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奸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子凤孙,天潢贵胄,跟寻常人家的小毛孩子也没什么分别。
  万贞看着他,虽然明知这孩子听不懂她的话,但在宫中压抑得太久,面对这个曾经让她冒险敞开心扉追问来处的小皇子,却忍不住轻声解释:“小殿下,虽然你我投缘,但你身边实在太危险了。我不想在明宫博取荣华富贵,便也不想行险徼幸。明天你随贵妃回长春宫,我就不再陪你了,希望你能理解。”
  小皇子晶亮的眼睛望着她,似乎有些困惑,眼睛眨了眨,又眨了眨,小嘴张大,打了个呵欠,很自然的倚近了她,睡着了。万贞看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周贵妃检点东西喧嚷了才半天,才算清静。万贞将睡着的小皇子放回床上,周贵妃便走了过来,低头看了看儿子,示意万贞随她一起出去,道:“今天皇爷派人把我儿的名字送过来了,只待本宫明晨与皇儿一并前往奉先殿行礼之后,便可以交与宗正上册录牒。”
  万贞如今也摸到了些周贵妃的脾性,知道她有得意事,便喜欢别人追问宣扬,连忙行礼恭贺:“贵妃娘娘遂心如意,皇长子福寿双全。未知小殿下尊讳,奴可有需要避讳的之处?”
  周贵妃笑盈盈的道:“我儿这一辈排‘见’字,从‘氵’旁,名‘见濬’。皇爷选字特意选得生僻,便是为了免避讳的麻烦。”
  她顿了顿,转过头来,看着万贞,认真的道:“贞儿,你可愿随我回长春宫,做个姐妹?”
  万贞目瞪口呆。


第十二章 突然被刷三观
  这个时代的“姐妹”二字,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到了周贵妃这种地位,连她娘家那些姐姐妹妹,若没有她的敕令,都没有资格再跟她姐妹称呼,而是要敬称她为“娘娘”;可以说,整个大明朝,敢跟贵妃以姐妹称呼的人,除非天然的血缘关系,必然要有一个足以支撑这种身份共同点:都是正统皇帝的嫔妃!
  但周贵妃的这句话,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吧?
  万贞决定当听不懂,婉拒:“奴身份低微,怎敢受娘娘如此抬爱?”
  周贵妃柳眉一扬,逼视着她:“贞儿,你是真听不懂,还是假的听不懂?”
  万贞一脸糊涂,苦笑:“娘娘,您也知道奴不是什么机敏的人,您要是有什么吩咐,还请示下。”
  周贵妃瞪着她跺脚道:“本宫这话,别的都人不知道要烧香拜佛多久才能求得,偏偏你这傻瓜什么都不懂!”
  万贞腆着脸赔礼:“贵妃娘娘恕罪,奴往后一定加倍努力办差。”
  周贵妃啼笑皆非:“本宫是想提携你,谁要你办差?本宫回了长春宫,使唤人远的近的上百,哪还用得着你‘努力’?”
  万贞连忙道:“那奴祝贵妃娘娘回长春宫后万事胜意,与皇爷琴瑟相谐,百年永好。”
  周贵妃气得伸手在她额头上戳了戳,怒道:“你怎么就这么不开窍?本宫问你,你就甘心一辈子当个侍候人的都人?不想随本宫到皇爷身边去?姑且不说你若能承宠转为嫔妃,地位一步登天的好处;单就是咱们的皇爷性情宽厚,待人温和可亲,乃是世间少有的良人,那就已经是女子绝好的归宿了!”
  万贞真没想到她都这么装痴做傻了,周贵妃竟还能契而不舍的把说这么白,哭笑不得的道:“贵妃娘娘,您不是开玩笑吧?就我这长相,就是寻常男子,恐怕都要嫌弃我长得丑,何况皇爷!”
  周贵妃摇头:“寻常男子见识有限,自然要嫌你丑;但皇爷贵为至尊,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连鞑靼那边送的胡女宫中都有。你的长相认真看来,是厉害了些,男人有些受不了,但可不算丑……若是按胡女那边的眼光看,说不得你比那些胡女还要漂亮许多。本宫不敢说带你去长春宫,能保你能在皇爷面前长久得宠,但总能给你找到承恩的机会。”
  宫中嫔妃素来有找性情投机的宫女,结为同盟后向皇帝举荐新宠的习俗。普通宫女在皇帝嫔妃面前落力巴结,除了地位因素以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想籍此博得青睐,获得举荐,从而承恩为妃。
  但万贞万万没想到,周贵妃竟然也会对她来这一出,心中的戈壁上万马奔腾,卧草不绝,泪流满面:“贵妃娘娘,奴自知福薄,从来不敢做此妄想!您就饶了奴吧!”
  周贵妃还以为她怕自己说反话,道:“你放心,本宫与那些两面三刀的人不一样,说会找机会让你承恩就会办到,不会骗你……再说了,你一个小都人,有什么值得本宫骗的?”
  万贞想了许久,终于搭上了周贵妃的脑回路:这货是真心来拉拢她的!所以这是在给她许前程呢!而在宫廷里,最好的前程,当然莫过于成为皇帝的嫔妃了!
  问题是,这样的前程,她不想要啊!
  周贵妃连这种承诺都出来了,要怎么拒绝才好呢?
  万贞想了想,决定还是实话实说:“贵妃娘娘,奴感谢您的好意。可是奴在宫里当差十二年了,从来没有过非分之想,您的厚爱奴真是……受宠若惊,不敢接受啊!”
  周贵妃气笑了:“你这蠢货,天上有金子掉,都接不住!”
  万贞连连摆手道:“贵妃娘娘,奴就是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命,就是天上掉金子,奴也不敢拣,怕砸了手!”
  周贵妃气急败坏,骂道:“不识抬举的东西!瞎了你的狗眼!”
  骂归骂,但万贞这段时间在她这里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心理暗示。总觉得万贞就是太后宫的人,她没有立场处罚,除了骂几句,她完全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万贞虽然受气,但也明白自己受这点气属于安全范围之内,站在旁边等她骂完。
  周贵妃这段时间对万贞的心情十分复杂,有感激,有恼怒,有欣赏,但也有忌惮;但总体来说,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在觉得万贞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情绪下产生的。一旦确定万贞本本分分的只想留在仁寿宫,并没有想通过她来获利,这种感觉就又变了。
  不止距离产生美,没有利益的来往,一样产生美。
  周贵妃现在想起万贞,会生气,会恼怒,但绝不会再产生宫中贵人最容易产生的忌惮。她会嫌万贞耿直,不听话,但从内心深处来说,她也信任万贞;如果万贞遇到困难了,只要肯到她面前服个软,求个情,她肯定很乐意帮忙,并且会因为自己帮了万贞而得意。
  这样的感觉,不是贵人对宫女应该有的态度,而是身份差距不大的人对待很熟悉,但又不是交情深厚到可以当成朋友的“熟人”间的来往。
  万贞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辛辛苦苦的心理铺垫达到的小目标,为的也就是消除周贵妃在她面前那种上位者的心态,以免她动用权势压人。
  周贵妃坐满月子,带着皇长子移回长春宫,属于大事。钦天监早早的选好了良辰吉时,正月初八那天,贵妃和皇子的仪驾早早的就在仁寿宫外排开了,周贵妃一身大礼服,打扮得明艳照人,亲自过来抱皇长子。
  离开自己照顾了一个月的小皇子,万贞心中也有些不舍,把人交给周贵妃时脸上的神情就有些流露。
  周贵妃看到她的表情,哼了一声:“你现在后悔,也晚了!”
  万贞但笑不语,只对她抱着的小皇子挥手:“小殿下,再见啦!跟着贵妃娘娘回长春宫,要乖乖地喔!”
  小皇子揪着周贵妃胸前的霞帔,黑眼珠溜溜的转,看着万贞,没哭,但也没笑,似乎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万贞看看这里里外外的仪仗,心里也有些打突,忍不住对周贵妃道:“贵妃娘娘,小殿下还小,今天的礼仪繁杂,声乐喧闹。您一定要将他带在身边,别让他受惊了。”
  周贵妃没好气的说:“本宫是做娘的,还用你提醒?”
  说了这一句,忍不住又道:“你有空的时候,不妨往长春宫走走,本宫允许你来探望皇儿。”
  对这脾气不好的女子来说,这样一句话,也是难得的软话,万贞领情得很:“谢贵妃娘娘恩典。”
  周贵妃今天是第一次带着皇长子出现在正式场合,有许多繁琐礼节要过,能和万贞说这几句话,已经算忙里偷闲,很快便抱着皇长子走了。
  万贞目前这母子二人拜别太后,上了辂车在仪仗的拥簇下逶迤离去,长长的舒了口气,感觉身上轻松了许多。
  当然,她觉得轻松,仁寿宫的宫人看她的眼色可就有些古怪了。
  仁寿宫是太后领着太妃们居住的地方,从地位上讲,当然尊贵;但从实际来说,这是一群寡妇聚居的地方,前程再好,熬个几十年,了不起也就是得个女官中品阶最高的宫正;哪里比得上天子后宫有机会博得君宠,一举成为嫔妃前程光明?
  万贞在周贵妃坐月子期间一直近身服侍皇子,但周贵妃移宫,皇长子谒庙这样的重要的时机,她竟然没有跟着一起去,岂不是说她根本没得长春宫的信重,前程算是断了?
  这么一想,有些往日对万贞格外巴结,指望能跟她一起去长春宫的小宫女都觉得媚眼做给了瞎子看,十分的不痛快。
  也幸亏万贞为人并不张扬,没收受过别人的钱财,小宫女们虽然大翻白眼,倒也没有谁急吼吼的冲过来嘲讽打脸。反而是吕嬷嬷她们有些为万贞担忧:“贞儿,你不去长春宫。对眼皮子浅的人来说,可是大失体面,以后会有一段时间日子难过。”
  万贞笑道:“嬷嬷也没有去长春宫啊!你们都不担心日子难过,我担心什么?”
  吕嬷嬷笑道:“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过日子就图舒适,难道还能指望个什么前程?可你年经还轻,不该这么不长进。”
  万贞笑嘻嘻地说:“可是人们求前程,也是为了日子过得舒适。既然日子本就已经舒适了,那我又何必求什么前程呢?”
  几个嬷嬷都忍不住笑骂:“没出息!”
  但她们这把年纪也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其实也很没出息,她们这声骂,与其说是嗔怪,不如说是认同。
  皇长子的出生,意味着不管钱皇后能不能生,都不影响皇统延续。这对整个帝国来说,具备稳定政局的意义,因此皇长子的满月礼办得很是隆重,直到周贵妃移宫两天后,典礼的余波才算平息。
  孙太后有了空闲,便派人来召万贞。


第十三章 孙太后的赏赐
  万贞帮着带了一个月的小皇子,在孙太后面前刷足了勤勉诚恳的印象,而她也准备将这个印象一直保持下去。因此拜见孙太后时,丝毫没有因为前段时间孙太后的赏识而自得。
  孙太后对她的印象极好,温言让她起来,道:“贞儿,你救助了贵妃,又尽心服侍皇子,论功当赏。说说看,有什么想要的?”
  万贞恭恭敬敬地回答:“尽职当差,是奴的本分;能因此得娘娘青眼,更是难得的福分。至于赏赐,奴身份低微,目光短浅,想什么都不可能有娘娘周全,只愿娘娘做主。”
  汉家王朝对于酬功受赏有制度,做好事情向主上讨赏是光明正大的事。万贞既然只将自己当成仁寿宫的人,在孙太后酬功时提出要求并不过分。只不过她来明宫的时间短,对于宫中的潜规则一知半解,摸不清底,只能试探孙太后的意思。
  孙太后久历风雨,她这份小心在她看来就有些好笑,道:“你这孩子,倒是谨慎!可是年轻人就该有点年轻人的朝气,别老想着周全!”
  万贞有些茫然,懵懂地道:“可是,娘娘,奴在仁寿宫,吃穿尽有,您又宽厚大方,逢年过节还给赏赐,是真想不出要什么啊!”
  这马屁拍得既朴实又响亮,还带着点不解世事的天真。孙太后忍不住摇头:“傻孩子,到底年纪还小,不懂事。吃穿不愁,就想不起想要的东西了?不想要赏钱?不想换个好差事?”
  万贞愣愣地说:“奴在宫中,偶尔有什么事要花钱,年节您赏赐的钱财就够用了。再多也没地方花呀!至于差事……”
  她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孙太后笑了:“看来,是有想要的差事了?”
  万贞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奴在尚食局当差,管事姑姑和姐妹们关照,差事其实也很好。不过这段时间听说娘娘想派女官出宫协助公公们督办外务,奴想试试。”
  孙太后一怔,道:“督办外务要顶风沐雨的出宫,辛苦得很,可不算什么美差……唔,你是想出宫吗?”
  汉家制度重人伦,宫女只要不是自愿终身服役,到了一定年纪都是可以请求出宫,皇家并不会强留。只不过习惯了宫廷生活的宫女,有些出于对皇权的畏惧,有些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恐惧,并不愿意出宫。万贞出宫是为了寻找回家的线索,也是万万离不得宫廷这个机构庇佑的。
  若是让孙太后误以为她想出宫回家,那可真是大糟其糕了,赶紧摆手:“奴的家人被罚徙川,下落不明,奴出宫无依无靠,哪有这份心?奴是想随公公们出宫督办外务,也学个一技之长。”
  她偷偷打量了一下孙太后,见她好像挺有兴趣的样子,便又解释道:“奴粗手笨脚,做不来近身服侍贵人的精细活,女红针指厨艺也不好。但总得有样拿得出手的本领,才好立足吧?奴想来想去,现在宫里也就是这件督办外务的差事人手不够,学着干下去,能算项本领。”
  孙太后有些诧异的打量了万贞一圈,突然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虽然欠了些机灵,难得却有智慧!好!好!”
  万贞有些局促不安,红着脸道:“谢谢娘娘夸奖,奴从小就没被人夸过聪明呢!”
  孙太后摇了摇头,道:“傻孩子,聪明和有智慧,那是两回事!聪明的人会看会听会想,可是太聪明了,就会想得太多,很难把握进退取舍;有智慧的人,不一定十分聪明,可是他们懂得进退取舍!这就比光有聪明强太多了!”
  万贞从来没想过聪明和智慧还能从这方面解答,一时间愣在当地,傻了。
  孙太后看到她一脸呆样,又是一笑,正色道:“你既然有寻求立身之本的智慧,哀家没有不成全的道理。行,哀家赏你一个品阶,你去……跟阿云说一声,让她给你安置近些的外务,慢慢地历练罢!”
  万贞不在意什么品阶,但能够得到孙太后亲口允许出宫督办外务,慢慢历练,于她来说却是大愿得偿,由不得喜形于色:“谢谢娘娘厚赐!”
  “只要用心办差的人,哀家都不吝恩赏。此次贵妃母子之事,你为哀家尽忠尽心,当得此赏。”
  孙太后又追回了一句:“你既办外差,可以每旬递话请见,给哀家说说宫外的闲事。”
  非近身内侍,每旬可以递话请见陪太后闲聊,那是难得的盛宠,意味着无穷的可能。即使是太后身边的女官之首宫正王婵,此时都不禁多看了万贞两眼。
  万贞是混过职场的人,自然明白这机会的难得,连忙应诺,见孙太后再没有别的吩咐,才行礼退下。
  孙太后既然给了她品阶,在钱财上的赏赐便简薄了些,由一个青衣女史端着托盘送出来二十两银子,一套银鎏金的头面,外加四匹衣料就算了。
  万贞把东西接到手,都没有捂热,就分出一半去找胡云了。
  胡云是带教万贞原身的人,这次整肃宫务权力扩张不少,收礼收得多了,对万贞送的礼物并不客气,示意小宫女替她收到一旁,问万贞:“贞儿,我听说娘娘准你出宫督办外务?”
  万贞点头道:“是,娘娘让我先找您安排个近些的外务,先学着。”
  仁寿宫虽然不涉朝政,但上下近万常住人口,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事。所谓的外务,就是这些东西的采办、运转。张太皇太后时,由于她受大行皇帝的嘱托,辅佐正统皇帝,为了方便与外朝的沟通,太监用得多,因此外务也把持在太监手里。
  这些太监手里有权,又仗着张太皇的势,对孙太后不免有些怠慢。孙太后性情柔和,但那是不想平白无故使人生怨,真到了不想纵容的时候,她一个也没放过,直接就将这些太监拿了,派自己的心腹将差事全顶了下来。
  且为了避免外务被太监专权,她还准备派女官加强与宫外承运司等机构的联系,督办事务。只不过出宫办差相对宫中事务来说,日晒雨淋,辛苦得很,女官身娇肉贵,孙太后虽然有这意思,但却没有几个女官愿意接这差事。
  万贞肯办外务,孙太后也有意栽培,反倒是胡云有些心疼自己带大的小宫女,把她拉过来问:“你怎么就想着要办外务了?那可是苦活!咱不说冬冷夏晒这种事,光说出宫走路这事吧!在宫里大家穿丝履棉鞋就好走路,外面的路不穿皮靴就得穿布鞋,费脚得很。然后你进出宫门,还得花钱请伴当护送,纵然能拿两个孝敬,开销也就加上去了,还白落个辛苦!”
  万贞感念她这番好意,也吐露了两句实话:“姑姑,办外务能长见识,还能避开周贵妃那边的纠纷,我宁愿辛苦些,也不想闲在宫里。”
  胡云一怔,她也是经历过贵妃夺后位,皇子登基的宫廷政治风波的人,很能理解万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