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种最好的产品。无论是制造枪炮的钢材,还是舰船的钢板,甚至是装甲钢,都有至少百分之三十性能的超出。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这里,老工程师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摇头。在他和绝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目中,中国的形象估计跟非洲人差不许多,哪怕中德之间有那么多年的贸易往来,普遍的白人优越感和太过遥远的隔阂,让他们普遍的失去了解的能力。

    当然社会上不是没有介绍中国的书籍,报纸上也经常登载东方的消息,不过多半是负面的内容。而翻译过来的中国经典,也只有少数人读到并能从中汲取营养。多数刻板教条的德国人,并不关心。

    在他们印象中的蛮荒之地,居然会产出那么一大批性能出乎预料的产品,这让自觉优越感爆棚的德国人无法接受。

    弗雷德里希却不是那么没见识。他亲自去中国拜访过杨浩,也有机会参观了天津那些正在建设中的工厂,包括兵工厂、造船厂、钢铁厂和车辆厂等等在内。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导致经常的午夜梦回,浑身大汗淋漓。因为他经常梦到,庞大的克虏伯工业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所以,对老工程师的疑惑他毫无同感,淡淡的道:“他们有万吨水压机,并且极可能不止一台。数千吨和数百吨的水压机、油压机,几乎普遍存在于他们的机械类工厂中。另外,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年产优质钢材百万吨的大型钢铁厂,不止一座。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有宽幅极大的厚板轧机!”

    老工程师惊讶的张大嘴巴,好像上岸之后缺水的海鱼,双眼之中的惊恐,让人错以为他看到了撒旦的化身出现在面前。

    呆了半晌,他长长的呻…吟道:“上帝啊!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中国人,竟然有了先进的冶金机械!”

    弗雷德里希头一次觉得,没有提前让公司的工程师们分批去中国开开眼界,是一个极大的决策错误。习惯了在欧洲坐井观天的他们,整天活在老子天下第一的良好感觉之中,浑然忘了这个世界其实大的很,绝不是只有欧洲人才能创造出工业文明的巅峰。

    早在1893年。美国伯利恒钢铁就率先建造成功了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而三辊劳特轧钢机更是从美国开始应用许多年。克虏伯拥有极其先进的冶金技术。却不代表着当前他们已经世界第一了,这种自大,很不好。

    不过实话实说,在中国发现那么多先进的奇怪的东西,还是让人非常惊讶的。弗雷德里希实在无法想象,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会蠢到把最先进的工业装备卖出去,特别是卖给中国人这个潜在的巨大对手。

    此外,就算做成了这笔买卖。也必然要全世界宣扬的吧,因为那份额实在太大了!

    “算了,还是不要想那些糟糕的事情。”

    弗雷德里希摇摇头,示意老工程师继续回报。

    “我们测试过来自中国的战舰钢板,应该是采用厚板轧机一次成型之后,直接按照我们的要求剪裁打孔处理而成,其强度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船板。另外我们发现,似乎这也只是他们用在普通民用船只上的板材,更好的我们没有得到样品。”

    弗雷德里希又是一阵无奈。这不只是可怕了,这是在炫耀啊!造民船的钢板居然比西方最优秀的战舰钢板还要好。这意味着他们的冶金技术和产能之大,已经超乎想象了。

    “另外。他们提供的装甲钢成分,应该是铬锰钢和镍铬钢,但表面硬化处理工艺非常不错,部分指标超出我们的kc钢。不过我们怀疑,他们的生产成本会比我们低很多。”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弗雷德里希头脑非常冷静,从一个合格商人的角度,敏锐的判断出最有威胁的一点。

    如果是站在敌对国家的立场上看,中国是绝对不应该对外出售用来建造战舰的原料和设备的,那等于是自找麻烦的资敌。

    但他们就那么做了,并且还近乎无限量的供应,哪怕世界前几名的强国都下了订单,总数加起来恐怕就连英国德国也未必能供应的起,然而他们却依然满不在乎的全部吃下。并且在第一时间,各国都拿到了自己需要的样品,这说明什么?有恃无恐!

    弗雷德里希非常佩服杨浩做生意的手段,通过连场战争一边倒的胜利,证明其拥有的武器装备不容置疑的优越性。随后趁机大张旗鼓的表示可以出售,急于搞清楚自家失败在哪里的各国怎么也要买的。比起费事巴拉的搞情报,显然出钱买更直接和划算,并且了解的更加全面。

    毫无疑问,各国都得偿所愿了。但正因为拿到了全部理想中的产品,反而让各国分外的纠结。因为中国提供的舰船装备材料,比他们各国自己生产的性能更优越,供货更及时,而且,特么的价钱更便宜至少五分之一啊!

    一条先进战列舰,平均二百万英镑的造假,除却武器系统,其余的至少一百四五十万的五分之一,那就是将近三十万英镑的价格差!

    对各大海军强国来说,造他个几十条战列舰都是意料中事,那么加吧起来可能会节约上千万英镑的资金……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诱人了!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位元首,都无法拒绝节省那么多资金的议案,否则他就会遭到无情的抨击。

    但对于各国的军火供应商而言,这简直是一场灾难!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技术上超越对方,那就只能从价格上找差距。可问题是,人家都便宜五分之一了,你要不便宜更多,怎么赢的订单?一旦降价,大家的利润还怎么产生?没有利润,企业就要破产啊!

    这种事情,不是一个政治影响就能解决的。面对千万英镑计的财富,任何人都难以保持内心的淡定。

    克虏伯和阿姆斯特朗等公司都是多种产品的,拳头主打的大炮虽然没有竞争,却不代表着没有压力。就比如现在,德皇威廉二世甚至不顾与弗雷德里希的良好关系,严肃的下令必须尽快的搞出性能优越的战舰主炮。德国的战舰,不能比任何人的火炮更差!

    克虏伯有信心把自己的拳头产品………280mm加农炮搞得天下无敌,甚至威力一点不弱于各国普遍主张的305mm大炮,但那一点都不够安全。海军方面对于口径比人家小一向颇有微词。更糟的是留给他的时间很少。

    弗雷德里希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尽快的解决中国产品的替代问题。在第二批战舰开工之前。他要设法拉平技术和价格上的差距。否则的话,克虏伯帝国将不可避免的错过接下来超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到时候,只剩下制造大炮和枪械的克虏伯,将沦为业界的二流。

    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看来,我必须要去一趟中国了。”

    弗雷德里希暗暗的下定决心,为了家族的兴衰,他不得不尝试着做一些冒险的行动。

    同样的烦恼情绪,在英国、法国的战舰设计和建造供应商之间。都在蔓延和爆发。尤其是自矜为世界第一的英国人最难以接受,各大私营造船相关企业,甚至合起伙来联手抵制帝国向中国人认输,防止英国大规模采购中国产品。

    这种严重掉面子的事儿,英国政府其实也不乐意干,只要想想居然得花钱买中国的东西,他们就觉得万分委屈。大英帝国,一向是从弱国手里抢劫他们看重的东西,什么时候要做公平交易了?特别是这种被人捏着要害勒索一样的订单,每一磅资金花出去。都有种被敲碎了膝盖骨的屈辱感。

    议会里为此吵得不可开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贵族们纷纷叫嚣着要让中国人付出代价。要眼里的膺惩打击。但具体怎么做,他们又一个有用的主意也拿不出来。

    还是老奸巨猾的海军大臣拿出一个他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英国不买下那些东西,德国人是一定会买下的。我们必须怀疑中国和他们私下里有更多的交易,而一旦德国人掌握了那种可怕的战舰技术,并在短时间内建造出来,诸位应当清楚那将是怎样的后果。”

    威胁,就在眼前。

    杨浩玩的是阳谋,英法德俄相互竞争,谁也不可能被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一败涂地。德国的威胁尤其近在咫尺,任何一个英国人无法坐视。

    争吵还在继续,生意却已经悄悄的开始做了。买办这玩意,不只是中国才有的,只要有巨额利润可以赚,有的是人毫不在意的出卖国家利益。

    相对于被挑唆的鸡飞狗跳的欧洲,远远处在世界中心之外的美国,却显得风轻云淡。一门心思搞经济的美国人,对赚钱特别的敏感,但对掺和远东的复杂军事斗争,则没有太大的兴趣。

    这一次的海战陆战,美国的损失都很小,之所以加入到购买中国造船设备和材料的队伍,是不想被排斥在外。另外,也是美国的外交家门敏锐的发现,如果不能尽早的跟中国搞好关系,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美国要第一个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

    1896年的美国,其保守主义依然盛行,然而已经超额完成的工业积累导致经济危机,让他们的高层意识到必须开辟新的殖民地市场。对中国的试探被杨浩强硬的砸回来,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谋求平等贸易关系。但对争夺衰落的西班牙殖民地,却一点都没有放弃的意思。

    在两次海战结束后,西方世界普遍看清楚,中国的强势崛起近乎不可阻挡,首当其冲的日本和东南亚各殖民地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旦中国从包围圈里冲出来,向东将直接威胁夏威夷,那将成为直接威胁美国西海岸的跳板。

    这些年来,美国人对华人犯下了无数的罪孽,他们能不担心遭到报复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了防止出现那种可怕的后果,格罗夫。克利夫兰总统亲自过问,海军造舰委员会协商通过,开始加入到新式战列舰建造的热潮之中。

    不过比起危机意识极强的总统和热衷于扩充力量的海军,大多数的美国议员们却更敏感于花钱。他们对海军提出的各种战舰设计各种挑剔,尤其强调战舰吨位不可以超过一万六千吨的排水量。

    美国海军造舰专家华盛顿。凯普斯少将对此极为愤怒,他所知的先进战列舰如果要想达到预定的性能,必然要安装多座全主炮,那必然是超出一万六千吨的数字,更可能达到两万吨。

    美国的工业水准,让他们能够建造出造舰的钢材,但缺乏配套的设备,另外主炮建造的技术相当糟糕,大口径火炮基本拿不出手。到现在为止,有点成就的也只有他们的八寸203mm炮,可用来造战列舰,显然口径太小了。

    各种掣肘之下,美国的战舰设计也是一波三折,最后确定的方案,是一种拥有两座四门12吋主炮,八门八吋副炮的中间设计。其标准排水量15000吨,终于卡着议会通过的门槛过了关。

    如此总起来看,其实列强各国都没有达成全主炮战舰的立即开工,而采用退一步的混合设计方案,也无一例外的,都掉进了主炮副炮无法保证齐射效能的大坑之中。

    不过,全主炮的战舰却都在紧锣密鼓的设计之中,为那些未来的钢铁怪物配备的各种设备,纷纷体现在新舰之上。先进的动力系统,更高射速的全封闭主炮塔,高耸的装甲舰桥,带有光学瞄准与测距的主桅,舰内通信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建,一系列的海军装备狂飙突进一般的展开。

    远在中国的杨浩,面对各国蜂拥而来的滚滚金银,乐得嘴巴咧到后槽牙。(。。)

第三九九章 地盘扩张() 
“金子,好多的金子!”

    这句台词儿非常适合给某个挖到宝藏的家伙,或者说找到某个海盗船长的老巢也可以,在说得时候那必须是两眼放光浑身颤抖,好像已经爽到了极点,随时准备要大炮发射似的。頂点小说,

    只是现在的那场景却出现在杨浩的老巢,作为见多识广的银行管家面对足足装满了一屋子的黄金,两只手捏的骨节发白,浑身抖擞的跟犯了羊角风一样,嘴角冒着白沫儿,随时都可能抽过去的架势。

    饶是杨浩本人已经富可敌国,冷不丁看到可以垒成一堆的黄金,也压抑不住的心脏狂跳,破口吐脏字:“他奶奶的,真是好东西啊!”

    出售给列强的战舰动力系统和钢材配件之类,杨浩只收金银,不要他们的钞票。为了保证列强能痛快的支付,他很仗义的允许对方以一比五的比例提供金银。可即便如此,当整个订单额度上升到了上亿两白银的数字时,一船一船拉来的金银堆成小山,那场面太刺激了!

    一条战列舰,平均两百万英镑,折合一千四百万两白银。英法德俄美意奥等多个强国哪怕一家先定两艘的设备,支付半数的货款,这就有了上亿的数字。

    五分之一,几百吨黄金,让杨浩恍然以为看到了“美国大劫案”之中的联邦储备银行金库。那种用铲车装卸黄金的景象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现在却在他的眼前直接上演。

    他极度怀疑现在自己拥有的黄金储备总量,其实已经超过了本世界的中央金库。反正至少在乙位面。用来支撑纸币发行的储备金。这妥妥儿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没人不爱钱。那些说钱多了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的,都在吹牛逼。

    充分享受完满屋子黄金的刺激之后,杨浩终于可以拍着胸脯很负责任的说,这一笔生意做得太棒了,做得值!

    最关键的是,从头到尾是他一个人做出的策划,没有那位商业天才的小姑插手。最终结果,用一场海战、一次政治讹诈为基础。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冲突,切准其脉搏痛下杀手,以一堆在本世界来说异常廉价的钢铁合金制品,换成实打实的硬通货。光是那一堆黄金,就能值十倍的价码!

    十九世纪末的蒸汽轮机和热管锅炉的加工工艺,在二十一世纪的工厂之中,学徒工就能做的很好。因为根本用不上精密加工机械,即便是他倒腾到乙位面的二手、n手设备都能轻松应付。

    无论是用来做主轴转子的合金,还是制造叶片的金属材料,都用不到高大上的先进工艺。以至于分散订单出去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告诉人家这是用来造蒸汽轮机的………尼玛组装起来之后设备的输出热效率不到百分之三十。你这是糊弄人呢还是糊弄人呢?

    关键还一个蒸汽压力不到2兆帕,蒸汽温度不超过三百度,这玩意确定能行?

    事实上,20世纪前后那十年,这种水平的蒸汽轮机,简直是艺术品,不可超越的神奇造物。

    别说强度奇高、精度更高的叶片了,焊接的汽缸和严密的气封都是平生仅见,而那些耐压耐高温的管道放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不合格产品,在这里却被无数人叹为观止。

    无怪弗雷德里希做完了实验之后,看到那结果都有种要死心的感脚,实在是太夸张太打击人了。他们想要追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当然也是树立起一套极高的标杆,让他们的追赶有了明确的方向。更是由测试结果判断出,这笔生意做得一点都不亏。帕森、克虏伯、西门子等等这些生产商从中发下了无数的借鉴启发,让他们可以至少节省好几年和数以百万计的研究资金。

    这几点,在造舰竞争中尤为重要。

    德国人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第一个作出高价引进的决定。商业头脑发达的弗雷德里希和海军内部的高才们试探着作出引进万吨水压机和三万吨级船台整套设备,杨浩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这让德国人喜出望外!他们在欧洲列强的竞争中,又一次走到了前头!

    十九世纪末的德国,工业技术和产值迅速逼近英国,局部有超越。但具体到造船速度和规模上,则有明显的不足。这个问题从现在一直到未来的四十年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于是很无奈的现实是,德国在战争中不得不总是以少数海军对付多数的敌人。

    这不是有钱没钱的事儿,英国人的造船厂围着岛子一圈儿还外带北爱尔兰的半边,产业工人数字大的能吃下半个世界的联手。除了美国,他们几乎是无敌的。

    举个例子就能看出德国海军多悲催。

    英国人开始造第一款无畏舰,从1905年的10月2日开工,1906年2月10日就下水了,用时短短四个月完成舰体。之后为了检测新装备,才一直拖到1907年12月3日正式服役。通算起来也不过26个月。

    之后的十年里,英国人以差不多相近的速度造了整整51条战列舰!

    反观德国人,无论威廉二世如何的野心膨胀,无论提尔皮茨怎样的雄才大略,都无法回避德国财政事实上远远比不上英国人的事实。

    英国人可以狂妄的喊出“德国造一艘,我们就造两艘”的口号,并达到每年拨款五千万英镑的夸张数字,来打造超级海军。德国甚至把财政预算压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