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延,我固然没有大才,却也不是三岁小儿!”
吕延连连摇头,想要开口边界,却找不到插言的机会。
杨广越说越气,额头鼓起青筋,怒道:“我方才说莫要当天下都是傻子!如今桓敬道带兵在外,随时可能攻下仇池,纵然不下,亦有数县可纳入梁州。届时,幽州兵挡在城外,我如何能逃得出去?!”
“你们分明是想借刀杀人,再举石断刀,一石二鸟!”
“郎君,听我一言可好?”吕延收起笑容,正色道,“事情绝非郎君所想,实是误会。”
“当真是误会?”杨广满面讥嘲,硬声道,“让我杀桓敬道,明摆着氐兵将败。你们对付不了幽州兵,就试图诱我做替死鬼,休想!“
“郎君,此言过了。”吕延摇头道。
“过了?怎么叫过了?”杨广继续冷笑,嘡啷一声宝剑出鞘,二度架在吕延的脖子上,阴沉道,“吕延,王景略真是算无遗漏,可能算到你将如何?”
“郎君何意?”
“如果我拿下你,交给桓敬道,是否是大功一件?”杨广满面讥讽,道,“氐贼太尉吕婆楼之子,怎么说也值得千两黄金,看在这件大功,说不定家君仍能稳坐梁州刺使,我也可为一地太守。”
吕延的神情终于变了,和杨广对视片刻,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嘴唇几乎抿成一条直线。
杨广点明他的身份,未必是真想将他当场拿下,或许只是在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得更多好处。如若不然,现下就该有虎贲破门而入,将他五花大绑送到杨亮面前。
脑中转过几个来回,吕延忽然放松表情,笑道:“郎君何必试探于我?无妨告诉郎君,既请郎君动手,自会安排下接应,事成之后亦有替罪之人。郎君稍作准备,既能从容出城。”
“哦?”杨广手下用力,剑锋压住吕延的颈侧,只要再向前一点,就能划开他的脖子,血溅当场。
“你是说,梁州城内埋有探子?”
吕延点头。
此事没什么可隐瞒。
天下生乱已久,各族政权交替登场。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东晋偏安南地,仍被视为正统。氐主有一统天下之志,派人刺探情报甚至蛰伏下来,实是不足为奇。
相比之下,临近的秦氏自秦末传承,潜伏于各地的力量更不容小觑。
王猛曾言,想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欲统一北方,慕容鲜卑和秦氏坞堡必当扫除!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慕容鲜卑一夕被灭,却不是灭亡在苻坚手里,而是败给了秦策。
作为氐秦最主要的敌人之一,秦氏坞堡趁机做大,秦策称王,接收慕容鲜卑留下的地盘和人口,疆域和实力眨眼超过氐秦。
如果苻坚拿下张凉,统一西域,双方或能势均力敌。
奈何自太和五年以来,朝中诸事不顺,氐秦边境烽火连连,几无宁日。
柔然诸部先后兴兵,秦策从东逐层逼近蚕食,什翼犍据姑臧自立,王猛之前的努力尽数付之流水。
一桩桩一件件加起来,雄才大略如苻坚、足智多谋如王猛也是焦头烂额。
现如今,朔方侯病逝,朝廷第一时间调兵,就为安稳边境,防备匈奴进犯。万万没想到的是,匈奴尚未发兵,秦璟却率鲜卑骑兵杀到。
两月间连陷数地,且不据城池,只一味的放火杀人,比胡人还要凶狠。
死在秦璟手里的氐人不到一万也有几千,凶名之盛令人胆寒。
每每狼烟升起,临近的守将不是第一时间派出援军,而是立刻召还巡视的骑兵,紧闭城门,严防死守,生怕一个不留神,自己就成了秦璟的枪下亡魂。
长安得到急报,秦璟的队伍已壮大至五千人。
除了随他出昌黎的鲜卑骑兵,中途加入羌、氐、匈奴和敕勒,一路烧杀劫掠,北地的氐人日不安稳、夜不能寐,部落之中,提起秦璟的名字都能止小儿夜啼。
长安欲派援军,各部首领却是推三阻四,纷纷找借口推脱,谁也不想带着部民往边境送死。
逼急了,干脆叫嚷着要带兵出走,苻坚狠心杀了两个,非但没能成功威慑,反而引来更大反弹。
正焦急时,王猛拖着病体站了出来,一番晓以大义,言明厉害关系,更对叫嚷得最欢的首领和将明言:“秦策在东,其子袭北,如放任不管,邺城之鉴不远!”
覆巢之下无完卵。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如今想着保存实力,他日同样要面对秦氏大军。到那时,秦氏实力必定远超今日。
“短短两月,秦玄愔扰得边境不得安宁,手下骑兵增至五千,诸公难道不明白,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猛一番话落,众人沉默。
最后,是太尉吕婆楼出声,请率军往北。
吕婆楼站了出来,旁人自然不能再做低头的鹌鹑,不管真心假意,也是纷纷请战。
王猛请示苻坚,定下吕婆楼长子吕光为朔方太守、定远将军,率兵八千往北平定乱局。
吕方刚出长安,梁州方面又送来急报,刺使杨安奉旨撤兵,遗晋淮南郡公、幽州刺使桓容领兵追击,沿途连下数县,武都郡已经易主,仇池也危在旦夕。
惊雷劈下,满朝文武半晌没反应过来。
杨安率兵南下之后,频频传来捷报,言梁州城不日可下,对朝廷的撤兵令推三阻四;眨眼之间就被揍得丢盔弃甲,连失数地,甚至武都郡都丢了?
变化实在太快,完全超出众人的承受能力。
苻坚急得冒火。
如果武都、仇池皆失,则长安西侧洞开,晋兵盘踞此地,威胁可想而知。
王猛一边咳嗽,一边锁紧眉心,见众人都没了主张,只是一味的上请调兵增援,苻坚亦有此意,默默叹息一声,勉强出声附和。
待朝会结束之后,私下觐见,当面为苻坚出计,明里增兵,逼桓容退兵;暗中借杨亮父子取桓容性命,顺势挑拨建康和姑孰,削减桓氏实力,最低也能让遗晋乱上一回。
“非常时行非常法。”
非是不得以,王猛实在不愿用这类阴损的毒计。但情况所迫,氐秦四面楚歌,旦夕存亡,实在没有更好的出路,不得不为。
为避开他人耳目,此事不能宣于朝中,除了苻坚王猛,仅有奉命南下的吕延知晓。
吕婆楼有从龙之功,身家性命系于苻坚,忠心不二。
吕延是王猛的学生,跟随他学习兵法,同样值得信任。派他南下说服杨亮父子,王猛信心十足。
吕延奉旨潜入梁州,和事先蛰伏的探子会面,知晓城中诸事,没有如计划寻上杨亮,而是拐弯抹角找上杨广,希望能说服对方,寻机对桓容下手,先乱梁州,再乱建康。
如此,方有了之前一幕。
可让吕延没想到的是,杨广并没预期中的愚蠢,不付出些“代价”,实在难以说服。
仔细思量一番,吕延决定透出一张底牌,为的是让杨广相信,事成之后必能保他平安北上,享半生荣华富贵。
当然,前提是氐秦始终存在,没有被其他政权剿灭。
“你说真的?”猜出吕延话中的意思,杨广面露诧异,当场倒吸一口凉气,州治所内竟有氐秦的探子?
“郎君面前,仆不敢打诳语。”吕延笑道,“为免横生枝节,人究竟是谁,暂时不能告知郎君。只请郎君相信,待到事成之日,必能护郎君平安出梁州,一路北上长安!”
话音落下,吕延自怀中取出一只陶瓶。
瓶身不大,以蜡封口,内中藏着什么,不用说也知道。
“一勺入酒,即可封喉。”
吕延放下陶瓶,杨广迟疑不定。良久之后,终于压下心中犹豫,绷紧腮帮,将陶瓶纳入袖中。
“郎君明智!”
“别着急,我还有一个条件。”杨广开口道。
“郎君尽管说。”吕延现出笑容。
“你说州治所有氐人的探子,红口白牙,没有任何凭据。若是扯谎,我也无从查证。”顿了顿,杨广一字一句道,“我要你留下一份书简,写明王景略之前承诺,落你签名私印。”
“这……”
“怎么?有顾虑?”杨广逼视吕延,“这个条件不算过分,如果这都做不到,之前所言全部作罢!来人……”
“且慢!”吕延拦住杨广,道,“郎君莫急,仆答应就是。”
“善!”
不用婢仆伺候,杨广亲自为吕延取来竹简笔墨,看着他落下字迹,盖上私印,确认无误,方才满意点头。
“仆不日将启程北还,到了长安,定将郎君相助之意报知国主和丞相。”
“好。”杨广颔首道,“我不能亲自送吕兄,见谅!”
“郎君客气。”
吕延起身行礼,由健仆引路,离开杨广接待他的别院。
他前脚刚走,客室的墙后突然传来一阵响动,继而,木质墙壁忽然向一侧滑开,现出一间暗室,室内赫然坐着杨亮!
“阿父。”
杨广上前两步,双手递过吕延留下的竹简。
“果然让阿父料对,氐贼生出奸计,欲取桓敬道性命,意图乱梁州,挑拨桓氏,使建康生乱。”
杨亮走出暗室,坐到杨广之前的位置上,道:“阿子坐下。“
“诺。”
“你此前对桓敬道颇有怨愤,此番可已放下?”
杨广不言,拳头死死握住,许久长吸一口气,到底没有在亲爹面前扯谎。
“回阿父,儿仍不满桓敬道。但是,儿生于汉家,忠诚的是汉室!与桓敬道之争是一回事,与胡贼沆瀣一气则是另一回事。”
咬住舌尖,尝到一丝铁锈味,杨广声音低沉。
“无论梁州是否还在阿父手中,无论儿是否能泄出胸中怨愤,儿始终记得,儿是汉家子!”
话落,杨广稽首,额头触地,久久不起。
他的确是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喜好争功,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能牢记自己的身份。
他是弘农杨氏子孙,是汉家子!
投胡?
绝不可为!
不言日后录于史书,便在当下,杨氏必当被万人唾弃,他会成为全族的罪人!
杨亮缓缓起身,按住杨广的肩头,沉声道出一句话:“此事之后,我会上表朝廷,请辞梁州刺使。”
“阿父……”杨广瞪大顺眼,想要出言,却被杨亮止住。
“桓敬道少有美名,怀经世之才,今统辖两州,手握雄兵近万,我观其志,未必下于其父。”
杨亮收回手,看着前露惊色的杨广,道:“桓元子早年英雄,晚年却被声名所累,且为兵家子,不为建康士族所接纳,桓敬道则不然。”
“阿父,”杨广咽了口口水,“他……”
“桓敬道有晋室血脉,其母乃晋室大长公主。早年师从于周氏大儒,得良才美玉之评。”
“海西县公在位时,台城一度传出流言,为父未掌十分,却也知晓五六分。”
说到这里,杨亮突然停住,神情很是复杂。
“阿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语毕,杨亮深深叹息,“让人看着吕延,州治所内自有为父,小心莫要露了痕迹。”
“诺!”
“依其所言,长安恐要出兵。需遣人驰往武都,给淮南郡公送信。”
“诺!”
“待淮南郡公归来,说不得还要演上一场好戏。”杨亮背负双手,冷冷一笑,“苻坚王猛如此小看我父子二人,总要让他们吃下一记教训!”
杨广再次应诺,表情中浮现一抹狠意。
与此同时,秦璟率骑兵攻入朔方城。
骑兵的确不善攻城,但北地大旱,城中人必要到城外取水,否则将兵都要渴死。加上有杂胡作为内应,趁着城门打开,斩杀推动绞索的氐兵,用木棍架住绞轮,使得城门无法关闭。
浓烟升起,城外埋伏的骑兵得到讯号,立刻策马飞驰,呼啸着从城门突入。
守军措手不及,多数被一刀毙命,尸身滚落在马蹄下,转眼被践成肉泥。
秦璟一马当先,长枪横扫,凡是拦在途中的氐兵皆殒命当场。
一个队主运气不好,被枪头穿透胸腔,竟被带着一同飞驰,惨叫声中,鲜血如雨般泼洒。
见此一幕的鲜卑人和匈奴人发出狂呼,兴奋得双眼泛红。
“汗王!”
不知是谁喊出这一句,附和之人越来越多,入城的骑兵齐声高呼,呼声瞬间压过了氐兵的惨叫。
最后一个氐兵死在长枪之下,一队骑兵手持火把,投入昔日的太守府和兵营。
大火熊熊燃烧,城内的汉人和杂胡被聚拢到一处,部分被送回秦氏辖地,能持刀上马、开弓射箭的,当场加入骑兵队伍,随五千骑兵一同拼杀。
熊熊大火照亮秦璟身上的铠甲。
长枪上挑着守城将官的人头,鲜卑骑兵和匈奴骑兵发出狼群般的吼声,敕勒和杂胡纷纷拉起弓弦,击打刀鞘。
火光中,浓烟滚滚而起,“汗王”的吼声响彻北方大地。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旧仇
宁康元年,十一月初
朔风席卷,北地连降数日大雪。
靠近朔方郡和五原郡一带,破损的城墙和倒塌的房屋均被大雪掩埋。断壁残垣覆上一层银白,突兀的立在平原上,远远望去,诉说着无尽的凄凉诡异。
马蹄踏在雪上,留下一个个凹陷的蹄印,最深处能高过小半个马腿。
运送粮草的木车艰难前行,因雪下埋着残石碎瓦,时而会遇到深坑,马车一路颠簸,甚至陷入坑里,赶车的氐兵不得不跃下车辕,和车后的步卒一同挖开厚雪,抬起车轮,推动马车前进。
按照常理,这个季节并不适合行军。
今岁夏旱,入冬后又遇到暴雪,即便是最能抵抗严寒的柔然诸部也不会冒雪出行,多数都会躲在帐篷里,等到大雪之后再行迁移。
这支氐兵实属例外。
氐秦北部连起战火,五千胡人组成的骑兵每过一处,必有边城被破的消息传来。更糟糕的是,他们不只杀人抢劫,还要火烧城池,将留下的百姓全部迁走。
短短几个月间,氐秦北部边境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昔日的边城变作鬼城,除了野狼夜枭,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吕光受苻坚亲命,官任朔方太守、定远将军,率八千氐兵北上,是为击退秦璟,还北部一个安宁。
可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真是三两句话就能解决,也不会满朝推拒,全都低着头装鹌鹑。实在没办法,才由王丞相出面演说利弊,大君带头站了出来。
想起当时的情况,吕光就不禁皱眉。再看遍地大雪,朔方城仍不见踪影,一股莫名的烦躁油然而生。当下拉住缰绳,命队伍暂停,原地扎营休息,等雪小一些再继续前行。
不过是申时中,天已经擦黑。
伙夫刨开积雪,架起简单的锅灶,点燃柴草。
火光燃起,迅速将挖来的雪放入锅内。雪水融化,很快烧开,又熟练的投入面饼和肉块,撒上些盐,就成一锅热汤。
不是她们偷懒,而是天太冷,水囊不抗冻,里面的水早冻成冰块。如果费劲取冰,很可能损坏水囊,远不如挖雪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锅中肉干都来自南地,由往来长安和幽州的商队市卖。价格比幽州高出五成,味道却是实打实的好,和蒸饼一起煮在锅里,不多时就飘出香味,引得人口水直流。
这样的天气,能喝上一口热汤简直就是享受。
可惜的是,肉干数量不多,只能用来给吕光和几名幢主开小灶。
低级军官和普通兵卒勉强能得一碗热水,时间来不及的话,连热水都没有,只能一边咬着石头硬的蒸饼,一边抓起雪块干嚼。
有经验的,会将雪含在嘴里,等一会再咽下肚;没经验的,常会省略这个过程,结果就是浑身冰凉,一阵阵的直打哆嗦,甚至损坏肠胃,引发病症,因几口雪块送了性命。
肉汤沸腾时,氐兵已快手快脚的搭好帐篷。
吕光和几名幢主走进帐内,一边升起火堆,暖和冰冷的手脚,一边商量着雪停后是否该加快速度。
在大雪中行军,一是容易冻伤,二来会迷失方向。
几人都是久经沙场之人,知晓其中的厉害,故而,离开长安之后没有一路疾驰,而是倍加小心,避免出现任何非战斗死伤。
肉汤送上之后,香味很快飘散在帐内。
加上吕光,在场共有五人,每人手里一个大碗,锅内的肉汤迅速见底。
喝下半碗热汤,吕光长呼一口热气,搓搓手,笑道:“汉人倒真会琢磨。”
几名幢主一齐笑了。
一人抹去胡须上的汤渍,接口道:“听说遗晋幽州能做出不酸的蒸饼,还有各种面食,稻饭都做出花样。某未能亲眼见过,仅听行商口述,都不免心动。他日能拿下遗晋,必要抓来几个手艺好的厨夫,每天换着花样准备膳食。”
听到这番话,几人哄堂大笑。
笑过之后,又不免陷入沉默。
这样的话,换成两年前还有实现的可能。现如今,氐秦四面楚歌,区区一个什翼犍都敢扯旗造反,据姑臧自立,更不用提东边的秦策、西边的吐谷浑和北边的柔然。
现下更多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