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9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件事想请教观主。晚辈不是贵宗弟子,不知那些消息,晚辈可否承接?”

    老道看他的眼睛,稍顿,忽然抚须而笑:“能到止心观来,便是有缘,仙道以缘法为先,如此,自然是可以的。只是宗门有一定之规,‘征栏’上之善功消息,非本门弟子不得承接,‘布栏’则没有限制。”

    余慈二话不说,举手过额,向老道一躬到地。

    他不知道老道带他到同德堂是出于公心还是看他顺眼,但其一口应承下来的事,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没法不感谢。

    若是老道不答应,单以鱼龙换取的三百功,想成为外室弟子,进而获取长生丹诀,不啻于痴人说梦。可是有老道此言,余慈便能从“布栏”发布的消息中,源源不断地获取善功,直至积蓄到足够的数量,最终得偿所愿。

    也许这过程不会平坦,但通往仙道的大门,终究还是由老道推开了一道缝隙,这让余慈怎能不感激?

    不过他终究还是经过事的,很快就稳住了情绪,把目光放到眼前来,他这么问老道士:“不知观里可留宿么?”

    老道眨了眨眼,笑道:“方外人与人方便,自然是留宿的。”

    余慈当下也不客气:“如此,请观主收留。”

    在他成功拜入山门之前,白日府想必是要除他而后快。但只要在观中,离尘宗便等于一把大伞罩在他头上。就算金焕的太炫极阳法再恐怖,一时半会儿,也照不到他身上。

    余慈在止心观住了下来,单人独院,环境清幽,每餐都有人送来饭食,待遇相当不错,酬金则只是意思意思,很是舒坦。

    在观中住了三五天,余慈也不是足不出户,而是很大方地在观中逛来逛去,熟悉环境。在他的计划里,止心观已经是未来许多年,他要长久驻留的地方,早一点儿熟悉,总没有错。

    待的时间长了,余慈有了一个新发现。止心观虽然是离尘宗的外务道观,可观中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外室弟子。百来个道士,倒是**成是“挂单”在此,与离尘宗没有任何法理上的关系,只是留在此地修行、打杂,维持道观的运转,平日里也从同德堂内接一些善功任务,却是报着万一之念,看是否能鱼跃龙门,拜入离尘宗门下。

    余慈的境遇和这些人也差不多,几日来在观中行走,不乏人主动来结交,也有人刻意与他保持距离,人心之微妙,便是在这清修之地,也可窥得一二。

    但不论是结交的也好、疏远的也罢,对这些刻意为之的人际关系,余慈都不会太过上心。他在观中停留,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与旁人无干。

    坐在院中,余慈手心中红芒如火,熊熊燃烧,却没伤到他半点儿皮肉。与之同时,有细碎的焦炭碎末从他手心滑落,渐渐在地上积了薄薄一层。

    余慈微瞑双眸,呼吸保持稳定。在做这件事之前,他认真祭炼了一回照神铜鉴,也因此将“先天一气”的纯度保持到了最完美状态。如今体内心意元气浑化如一,心跳与神魂的震荡相谐相和,神意延伸到手掌间的火焰中,如目视手触,没有任何窒碍。

    在他手心里,九阳符剑正“吞噬”着另一柄三阳符剑,双方符纹贴合,转眼又有赤芒流动,在木质的剑身上刻下新的符纹。在此过程中,三阳符剑一直在燃烧,热量却半点儿都没溢散出去,而是完全投入到九阳符剑之中,如果趴在余慈掌边侧耳轻听,还能听到火焰里隆隆的轻爆。

    这也只是火焰冲击的余波而已,真正恐怖的力量,都被余慈借助剑上符纹,锁死在双掌间,并在其中发生剧烈的的反应。

    余慈是在融炼“纯阳符剑”。

    从绝壁城往这边来的半个月里,从颜道士身上得来的那枚炼制符剑的玉简已被他参透,这几天,余慈便开始尝试着融炼符剑,为心中的计划做准备。

    修行十余年里,由于《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的存在,他的符法底子打得最为牢固,所以无论是六阳符剑还是九阳符剑,都没有任何难度。唯一需要谨慎的,就是最后这柄纯阳符剑了。

    只有开始融炼这一系列符剑,余慈才搞明白,当初他以元神驭剑激发九阳符剑的煞气,为何会有那般强劲的杀伤。

    因为在融炼符剑的过程中,几把符剑的符纹转换是极其不稳定的,从融炼之初,便是用一种精巧的动态平衡来构成剑上符纹的最终形态,使剑上强劲的火焰煞气始终处于流动过程中,并不停地厮磨反应,积蓄着更强大的力量。

    当然,在符剑的外层,有一个针对这危险平衡的封禁,随着六阳、九阳、纯阳这样的层次递进,封禁的力度也在加强,同时,一旦破开封禁,爆发的火焰煞气也就愈发地恐怖。

    这就是这套符剑系列最本质的东西。

    余慈弄明白其中的道道儿之后,愈发觉得这种符剑,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一种符箓,且是那种一次性使用的大威力符箓。白日府这种用法,看着像勤俭节约,其实也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不过,对现在的余慈来说,还是把纯阳符剑当剑使,更符合现实。

    符剑的融炼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赤红的火光之中,三阳符剑已经完全消失,九阳符剑则是扭曲了,无数符纹跳跃在火舌里跳动,随后百川归流,再烙刻到符剑上去。

    再一眨眼的功夫,火焰熄灭,符剑现形。乌黑的剑身乍看像是被火烤过,但仔细察看便知,这乌黑的外壳上流动着一层黯淡的光,而那些符纹便隐藏在外壳下面,闪着流质的红芒,像是地底深处的岩浆,缓缓流动。

    “呼,成了!”

    余慈略有些疲倦。他终究还是在冒险,如果刚刚失败,辛苦得来的几柄符剑便要全部打水漂,还好,他实力足够,运气也不错。

    刚刚融炼成功的纯阳符剑温度还有些高,余慈却是爱不释手,有了这把利器,他计划中的行程便多了一份保障。

    随着时间流逝,纯阳符剑的温度降到正常水平,而融炼时形成的热风,也被深秋寒意迫散,院子里恢复了清凉静寂。但转瞬便被他人的高呼打破:

    “余道兄,在吗?”

    声音竟是从天上来的。

    余慈抬起头,只见秋日晴空下,一朵白云以相当离谱的速度划过天空,又自上面俯冲而下,到了独院上空,尚未停稳,便有一人跳下来。

    来人是年纪轻轻的小道士,长相平平,嘴唇略厚,看上去很老实的一个孩子,此时脸上却是有些急躁,正是当日为金焕等人引路的那位。

    小道士名唤宝光,是于舟老道的记名弟子,乃是离尘宗外室弟子的身份。虽说资质不过是平平,但有明师指点,今年不过十九岁,已经是明窍上阶的修为,和通神境界相去不远,算是颇有前途的一个小伙子。这几天他在观里借宿,早晚的饭食都是宝光送来。小道士面和心善,也不是一味的鲁直,很对他的脾胃,几天来也有了一些交情。

    宝光跳进院子,见余慈拿眼瞪他,却是忙伸手挡着自己半边脸孔,反应古怪得很。

    余慈不免笑道:“怎么,被人欺负了,还是吃了于观主的排头?”

    宝光也知道自己反应过度,脸膛上便有些发红,讪讪地放下手,露出左脸上数道挖痕,只是浅浅皮肉之伤,却是十分狼狈。

    “不是被人欺负了,是被扁毛畜牲欺负了!”小道士还懂得自嘲,可这终究是件丢脸的事,说着,脸膛红得愈发厉害。

    “扁毛畜牲?”

    以前走实体,缺乏直接感触。现在看着点击、收藏和红票慢慢地上涨,发现那真是一种享受!各位兄弟姐妹,就让这感觉来得更强烈些吧!
跃渊 第一章第三十一章 功德
    “从虾须草到鱼龙草、再到鱼龙,此过程相当漫长,又要看天时地利,往往数十年时间、千里方圆未必能找到一个例子。山门交付给白日府的乙木聚灵汤,便是强行催化这一过程,人工造出鱼龙草,只是这手段失了先天禀气,以此法造就的鱼龙草,失去了与同类的气机感应,永远不可能化为鱼龙。同理,若是干扰了鱼龙草转化鱼龙的过程程,便是最终能得一条鱼龙,这鱼龙也是先天不足,很难再继续成长下去。”

    “说起来也是可惜了,这些鱼龙草,后生还是摘得早得了些。若是再由那十余株鱼龙草生长个几百年,任其气息感应交通,自然聚气化生,那时生成的鱼龙才算是真正上品,便是没有人发布消息,单是献于宗门,便要有两千五百功以上……当然,那又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说到这里,老道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看着金焕:“这便是鱼龙一脉的转化之理,金府主,你以为如何?”

    亭子内外是一阵冗长的沉默,每个人都像是泥雕木塑一般,只有那条纤细的鱼龙,无忧无虑地在虚空中游荡,偶尔摆尾,从金焕眼前划过,又是说不出的讽刺。

    对金焕来说,这不啻于最直接的羞辱,身为白日府至高无上的领袖,他何曾受过这种气,此时此刻,亭外两个小辈都以为金焕要发怒了,便是直接与老道决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可事实却不是那简单。长时间的沉默之后,金焕终于开口:“于师兄言之有理……是我想得简单了。”

    陆扬还稳得住,两个轻人已是目瞪口呆,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说一不二的金大府主低头认错的模样?

    对此,余慈倒是一点儿都不吃惊。实际上,不管任何人,只要是像他昨晚那样,看到眼前老道士展现出来的神通,便会有类似的准备,更何况,老道背后,还有高深莫测的离尘宗!

    不过,金焕虽不能在老道面前撒野,却绝不会把余慈的那份儿给忘掉,随后瞥来的一眼让余慈明白,只要出了止心观的大门,这位金大府主绝对会给他好看。

    从此刻起,对白日府来说,余慈已经从“猎物”上升到了“仇敌”。

    这可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提升!

    余慈嘿然一笑,依旧端坐不动。倒是金焕长身而起,向老道告别:“于师兄,今日事了,我便不打扰了,就此别过。倒是这两个孩子……”

    “按规矩来吧。”

    这话不近人情,却比任何保证都来得实在。金焕点点头,就此走出亭子,老道也示意之前引路的道士过来,领金川和匡言启到客房休息,之前由余慈引起的风波,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几位年长的都还好,年轻人则很难接受,尤其是金川,在他看来,叔爷爷让这一步,简直就是奇耻大辱,那老道也就罢了,可那至今还稳坐钓鱼台的余慈,又算个什么东西!

    年轻人随引路道士离去的时候,还是频频回头,要把这可恶道士的面容烙进心里去。

    看着几人走出园子,余慈也不免松了口气,这时他听到,旁边老道又叹息一声,如先前如出一辙。

    “百年来主宰一方,一言以决百万人生死,如此人物,怎么连年轻时气魄都还不如……可惜了!”

    呃,他气魄十足的时候,会怎样?这问题余慈终究没有问出来,老道也只发了一句感慨,便将视线转回来,落到他身上:“后生换取三百功,欲得何物?”

    余慈想了想,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了别的问题:“于观主先前所言功和消息,不知是什么样的东西?”

    于舟老道闻言便笑:“你说善功啊……后生果然机敏,也罢,你随我来。”

    说罢,老道当先朝着园林外行去,余慈收了亭中的鱼龙,起身跟随。

    从西院到中院,也没花太长时间。余慈跟着老道穿殿过户,来到中殿第三进某个小殿堂前。这里的人流明显比其它地方要多一些,进进出出,颇为热闹。余慈抬头,看殿上的匾额:

    “同德堂?”

    老道引他入殿,到了殿内,便见此殿布置甚是古怪,不供神像,只有正中垂下的“功德无量”四字长幅,后是影壁,左右墙上均涂得雪白,却有密密麻麻的字迹图画在上面。

    细看去,这些图文并非是写上去的,而是一层时时变动的光流,照在墙上,字字晕光,清晰无比。仔细分辨,两边墙壁共分四栏,左手第一栏上写一个“征”字,第二栏为“布”,右手第一栏为“法”,第二栏为“物”。

    老道就站在“功德无量”的长幅下,沉声解答:

    “仙道浩茫,独行者难。我等追求大道之人,直面天地之劫难,能大成者几稀,除了要自我磨砺,稳固本心,还要争取一切资源,以增胜算,所谓财、侣、法、地,不外如是。然而天地广大,有生之年里,以一人之力很难谋取足够的资源,故宗门设此同德堂,便是为了在宗门修士之间、乃至宗门内外进行资源调配,以彼之有余而补我之不足,集合全宗之力,以登大道。

    “为使不同类的资源便于比较,易于交易,宗门将一切资源量化,以‘善功’为单位,无论是一个物件、一套法诀、一条事项,均可换算为若干善功,并公示于同德堂内,为宗门弟子所知。

    “这两边四栏,各有不同。宗门为收集资源、磨练弟子而发布的‘善功’消息列入左手的‘征栏’,完成后报酬较高,但难度也高;宗门内个人发布的‘善功’消息列入‘布栏’,报酬、难度参差不齐。至于右手二栏,‘物栏’是各类修行材料与‘善功’的换算比价,‘法栏’则是各类修行法门的价格。”

    余慈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儿,也不免感叹,原来这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修行宗门内,也有商贾气如此浓重的地方啊。他回头看了一眼,老道伸手虚引,让他尽管细看。

    既然如此,余慈也不客气,他先在四栏前走一遍,观其大略,随后便按照自己的需求,停留在法栏下。

    天裂谷中,和叶途相处的几天里,那小子以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给了他很多指点,包括那个令他赞叹不已的“同心圆理论”。除此之外,少年便是提醒他要抓住机会,寻到一门上乘的“长生术”,才是修行之正道。

    叶途曾设想过的让他拜入半山岛的奇想,最终也没能实现,余慈却记住了少年的建议,尤其是半月前,他意外通过照神铜鉴,将周身元气尽都转化“先天一气”后,他才发现,叶途的建议,实在是最中肯不过。

    他确实缺少一门真正的“长生术”,不说那还是缈无影踪的“洗炼”之法,便从每日新生的真气“杂质”上也能看到,修习十余年的“九宫月明还真妙法”明显不再适合他现阶段的情况了。

    所以,余慈首先便站在了法栏之下。

    此栏当头前三排都是金光大字,一条条排列整齐,十分清晰。下面那些墨字还随着光流变化,偶尔翻动,这上面三排,却是从未移过半分。看最上面那条,前面是法诀的名称:

    《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

    只看这经文的名称,便让余慈心神一振,随即又看后面交换所需善功数,可入目的哪是数字,而是大大的两个字:无量!

    《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之下,则是《九度真文炼形篇》,同样后缀“无量”二字。第三个好些,标名《飞羽藏形登天法》的法诀,不再是令人绝望的“无量”,而是一个实数:十万!

    再向下,字里转为平常的墨色,当头第一个还是大头,乃是《太清金液神丹诀》,标价一万,对余慈来说,依然是个难以企及的数字。下面还是某某丹诀、某某丹法,标价总在一万、八千这个水平线上,算是墨色条目中的第一档次。

    看到这些数字,再想想仍未到手的三百善功,余慈不知道自己现在表情如何,想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后生很关心这些法门啊,你也想长生么?”

    不知何时,于舟老道站在他身后。余慈心情不太好,只简单应了声“是”。

    “好气魄!”

    老道赞了一声,但接下来便是语气平缓地陈述事实:“若求长生术,这三百功,还远远不够。”

    余慈咧了咧嘴,却还有个疑问:“这些金墨条目,都是长生术?”

    老道回应:“这些乃是本宗赖以驻足于世间的通玄法门:《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乃本宗修行之总纲、《九度真文炼形篇》为度劫秘法、《飞羽藏形登天法》为步虚之术,此三者合起来,再辅以下方的丹诀、吐纳等法门,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