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意大利不面-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看这浑水我们应该怎么趟啊?”
情报部长塞萨雷。阿姆抢先言:“流亡葡萄牙的圣胡尔霍将军(佛朗哥要在圣胡尔霍和莫拉去世后才获得叛军中的领导地位)说他们组织了一个叫“西班牙军事联盟”的社团,他们和我们联系过了,希望我们能在他们起事提供支持。另外长枪党和保皇派也有同样的要求”。芒果一看他那神气的样子,一定是认为自己功劳不小。
“他们具体希望我们做些什么?”芒果看着阿姆以示赞许地问道。
看到领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阿姆部长连忙回答道:“他们已经说服驻扎在北非的部队参与反对人民阵线的战斗,他们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将部队运往西班牙本土。另外他们需要我们提供军火。”
“军火吗,反正6军现在在换装,倒是有一批退役的老家伙。这个帮助运输部队就相当于直接参与他们的行动,好像不妥吧?”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品着咖啡,缓缓道来。
听到巴多里奥元帅同意提供军火援助,芒果连忙问:“元帅很看好圣胡尔霍将军吗,你认为他们能打赢人民阵线?”
“是的,我看好他们,毕竟他们掌握了西班牙最好的军队,再加上我们的帮助,他们而赢得西班牙。”
“为什么我们要帮助他们赢得西班牙呢?”芒果狡黠地一笑反问元帅。
“难道您是担心和法国人的关系吗?”新任外交部长加莱阿佐?齐亚诺问道。
“当然不是,现在是法国人有求于我们,难道我们害怕他们翻脸?”芒果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帮助某人赢得西班牙并不能使得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
“西班牙不是非洲的土人,别以为我们帮助某人走上西班牙的权利顶峰,他就会感恩戴德,他就会把我们意大利人的话当命令去执行。先生们,别忘了西班牙人是欧洲文明社会的一员,他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决定自己的命运。”芒果终于说出了他对西班牙内战的看法。
从这一刻起,西班牙的命运开始改变了。
以上帝的名义 第8节、出招(上)
1936年7月19日(内战爆次日),人民阵线政府向法国的勃鲁姆政府求援。出于不想被法西斯势力包围的考虑,法国政府从24号开始向西班牙缓慢地提供有限援助:35架战斗机和15架轰炸机被运到了西班牙。
1936年7月25日,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市接见了来自西属摩洛哥的客人。他们是代表西班牙军事联盟向希特勒求援的。他们希望得到10架运输机,结果“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希特勒慷慨地给了他们20架Ju52,并答应提供6架战斗机护航。
(以上皆为史实)
就在德法两国纷纷出手,援助西班牙内战中自己中意的一方时,意大利却按兵不动,对于来自摩洛哥的请求,意大利人并没有一口回绝也没当场同意。意大利外交部表声明:对于西班牙的大规模流血事件表示遗憾。视乎对于西班牙内战,意大利人将保持完美的中立,完全置身事外一般。
但是,事情很快生了转机。在亲保守派的西班牙烟业巨头胡安。马尔奇的资助下,意大利人总算同意提供10架**。81运输机(史实是马尔奇出资购买了英国飞机)。
叛军使用这这批飞机,每天在摩洛哥与西班牙本土之间飞行多趟,在一周的时间内将14000人的军队运到了西班牙本土。而那些无法空运的重武器不得不转道葡萄牙,再从葡萄牙通过6路运到叛军的占领区。好在此时内战双方的第一阶段大规模战事已经结束,不然这样复杂的运输方式一定会拖叛军后腿。但是,这样依靠空运不是长久之计,一来运量太小,也不能运输大件军火;二来空运也不安全,就在7月20日,圣胡尔霍将军因为空难而去世。
彻底解决之道就是摧毁政府军的海军,重新获得直布罗陀的制海权。
内战爆以后,政府军控制的舰队拥有“海梅一世号”战列舰、轻巡洋舰3艘(netú叛军方面有“西班牙号”战列舰、重巡洋舰2艘(Ba1eares级,在建)、轻巡洋舰2艘(netavarra级1条改造中)、驱逐舰1艘、炮艇4条、海岸警卫艇4艘、鱼雷艇4条。
开战后,政府军依靠其海军优势,牢牢地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严密封锁以防叛军横渡。叛军想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击败政府军海军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一方面弗朗哥从意大利购买了2条老式驱逐舰(史实)。另一方面希望德、意两国可以提供帮助——
分割线——
7月30日,直布罗陀外海,西班牙海军的骄傲,战列舰“海梅一世号”正带领着轻巡洋舰“利伯塔德(Libertad)”号(详细介绍见以及杂七杂八的小船7条一行9舰破浪航行。“海梅一世号”是1914年下水的老船,航只有精打细算的西班牙人在不足15000吨的舰体上安装了4座305mm双联装**,这使得该舰的装甲只相当于其他海军强国装甲巡洋舰的水平。相比之下,利伯塔德号就要新锐的多,该舰属于塞尔韦拉(cervera)级,是以英国的“e”级为母型设计的;最大航34节,3座双联装和2座单装152mm主炮,4门102mm副炮。不过,这两舰最大的弊端是防空火力薄弱。但是,正是这么一支在欧洲列强眼里一般般的小舰队却让弗朗哥同志不得不望洋兴叹。
现在,3600米的高空中,10架怪异的飞机正在缓慢翱翔。这些又胖又笨的双翼机看上去一副古旧外形,可是居然有一个全封闭式的座舱和可收放的起落架。而他们的机腹下携带着一份长长的桶状物,这个桶状物的后面是一个黄铜的螺旋桨,在晴朗的天气下熠熠闪光。这就是美制TBg…1舰载鱼雷机。这批飞机现在被涂上了叛军的标志,显示着他们的新主人是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国民军。按照意大利人的官方解释;这批TBg…1飞机因为的服役而被退出现役,现在转手给了西班牙国民军。当然西班牙的飞行员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掌握这种飞机的操作的,所以现在驾驶该机的是“美国飞行员”,这些美国人原来是意大利海军雇佣的教官,西班牙内战爆后他们又来到摩洛哥“淘金”。
意大利飞行员罗莫尔多中尉现在正端坐在TBg…1鱼雷机宽敞的机舱内。三天前,他和他的战友们被告知将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帮助西班牙国民军袭击政府军的舰队,随后他们驾驶飞机来到了摩洛哥的塞卜泰。这里与直布罗陀遥遥相望,是非洲距离欧洲最近的港口。在这里他和他的同伴们被告知,为了防止无线电监听,他们在进行通讯时,必须使用英语。当然,这难不倒罗莫尔多他们,因为平时训练时,他们就是使用英语与美国教官沟通的。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为仅13公里,最宽处也不过是43公里。所以起飞后不久,意大利鱼雷机编队很快就现了西班牙政府军的舰艇编队。此时的西班牙人还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被意大利人瞄上,依然排列了一路纵队,傲慢且缓慢地航行着。
作为编队长机,罗莫尔多上尉通过无线电用英语布了攻击的命令。很快,除了带队长机及其僚机外的另外8架鱼雷机组成了2个菱形攻击编队向海面俯冲。这次他们选择从背着太阳的方向接近西班牙人的编队,借此希望刺眼的阳光可以给船上高炮射手们带来更大的麻烦。而罗莫尔多中尉的座机和僚机在留3000米的空中负责观察指挥。如果西班牙人的战列舰在这两轮打击中存活下来,将由罗莫尔多中尉做个最后的了断。
虽然一时间无法判断这队飞机的归属和来意,但是从他们的战术动作里,西班牙人判断出来者不善。很快,西班牙人的高射炮开始在鱼雷机附近的空域中炸开一个个黑色的烟云,同时致命的弹片划破水天一线间,使得刚才还平静的海面如同一口沸锅。最恐怖的是高射机枪,一串又一串的曳光弹在鱼雷机的周围飞舞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挨上一。当意大利的飞机靠近西班牙的舰队时,他们还可以看见西班牙水兵正端着轻武器向他们射击。西班牙人并不疏密的火网还是给意大利人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哪怕是对于机群中的美国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实战,更不用说那些只飞了二、三百小时的意大利菜鸟了。
美式鱼雷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装备了望远式鱼雷瞄准具,所以鱼雷的投放并不是投弹手的任务,而是飞行员的职责。现在,TBg…1上的飞行员们先要目测“海梅一世”号的航、方向、距离,然后连同前先已知的西班牙级战列舰的尺寸一同输入瞄准具下方的mk。24型鱼雷投放控制器中。然后飞行员将“海梅一世”号套入瞄准具里,保持直线飞行,同时飞行员们还必须在西班牙人的枪林弹雨中将飞机的高度保持30米以下,时控制在200公里以内(鱼雷是比较精贵的武器,太高或太快投雷可能会把鱼雷给砸坏)。同时飞行员还要注意着瞄准具中间的那根指针,当这根指针指向了中央刻度的时候,他就可以投下鱼雷了(以上经验来自于TBd“蹂躏者”,仅供参考)。此时,鱼雷应该在距离“海梅一世”号大约在1000米左右的地方被投放,之所以选择这个距离是因为太远目标容易逃脱,太近则鱼雷没有达到指定的深度,对目标的伤害不能达到最大值。
第一个菱形编队的带队长机飞行员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佬:美国海军退役上尉,曾经的萨拉托加号上的鱼雷机中队长汤姆先生。当他听说弗朗哥为击沉“海梅一世号”准备了一万美元的奖金时,自告奋勇参与这次行动。现在,当他看到瞄准镜里的指针指向中间时,他立马按下了投雷按扭,一股微弱地震动传来,他知道那是投雷电路接通后,引爆了炸药,炸断了连接着鱼雷地挂钩,鱼雷被投了出去。同时因为瞬间减轻了874公斤的重量,轰炸机会自动向上爬升一点。投雷的同时,汤姆一拉操纵杆,死踩油门,笨拙的TBg…1在1000马力的动机带动下,迟缓地转身,离开西班牙人的火力圈。这时,汤姆瞄了一看后视镜,看到自己身后的三架TBg…1都安全地跟在自己的身后。“看来意大利小菜鸟的处女秀还不错嘛”汤姆默念说道。
而在他们的身后,4条mk13鱼雷正以33。5节的度卷携着气泡,在蔚蓝的海面上画出4道白线。白线的尽头是西班牙政府军的旗舰“海梅一世号”战列舰。此时,它正缓慢地扭动自己长达140米的身躯,希望借此逃脱来自水下的打击。谁都知道这条1914年下水的老船,缺乏有效的水下防护,哪怕是mk13鱼雷那区区182公斤TnT的装药也够它喝一壶的。
以上帝的名义 第9节、出招(下)
跑完1000米的距离,对于时高达33。5节的mk13鱼雷,也就是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但是就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内,“海梅一世号”上所有的射火力都放弃了对逃跑中的鱼雷机的打击,而是将全部的火力投放到海中,企图可以引爆来袭的鱼雷。同时,战列舰上的尾舵也已经扭转到最大的角度,整条船以最大的角度进行转向,力图用舰对准鱼雷的来袭方向,以减少被弹面积。这时人们可以明显看到“海梅一世”号的舰体因为急转弯而向一侧倾斜。
这一分钟无论对于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还是美国人都是那样的漫长。最后的时刻来到:鱼雷接近战列舰,快了,只差一点了。
第一条鱼雷从战列舰的前方不足5米的地方掠过,好险啊。
又一条鱼雷在舰尾10余米的地方掠过,好悬啊。
第三条鱼雷还是打偏。
现在就要看最后一条鱼雷了。
可惜,它还是没打到。
最后,这4条鱼雷都没有击中“海梅一世号”,汤姆的一万美元大奖泡汤了。但是西班牙人也没有打下一架鱼雷机。现在的比分是:零比零。
马上,意大利人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还是四架TBg…1鱼雷机排列着整齐的菱形编队,从背对阳光的方向冲着“海梅一世”号杀来。这四架飞机在西班牙人的火网中奋勇向前,其强悍表现远胜于第一波。显然这一波飞机的驾驶者,具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更高的飞行技巧和更勇猛的胆识。
其实,与上一波飞机不同,这一次4架飞机中有3架是美国教官驾驶的。在意大利人的小算盘里,出于私心考虑,希望将击沉“海梅一世”号的荣誉留给自己人,所以在第一次攻击时,除了带队长机不得不用经验老道的美国人外,其他的机组都安排了意大利人。在他们的计划里,美国人被安排在“补枪”的位置上。可是没想到老旧的“海梅一世”号水平地挥居然躲过了第一波攻击。这使得原来“替补”的美国人成为了“主角”。
很快,这队鱼雷机吸取上一波的经验,更是接近到了距离“海梅一世”号只有800米远的地方,然后干净利落地投下4条鱼雷,紧接着一个燕子翻身,打开节流阀,加脱离了西班牙人的火力圈。
四条鱼雷如同四把利剑刺向“海梅一世”号,“海梅一世”号马上是一个急转弯,避开了接踵而来的前3条鱼雷。但是,当最后一条鱼雷袭来时,“海梅一世”已经无法躲避,水手们眼睁睁看着鱼雷击中了战列舰的尾部,一些胆小鬼已经开始跳海逃生。
舰尾那里是尾舵和螺旋桨的位置,一旦鱼雷击中那里,整体军舰就会失去机动能力,哪怕战舰侥幸不被击沉,也将成为一个漂浮的靶子。看来上帝已经抛弃了这些“无神论者”。
而在空中几十双眼睛正在盼望了鱼雷爆炸激起的大水花。无疑,今天的胜利属于意大利人和他们的美国教官。
搞不懂是不是因为意大利人还是美国人的“Rp”问题。只见那条最关键的鱼雷,它击中了“海梅一世”的尾部,接着狠狠地砸在了船体上并留下一个凹陷,同时激起了一个不大的水花,然后——它居然没有爆炸。%a#¥%其实,意大利人有所不知这个mk13鱼雷是1925年开始研制,1935年进入美军服役,可谓十年铸一剑。但是在美军的使用过程中现这第一批次的mk13可靠性太低,所以就卖个了芒果做好人。没想到一向找空一格当“小白鼠”的意大利人,这次当起了养鸡佬的“小白鼠”。
此时,空中的无线电通信中骂声一片。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飞行员居然还能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正确使用诸如“F##k”、“sT”之类的词汇,以表达心中的不满,足见其纪律性之强。
这时,空中的意大利人还有2架携带有弹药飞机,那就是罗莫尔多上尉和他的僚机。不过,这次他们的飞机因为是编队长机,出于航程上的考虑这两架飞机上没有携带重达874公斤的mk13鱼雷而是各自携带了2枚500磅的炸弹。现在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作为鱼雷机,无法进行高精度的俯冲轰炸,只有2种投弹方法,一是高空水平投弹,使用这个方式,轰炸机的安全性高但炸弹的命中率低;二是低空下滑投弹,安全性低但命中率高。
在美国海军的教材里,高空水平投弹时若是使用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把炸弹精确投进泡菜缸里(当然这是个二战中很有名的吹牛事件)。但是,万恶的美国人在出口到意大利的TBg…1鱼雷机上拆除了这个由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和电陀螺仪构成的精密系统。所以,罗莫尔多上尉放弃了高空水平投弹的想法,决定采用低空下滑投弹的方式,毕竟这是他为意大利海军航空兵挽回面子的最后机会了,命中率是放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不过,出于稳妥的考虑,他命令其余的飞机俯冲扫射,以减轻自己突防的压力。很快,10架投完鱼雷的TBg…1鱼雷机又冲向了“海梅一世”,并用机枪来回扫射在暴露防空炮位上的西班牙水手。这时,没有了鱼雷的负担,这些鱼雷机的动作明显轻盈了不少,西班牙射手就更难击中他们了。
同时,罗莫尔多和他的僚机一前一后,在300米的低空,沿着“海梅一世”尾线进入轰炸航路。然后,他们以一个20度的小角度俯冲,杀到200米的低空实施投弹。只见四枚炸弹中有一枚击中了“海梅一世”号,另外还有一枚是近失弹。
直接命中的那枚炸弹击中“海梅一世”号的前部,一声雷鸣般的爆炸声响彻云间,甲板上顿时被硝烟和火光所笼罩。而近失弹也撕裂了“海梅一世”号上了年纪的老船壳,导致了大量的进水。很快“海梅一世”号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舰体也生了侧倾。
看到这一幕,意大利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虽然,他们可以肯定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