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后我靠手艺吃饭-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一场意外将宴言从家喻户晓的影帝穿越成种田插秧的农家小子董传林。
  他气他恨他无奈。
  为什么老天要让帅气的我承受这么多?!
  董传林不服,非要证明给老天看,赤手空拳也能闯出一片天。
  闯着闯着,他的路歪了。
  猎户韩松好像长得还不错,要不喊他来做个伴?
  *朝代背景均架空,切勿考据
  预收现耽《师哥教我出柜》文案:
  粟烈有一个师哥,他爸爸的得意门生,他的作业监督人。
  师哥只比他大三岁,脑子却比他灵光一百倍!
  他初中时,师哥上高中,在繁忙的高中时光挤出时间监督他写《中考模拟卷》。
  他高中时,师哥上大学,在丰富的大学生活天天深夜视频监督他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
  终于他毕业了。
  不用考试!不用复习!师哥再也不能监督我写作业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师哥改行了——他在教人如何出柜。
  他无可避免地成为师哥第一个学生。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董传林、韩松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第 1 章
  三月,万物复苏。
  董传林和韩松两人穿过几条巷子,在一家门面破旧的药行门口停下。
  大门角落处有蜘蛛驻留痕迹,牌匾陈旧摇摇欲坠,经风吹日晒牌匾上的字不在清晰,隐隐约约能认出是“余庆堂”。
  韩松轻门熟路地进了药行内,也没和掌柜打招呼,直接把肩头上的背篓放在柜台。
  药行掌柜正在抓药,听到声响睨了一眼两人,看清面孔后接着目不斜视地抓药。他像是无意间瞥了一眼空气,毫不在意。
  店面虽破,生意倒还不错,客人走了又来,面对客人各种要求,掌柜依旧保持谄媚的笑容。
  明显感觉区别对待的董传林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站在他旁边的大高个一点反应都没,他非得上去和掌柜理论一番。
  要是药柜前烧了一炷香,火星都能烧光木棍了。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掌柜满脸写着不情愿慢悠悠地走过来,远远瞧瞧了眼蒙得严严实实的背篓,遥遥一指问:“今个儿是什么?”
  这番姿态像极了皇宫里狐假虎威的老太监。
  韩松手搭在遮盖背篓的黑布上,回答道:“是一条金钱白花蛇。”
  “哟,这蛇才刚出洞你就逮着了?”掌柜半信半疑地探过头来,掀开黑布定睛一看,倏忽间大惊失色,他急忙地把黑布甩手就扔,惊呼道:“活的?”
  只见一条并指粗细的蛇直起身子,悠哉地摇动身姿,时不时吐动它高傲美丽的蛇信子。它背部黑白条纹相间,错落有致,一扭一扭着身子却只能平齐背篓高度。
  董传林也被吓了一跳。他只知道韩松打了一条蛇,却不知还是活物。
  离蛇最近的韩松淡定把黑布盖上,一切又回归平静。
  掌柜拂拂胸口,站在原地不敢靠近,隔着距离道:“你这蛇过于肥壮,金钱白花蛇以幼蛇入药为佳,这价钱怕是……”
  韩松垂眉思忖片刻,“掌柜你说个价。”
  掌握主动权的掌柜皮笑肉不笑地挤弄脸部肌肉,一副慷慨大方的语气:“都是老熟人了,一钱银子我收了。”
  蛇是粗壮了些,可冬天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能抓着条蛇着实困难,费了老大劲抓的蛇只能卖到这个价,韩松有些犹豫。
  掌柜也自觉价低了,倚靠在药柜上虚情假意地说:“你去别地还不知开价多少呢,这价钱,我可算是关照韩老弟了。”
  韩松没再思考,把背篓往前一推,沉声道:“卖。”
  掌柜欣喜地眉头一挑,“行嘞。”他搓搓手掌难掩喜悦,环顾四周指着靠墙柜子上的瓷坛子道:“把蛇扔到罐子里去吧。”
  董传林站在一旁气得跺脚,做生意不讲价不宰你宰谁。
  他一把拦住乖乖听话的韩松,踮脚凑到他耳边说:“韩大哥,他压价了,别卖。”
  虽说未听清他们在耳语何事,但看韩松脸上再次犹豫的神色也明白了。
  掌柜单手叉腰嗤笑一声,嘲讽道:“哟,这几日不见,韩老弟还多了个小跟班啊。怎么,泼出去的水还要往回收?”
  年少气盛的小伙子哪能忍住这口气,和老子演戏,把你能的。董传林咽下到嘴边的脏话,扯住韩松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说话。
  少年清脆的嗓音,带上不谙世事的纯真笑容道:“我们这不是怕掌柜吃亏吗,既然掌柜不是很想要,那我们就去别处问问,不耽误掌柜做生意。”
  “倒是个伶牙利嘴的主,韩老弟你也是这个意思?我好心提醒你们一句,出了店门以后想进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掌柜噎了一口气不好反驳,把话题又甩给看起来就直愣愣一根弦的韩松。
  明晃晃威胁人算怎么回事。董传林正欲上前再和掌柜好好“解释”一番,韩松揽住他的肩不让他走动。
  “答应了自然不会反悔,小弟不懂事说话没分寸,还望掌柜海涵。”
  海涵个屁,董传林瞪着眼睛看着韩松,吵架之魂点火立燃。
  韩松除了揽在他肩头的手用力几分,没有其它反应,本就黝黑的脸看不出喜怒。他平静地说完话,淡定给董传林一个点头抚顺他躁动的心。
  董传林看见掌柜那贼眉鼠眼贪得无厌的样子,就气得发慌。明明知道是个坑,还得认命往里跳,忒窝囊了。
  出店门后他还是憋着一股气难消,不解地问道:“韩大哥,你明明知道他压价了为什么还要卖给他,换家店说不定价钱能涨一些。”
  韩松耐心解释:“今天不卖,那以后的药他都不收了。”
  与其让货滞留在自己手里,还不如就着台阶下。
  “不收就不收,这一条街上那么多家药行,换一家卖不是一样。”
  他们脚下的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一路走来经过的药行都快凑满一只手。
  面对董传林天真善意的想法,韩松心里默叹,要真有这么简单就他也不用如此冒险了。
  见他又变成哑巴,董传林无奈闭嘴。
  没走几步,韩松又在一家药行面前停下。
  这家药行比刚刚那家气派多了,正在排队的顾客就能抵黑乌鸦掌柜家半个时辰的客流。
  这边董传林还傻站着赞叹药行门面的大气磅礴,韩松一声不吭就往长队后面站着。
  落单的董传林屁颠屁颠地跟上,乖巧地站在旁边一起排队。
  他们正在排队的这家药行名为“薏草堂”,是镇上人人皆知的名药行。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薏草堂的药是百里挑一的精品,药效显著。
  与它药效匹配的还有价钱,薏草堂的药比普通药行贵上几分。
  韩松的母亲常年病弱,两年前丈夫去世后病势加剧。为了给母亲治病,韩松费劲功夫掏空家底。得亏薏草堂的坐诊大夫医术高明,治疗服药后韩婶身体渐渐好转。只不过韩婶身体底子薄,常年病痛缠身好不彻底,只能靠药维持。
  队伍的前进速度还算快,等了一会,韩松与董传林两人就由门外排到了药行内。
  药行一分为二,左边是两位白胡子的老大夫坐诊,右边是整整一面墙的暗红色药斗子。
  暗红色的药斗排列有致,整洁利落的布局彰显大气,几个年轻的药工拿着戥称正在抓药。
  可能是大夫药工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生命健康,即使排着长队顾客甘之如饴不吵不闹。
  受气氛影响,董传林只好凑近韩松跟前,小声聊天。生怕声音响亮些,就被安上个高声喧哗扰乱秩序罪,在不熟悉的地方还是夹紧尾巴做人的好。
  排队时间漫长无聊,来镇上次数屈指可数的董传林拉着韩松从街头问到街尾。
  韩松不厌其烦地回答,谈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多说几句。
  听人讲故事时间转瞬即逝,眼看着马上就要轮到他们了,前头忽然传来争吵声。
  身材较瘦小的董传林挤进人堆,凑前脑袋看热闹。
  是一位中年大叔与抓药的年轻药工在争吵,董传林听了一阵才搞清楚缘由。
  起因是正在买药的大叔询问药工,为何他前天买的参片与之前购买的有差别。药工解释说是因为百药皆不同,经切制加工后,不可能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药材。
  大叔又说,前几次买的参片药效明显更强,可前天买的效果却没有那么显著。
  说药效没那么显著不就是打脸说他们卖的药不好吗。药工有点不耐烦地回答说,这与病情的加重和变换有关,他们的药是好的。
  连续几次都被打太极般的答案糊弄,大叔气不过,扯着嗓子质问药工:“我家老爷子可是靠着参片续命的,可不能胡来!”
  大叔情绪激动,怒吼完血气从脖颈涌到脑门,涨得通红。
  药工被问烦了懒得争执,直接搬出薏草堂百年名号,一脸骄傲地说:“薏草堂开业以来从未发生过药材出错,每一片药材都精挑细选,对得起价格。况且药材差了砸的是自己招牌,你说我们何必呢。”
  董传林在一旁点头,觉得药工所说言之有理。为了赚点小钱砸招牌实在不值当,是个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剩下的围观者也纷纷附和,争着抢着把亲人在薏草堂治好的急病重症都说出来。
  一人难敌众口之言。
  大叔气势弱下来,脸色由通红转为苍白,嘴里喃喃着:“难道是我搞错了?”他一边失魂般念叨,一边仓惶离去。
  主人公走了,话题还没结束。围观的买药人讲上瘾了,个个都在比较谁家的病更严重,又是如何被薏草堂坐诊大夫妙手回春治好的。
  刚开始大家都还挺正常,慢慢竟变成攀比大赛。故事越讲越邪乎,连断气进棺材都能一碗药下去活蹦乱跳。
  理智告诉董传林这事根本不可能,好奇心又怂恿他想知道事情真假。
  他拍拍韩松的手臂,勾勾手示意他弯腰。韩松虽不解却也配合,董传林顺势趴在他耳边嘀嘀咕咕。
  董传林怕外人听见,小声快速地说完,离开时嘴唇不小心擦过他的耳垂。
  轻微地触碰让一丝燥热涌上心头。韩松下意识去揉搓耳垂,说道:“传闻是这样,我也不知真假。”
  传闻就是越传越离谱,与真相背道而驰。董传林又问:“那韩大哥你信吗?真有那么神?”
  韩松刚张开嘴想回答又讪讪闭口,低头看地砖道:“天底下比这邪乎的事多了去,没必要每件事都探究清楚。”
  “可这……”董传林刚想辩驳,排在他俩前头的大爷拎着两袋药离去,韩松把手上捏着的药方递给药工。
  见韩松盯着药工抓药明显不想回答的态度,董传林不再追问,垂头暗自琢磨。
  他越想越觉得韩松说的有理。与其瞎想这么多闲事,还不如好好思量一番自个的处境。
  穿越到异世活下来容易,可要发家致富怎么就这么难?!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首发,撒娇打滚求收藏~


第2章 第 2 章
  看着韩松付钱拿药,一旁的董传林忍不住咂舌。
  这几包药把卖蛇的银子全花光都不够,韩松还补了几个铜板。难怪原本殷实的韩家会越过越清贫,光是韩婶吃药钱就是一项大开资。
  卖蛇买药两件事都完成了,韩松打算先送董传林去董传良那,然后自己回家。
  董传良是董传林的大哥,他在集市上和夫人经营一家小面摊,平时董传林休沐都会去帮忙。
  今日正好韩松来卖蛇,董传林就央求大哥让他跟着去看看。来镇上的次数不少,有时间逛街的机会却难得。
  董传林不想就这样回面摊帮忙,一脸不情愿地嘟囔:“那么快就回去啊?”
  “家里还有活要干,下次再带你好好逛逛。”
  董传林没想到韩松耳力那么好,小声嘀咕也被他听了去。拥有两世生活经验的他自然明白“下次”只是个安慰词。
  不过他本也没指望能悠哉地逛街,古代的生活既无聊又忙碌,想好好生活就得每天像陀螺样忙个不停。
  董传林嘴上答应的好,脚步还是很诚实。
  身临其境处在古代热闹街道上,和拍戏布景感觉完全不一样,董传林被热闹新鲜的环境迷住眼。
  人流络绎不绝,街贩的叫喊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接不暇。董传林东张西望,想通过浅短的时间对新世界多些了解。
  见董传林期盼的眼神,韩松有些动容,但还是狠不下心开口。家中堆积的事物太多,他必须赶回去。
  不过他没有催促,也没有大步地走,反倒是陪着董传林慢悠悠地迈步子
  步子再慢,目的地也终会到达。把董传林安全送到面摊后,韩松往回村子的方向走。
  回村子要穿过一段热闹的街市。
  学堂休沐,路上嘻嘻哈哈逛集市的孩子不少。他们手里攥着几个铜板,蹦蹦跳跳地跑到糖葫芦前。
  枯黄的稻草上插满了红彤彤一串的糖葫芦,个子高的孩子踮起脚一串串认真挑选。
  “你要几串?”小贩见韩松面朝自己站着不动,问道。
  韩松有些楞神,随即摸摸荷包,还剩下几个铜板“哐噔”作响。
  “拿两串。”
  付完钱,韩松把其中一串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篓里,药汤过于苦涩,买串糖葫芦给娘解馋。
  他手握着剩下一串大步往面摊走。
  返回面摊时,董传林正低头抹桌子,听到声响他立马抬头热情招呼:“吃面吗?坐。”
  看清是韩松回来了,他有些诧异。
  韩松把糖葫芦递过去。
  董传林立即把抹布丢一边,手在围裙上蹭蹭后接过糖葫芦。他鼻子情不自禁地往前凑,糖丝的甜味顺着风飘进他的鼻腔。
  “给我买的?”
  点头应嗯后韩松扔下一句“我先回去”转身就走。
  董传林嘴角快咧到耳后根,他挥挥手里的糖葫芦,冲着身影喊:“谢谢韩大哥。”
  虽说糖葫芦对他来说不算新鲜玩意,无论是哪世董传林都尝过,可当他咬下一颗沾满红糖丝的山楂时,幸福感由然而生。
  一串糖葫芦很快就进肚,董传林捡起抹布继续干活。
  大嫂余氏近几天受凉了,总是昏昏沉沉浑身打不起劲,董传良心疼夫人不让她碰冷水。董传林也自觉地把嫂子的活全揽了。
  估计是回家路上吹了风,到家后余氏的病情变得更严重,脸色苍白昏昏欲睡。
  董传良扶着她进屋休息,母亲刘氏也赶忙去灶屋烧热水,给她暖暖身子。刚闲下来的董传林被吩咐着去菜地里拔萝卜,好给余氏熬汤驱寒。
  董传林领着刘氏的旨意出门,趁着天还有一丝光亮赶紧往地里跑。
  路上经过韩家时,董传林余光撇到院子里的身影,韩松只着一件单衣正在打拳。
  入夜的风很凉,刮得董传林浑身打颤,他却还是拳拳生风。
  拔完萝卜再次经过,董传林忍不住又撇头瞧。
  正巧一套拳结束,韩松拿毛巾擦擦额头的汗后去了后院。
  鬼迷心窍的董传林从篱笆一侧绕过去。他去过韩家好几次,位置熟悉得很。
  他猜想着韩松是不是要到后院去练传家武艺,毕竟韩家是打猎为生,有几套独门技艺再正常不过。
  想偷师学艺两招的董传林猫在爬满藤蔓的篱笆后,刚窝好身子就看见香艳场面。
  韩松先把毛巾放在一旁,随后把唯一一件单衣脱了,接着弯腰扯下裤衩。
  夜幕降临,修长的身躯立在后院,他用葫芦勺盛满水往身上浇。
  距离太远,董传林看不清水珠跑到哪儿去了,他眼睛在黑夜里的一抹白上移不开眼。
  农户面色多黝黑,韩松则是典型的小麦色。脸部的小麦色融进黑夜已看不出差别,与常年被布料包裹的白皙大腿形成鲜明差别。
  松树般挺直的身材,精壮紧实的肌肉,流畅的线条……
  无一不在敲打董传林的心。
  一时间他竟忘了礼义廉耻,蹙眉深吸口气,他抱着大萝卜悄悄离去。
  劲跑引起的寒风吹散董传林心中的旖旎和遐想。他不停歇地飞快回到家中,回来还是晚了一步,余氏喝完热水已经睡下。
  大概是因为天色昏黑,刘氏没有询问他怎么那么久才回来。
  董传林松口气坐在门槛上,望着月光深思。明明思考的是工作大事,脑海却总是浮现出韩松冲凉的画面。
  他一面烦躁,一面遐想。
  可能是没及时喝上萝卜汤的缘故,余氏的病情反反复复,依旧嗜睡无力。
  这日,下午放学回家的董传林一进门就觉得不对劲。
  往常这个点应该在地里干活的董光承和刘氏两人在堂屋干坐着,二姐董传芳也难得的没在绣喜服,本应该晚些时候才收摊回家的董传良蹲在门槛上傻笑。
  这是咋了?
  上个学回来,四个人都奇奇怪怪的。
  董传林一一打招呼,进屋把布包放下,搬张板凳在刘氏边上坐着。
  董传林细细观察四人。
  刘氏和董光承脸上带着笑意,眼底却藏着一丝忧愁。
  董传芳眼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