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政治家-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首先从这些下属的书吏开始,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敬畏心,这样才能让他们好好做事。而只有有了敬畏心,才能够做好一个官员,做好一个合格的官员。这个也就是不自危者,何以为官。如果一个官员彻底没有了敬畏心,那他距离死亡也都不远了。

第八十一章 农业废料() 
大唐武德九年十月二十三日,这天距离陈飞上任朔县县令正好七天,陈飞现在的工作也都是走入了正轨。不过陈飞知道,现在自己不过是萧规曹随,并没有什么特色。如果这么下去,陈飞也只是能够当一个太平官,并不能够做出什么太多业绩。如果想要做出业绩,光靠这些手段还不够。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段,恐怕也就是这样了。毕竟如果只是靠着人口和土地的自然增长,那速度很慢的。毕竟人口和耕地的增长率,陈飞已经能够推测出来了。如果还是这么一些手段,那百姓的民生并不会有太多改变。如果没有太多改变,那怎么能够创造政绩呢?没有政绩,那怎么对得起自己来这里一趟呢?

    “怎么入手呢?”陈飞有些无奈,他确实不知道怎么创造政绩,怎么改善民生,他不知道怎么入手,找不到插入点。

    “嗯?什么味道?”陈飞突然问。

    而那个吏房书佐杨家祥马上说:“陈县令,这个是下面在烧一些东西。”

    “烧什么东西?这么大的味道,连我们在城里吗都闻到了?”陈飞问道。

    杨家祥说:“陈县令,你原来是长安里面的贵人,自然不知道我们这里了。我们这里都是种麦子,而每年收获了麦子之后,都要把那些麦子碾开,然后取出里面的麦仁。之后还要把这些麦仁外面的那层壳还有麦秆都给晒干,然后过一段时间也就烧掉,避免他们占地方!而陈县令你上任之前,我们刚刚收获了一次,那个时候百姓缴纳完了朝廷的税赋,然后就开始碾碎麦子的壳。之后我们也就要开始储存晒干麦子,等着一年的粮食了。”

    陈飞也明白了,这个也就是农业的周期问题。陈飞上任的时候,刚刚收获了一次,百姓缴纳完了税赋,现在也就把这些小麦的外壳碾碎,收获麦子了。至于剩下的麦子的麦子壳,还有那些小麦秸秆,也都要进行烧掉。

    陈飞突然想起,自己穿越前在部队当兵,而部队都电视也就是能够收到几个台而已。而这几个台,有一个台也就是中央七套电视台。而那个电视塔是军事农业频道,而负责播放军事农业的节目。而陈飞虽然是军人,可是也因为这个频道不但播放军事,还播放农业的知识,所以陈飞也都对于农业的一些栏目有所关注。而陈飞最关注的也就是一个叫做致富经的栏目,那里面有很多农林牧渔的致富方法,讲述不少人借助农业发家致富的故事。

    陈飞一直对于里面的人羡慕嫉妒恨,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退役之后可以去开办一个农牧场,这样说不定也能够致富起来。可是陈飞退役之后那点退伍费,还不够投资的呢!再加上陈飞没有多久也就穿越了,那比退伍费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

    “小麦秸秆,还有小麦壳?小麦秸秆可是一个不错的东西,里面含有一些营养成分,可以用来喂养家畜。不过好像也只是能喂养牛羊而已,目前想要饲养牛羊也不现实,毕竟目前这个时代百姓还没有太多牛羊,所以光靠这么一丁点牛羊,也不能够消化那么多的秸秆。”

    “至于后世的各种秸秆要么也都是被送入火电站,或者是用来发酵沼气。火电站不现实,可是沼气也更不现实,现在不具备使用沼气的能力。小麦秸秆在古代的用途太少了,没有办法能给百姓创造价值。”

    陈飞一直想要想办法给百姓增收,至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陈飞并不知道。而且就算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陈飞也做不到啊!后世产量那么高,其实也就是靠着化肥还有什么优质的杂交水稻之类的东西才能够有后世那么高的产量的。所以想要在古代弄化肥,弄杂交水稻,这个简直是天方夜谭。陈飞连农业基因遗传学都没有学会,哪怕有手机上网搜索,可是也看不懂啊!所以弄杂交水稻根本不可能,这个想法完全可以抛弃。

    所以陈飞也就想要在别的方面想一下办法,比如说利用一些农业的垃圾变废为宝。陈飞马上开始搜肠刮肚的琢磨后世的那些致富经里面的东西,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把这些农业废料变废为宝的好办法,这也可以让百姓增加收入。只要百姓增加了收益,那可就是一个改变民生的好办法。自古以来官员不都是期盼着能够增加百姓收入,能够增加粮食产量,不就是好事吗?而农业产量可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而农民增收更是一个国家真正安宁的根基。这点在古代更是如此,古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所以如果能够让农民增收,那绝对是大功一件。不管是对国家对百姓,甚至是对自己的官场前途,都是有好处的。

    “杨书佐,你先帮我以县令的身份告知那些百姓,先不要烧掉这些秸秆还有那些麦壳。这些都是宝贝啊,如果用得好了能够带来收入的!”陈飞说道。

    杨家祥好奇的问道:“这些麦秆还有那些小麦壳有什么用?如果有用的话,那百姓不都会自己利用起来,还会烧掉吗?”

    “当然有用了,而且还是有大用啊!”陈飞说道。

    杨家祥看到了陈飞如此坚定的说,心里面也都没有底。毕竟他可是看着陈飞来的,陈飞眼看就是一个讲究人,并不是什么农夫出身。陈飞虽然看起来皮肤还算是有些黝黑,可是这种黝黑绝对不是干农活产生的。而陈飞也是靠着科举上去的,所以应该是一个文人。都说文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陈飞居然说能够利用这些秸秆还有麦子壳来增加百姓收入,这个杨家祥也都不太相信。

    “好吧,我马上去发动衙役,通知我们朔县下属的百姓,让他们能够不要继续烧掉这些东西了!”杨家祥说道。

    杨家祥虽然不太相信陈飞能够把这些小麦秸秆还有麦子壳弄出钱来,可是谁让他是县令,自己作为一个连官员都不是的书吏,哪里能够违背上司的意思,只能够老实的去通知了。

第八十二章 县令下乡(上)() 
“听说了吗?现在县令要下来看看!”“是嘛?县令不在城里面好好享福,怎么下来看我们这里?现在也不是农忙的时候,他下来看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啊!”

    虽然下面的百姓都在议论陈飞为什么不在县城里面享福,居然下来看看他们。不过陈飞也确实开始下乡,毕竟陈飞也想要知道百姓需要什么。陈飞前世也就是经常看到干部下乡,可是很多干部也都流于形式了。不过干部下乡本意是好的,也就是让官员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才能够因此施政。而陈飞现在下乡,其实是有别的目的地。陈飞下乡是想要弄清楚,百姓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怎么样才能够让百姓增产增收,增加百姓收入。

    “陈县令,您能够来我们乡,那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招待你的,你看……”本乡的乡正说道。

    唐代的村里的组织,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而保设立保长,里设置一名里正,而乡设立乡正。不过这些都不是国家在编官吏,都是那些基层百姓自己选举一些富户担任。不过这些富户也就是后来乡绅的由来,那些乡绅借助自己的文化垄断权力,还有协助官府进行收税的权利,然后鱼肉百姓。他们把自己的税赋转嫁给手下的百姓,结果百姓苦不堪言。不过在唐朝时期,这些乡绅还没有那么强大的势力,而且他们也都是百姓选举出来的,暂时还是比较可靠的。

    “不用了,你就给我来一些蒸饼也就可以了。”陈飞说道。

    所谓蒸饼,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馒头。这种东西是用小麦磨成粉做成的一种主食,陈飞也不陌生,也就当做后世军队的白面馒头好了。

    “既然这样,那就拿一些蒸饼过来!”乡正说道。

    而乡正主动问李婉柔:“小姐,你吃得惯吗?”

    “嗯!”李婉柔嗯了一下,然后也就开始大口的吃这个蒸饼。

    李婉柔现在也都适应了这些食物,虽然她原来在东宫也都锦衣玉食,可是现在既然没有李建成的庇护,那也就是只能适应这个环境了。李婉柔也知道既然跟着陈飞来到了县城,那也就要适应这里的环境。刚开始李婉柔确实有些不习惯,可是很快也都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能吃得下这些原来她根本看都不看的粮食。虽然这种蒸饼不像是过去那样有肉馅,可是也都让李婉柔感觉不错了。

    “乡正,百姓现在吃什么?”陈飞问道。

    “哦,现在我们这些百姓都吃……”乡正刚想说什么,可是马上被陈飞摆手拦住了。

    “算了,我也不要你说了,我等下亲自去看!”陈飞说道。

    陈飞当然知道这帮乡绅的德性,他们这帮乡绅欺下瞒上绝对是一把好手。虽然隋唐时期的乡绅地位还不能和后世的乡绅相比,可是陈飞对于他们的话,既不能够不信,也不能够全信。所以陈飞没有直接让他回答,而是等下陈飞亲自下到下面去看看,看看百姓都是吃什么的。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乡绅所说的恐怕都是掺水很严重的,如果全都信了他们的话,那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自己。

    陈飞带着李婉柔,在乡正里正还有保长的陪同下,然后到下面的村子开始看看。而这些房子都是茅草房,并不是什么坚固的房屋,陈飞终于体会到了时代的落后。后世的农村也都很少有人居住茅草房了,可是这个时代反而绝大多数都是茅草房。只有那些非常富裕的人,才能够在乡下搭建一个砖瓦房。这个时期的百姓很多的粮食收成都是用来吃的,能够用来改善生活的比例很少。所以能够有茅草房都已经不错了,毕竟茅草房成本低,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用小麦秸秆之类的东西都可以修建好。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好诗!陈县令这首诗,果然是一等一的好诗,陈县令的才华果然天上文曲星下凡啊!”乡正马上一个马屁过来。

    不过陈飞却说:“这个不是我做的诗句!”

    “……”乡正感觉自己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了。

    “这个好像不是一个完整的诗句?”李婉柔问道。

    陈飞主动说:“作出这首诗的人叫做白居易,我可不敢居功!”

    “白居易?没听说啊?”李婉柔一阵疑惑。

    陈飞带着几个人选择了一户居住着茅草房的百姓,然后去敲了敲门。

    “乡正,你来我这里是?”那户人家的百姓问道。

    “这位是陈县令,还不赶快来问好?”乡正说道。

    “见过陈县令!”那个百姓说道。

    陈飞主动问:“你心甚名谁?”

    “嗯?”他不太明白意思。

    “哦?我的意思是你姓什么,叫什么!”陈飞马上解释。

    “哦,陈县令,我姓刘,没有名字,只有一个贱名狗儿!我已经去世的爹娘说贱名好养活!真没有想到,陈县令,你居然来我们这里?”刘狗儿问道。

    而陈飞笑着问:“你胆子不小,居然见了我还敢如此大方?”

    而乡正一直给这个刘狗儿使眼色,可是刘狗儿还是自顾自的说:“呵呵,我就是傻大胆,见了什么人都不怕,什么都敢说。别说是县令你,就算是皇上我也不怕!”

    “不怕好啊!如果百姓见了官都害怕,那还得了?”陈飞也笑着回答。

    陈飞也不会对百姓有什么架子,反正真正的尊敬不是来源于各种礼仪,而是来源于内心。只要陈飞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处,带来增加收入的好处,那哪怕陈飞没有任何架子,百姓也都会发自内心的尊重。

    “狗儿,现在是午饭时间,我能够看看你吃什么吗?”陈飞问道。

    “好,如果陈县令吃得下我们的粗粮,那我愿意和陈县令一起吃!”刘狗儿说道。

    “一起吃吧!”陈飞说道。

第八十三章 县令下乡(下)() 
很快那个乡民刘狗儿的妻子也就拿来了一些吃食。这些东西和陈飞在那个乡正那里吃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所谓的“蒸饼”。这种蒸饼也就是馒头,而唐朝主要都是吃“饼”的。馒头叫做蒸饼,水煮的馄饨饺子面条叫做汤饼,至于其他绝大多数主食也都是叫做什么饼。而唐朝北方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从帝王家到普通百姓都是如此。当然,现在处于小麦和粟米交界的时候,所以这两种食物都有人吃。至于粟米,也就是黄小米,不过这种黄小米已经逐步被小麦给替代了。陈飞并不会厌恶馒头,因为馒头在后世当兵的时候经常吃。而他在左监门卫的军营里面,也都是吃有肉馅的馒头。

    “狗儿,我们一起吃一些吧!”陈飞说道。

    为了表示亲民,所以陈飞也就和这个刘狗儿一起吃这个馒头。而很快刘狗儿的妻子端上来了一锅菜汤,显然是用一些蔬菜来做的。

    “白菜?”陈飞看到了这个蔬菜,然后马上说出了这个菜品的名字。

    “是的,陈县令,这个也就是白菜。我们自己家里面种的一些东西,不成敬意!我们百姓都是吃白菜,没有别的什么菜可吃的。”刘狗儿说道。

    陈飞知道古代和后世不同,古代的农业其实也都进行了很多分工,后世有一批人是专门种植蔬菜的。可是古代很多百姓都是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购买蔬菜,而蔬菜很多都是自己种植。而如果假如真的要购买,价格也不算贵,价格也就是和后世差不多。

    陈飞知道为什么后世大规模种植了,价格居然和古代差不多。因为古代的百姓都是自给自足,蔬菜也不例外,并没有太多的菜贩子在中间加价,所以虽然古代的蔬菜产量小,可是和后世的价格也都差不多。不过古代也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蔬菜的种类特别少,百姓能够吃得起的蔬菜也就是两三样而已。如果要用一部电视剧里面的说法来形容,也就是白菜炒萝卜,萝卜炒白菜,能够凑合出两个菜已经不错了。当然,能够吃炒菜的也都不容易。因为唐朝时期还没有发明炒菜的技术,必须要过到一两百年之后才能够有炒菜。现在大多数都是焖,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吃到焖的菜,一般能够用白开水来煮熟也都不错了。

    “婉柔,吃吧!”陈飞拉着李婉柔说道。

    “没有油!”李婉柔好像有些不适应一样,

    陈飞也其实看出来了,这个白菜汤虽然加了盐,不过却没有油。一般来说做蔬菜汤也都是要放油的,而这碗蔬菜汤里面没有油,所以大家吃得有些淡。

    “小姐,我们这里哪里吃得起油啊!现在的油,都是用胡麻来榨取的,而胡麻价值很高,我们一般人吃不起啊!”刘狗儿说道。

    陈飞想了好一会,才想起中学历史课本里面提到过一句,芝麻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也就是有了胡麻这个称呼。而后来的芝麻饼,在古代也就是叫做胡麻饼。而对于外国,中国古代都喜欢加以一个胡字,而后来的胡萝卜也是如此。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西红柿,也就是叫做番茄。而番茄的“番”,也就是外国的意思,意思也就是这个东西是外国的茄子。

    不过陈飞也都没有想到,古代榨油居然也都是采用芝麻来榨油的。芝麻香油就算是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都是属于高档的调味料,很少用来直接烹煮。可是到了古代,居然全都是采用芝麻油,而且古代的芝麻价格更是昂贵,所以一般人吃不起芝麻油。芝麻油太贵了,所以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起。陈飞之前在左监门卫军营,吃的都是军官标准的饭菜,都是肉馅馒头,并不感觉有什么问题。可是真正到了大唐社会的最底层,这一切都是证明了百姓比起后世人来说差了很多了。这一切都是生产力的因素,因为生产力不行,这才造成了百姓生活如此的“不幸福”。所谓不幸福也是针对陈飞这个后世人,对于古代百姓来说肯定是已经非常幸福了。

    “为什么不用大豆来榨油呢?哪怕没有花生,那大豆应该也可以的啊!”陈飞问道。

    “花生是什么?大豆是什么?”

    “花生你们不用多想,而大豆也就是黄色的小颗粒的东西,能够发芽的那种。”陈飞说道。

    “哦?那种东西,我们这里叫做菽,没有想到还有一个叫做大豆的称呼?”刘狗儿有些惊讶。

    陈飞脸色一阵羞红,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大豆在古代居然叫做菽。不过陈飞却知道花生是在南美洲的一种植物,而在西方没有进行大航海之前,中国是别想有花生的,自然更不可能弄出花生油。所以陈飞也就退而求其次,想要豆油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