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延安爱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登科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干出一件大事来,要让纪队长看一看他的工作能力。假如李太平能出资购枪,民兵队成立,这就是他彭登科对李家堡最大的贡献。第二天,彭登科悄悄去找李太平。彭登科哪里知道,李管家早就在李太平面前给彭登科说了“好话”——说是这个姓彭的工作队员蛮横不讲理,捆绑大赖子,还要让老先生出资买枪。李太平气愤不已,当彭登科来找他时,李太平冷淡对待。彭登科心想你这个乡绅怎么不讲信用呀,于是情绪激动,争吵起来。李太平大怒,喝令仆人赶走这个不讲道理的人。李管家在一旁趁机煽风点火,并且有个仆人用大棒子打了彭登科的肩膀。彭登科气愤至极,拔出了腰间的手榴弹。这一下可是闹大了,要不是纪队长和苏贞正好赶到,还不知要出什么大乱子来。李太平气愤地对纪队长讲,以后不想再见到工作队。
彭登科对着李太平高举手榴弹这件事,瞬即传遍了李家堡,村民无不惊讶,因为不知道工作队下一步想要做什么。所以自从事发后,大人小孩都躲着工作队的人,尤其是遇上彭登科,就像遇上了妖魔鬼怪一样,小娃子们更是夸张,大喊着“手榴弹、手榴弹”,赶紧躲开跑走。
纪队长召集工作队开会,空气格外紧张。小王和另一个战士坐在一边,彭登科和苏贞坐在另一边,纪队长坐在中间。阵线分明。苏贞脸色很难看,彭登科惹的事,好像是她做的一样。许多时候,她和彭登科共同的学生身份,也就注定了把他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刚才她是挨着小王他们坐的,可是小王他俩却下意识地躲开她。有时候,苏贞心里非常纳闷,为什么她和彭登科的学生身份,总是不能去掉,一到关键时刻,就会成为影响他们和其他同志关系的障碍。
纪队长站起来,气愤地背着手,在大家眼前转来转去,突然指着彭登科,大声说道:“彭登科呀彭登科,我真想结结实实地揍你一顿。你知道你捅了多大的娄子吗?你们这些学生娃,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呀?”
苏贞听纪队长嘴里又蹦出来“你们”两个字,非常刺耳,心想现在开会说彭登科的事,怎么又说起“你们”呢,这不是又把我给包括进去了吗?自打彭登科大闹李太平书房后,纪队长似乎对苏贞也有了看法,苏贞想找个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她想好了,要在今天说一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乡下(9)
平日不爱说话的小王和那个战士,这会儿像是机关枪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猛烈批评彭登科的错误,把彭登科说得一愣一愣的,根本找不到插嘴的机会。这时苏贞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彭登科听来,是为他说理,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苏贞认为这件事很奇怪,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大家不要简单地批评彭登科,仔细分析一下。大家听她这样一说,都静了下来。苏贞建议大家应该先听一听彭登科讲,讲当时的具体情况。彭登科听苏贞这样一说,好像有了主心骨,立刻站起来,腰板也直了,对大家讲起他去找李太平的前后经过。彭登科动情地说,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工作,民兵队就因为没有枪,青年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才不高,再说要是没有枪,组织民兵队,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他去找李太平,是因为李太平说的要为民兵队出钱买枪的,否则他不可能去。
纪队长摇着头,不相信彭登科的解释。他无奈地说,小彭呀,你平时那么聪明,怎么糊涂了呢?李太平愿意出钱,是他亲口对你说了,还是派人告诉你了?彭登科理直气壮地说是李太平派人告诉的,是李管家亲口说的。纪队长不信,想起那天李管家跟他反映的情况,说彭登科捆绑村民大赖子,还要打人。因此更不相信彭登科的话。李太平想要捐钱买枪,怎么不找我这个队长,去找你彭登科呢?纪队长心里起火,猜测彭登科一定是在强词夺理,不想再听下去,挥手粗暴地拦住彭登科的话头,让彭登科不要总自以为是,不要再给工作队捣乱了。
彭登科气坏了,一步走到纪队长面前,生气地说:“你身为一队之长,怎么这样说话?”
纪队长见彭登科这个样子,怒喊道:“小王,把他关到杂物棚里,没我的命令,不许放他出来。”
彭登科争辩道:“你不让人说话,官僚主义。”
小王和另一个队员,一边一个,架着彭登科的胳膊,押他回去。纪队长宣布散会。苏贞不满地低头离去。
纪队长疲惫不堪,拉过小王和那个战士袒露心声,想让彭登科提前回去。往后的斗争越来越艰巨,也会更加复杂,他这个队长没有多余的精力再照看这个愣头青了。小王和那个战士频频点头,看得出来,他俩对纪队长的想法都赞同。没想到,苏贞在后面听见了,突然走到纪队长面前,替彭登科说话。苏贞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把彭登科送回去,是对问题的回避,再说事情还没搞清楚。她认为这件事不是那样简单,背后肯定还隐藏着其他问题,希望纪队长不要过早下结论。纪队长没想到,苏贞竟然站在彭登科立场上说话,非常不高兴,脸色铁青、口气火暴地批评苏贞,禁闭彭登科,他一点儿都没有粗暴,彭登科无组织无纪律是不争的事实。纪队长还严肃地告诫苏贞,干革命不能感情用事。纪队长越说越生气,说你们这些来自大城市里的学生,不适合搞农村工作。纪队长说要打报告,让苏贞和彭登科统统回去。
苏贞完全惊住了,没想到她信赖的纪队长,却是这样看问题,这样看待她和彭登科。苏贞异常委屈,含着眼泪,转身离开。苏贞没想到,她跟纪队长说的话,彭登科在简陋的杂物棚里听见了,心里顿时热浪翻滚。
大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好像时间一下子沉进了黄土地里。彭登科感到万念俱灰,他躺在杂物棚里,一夜没睡,也没有吃饭。第二天早上,他钻出杂物棚,独自一个人走出这个令他无比伤心的李家堡,他要回到延安。他想起临来时王新语说的话,可能从城里来的学生,真的不太适合跟农民打交道,更不适合跟纪队长这样没有文化的战士在一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乡下(10)
纪队长早上发现彭登科竟然偷偷地走了,又气又恨,他没有声张,一个人硬是跑了三里路,在一片小树林里把彭登科给截住了。
纪队长拦住脚步匆匆的彭登科,怒吼道:“你是一个孬种,遇到一点困难,撂挑子走人?丢人不?!”
彭登科面色平静,说道:“纪队长,请你让开,不要拦我。”
纪队长依旧挡住去路,吼道:“你今天要是能在我面前过去,你就是男子汉,我就让你走,绝不拦你!”
彭登科怒气冲天,把背包一扔,大叫着,饿虎扑食一样冲上来。这些天来的怒气,现在全都化作了力量,他带着风声,扑到了纪队长的眼前,一把抱住了纪队长。就这样,在陕北乡村的一个清晨,一个来自北平的大学生与一个来自农村的农民,互相搂抱在一起,以一个共同的身份——八路军战士,开始摔起来。彭登科使足了全身的力气,想要把纪队长摔倒,却被纪队长一次次摔倒,但彭登科又一次次站起来,十几个回合后,终于二人精疲力竭,双双倒地,再也起不来了。
完全没劲儿的彭登科,好像也把心中所有的愤怒摔跑了,他的眼睛里没有了怒火。纪队长望着他,笑出了声,然后倚着大树,坐了起来。在清新的小树林里,两个人听着小鸟的叫声,开始说起了知心的话。
纪队长发自肺腑地说,从现在开始,我们之间说的话,都是兄弟之间的话,没有队长和队员的关系。纪队长向彭登科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工作方法粗暴,光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忽略了彭登科做事的出发点。彭登科望着纪队长憨厚的黑脸膛,非常感动,不让纪队长再讲了,自己身上也有错误,应该批评。纪队长给了彭登科一拳,你这个大鬼头,也知道有错呀!两个人大笑起来。纪队长让彭登科讲一讲咋想起去找李太平的。彭登科将所有过程讲给了纪队长。纪队长听完,感觉非常重要,责怪自己当时被彭登科气糊涂了,没让他把话讲完。彭登科又梗起脖子,似乎很是受用纪队长的检讨。纪队长见状,举起大拳头,问彭登科要是还敢不服气,那就再摔上几跤。纪队长说着,做摔跤状。彭登科本来已经要起来,见状又重新躺倒在地,有气无力地喊道,我不起来,反正起来还会被你摔趴下。纪队长指着彭登科,笑弯了腰。
两个人朝村里走去。路上,纪队长向彭登科讲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纪队长家孩子多,爹娘根本没有能力养他,他从小被一个邻居老奶奶收养,他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后来老奶奶带他出去乞讨,有一口吃的也要给他吃。后来老奶奶饿得吃树皮、吃泥巴,也要攒下一口吃的给他,最后硬是饿死在他眼前。彭登科非常惊讶,怎么世上还有那样的生活,甚至比现在延安生活还要苦呀。纪队长告诉彭登科,他从小就吃不上饭,对粮食的感情,比任何人都强,对农民的感情最深,要是没有奶奶,说不定他早就死了。老奶奶死后,他也曾想过要给奶奶守一辈子坟,哪也不去。后来部队来了,知道了好多道理,所有的人民大众都是我们的爹娘,要想让千千万万的奶奶都有饭吃,不至于活活饿死,就要推翻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后来纪队长当了兵,上了战场……
彭登科知道了纪队长许多战场上的英勇故事,对纪队长更加佩服。
两个人回到刘家的小院,彭登科借着和纪队长关系的改善,对纪队长提出要求,把那颗被缴走的手榴弹还给他。纪队长想了想,叫来小王,让小王把手榴弹的导火索拔掉,然后再倒出火药。彭登科不明白队长为什么要这样做。纪队长严肃地说,你就揣着装个样子吧。彭登科着急起来,那要是遇上敌人怎么办?纪队长郑重地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他和苏贞寸步不能离开队伍。纪队长说,只要有我在,你们俩就不会出事。彭登科见拗不过去,只好揣着一颗“死弹”走开。
乡下(11)
5
边区政府有一项特殊的敬老政策,为边区所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祝寿,不论老人身份地位如何,一律同等对待。李太平六十岁的生日来到了。
祝寿这天,边区政府民政科的人来了,纪队长带着彭登科和小王也来了。李家大院里一片欢声笑语。
筵席进行当中,坐在李太平旁边的纪队长,看见李管家走过来,附在李太平耳边小语了一番,说是有客人送礼贺寿来了。李太平让李管家把客人带过来就席。李管家似乎非常为难,说是礼物挺重的,而且来人还带来了公子的口信,请老先生最好能见人家一面。李太平一听说有儿子的消息,立刻站起来,对边区干部、纪队长,还有其他在座的来宾,抱歉说各位请稍坐,暂且告退一会儿。
纪队长用目光示意彭登科和小王暗中随后,两个人心领神会,先后离开坐席。彭登科远远地跟在李太平、李管家的身后,来到后花园一处僻静的走廊处。彭登科看见一个礼帽低垂的人在暗处站着,心里暗暗地紧了一下,心想给人家贺寿,怎么还藏在这里。彭登科越发感到不对劲儿,这时他看见李太平的脚步也慢了下来,有些犹豫的样子。就在这时,只见那个人突然从腰间拔出匕首,像一只狼一样扑向李太平。李太平下意识地躲闪着,连声惊呼管家快来!但是,李管家早就跑开了。只听刺客冷笑道,你的李管家是我们的人,一会儿他肯定来,来给你收尸。
彭登科立刻冲上前,用身体挡住李太平,被刺中手臂。这时,小王好像从天而降,突然从院墙上跳下来,与刺客搏斗起来。刺客一刀刺中了小王的胸部,小王不顾一切地抓住了刺客的手臂,彭登科也勇猛地扑住刺客,二人终于合力将刺客制伏了,按在地上。这时,借着灯光,彭登科看见小王面色苍白,胸部流血,汩汩不止。
李太平已经瘫软在地上。没想到,这时李管家带着众人朝这边跑来,边跑边喊“快来人啊,八路杀人了!”纪队长等也跑过来。众人跑到近前,全愣住了。就在这时,李太平指着李管家,怒目面对,李管家见到李太平没有死,大吃一惊,掉头就跑,正好被纪队长一把抓住。
6
小王牺牲了。
大家把小王抱回来,停放在刘大娘家的小院子里。苏贞、刘大娘给小王洗了脸。苏贞眼里含满泪水,控制着不让泪水落到小王的脸上。大柱和小凤都默默地落下眼泪。大家为小王守灵一夜。
第二天一早,李太平带着一个仆人,悄悄走进小院,无声地站在人群后边。只是眨眼的工夫,李太平好像老了几十岁,头发好像都白了,腿脚也不太灵便了。纪队长上前与他握手,李太平踉跄着差点摔倒,纪队长赶紧扶住。小王为救李太平而死,让李太平悲伤不已,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对不起小王战士,对不起工作队,对不起边区政府,对不起共产党。纪队长说应该把仇恨记在国民党顽固派的身上。纪队长把李管家交代的罪行,告诉了李太平,原来是贺老七策划安排的。李太平责怪自己糊涂。他有一个心愿,要厚葬救命恩人——小王战士。纪队长刚要说话,被李太平出手制止住,他说纪队长呀,在这个时候不要再跟我讲啥纪律原则的,人心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要不要我一个六十岁的人跪下来求你呀?纪队长对李太平的心意完全理解,但是对李太平说,老先生呀,您应该问一问小王愿意不愿意。小王的家里有上千亩田地,他还是家里的独子,他抛弃了家里富裕的日子,和我们一起革命,一起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斗争,我想他的身后事,他更愿意我们以一个革命者的仪式来为他操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乡下(12)
李太平听完,惊愕不已,没想到一个看上去那样普通的战士,就跟村里的农民一样,却是这样的出身,更加感动,当下他对着小王遗体三鞠躬。彭登科也在一旁惊住了,没想到小王是这样的身世。
这时,李太平当着众人的面,对纪队长说,他要拿出钱来买枪,支持李家堡建立民兵队,同时还要积极配合政府,减租减息。纪队长握着李太平的手,感动地说,小王听了您的这番话,他一定会欣慰的。随后,大家抬着小王的遗体,埋到了村外墓地。
夜幕降临。苏贞找到彭登科,给他胳膊换药。苏贞一边换药,一边表扬他的勇敢。激动的彭登科又重新提起爱情。他说小王的牺牲,让他更加珍惜爱情,革命随时都会有牺牲,应该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钟。
苏贞低着头,一句话不说。彭登科见状,问苏贞在想什么。苏贞心情非常沉重,她说她永远忘不了小王的牺牲。又悲伤地说,在对敌斗争如此严峻、生活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假如还去谈爱情,太不适合,更不应该,是对牺牲战友的不敬。彭登科惊讶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苏贞对彭登科说,我觉得我们还是保持革命同志的关系吧,我现在一点都不想那些爱情什么的,小王都死了,我们为他做些事吧,为那些牺牲的烈士们做些事情吧,不要总想着我们自己,那样太狭隘了。
彭登科低着头,一句话不说。苏贞以为她的话,彭登科完全理解了,所以她心情好了一点,觉得小王的死,让彭登科成熟了起来。可是没想到,沉默许久的彭登科突然愤怒起来,大声说道:
“苏贞,你太虚伪!你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我,如果你不爱我的话,你就直说好了,用不着找什么借口,更不用拿牺牲的同志做挡箭牌,那才是对战友的最不恭敬。”
苏贞完全愣住了,没想到彭登科会是这样想,她满脸的委屈,大声质问道:“小王牺牲了,我们还在谈爱情,你觉得对吗?难道你觉得我这样做,是虚伪吗?在说假话吗?”
彭登科神情复杂地看着苏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想反驳苏贞,可又找不出更有力的理由。苏贞转身跑走了。彭登科呆愣着,好像一棵掉光了叶子的大树。
7
在李太平的支持下,李家堡减租减息动员大会终于召开了。随后民兵队也成立了,大柱任队长,和小凤的关系更加明确,在苏贞牵线搭桥下,准备来年结婚。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次参议员选举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街小巷都贴了布告,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还有另外三分之一,是不左不右的中间派。这个选举政策,大得人心。
县参议会的选举,是在类似于一个谷仓前面一片空地上。谷仓上张贴着一张标语,上面写着:参议会初期选举大会。在标语的前面,有一张长桌,有鸟儿在谷仓上面飞来飞去。
李太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