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帝国崛起-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外面震天的炮声,荣禄也心慌了。

    他也怕死,但他更怕丢面子,今日若是就这么逃了,以后还怎么见人?让他这个兵部尚书的脸往哪放?

    可是不跑?有可能真的要城破,而且满城全都是绿营兵,他们本就对满人的统治不满,这点从满清立国以来就从未消失过,所以荣禄很清楚,若是他下令死守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绿营士兵本就不情愿去跟张野硬碰硬,毕竟谁都知道新军不好惹,现在人家都打上门来了,谁还有恋战之心?

    虽有七万士兵,但却没有一个可战之兵,荣禄虽然占尽了人数优势,但却一直都处于劣势。

    “大人,不好了!”

    一名满人士兵慌慌忙忙的跑进荣禄的临时官邸,也就是沂州知府的官邸,入门的时候甚至都还被门槛给绊倒,可谓是丑态百出。

    但满人士兵却没有在意,急忙站了起来,大口大口的穿着粗气继续道:“城内谣言四起,说张野已经破城,城南的绿营军已经乱了,守将更是打开城门率部逃了出去,东门和西门方面也乱了起来。”

    “什么?”

    荣禄大吃一惊,被这消息吓的后退了两步,脸色一片煞白。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会败的这么快?

    张野那边还未开始真正的攻城,他这边就自乱阵脚,守将毫无抵抗之心,更是弃城而逃,置全城数万守军安危于不顾。

    “大人,赶紧撤,若是被张野从其他城门进入临沂,后果不堪设想。”

    宋将军与高士成急忙劝阻道,而荣禄身边的满人士兵以及幕僚则被吓的不轻,本来还以为这次把张野围在沂蒙山内,用不了数日便可彻底剿灭,却不曾想到张野竟会突然出击,而且还这么快的就把七万绿营吓的慌了神。

    “大人,贼将张野拥兵十万,如今已将临沂城层层包围,只差一个南门还未来得及布置兵力,我军无粮无补给,断然守不住,与其计较一城一池得失,倒不如现在出城,则良机在与张野决一死战。”

    荣禄的一个幕僚醒悟了过来,急忙劝阻道。

    张野火力那么猛,谁敢去跟他硬碰硬?幕僚深知道荣禄为什么不撤,所以便给他找了一个理由。

    既然你说荣禄的兵多,那我就告诉你,张野的兵比荣禄的兵还多,这样即便日后太后问起,也不会太责怪荣禄。

第五十九章 复汉军() 
“跑了?”

    张野差点被喝进嘴里的水给呛到,惊讶的问道。

    “是的,跑了,现在除了北门以外,清军正在迅速的从其他三个门撤退,看不出有任何组织,我们要不要上去咬上一口?”

    杨军威重重的点点头,兴奋的说道。

    这个结果太出乎人意料了,四千士兵,对阵七万清军绿营,结果才开了三轮炮,二百四十余发炮弹便打下了一座城。

    即便是见惯了场面,有着一颗强大心脏的杨军威也不敢想象这竟然会是真的?

    在出击之前他多少还有些担忧,他们全员加起来毕竟也才一万二千余人,战斗部队不过七千余人,清廷虽然**,但消灭他们这些人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现在的局面,震惊,除了震惊以外,再也讲不出其他的词语。

    “不必了,都是汉人,虽无心重用,但死的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让他们跑,严密观察,差不多了我们就进城。”

    张野摇了摇头,跟这群汉人打有什么意思?

    那群绿营也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一群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的主,跟他们打,张野还嫌浪费弹药呢。

    若是真的打起来的话,张野倒是情愿去收拾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以及那些满人军队,毕竟一个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的,另一个是必须要铲除的,哪怕他们没有战斗力,也必须要铲除。

    炮火,在不断的延伸,但却都没能给绿营带来什么威胁,张野这边也是不断的观察着绿营的动作,只要他们跑的速度稍微慢了点,便立刻炮击,敦促他们加快步伐离开。

    七万绿营,进城时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但是逃跑,只用了两个小时。

    当张野率军进城的时候,整个临沂城内空荡荡的,到处都是散落一地的物资,装备,好比刚遭到洗劫一般,混乱不堪。

    街道上空无一人,看不到任何行走的百姓。

    临沂城人数本就不多,只哟区区数万,先前被杨军威带走了一部分,剩余的则是逃到了乡下避难,剩下的则心惊胆战的生活着,继续被沂州知府以及临沂县令剥削着。

    “驻防,把步兵炮搬到城墙上去,机枪也搬上去,损毁的城墙尽快安排人修复,铁丝网也尽快拉起来。”

    亲眼看着临沂城的混乱,张野苦笑着摇了摇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现在他是深有体会,本来一个很平静的城池,却因为自己的到来接二连三的引来兵祸,虽说对百姓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却让他们无法继续安稳的生活。

    战乱流民,对于一个国家的根基影响可是巨大的,表面上看对张野是没有一点的影响,但从现在开始就要改变了。

    作为临沂城的实际控制者,临沂的安稳就代表着张野日后发展的速度快与慢,有一个安定的后方,对于他来说将会是莫大的支持。

    否则的话张野也不会讲基地选择在沂蒙山,之所以选在那里,为的就是可以图个后方安定,可以有稳定的弹药补给输出,不至于自己走到弹尽粮绝那一步。

    “是,我这就去安排。”

    杨军威应了一声,这些事情早在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计划了,现在只不过是实施而已。

    八十门步兵炮,分布在四面城墙上,每面城墙有二十门步兵炮,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城防炮,但步兵炮放在城墙上,起到的作用也未必会比城防炮差多少。

    再说了,现在清军一共才有多少火炮?即便是有,也没有多少炮弹,价格昂贵,打一发便少一发,谁会跟张野这样不要钱的打?

    另外还有大量的迫击炮,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野部下的迫击炮数量也是越来越多,每连设一个迫击炮排,共八门迫击炮,一个标便是九十六门迫击炮,两个标则是一百九十二门迫击炮。

    算上换防,城墙上的炮火力量也很强大,平均每一面城墙上便有二十门步兵炮以及二十四门迫击炮,大小炮加起来共四十四门,再算上平均到每面城墙十七挺马克沁重机枪,以及大约五百五十支步枪。

    再加上目前还没有普遍的铁丝网,有这些玩意儿在城下布置,可比护城河好用的多。铁丝网把人拦下来,机枪和迫击炮便可以定点轰炸。

    这种防守火力,别说是清军了,哪怕让德军来,想要攻克也很难。

    既然到了自己的手里,那就别想再夺回去。这一次张野可是动了大手笔的,步兵炮一共也才一百门,沂蒙山里只留下了二十门。

    机枪倒是留下了不少,足足有五十挺,分布在关口各个角落,反正其他地方又进不去,想要进山就必须要经过那里,有五十挺机枪放在那里,基本无解。

    当然了,仅仅只是做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防守只不过是第一步。对于临沂张野有不同的看法,临沂数南北交通重地,因为西侧有山,道路不太好走,所以这里变成了南北过往商贩的必经之地。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临沂的经济情况要好很多,流动人口也很大,当然了,这是之前。

    自从杨军威洗劫临沂之后,过往的商贩便开始绕道,不在经过临沂,而是直接通过京杭大运河直接南下,一切货物只在运河沿岸进行贩卖。

    而这,多少也减小了一些临沂流动人口的数量。毕竟是战乱,还有很多商家都不愿意前往冒险。

    而张野的意图也很明显,他不指望临沂可以成为一个经济重地,他只希望把临沂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毕竟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根本就舍不得抛弃。

    向西是山,很难走得通,所以只能先向西南方走,而西南方是哪?徐州,沿路往西便是商丘、开封、洛阳等地,特别是开封以及洛阳。

    作为古都,这里虽然已经被抛弃了多年,但经济还是很强大的,而且人口数量也不少。最重要的是,有钱的人多,穷人也不少,张野想在这里募兵还是很容易的。

    临沂向南,则可直逼宿迁、蚌埠、合肥、南京以及杭州等地,向北又可直逼莱芜、济南、天津、北京等地,战略位置可谓极其重要,而且这一路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障碍,一马平川。

    可以说只要部队出去,到处都是目标,想打哪打哪,防不胜防,而临沂背靠沂蒙山,若是清廷大举来攻,即便防不住,他们也有能力退回沂蒙山。

    ‘既然出来了,那就开始,一个庞大的计划,一个让世界震惊的计划!’张野在心中默默的念叨。

    “对外通电,清廷昏庸无能,致使国家内外忧患不断,我部更名为复汉军,以恢复汉人统治为宗旨。”

    许久之后,张野开口道。

    通电,便意味着正式扯旗造反。尽管之前他们已经被清廷宣布为叛军,但张野却一直都没有回应,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

    现在不比后世,有电视新闻发布会,现在大多都是选择通电,要么是密文,指定某一方接收,要么是明码,所有人都能接收到,并且可以利用明码译本翻译出来。

    这时候普通人发电报用的都是明码,就是要发电报的话,到电报局去,那里有密码本,自己把要发的内容对应的编码找出来,然后交给电报员,他们再去发。

    而接收一方在接到编码之后,在自己拿着编码去翻译本,所以这个时候的电报是很贵的。

    不过不要紧,咱张野不缺这么点钱,但还有一个很蛋疼的问题,临沂没有电报局,所以张野只能派人到青岛去,用德国人的电报局发电报。

    这点主要考虑到是造反,道其他地方去发电报的话,估计刚发完就被人给抓起来了。还没开始呢就要折损一人,很划不来。

    ‘终于要来了么?’

    李三才心中一喜,旋即立刻安排人手前去发布通电。

    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现在。

    李三才以前可不是有这么大野心的人,当初参军也就是不甘心清廷的失败,所以才会毅然从军,打算以身报国。

    结果后来的事情就这样了,接二连三的被人阴,好不容易等来了机会,却又被清廷阴。现在好了,咱也扯旗造反了,而在此之前,他们的家人也都接到了消息,早已隐姓埋名,换了个地方继续生活,没人知道他们的后代有人造反。

    而那些士兵们的家人,就更不用担心了,早在募兵的时候张野便准备了两套名册,一套是真实的,但却是不公布的,另一套是伪造的,所有信息全都是假的,这一套是上缴朝廷的。

    即便清廷想要以他们的家人要挟,也找不到士兵的家在哪。

    朝廷在坑着张野,张野又何尝没有坑朝廷?做完这些之后,张野便马不停蹄的检查防务,管理政务,希望可以尽早恢复临沂的正常生活。

    接下来就是等,等那些接到消息的汉人来临沂投奔,一方面也开始募兵,然后送往沂蒙山进行训练。

第六十章 没安好心的日本人() 
“号外!号外!前近卫军统领张野通电反清,近卫军改变复汉军,叫嚣推翻清廷!”

    “号外!号外!反贼张野叫嚣朝廷!”

    “号外!号外!朝廷已派十万大军围剿叛军张野,不日将胜!”

    申报,时务报,万国公报等目前国内较大的报刊在张野通电发出的第二天便将通电内容放上了头条。

    扯旗造反,这可是大事,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轰动的新闻?试想自从太平天国之后,也没人敢这么公开造反了。至于那孙文,还是算了,还没起事呢就被人告了密,现在朝廷正全球追捕呢。

    而张野的造反,在国内国外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上海,这个在半个世纪内突飞猛进的城市,伫立着大大小小数十个租借,也是国中之国,不管你犯了什么罪,或者干了什么事,只要你能够进入租借,并且获得租借的庇护,那么即便是清廷下发圣旨,也别想把人从租界内带走。

    而有些报社则为了避免被清廷控制,所以暗中便连通西方列强,将报社住址安排在租界内,这样的话不管他们写出什么文章,朝廷都不能奈何。

    上海豫园,早期的豫园是一个私人花园,后来经过历史的洗礼,到了现在这里逐渐成为了一条商业街,有很多商铺林立在豫园内。

    而每日来这里寻求零工,以及做买卖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嫣然形成了一副商业帝国的局面。

    “今天的报纸看了吗?”

    一名伙计急匆匆的走进店铺内,因为天色还早,所以这会并没有什么生意,便也抛弃了以往一大早便准备开张的局面。

    “没有啊,怎么了?”

    另一名伙计疑惑道。

    “反了,反了,近卫军统领张野率部造反了,他们要恢复汉人的统治,赶走满人。”

    那名伙计四下打探了一番,发现没有外人之后,这才低声的说道。

    “嘶!你不想活了?这话都敢乱说?”

    伙计震惊之余,急忙制止道。

    此时可是莫谈国事的时候,被逮到那可是要砍头的,先不管这事是真是假,反正他们一个小屁民,这种事情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来讨论。

    再说了,朝廷可是明令禁止百姓商讨国事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于近年来不断被外强欺负,怕百姓讨论的多了,不满的情绪也就被激发出来了,到时候可就难以收拾了。

    “谁胡说了?所有的报纸上都这么说的。”

    伙计不甘心的说道。

    平日里的报纸都是说今日某某大官到哪视察,或者朝廷有了什么新的政策等等,但是今日这条新闻实在是太轰动了。

    日本。

    被清廷追杀了大半个地球的孙文几经辗转最后终于平安的来到了日本。去年十月份他在英国才被捕,最终还是在英国友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逃脱。

    最后经过了一年的辗转,这才来到了相比较和平的日本。

    而选择日本,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日本刚刚与清朝战争没多久,作为战胜国,他们也不会去理会清廷的感受。

    再者甲午一战之后,清廷与日本断交,到目前也没有恢复外交关系,所以清廷在日本的力量几乎是没有的。

    如此以来,他在日本就能相对的安全许多,至少不用担心清廷会派人来捉拿,又或者日本政府将他捉拿,然后在送给清廷。

    “孙先生,事情有转机了。”

    日本兴中会横滨分会内,一名留学生手中拿着今日日本国内发布的最新报纸,急匆匆的走进位于横滨的秘密据点。

    虽说是反清组织,但在日本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火,保不齐什么时候日本政府就会给他们一锅端。

    自1895年起义失败之后,孙文便携陈少白、郑士良等人东渡日本,在这里建立了日本横滨分社。

    之后没过多久孙文便去了檀香山,而日本分社则不断的吸纳那些留学生入会,壮大他们的力量。

    “哦?发生了什么事情?竟让你慌不择神?”

    孙文皱了皱眉,急忙问道。

    因为身份特殊,即便日本政府没有声明要捉拿他,但孙文也依然不敢大意,无论走到哪,他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认出来,毕竟在英国的那件事情,深深的触动了他。

    “近卫军统领张野反了,昨日张野发布通电,将近卫军改编为复汉军,要恢复汉人的统治。听说他们已经杀了好几千八旗士兵了。”

    留学生兴奋的说着。

    等了这么久,谋划了那么多,现在国内的局势终于发生了转变,这对于他们这些在海外一直谋求起义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因为这样的话,他们起义的成功率将会大大的增加,因为他们起义的力度毕竟还不够,太小太小了,北边若是有张野的部队在那顶着,他们的压力将会骤减。

    最重要的是,有整编制的军队进行起义,会号召更多的百姓敢于站出来,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良机。

    这是孙文在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但是紧接着,孙文却有些迷茫了。这个近卫军到底是什么东西?张野又是何许人也?

    为什么自己对这个近卫军,对张野毫无所知?

    “这张野是何许人也?禁卫军不是负责把守皇宫的军队吗?怎么可能有汉人统领?”

    孙文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显然,他把张野的近卫军当做了把守皇宫的禁卫军,若是不看字面只去听的话,一百个人里估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