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喜临门之一县二令-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关爱卿认为该,该如何磨练他二人?”
  “回皇上的话,”关御史拱手悠悠道:“臣年轻时,曾做定州县令十年,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受益良多。微臣认为,不如外放二人于边远清苦之地为官,体察民间疾苦,看清世事百态,方能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皇上,关御史所言极是。”大学士宋乾帮腔赞同,“秦少杰和朱四喜都乃金陵贵族子弟,自幼锦衣玉食,不知人间辛苦滋味,虽满腹经纶,可做事心浮气躁,不计后果。所谓百炼成钢,百琢成玉,他二人正是铁石、璞玉,缺少磨砺啊!”
  “嗯,众卿家所言有理。”建文帝点头,“吏部尚书,现今大明边远之地,还有哪县有空缺啊?”
  “启禀皇上,”吏部尚书上躬身道:“纵观大明各县,只有一县还缺县令一名。但此县地处大明北方,国境边陲,交通险峻,鱼龙混杂,贼匪猖獗,局势混乱。原先的几位县令,都因治理不善,罢官的罢官,辞官的辞官,故而朝廷迟迟未派出继任县令。”
  “哦?我大明竟还有如此疾苦混乱之地,”建文帝忙问,“那县叫什么名字?”
  “启禀皇上,叫鸡飞狗跳县。”
  听到“鸡飞狗跳”四字,在场百官无不掩口失笑。
  “哦,就此一县?还有其它州县有空缺么?”建文帝问。
  “启禀皇上,”吏部尚书拱手道:“我大明仅鸡飞狗跳县尚有县令空缺。”
  “嗯,仅此一县,”建文帝沉吟一番,便即拍板,“秦少杰、朱四喜,朕命你二人同为鸡飞狗跳县县令!即日上任,不得有误!”
  在场文武无不惊呆,交头接耳,窃论纷纷:
  “什么?同为一县之令?没听说过啊!”
  “两个县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怎能这样,没有先例呀!”
  “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怎能这样任命呢?”
  “一县二令?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天下奇谈啊!”
  吏部尚书上前一步,面露难色,“皇上,这县令官服吏部倒是有多套,可这鸡飞狗跳县的官印,吏部只有一个呀!”
  见群臣质疑声不断,议论不休,皇上拍着大腿道:“笨蛋!把官印一切两半,一半鸡飞,一半狗跳,不就解决了?!”
  圣上此言一出,语惊满朝文武,张口结舌,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朝堂上连掉一根绣花针的声响都能听到。
  死寂半晌,宰相秦寿见众臣都愣在当下,眼珠一转,忙领头呼道:“皇上推陈出新,旷古烁今,实乃臣等楷模,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宰相带头,群臣忙跪地齐呼:“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门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秦氏父子正话离别,只见秦寿眼角湿润,“少杰啊,你此后要励精图治,好好做官,切不可好逸恶劳,浑浑噩噩。为官一方,要心系百姓,造福乡里,早建功绩。县令者,父母官也……”
  秦少武为弟弟打气道:“四弟,大丈夫当保家卫国,战死沙场。鸡飞狗跳县地处偏远,贼匪猖獗,你身先士卒,也算为国尽忠,好好干!”
  秦少英拉着秦八卦,细细叮嘱,“八卦呀,你自幼伺候老四,老四以后的衣食住行,就全靠你了……。”
  秦少文拍拍四弟肩膀,“少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时候不早,你赶路要紧,路上一切小心。”
  秦少英泪水涟涟,“老四,此去山高水远,你要发奋努力,干出业绩,争取早日回来……”
  秦少文拉拉秦少英衣袖,劝道:“老三,四弟赶路要紧,时候不早,咱们先回去吧。”
  秦少英不依不舍,呜呜咽咽,“我们兄弟四个自小就没分开过,你再让我跟他讲几句。老四,好好努力,三哥永远支持你……”
  “走吧,”秦少文含泪,强拉众人离开,“咱们支持他,咱们都回家支持他……”
  城门内,朱庸也率全家男女老少,为四喜送行,“四喜啊,圣命大如天,还来不及为你好好准备,就要走了……”
  见父亲哽咽,朱三万忙接着叮嘱道:“四喜啊,你是戴罪之臣,皇上明令,一路上不可坐车辇,必须步行前往鸡飞狗跳县,以示悔过。唉,真是辛苦了。我为你带了好多银两,路上可别委屈自己。”
  碧仙夫人心疼女儿,絮絮叨叨,“四喜啊,鸡飞狗跳县路途遥远,此去经年,不知何时何日才能调回金陵。你要万事小心,常寄家书回来。”她转而拉住丫鬟小珠的手,连连嘱咐,“小珠啊,此次陪四喜外放做官,你要好好照顾她,提醒她添衣加食……。”
  秦寿先行回府休息,秦少英怅怅然,拉着两兄弟到街上闲逛散心。
  “二哥,你一直都说大丈夫当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这次老四远走边陲小县,可真叫人担心啊!”秦少英一脸忧愁道。
  秦少武也是忧心忡忡,“四弟此去鸡飞狗跳县,前途未卜,希望他能逢凶化吉,遇事呈祥。”
  “呵呵,老四能出什么事,这小子粘上毛儿,比猴子都精。”秦少文宽心安慰兄弟,“就算有事,不是还有朱四喜么?一县二令,亏咱们的皇上想得出来,这下他俩可有的斗了!我倒真想跟过去,瞧瞧热闹呢……”
  三人闲话间,晴荷小姐带着小丫鬟正巧迎面走了过来。
  秦少武见是晴荷小姐,又走不动路,痴痴呆呆望向她,“晴,晴荷,小姐……。”
  小丫鬟朝三人欠身行礼,一脸喜气,“见过三位秦公子,我家小姐与马公子下月十五成亲,三位可记得过来喝杯喜酒……”
  秦少文面带尴尬,拱手道:“关小姐,当日之事,都怪我们一时糊涂,还请莫怪。”
  晴荷朝三人微微欠身,“秦大公子严重了,现今水落石出,晴荷已没什么计较的了。”
  “晴,晴荷小姐……。”秦少武欲言又止。
  晴荷双颊微红,拉起小丫鬟,低头匆匆与他擦肩而去……
  见秦少武望向晴荷背影怔怔发呆,秦少英想着假情书之事,替他惋惜道:“唉,二哥,本来可以佳偶天成,你又何苦为他人做嫁衣!”
  秦少武黯然神伤,扼腕叹息,“唉,有缘无分,有分无缘,或这就是我的命数 ……。”


第17章 莫愁前路无损友(一)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风和日暖拂野村。路直沙平宿驿馆,红日初曦登前途。
  话说秦少杰和朱四喜两队人一前一后,跋山涉水,行了数日,转眼已入泰昌县境内。
  泰昌县县令已在城门外恭候多时,见朱四喜到来,忙迎上去,喜笑颜开,“朱大人,下官泰昌县县令贾忠,率县衙上下差役,给朱大人请安。”
  朱四喜谦恭还礼,“贾大人严重了,你我同为七品县令,远道相迎,实在客气。”
  “朱大人太过谦虚了。”贾县令眉开眼笑,溜须拍马,“您乃长平侯世子,这官阶辈分,远大过下官呢。列队欢迎,那是太也应该。”
  “多谢贾大人盛情,”朱四喜彬彬有礼,“诶,贾大人怎知我今日到贵县境内?”
  “嘿嘿,是秦大人先到的。”贾县令媚态百出,一脸逢迎,“下官听说您跟秦大人前后脚到,就忙率县衙上下出来欢迎。”
  朱四喜一乐,心道:这一路上有秦少杰在前为我鸣金开路,沿途州府各县夹道迎接,酒筵食享,牙床暖阁,倒真不错。
  贾县令躬身道:“朱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在县衙略备薄酒,为朱大人和秦大人接风。朱大人,您请。”
  朱四喜与贾县令一路有说有笑,谈笑风生。
  贾县令满脸堆笑问:“不知朱大人欲在小县停留几日?可有安排?小县也好配合。”
  朱四喜拱手道:“早闻泰昌地处南北交通中枢,乃大明重县,历史久远,经济发达,人杰地灵,声名远播。本官欲暂留两三日,凭仰古今名胜,体察风土民情,增进眼界……”
  “那真是太好不过,”贾县令曲迎逢合,“对了,最近泰昌县内要出件大喜事,大人正巧赶上。”
  “哦,什么喜事?”朱四喜奇问。
  贾县令摇头晃脑,悠悠道:“太傅黎老大人的小女儿才貌双全,远近闻名,现已到婚嫁之龄,黎家打算擂台招婿。这几日泰昌名流云集,文人荟萃,都为这场擂台赛摩拳擦掌,大有势在必得之态。朱大人到时何不同去观礼,沾个喜气……”
  贾县令大宴秦、朱二人,葡萄酒倾银瓮,黄羊羹满玉盘,异果堆筵,奇花散彩,济楚菜蔬,好不丰盛。
  贾忠殷勤劝酒,“秦大人乃今科状元公,当朝宰相之子;朱大人为今科探花郎,世袭小侯爷,二位驾临蔽县,贾某真是不胜荣光,来,贾某敬二位一杯。”
  秦、朱二人举杯,一饮而尽。秦少杰客套道:“贾大人严重了,您乃泰昌县父母官,这泰昌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您可是功不可没。我定要在家父面前,为您请功啊。”
  贾县令喜笑颜开,连连拱手,“多谢秦大人,多谢秦大人。”
  朱四喜皮笑肉不笑,也跟着附庸几句,“贾大人为泰昌县鞠躬尽瘁,真乃万民楷模,县令表率呀。朱某佩服,来,贾大人,朱某借花献佛,敬你一杯,多谢你今日盛情款待。”
  得到朱小侯爷赞许,贾县令更是心花怒放,凑到朱四喜跟前,脸谄笑成一朵菊花,“多谢朱大人。下官定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不辜负圣上厚望啊!”
  贾县令那一嘴口臭,可迎面喷了朱四喜满脸。朱四喜微微皱眉,勉强笑道:“贾大人客气,您快回位置坐好,咱们吃菜,吃菜。”
  秦少杰笑问:“贾大人,不知这泰昌县城,可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地方?本官初来乍到,打算在此停留,游赏几日,有什么好去处,可要向本官推荐啊。”
  贾县令窜跳到秦少杰跟前,媚眼逢迎笑道:“秦大人有所不知,我们泰昌县的女娲庙、周公祠,还有泰昌河,都是一等一的好去处。那泰昌河可有小秦淮之称,晚间两岸灯彩辉煌,琼楼玉宇,红袖招招,酒香飘摇,仙乐流转,真乃天上人间呀。”
  贾县令满嘴口臭可把秦少杰熏到,秦少杰屏住呼吸,勉强笑道:“真是好地方,贾大人快回位置坐好,咱们喝酒,喝酒。”
  看秦少杰表情,朱四喜猜出他被贾忠口臭熏到,笑道:“贾县令,秦大人对你们的泰昌河可是非常感兴趣,你快给他讲讲,这泰昌河上的才子佳人,风流韵事。”
  见贾县令又凑上身来,秦少杰忙掩鼻推脱,“诶,贾县令客气,其实朱大人对这小秦淮感兴趣之极,您还是快去给她讲讲,免得说咱们冷落了她。”
  看贾忠屁颠屁颠笑脸过来,朱四喜忙窜跳躲他,“贾县令不要这么热情,快回位置坐好,坐好啊……”
  贾忠跟在朱四喜屁股后面,围着饭桌绕圈追她,“朱大人,您躲什么呀?您回位置坐好,我给您讲小秦淮的风流韵事呀……”
  同贾大人、朱大人食过接风宴后,秦少杰便命家仆秦八卦备好礼物,出门拜见父亲当年的同门师兄,已告老还乡的帝师太傅,黎修远老先生。
  太傅宅院,碧柳垂周,绿窗翠壁,青松拂檐,四面出廊,复道萦纡,玉栏绕砌,芍药迎风,葩吐丹妙。
  管家将二人引入厅堂,“老爷,秦公子到了。”
  秦少杰恭敬上前行礼,“晚生秦少杰,拜见黎老大人。”
  黎老大人见眼前这年轻人眉清目秀,衣冠楚楚,好个翩翩君子,心下不胜喜欢,呵呵笑道:“日前与秦师弟通信,他言你外放做官,要路过泰昌拜见,没想这么快就到了。贤侄快请坐,请坐!”
  二人吃茶寒暄,黎修远问:“贤侄这一路可还顺当?现住何处?”
  “小侄这一路赏名山大川,观民风民俗,受益良多,不觉已到泰昌境内。承蒙贾县令盛情,午间宴饮筵席,不胜欢畅。贾大人亲自送小侄回驿馆安顿。早闻泰昌物阜民丰,小侄欲住上几日,稍作游历……”
  “那真是太好不过,”黎太傅大喜,“只是泰昌驿馆条件简陋,太委屈贤侄。不如你搬到我家小住几日,如何?”
  “小侄怎敢叨扰师伯,”秦少杰谦恭推辞,“驿馆物事齐全,清淡安静,倒也住得合心。”
  “诶,驿馆再好,也不会有老夫的府上好。”黎太傅盛情不已,“你远来是客,我理应尽地主之谊。况且老夫远离朝堂五载,正可趁此机会,听贤侄叙念些金陵近事,贤侄就不要推辞了。”
  秦少杰笑颜拱手,“如此,就多谢师伯了。”
  “诶,对了,”黎太傅满面红光,“贤侄可还记得老夫的小女儿画棠?”
  “画棠妹妹?”秦少杰微笑道:“小时还一起玩过,不知画棠妹妹可好?”
  黎太傅笑叹道:“真是光阴荏苒,一转眼她都要嫁人了。”
  “哦?不知夫家是谁?我可要讨杯喜酒喝。”
  “我家画棠虽是女儿身,可自幼诗书礼教,立志要嫁个才子。她欲比文招亲,亲自出题测试应征者。这不,老夫为她设了擂台比试,就定在后天。”黎太傅侧目望他,“贤侄若有兴趣,不妨也上台一试?”
  “不不不,”秦少杰连连摆手,“小侄初来乍到,怎敢搅扰画棠妹妹的擂台比试。我还是在台下观看,为妹妹助威的好。”
  黎太傅心中稍有不悦,酸酸笑道:“呵呵,秦贤侄乃状元之才,你若参加,想必这四郊五县,七里八乡的才子,都要被你赶下台去了。”
  “师伯严重了,”秦少杰一脸尴尬,赔笑道:“普天之下,才子能人,卧虎藏龙,岂是小侄所及。画棠妹妹乃名门之后,蕙质兰心,定能觅得十全夫婿。”
  “也罢也罢,”黎太傅笑着摆手道:“贤侄既然来了,不妨见见画棠。你们是同辈人,定有许多话题可聊……”
  傍晚,八卦陪秦少杰回驿馆收拾行囊,欲转住太傅府中。
  秦八卦边整理物事,边取笑道:“少爷,那黎小姐可真是才貌双全的美人,不光长得漂亮,说话也文邹邹的。我看她和您倒是天生地设的一对儿。”
  “别乱讲,”秦少杰一脸严肃,“人家马上要比文招亲了,与我有何相干。”
  “那黎老爷不是撺掇您也参加么。”秦八卦一脸坏笑,“我看他八成是看上您了。一个太傅之女,才貌双全,一个今科状元,风流倜傥。门当户对,才子佳人,正好凑一对儿呀!”
  “闭嘴!”秦少杰假意挥拳揍他,“小小年纪,胡说什么!”
  “诶,您不钟意她?”秦八卦咧嘴道:“唉,害我吧嗒吧嗒白高兴一场。”
  “黎小姐品貌端庄,谈吐隽永,”秦少杰本欲赞她,可腔调一转,摇头叹道:“可你看她整天端着个架子,有事儿没事儿就跟你谈诗论文,之乎者也的,有什么意思,我早晚被她郁闷死。”
  “呦,少爷您还真是见解独到,眼光不同,”秦八卦大嘴取笑,“话说您不敢登擂台,是不是怕那黎小姐文思才情超过您,将您从擂台上比下去呀?”
  “呸!”秦少杰狠拍八卦脑袋瓜子,“我秦少杰是什么人?今科状元!我的才学跟她比,那就是泰山之如小土丘,江河之如小泥洼。”
  秦八卦掩口傻笑,“天马行空,任由您说,光会吹牛。”
  “她有多大能耐,我三言两语就试出来了。”秦少杰拍拍胸脯,“不是我夸口吹嘘,刚才与黎小姐聊了许久,我旁敲侧击,已从她言论中,猜出后日擂台比试的三道题目,□□不离十!”
  “啊?这么厉害!”秦八卦惊得张大了嘴,“少爷,您快讲给我听听,考题是什么?”
  “行!咱赌你这月工钱,”秦少杰摇头晃脑,神气活现,“我若猜赢了,你这月工钱全免,输了付你双倍……”


第18章 莫愁前路无损友(二)
  晚间娇花拢月,碧柳拂风,泰昌河两岸灯彩辉煌,琼楼玉宇,红袖招招,酒香飘摇,仙乐流转。
  “这泰昌河果真乃小秦淮也,才子佳人,富贾商旅云集,真是热闹。”朱四喜赞道。
  “小姐,这么多地方,咱先去哪儿玩?”小珠笑嘻嘻问。
  “听贾大人说,泰昌河岸的望南楼,乃泰昌第一高楼,文士墨客谈词吟赋,高端风雅,咱先去那儿瞧瞧。”
  二人一路有说有笑,走到望南楼门口,却被一小伙计拦下,“二位请出示请帖。”
  朱四喜一愣,“哦?进你们这望南楼,还要请帖?”
  “二位一看就是从外地来的。”小伙计躬身陪笑道:“二位有所不知,今日乃望南楼建楼十年之庆,我们望南楼主广发名帖,邀请远近文人雅士齐聚望南楼最高层,吟诗作赋,共庆今宵呀。”
  朱四喜一听来了兴致,“如此盛典,怎能少了本公子。小珠,咱们进去看看。”
  “唉呦,二位客官,没有请帖,不得入内呀。”小伙计拦道。
  小珠顽皮眨了眨眼睛,塞给小伙计一锭纹银,“喏,闭上你的嘴。”
  朱四喜与小珠同上望南楼最顶层,果见上面聚了济济文士,众人正围着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