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养家日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你看!”穆子清兴奋地扯着他的衣袖,声音变高,“你快去套!套鸡!”
摊子的人气非常旺,称得上是挤得水泄不通,毕竟两文钱可以套一次,万一真套中那只鸡或兔子之类的,岂不是赚大了?可惜这个距离太远,整个上午暂时还没有人能套中,倒是让摊子的主人赚了不少,笑得合不拢嘴。
此刻大家听到穆子清的话语,本来想嘲笑几句的,可定睛一看,见是两个容貌俊秀的孩子,自然抱以善意,有人好心提醒道,“两位小哥,想要套到活鸡可不容易,有不少自诩有准头的人都套不中,你们可不要把压岁钱花光了。”
“感谢提醒。”穆子期露齿一笑,见老叶氏他们也挤过来了,就把背篓放下让他们看好,自己则去排队。
排队的人是多,但大家套圈的速度挺快的,穆子期仔细观察,发现有几个差点就套中了,好多人不信邪,非要再花一笔钱继续套,可惜摊主不肯,按照规则每个人只能套五次,五次不中就得重新排队来过。
这样一来,队伍的速度就很快,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轮到穆子期了。
给摊主十文钱,穆子期套第一个的时候就察觉到这个藤条制成的项圈有点不对劲,重量不均匀。转念一想,觉得这是摊主采取的正常手段,不能说人家什么。不过在之后的两次,他总算是熟悉手感,心中就有了几分把握。
倒是一旁的穆子清比他还要紧张,一个劲地说,“大哥,不要紧张,慢慢来。”好吧,把当初要进考场时穆子期叮嘱他的话都复制出来了。
“三哥,你不要出声打扰到大哥。”穆圆圆不满地扯扯穆子清的衣袖。
穆子期没搭理他们,凝神静气,一出手,心里就有个预感:中了!
果然,项圈稳稳地套进鸡脖子里。人群一下子轰然一声,纷纷叫道,“中了,中了!”竟然比穆子期本人还兴奋。
穆子清和穆圆圆顿时欢呼起来,眼睛直盯着那只鸡,就算只有两三斤,可那也是肉啊!大年三十吃的那只鸡,味道可是记忆犹新啊。
老叶氏看着表现出色的穆子期,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跑出来了。
摊主暗暗一惊,脸色倒是没变,只是手里捏着最后一个项圈,笑着问道:“小哥,你还想投什么?”眼睛四下看了下。
穆子期循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果然发现有三四个大汉在周围站着,面色冷峻,他想了想,庙会是热闹了,可也鱼龙混杂,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不好冒险,就笑道:“圆圆,大哥给你套那边的发饰。”这发饰模样类似蝴蝶结,应该是绑到小女孩的头发上,颜色鲜艳,配色不错。
“好。”穆圆圆兴奋得小脸都红了,使劲点头道,“就要那个。”说着用手指了指。
穆子期点点头,注意力集中,一丢,果然套中了。
人群一片哗然,如果刚才是走运的话,那现在显然就是实力了。
穆子期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好惊讶的,付出自然有收获,他从六岁开始习武,想当初比读书还认真,现在又每天练习,手脚的协调能力和运动神经不错,只要找到点感觉,想套中并不难。
没有理会旁人的议论,当穆子期表示不再排队套圈后,摊主脸上的笑容总算变得真切起来,还帮他找了个小鸡笼把战利品装进去,不收任何费用。
“穆……子期?”几人走到一个偏僻点的地方,正围着那鸡笼猜测是公还是母,穆子期就突然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他转身一瞧,颇为惊讶,笑道,“严日初。”没想到竟然能在庙会上再次见到这个有一面之缘的人,是他以前跟村长到镇衙门开会时认识的。
“你竟然还记得我!”严日初仍保留着小胖的身材,他见穆子期认出自己很是开心,几步就冲上来,笑道,“我刚才在人群里看你套圈,认了一会儿才认出来的,你长高了不少。”而且还变俊俏了,真令他郁闷。
他没好意思说,本来他早就忘记穆子期了,是回来过年时,他爹提起芙蓉镇小学有个学生读书厉害,考试成绩满分,刚才对方在套圈,他仔细打量后,这才和穆子期的真人对上。
“当然会记得。”穆子期点点头,见到他很是高兴,忙问他,“你如今还在县里读小学么?”他忍不住看向跟在严日初身后的小少年,看起来也才十二三岁,身材高高瘦瘦的,五官虽然俊俏,但束起的长发并不整齐,加上他身上穿的不大合身的衣服,总让人有种不修边幅的感觉。不过他的气质好,并不显得邋遢,还以为人家是故意这么做的。
此时对方正好奇地打量自己。
“嗯,我现在读四年级,本来想回镇上读的,可惜这里没有高年级。”严日初语气颇为遗憾的样子,笑道,“明年我就读初中一年级了。”
“还不知道你能不能考上,你就先吹起来。”他身旁高瘦的少年吐槽道。
“我肯定能考得上。”严日初白了他一眼,又向穆子期介绍,“这是季无病,和我是同窗,今年十三岁了。对了,他还是你们小学山长的儿子。”
穆子期一惊,神情顿时郑重起来,忙上前一步作揖道:“原来是季哥哥,我是穆子期,曾听闻山长提起过你,说你头脑聪明,学习好,人又懂事,我一直想见你一面,再向你请教,没想到如今如愿了,呵呵,看来今天出来逛街真是做对了。”他的生辰是七月一日,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日子出生的,不过叫哥哥总没错,大不了被纠正。
季无病见穆子期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也连忙回礼,说了几句寒暄的话,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我爹……他真的说我学习好人懂事?”说完后还把视线转向一直好奇看向这边的穆子清和穆圆圆。
穆子期看到他紧握起来的右手,故作毫不在乎的语气,心里暗暗一惊,难不成季家父子的关系不怎么好?没有再多想,他点头道:“当然,我的功课大都是山长教的,他时常让我跟你学习。对了,你二年级的试卷我看过,山长保存得非常完整。”
“是吗?哦,我知道了。”季无病低咳一声,眼睛快速眨啊眨,抿抿嘴,下巴微扬,“那边是你的弟弟妹妹?”
穆子期转头一看,赶紧朝老叶氏等人招手,等他们走到跟前,就跟双方正式介绍。
老叶氏对这种场合应付得毫无压力,尤其得知季无病和季文甫山长的关系后,更是热情十分。等季无病和严日初回过神来,两人已经坐在一家干净的馄钝店里等待吃东西了。
季无病狐疑地低头思考了一会,自己是怎么稀里糊涂就同意来这里吃东西的?
这边,穆子期则和严日初热情攀谈起来。
“你套圈的准头很厉害啊,是不是专门练过?”严日初问出自己按捺已久的疑惑,“我和无病已经在那里花掉五十文钱了,一次都没中。”
“我每天练习射箭,手感不错。”穆子期微微一笑。
“原来如此!你以后是不是想考军校?这是提前准备吧?我有些同窗就是这样,回家还得习武。谁叫现在武人的地位高呢,对了,听说今年朝廷要对北方那边用兵,在咱们大夏,从军可是前途一片光明啊,说不定以后还能封爵封侯呢。”严日初一脸的欣羡,又捏捏自己的胳膊腿,颇为丧气,“我不行,班里每次跑步我都不及格,唉,家里人也不肯。”
“用兵?”穆子期暗暗皱眉,虽然早就猜到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打仗不知道对他们的影响大不大?
“这种小道消息到处都有,谁也不知道真假,反正迟早有这么一天。”严日初大大咧咧地挥挥手,又继续提起另外一个话题。
一顿饭的功夫,穆子期和他们的关系熟悉一些,告别之前,严日初还依依不舍,并鼓励他明年一起努力考上县里的中学,这样大家就可以一起上学了。
见天色不早,穆子期等人不打算再继续逛,他们到牛车停留的地方等到陈香和瑞珠,大家开始往回赶。
回到家,老叶氏笑道:“这两个小娃儿都是好人家的孩子,大郎,以后到了县里读书,你可以和他们做朋友。”
“奶奶,你放心吧,我心中有数。”穆子期点点头,他也觉得严日初两人并不难相处。令他稍稍遗憾的是,年前二十七那天,他见家里的芹菜、葱、蒜长势良好,去县城买红纸时顺便采摘一篮子的菜送给季山长,那时他还进门喝了杯茶,可惜没有见到季无病,要不然他们会更早认识吧。
通过今天的交谈,他真切认识到自己还不够好,别看季无病埋汰严日初的成绩,其实他们两人的知识面都很广阔,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人云亦云,双方交谈起来很是愉快。
第47章 小学结业
好的朋友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穆子期当然知道这句话; 他前世毕业工作一年,对于朋友的定义有自己的理解。无论如何; 学生时代交的朋友总会单纯些。他知道严日初和季无病是值得交往的人,但目前想去结交是不大现实的事。
说来都是泪; 人家是四年级的学生; 自己还在读一年级呢,地位不平等啊; 大家又不是一个学校的,想维持友谊比较麻烦。
穆子期不再多想; 只要自己实力到了,想交的朋友自然会水到渠成。
在看完元宵节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灯后,这个年终于过完了。大家没有闲下来几天,很快为今年的春耕而忙碌。
筛选种子; 育种; 整地……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里; 清溪村家家户户开始忙活起来。
“我和三郎要读书,家里种三亩的水稻能忙得过来吗?”此刻穆子期深切感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困扰。陈香已经看好日子了,今年四月就成亲,那样的话; 他和瑞珠就要为自己的小家忙碌了,不一定有空来家里帮忙。
“你和三郎安心读书就是,这些我会解决。”老叶氏笑眯眯说道,“咱们家有牛; 用牛来换几个劳动力还是可行的,大郎,只要你和三郎保持成绩优秀,村里人一定不会对咱们视而不见。再说了,还有郝村长在,请他介绍几个干活老实的人还是可以的。”
穆子清闻言,若有所思。
“好吧,到底不能总是买米,那咱们今年靠近河流那边的三亩地就种水稻,家门前的这三亩继续种黄豆,顺便套种玉米,去年有过种植的经验,今年黄豆和玉米的收成应该会好一些。”穆子期见老叶氏一副轻松的模样,心里颇为感慨,好像到了清溪村后,自家奶奶就一直没有烦过,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这让他们跟着心情也好起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不必着急。
“至于荔枝地,今年就在空隙间种点花生、蔬菜吧。”穆子期想起去年收花生的疲惫,心里隐隐发憷,不过这些事没法不做,只要是种地,无论种哪一样都会觉得辛苦。
说定开春要耕种的事,大家各自忙碌开来。
穆子期带着穆子清上山去给荔枝树除草施肥,按照荔枝树的长势来说,嫁接繁殖的荔枝树三年就能开花,算一算,他家的荔枝树已经够树龄,今年应该是结果的时候了。
到了山上一看,就算去年临近年底有两天下了一层薄薄的雪,这九十五棵荔枝树依然全部成活下来。穆子期此刻看着空下来的五个位置,摇头道:“看着那个坑总不舒服,我过几天再去寻五棵荔枝树来补种。”正好凑够一百棵。
穆子清自然点头赞同,他看着地上钻出来的杂草,惊道:“大哥,你看这里的草好茂盛,刚才一路走来,我没发现其他地方有这么密的野草。”
“这说明我们上次施肥有效果了。”穆子期笑道,根据他向果农请教来的经验,他知晓荔枝树一年最好施四次肥,第一次就在立春前十天,当时他们用牛车从家里拉来积攒的已经腐熟的杂草、人畜粪、草木灰等农家肥,再从山脚下挑到半山坡一一埋下,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现在就见到成效了。
“不说废话,开始除草。”穆子期挥动锄头首先干起来。
*
二月十五日是开学的日子,大家刚去学堂交了束脩,还没上几天课,清明节就到了。按照大夏的规定,传统节日是要放假的,更别提现在处于农忙时节,所以学堂一下子放了五天假。
至于毛田宝这类想上学的孩子,学堂没有接收,只让他们八月份再来,让不少家长后悔不迭。
趁着这几天的假期,穆子期等人继续做之前未完的事,插秧、种豆、种蔬菜……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走路都跑起来,以便节省时间。
等干完这些农活,穆子期发现同窗们又瘦了两分,他摸摸自己的脸,无奈地叹了口气。即便每天戴着草帽,他也是一副饱受摧残的模样,黑了一成,还腰酸背痛。他该庆幸现在的太阳不算大,真到了六七月抢收的时候,每个人不瘦几斤是不行的。
春忙过后,一转眼就到了陈香和瑞珠成亲的日子,不止是他们,前段时间清溪村已经办了几场喜事,都是娶妻嫁女的,唯有郝村长办了闺女的百日酒。
热热闹闹把瑞珠嫁出去后,家里一下子少了两个人吃饭,穆家人一时之间还不习惯,但这又是正常的,陈香和瑞珠成亲了,虽然就住在隔壁,但两人总不会还在穆家吃。况且,新婚的夫妻总是黏黏糊糊的,穆子期相信,他们更乐意单独开火。
“瑞珠出嫁,奶奶,以后家里的事你和圆圆就得多辛苦了。”穆子期轻轻碰了下穆圆圆绑在头顶的两个发髻,笑道。
“我现在已经学会煮菜喂猪了,家里又挖了水井,连洗衣服都不用去河里,比以前方便,大哥,你放心,家里的事我和奶奶能做好。”穆圆圆赶紧躲开穆子期的碰触,娇嗔道,“不许摸我的小辫,人家好不容易才编好的。”
“我就摸就摸,你能怎么着?”穆子清早就手痒了,闻言就伸出双手重重地拽了一把。
“三哥!”穆圆圆尖叫。
穆子期视若无睹地把手收回来,掩嘴低咳一声:“不去河里是比较方便,夏季多暴雨,那里的水流还是比较急的。”以往穆圆圆每次去河边洗衣服都是和瑞珠一起去,加上她自己学会了游泳,要不然大家可不放心。
毕竟那条清水河可是淹了不少人,尽管每次都能获救,但万一呢?
“村长说了,没有大人看着,小孩子不能到河里玩水。”老叶氏笑看着他们打闹,“你就放心吧,你和三郎好好读书便是,家里的事有我们在。”
穆子期兄弟重重点头。
接下来,大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上个学期学堂下发的奖励金让众多小伙伴瞪红了眼睛,他们有些长那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往日在家,父母藏钱总不可能让他们偷看,因此他们个个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年中的期末考试能考出个好成绩。
穆子期继续跟季文甫学习,今年七月中旬就要进行小升初考试,离现在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了,很是紧张。
“不错,看来你在假期里很自律。”考察过穆子期的进度后,季文甫真的震惊了。因为穆子期已经把三、四年级所有的课本都通读过几遍,还能准确理解大部分课文的意思,并且已经把两本国文课给背下来。
寒假短短的两个月里,他能做到这个程度,季文甫十分欣喜。之前放假期间,穆子期很少到县城找他请教,他还以为对方是孩子心性。也是,平时在学校被约束得紧,一放假还不撒欢似的到处野?就连他的儿子也是如此,单是府城就跑了两趟。
可他没想到穆子期真的会老老实实在家读书,而且自学的效果如此之好!
到底是悟性高!季文甫原先觉得穆子期的记忆力只比一般的孩子稍强些,但悟性绝佳,能举一反三,一点就通,现在看来,单看他的自律,保持下去的话,就知道这孩子以后的前途不会太差。
“不敢说多自律,只是早晚抽空来看书。”穆子期故作腼腆地笑了笑,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嗯,不错。”季文甫淡淡说了一句,怕他骄傲,面上不显,重新拿起他的教案,说道,“现在先从地理开始,我从头到尾和你梳理一遍,有什么不懂的,你记得提问。”
“好的,山长。”穆子期应了一声。
专注于学业的日子过得极快,穆子期每天在学堂认真学习,回家后只要太阳还没落山,一般会扛着锄头到田里、地里除草,日子过得充实无比。
虽然有时会觉得很累,但他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学习,这让他的内心很是宁静。尽管物质生活不富裕,但对比在老家宁安县的生活,他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现在的日子,不喜欢吵吵闹闹,你抢我夺,暗含心机。
保持专注、单纯的心境,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眼看着自己的积累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六月份,山上的荔枝即将成熟,意料之中,结的果子稀稀疏疏的,一棵树上少的结几个,多的十几个,就是个头颇大。
穆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