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生爸爸、药剂师妈妈的育儿经-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抢夺饭桌!(2)
(3)如果有异位性皮炎要稍稍注意忌口
如果孩子得了异位性皮炎或有过敏性疾病,不要去吃市场上销售的用很多材料掺合在一起的的断奶食品,可能存在问题的诸如生牛奶、蛋白、黄油、小麦粉、巧克力、花生、桃子等食品最好晚些给。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一定不给,只是说在周岁以后给也不晚。
(4)每2~7日添加一种新食品
刚开始断奶的时候,先喂给孩子一种食品比较好。从1勺开始经过3~4天增加至3~4大勺。在2~7天的空档主要观察有无发疹、口吐、腹泻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改换下一种食品。
(5)放到固定的位置上坐好再喂
为养成孩子好的饮食习惯,喂饭的时候要让他坐在婴儿车或者椅子上。如果抱着的话,妈妈只能一个手自由活动,孩子不老实的话就很容易把妈妈的碗或勺子打翻。可以找个系带子的座位把孩子放在上边固定好,选择固定的位置固定好喂事,这样可以让孩子吃饭时不散漫。
(6)根据孩子的食量现吃现做
一次做很多然后分几天喂不是一个好的方法。烹饪的食品在冰箱放两天以上就不能吃了,而且冷冻后的食品味道也会发生变化,要根据食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管方法。蔬菜粥比水果更容易变质,只可以保管一天,水果可以保管3天。
(7)断奶初期所有的食品都要煮熟了再喂
用小火慢慢煮的食品,很多时候看上去熟了,但事实上却不能吃。若想食品真正熟透,至少要在超过72℃的温度下烹饪。6~8个月大的时候水果(香蕉除外)也煮后吃比较安全。
(8)要忌食先做好的断奶食品和市场上零售的断奶食品
孩子一生的饮食习惯大都取决于两岁前的饮食习惯,特别是断奶时期进行了多少咀嚼练习,是否品尝了各种味道的食品,都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饮食习惯。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尽量避忌先做好的断奶食品和市场上零售的断奶食品。断奶食品原则上一次只添加一种。先做好的断奶食品和市场上零售的断奶食品中掺加了很多种食品,让孩子感受不同食品中固有的味道从而影响孩子味觉的发育。另外因为是非固体食品,所以不能很好的进行咀嚼练习;加上因为是用牛奶瓶包装,所以不能用勺喂食让孩子练习。
有很多断奶食品是可在家庭内自制的,如菜汁、米汤、烂粥、干果沙、肉粥、蛋羹等。应注意的是婴幼儿食品不宜过咸过甜,应为温和单纯的味道。不宜用成人的口味和喜恶来判别,要从食品的质量和小儿营养需要出发,总而言之在家自己做的“妈妈牌”断奶食品最好。
(9)开始吃断奶食品的时候,孩子的大便也发生变化
开始吃断奶食品的时候,大便会发生变化。大便会变得僵硬或者是腹泻,而且粪便会发出怪怪的味道。吃的东西不同,粪便自然有变化,但刚开始时却会让很多妈妈手足失措。看见孩子腹泻或者粪便中混杂着吃过的东西时,是不是要缓一缓再喂断奶食品?很多妈妈都为此苦恼。其实这是孩子对母乳和奶粉以外的食品不能适应出现的现象。只要孩子没有呕吐或发烧等异常,状态良好的话,就可以继续喂下去。
(10)孩子断奶食品的保存期限
瓶装的断奶食品在开封后可以保质2天;烹调过的水果可以保质3天;蔬菜1天,放在冰箱保管的话可以放3天;冷冻肉食和冷冻蔬菜解冻后要马上吃,不能再次冷冻;生肉类食品,鸡肉可以保存2天,牛肉最多可以在冰箱保存5天;果汁或儿童果汁开封后可以在冰箱保存3天。
以上所说的所有的期限仅限于少量使用时。孩子唾液粘到的食品不能保存,因此要马上吃掉。粉状的食品放在冰箱保存的话,会沾上湿气发霉;但若密封得好,且放置清凉的地方,可以保管一个月左右。
(11)分阶段断奶食品
时间
一天奶粉量
材料
注意事项
4~6个月
吃得好的话,一天喂一两次
大米(糙米)和水以1︰10的比率煮烂
刚开始不要太计较量,如果孩子不愿意吃,那就停1…2个周再喂
6~9个月
早晨10点,下午2点各一次(奶粉一天四次)
开始放一种东西熬成粥,慢慢可以放2~3种材料。豆腐、奶酪、酸奶、柑桔等,肉要以精肉为主,蔬菜要煮烂
8个月的时候要让他自己抓着杯子或勺子吃
9~12个月
一天以3~4小时为间隔,三次为宜
蔬菜,肉,香蕉,面条等都可以尝试多种食品。12个月前食物中不要放肝脏
需要进行咀嚼吞咽块状食物的练习,鼓励孩子自己用勺子,每天奶粉量维持在700ml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抢夺饭桌!(3)
Point
6个月之前断奶,要先从喂米粥开始;
自己做断奶食品,并开始喂固体食物,等8个月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抓着杯子或勺子吃;
6~8个月的时候把水果(香蕉除外)弄熟了吃比较安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赏樱花,患感冒(1)
我们都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就感冒了。过去老人说让风吹吹就见鼻涕了,这就是孩子。孩子感冒一般都是出去瞎转后得的。承敏得感冒也是因为出去瞎转了一通。唉,都怪当时一家人听信了老婆的劝从,去看什么樱花,而且还带着只有7个月大的承敏!念那时,樱花正灿烂,天气方晴好,游人如织,好不热闹。我们混到人群中绕着风景区溜达了一圈。从汉江吹来的风颇有些凉意,而我们却只顾沉浸景色中,流连忘返,把承敏忘得一干二净。
可能转了一整天,太累了,回到家承敏就酣然入睡。而一整天背着承敏四处走的老婆更是体力不支,倒头睡去,看着这样一幅场景,我好像也别无选择,于是趴在承敏身边也呼呼大睡起来。
1小时后,我被承敏的哭声吵醒,睁开惺忪睡眼,却见承敏翻了一个个儿,在老远的地方坐着哇哇大哭。
“呀!承敏在呼哧呼哧发烧呢!”
老婆把她抱起来哄了好久都不见好,就把嘴唇放她额头上一试,结果大惊失色,发出上面的惊叫。用体温计量了一下,℃。不只这些,从几个小时前,承敏就开始不停地流鼻涕。平时和小牛一样健壮的承敏现在却楚楚可怜,鼻涕横飞,眼泪四溅。
“如果小孩这种症状,应该就是感冒了吧?”
“某人不是说出去转转就回来吗?”
本来心情愉悦的一天顷刻间就变得乌烟瘴气。虽然吃了退烧药20分钟后烧就退了,但从那天晚上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应对感冒的战备状态。好久不用的加湿器补充了水分,我们也一点点喂给她大麦茶水。因为对承敏心怀愧疚,所以睡得也很不踏实。别人看了也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我们俩毕竟是新手上路,生平第一次遇到孩子感冒,岂敢懈怠。
幸运的是第二天早晨,承敏像没事人一样,好了起来。我们想了想,整个冬天承敏都没感过一次冒。可事实上,感冒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更容易犯。换季节的时候,昼夜温差大,体温调节很困难,感冒病菌从天气变暖的四月份开始繁殖,活跃到七月初更是猖獗。这段期间也是家庭集体出游的旺季,所以小儿科的病号总是人满为患。
恰巧那时承敏刚过6个月,从妈妈体内获取的免疫抗体也微乎其微。孩子们6个月大的时候,从母亲体内获取的免疫抗体开始下降,所以从6个月到免疫体制旺盛的2岁,是感冒的高发期。以后承敏也有过几次感冒,不过最后都顺利地挺过去了。
虽说感冒预防最重要,但也要学会抓苗头。如果不严重,只是淌点清水鼻涕,那就打开保湿器、调节下温度、多喂些水、常洗手、往鼻孔滴两滴生理盐水就好了。不管怎样,最好是让孩子觉得舒服,有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有体力和感冒病菌相抗争。
承敏的感冒事件最大的心得就是预防最关键。之后直到她2岁,我们每天早晨都要核查下她的被子是否盖严实了;外出回来后,我们都要给她洗得干干净净,还用水让她漱口;如果是换季,人多的地儿我们就不会去;如果去的地方让孩子觉得累,我们也会放弃。想起过往自己贪图享乐却连累孩子,我们深感愧疚。
药剂师妈妈贴心提醒:注射流感疫苗就不感冒了吗?
有的妈妈会觉得注射了流感疫苗,孩子就不会感冒了。但是引发感冒和引发流感的病原体完全不同。也就是说注射流感疫苗和感冒没任何关联,种类和变种特别多。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预测当年冬天流感病菌的变种形态制作新的注射药,这就是流感的预防接种。预测准确的话万事大吉,如果是和预测完全不同的流感病菌,那接种的疫苗就全无效能了。
也有人得感冒后找到医院央求打针。但事实上医院提供的感冒药注射所含的成分基本在感冒药中也含有,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打针。浑身不舒服或者想感冒快些好的时候可以选择打针。注射后药物成分进入血液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效果显著,但同时它给人体带来的负担也很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赏樱花,患感冒(2)
医生爸爸的医学笔记:感冒
(1)感冒初期去医院比较好
从出生6个月后到2岁间,孩子比较容易感冒。平均一年3~4次,也有孩子5~8次,是医院的常客。
有孩子一流鼻涕就带孩子去医院的妈妈,也有认为药物有毒容易引发更多问题、指望孩子能自然痊愈而不愿带他们去医院的妈妈。感冒初期最常见的症状的是流清鼻涕水。没有必要一流鼻涕就跑医院。如果流鼻涕的同时还伴随咳嗽、痰、发烧等症状,去医院则比较好;鼻涕流得哗哗的,而且鼻塞严重,孩子开始哭闹,不肯吃奶,也应赶紧送医院;如果流出的不是清鼻涕水而是黄鼻涕水,说明鼻内有炎症,一定要治疗。如果经常感冒时这样,就有鼻息肉或过敏性鼻炎的嫌疑,所以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2)感冒的并发症
孩子得了感冒很容易引发以中耳炎为首的肠炎、肺炎、关节炎等并发症。治疗的过程也容易产生并发症。虽然治好感冒不代表就能预防并发症的发作,但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并在早期得到治疗。一般大人感冒3天就会治好,可孩子却要十几天甚或几个月。
(3)感冒药不是治疗剂,而是缓和症状的药
因为感冒药不是杀死那些引发感冒的病菌的药,所以称不上是治疗剂。至今为人知晓的感冒病菌有200多种,此时此刻,变化无常的感冒病菌还在不停变种,制造治疗剂的困难之处就在于此。
所谓的感冒药们都是缓解感冒症状、帮助人体更容易度过病菌侵害并预防并发症的药。也是治疗感冒通常的症状——发烧、头痛、流鼻涕、鼻塞、咳嗽、吐痰的退烧药、抗组胺药、鼻充血去除剂、镇痛剂、祛痰剂的综合。
(4)感冒,预防更重要
感冒最重要的是预防。
被子是否盖严实了,外出回来后手脚和脸都要给洗干净,再用水让他漱口。和寒冷的冬天相比,春秋换季节时感冒病菌更容易滋生。这段时期,孩子的身体还不能适应严重的昼夜温差,所以更容易感冒。从四月中旬到七月初是感冒的高发期,特别是春天有沙尘暴,不光感冒,所有呼吸性疾病都很容易发生,所以要注意不要频繁外出。
如果是换季,人多的地儿就不要去,如果去的地方让孩子觉得累,也最好放弃。若想少感冒,在平时注意充分休息、注意营养均衡是最重要的。
(5)出生6个月前感冒需要更加注意
出生6个月前的孩子因从母亲中获得免疫抗体,所以不生病。但6个月后,出生带来的免疫抗体就开始减少,容易生病。孩子的免疫力取决于出生6个月前孩子身体的情况。如果在免疫性不足的状态下出生的话,孩子越小就越需要花费心思防止感冒。这种孩子得了感冒就不容易好,且容易在治疗中引发并发症。即使痊愈了也容易复发,所以平时要多加小心。
Point
出生6个月以后到2岁前最容易得感冒;
孩子得感冒的话很容易引发中耳炎、肠炎、肺炎,关节炎等并发症。
药剂师妈妈笔记:抗生素
(1)抗生素原则上不能用作感冒的处方药
因为感冒是受滤过性病原体感染的,而抗生素是杀死其他细菌的,所以原则上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在因为感冒引发第2次细菌感染并诱发并发症的时候可以使用。但据统计从2002到2004年,小儿科和医院给幼儿感冒患者开出抗生素的使用率是61%。小孩的呼吸结构尚不完善,所以很容易由感冒引发细菌感染,并产生细菌性咽喉炎、中耳炎、慢性鼻道炎、肺炎等并发症。
(2)对抗生素的误解A——症状好转就可以停服了吗?
抗生素无论是什么情况,只要是开始吃,至少要吃十几天或两周以上。这在所有的医学教材里都讲得明明白白,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妈妈们要么太忽视抗生素,要么就谈之色变。服用抗生素的时间也很重要。要尽量隔开时间来喂。即如果是一天三次的量,与其是每次饭后吃,还不如是每8个小时吃一次。
赏樱花,患感冒(3)
患者任意用药也容易导致体内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力。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在滥服或者相当长时期内不用时容易产生。刚开始使用抗生素时,因为所有药效都要用于杀菌,所以没有时间产生抗药力。但若在服用合适的量后突然停服或者浓度过低,那么残留的细菌就会突变为抗药菌,这时就需要更强的抗生素来杀死。所以一旦开始服用抗生素就要按照大夫的要求坚持服用。服用时间根据情况有所不同,有时甚至需要服用两个月时间。
(3)对抗生素的误解2——如果不好,需要换医院吗?
肺炎(1~2天)除特殊情况,一般在服用抗生素3~4天后仍未好转,说明体内产生了抗药力,原则上应该换用其他的抗生素。如果已经更换了抗生素,最好就不要再更换医院,即使更换也要告诉大夫先前使用过的抗生素的名字。如果是不熟悉的抗生剂,最好用笔记下来。
(4)对抗生素的误解3——抗生素是毒药吗?
因为抗生素是“毒药”,所以人们有了长期服用“岂不会药物中毒?”“对肝脏岂不是有害?”等等诸多相关的问题。其实,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出,根据年龄服用适当的量的话,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大的障碍。如果突然中断,改换其他抗生素的话,依旧需要从头治疗,最终结果是服用的抗生素更多了。
Point
患者任意服药也容易导致体内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力;
一般在服用抗生素3~4天后仍未好转,说明体内产生了抗药力,原则上应该换用其他的抗生素。
天哪,耳朵里化脓了!(1)
“啊,啊……”
某天的早晨,承敏的哭声震醒了全家。只见承敏手摸着耳朵疼得直打滚,可怜兮兮的样子特让人心疼,而且就在三天前,承敏还感冒了。
“情况不太好啊,承敏好像得中耳炎了!”
承敏的症状不看也知道个十之###。于是就哄她说明天就去看医院,今天先睡觉,可后来过了好久她才睡着。第二天早晨穿衣服时,老婆哄孩子道:
“承敏阿,不能穿那条裙子啦,你不就因为这个感冒的妈?”
我们的小公主,每天早晨都不愿意穿长裤,而是固执地只想去穿那些花裙子。陷入灰姑娘和白雪公主诱惑的我们家承敏只热爱公主裙,而且不光去幼儿园穿着,连去游乐园都不放过。拜这份固执所赐,她是既得感冒又得中耳炎啊。
诊断结果不出我们所料,果真是感冒引起的急性中耳炎。
“左侧耳膜好像要破了,右侧有积水,情况很严重。”
老婆一听耳膜要破,大惊失色。虽然耳膜要破并非意味着失去听力,但也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
主治医生劝我们早晚接受鼻涕吸入治疗,因为只有赶紧医好感冒才能不致使中耳炎恶化。
已经会说话的孩子可以通过他们耳疼、听力减退等症状判定得了中耳炎,不会说话的孩子则可以通过他们吃奶时哭闹,或者在治疗感冒时高烧一直不退等症状判定得了中耳炎。
承敏在吃抗生素后1天,耳朵疼痛消逝,3天后耳中95%的积水消失,迅速好转起来。
中耳炎是1周内完全好了,可承敏的公主病却没好。在中耳炎事件后,我们和承敏做了一个妥协,那就是在裙子里面穿条裤子。
没几天,幼儿园老师的话让我们很尴尬:
“承敏老是在摆弄她裙子里的裤子,好像想把它藏起来。”
公主病是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为什么童话里没有穿着裙子出来的公主呢?
医生爸爸的医学笔记:急性中耳炎
(1)85%的小孩都会经历的病
中耳炎是一种大部分孩子都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