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帝国崛起-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文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显然,他把张野的近卫军当做了把守皇宫的禁卫军,若是不看字面只去听的话,一百个人里估计有一百个人都会觉得这两个是一码事。

    “额,报纸上就是这么写的。”

    留学生也愣了,因为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再拿起报纸一看,却发现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是远近的近,不是禁止的禁,会不会不是一支部队?”

    “孙先生,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紧跟着,一名日本人也进入了屋内。

    “野田先生,请问是张野造反的事情吗?”

    孙文直接问道。

    野田,就是那所谓的日本友人,在日本的时候他们给孙文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包括一些资金,所以这些人在孙文看起来是极为可靠的。

    但孙文也知道,这些人能帮他们的也就这么多了,兴中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更多的对资金支持,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他们甚至都已经穷到了连枪都买不起的地步。

    不过这些都是与本话题无关的问题,此时孙文最关心的便是这个张野。

    “咦?你好像都知道了?不过不要紧,我带来了你绝对不知道的消息,这也是我通过情报部的朋友打听到的,整个日本都没有几个人知道。”

    野田愣了下,不过也没太在意,张野造反报纸上早就发出来了,他之所以来的这么晚,则是去打听别的消息了。

    要知道日本人可是从来都没安好心的,他们又怎么会那么好心的去给孙文打探消息?

    就好比这个野田,表面上是日本友好人士,但实际上却是日本情报部门的间谍,日本正在进行一个庞大的计划。

    虽然他们已经看到了清廷的**,软弱,无能,但想要依靠日本的力量去完全战胜清廷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日本人有急于扩大版图,发展自己的实力,那么最便捷的方式是什么呢?让华夏处于无政府状态,如此以来,他们便可以直接将军队开过去占领无主土地,这也就是他扶持孙文的目的。

    虽然想要完成这个计划很难,但日本人有这个决心去完成,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四年,总有一天会办到的。

    “哦?”

    孙文看了眼野田,但也没想太多,只是想尽快听到他所说的内幕。

    “张野,原北洋新军的队官,去年七月被荣禄看中带进北京,被你们的太后委以重任,负责组建近卫军,但规模只有一个标,今年年初扩充为一协,四月份莫名其妙的开进黑龙江的大兴安岭,而张野的表现也很反常。

    他走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物资弹药,似乎早有准备,而七月份,荣禄携带圣旨与黑龙江将军恩泽一同找到张野,我朋友打探到的消息是,清廷要处死张野,这才引起了张野的反叛。

    再往后,张野走出了大兴安岭,在出山的时候遇到了两千八旗兵的阻拦,但张野却很快的将这两千人全歼,我同事说后来帝国方面的人到那里看过,满地的尸体,很恐怖,很多人的尸体都不完整。

    再往后,张野通过德国商船直接在青岛登陆,然后便进入了山东一个叫沂蒙山的地方,而这一路上张野到处洗劫县城,但却只打劫那些官员。

    一周之前,荣禄亲帅七万大军围攻张野,但却不知为何被张野一举击溃,七万大军反而四下逃窜,然后张野便宣布了这条通电。

    当然,最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可靠消息,近卫军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新军。”

    野田一口气将他所知道的情报说了出来。

    近卫军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新军,这句话在孙文耳中不停的回放着,仅仅组建一年,且有数月时间在来回奔波,竟然已经成军了?要知道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已经练了差不多两年了,虽说之前耽误了一年,但到目前为止也一年多了。

    袁世凯都没能练成,他张野反倒是完成了?

第六十一章 各方反应() 
再次感谢农家小胖童鞋的打赏和催更!!!

    ————————————————

    孙文愣了,这个结果他不敢相信,估计也没有人敢去相信。

    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将新军训练完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恐怕整个世界都没有这种练兵速度?

    就拿日本来说,一名新兵从入伍到可以上战场,起码要有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实施的是全民军事化。

    很多小孩子从有意识开始就接受潜默化的军事教育,而后期的上学,大多也会接受一些军事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才能做到新兵入伍两年可以上战场,当然了,不是那种普通的士兵,而是相比较还算是精锐的程度。

    可即便是滥竽充数,日本也必须要有一年的训练期才行。而日本国内的气氛与清朝不同,在日本,没有人会去干扰他们练兵,士兵们每日就是安安心心的去训练,不用操心别的事。

    清朝这边袁世凯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新军的议程早就确定了,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不算之前耽误的一年,这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可北洋新军依旧无法参与战斗。

    连北洋都做不到的事情,张野却做到了,而最让孙文无法相信的是,张野也是从北洋走出去的。

    “这怎么可能?他们才组建一年多的时间。”

    孙文反问道,虽然诸多证据摆在面前,但他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虽然我也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而且张野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重机枪以及中型口径的火炮,运用十分方便,他们只用了四千多士兵,站在临沂城外,一枪未发,只用炮兵便打败了七万清军。”

    野田继续说着,用更让人震撼的证据来打动孙文。

    “我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震撼,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孙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他内心深处所想的是什么,却没人知道。

    “孙先生,我觉得这是你的一个机会,现在张野反了,他手里有让清廷害怕的军队,而清廷势必会派出大量的军队来围剿,这时候若是你起事的话,成功率将会高很多。”

    野田继续怂恿着。

    其实即便野田不说,孙文也知道这是个机会,但是怎么起事,在哪起事,这是一门学问。首先,起事的地点不能距离临沂太远,否则的话无法得到张野的支持。

    再者太远的话,清廷的军队也不会去参与围剿张野,所以到时候围剿他们的清军数量还会不少。

    他要选择一个张野的势力范围之内,因为那里的清军肯定是要被调到临沂附近的,防御空虚,他们可以借机起事。

    但是他同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张野能不能守住?若是守不住的话,起事的地点距离临沂太近,那么在张野失败之后,他们也会遭到更多清军的反扑,连张野都守不住,他们这些人就更守不住了。

    “我会仔细考虑的,但起义的事不是小事,我们已经失败了太多次,损失了太多同志了,我们必须要小心行事才行。”

    孙文借口推阻道。

    日本人安的什么心孙文又何尝不知?但是没办法,谁让现在他必须要依靠日本人呢?否则的话,孙文又怎会落脚日本?

    而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孙文多少也对野田有了些怀疑。

    自己的消息是从报纸上看来的,而野田却能得到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在日本,能够做到这点的也只有情报部门的那些人,孙文已经开始怀疑野田是不是日本情报部门的人。

    但即便是又怎样?至少从目前来看,他们对孙文的兴中会还是没有敌意的,尽管他们一心想要吞并华夏,但华夏那么大,岂是一个小小的日本可以吞并的?

    也正是深信这一点,所以孙文才决定不与日本决裂,既然日本想侵占华夏,那就让他们去占,反正现在日本兵力不足,也没有实力一口气吞并华夏,说句不好听的,日本现在连东三省都吃不下,单单一个朝鲜就差点把他们给撑死。

    但不管怎样,日本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推动清廷灭亡的,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孙文才会继续跟日本人合作。

    在他看来,日本人的事是小事,只要能够推翻清廷,那么他就可以顺势组建军队,届时以华夏的实力想要赶走日本,那也不是什么难事。

    “孙先生,我知道你的苦衷,但我们认识了那么久,你应该相信我的,我会去让我朋友跟上面多说说的,可以确保让你成为这次起义事件的最大获益者。”

    野田最终还是拿出了杀手锏,他就不相信孙文会不同意。

    本来他们是可以直接去找张野的,但是转念一想,似乎有点不太合适。

    首先,张野手握兵权,说反就反,没有一点迹象,而且练兵速度之快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扶持一个孙文,对日本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他们知道孙文没兵,顶多也就是几百人闹一闹,掀不起什么大浪。

    但是张野就不同了,他的军队展现出的战斗力让人感到恐惧,日本人并不想扶持一个强大的对手,这样只会是给他们的未来制造麻烦。

    所以,日本人的想法也很简单,继续拉拢孙文,同时嫁祸张野,让他名声落地,名声落地,就意味着招不到兵,那么他的部队就会越打越少,直至慢慢的消失。

    这样既可以保证孙文成为最大的获益者,也不会让张野做强做大,日本人也可以继续遥控指挥。

    野田的计划让孙文心动了,但是与野田计划不同的是,孙文想要把张野拉拢到自己这边来。他手里最缺的便是军队,只要有了军队,什么事还不好干?

    虽然他也知道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想去试一试。当然了,不是现在,而是等张野名声落地之后,这样的话张野走投无路,届时自然好招揽一些。

    与此同时,北京租借内的德国外交使馆内,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若有所思的看着威廉。

    山东的局势越乱,对于德国就越是有利。首先,他是支持张野反清的,这样德国就能浑水摸鱼,而清政府届时迫于德国方面的军事压力,势必会同意德国的要求,从而将心思全都放在剿匪方面。

    等他们把张野给剿灭了之后,合约也早就生效了,届时可不是清政府说不承认就行了的。

    但是这一次张野采购大宗的军火设备,却是让克林德有些难以接受,他并不想张野把事情闹得太大,一旦真的把清廷给推翻了,那么日后他们的利益谁来保证?

    众所周知,一个新国家的建立,总是会废除一些之前不平等的条约,特别是那些手中有军队、战斗力特别强的新国家,那时他们不怕别人的军队。

    而德国又远离清国,即便是派军,也只能是几千几千的派,太多的话德国就难以承受,毕竟他们在远东地区没有任何根基,部队来了住哪,吃什么?这些都是个问题。

    所以他很希望张野把远东的局势给搅乱,但又不希望张野有能力左右局势,最好是能跟清廷抗衡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不需要太久,只要等到德军来到之后,与他们签订好协议就行了。

    而且根据克林德的了解,张野手中目前储备的弹药是足够支撑三到四个月的,再考虑到战争不可能是天天都在打,清军也不可能不顾生死的去跟张野硬拼,所以张野的储备至少够用半年。

    而这半年的时间,也足够德国做出部署了。

    所以,克林德的意思也很明确,不卖。当时卖给张野炼铁设备还觉得没什么,但是后来张野却用这些设备造出了1897式步兵炮,鬼知道新设备卖给张野之后,他会不会在研究出什么新的装备。

    别的人克林德管不着,反正他是不太想冒这个险。

    “先生,我为您的这个决定而感到遗憾,因为您的决定并不能帮助德国,反而会让德国损失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马克的订单。现在想要插手远东,迫于没有机会的国家可不止我们德国,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一直盯着呢,我敢肯定的是,只要您这边一拒绝,张野立即就会去找美国人购买设备,这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是不利的。”

    威廉摇着头,遗憾的说道。

    他并不希望德国与张野的合作终止,虽然道义上他是站在德国这一边的,可利益上却是站在张野这边,毕竟张野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收入,这是德国比不上的。

    换做是以前,他哪有资格跟德国驻清公使克林德见面?顶多也就是大老远的看上一眼,而现在,他已经有了这种资格,这都是张野给他带来的。

    “这个我很清楚,所以我会去跟美国公使交流一下,告诉他其中的利与弊。”

    克林德早就想到了美国等那些没有进入到远东的国家,所以早就做好了打算,与众人协商,大家都不卖给张野设备就行了。

    但是克林德却想错了一点,众人所在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第六十二章 总有人愿意合作的() 
感谢鹰扬金爪童鞋的打赏!!!

    ————————————————

    当接到克林德拒绝交易的消息之后,张野也只能摇头苦笑,看来德国人还是不放心自己啊。

    不过也不要紧,德国人拒绝交易没什么,这世界上想要打入华夏市场的国家多的是,既然德国不愿意,那咱就找别的国家。

    张野也没有矫情什么的,直接让威廉在北京打探了一下美国公使的位置,然后便打算亲自出马。

    当然了,若是美国公使在北京的话,张野可是不敢亲自去的,毕竟那里是满清统治的中心,一旦张野出现在那里,立刻就会被抓起来,怎么说在北京认识张野的人也不少。

    很快,张野便接到了来自青岛传回的电报,威廉经过四下打探,美国公使田贝回国述职,目前还没有返回北京,而目前美国大使馆负责事物的参赞田夏礼则去了上海,北京大使馆目前是一名一等秘书在负责。

    接到消息之后,张野立即命令威廉返回沂蒙山,而他本人则开始准备前往上海,与这个田夏礼进行磋商。

    美国此时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国家,在远东地区他们依然插不上话,所以他们只能在太平洋周边地区练练兵,例如之前的吞并夏威夷。

    但是在北美地区,他们的地位依然不稳固,南部的墨西哥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干掉美国,夺回之前被美国吞并的领土。

    但美国却一边防备墨西哥,一边想要增加自己的殖民地,用来支撑国内的建设。可以说美国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产生过剩的时代,很多商品都需要大量的殖民地来倾销,否则将会引起经济危机。

    之前吞并夏威夷,除了看上了那里的蔗糖以外,差不多就是想要把美国本土的商品销售到那里去,虽然能够缓解一定的压力,但这还远远不够。

    当然了,具体的情况张野也不清楚,他只知道此时的美国很乐于卖东西,无论是什么,哪怕你要买他们的现役装备也可以,只要你出的起价钱。

    不过张野却看不上美国的那些装备,现在又不是几十年后,美国就代表着先进,现在美国的装备可以说连世界二流都算不上,至于一流,当然是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因为陆路极为不安全,沂蒙山距离上海的直线距离就有五百多公里,为了能够尽快的赶到上海,张野只携带了几名随从,便直奔青岛,在那里登船前往上海。

    十天之后,几经辗转,张野终于来到了上海,他所乘坐的是一艘德国邮轮,从青岛出发,途径上海、广州等地直接回到德国本土。

    ‘张野?’

    田夏礼皱了皱眉头,他没有想到张野竟然追到了上海。

    这个最近一段时间内在清国大出风头的人竟然是如此的年轻,这让他很是惊讶。不过他更疑惑的是,张野来找他到底有什么事?

    美国虽是列强,但跟那些欧洲国家比起来还是听不够看的,所以在外交上,美国人的语气也不太硬,而远东的贸易基本上也跟美国没多大的关系。

    距离远,这也就注定了路费要比其他国家的多,而这些路费必然要添加在商品价格上的,如此也就造成了美国的商品比其他国家的商品价格高一些,而质量或者其他方面又比不过人家。

    所以搞了几年之后,美国人发现来远东淘金并不赚钱,再加上本身的实力不太够,所以也就暂时渐渐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噢,天呐,我看到了什么?这真是难以让人置信,你竟然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你不知道清廷已经通缉你了吗?你的这颗人头可是值一万两白银的。”

    田夏礼在见到张野之后震惊的说道。

    清朝国内是什么情况他很清楚,但同样的也很可惜,美国在这里并不想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