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养家日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月份,山上的荔枝即将成熟,意料之中,结的果子稀稀疏疏的,一棵树上少的结几个,多的十几个,就是个头颇大。
  穆子期当下就摘了几个让大家品尝,自己则迫不及待地剥开皮放入嘴里,一咬,甜中带酸,肉厚爽脆,汁水充沛。
  “大哥,果然跟书上说的一样,‘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真好吃。对了,品种是不是真的挂绿啊?”穆子清吃完后赞不绝口,期待地问起,“听说这可是前朝的贡品哦。”是不是很值钱?
  “卖给我果苗的人说是挂绿,也说是贡品,至于是不是真的我暂时不能证实,不过卖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以前做过贡品的品种。”穆子期有些羞赧,他前世年年吃荔枝,但独独钟爱桂味,那些什么三月红、黑叶荔他是很少碰的,现在吃到这个,还真分辨不出是不是真的挂绿。
  转念一想,两百多年的时间足以让荔枝的品种产生一些变化,察觉不出来是正常的,他又不是专业人士。
  “这荔枝能卖吗?全部摘下来估摸着只有一百斤。”老叶氏自觉自己吃过不少好东西,但现在才觉得,以前不能吃荔枝真是可惜了。
  “嗯,差不多是这个数字,听说荔枝树长到六七年就会进入盛果期,那时一棵树就能收获荔枝一百斤以上,现在才刚刚开始,有这么多已经不错了。”荔枝树是一种长寿的树种,可以生长上百年,穆子期当初种它们就清楚想回本是比较耗时间的,现在自然不会觉得烦躁。
  “那我们不能再吃,留着卖钱。”穆子清点头道,语气颇为忧虑,“把家里的旺财放在这里,要不然我怕有人来偷摘。”他看着围着这些地的荆棘树,已经长成一圈厚厚的篱笆墙,加上底下生长的枸杞树,连一只鸡都跑不进来,不过对于人类来说,植物的阻挡作用还是有限的。
  “咱们村倒是没发现有二流子,也没有游手好闲的人。”陈香这时开口了,笑道,“白天我可以往这边多走几趟,还把家里的大黄也一起派来守夜,这里离家近,狗吠声能传到咱们耳里。”
  穆子期想起自己睡觉的警醒,点头同意。虽然他不觉得会有人对这百来斤的水果铤而走险,但没有拒绝陈香的好意。
  守了几天,等到荔枝彻底成熟后,穆子期借着休息日的时间专门到县里跑了一趟,发现现在种荔枝的人还是极少的,集市上虽然有荔枝卖,但大多是野生的,味道不够甜不说,个头小数量也少。令他高兴的是,就算如此,这些荔枝基本上一出现就会被人抢购。
  问了下价格,十文钱一斤。穆子期知道后很是满意,他家的果子还要好一些,估摸价格提高一两文也能卖出去。
  回到家一说,众人十分高兴,没想到晚上郝村长就找来了,愿意出十二文钱一斤买他家的荔枝,他要拿来送礼,还不许穆家降低价格。
  无奈之下,穆家只好同意了。第二天早晨,大家赶紧上山摘果给郝村长送去。
  看到到手的一千两百文钱,穆家人有些震惊。这才一年的功夫就能收回四分之一的本钱,如果当季的价格够高,种水果的确是一条好出路,只是谁也不能保证如果水果丰产是否能挣上大钱。
  谷贱伤农这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忙完荔枝的事,穆子期继续专注学业。
  当田里的水稻成熟时,穆子期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穆子清比他迟几天考,因为如此,老叶氏不再让他们兄弟去田里干活,都是她去联系短工来帮家里抢收,不让穆家兄弟沾手。
  穆子期没有辜负老叶氏的好意和期盼,他把全副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就为了考个最好的成绩。七月十日那天,他在季文甫的带领下,拿着准考证进入县城平安小学的考场,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把自己这一年来学习的成果在试卷上完美地呈现出来。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时,穆子期有些疲惫地拖着双腿走出考场。此时,他的精神有些亢奋,不单单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假期,也是因为他已经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这次跳级上初一年级,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他是不可能落榜的。


第48章 一鸣惊人
  “子期; 你考得如何?”从另一间考场出来的严日初见到穆子期,本来蔫头蔫脑的他立马来了精神; 连忙挤过来,用手肘捅捅他的腰侧; 低声询问; “刚才地理的最后一道题你做出来了吗?”
  前后左右的学生闻言,精神顿时一振; 耳朵偷偷竖起来。
  “该做的我都做了。”穆子期假装看不到旁人的目光,老老实实回答; 至于对方的后一个问题,他点点头,答道,“这道题做出来了; 答案是在明州府的梅花镇安营扎寨。”这道题是最后的附加题; 还是有点难度的。
  “什么?我算出来的是咱们芙蓉镇。”严日初低声哀嚎,神情顿时紧张起来; 再也没有刚才故作的颓丧。
  他本来只是随口问问的,虽说穆子期能以一年级的身份来参加考试就说明他的实力,但他不认为对方的成绩真那么好,毕竟这又不是大金国考的八股文; 就算以前他在大金上过学,在大夏也很难有用武之地。
  不是一个体系的学识,大金那边的酸腐成天说他们这边离经叛道呢。
  没想到穆子期真的做出这道他心目中的“难题”,而且看他的表情; 似乎还很……轻松?
  这怎么可能?对方只上了一年小学!
  想到这里,他急急拉着穆子期跑到对面一座凉亭坐下,解下书箱就在里面摸索了一阵,掏出从考场带出来的空白草稿,嘴里念念有词:“一队官兵从夷州出发,搭船向南航行三百海里,再向东航行两百海里……到达陆地后,步行前进,先向东方向行走一百五十里,又向北行走一百里,再然后向西行走一百里,最后向南走一百里,试问,官兵最后在哪里安营扎寨?”
  “子期,这道题是这样子吗?我有没有说错?”写到最后,严日初抬头看他。
  穆子期站在他身边,看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的考生,回忆一下试题的内容,点头道:“你说得对。”
  “那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你看一下有什么和你不同。”严日初继续抓着铅笔刷刷刷地写下答案。
  等他写完,穆子期拿过来看了下,就抓起笔写下自己和他不同的地方。
  “是这样吗?”严日初白嫩的脸蛋已经冒汗了,重新又算了算,发现竟然真是自己错了!
  “我错了!”他紧紧抓住笔杆,怔怔地看着纸上的内容不说话。
  穆子期抿抿嘴,发现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小少年原来是这么在乎自己的成绩,他想了想,终究还是开口安慰道:“你前面的步骤对了,老师们应该只扣你后面的分数,这道题还有分数的,不会扣完。”
  “这可是十分啊!一点都没被安慰到。”严日初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皱成一团,“万一我正好因为这扣的几分上不了初中呢?”地理课可是他最喜欢和最拿手的功课,他本来以为自己考得很好,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粗心和记错一个知识点而导致最后一道大题扣分。
  完了!万一他真考不好,他爹一定会抽他的!
  穆子期:“……”好吧,他无话可说。
  “行了,错了就错了,别死揪着不放,你平时做题就粗心大意,每次说你,你都说考试细心点就好了,现在弄成这样,都是你自身造成的。”老远就看到他们在凉亭的季无病刚走过来就听到严日初说的话,没好气地呛了回去。
  “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季无病双手拢在宽大的袖子中,嘴角弯起一道讽刺的弧度,微风一吹,衣袂飘飘,越发显得他身材单薄。
  “这样好吗?”穆子期无声地张嘴,不安慰一下?
  季无病朝天翻了翻白眼。
  穆子期无奈,又见他面色苍白,额头出汗,顾不得其他,赶紧询问道:“无病,你的脸色不好看,是不是中暑了?”他来县城考试,原本是想住在客栈的,不过季文甫没让,把他带回自己家。
  季家是两进的宅子,季文甫的妻子早已去世,平时季家只有季无病和他的祖父母一起居住,前院的客房是空着的,所以穆子期住进去完全没有压力。
  季爷爷和季奶奶对于穆子期的打扰很是欢迎,再看自家的孙子和他竟然认识,更是开心不已。而在季家住的这三天里,由于每天晚上一起复习,同进同出之下,穆子期和季无病的关系比之前更进一步。
  穆子期听季爷爷说过,季无病从小身体就不大好,打从娘胎出来就一直吃药,后来经过精心调理,加上他年纪渐渐大了,注重保养,这才慢慢好转。不过就算如此,他的身体还是比一般的少年弱一些。
  此刻穆子期见到季无病脸色苍白,自然会紧张。
  要说考试有什么不好,最不好的就是这个季节了。虽说七月流火,气温已经慢慢下降,但在南方,七月份的太阳还是很猛烈的,尽管这个时候没有温室效应,但在没有空调、没有冰块降温的考场里,大家还是汗流浃背,再加上考试一紧张,这身上出的汗简直是……他拿进去的那一葫芦的清水全部喝光了都不够。
  “我没事,就是觉得热得慌。”季无病手撑着石桌,在石凳上一屁股坐下,然后在腰间解下一把折扇使劲扇风。
  这折扇是不能进去考场的,一般的杂物都会放在考场外边。
  这边的严日初本来还在生气,但见季无病的脸色的确苍白,也就不好再说,只能坐在对面生闷气。
  穆子期左右看看,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换成现代时间才是四点半,他现在回家还来得及,反正从县城到清溪村只有十八里的路程,他走路快点,一个多小时就够了,现在白天长,回到家太阳还没落山呢。
  “走吧,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日初,你不要自己吓自己,现在分数尚未出来,说什么都太早了。”穆子期颇有些无奈。
  尽管他在这里居住时,一心沉浸在考试上,但对于两人平日里的表现还是有所耳闻的。其中季无病的算学非常好,人也十分聪明,就是偏科,对国文和历史不大感兴趣,花费的心思最少。就算如此,他每次考试都是县城平安小学的头名。
  按理说好成绩的学生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可惜季无病说话较为刻薄,总是直接说到别人的痛处,久而久之,大家自然对他敬而远之。
  至于严日初,他的成绩中等偏上,个性开朗大方,交游广阔,和谁都能聊得来,令大家惊讶的是,他和季无病的关系竟然是最好的,平时在学堂,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说得对,我不能自己吓自己。”严日初头一甩,很快就自我开解,忙站起来道,“走吧,总算是考完了,接下来咱们有一个月的假期,太好了!我要好好在家睡几天,每天睡到自然醒。”说到这些令人开心的事,他的心情总算好转起来。
  见他如此,穆子期和季无病没话说,大家结伴往大门走去。
  临走之前,季无病和严日初还回头看了下绿荫葱葱的学堂,神情颇为不舍。
  回到季家,穆子期惊讶地发现老叶氏和穆子清竟然来到这里,还和季奶奶坐在一起闲聊,看样子相谈甚欢。
  “奶奶,你们怎么来了?”穆子期话一出口就知道原因了,还不是来接自己的?只能故作埋怨,“不是说不用您来接吗?这天气热得让人冒烟,我又这么大了,自己能走回去。”他看了一眼乖乖坐着的穆子清。
  穆子清无奈地摊摊手。奶奶不肯听他劝说,他有什么办法?
  老叶氏看到穆子期朝自己走来,心情有些激动,毕竟三天没见面了。
  “地里的菜长得好,吃都吃不完,我就和圆圆摘一些来卖。”老叶氏笑眯眯道,“三郎说家里的墨锭用完了,他也跟着来。”顺便把一些瓜果蔬菜送给季家,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自家的一点心意。
  穆子期瞥了一眼心虚的穆子清,他考试又不用写毛笔字,墨锭没有了有什么关系?只是在外人面前不好说什么,就点头道:“那正好合适,我不用走路回家了。”
  “大郎,不住多一晚上吗?”季奶奶听到这里,有些急了。穆子期是提前一天来到县城居住的,住在季家的三个晚上,每次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会聊一会儿天,对于这个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她是喜欢的。
  “不了,家里的稻谷还未晒干,稻田还要耕作。季奶奶,等山长回来,请帮我跟他说一声。”穆子期婉拒。至于季文甫,本来他一直陪考的,结果昨天接到一封信,似乎是他的好友出事,无奈之下,他今天一大早就离家去处理了。
  老叶氏又和季奶奶寒暄几句,说了一箩筐感激的话,等穆子期收拾完行李,双方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穆子期对老叶氏的交际能力佩服不已,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些。
  季无病则板着一张小脸,挥手道:“有空记得来玩,我爷爷奶奶喜欢你。”
  “我会的。”穆子期笑着点头。
  “大哥,你考得怎么样?”往回赶路时,穆子清终于按耐不住了,连忙问起。
  穆子期回头看了一眼老叶氏,见她神情慈爱地看着自己,忍不住笑道:“放心,没问题。”说完又板起脸,对他训斥道,“不是说这几天你要好好在家复习功课么?后天你就要期末考试了。”
  “大哥真厉害!”穆子清一听,面露喜色,忙拍拍胸脯道,“你放心,我都复习过三遍了,而且你常说劳逸结合,我在家看书久了,就想出来转转。”
  老叶氏也暗暗松了口气。
  “总有一大堆理由。”穆子期笑道,狠狠地把他的脑袋揉了一把,回头见老叶氏点头,就知道他在家表现不错,自然不会紧追着不放。
  接下来,穆子期又问起家中的其他事。
  “大郎,这几天官府贴出布告,说是鼓励大家种植大蒜。”老叶氏说起的这事引起穆子期的注意,“官府不仅提供蒜种,还会派农官到各个村庄指导种植,如果村民不放心,还能签订那个什么契约,说是等大蒜收获时,官府用至少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全部收购。我看很多人都心动了,连村长都说要带头种植。”
  “大蒜?”穆子期只知道大蒜不止可以用来做调料,还是天然的植物抗菌素,有杀菌的作用,现在官府鼓励种植大蒜,也不知道他们打算用来做什么。
  这个暂时没法打听,他只能继续问,“是在整个大夏鼓励,还是单单我们这里?”
  “单单我们平安县,说是我们这里的什么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大蒜。”老叶氏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出来,“大郎,你说我们种吗?听说大蒜管理得好,每亩产量至少能有五百斤以上,甚至更多。”
  他们家有六亩水田,九月中旬种植,明年三月份就能有收获,这样的话,起码能卖六两银子。更何况,听说大蒜不止能卖蒜头,还能卖蒜薹,又有官府兜底,怎么看都是比较划算的。
  “我去打听过再做决定,万一管理麻烦的话,我们就不种。”穆子期思考后答道。
  “好。”老叶氏自然没有意见。
  接下来,三人又谈起其他事,路上看到有要坐车的村民,他们见对方面善,也就同意了,顺便挣点车费。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等成绩出来起码要十天时间,穆子期在家安心干活。除了要把稻谷晒干,他早晚还要到黄豆地里查看成熟情况,顺便除草。有了空闲时间,就要上荔枝地观察荔枝的生长情况。
  因为今年荔枝的收获让他们尝到甜头,穆子期专门带上礼物去了一趟邻县的果农那里请教,回来就学着修剪树枝。
  这一忙就过了十天,七月二十二日上午,小升初的成绩出来了。
  出乎大家事先的意料,名不见经传的穆子期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斩获榜首,加上传出他只上了一年小学,所以穆子期可谓是横空出世,一鸣惊人。
  在这个小小的平安县是一举成名,还把名气传到明州府。这不,穆子期还未来得及欣喜,就同时接到县里平安中学和府城明州第一中学的入学邀请。


第49章 给的奖励
  大概是暑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些学校的动作都非常迅速,穆子期前脚刚知道自己的成绩; 还未回过神来,后脚他们的入学邀请就来了; 竟然还是老师亲自跑到家里。
  想起刚才他们话里的针锋相对; 穆子期就有些无奈,生怕得罪了其中一个。
  热情送走两所学校的来人后; 郝村长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问道:“子期;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心里高兴极了,村里出了穆子期这么会读书的人,对自己也有好处——他这个村长总不能当一辈子,他还有上进的心思。
  “当然是去县里; 县里离家近; 我还可以每天回家。”不就是每天走半个多时辰的路嘛,他能走得动。之前在镇上读书时; 有些家里离得远的小孩子还得走一个时辰,人家照常天天去学堂,从不迟到。
  这时候,穆子期不得不庆幸自己当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