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大清第一纨绔-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难怪了。
  胤祚苦笑:“比起太子,这位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他们三兄弟,看起来最风光的是胤祚,但真正的聪明人,才知道几个人中,最重要的其实是胤禛。只要胤禛不倒,打击谁都没有用,反过来,只要胤禛倒了,他们想要翻身,就还要等倒胤祯立起来的那一天,而他能不能立起来,还是两说。
  这一次,若非胤禛反应快,及时找到佟佳氏,他们就真的栽进去了。
  真相已经大白,但案子还得继续“查”下去。
  胤祚先回刑部,提审大夫的家人,然后找了几条嗅觉灵敏的狗,在庄子附近搜寻,半日后找到了失踪的大夫的尸体。
  验证了大夫的死亡时间以后,便证明了大夫不是内鬼。胤祚顺利引出“佟佳氏可能还活着”的命题,然后几人一面到处散出人手去找佟佳氏,一面探查有没有最近去世或失踪的孕妇。
  佟佳氏的下落自然是找不到的,但是去世的孕妇却有几个,找到外形特征最像,且离庄子最近的一个强行开馆,果然里面空空如也。
  于是胤禩和胤祚又一次去了胤禛府上,要求检验“佟佳氏”的尸体。
  胤禛沉默以对。
  躺在棺材中的人哪怕有一丝的可能是佟佳氏真身,众人也不敢真的让仵作亵渎,胤禩找来的是个胆大的稳婆。那稳婆只摸了摸已经烧焦了的“佟佳氏”的脚,便发现骨骼变形,有裹足的痕迹,分明是个汉女。
  于是“佟佳氏”的尸体被悄悄移到刑部,经过检验以后,确认是死后焚尸。
  同时,李捕头那边也有了进展,被胤祚绘图的几人全数落网,还收获同党一堆。
  但是佟佳氏的下落依旧成迷,四处搜寻的时候,城门自然是要问的,胤祚察觉到的异常,同样也被胤禩察觉出来,威逼利诱之后,守城的兵丁“供”出了胤禛。
  于是胤祚被胤禩拉着去胤禛府上逼宫,胤禛“无奈之下”,引他们去见了疯疯癫癫的佟佳氏。
  胤禩很理解的拍了拍胤禛的肩膀:有这样一个杀人帮凶、在外面和凶徒过了数日,最后还疯疯癫癫了的福晋,难怪四哥宁愿背负杀妻灭子的罪名,也不肯说出真相。
  是以,朝臣眼中,大名鼎鼎的胤祚接下案子不过区区七日时间,便已经查明真相,实在是又好生出了趟风头。
  胤禛被康熙狠狠骂了一顿以后,又重新升回了郡王。
  胤禩则被康熙大加褒奖,赐了许多东西。
  而胤祚,因为查案劳累,又‘病’了几日,让许多人心里松了口气。
  两日之后,这一桩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案终于结案了,理由是盗匪内外勾结袭击村民,至于四福晋——笑话,堂堂郡王福晋会到那种小庄子去?也不知道哪个没见识的整天胡说八道!没看六阿哥请诸位兄弟们去静明园玩耍时,四福晋还是四阿哥亲自扶上马车的呢!
  于是菜市口又砍了三十多颗人头,这件事就算了结了,但知情的人都心知肚明,死的不过是些小卒子罢了。只是康熙不发话,谁也不敢继续查下去,便是他发了话,肯查敢查的人也不多。
  三个多月后,佟佳氏生下一个男婴后“难产而亡”,实则被送去了偏远的村子,这辈子再也不能踏入京城一步。
  康熙驳回了胤禛立其子为世子的请求,让德妃给他张罗继妃,却被胤禛以守制为名强硬拒绝,弄得好不容易有些好转的父子、母子关系又有些紧张起来。
  这些却是后话,胤祚这会儿操心的,却是他的超市,终于要开业了。
  
  第34章
  
  超市开业的那天,胤祚在畅春园伴驾,到了晚上才从旺财嘴里得知了当日的情景。
  虽然思想僵化的清朝老古董们并不习惯接受新鲜事物,但盖不住穿越女精准的抓住了他们的心思,果然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的小老百姓是不爱占小便宜的。
  开业大酬宾:所有东西九折优惠,消费满一百文,便可得到抽奖机会一次!
  抽奖点就设在大门口,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黄牛骏马,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
  看着旁人抱着免费的东西高高兴兴的离开,谁能忍得住呢?就算为了那头大黄牛,也要进去看一看啊!
  进去一瞅,东西不坏啊,价格也不贵,就和外面专营的店差不多嘛!什么,还打九折?那就比外面还便宜啊!完了还能抽到大黄牛?
  还等什么?买买买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待买完出来一抽奖,运气不坏啊,抽了一小袋米,虽然只值几文钱,但盖不住是白来的啊!什么?旁边那家伙买了一百文的东西,却抽到了一匹五十文的布?!
  马蛋!俺怎么没这么好的运气呢!
  忽然想起自家小丫头很久没做过新衣服了,媳妇前儿也说想要把梳子,再给老娘买双鞋子什么的,怎么也能再凑一百文出来吧!
  抽奖这种事,在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其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无数人抱着这种思想出来了又进去,于是这一天,是数钱数到手软的一天。
  超市的火爆将周围的店铺老板看得眼睛冒火,买一百文的东西就送大黄牛?看不赔死你们!瞧,大黄牛被抽走了吧!该!
  虽然这般想着,但看着里面的人流,店老板也心知肚明,好家伙,这一天挣得,怕是比他半年还多……不过也就这一天,老百姓都觉得稀奇才来的,等过了今天,看你们还有什么花活!
  花活还真有。
  因为当天从超市回去的老百姓冷静下来以后,发现自个儿好像买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不过幸好东西买的都便宜,可以存着慢慢使。但不管怎么样,从第二天到后面很多天,不光超市,连带着许多店铺的生意都冷淡了许多。
  虽然生意冷淡不少,但刘氏从现代带来的营销手段随便拿出一两种来,就让老祖宗们绷不住。
  一名“积分”,一名“特价”。
  超市大门口,左边一个大招牌,写着今日特价,上面画了上好的大米,雪白的精盐,柔软的白布等等……
  右边也有块小木牌,写着积分兑换点,摆了不少实用的物件,有感兴趣的跑去问问价,一问吓一跳,居然不卖,而是送的!怎么个送法?在超市买东西,花一文钱算是一个积分,累计多少积分就可以来换相应的东西。
  于是问:昨儿买的东西算吗?
  店员回答:算,别说昨儿,只要是在这店里买的东西,就算是十年前的,也算!只要拿小票来就能换。
  于是许多人回去将昨儿的小票又翻了出来,跑去兑了块布头什么的,或者再添几文钱,兑袋大米什么的。
  以后再买东西到哪儿?还用想吗?超市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完了小票攒起来还能换大米啊!
  百姓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去超市的人多了,旁的店自然生意就差了。各种手段便相继上场。
  有胤禛亲自发过话,官府敢不照应?这里啥时候都有官差巡逻,小混混闹场之类的手段是不敢用的,那就打价格战!
  结果这边几家店刚串联起来降了价,那边超市门口就出现一个大汉捧着一个纸筒叫喊:“喜讯,特大喜讯……”
  仔细一听差点晕了——这上面念的东西不就是自家店的品种吗?这个价格……爷卖不起啊!
  丫的爷不信你这么卖就不赔钱!
  结果人家还真不陪,在这几样上陪的那么点钱,早在别的上面翻倍赚回来了,说白了,那就是钓鱼的饵。
  再一段日子,这些店主终于消停了,或者认命了。
  他们也算是找到了和超市和平共处的法子:价格比超市稍稍低一点点,商品种类多一点,老百姓也不会就为了那么一点子积分,就专门跑一趟超市,在偌大的店里找一圈——当然挣的不如先前是难免的。
  继京城之后,各地超市也相继开业,虽然都叫一个名字,但没有人怀疑他们背后是一个老板,因为所有超市的名字,就叫“超市”。
  就像一个地方有无数个杂货店一样,你能说每个杂货店都是一个人的?这不扯淡吗?加上各地超市掌柜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主家看见京城的超市挣了大钱,才学着开的,所以就更没人朝那儿想了。
  事实上,除非将七十二个城市里掌管土地户籍的小吏集中在一起,而这七十二个小吏又都过目不忘,说不定能得出,那七十二家超市的地契上的名字都是同一个人的结论。
  但是以目前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知道地契是林沫的,不知道林沫这个名字的特殊意义,知道林沫是谁的,又不可能知道在某个城市的某块地的地主是林沫。
  所以,原本该被拿出来做幌子的胤祚,在胤禛的有意操作下,到目前为止,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只是一个无比低调的“幕后老板”。
  再后来,在这个没有版权意识的时代,又有无数家“超市”,在没给胤祚半毛钱的加盟费的情况下就开起来了,将胤祚的身份隐藏的更深了些。
  ——
  “撤了!”澹宁居,胤祚在康熙带着怨念的目光下,将他筷子底下一盘子油光闪闪,看起来就很好吃的羊羔肉移开,换了碗清汤过来,一边还吩咐宫女:“吩咐御膳房,皇阿玛每日的菜单子先给太医过目,别什么都往这儿上!”
  别看顶着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的名号,但康熙实际上也就活了六十九岁而已。
  六十九岁很长吗?
  别搞笑了,在胤祚那个社会,普通职工退休年龄都延长到了六十五岁好吧!级别高的,妥妥的七十五岁才开始退,退完还有好多年可活呢!
  在胤祚看来,现在这个时代,空气中、水中都没有后世的各种污染,康熙也算颇为注重养身,全国最厉害的大夫又都围绕在他身边,而且他也没得譬如癌症、白血病什么的大病,六十九岁真心不算高寿。
  所以,平时还是要注意再注意。
  看着小六儿这幅模样,康熙深觉自个儿宠他不是没有道理的。
  换了其他儿子,便是察觉出他这几日吃的油了,也大多不会吭气,便是吭气了,或者一本正经的叩请他为国为民为了孝顺的儿子们(隐喻自个儿)保重身体,或者故作亲近忧心忡忡的劝阻,让他听了就腻歪,唯有这个小六儿,就那么不耐烦的一挥手:“撤了!”倒让他打心里舒坦。
  幸好胤祚此刻正专心挑鱼刺,没察觉出康熙的想法,否则怕是要骂一个难听的字出来了。
  “吃这个眼睛好。”胤祚将挑好的鱼肉放进康熙的碟子,道:“这几日总看见皇阿玛你揉眼睛,还是找个太医看看。一次看折子时间别太长,每两刻钟就起来朝远处望望,多看点绿色的东西可以缓解疲劳。还有我先前教给梁九功的法子,一天最少要按两次……”
  “朕知道了!“康熙无奈道:“老六你现在是越来越啰嗦了!”
  “谁让我一天到晚最闲呢!”胤祚道:“等过几日皇阿玛启程去塞外,想听儿子啰嗦也听不到了。”
  康熙看着他:“怎么?你不去?”
  “不去!”胤祚摇头:“儿子京里两个园子建着呢,儿子要是走了,他们给我偷工减料怎么办?”
  康熙气乐了:“合着朕还没有你那两个园子重要?”
  胤祚全然没有诚惶诚恐的意思,理所当然道:“皇阿玛身边那么多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可我那两个园子,离了我可不成。”
  康熙冷哼一声,咬牙道:“朕此次奉皇太后东巡,原本想令德妃随同侍候,看来是没有必要了?”
  呃?还有这事儿?
  胤祚眨眨眼,额娘十三岁入宫,到如今已经二十五年了,这二十五年来她离开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应该也是想出去走走的吧?不过,塞外那地方,又远又不好玩,若是明年南巡的侍候,能让皇阿玛把额娘带上就好了……
  “那……”胤祚犹豫再三:“儿子同额娘商量商量?”
  康熙肺都要气炸了,一拍桌子:“滚滚滚!”
  胤祚冷哼道:“滚就滚!”
  从桌子上取了个窝窝头,啃着就出去了。
  胤祚走得倒是硬气,但第二天一到宫里,见到德妃眼中掩不住的喜色,就知道糟了。
  德妃将西瓜切成小片,又用银签剔出籽,这才递给他,口中道:“也只是说陛下有这个意思,额娘倒是无所谓,其实啊,额娘在这宫里也待惯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胤祚哪能听不出德妃话语中的嘚瑟,暗骂康熙卑鄙,这头说算了,那头又故意给德妃透口风,若是让德妃知道因为自个儿让她出不了门,岂不是完蛋了?
  口中道:“额娘放心,皇阿玛的话,若没有几分准头,谁敢朝您耳朵里乱传呢!”
  心里则想着,到底怎么哄得康熙回心转意呢!烦!
  刚回到静明园,还没想出法子,胤祚就被康熙急召入畅春园。
  胤祚看到康熙的时候,他不在澹宁居看折子,而是在外面打靶。胤祚一看见他手中的东西,顿时吓了一跳,上前抢过,道:“这玩意儿还是我小时候弄来玩的,现在放了都快十年了,您也不怕走火伤了手。”
  康熙手里拿的,正是他小时候做的连发火铳,不过他嫌戴梓设计的宛若琵琶的造型太过臃肿,就将后世的弹匣给造了出来。
  康熙笑道:“倒还记得这是你弄的东西呢!朕好容易从你那堆垃圾里翻出来的,有十年没碰过了吧?现在再让你做,可还做的出来?”
  十年了居然还没被锈完,可见下人保管的还算用心嘛!
  胤祚欣赏着自己儿时的大作,指指自己的头,道:“这儿呢,是越用越活的,儿子这些年又没让它闲着,怎么可能连小时候都不如?皇阿玛您要喜欢,儿子三两日就能给您再做一把出来,铁定比这个还好。”
  康熙面露喜色,道:“你要能再做一把比这个更好的,朕一定重重有赏!你不是喜欢园子吗?朕就再赏你个园子!”
  胤祚摇头失笑,道:“儿子哪里喜欢园子了?起先就是想修一座自己住。后来皇阿玛您让内务府给我另修以后,我是看着地都买了白放着可惜,才继续修郊区那座的。皇阿玛您要真想奖赏儿子,明年南巡的时候,就把额娘也带上,好不好?”
  儿子真心孝顺,哪怕对象不是自己,康熙也是高兴的,笑道:“好,朕准了,不过要是做不成……”
  胤祚切一声,道:“没见过像您那样瞧不起自个儿子的!”
  挥挥手就那么去了。
  待他走远,康熙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敛去,甚至变得有些冷酷起来,道:“吩咐下去,继续给朕找!掘地三尺也要把他给朕找出来,抓不到活的,死的也要给朕找到!”
  “……嗻。”
  ——
  一进静明园,胤祚对迎上来的管家劈头便问:“四哥在不在园子?”
  管家答道:“四爷刚走,说晚上还会过来。”
  胤祚道:“四哥一回来就通知我。还有,收拾东西,明儿回京去住两天。”
  “嗻。”
  到了晚间,不等胤祚去找,胤禛便自己来了,递给他一堆银票,道:“超市见了回头钱,这是你那份……拿去可劲儿的花,若是不够了,我这里还有。”
  胤祚略略看了眼,笑道:“有四哥在,我这辈子似乎都不必为银子发愁了。”
  胤禛慢腾腾喝着茶,淡淡道:“原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
  又道:“你家管家说你要见我,可是有什么事儿?”
  胤祚嗯了一声,听了听外间的动静,才声音略低,道:“皇阿玛把我小时候造的火铳翻了出来,让我再造几把——四哥,可是你那边……”
  胤禛皱眉道:“你高高兴兴的过你的日子就行了,外面的事儿有我在呢,何必操这些闲心?”
  胤祚苦笑道:“旁的事也就罢了,这件事到底同我有关,四哥不说,岂不是让我更不安?”
  胤禛手指在茶杯上来回摩挲了数次,斟酌了下用词,才道:“月前,山西那边有土匪,截了税银。”
  “用火铳?”
  胤禛嗯了一声,道:“山西巡抚派了数千人去围剿,但对方靠着上百火铳,硬是没让他们攻上去。后来官府假装放火烧山,他们才朝深山里逃了。官府从他们的寨子,找到一个造火器的小作坊。”
  胤祚点头,不用说,这些带着火铳的土匪,应该是胤禛的手下假扮的。心中微微一沉,虽然胤禛没有提半个字的伤亡,但从这只言片语,也能想象出当时的景象是何等惨烈。
  事情却还没玩,胤禛顿了顿,又道:“半月前,原吴三桂属下将军黄明,伙同陈丹书、吴旦等人在湖南茶陵州、靖州等地聚众起事,执旗放枪,暗伤把总李成功等人。数日后被地方擒获,缴获火铳二十余把,搜出火铳构造图一张。”
  胤祚不由感叹胤禛的行动力之强,从定计到现在,才区区三月不到,胤禛便将这么大一件事,做的天衣无缝,前者假扮土匪也就罢了,后者竟连吴三桂的属下及乱民都被他利用了。
  有这两件事在,康熙应该就会对火器看重起来吧?只看今儿康熙的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