制造出一个围绕人性和道德标准大讨论的社会议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无限放大,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此时此刻,子贡可能正在心里偷笑老师的不通人情世故、不懂眼球经济吧?
  子贡的炒作才华,还可以在历史的一些细枝末节上窥斑见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被困陈、蔡,粮食断了了,银子也花光了,情形十分的危急,而孔子那些平时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的门徒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还得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为什么每当孔子在最危难最险恶的时候,子贡总能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彰显其大智大勇?无非这才最容易上社会新闻头条而已!
  所以韩愈后来在著名的《师说》中反复强调:“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子贡要比他的老师孔子厉害,至少在炒作上来说,孔子比他的得意门生子贡可是差得老远啦。
   。。

史上最牛的“炒帝”吕不韦(1)
张一一先生前面的几篇文字,已见证了我国古代的好几位炒作高手,张一一先生这一边回味,一边神驰心往,大发怀古之幽情,恨不能早生千几百年,与他们剪烛共砚促膝谈心,或者借我时光隧道,回到从前,与他们推杯换盏,会须一饮三百杯,不亦快哉!
  然而,让张一一先生神交最久的,却并非上面提到的诸子,上面提到的诸如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范仲淹、金圣叹、子贡等人,虽然各有建树,均为一时之龙凤,但要是比起另一人来,不觉便要自惭形秽、退避三舍,这个厉害角色,自然就是通杀工农商学兵、儒道释墨法、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一代“炒帝”吕不韦。张一一先生之所以要尊称吕不韦一声“炒帝”,绝不只是因为他是千古炒作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炒王之王”,还因为他做成了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生意——“买卖一国之君”,并且还炒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实岂止一部中国炒作史,就算是放到中国历史上,吕不韦那也是居功至伟。
  吕不韦的一生,那是传奇的一生,他不出手则已,出手一定就是大风,真是个让张一一先生也不得不佩服至极的了不得的人物。
  吕不韦年轻时就做起了跨国生意,经常往返于各国之间,贩贱卖贵,成为当时的巨富,堪称“富可敌国”。但当时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吕不韦虽然是“物质上的贵族”,但在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当中,吕不韦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无论各国王室搞什么宫廷Party还或是春节联欢晚会,一般都没有人会邀请他,这一度让吕不韦十分的不爽,当然,吕不韦绝不会就这样甘心做“精神上的乞丐”,他决定,一定要想个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不久之后,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邯郸城爆出了一个头条新闻,从人间蒸发了N年之久的、传说中大周王朝的镇国之宝、全世界独一无二且有象征着王权的“皓镧”夜明珠,将被拍卖。消息传开,轰动的何止是赵国的上流社会,就连其它各国的政要显贵、名士巨贾也纷纷“有一点动心”,蜂拥而至,偌大的一个邯郸城,顿时被挤得水泄不通,不亚于举办一届奥运会。
  在丰盛的午宴和盛大的开幕式过后,各路神仙望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时侯,当时赵国的首席拍卖师司马空,这才在数百名保镖的前呼后拥下,十分小心谨慎而又庄严肃穆地捧着一个珍贵的盒子,这盒子据说就是成语“买椟还珠”中的那个盒子,可见是相当地名贵。
  司马空外三层、里三层的把包装打开,露出珠子的一半,颇有些后来的青年毛泽东画的“半壁见海日”的况味,因为拍卖会是在下午举行,艳阳高照,所以谁也不知道那珠子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皓镧”宝珠,不过,远远地雾里看花看起来,貌似那珠子还真有些发光的样子,有谁说,磷火还放光呢。
  不过,当时谁也不会怀疑到这宝珠是假的(想当年,南德集团的牟其中前辈,用罐头换飞机,要炸掉喜马拉雅山来改变气候,这都没人怀疑呢,不由让张一一先生好生怀念那些个民风淳朴的年代),就接待规格之高,就拍卖会那排场,就午宴那丰盛,就保镖那个多,就宝珠那包装……那都是历届拍卖会上绝无仅有的。何况,还有当时最富盛名的11位古董专家联名的权威鉴定证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史上最牛的“炒帝”吕不韦(2)
当然,这颗不知到底是“皓镧”还是“好烂”的宝珠,最后只能由我们的吕不韦先生以万金的巨资拍得(若被别人拍去岂不露馅),这个成交价,不要说在场的落魄王孙嬴异人连做梦都不敢想,就是连当时名震宇内的“四大天王”——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平原君赵胜,也只有“徒有羡鱼情”的份!
  吕不韦“英雄行险道”,孤注一掷地这一次炒作之后,自然是名声大震,从此走入上流社会的视线,事实上,不管是拍卖师也好,鉴定商也好,早已被他以重金买通,陪着他演了一出“瞒天过海”的惊天大骗局。吕不韦的这一招,在现在已被广泛应用,我们不时便会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个名不见经传的自封的画家书法家啥的,随便一幅画一幅字,动辄就卖到几百万,有的据说还是美金,颇有些当年吕不韦的风采。而那些个“千金买琴”和“百万买保时捷”的后辈陈子昂和宋祖德,在吕不韦眼里只不过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这一次炒作赝品宝珠事件,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惊世骇俗触目惊心了,但对“准贵族”吕不韦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预热而已,接下来,吕不韦就要做一桩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生意——买卖一国之君,那才叫过瘾和刺激,那才叫人生没有虚度。
  吕不韦深深地知道,做农产品生意,无非五到十倍的利润;做珠宝生意,最多也无非百倍的利润;只有进行政治投资,那才是真正的“奇货可居”,利润不可计算。美利坚合众国的那些个搞政治投资的洛克菲勒家族、卡耐基家族,无非都是咱们吕不韦的徒子徒孙而已。
  但政治投资绝不是谁都可以投的,如果没看准人,说不定就颗粒无收血本无归了,美国只有两个党,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这还好说,但是在当时的战国时代,有几十上百个王国,大国也有不下七个,当时谁也看不清最后的天下就一定会是谁的,而且光“战国七雄”当中,每一国就有王孙公子好几十个人,宫廷斗争往往又是最为错综复杂的,情况瞬息万变,不到最后时刻,到底“哪只茄子好做种”谁也说不清楚,这真是个无比棘手的问题,比中“六合彩”还要难许多倍。
  但吕不韦大师不会这么看,他从来信奉“只要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就要用十二万分的努力去争取”,他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要看准一件“商品”,然后将其炒成一件“奇货”。
  吕不韦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斟酌,最后把眼光定格在正扣留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落魄王孙嬴异人身上。
  这嬴异人的故事说起来,比现在韩国的肥皂剧还要悲情,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听起来,准会要泪流满面。嬴异人的母亲夏姬早逝,父亲安国君,虽早已被立为太子,是秦国未来的管理者,可惜安国君生不逢时,他爹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的国君,活了74岁,在位56年,实际执政时间仅次于乾隆和康熙,忝为探花郎。而且,老太子安国君最宠信的是华阳夫人,老早就忘了那个短命的二奶夏姬。而最为要命的是,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秦异人排行中间,不大也不小,最为尴尬,而且又没有什么摔铅球铁饼之类特长,也不懂得溜须拍马,自然是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大家庭中不招人待见,于是乎小小年纪就被扔到了赵国做人质,就是随时都有可能被敌国赵国砍脑袋的那种意思,可见嬴异人当时是多么的不得宠,状态十分地狼狈。

史上最牛的“炒帝”吕不韦(3)
在一般人看来,像嬴异人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落魄王孙,怎么可能会是“奇货”?但是爱慧眼独具的炒作大师吕不韦眼中,嬴异人分明就是一支前途不可限量的“绩优股”。况且,“炒一炒,烂稻草也能变成无价宝”,只要会炒作,有什么不可能呢?要是是个人都敢去想、都敢去做、都能做到的事情,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吕不韦找了个机会和嬴异人见面,给他分析了他现在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危险处境,问愿不愿意让自己做他的经纪人包装推广他,那时候可是有名的乱世啊,嬴异人在赵国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