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一代[穿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同五要两千斤脱了壳的大米,姚祺年至少得回收两千两百斤稻谷,按一毛钱一斤的价回收的话,就要两百多块本钱。
“对方会先给一百块钱定金。”姚祺年道:“咱们只要再拿出一百多块的本钱,就能做成这笔买卖。”
听他这么说,姚四海和姚祺田都心动了起来。
姚四海没说话,进屋里片刻,等再出来,手里多了个破瓦罐,他的所有积蓄都在这破瓦罐里。
父子三人清点了遍,统共有五十五块。
姚祺年的十二块五还剩十一块。
加起来就是六十六块。
姚四海看向大儿子:“田娃子,你手里有多少?”
姚祺田突然脸红起来,磕磕巴巴道:“估、估计有三十多。”
在老两口眼皮子底下存这么多私房钱,姚祺田不敢看他爸,怕他爸骂他。
好在姚四海只是叹叹气,也没说什么,只是对姚祺年道:“年娃子,这些钱你先用着,不够我再想办法借点。”
姚祺年应声,没觉得不好意思,反正这些钱早晚会挣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妹纸问更新时间,再说一下,每晚八点更新哈~
谢谢小天使的地雷,么么哒O(∩_∩)O~
炸馒头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1…24 19:34:17
第7章 县城巧遇
贩卖稻谷是件影响家庭年收入的大事,姚祺年不认为他能肆意做决定,必须要得到家里人的认可和支持才行。
家庭和睦,一致对外,是发家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初步定下贩卖稻谷之后,姚祺年又给他们算了笔细账,得出的结果是,转手两千斤稻谷会让他们多出一百多块钱的收入。
年关将至,基本没了农活,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把时间利用起来挣钱,毕竟一百多块钱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笔可观的收入。
全家人都干劲十足,就连姚祺田擅自把私房钱拿出来添做本钱,贡付姐也没发牢骚。
这期间,姚四海和姚祺田父子两赶牛车挨家挨户打听有没有多余的稻谷要卖,如果有,他们就按一毛钱一斤的价回收。
姚祺年也没闲着,他又跑了趟江北市,把赵同五带到大圩村,一来让赵同五确定他不是骗子,二来也让他看看回收稻谷的成色,取得起码的信任。
赶着中午,王乃云杀了一只大公鸡,大铁锅炖上,上蒸屉蒸大米饭,又炒了几个小菜,诚意十足。
赵同五吃得喷香。
泾河县的稻谷谷粒饱满,晶莹剔透,蒸出来的米饭软硬适中,口感香糯。
赵同五嘴上不说,心里却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大兄弟,过完年能不能再给我转两千斤?”生怕姚祺年之后不跟他做买卖,赵同五迫不及待追要货。
姚祺田喜上眉梢,立马就要同意,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姚祺年劫了话岔子:“过完年先看能不能收够两千斤,要是能,就给你送过去。”
赵同五没犹豫:“成,能收多少就给我送多少!”
当着赵同五的面,姚祺田没好说,等他离开后,姚祺田才皱眉道:“年娃子,他要多少咱们给多少呗,万一恼了他做不成买卖怎么办?”
姚祺年无奈笑:“大哥,话不能说太满。过完年新稻没下来,旧稻又被咱们收的差不多,上哪去给他再凑两千斤?”
听他这么一说,姚祺田黝黑的脸上泛红,嘿嘿一笑:“说的也是,不过等新稻下来了,咱们指定能挣更多!”
姚四海也点头:“等明年新稻一下来,咱们立马就挨家挨户收。”
姚祺年跟他们看法不同,摇摇头:“咱们要回收不错,但不要马上卖,囤着,等价抬高了再说。”
囤货可以说是资本家的臭德行了,姚祺年在富贵圈子里长大,不会不清楚,当然也不会以为耻。
对于姚祺年的建议,姚四海有些困惑,不过也没反对,以前小儿子念高中那会儿,他倒是没发现小儿子是个有主意的人,现在不念书了,没想到一点也不比村里的小伙儿差。
至此,姚四海越发觉得念书重要,对小闺女的成绩也越来越上心。
到腊月二十的时候,姚家人收购了两千多斤稻谷,也脱完了壳,随时能送去江北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必须要找辆卡车运输过去。
姚祺年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师傅。
“爸,我要去趟县城,跟林师傅谈谈。”姚祺年从公账上支出十块钱,揣进兜里。
姚四海叮嘱道:“记得买包好烟带上,钱多带点。”
事实上家里也没多少钱了,姚四海还从同族亲戚手里借了五十块。
“钱够了。”
姚祺年打算先厚脸皮欠着林师傅的运输费,等稻谷送过去,另外的三百块拿到手了,再给他结账。
他也想要点脸,但没办法,他手里没钱。
公社有个小汽车站,每天有一班汽车去往县城,车票要五毛,舍得花钱坐车的人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运气好的说不准能在半道上拦到顺路的马车或拖拉机。
姚祺年还算幸运,路过公社卫生站时,宋医生正好赶马车出来。
别奇怪,这年头的乡镇医生身兼数职,抓药打针吊水做手术不说,还得定期去县城药房进药。
宋医生勒住马缰,热情的吆喝:“小兄弟,去哪儿?上来我带你!”
姚祺年求之不得,忙跳上架子车,又上道的递根烟给宋医生:“叔,你这是去做什么?”
“去县城进药。”宋医生不抽烟,转问姚祺年:“你去干什么啊?”
姚祺年笑道:“去个朋友家办事。”
宋医生没多问,而是跟姚祺年唠起了家常,问他哪个村的,老子娘叫什么,多大了,结没结婚。
这些没什么好瞒的,姚祺年照实说。
结果宋医生在知道他是大圩村姚四海的儿子之后,微变了脸,没了刚才的热络劲儿,这让姚祺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没招惹这位叔吧?
一路无话到县城。
泾河县不大,紧挨着泾河,从河坝上下去就是主城区了,低矮的平房,逼仄的马路,一条东西走向的煤炭渣子路贯穿整个县城,沿路老革委会、县委、公安局、医院都在这条主干道上。
姚祺年在县贸易经理部的大门口下车,宋医生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还是道:“小伙子,你什么时候走?我大概下午两点会从这路过,想搭车就等着。”
“哎,谢谢叔!”
他话音才落,就吃了一鼻子灰,宋医生已经赶马车走远。
姚祺年摸摸鼻,愈发摸不着头脑。
好在他不是个纠结的人,很快把这事抛诸脑后,去贸易部门卫登记,进去找林师傅。
林师傅是县贸易经理部汽车队的司机,平时负责按上头指令调运货物,卡车也是汽车队的,所以当姚祺年提出让他帮忙送车货去江北时,林师傅很是作难。
“大兄弟,不是我不帮,而是不能帮,上头要是知道了,得处分我呐!”
姚祺年并没知难而退,他在这里认识的人不多,林师傅必须拿下,以后送货还得靠他。
“林哥,你想办法帮我走一趟,柴油费我出,另外给你七块钱运输费。”
林师傅一愣。
他开一个月的车,工资才三十六块,送一趟货就给七块啊。。。这可是笔不小的外块。
姚祺年再接再厉:“吃喝住都是我的。”
“你私下跑一趟,我不说,别人不会知道。”
“以后还得找你帮忙。”
林师傅心动了,琢磨了好一会儿,低声道:“什么时候?”
姚祺年也低了声:“明天后天都行,看你安排。“
林师傅想了想:“明天我先去送趟货,等送完货我直接去你家,大概在晚上八。九点到,你们在家等着,上了货,我连夜送去江北。”
解决了送货的事,姚祺年不由松口气,中午要做东请林师傅吃饭。
哪知林师傅却道:“你大老远来县城,哪能让你请,走,去咱们食堂,我请客!”
姚祺年没推辞,笑道:“行,以后再去公社粮站,你的饭我包了!”
食堂吃过饭,姚祺年问了时间,已经快到一点,他没耽搁,按说定的时间在贸易部大门口等宋医生。
没多时,宋医生赶马车过来了,车辕上还坐了个圆脸大眼的年轻姑娘,瞧着十六七岁的模样,仔细看跟宋医生有几分相似。
马车在他跟前停下,姚祺年跳上车,照例跟宋医生打声招呼,又朝圆脸姑娘点点头,冲她笑笑。
圆脸姑娘脸一红,也冲他笑,露出两个酒窝,很讨喜。
宋医生突然重咳了两声,斜眼扫过姚祺年,脸有点臭。
“坐好了。”
宋医生一甩马鞭,前头的老伙计猛然加速,姚祺年没防备,差不点摔成狗吃。屎,立马老实了,安安分分的坐在架子车尾,眼观鼻鼻观心。
倒是前面的父女两,时不时说说话,说得还不是本地方言,听着像是苏州一带的话。
姚祺年隐约能听懂几句。
宋医生,外来户,教书的闺女。。。
快到公社时,姚祺年总算明白宋医生对他态度转变的原因了,感情他拒掉的相亲对象,就是眼前这姑娘。
这就尴尬了。。。
到卫生站门口,姚祺年跳下马车,咳了声道:“叔,谢了啊。”
宋医生不太想搭理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来看着挺讨喜的小伙,自打知道他拒了自家闺女之后,就看这兔崽子不顺眼了。
马车上的宋明好转转眼珠子,瞧瞧她爸,又瞧瞧姚祺年,反倒大方的冲姚祺年摆摆手,笑道:“不用谢,反正顺路。”
其实在县城那会儿,宋明好就一眼认出了姚祺年,也知道姚祺年不愿意跟她相亲的事。
当初刘大娘给他们介绍对象之前,特意带她偷看过姚祺年,意思是她看顺眼了再介绍,看不顺眼就不提。
哪个姑娘不爱俏,姚祺年浓眉高鼻,长得自然没话说,宋明好一眼就看中了,尽管不太好意思,还是跟刘大娘说可以。
之后才有了刘大娘去姚家说媒的事。
哪知道对方不愿意,见都没见。
就因为这事,宋医生就惦记上了姚四海家的小子,他记性好,还爱记仇,眼下看姚祺年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等进了卫生站,宋医生忍不住碎念:“兔崽子,瞧不上我闺女,我看他以后找什么媳妇,最好是找头老母猪!”
宋明好:“。。。。。。”
宋医生又不放心的叮嘱:“闺女,以后咱碰见了,不许冲他笑,能不搭话就不搭话,知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年娃子:得罪了老丈人,怎么办,急!o(╥﹏╥)o
第8章 小挣一笔
姚祺年赶到家时已经天黑,一家人都还没吃饭,在等他回来。
“年娃子,事办成了没有?”
他才进家,王乃云就迫不及待的问。
“成了。”姚祺年渴的不行,刚想去大水缸里舀水喝,姚祺芳就给他端了碗热米茶。
姚祺年冲幺妹咧嘴一笑,挠挠她脑袋:“快,再给哥搬张凳子,哥快累死了。”
姚祺芳哎了声,蹬蹬跑去堂屋搬小马扎。
冬天天冷,一家子挤在厨房将就吃晚饭,一屋子的唏哩呼噜声。
姚四海问道:“林师傅什么时候过来?”
“估计明晚或后晚。”姚祺年道:“这两天晚上咱们都别出去串门了,林师傅的车不能停太久。”
姚四海明白,林师傅这是做私活,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搞不好工作都会丢掉。
“对了,今天大队书记来过,通知过完年要安排人去建码头,一天三毛钱。”姚四海又道。
“三毛钱?”姚祺田皱眉道:“太少了,我去修铁路一天还五毛钱呢,能不去吗?”
姚祺年也觉得少了,跟着问:“在哪建的码头?”
姚四海喝了口酒,说道:“码头要建在王郢生产队,每家每户必须要去个男人,如果不是强制性,谁想去呐!”
王郢生产队就是王乃云的娘家,姚祺年听过这地方,村子就在泾河沿岸,发洪水时经常被淹。
“河对岸是哪?”姚祺年问。
姚四海摇摇头:“具体是哪个庄子,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江北的地盘了。”
闻言,姚祺年没再问,心里想的是,如果码头建好,必然会有往来渡轮,要真这样,以后再去江北市,就会缩短约莫一半的路程,运输费也会随之降低,甚至他们可以开拖拉机自己送过去。
这样一想,建码头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过完年我去修码头,年娃子,你跟田娃子在家看着收稻谷。”姚四海安排道:“还有地里庄稼也不能丢,娃他妈,你跟大姐多操心操心。”
大家伙都没意见。
转天晚上,林师傅按时把卡车开了过来,他没进村庄里,而是停在通往公社的主干道上,然后步行到姚家喊人。
父子三个哪也没去,姚四海早早把架子车套在了水牛身上,见林师傅找过来,几人摸黑把地窖里的脱了壳的大米搬上牛车,来回四趟,才把所有大米装上卡车。
当夜,姚祺年没在家,而是坐了林师傅的卡车,跟他一块去江北市,一来是以防路上出事,二来是去要账。
他们夜里十点多出发,凌晨三点多到江北市,林师傅把卡车停靠在路边,两人在驾驶楼里将就睡到早上,等八点多姚祺年才联系上赵同五卸货。
赵同五还算讲诚信,早早把钱准备好,前脚卸货,后脚就数钱给了姚祺年。
整整三百块。
“大兄弟,过完年一定再想办法给我转两千斤啊!”
过年前后正是居民购买力最强的时候,赵同五就指着这段时间挣钱呢。
姚祺年见他给钱爽快,自然也有跟他长期合作的打算,诚心实意道:“行,我尽量给你转。”
交完货,拿到钱,姚祺年没耽搁,回程路上又数七块钱给林师傅,加上先前六块五的柴油钱,在运输费上一共花了十三块五。
林师傅喜滋滋的接过钱,喟叹道:“大兄弟,你胆儿可真够肥,一般人哪敢干啊!”
姚祺年忙谦虚道:“没办法,穷得快吃不上饭,总得想法子谋生。”
话虽如此,林师傅还是觉得他脑子活络,哪像自己,一个月就三十多块钱,活还一点没少干。
林师傅愈发觉得在贸易经理部给公家开车没意思。
“大兄弟,下回再送货,还来找我啊。”林师傅尝到了甜头,不由主动跟姚祺年套近乎。
姚祺年笑道:“行,过完年估计还有一车货,等弄好了我去找你。”
两人一路天南海北的聊,不知不觉就回到了泾河县,林师傅要去别的地拉货,不顺路,没法把姚祺年送到大圩村,只能放他在县城。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已经错过回公社的汽车,如果留在县城过夜,还要有介绍信,没办法,姚祺年只能走回去,边走边打探有没有顺路车。
结果一直没有。。。
姚祺年累得跟狗一样,还得坚持走,心里琢磨着,等手里再宽裕点,该买辆自行车代步了,他以后出门的次数只会更多,总不能次次靠走。
正出神的想着,身后冷不丁响起自行车打铃声,姚祺年往旁边让路,回头瞧了眼。
双方具是一愣。
宋明好下意识停了自行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姚祺年先打了招呼,朝她笑笑:“在县城办事啊。”
宋明好点头,微红着脸,老实道:“去印刷厂下单子,给明年入学的新生印书。”
自行车也是借校长的。
姚祺年嗯了声,视线落在她空荡荡的车后座上,想坐。。。
约莫是察觉到他意图,宋明好忙道:“还有几里路就到公社了。”
言下之意,你再坚持一下,我就不带你了。
姚祺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宋明好总觉得他眼神有点幽怨,像被饿了几天的土狗,光给看不给吃。
“那个,我、我先走了啊。”宋明好忙推快自行车,一个助跑,跳上去,脚蹬得飞快。
主席同志啊,不是她不学习雷锋,发扬助人为乐精神,而是助人为乐的对象有问题,她不好意思啊!
一米多高的二八大永久,被宋明好蹬得虎虎生风,哪知没走多远,悲剧的掉链了。。。
姚祺年慢吞吞的挪步过去,走到她跟前:“掉链了?”
宋明好郁郁的嗯了声,自己拿根小树棍把链条往齿轮上对。
一下,两下,三下。。。没一下对上。
姚祺年两手背后看了会儿,看不下去了,蹲下。身把她挤开:“我来。”
不得不说,有些事男人天生在行,姚祺年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