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了。

    据赵相山所说,无量翻脸不认人,先下手为强,在真界他又是地头蛇,把参罗利那坑得很惨,连带着赵相山也跟着倒霉。

    按照当时的情形,便是有沈梦得的身份做掩护,在无量虚空神主的神通之下,也难以遁形,可恰逢其时,无量莫名其妙与陆沉杠上了。

    这一点,余慈也知道,十方慈光佛的记忆中有这一段。

    两边杀得昏天暗地,给了赵相山喘息之机,这算意外之喜,却很没有道理,赵相山就留了心,细察其中的奥妙。

    别的没察出来,他倒先察觉到,无量与陆沉大战之后,北荒高端势力的真空期内,有教派在北荒活动。

    “北荒教派众多,还丹修士故弄玄虚,偕越成神的,欺骗愚夫愚妇的,也不是没有,但那教派与别的不同,立了三尊神……彼此不相通,教义也没有圆满的解释,十分蹩脚,上不得台面,可表现出的神通却很是不小。

    “这个教派昙花一现,只留了个底子,就是今日的三家坊。”

    余慈愕然:“三家坊?”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当年观照 似非我辈(下)
    余慈心中莫名沉重,可清晰排列的记忆排在眼前,他还是要看的。

    他看到当年的魔门修士,在黄泉夫人的支使下,没有通过玄灵引,而是纯凭计算——至少当时的魔门修士是这么说的,悄无声息地锁定黄泉秘府,没有传出任何风声。

    相比之下,早在数年前就天下皆知的二次开启,简直就没法看了。

    余慈也看到黄泉夫人在秘府开启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手下抛开,瞒过五岳元灵,穿过玄符锢灵神通禁域,进入黄泉秘府的最深层。

    然后,他再次看到了摆放着无归羽客尸骸的那处大殿——上一次见到,还是刚刚在星芒虫的记忆里。

    如果倒换一下角度,两边的记忆看起来大差不差。

    然而,终究还是有差别的。

    从黄泉夫人的视角来看,她是在关注无归羽客的尸身……上那件玉盒。

    这便是差异所在。

    据魔灵的记忆,从它灵智生,到被人现,一直是在大殿的某个墙角位置,很不起眼。

    可如今,玉盒却是在无归羽客手上,更重要的是,玉盒的盖子还打开了,显露出盒内血浆似的特殊元质。

    看到这幕情形,余慈也是心中一动。

    据赵相山的说法,这就是参罗利那转生灵性所化。为进一步压制参罗利那的转生灵性,“混元匣”里的元质,更给炼成了某种液态法器,平时封闭在盒中,祭炼并积蓄力量,用时才瞬间开启。

    如果赵相山所言属实,混元匣最大的功用还是为了控制参罗利那转生灵制,寻常不可能打开。

    无归羽客身遭魔劫,临死之前,开启此盒……

    或许是自救吧。

    借参罗利那转世灵性所化元质,消解魔劫,这种元质,无限趋同于本源之力,又给磨消灵性,绝对是大补之物,且具备参罗利那的某些特质,若能成功摄取,对付魔劫,多少会起点儿作用。

    可惜,无归羽客失败了。

    也使得原本压制转世灵性的混元匣,有等于无。

    算一算黄泉夫人进入秘府时间,距离无归羽客死于魔劫之下,都有了快三劫、上万年的时光,如果一直这么暴露在外,还真说不定会有什么变化。

    况且……通过黄泉夫人细腻得过分的观察视角,余慈确信:

    在本应纯粹的元质之中,存在着一丝绝不应有的杂质。

    也许,那是无归羽客。

    以余慈如今的见识,几乎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

    重伤垂死的无归羽客开启玉盒,面对特殊的元质,欲以神意牵引吸收,然而遭遇魔劫侵蚀的神魂,触及元质之后,反而激了某种异变,被倒吸进去,就此神魂绝灭,仅存的那一点儿灵明,也淹没在元质之中。

    余慈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

    实是黄泉夫人的观察方式,实在是太过独特细腻。

    其法仿佛可以映照大千,没有任何细节能逃过她的观察,而且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标识,细致敏锐得让人心头堵。

    如此周密细致,寻常修士,洗炼阴神之后,集中精力,也能做到。

    而在还丹上阶,紫府元神显化之后,更是容易。

    但这般不论大小、粗细,都要弄个清楚明白,也实在很麻烦。就算人的记忆潜力无穷无尽,可垃圾信息太多的话,会使得神魂负担沉重,遮蔽真正的灵光。

    玄门向来提倡“专气致柔,少思寡欲”,极端点讲甚至是“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便由此而来。

    魔门不讲究这个,但役形劳神,总为不美,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洗炼清理。

    有些时候,遗忘是最好的方法,至不济也要刻意埋藏起来,待长久闭关之时,再专门抽出时间,静心梳理,自警自醒,如此方是修行的正道。

    可黄泉夫人不然,余慈现,就算是无归羽客尸骸所在的大殿中一块寻常的砖石,在她眼中,也是纤毫毕现,不是特别用意,却自然映照,存入记忆之中,实际呈现。

    而对玉盒中看似一色的血红元质,她便能察觉出极细微的差异来。

    神乎其神。

    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已经悖逆了为人的常理,换个人过来,大概没几天就要疯了吧……

    回到黄泉夫人的记忆中。

    当时黄泉夫人既然察觉到有问题,自然近前,意欲拿起玉盒察看。

    可祭炼为法器,又吸收了无归羽客神魂的元质,在这时已经形成了某种特殊机制。

    刹那间,十七道血光暴涨切割,仿佛是一只狰狞的昆虫,舒展节肢

    按照赵相山的说法,这十七道血光,是模仿参罗利那十七道长足,自具玄妙。

    而当年的黄泉夫人确实了得,这样突然的变故,仍然被她躲过,但玉盒也被远远打飞出去,落在墙角,重新闭合,内外封绝。

    两边的记忆终于重合了。

    若换了旁人,现在都可以来个“法器认主”,但黄泉此后什么也没做。

    可是,余慈却在记忆的结合部,寻找到了更细致的交叉点。

    那是一直浑浑噩噩的转世灵性,灵智萌生之源。

    余慈结合刚才从“星芒虫”处得来的最早时期的混沌记忆,忽地明悟:

    魔灵或许是受到了冲击和刺激,莫名有了反应。好像是在……模仿?

    吸收了无归羽客的神魂,再加上黄泉夫人独有的方式观照,激起了参罗利那转世灵性的反应……这就是本来绝无可能生就独立灵智的魔灵,突破桎梏的原因?

    她这是给参罗利那添堵啊!

    余慈从魔灵记忆中了解到,这个诡异的存在,竟懂得碧落通幽十二重天,显然是无归羽客的意念残留。

    无归羽客造成的变化,黄泉夫人进一步催化……

    余慈完全不理解黄泉夫人做此事的目的,甚至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目的。

    毕竟缺乏了关键的情绪和相关思虑,黄泉夫人后续如何处理,余慈不得而知。

    他只能是“跟随”着黄泉夫人的视角,离开这处大殿,在黄泉秘府中倘佯。

    出了无归羽客的葬身之地,五岳真形图和玄符锢灵神通禁域,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威胁,

    五岳真形图的各个方位,她去过;

    存放着黄泉秘府历代修士的黑石殿堂,她去过,

    埋藏着巨量法器、宝物的七座山峰,她也去过。

    没有重点,没有目标,仿佛就是在这处秘府中散步。

    莫名其妙,莫名其妙!

    最后,黄泉夫人只是选了一块空地,盘膝坐下,进入长考。

    所思所想,不得而知,时间似乎再次停止流动。

    余慈耐着心思往下看,也不由“拨快”了一些时间流,总要有三两天的功夫,那边再起变化。

    黄泉夫人神意扩张,似乎是阳神出窍,向上升举,又分明是受到了某种力量牵引。

    顷刻间,虚空景象已大大不同。

    仰头去看,云端九门华文焕彩,字形奇妙,其后又有重楼天宫,绵延未尽,气象恢宏。

    正是碧落天阙!

    余慈也是怔。

    人比人,气死人。他当年手持玄灵引,还要经过几番周折,才能见得此中玄妙,黄泉夫人只是在黄泉秘府中绕了一圈儿,沉思数日,就能做到,到底差距在哪儿呢?

    更不可思议的在后面。

    余慈心念,只在九间十柱的牌坊之前而止,重楼天宫看着宏伟壮观,难以亲身体验。

    可是黄泉夫人,只是在牌坊之前停驻片刻,便是明光大放,径直穿透了层层禁制,迈步入内。

    碧落天阙内的景象,向她、也向余慈展开。

    乱花迷眼,玄妙无穷。

    黄泉夫人依旧是那般记忆法,余慈复读都有点儿吃力,但也再次确认了,当年在东华虚空的那处天宫,确实是黄泉夫人本着碧落天阙而做。许多结构布局,几乎就是照搬。

    源头竟是出在这里。

    然而行不多时,前方路中,突然有一个和尚转出来,肤色微黑,神情严肃,挡住前路。

    “佛法无边,不渡无缘之人。”

    乍见此景,余慈心里就是一抽,这个和尚、这副模样,他太熟了:

    十方慈光佛……魔灵!

    虽说上来就拿出“佛法”,虽说当年的黄泉夫人,已经是妙辨无碍。

    然而,这头魔灵乃是十方慈光佛斩去的心中魔念汇聚而成,具备佛陀之法力,更具备一切卑劣凶横之恶意,哪有可能真正与人辩难?

    没说两句,两边就已动手。

    而这场斗法,完全就是一边倒。

    十方慈光佛魔灵神通广大,据余慈观察,最最起码也是大劫法宗师的级数,黄泉夫人虽也是六欲天魔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及,过两个照面,出窍阳神便受了重创,几乎要被擒拿,危急时刻,竟是施展分神之法,将阳神切出部分,挡下一击,主体借此遁离。

    也因此,从那一刻起,黄泉夫人的视角分成两个。

    一个回到黄泉秘府,一个还在碧落天阙,但迅变得模糊起来。

    黄泉夫人确实是吃了大亏,阳神主体虽然回返,然而十方慈光佛强横神通,有枯荣轮回之力,随灭随生,破损根基,连肉身都受了牵连。

    而碧落天阙之上,十方慈光佛魔灵本欲将其分神灭杀,可这时候,有人下令。

    十方慈光佛魔灵合什行礼:

    “遵佛母法旨。”

    随即摄了这一缕分神而去,这个视角也至此中断。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缚地之困 巫神之核(上)
    从魔灵苏醒后的记忆可以看出,它对无量虚空神主的熟悉、执念,包括对碧落天阙的推论都很有道理,尤其是碧落天阙未必就是实有其物,而是从天魔殿演化而来,更和余慈的某些推测暗合。

    但这无法解释,黄泉夫人的用意。

    埋下一颗种子,让它在一千两百年后芽?

    说不通啊!

    不过,要想知道……眼下就有个最好的机会。

    “你这招,可以用在黄泉夫人身上吧。”

    “如果主上在魔染他化上的造诣足够……呃,定是可以的。”

    只看万魔池,赵相山就知道自己说了废话。

    余慈跃跃欲试,不过,他暂时忍下来,决定事情还是按部就班地做。

    他去看第二条魔虫。

    这条寄生在匡言启身上的“星芒虫”,非但将一个较当年余慈都有所不如的修士,强推上六欲天魔的水准,还能使之运使无量虚空神主的法力,通达无碍,若真是同源,那魔灵的进步,也是到了让人无法直视的地步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星芒虫”,余慈感觉到,其上已经有了生灵独有的情绪,大约是忌惮、恐惧之类,还略显简单,却也绝非是魔灵刚出世时,纯粹的理性思虑。

    这就非常可怕了。

    受情绪的影响,余慈的“内化”也受到了抵抗,星芒虫也有自毁的手段。还好余慈有了从前面一条星芒虫身上得来的信息,先期便先应用了幻术和情绪神通,在魔虫决绝自毁之前,总算是得到了还算足量的信息,将整个脉络都给捋顺下来。

    两条星芒虫,确实是同源而出。

    时至今日——至少是在寄生在匡言启身上之前,魔灵尚在黑袍身边。

    更准确地说,现在的黑袍,已经成为了它的傀儡和寄生的对象,余慈甚至从模糊的信息中,看到了自己——那还是在东华虚空的时候,以黑袍的视角收集到的。

    而且,在近年来,趁着天地大劫肆虐,魔灵影响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像是匡言启,就是受害者之一。

    这一切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匡言启寄身的魔门东支竟然仍蒙在鼓里……

    不过,这也是因为柳观的名声太恶,从不按常出牌之故。匡言启这样的非常情况,也没引起疑心,大概都以为是柳观使了“黑手”。

    事实上,余慈觉得,柳观确实是下了黑手,起码是在魔灵下黑手的时候,视若无睹,且在事后有所遮掩,给魔灵行了方便。否则不能解释,匡言启的这番变化,如何能瞒得过魔门东支上下。

    这一点,魔灵也有察觉,双方有一层默契,却肯定不是合作。

    近些年,魔灵飘忽不定,也有躲着柳观的意思。

    柳观则使唤匡言启不遗余力,什么地方危险,就扔到哪儿去。还真让他办成了几件事,在魔门东支的地位颇是见长。

    这次又把他派来,与魔潮中的兵灾魔王联手,可终究还是把他葬送。

    柳观这么个态度,不像他惯常的做法——好吧,余慈也不知道惯常的柳观会使出什么手段。

    但这味道不对。

    结合前面的猜测,余慈就想,是针对黄泉夫人吗?柳观在其中现了什么端倪?

    余慈不是柳观肚子里面的蛔虫,但他还有别的渠道。

    挥手将魔虫仅存的一点儿余气挥散,他灼灼的视线转向沐浴在灵光中的黄泉夫人。

    目前,灵光中还只是个大概的轮廓,真想生死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过几道关口。可灵枢在此,一应的记忆应该都在,凭借“内化”法门,大可先睹为快!

    要说移转灵枢之后,一切都掌握,黄泉夫人的秘密也就不再是秘密。

    但一来余慈的耐性总有个度;二来,他现在的感觉非常微妙,有种心血来潮式的征兆。

    任何一个修行有成的人,都绝不会忽略掉这种感觉。

    那么……就顺着感觉来好了!

    余慈调整了下心绪,意念投注到黄泉夫人灵枢之上。

    灵枢者,中央之枢要也。

    具体来讲,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法理,还有“某人”之所以为“某人”的一整套习惯法度。

    这套法理和法度,虽然玄虚,却是以具体的人为根本,衍生出来。尤其当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在天地间留下形神的烙印,化为了确切的“实物”,不管这份烙印有多么微小、虚弱,总是给了人操作的空间。

    某种意义上,它属于突破了“物”与“理”界限的层次;化为具体手法,就是真文道韵级别的无上神通。

    但余慈执掌生死法则,又身具“自辟天地”的能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就能将这件事的难度,降到最低。

    当然,不管难度怎么降,事关生死,都是要慎之又慎。

    虚生也好,血府老祖也罢,之前的两个成功例子,其实还有一层非常关键的因素:

    信力!

    虚生和血府老祖都是寿元将尽,前路已绝,又受余慈神通所摄,自然敬畏且依仗,由此生出信力,主动将余慈的神通“内化”,占据核心主位,故而如水到渠成,顺畅得很。

    相比之下,黄泉夫人是生生被余慈掐死的……

    一则以内,一则以外,由不得余慈不谨慎处置。

    此时施展“内化”之术,他也是小心翼翼,浅尝辄止,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