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遥远虚空之外,罗刹鬼王的意志缥缈而来,还有几个更隐晦的,不外乎八景宫、魔门等。

    这让余慈确认,此间因果的成就,虽不如当初在华阳窟,扭曲整个真界法则体系的大场面,却有着更深层的影响,以至于引来了此界大能的注意。

    虽然各方来头惊人,可有羽清玄在,径自封锁虚空,不管是谁,一概莫入。

    如果是别的事,各方想来会知难而退,可是眼下的情况当真不同。

    余慈在天地法则体系中插入的法理,在真实之域搭建起的平台,虽然还不起眼,虽然还是大半虚妄,其根基,却是牢牢扎下,毫无疑问是神主大道。

    敏感时期,敏感作为,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余慈倒是对此早有准备,他已经和赵相山就可能面临的局面做过推演,此时并不急着出头,而是将心神浸淫于真实之域铺展开的道境中,也浸淫于照神铜鉴的符纹结构上,继续进行。

    一做就是半个多月的功夫,一直做到照神铜鉴上的符纹刻画,短时间内已经进无可进,道境的根基也彻底扎下,才终于收手。

    事实证明,第一关,他过了。

    眼下等于是一个小圆满。

    心内虚空,云楼树上,枝叶微颤,泠泠清音,洒播四方,虚生道士、血相老祖,还有刚刚移质换性的赵相山,都盘坐在树下,状态是平安喜乐。

    余慈视线扫过他们,透过他们,遍视神主网络之上,所有信众,包括外域沉默已久的幻荣夫人,包括亿万里外,关系上清重立根基的无羽,一直心中纠结的李闪,包括一直以来,始终坚定站在他这一边,此时还远在北荒的寇楮,洗玉湖上的小五,若即若离的影鬼……等等等等。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洗宝镜 法贯天地(下)
    张妙林表态之后,匆匆离开,投入他那个符法世界中。

    无羽待张妙林走得不见影,笑容敛去,也转身离开,在偌大的云舟平台上漫步。这期间,她看到了李闪,这个某种意义上的同类,正靠着侧舷呆,心绪不定,气机却是很稳。

    没有去打扰他,无羽最终只是寻了个清净又开阔的地方,睹万里层云,神思缥缈,末了,敛目静心,向云舟舰所指,也就是北方,缓缓伏身,长跪不起。

    精修多年的《五斗三元真一经》气机微动,心神自然存思星斗,而忘身失体,在上清独有法度导引下,直趋茫茫天外。

    寻常修行,她心神当直如入斗宫,然而此时方到“半途”,便与那正扩张开来的强绝意志相接,在其导引下,切入一个似曾相识,且更加奇妙的世界中去。

    漫天星辰列布,高殿云阁层生,架构起一个恢宏道境,诸灵官、星君、神明,仙真,形影往来,列兮如麻,更深处,似又有难以言喻的缥缈真身,居于道境正中,讲经演法。

    心神入乎此处,浑然与道俱化,然而最核心处,灵明不失,就像是做一个最清晰的梦。

    无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身在“梦境”之中,更知道,接下来她要做什么。

    一念既生,她足下生云,在道境中飘然而飞,恍惚中已至一处所在。

    此处别无他物,只有一株高大树木,树冠如华盖,其枝叶根系,半数都透入虚空之中。

    如此形貌的奇树,普天之下,似乎只有“云楼树”一种。

    此时树下还端坐着两人,都在闭目静思,无羽也不理会,只是仰头观看,随即便循着那番指引,在树上随便挑了枚树叶,留下一点印契。

    印契落处,自然勾画符纹,在叶面上蔓延,又通过叶柄,穿过树枝,直趋树身,再往后就不知通过何处。

    做完这一切,无羽心神自返,重归形骸之内。

    而与之同时,神魂核心处,那颗本已经摇摇欲坠的魔种,就此崩碎,蓄积其中的玄妙力量,反哺自身,竟是使她的修为有了小小的进步,除此以外,似乎也没有了别的变化。

    对无羽来说,“小小”的改变,对此时远在亿万里开外的余慈来讲,却是意义非凡。

    因为从这一刻起,在他搭建起来的新的平台上,有一个真正的上清弟子,用玄门的方式,与他牢牢牵系。

    里面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但都不是原则性的。

    余慈也在迅地调整,至少没有让无羽查觉出什么不妥,保持住了渊虚天君、上清后圣的威严。

    对一个神主来说,这非常必要。

    余慈已经很满足了。

    有了无羽做参照,余慈调整起来,更是有的放矢,进度大大加快。

    在此期间,已经寥落的神主网络,倒是又有几个脱钩的,余慈并不在意。

    当年所做,就是强买强卖,如今散去也好。

    他还感应到了小五,当年不知镜中奥妙,为了让小五自由出入心内虚空,点了颗魔种进去,这些年一直存着,如今破碎了,那小姑娘倒是笑呵呵地又凑上来,留了个印契,顺报平安。

    另外,影鬼情况比较特殊,和余慈的牵系也不在神主网络上,只是冷眼旁观。

    余慈微微一笑,至此所有他特别关注的目标,都扫过一遍,并无什么“意外”生。

    说他俗气也好,虚伪也罢,因为这个,他情绪还不错。

    心安则理得……就这么解释吧,此时,他心神趋向,恰是道经所言“浊以静之徐清”的状态,慢慢的就真正静下来。

    万魔池上,月华内敛,照神铜鉴本体,同样如此。

    倒是余慈心湖,恍惚有一镜映现,初时映像还略有模糊,似乎有些磨制上的瑕疵,可随着心境平和,光华如雪,明晃晃,森森然,纤毫毕现,映照大千。

    俱净坊中的修士大半都在屋里,环境相对封闭,还不觉得,可从坊外看,有一道光华,冲上云霄,照彻云气,又四处扫动,所经之处,被照中的修士,莫名就是心里明透,似有所见,似有所悟,似有所得。

    刚进入内6不过数百里的彭索,愕然回望。

    他腰上所悬龙川剑殷殷低鸣,剑心互映,交融一体,没有容纳别物的空隙,所以见得更模糊些。只是隐约感觉到,仿佛是哪位大能,往这边瞥了一眼;又似有某种灵波,荡漾而来,轻叩剑心,随即绕开,继续扩散开来。

    感觉出方向是在俱净坊里,那么,是羽清玄?还是渊虚天君?

    这种层次的强者,所作所为,多有不可索解之处。可既然并无恶意,彭索也不愿节外生枝,洗玉湖那边的事情拖了很久,如今时机成熟,不好再耽搁了。

    他再看一眼,身化剑光,倏然远去。

    剑修的特殊性,使得彭索错过了深究的机会。

    余慈刚刚理顺的法度,则随着镜中明光,急剧扩散开来。

    镜子本身不光,其光芒源于世间生灵,佛门曰“有情众生”的性灵之光。

    一念起,一念灭,生灭之间,有灵光存焉。

    如余慈这般神主,精通黑森林法门,又通晓情绪神通,自然可以择取合适之人,引入他这初见雏形的体系中来。

    不过,余慈没有急剧扩大信众,布网天下的想法。

    就目前而言,他这个“小格局”,是专为特殊人群准备的,他不会主动去展信众,而是将这一份刚刚成就的法理——包括从万魔池中亿万魔头的“升举”中,还有从无羽、李闪、小五等人的“印契”脉络中抽离出来的那些,琢磨了个比较合适的形式,嵌入到真界天地法则体系中,

    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上,由于长生中人的存在,由于天与人的妥协,天地法则体系中,几乎天都会形成的新的法则分枝,同样,也会有旧的分枝消亡。

    绝大部分的“分枝”,和根本法则,都有相当的距离。

    余慈这份,层次上要高一些,毕竟要符合渊虚天君、上清后圣的身份,在天地大劫持续,法则体系动荡的时候,几乎没受到任何阻碍。也随着这份法理嵌入,与天地法则体系相互作用,不断丰富其内涵外延,影响渐渐传导出来。

    最初的限定,阻止了向更高的法则层次上的渗透,也没有直接触碰到大黑天佛母菩萨的敏感神经。可“向下”却很平常,并很快涉足多个层面,形成一张大半虚无,法理上却很明晰的网。

    目前这个阶段,余慈不会出动出击,但当有特定身份、特定需求的修士,触碰到这张隐形之网,余慈会第一时间现,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全看两边的造化。

    此时,基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

    余慈的心神在天地间流动,感受着这一面抛洒铺开的网络,在何处比较顺畅,何处比较窒涩。

    不用刻意,心神自然而然便与某个冷静淡然的意念相触。

    幻荣夫人。

    这一位被余慈从之前的过程中剥离了,但也是从头看到尾,对里面的门道非常清楚。

    毫无疑问,这是余慈刻意为之,是一种展示,也是交涉。

    如今,是要解决两人间的问题了。

    幻荣夫人倒是很有些兴趣的样子:“你怎么来打我呢?”

    对此,余慈的反应是:

    呵呵!

    一道红影,风驰电掣,带着森然剑意,逐云而上,那是玄黄;

    而更早一步,本是单纯封锁虚空的羽清玄,分出部分力量,直接切入域外,将相应区域,予以冻结。

    至于余慈,虽还在俱净坊中安居不动,心神却已牢牢控住照神铜鉴仅有的一部分未曾完全替换掉的区域。

    这儿,专为幻荣夫人而留。

    一个掌握了他核心秘密,深知根底,且有随时反复威胁的强者,你说我会怎么办?

    道理总是越琢磨越清楚。

    目前,不是神主体系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问题。

    神主的体系是远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天地万物自地应用神主体系的法理,解决一切问题。

    可远景就是远景,理想还是理想,现在就用这个来包容现实,必然就是被理想冲昏了头脑的傻子。

    就算是佛门、玄门、魔门体系,已经那样地完备,你让三方互相包容一下,按法理规矩来?

    哪边的法理?哪边的规矩?

    到时候自然还是争立道统,辟邪降魔,打成一团!

    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神主的体系是用来解决“我”与“从我”之间的问题,面对“非我”的存在,虽然也有转换的可能,但更多还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了断!

    神主体系内,就用体系内的方式来处理;

    现实的事情,自然就用现实的手段来解决。

    这一点,无论如何都要分个清楚明白。

    如今,余慈就对幻荣夫人讲:

    如果你要进这个体系,按规矩来,咱们就好好谈谈;如果不进来,也好办,把拳头亮出来就好,咱们比比如何?

    ***********

    突然现页有推荐,机智地讨要月票。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重洗宝镜 法贯天地(上)
    >;

    想通事理相对简单,可要做到,就没那么容易。

    建立一个体系,就算是依附在原有体系之上的小格局,也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以余慈现阶段的基础,要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还有极其漫长的距离,绝不是一个顿悟就能成功的,也真的没有任何机巧可言。

    现在余慈要做的,就是明确规则,然后坚持下去。使依附于他的信众与准信众,按照规则所设定的体系行事。

    某种意义上,对他是一种束缚,可这是通过更高层级的阶梯。

    最现实地来讲,是让他在真界的漩涡中,站在潮头,不至于灭顶的立足平台。

    脱身不得,只能站得更稳些——也许这就是罗刹鬼王乃至于所有神主,所要付出的代价?

    心内虚空,万魔池上,已经有十余个魔头,从中挣扎出来,进入心内虚空的人间界,如游魂般飘荡。

    人间界是外界天地在心内虚空的投影,时常变幻。但有了他们,便将截然不同了。将有一块区域慢慢固化下来,由这些还在懵懂中的“前魔头”们经营。

    他们是人间界第一批常驻居民,以后甚至还有投胎转世的机会,当然,必须是源于魔头的戾气洗炼一空,且变得足够强大,能够抵御胎迷之后。

    正像余慈所体悟的那样,他不会关心“超拔”魔头的个体,而只是关注使魔头“超拔”的体系。确定没有了明显的瑕疵,就暂时放在一边,只抽取其中的法理,试图将它运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显然,幻荣夫人不可能屈就到心内虚空里来,心内虚空也极可能容纳不下。

    但没什么,现在是心内虚空,不久的将来是真界,再往后,或许还会拓展到更广阔的星空里去。

    但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须证明余慈所勾画的法理,是能够切实融进外界的天地法则体系中去的。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容不得花巧,必须逐步修正。

    不过,在真界这一亩三分地,余慈倒还真有一点儿花巧可用。

    心内虚空,镜如明月,朦胧的光芒渐渐洗炼,变得清晰、内敛。

    这时候,照神铜鉴原镜部分,与新造部分结合部,毛刺逐一抹消,纹路渐渐对接——其实也不是对接,而是那来自于无量虚空神主的玄奥魔纹,从原镜部分,向新造部分蔓延。

    久已不见原貌的照神铜鉴,似乎就要重现世间。

    可是,便在蔓延的气机纹路,覆盖了照神铜鉴整体的一刹那,势头陡然掉转!

    照神铜鉴亮了起来,一层层的光芒闪烁吞吐,血海之上,明月转眼就外扩了两圈,甚至响起了嗡嗡的声音,扩散开来,在海天之间折射,郁郁如雷鸣。

    亿万魔头先是恐惧,但发现通天的光路没有问题,便也不理睬了,又一窝蜂似地冲抢位置。

    余慈的心神凝注在照神铜鉴上。

    宝镜内外纹路殷殷鸣响,这次,气机的流向,换成了由新造部分向原镜部分渗透。

    最重要的是,心炼法火随之而动,所过之处,刚刚烙刻上去的魔纹,便逐一崩解,代之而起的,是看上去相似,其实含义绝不相同的玄门符纹分形。

    这是个大胆的做法,却又非常必要。

    照神铜鉴虽好,却是魔门祭器,是让元始魔主都感兴趣的无上魔念寄托之物。

    余慈无论如何也不会将他的根本体系,搭建在这上面。

    成而后毁,破而后立,本就是必然。

    至于毁了之后,再立起来的是什么……唔,也是镜子吧。

    余慈曾不只一次地观察镜内镜外的魔纹排布,因为被陆沉强行轰成两半,前半部分的魔纹结构已经非常混乱,对天魔、灵体的吞噬,就是本能的修补过程,但效果寥寥。

    伴随在余慈身边这数十年,真正起作用的,只能算是照神铜鉴原有功能结构的一小部分。

    除了神意星芒种魔,也就是将所有种魔目标的视界相通联,形成洞彻无遗的图景。

    以余慈现在的眼光来看,种魔固然玄妙无方,那图景也不逊色,因为,这个图景,虽是拼接了成千上万的目标视界,却是自然而然地模糊了所有目标的“自我”,甚至连持镜人的视角也模糊掉,真正做到了客观超脱。

    而若将心神透入其间,又仿佛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底,自然而然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

    这其实就是神主的视角和相应的神通。

    无量虚空神主将这份不可思议的神通,用最平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份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余慈现在做的,就是尽量用自己的领悟,玄门的手段,将这部分功能替换下来。

    这是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余慈虽然精通符法,又在《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之上浸淫日久,自从动念重塑照神铜鉴以来,只要有空闲,也会做一些推衍,可要想立刻成就,还是不能。

    只能先搭起一个大致的轮廓,确定基础的结构和功用。

    比如,星芒种魔是不可能保留了,但里面的契约意义,是神主的根本要素,不能抹掉,代之而起的,就是玄门仙籍法箓。

    由星芒种魔延伸出来全景视角要留着,里面的法理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