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传奇-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家的内功,原以不全的九阳真经为基础,甘凤凤从小就练起,虽然体内只有两三成的九阳真气,但对其他任何门派来说,已是相当深厚,两三成的九阳真气,胜过其他一流上乘高手的八九成真气,所以甘家的武功,能在武林中独竖一格,称雄于黑、白两道中。不是一流上乘的高手,不堪甘家的武功一击,从而使甘氏三雄成为黑、白两道视为可怕的人物,称为:“甘氏三煞”。他们只败在小魔女的剑下,从没败给别人。 
  甘凤凤的内力本来就深厚,甘家的剑法,又是集各门各派之所长,以少林寺的达摩剑法为基础,剑气森森,变幻莫测。甘家剑法之所以不及西门剑法,就是它虽然集各家所长,却不能与达摩剑法融汇成一体,使起来仍然是各门各派中精湛的招式,而不能形成一套新的剑法来。 
  再说,甘凤凤原有的内力就深厚,最近在芦苇小洲上得小蛟儿一股奇厚的内力输入,因而就更深厚了,胜过书生的内力一筹,她剑没有给卷飞,人也没给摔出去,手腕一抖,“嘶”的一声,将书生内力贯注下的衣袖削飞了一幅。这幅衣袖,在双方内力的余劲之下,“啪”的一声,击在不远的桃枝上,桃枝随即而断。双方都同时一怔。 
  青袍书生的怔,是想不到甘凤凤的内力竟是这般的深厚,不但不给自己的衣袖卷飞摔飞,反而将自己的衣袖削去了一幅;甘凤凤之所以怔,是书生这一幅削飞了的衣袖,竟能将一枝手腕粗的树枝击断,要是击在自己身上,那不危险? 
  双方一怔之后,刹时又交起锋来。一个是双袖如龙飞腾,变化万千;一个是剑似激光流窜,剑气森森。但双方都不愿意兵器相碰,一沾即走,都选对方身上的要害处击去,只见桃林之中,两团如幻影般的人影上下翻腾,你追我赶。近百招后,书生惊叫一声,顿时剑光袖影全消,书生身中两剑,一是在左肩的云门穴上;一是在右臂的曲池穴上,而甘凤凤的鬂发紊乱,口角一丝鲜血沁出,显然也受了内伤,而剑尖却贴在书生的胸口上,厉声问:“你要死还是要生?”这是甘凤凤剑下留情,没当时杀了书生。 
  小蛟儿见了大惊:“凤凤!你不能杀这位先生的。”人似流星,纵了过来,夺下了甘凤凤的剑,可是他一见甘凤凤口角有一丝血流出,又心慌了:“凤凤,你怎样了?”说时,一掌按在甘凤凤背上的灵台穴,输气为甘凤凤治伤。他又对书生说:“先生,你走吧!” 
  书生惨笑一声:“在下败了!多谢姑娘剑下留情!在下愿接受姑娘的任何处置。” 
  甘凤凤在小蛟儿的真气输入体内后,才平定了自己体内心血的翻滚,长长吐了一口气,对小蛟儿说:“行了!将掌拿开吧!”又朝书生说:“你并没有真正败给我,用不着这样,你走吧!” 
  “看来两位真的不是神风教的人。” 
  甘凤凤扬扬眉问:“你凭什么说我们不是神风教的人了?” 
  “凭两位的一句话。” 
  “什么话?” 
  “让在下走。” 
  “就凭这么一句话,就说我们不是神风教的人了?” 
  “在下自问判断不会错。” 
  “我想听听你的判断。” 
  “你们要是神风教的人,就算没有杀在下,也会逼在下跟你们走,逼在下服下一颗什么毒药,绝不会让在下走的。” 
  “秀才,你对神风教很了解呵!怎么又说没听闻过神风教的?” 
  书生一笑:“那只是在下不屑和那伙人谈话而已。” 
  “现在看来,你不会乱咬人了!” 
  书生一揖说:“在下疑心太重,请两位原谅。” 
  小蛟儿说:“先生,你这样做并没有错,在江湖上行走,应处处小心才是。” 
  书生大喜:“两位心地如此,能不能与在下交个朋友?” 
  甘凤凤说:“秀才,你知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恐怕你知道了!就不会与我们交朋友了。” 
  书生笑着:“在下为人狂傲,交朋友从不过问人家过去是什么人,就算你们是恶魔,在下也愿交上,不管他人说三道四。” 
  小蛟儿激动地说:“先生,我们多谢你信任我们。” 
  “兄弟,在下复姓公孙,单名白,江湖上人称狂生,两位是……” 
  小蛟儿说:“先生,我也姓公孙,名蛟。” 
  公孙白大喜:“兄弟,那么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了!那太好了。” 
  甘凤凤问:“秀才是江南公孙世家的弟子,对不对?” 
  “哦!?姑娘怎么看出了?” 
  “江南公孙,武林世家,流云飞袖,称雄江南。秀才使得一手极俊的流云飞袖之功,我又怎么看不出来?” 
  公孙白一笑:“姑娘好眼力,在下要是没看错,姑娘姓甘,是甘氏三雄中的千金。” 
  甘凤凤真的吃了一惊:“你怎么看出了?” 
  “凭姑娘集名家剑法之长,只有湖广甘家,才有这样的剑法,在下又怎么看不出来?在下还知道甘姑娘,必然是最近惊震江湖,挑了神风教不少堂口,火烧了言家寨的红衣女侠。” 
  甘凤凤说:“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了!干吗用言语逼我与你交锋的?” 
  “甘姑娘别误会,在下也只是在交锋后才想起的。至于红衣女侠,也只是刚刚才判断出来,而且也全靠在下这位本家兄弟,才能判断出来。” 
  小蛟儿愕然:“全靠我?” 
  “兄弟,神风教的人,在湖广一带,闹得鸡飞狗走,声言要捉拿红衣女侠和兄弟,这么一件大事,武林中所有各门各派的人都注目了,并且也传到了江南,而兄弟自称公孙蛟,不就是神风教的人要追踪捉拿的小蛟儿?在下怎不判断出?” 
  甘凤凤问:“那你还交不交我们这个朋友的?” 
  “交!怎么不交?在下能与两位交成朋友。是三生之幸,望两位不嫌弃在下就行了!” 
  小蛟儿说:“先生称我为兄弟,我就称先生为大哥了!” 
  书生欢笑:“对对!我也不客气称兄弟为蛟贤弟了。” 
  甘凤凤说:“你们称兄道弟的,可别算上我。” 
  公孙白笑着:“那我该称姑娘什么好?” 
  “红衣女妖呀!” 
  “这怎么行?我该称姑娘为弟妇才对。” 
  甘凤凤嚷起来:“你想死了!” 
  “在下说得不对?” 
  “你是不是要我将你的舌头割下来?” 
  “好好,我不说,蛟贤弟,现在我们是兄弟了,你总不能让我这个做大哥的,只见你们的面具,而看不见你们的真容吧?” 
  “大哥说的是。”小蛟儿便打量四周。 
  公孙白会意,说:“贤弟顾虑的是,这里人来人往,不大方便,愚兄带你们到一处极少人去的地方,再看也不迟。” 
  甘凤凤问:“什么地方的?” 
  “仙人洞。” 
  “仙人洞!?” 
  公孙白点点头:“仙人洞险峻奇雄,传说是风流神仙吕洞宾修仙之洞府。” 
  小蛟儿和甘凤凤好奇问:“真的!?” 
  “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甘凤凤说:“我们去看看。” 
  “两位请随愚兄来。” 
  公孙白带了他们向西而走,没有多久,便远远看见奇峰之上,巨石横空之下,天生一个石洞。崖旁边有一横石悬空,叫蟾蜍石。石背上生长着一株古松,称为石松,登上此石,便感到脚下薄云轻飞,宛如登天之感。 
  仙人洞内不大,深约三丈,能容百人。洞内有一滴泉,泉水清冽,人称“洞天玉液”。其实仙人洞只是高深险峻而已,洞内没有什么奇景异岩。 
  甘凤凤看了看,愕然问:“这就是仙人洞么?” 
  “当然是,你不见洞口圆门上刻有‘仙人洞’三个字么?” 
  甘凤凤失望起来:“这简直是骗人!什么仙人洞,半点也不奇,比起我们在贵州松桃养伤的那个半山岩洞还不如。” 
  公孙白微笑问:“你认为仙人洞该是什么样的?” 
  “仙人洞嘛,洞内应该有石凳、石桌、石椅、石床,有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如鹤呀,鹿呀,白兔呀之类的可爱动物,当然也要有小桥流水,回廊亭阁。这样,才能称为仙人洞嘛!这么一个洞,除了一滴泉外,什么也没有,怎么叫仙人洞的?” 
  公孙白笑了:“甘姑娘,你可是听神话听得太多了?这样的洞府,恐怕在世上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神仙洞府,是一些人瞎编出来的,就是神仙,世上也没有。” 
  “你怎么知道没有?” 
  “因为我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你们看见过了吗?” 
  小蛟儿问:“大哥,你不相信世上有鬼神么?” 
  “那是和尚道士们骗人的东西。” 
  甘凤凤问:“你这样说,不怕鬼神报应?” 
  “我呀什么都不怕,不怕鬼,也不怕神,更不相信什么佛祖、菩萨,因为他们都是一些木雕石刻不会动的假人,我怕什么了?我可以放一把火,将他们全烧掉!” 
  甘凤凤说:“哎!你这么狂妄,怪不得在江湖上人称‘江湖狂生’了!” 
  书生一笑:“要是真的有鬼神,他们真的又那么有灵,历史上和现在,就没有那么多的忠臣义士,善良百姓,含冤负屈而死和受灾受难!也用不着武林中的侠义人士行什么侠,仗什么义,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了!世上一些暴君、权臣和江湖上一些歹徒、恶魔也不敢那么穷凶极恶,危害人间了!要是有鬼神,难道他们不怕鬼神报应?” 
  小蛟儿说:“我爷爷和我师父都说过,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书生说:“贤弟,不是为兄狂,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那是自己骗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要是说他们之中有报应,那也是人间的正义,一些忠直、好义的人的报复而已,也和大多数善良百姓愤怒地采取以牙还牙,以血偿血的结果,这与鬼神毫无关系。” 
  公孙白的这一番无神论的话,小蛟儿和甘凤凤真是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而且给某些人士听到了,简直认为是异端邪说,大逆不道了!他们不禁互相望望。小蛟儿固然不在话下,就是甘凤凤这个任性、刁蛮的少女,她天不怕、地不怕的,但心中却有点怕鬼神。 
  公孙白又说:“这只是愚兄的想法看法,不一定要你们相信和同意。” 
  甘凤凤扬扬眉问:“那你相信什么?” 
  “我只相信人间的正义和真理,敬仰一些正直无私而又勇敢的人。至于其他,那怕就是当今皇帝老爷,我也不屑一顾。好了,这里无人,甘姑娘的真容,我不敢强求看,但贤弟的真容,愚兄是要看的了。” 
  小蛟儿便将自己的面具除了下来:“大哥,你看吧。” 
  公孙白一看,贤弟五官端正,天真无邪,神采奕奕,眼角眉梢,露出聪明俊气,是一位英俊青年。他有点惊喜的说:“原来贤弟这么英俊潇洒,这么年轻,出乎愚兄意外了!贤弟,你今年多大了?” 
  “小弟正满十八岁。” 
  “想不到贤弟年纪轻轻,却练成了这么惊世骇俗的武功。愚兄却是痴长了贤弟十八年。” 
  “大哥过奖了!” 
  甘凤凤同时问:“你怎知他的武功惊世骇俗了?” 
  公孙白笑笑:“愚兄身在江南,孤陋寡闻,但也颇闻火烧言家寨前后的情景。要是他没惊世骇俗的武功,怎么能一下扣住了当今武林的大魔头端木—尊的命脉?逼得他送两位出言家寨?同时还击败了神风教众多高手和武林中有名望的人物,从而令武林震惊了当然,其中也有甘姑娘的机敏和武功。” 
  “哎!你别给我戴高帽子。” 
  “愚兄说的是实情。”公孙白又对小蛟儿说,“贤弟风采,愚兄已目睹了,快请戴上面具。” 
  甘凤凤问:“你不想看看我?” 
  “愚兄就是不看,也知道甘姑娘。” 
  “你怎么知道了?” 
  “甘姑娘想必是位貌美如仙,清雅绝俗的奇女子!” 
  甘凤凤听了十分高兴,的确,有哪位少女不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但她却笑着:“你看错了!我是个丑八戒。” 
  “谁说甘姑娘是个丑八戒,那个人不是瞎子,也必然是个白痴。” 
  甘凤凤见公孙白不强求要看自己,也就不便将面具除下来,在这种场合下,甘凤凤多少有点少女的害羞,要是平常不戴面具,让人看见没什么,而现在,已戴上了面具,在一个男子面前除下面具来让人看,总多多少少有些难为情和不好意思。 
  公孙白又说:“在庐山上,能结识蛟贤弟和甘姑娘,是愚兄一生的乐事,现在,愚兄要告辞了!” 
  小蛟儿一怔:“大哥,你就要走?” 
  “贤弟,愚兄有些事不得不分手了,望贤弟和甘姑娘有空,到愚兄家一叙。” 
  甘凤凤问:“你有什么事要走的?就不能陪我们在庐山玩玩?” 
  “愚兄与东林寺的无心大师有不死约会,不见不散。” 
  “无心大师?那准不是一个好和尚。” 
  公孙白愕然:“你怎么说他不是一个好和尚?” 
  “有人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叫无心,大概是个无心念经的和尚了,会是好和尚吗?” 
  公孙白笑道:“甘姑娘,你错了!他是位得道的高僧,不但念得好经,还深知佛理,不同一般和尚。” 
  “你不是说和尚道士,都是骗人的吗?怎么又赞起他来了?” 
  “无心大师知识渊博,深得净土宗始祖的真传,不是愚弄乡民的和尚。” 
  “他信不信鬼神?” 
  “他不相信鬼神之类的东西。” 
  “哦!?那他当和尚干吗?” 
  “当和尚,不一定就信鬼神,他是看破红尘,不理俗事,一心研究佛理的真谛而出家罢了。” 
  “佛理不是说神道鬼的书吗?” 
  “甘姑娘,你错了!那是探讨人生,劝人为善的一些深奥道理。” 
  “你跟他探讨人生么?” 
  公孙白摇摇头:“我没这个兴趣。” 
  “那你跟他有什么约会的?” 
  “下棋。” 
  “下棋!” 
  “不错,下棋。走马飞象的棋。” 
  “噢!我还以为你们有什么重要的事,原来是下象棋。还是不见不散的死约会哩!” 
  小蛟儿也奇怪问:“大哥上庐山,就是为了与他下棋?” 
  “贤弟,你知不知道愚兄跟他下的什么棋?” 
  “什么棋?” 
  “赌愚兄今后的命运。” 
  “哦!?赌大哥的命运?” 
  甘凤凤同时问:“怎么赌法?” 
  用下棋来给命运打赌,究竟怎样赌法?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奇峰迭起
  却说公孙白和无心大师有约,用下棋来给命运打赌,怎样赌法,公孙白说:“要是愚兄输了,得答应他从此不过问江湖上的事,或者跟随他隐居庐山,或者在家永不出门。” 
  “那他输了怎样?” 
  “传授愚兄—门武学绝技,并且为愚兄办一件事。” 
  甘凤凤惊讶问:“他会武功?” 
  “他武功深不可测哩!可是除了愚兄,知道他的人不多。” 
  小蛟儿问:“大哥要他办一件什么事?” 
  “荡平江南神风教的恶势力。” 
  “大哥!要是这样,你别跟他赌了,我和甘妹,协助大哥荡平神风教势力。” 
  “贤弟!要是我不去,就算输了,就得从此隐退江湖,不过问武林中的事。所以愚兄不能不去。” 
  甘凤凤说:“我看这无心准没安好心。” 
  “凤凤,别胡说。” 
  “我怎么胡说了?要是他好心,干吗变下棋相赌?逼你大哥退隐江湖?说不定他就是神风教的人,有意设下这个圈套。” 
  公孙白说:“甘姑娘放心,我知道无心大师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出于一片善意,不想我伤害太多人的生命,别卷入武林思怨仇杀的漩涡中去。何况他输了,得同我荡平江南一带的神风教,也不让我出手。” 
  “你们在哪里相会下棋?” 
  “东林寺的白莲池畔。” 
  “我们能不能去看看?” 
  “你们去?” 
  “不行?” 
  “恐怕不太好。” 
  “我们在旁边看你们下棋也不行吗?” 
  “看是可以?千万不能出声。” 
  “行啦!我们不出声就是了。你们约定儿时下棋?” 
  “申时!”公孙白看看洞外天色,“恐怕时间快到了。” 
  “那我们走呀!” 
  于是,公孙白便带了他们,赶到庐山西北山麓东林寺的白莲池畔。 
  东林寺,是一座名寺,是佛教净上宗发祥地。东晋太元年间,少林寺名僧慧远禅师在此建寺讲学,并设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人推尊他为净土宗始祖。 
  东林寺内,还藏有“远公袈裟”、“千僧稿”等佛教珍品,在武林中,有一段少林寺僧人护道远公袈裟的传说,打斗极为惨烈,从而使少林寺武功名震天下,尊为武林北斗。 
  东林寺内除了神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