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破译公务员内心世界:主任科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伟民很怀念张颖怀孕和刚生孩子那段时间,那时的张颖就是一个专职太太,每天在家静候丈夫回家。那时的张颖对顾伟民是言听计从,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特别温柔。虽然那时两人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但顾伟民的成就感却是最强烈的。
  自从张颖收入超过顾伟民后,顾伟民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少了,买金色莱茵是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在这期间,除了签合同以外,许多手续都是张颖自己在跑,主意也自己定。搬进金色莱茵后,顾伟民总觉得这里并不是自己的家,自己也不像这房子的主人,而更像一个寄居者。
  张颖的鼾声渐渐小了下来,顾伟民知道她进入熟睡状态,便悄声起身,来到客厅的卫生间里,重新洗了洗自己,然后去另一个卧室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顾伟民醒来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他忙去床边摸手机,摸了几下没有摸到,这才想起手机还在主卧。来到方厅,见张颖正躺在沙发上休闲地看杂志。
  “顾伟民,你昨晚怎么跑了?”张颖放下杂志问。
  “现在几点了?”顾伟民有些着急地问,“我可不能迟到,没准儿今天全厅会开大会。”
  张颖一笑:“你赶不上通勤车了,还是我送你上班吧。”
  十分钟后,顾伟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专心致志地吃着刚从路边便利店买来的早餐。张颖一边开车,一边嘱咐道:“顾伟民,别吃那么急,现在有点堵车,赶到省政府怎么也得十分钟。”
  顾伟民抱怨道:“你怎么不早叫我,手机闹钟响时你没听到吗?”
  张颖一笑:“我按掉后又睡了一会儿,你醒的时候我也刚醒,本想起来给你弄点早饭,可一到沙发又躺下了。嗨,现在还浑身酸痛呢!”
  顾伟民看了一眼张颖,很认真地说:“你以后别再喝大酒了,身体喝坏了怎么办?”
  张颖打个哈欠,然后用力摇摇头:“我喝酒也是一种工作,要不咱们的房贷怎么还呀?”
  顾伟民想说也没有人强迫你买金色莱茵,这情我可一点也不领。可他一看张颖哈欠连天的样子,心中顿生怜意,这话也就随着早餐一同咽了下去。
  

第五章 人保VS人社(1)
厅里上午并没有开大会,一切都照旧,但隐隐约约透出些不一样的气氛。宋倩萍在办公室里不是打电话,就是接电话,内容大都与昨天的常委会有关。顾伟民待了一会儿,见宋倩萍有时讲话的声音很低,知道自己需要回避一下了,便借故离开办公室。
  机关是很忌讳没事到处乱串的,要想去别的处室坐坐,都首先要找个工作方面的理由。由于宋倩萍经常神秘兮兮地打电话,顾伟民也就经常到外面“流浪”。
  顾伟民常去的处室有人事处和考核培训处。十年前他刚考到厅里时,就在人事处工作了三年,后来又去考核培训处干了两年,最后才去的机关党委。实话说,这两个处室都没什么权力,特别是考核培训处,组织的各种培训往往都流于形式,每年办的各类培训不少,但效果一般,影响力也很小。人事处倒是有些权力,每年考核直属单位的工作就很重要,但这类工作都牢牢把在少部分人手中,顾伟民在人事处打了三年杂,实质性的工作就从来没有介入过。
  尽管对人事处没有什么好感,可顾伟民对人事处的人还是很有好感的,不过眼下还是不太方便去,毕竟机构改革在即,去人事处过于频繁有打探消息之嫌。相比之下,考培处倒是个理想去处,何况此次前往还有个了解“五型”机关建设有关培训方面情况的理由。
  考培处一共五个人,目前一个副处员被下派到地市挂职锻炼,还有一个副处员长期休病假,所以处内实质上就处长姜国信、副处长仝辉和主任科员张少亮三个人干活。顾伟民从门缝向里面瞟了一眼,见张少亮正装模作样地研究文件,便轻轻推门进去。
  顾伟民以为办公室里就张少亮一人,进去后一看,处内其余两人都在。他有些后悔,但现在已不是转身就走的时候,只好以索要有关培训计划为由,故作随意地坐在张少亮办公桌对面。
  张少亮对顾伟民的真实来意心知肚明,他煞有介事地找了些几份文件,又通过办公内网将一些资料发给顾伟民。顾伟民磨蹭了一会儿,准备起身告辞,忽听姜国信问仝辉:“你说咱们和劳动厅合并后是叫人保厅还是叫人社厅?”
  仝辉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当然是人保厅呀。”
  姜国信一笑:“不对,我认为规范性叫法应该是人社厅。你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第一个字分别是人和社,而不是人和保。你说呢,伟民?”
  顾伟民没有想到姜国信会突然征求他的意见,忙答道:“经信委也是首字简称,所以姜处长说得对,咱们是应该叫人社厅。”
  张少亮也忙附和道:“我看人民网上的报道也是用人社部这一词,所以按上下对口,咱们也应该叫人社厅。”
  仝辉笑道:“不过这一阵子人保厅大家都叫习惯了,冷不丁地改口可能不会习惯。”
  姜国信晃晃手中的文件,说道:“你们看部里的文件,文号都是人社发,而不是人保发,这说明人社是规范叫法。”说完,他又拿起一份报纸,接着说道:“这《中国人事报》上也是称人社部,从来没有人保部的字样。”
  其实对于人社部和人保部这两个词语交替出现的混乱局面,顾伟民早就注意到了,但今天姜国信一开口,他就知道不能卖弄自己,否则容易打击领导的自尊,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仝辉又笑:“叫人社也好,人保也好,都是咱们在前面,劳动厅那边在后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人保VS人社(2)
顾伟民知道仝辉这样说是想将话题引到新班子上面,故意打岔道:“要是反过来叫也太难听了,保人厅?社人厅?”
  仝辉向门外看看,然后笑着说:“社人厅也行,总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的简称强多了,社精办,简直太难听了。”
  屋内都是清一色的男士,大家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张少亮说省委宣传部里面还真有这么一个机构,但不是独立机构,而是一个虚设机构,由宣传部综合处承担具体业务,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也是虚设机构。顾伟民听后笑着说,估计在这一不雅简称的影响,无论社精委也好,社精办也罢,都永远也不会独立设置了。
  仝辉说这类不雅的简称还有很多,比如说早先的国家经贸委有个“规划与投资司”,内部人简称都是“规投司”,其谐音与男人某个部位的叫法相同。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姜国信也笑了笑。可能是觉得再这样谈下去有失大雅,姜国信笑过后,就将话题又拉了回去,他很有沧桑感地说:“你们上班都晚,许多历史都不知道。其实,在1982年到1986年这段时间,咱们和劳动还真合并了一段时间,名字就叫劳动和人事部,简称就是劳人部。”
  张少亮忙谦卑地说:“那时候我读幼儿园呢。”
  顾伟民不想像张少亮那样谦卑,他皱眉道:“这么说来,这大部门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重演?”
  姜国信赞道:“伟民,你看问题看得很犀利嘛,没错,这轮改革并没有什么新意,工信部实质上也就是恢复以前的经贸委。你看,咱们省组建的经信委,不就是凭借经委的老底子嘛。”
  仝辉又插言道:“听说经信委的班子有十八个领导,比咱们还多。”
  姜国信摇摇头:“人家实质上并不多,要知道,他们可是由四个部门合并而成的呀,所以,咱们应该知足,知足者常乐嘛。”
  顾伟民不知道姜国信这句话是随意而说还是有所指,偷眼看看仝辉,见他表情也没有什么异常。
  回到机关党委,宋倩萍还紧捧电话。顾伟民心想:我出去这段时间也不短了,你再打电话我可要光明正大地偷听了。
  说来也巧,宋倩萍在电话中也正在谈着“人保”和“人社”的关系,她咯咯地笑着,对着话筒说:“叫人保厅还是人社厅关系都不大,只要不叫人事厅就行。这些年人事厅不干人事已经成为大家口头禅了,呵呵。”
  十年前顾伟民考进人事厅时,同学们都异常羡慕他,说人事厅手中有生杀大权,以后大家想要当官就得找伟民。顾伟民当时也美滋滋地以为在人事厅工作就可以掌控普通人的就业、升迁、职称等诸多要害之事,可没想到工作后才发现,人事口最辉煌的阶段已经过去,计划性的就业职能已经移交给教育部门,决定干部升迁的权力又被组织部门所垄断,人事厅只能扮演橡皮图章的角色。此外,职称工作又面临以考代评、评聘分开的改革,军转安置也越来越透明公开,总而言之,全厅工作明显在走下坡路。
  与此同时,社会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人事工作逐渐沦为一个纯粹的服务性行业,多年积累下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喷薄而出,以往计划时代对人事部门敢怒不敢言的人,也都将恶心发泄出来,厅里人都自嘲,是前人偷驴,咱们拔橛子。

第五章 人保VS人社(3)
顾伟民对此很苦恼,因此很期望合并后能够改变这种状态。他很看好劳动那边的职能,明显感觉劳动各方面的职能都在加强,发展态势良好,在这种平台上发展,不仅工作充实,心情也将会非常舒畅。
  宋倩萍的电话总算告一段落,她开始修改起顾伟民起草的那份材料。其实所谓修改,主要就是挑错字,宋倩萍很少会进行实质性的修改,仅是在最后提出几点意见,往往是哪一部分要充实,哪一部分要分开写之类的。刚开始的时候,顾伟民很不习惯这种改法,以前在人事处和培训处写材料时,都是领导改好再重新录入即可,自己不用费心进行再创作。可后来就他慢慢体会到这种自由的好处,自己的笔力很大程度就得益于此,在主任科员这一层面还能算得上大笔杆,真可谓因祸得福。
  顾伟民也知道宋倩萍这种修改材料特点的原因,她高中毕业就进入机关,先是当打字员,后来转干,据说靠一些特殊手段得到提拔,成为厅里的女处长之一,同时也是不太擅长写材料的处长之一。不过宋倩萍虽然不会写,却很会评价,这如同美食家不会烹饪一样,对各色材料都能给出很恰当的评价。也许这种能力和她善于揣摩领导意图有关,但不管怎么说,就凭借这一能力,宋倩萍在机关党委副书记一职上稳坐五年,顾伟民的材料功底也练了出来。
  这份材料已经改了三稿,宋倩萍看后很满意,说除了几处有错字落字外,就不用再改了。顾伟民很快进行了具体的更正,然后打出一份清样。宋倩萍接过清样,提起笔来犹豫一会儿,又将笔放下,对顾伟民说将材料直接送给董书记即可。
  顾伟民知道她刚才的犹豫的缘故。按惯例,她是要在材料的首页签上意见的,这份材料应该写“请董书记阅示”的字样。可眼下董书林已经不再是纪检组长,新职务虽然确定,但并未正式公布,现在私下叫董厅可以,正式称呼是万万不行的。
  材料呈到董书林面前,他很满意,夸机关党委的工作没有受机构改革的影响,更表扬顾伟民政治成熟,素质过硬。顾伟民憨厚地笑了笑,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心里也多少有些受影响。
  董书林笑了笑:“你说的是实话,机构改革在即,心里一点想法肯定是不正常,人之常情嘛,只要心思不散就行。我已经接到正式通知,明天上午九点,怀忠部长要来厅里宣布班子。以刘雁群的作风,他可能会在当天下午就布置传达的事项。”
  见董书林主动提到刘雁群,顾伟民也将话题集中于此,装成随意的样子说道:“董厅,都说刘厅这人工作抓得实,看来咱们又要忙上一阵子了。”
  董书林不以为然地说:“年轻人嘛,都有上进心,不像我,就等着退休回家了。”
  顾伟民忙恭维道:“董厅前途无量,现在说退休实在太早吧。”
  董书林摇摇头:“我今天都五十五岁了,还有什么量呀?这大部制一改,正厅实职越来越少,我退休前最多弄个巡视员,也就回家看孙子去喽。”
  顾伟民知道不能再恭维下去,忙换个话题,问:“董厅,您和刘厅熟不熟?”
  董书林狡黠地看了顾伟民一眼:“熟?当然很熟。不过熟有什么用?我和顾厅也很熟,可你不是照样没有升半个格嘛。”
  顾伟民悻悻地点点头。董书林笑道:“放心,我会在适当时机推荐你的。刘雁群在当副厅长时,我曾经和他一起出过两次国,我俩的私交还是不错的,就是这两年走动少了。”
  这话让顾伟民满心欢喜,他连声称谢。董书林感慨地说:“咱们和劳动合并,其实也是好事,从国外看,都是劳工部,所有劳动者都是劳工,不分什么干部工人。哪像咱们国家,非要弄出一个人事部来,这些年眼看着干部和工人界限越来越模糊,还自作聪明管起高技能人才。如今合并了,这些说不清的事情就少多了,”
  顾伟民眨眨眼睛,问:“董厅,你说咱们两家合并后,会不会貌合神离,仍旧各过各的?”
  董书林摇摇头:“这怎么可能?新党组明天就要开始运转,很快各项工作都会统一起来。至于个别人还喜欢划分小圈子,那肯定不能占主流。伟民,任何领导都最讨厌下面搞山头、拉帮派。刘雁群是个强势人物,他肯定有办法预防这种情况发生的。”
  顾伟民又接着问:“董厅,你说刘雁群是劳动厅的人,他会不会向着自己的部下?据说劳动厅那边的人比咱们多,届时一投票不得把咱们给投下去呀。”
  董书林笑着指指顾伟民,说道:“你这想法可是太天真了,刘雁群虽然一直在劳动厅工作,但他很大气,不可能心胸狭小到只提拔劳动厅的人。伟民你放心,像你这样的能干活的,刘雁群肯定不会看不到的,他是个爱才的人,你好好干,肯定不会被埋没的。”
  顾伟民心中暗想:但愿刘雁群爱的是人才的才,而不是钱财的财。
  

第六章 下岗第一人(1)
下午,办公室果然开始挨个处室统计明天上班的人数,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有人说明天组织部宣布班子后,新班子就要立即召集两边的人正式见面,可如果真的要开会必将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两边目前都没有足够大的会议室。
  人事厅在省政府大楼内,只有一个小会议室,主要用于党组会和处长会,全厅的人勉强挤下,所以厅里开大会时,往往喜欢在人才大厦那边开。一来人才大厦离省政府不远,而且会场宽敞,主席台突出。二来厅属各事业单位也多在人才大厦办公,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也很方便。但即便人才大厦的会议室,也难以将两边的人都装下,更不能让两边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参加会议。
  宋倩萍也忍不住议论起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她说看来刘厅真是个急性子,自从去年部里合并后,厅里明显人心涣散,许多工作都推着干。现在看来,还真需要有这么一个领导给大家振作一下精神。
  可是一直到快下班,也没有接到第二天开大会的通知。当天晚上张颖也没有出去应酬,顾伟民告诉她明天厅里就要宣布班子了,明早可不能迟到,否则万一慌里慌张地和领导们一起进大楼,那该多尴尬呀!张颖说这有什么呀,没准儿这样领导对你的印象会更深刻呢。顾伟民说这种印象可要不得,新机构人多,领导了解下属的机会更少了,想努力表现还来不及呢。
  张颖开始下厨,顾伟民在一旁打下手。张颖一边做饭一边抱怨女同志做饭其实是对健康的一种伤害,她说网上讲油烟是女性健康第一杀手,容易导致女人患肺癌。顾伟民说一直是女性比男性活得长,长寿人群中女性占明显优势,女性再不吸点油烟,母系社会岂不是要卷土重来?
  两人说说笑笑地做好了晚饭,饭后顾伟民说昨天他在家看的《双食记》挺不错,建议张颖也看一遍。张颖说她着急上网处理业务,片子就不看了。顾伟民不甘心地强调片子是高清版的,看起来效果棒极了,而且内容是讲女人惩治花心男人的事情,情节很精彩。张颖说她相信顾伟民不会花心,自己也用不着看这种片子。
  其实,前些年张颖最喜欢看第三者插足题材的片子,而且每次看后都义愤填膺地评论一番。可后来就慢慢地不再喜欢看了,特别是搬进金色莱茵后,她几乎不再看电视,整日里就捧着笔记本上网。
  刚开始的时候,顾伟民在张颖身边看过她究竟在网上忙什么,后来见不外乎是修改标书或者商讨招标方案之类的事情,慢慢地也就不再关心了。张颖就任总经理后,公司又给她重新配发了一台联想X200笔记本。这台笔记本带有指纹登录安全模块,张颖刚带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