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次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氏这会儿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眼睛紧盯着儿子的面庞,怎么也看不够。
  “爹娘,咱们进去,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方之平挽起二人的胳膊,亲昵的拉着他们往前走。
  靖嘉也很有眼力劲儿的站在婆婆旁边,挽住她的胳膊。
  宋氏这才把注意力从儿子身上转移到儿媳妇身上,“这几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都是儿媳该做的。”靖嘉笑眯眯的道,是真的不辛苦,在江南的时候,她可没少和景文一起出去玩儿了,日子过得比在京城都潇洒。
  宋氏心里是感激的,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之平,去江南求学那三年,她是日日挂念着,这次去那里当差,虽然也挂念,但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着,到底是没那么忧心的。
  四个人走在前面,方之铭,小崔氏他们则跟在后边,一群人乌泱乌泱的往老崔氏的院子走去。
  中风偏瘫四年多了,但老崔氏的身体情况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好,每天还有心思听女先生说书,或者请人过来唱戏给她听。
  不过不知道是早先得了教训,还是如今已经对掌控孙子、孙媳不感兴趣了,总之在例行的请安结束以后,老崔氏也没多说别的话,让人很是松了一口气。
  在跟定安侯府待了也就是半个时辰,方之平便提出要离开,准备回去收拾收拾进宫。
  寻常官员回京复职,想要面圣的话,自然要等到皇上的宣召才行,但他们这不是去进宫面圣,而是长公主和驸马回娘家,直接递牌子进宫便是了,不需要等待皇上召见。
  给定安侯府这边自然不能拦着,进宫的事儿要紧。
  方之平和靖嘉离开时,当然也没忘了把宋氏接走。
  瞧着三个人相携而去的背影,小崔氏小声跟方之铭嘟囔道,“瞧瞧人家,他们才是一家人呢。”这个心偏的哟。
  方之铭甩手离开,才不搭理呢,就知道挑事儿,她怎么不说说,她这些年是怎么对他娘亲的,还有心思抱怨。
  方之平先把娘亲扶上马车,又把小妻子扶上去,最后才一个跨步登上去,撩开帘子进去的时候,这婆媳俩已经手挽手聊起来了。
  宋氏关心儿子、儿媳在江南的衣食住行,靖嘉则颇有耐心的一一回答。
  方之平见怪不怪,坐在一边儿给这热聊的婆媳俩递茶递点心。
  “总算是回来了,在哪儿都不如在自个儿家里好。”靖嘉感慨道。
  宋氏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嘛,京城到底比别的地方要安稳,等来年你们俩有了孩子,就更知道待在家里的好了。”
  先帝的孝期已经过了,儿子他们又从江南回来了,是时候该要个孩子了,她虽然不会像老祖宗当年一样,把孩子抱过来自己养着,但状元府和长公主府邻着,她若是想孙子孙女了,就可以过去看看,一点儿都不麻烦。
  更何况,之平和靖嘉的年龄都不小了,再不要孩子以后想要可就难了。
  靖嘉心里一紧,面上却是全然的羞涩,“到时候娘你可得给我们帮忙。”
  没生过孩子的妇人,面皮儿都薄,宋氏很是理解,笑道,“好好好,现在还是养好身子要紧。”妇人生产跟过一趟鬼门关,也没什么区别了,怀孕之前就得把身体调养好了。
  靖嘉点头,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婆婆没有让景文纳妾的意思就好。
  婆媳俩说话的时候,方之平一般是不掺和的,反正她们俩相处的比谁都好,用不着他在里面和稀泥。
  ****
  状元府和离开之前相比雅致的多了,宋氏在里面花了颇多的心思,而长公主府却一如既往,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模样,现在便还是什么模样。
  方之平和靖嘉也不耽误,换了衣服就赶紧往宫里赶,左右在慈宁宫一样可以休息。
  他们进去的时候是您宫里不仅有太后在,还有皇上的两个妃嫔在里面,不过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那两位便很有眼力劲儿的告辞了。
  方之平这才松了一口气,再怎么着他也算是外男,而皇上那两个妃嫔,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级,有没有可以见外男的资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可不想掺和到这里边。
  “母后,我想请个太医瞧瞧。”靖嘉一点避着人的意思都没有,反正她看个太医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太后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怎么了?”不会是身体有问题,所以才没有孩子。
  “我和景文也到了该要孩子的年龄,想找个太医看看,养养身体,做好准备。”靖嘉解释道。
  太后的心依然揪着,不知道女儿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不过既然不避讳驸马,这就说明驸马也是知道的,让太医看诊也就不用避着,某些人把太医院的提点叫进慈宁宫来。
  虽然心里忐忑,但太后还是安慰道,“百姓家结婚五、六年才生孩子的也有,这都是随缘的事情,该来的时候就来了,不必心急。”
  瞧着小女儿圆润的脸,太后这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儿,小女儿的生活过的公主里面最自在惬意的了 ,驸马是个贴心的,知冷知热不说,至今都没有个通房、妾室,但一旦牵扯上孩子,夫妻的情分,就算不了什么。
  方之平觉得自己这会儿应该表态了,也省得她们胡思乱想下去,“儿臣不急,儿臣和靖嘉有的是时间等,便是十年八年才有孩子也无妨,若是十年八年都不能有,那儿臣便和靖嘉两个人相守着过一辈子,也不差一个孩子。”
  就算是在古代当丁克了。
  这是靖嘉第一次听景文说这话,眼眶瞬间就湿了,一颗心有一半酸酸涩涩,说不上来的难受,另一半儿却像开了花一样,让人不知道怎么欢喜才好,脸上的表情也是又哭又笑,丰富的很。
  太后看着小女儿满脸的泪花,再看看驸马慌忙递过去的手帕,不管驸马这话能不能信守一辈子,但今日竟然能说出这个话来,她的傻女儿也算是值了。


第98章 
  靖嘉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哪怕有景文和母后在一旁劝着; 但还是觉得鼻子酸酸的; 眼泪不断的从眼眶里往外涌。连她自己都觉得奇怪,明明她也不是爱哭的人; 这次却怎么也控制不住,二十四岁的人了哭的跟个孩子一样; 想想就觉得羞人。
  因为心里不好意思,靖嘉两腮红彤彤的,再衬上发红的眼圈; 交错的泪痕; 绝对不是楚楚可怜的效果。
  太后都觉得自己女儿这哭相辣眼睛,宫里除了奶娃娃以外; 哪怕是皇子都知道如何哭得好看,当然这也不是谁教的,耳濡目染; 人人都哭得好看、哭得委屈; 没道理自己就得哭得丑,靖嘉这哭法一点都不像是从宫里出来的。
  一直到太医院的提点赶到慈宁宫的时候; 靖嘉才总算止住了眼泪; 外臣要进殿来; 硬憋着也不能哭。
  这么个形象; 太后可不能直接就宣人进来,又是净面,又是上妆; 忙活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勉强觉得女儿能见人了。
  不过再怎么遮,眼圈都是红的,刚刚哭过的眼睛远比平时要黑亮,明眼人一瞧就明白了。
  顾提点作为太医跟旁人还是不一样的,旁人怕冒犯,一般都不会仔细看上位者的脸,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他既然要给长公主看诊,自然也得按照这套程序来。
  眼皮都肿着呢,看来是没少掉眼泪,顾提点的心都吊起来了,莫不是得了什么重病,不然堂堂长公主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又假装不经意的瞧了瞧太后和驸马的脸色,得,就知道他这个提点被贵人召见准没有好事儿。
  顾提点提着心,小心翼翼的隔着丝帕给长公主诊脉,药王爷保佑,可千万别是什么不治之症。
  脉跳流利而不涩滞,脉率似数飞数之动象,指下有入盘走珠的圆滑之感。
  “臣恭喜太后、长公主、驸马,长公主已经有一个半月的身孕了。”
  靖嘉原本已经止住的眼泪,突然又落了下来,惊喜来得太突然了,本来因着景文刚刚那番话,她都已经开始想着后半生怎么面对众人的流言蜚语了,不到半个时辰,居然就诊出来了喜脉。情绪转换的太快了,她自己都没法适应。
  欢喜的摸了摸自己的平坦的小腹,她这个做娘的实在是太粗心了,都没察觉到孩子的到来。
  太后先是欣慰的拍了拍女儿的手,然后就忙活开了,又是赏赐宫人和诊出喜脉的顾提点,又是安排人去给皇上道喜,还把自己的两个嬷嬷叫过来,“喜嬷嬷和袁嬷嬷都是以前照看哀家的老人,你们兄妹几个都是她们接生的,手艺没说的,带回府里去,哀家也好放心。”
  靖嘉对这二人虽然算不上熟悉,但也是知道的,她们跟着母后几十年了,听说不止是养胎、接生有一套,对妇人产后恢复也很有心得。“谢谢母后,那儿臣便收下了。”有她们在,比搁俩太医在府里都踏实。
  见靖嘉满意,太后心里也舒坦,当初靖懿怀第一胎的时候,她也提过这个事儿,就怕长兴侯府备下的人,没有喜嬷嬷和袁嬷嬷手艺好、心性好,遇事不稳再误了她女儿,本来是一番慈母心,但偏偏让靖懿给撅回来,原因居然是怕驸马心里不舒服。
  见鬼的不舒服,若是真对一个人好,哪会在乎这个,怕是巴不得多几个人保障妻儿的性命才是。
  作为准爸爸的方之平反应就奇怪多了,先是不自在的摸了摸手腕,然后才是狂喜,一个半月的身孕,也就是说是在鄣郡的时候怀上的,回京的路上,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宿在马车上,他自然是没有心思办事儿,住在驿站、客栈的时候,觉得那是很多人住过的地方,尽管睡的都是自己带过来的床铺,但也还是觉得别扭。
  所以回京的路上,拢共他们也就只办了这么一次事儿,没想到居然就怀上了。
  不过总归是好事情,起码家里人不用再为这个事儿操心了。
  太后生育过三个儿女,自己的经验便足够丰富了,拉着靖嘉的手便开始絮叨自己的经验,什么吃食的禁忌,日常需要避讳的东西……
  心里欢喜又是忐忑,坐在一旁认真听太后讲述她以往的经验,看上去态度比靖嘉还要好,就差要纸笔把这些经验都记下来了。
  太后自然不会拦着,她巴不得驸马上心呢,哪怕帮不了多少忙,但有这个态度在,心里总是舒服的。
  ****
  建业帝原本是不打算亲自来慈宁宫的,之前几年给方之平的特权已经足够多了,现在也该缓缓了,不然对他在朝中立足没有好处。
  但是在得知皇妹怀孕的消息后,建业帝便临时改了主意,这可是大事儿,他可不能坐在乾清宫里当自己不知道。
  三年的时间,建业帝身上的威严感更甚,哪怕他面上带着笑意,也依然让人觉着有几分不好亲近。
  “都是大姑娘了,快要做母亲了。”建业帝感慨道,当初粉粉嫩嫩包在小被子里的奶娃娃已经长大了。
  “我早就长大了,好不好?”靖嘉笑嗔道,她都二十四岁了,就是没怀孕,也已经是大人了,不过这会儿还被人当成是小孩子,感觉还不错。
  建业帝含笑不语,还说自己是长大了,哪里像长大的样子。
  太后乐得看他们兄妹俩亲近,“哀家已经通知御膳房了,待会儿都留下来用膳。”
  “那儿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建业帝心情甚好的道,难得的好日子,又是母后亲自相邀,皇妹作陪,他当然不会拒绝了。
  四个人里头存在感最低的就是方之平了,毕竟顶头上司在这儿,他实在没办法不紧张。
  不过建业帝却是没忽略他,“江南的事儿办得不错,朕应该奖励你,六部里头喜欢哪一个?”
  皇上、大舅哥您别这么吓人成不成,这还是他能选择的?
  “臣听皇上安排。”
  建业帝其实早就想好了方之平要待的地方,毕竟他一手提拨出来的宠臣,不能用过就扔,更何况这小子既是他的妹婿,又有几分才气,在江南跟账本打了三年的交道,安排到户部最合适不过了。
  不过户部可是六部当中最忙的地方,如今靖嘉有了身孕,夫婿忙的脚不沾地、回家倒头就睡不太好,给个机会,若是方之平自己选择了清闲一点的部门,也算是他给妹妹、妹婿的‘福利’了。
  既然方之平自己放弃了这份‘福利’,建业帝自然不会强求,“那就去户部,这几天准备准备,旨意很快就到了。”
  方之平赶紧跪下,“臣叩谢皇上。”
  所以,刚刚皇上是给他挖了坑吗,如果他真的选择了自个儿喜欢的礼部,会不会现在就已经‘凉凉’了。
  “皇兄还真是慧眼识才,景文算账可厉害了,我花一天才能核实的账本,他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弄好。”靖嘉赞道,科举里边可是不考算术的,文人在这方面大都不如自己的夫人,毕竟夫人都是管账的,但偏偏景文是个例外,算起账来比谁都快。
  前世高数满分的方之平美滋滋,小妻子这是夸他,毕竟他是‘慧眼识才’里的‘才 ’。
  建业帝表示满意,皇妹这话夸的他心里舒服,当皇帝的可不就得有一双慧眼嘛。
  太后眉眼弯了弯,含笑不语。
  来的时候,方之平和靖嘉带的是江南的特产,还有靖嘉亲自给太后做的针线,走的时候则是各种各样的补品,太后给的两个嬷嬷,还有皇上安排的两个太医,在靖嘉出月子之前,这二位的办公地点就从太医院改到靖嘉长公主府了。
  头一次做‘准父’、‘准母’,方之平和靖嘉都小心极了,连路都不敢走快了,小碎步加上刻意慢下来的节奏就等于是‘乌龟爬’。
  后边跟着的两位太医都无语了,这才一个半月,小心成这样太夸张了,但是又不敢上前去说,只能拿眼神去示意太后赐下来的那两位嬷嬷,长公主和皇上都是人家接生出来的,说话比他们有底气。
  金嬷嬷和袁嬷嬷目不斜视,假装没看见那俩太医‘抽搐’的眼睛,还不到三个月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再说主子都不嫌麻烦,她们就更不能嫌麻烦了。


第99章 
  等到方之平和靖嘉回到长公主府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手里拿着的手炉也已经不热了; 马车里的炭盆虽然烧的红火; 但马车外面可没有供人取暖的东西,靖嘉刚从马车上下来便打了个冷颤,忙裹紧身上的熊皮大氅。
  从下车的地方到卧房也就是半刻钟的路程,几步路的事儿; 若是平时就走过去了,不过如今靖嘉怀着孕呢,不抗病; 刚进府的时候便吩咐人抬了软轿在这儿等着; 里面有早就烧好的炭盆不说; 手炉里的热水也是新灌上的,不过饶是如此; 方之平还是伸手握住靖嘉的指尖; 感受到温热才放心。
  靖嘉心里很是受用,面上却瞪了景文一眼,还有下人在呢,她现在是越发觉得自己矫情了。
  方之平觉得好笑,这人; 指尖动都不动的‘赖在’他手心里不走; 还非得瞪他一眼才成,不过眼睛的欢喜远大过羞恼,亮晶晶的把心都‘瞪’化了。
  “好了; 我牵着你,走路稳当。”方之平含笑道。
  靖嘉最抵抗不了他这语气,满满的宠溺感,好像你说什么,他都愿意一样,裹了蜜一样的甜。
  “走。”靖嘉轻声道,反手握住景文的手,她是孕妇,还是有人扶着比较稳当。
  两太医出宫的时候就跟他们分开了,明天才正式过来常驻这里,金嬷嬷和袁嬷嬷却还在这儿跟着呢,长公主孕后的饮食起居都得她们来打理才行,这可是太后娘娘亲自吩咐过的。
  俩人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硬生生被靖嘉长公主和驸马爷酸倒了牙,就这么一小会儿,至于黏糊成这样嘛,刚成婚的小夫妻都不带这样的。
  哪怕天已经黑了,这喜事儿也没留到明天,刚进府门便打发下人去隔壁报喜,左右刚到晚膳时间,宋氏还不至于已经睡下了。
  不提宋氏听到消息后会欣喜成什么样,这边的小两口到现在还兴奋着呢,袁嬷嬷忙着查找卧房里间和外间不合适孕妇的东西,金嬷嬷则应长公主和驸马的要求,口述各种注意事项,靖嘉身边的宫人也站成一排认真陪听,长公主府接下来一年的大事儿就是女主子生产了。
  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尤其是其中还有长公主和驸马,金嬷嬷完全是靠着多年的见识才能全程稳住,毕竟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若是换旁的嬷嬷,指不定会不会连声音都发抖呢。
  不过五十几岁的人了,这几年几乎在宫中被荣养起来了,奴婢的身子也变成了小姐的身子,哪怕中途长公主心疼她给她赐了座,但保持合乎宫规的姿势也是挺累的,特别是腰部都快僵了,第二天肯定会酸痛。
  好在厨房的人终于把晚膳呈上来了,金嬷嬷赶紧站起来,自告奋勇要去帮着袁嬷嬷一起检查,争取在长公主和驸马就寝之前,把房间都收拾好。
  得到长公主应允之后,金嬷嬷有条不紊的退下,不过刚出了门,便立马揉了揉自己的腰,这几年真真是把身子骨养废了,不过好在如今终于差事来了。
  这天气也不适合外出散步,所以靖嘉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