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出墙-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不可能不嫁人,在考虑要嫁什么人时,她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正如她同表姐所说,一定要一桩两…情…相…悦的婚姻,也正因为如此,在她的婚事上,姨父姨母顾虑更多。
  姚青不介意自己晚嫁甚至低嫁,只要符合她所想,她愿意担负风险。
  林氏拍了拍姚青的手,叹了口气,“姨母跟你说实话,我是不舍得你嫁太远的,选的人家肯定是在京中,但京里你也知道,高门大户多,可能门第上不会太好,不过在选夫婿选人家上,我同你姨父是一定要选一个品性端正家风清正的人家的。”
  “我知道姨母是想就近照拂我。”姚青很理解两位长辈的心思,毕竟,无论前世今生,这些亲人都一心护着她,上辈子姨母愿意沈惟铮,未必没有这层考虑,只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事情能全然顺心如意。
  林氏满脸欣慰,“你能理解姨母的心意就好。”
  “晚晚,姨母问你一件事,你别嫌唐突也别害羞,”林氏放柔了声音温声道,“咱们母女俩说话,你尽管实话实话就好。”
  “姨母放心。”姚青道,“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傻孩子,哪有那么严重。”林氏摇头失笑,“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姨母只是想问你,你对永安伯府那位林世子,是否有意?”
  这话一出,姚青满面意外与惊讶,她完全没想到自家姨母想问的是这个,“姨母怎么会如此想?”
  看外甥女表现,林氏突然觉得自己问的这句话有些多余,但既然问了,直接借机挑明也好,“晚晚,可能你没注意,但那位林世子确实对你有意,这件事你表姐也知道,你和林世子认识也有两年,他人确实也不错,所以这话姨母确实得问问你,你对他,果真无男女之意?”
  姚青早就被她和林呈扯在一起这件事给炸蒙了,等听到姨母这样问,她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给出了回答,“不可能有的!”
  她的态度与语言太过斩钉截铁,倒是吓了林氏一跳,之后又有些好笑,不过是两句问话,这孩子就跟被扯了尾巴的猫儿似的跳脚,也是有趣。
  “既然无意那咱们就不提了。”林氏道,“虽然人不错,但家里门第高后院又麻烦,就算你今日告诉我说你对他有意,姨母也是不会同意的。”
  “我真的没有!”姚青少见的羞窘交加,林呈在她看来就是纯粹的好友,突然被扯进她的婚事和男女之情,只让人莫名尴尬。
  林氏见外甥女少见的犯了急脾气,赶忙出言安抚一番,等人情绪平稳下来才继续道,“虽然你对他无意,但那位林世子不然,为了避嫌,你成亲前暂且同他远一些吧,他家里长辈难缠,姨母担心横生枝节影响你名声和婚事,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
  “我明白的。”不用林氏提醒,姚青也已经打定主意要和人保持距离了,别说她同林呈之间没什么,就是万一他真如姨母所说,她也绝不可能有半分意动。
  毕竟,这事情无论怎么想,都太尴尬了。
  为了赶快揭过林呈这一茬,林氏迅速切入今日的目的,转移话题道,“晚晚,你现在有心仪之人吗?”
  姚青喝了口凉茶压下脸上热意,“没有。”
  “没有就好。”林氏松了口气,“没有的话,姨母接下来的话就能说了,我同你姨父为你相看了一个年轻人,他是你姨父礼部同僚的嫡次子,书香世家,家风清正,本人聪敏有才,品行端方,是个不错的人选,你若是愿意,抽空见上一面,相看相看。”
  听到这话,姚青心口跳了下,姨母态度认真郑重,显然很看重姨父这位同僚之子,对比之前对林呈的态度,她有种感觉,若无意外的话,姨父姨母都是很中意这人的。
  沉默许久之后,姚青终于缓缓开口道,“我听姨母的。”
  她声音有些干涩,还有些飘忽,这句话说出来后,一时都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如释重负,只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的命运越来越不一样了。
  得了肯定回复的林氏肉…眼可见的心情好了许多,大抵她是真满意自己同丈夫选中的人,只温声笑道,“你姨父同僚家姓谢,他的嫡次子名叫谢真,之前在外游学过两年,去年才回京,虽说现在只有秀才功名在身,但明年若下场,举人进士不在话下……”
  姨母一番话姚青最后听进耳里的只有“谢真”二字,若她本来还有几分迟疑担忧,这会儿心思就转到了别处。
  虽然有些意外与久远,但谢真这个名字她确实是知道的,上辈子,到了年纪姨母替她相看婚事时,提过的那人正是谢真。
  一时间,姚青都不免感叹这奇妙的缘分,谁能想到这辈子姨父姨母还会看中这个人呢。
  她同曾经的谢真应当是有几面之缘的,在意外嫁给沈惟铮之前见过两面,只是还未有什么结果,就出了落水被救之事,之后沈惟铮求亲她许嫁,两家的事也不了了之。
  后来多年后偶尔有一次同姨母聊闲话,她感叹谢家子天资不凡,言语间隐隐还有几分两家亲事未成的遗憾,只不过说了两句后觉得不妥,就打住了话茬从此不再提。
  姚青对谢真这个人的印象仅止于此,或许是因为两家曾有过议亲的意思,她不止没关注过谢真如何,隐隐还有几分避讳,毕竟,她向来想得多,不想因为些许小事同沈惟铮起了嫌隙。
  现在,这么多年后,谢真这个年轻人兜兜转转又将走到她面前,姚青感慨之余,对相看之事倒没之前那么抗拒了。
  天色渐晚,侯府中姚青不辞劳苦的亲自下厨给姨父姨母做了之前设计的荷香宴,连连获赞。
  京外官道上,马蹄声阵阵,一路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帝京城门下的人勒住马缰,在路口处停下。
  天边晚霞只剩余光,晦暗天色中,沈惟铮看着熟悉的故地,缰绳一甩,直奔城门而去,“进城!”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很努力_(:з」∠)_多给自己一个亲亲
  月底了,求亲们灌溉营养液
  这是我吃面时突然想起来的
  鬼知道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o(╯□╰)o


第41章 
  自从答应了姨母同谢家相看之后,姚青就开始忙了起来; 当然; 忙碌的主要是林氏,她是被忙的那个。
  挑选衣服首饰; 试用新脂粉; 和谢夫人定日子定地点; 每日里风风火火,脸上带笑,任谁一看都知道她心情甚好。
  沈四爷拿着钓竿坐在临水的亭中垂钓,看妻子在旁边忙碌,笑着朝姚青递了个彼此心知肚明的眼神。
  手上鱼竿动了动; 姚青赶忙拉起; 就见一条巴掌大的小鱼垂在半空中晃晃悠悠好不可怜,她把鱼重新扔回湖里,视线略过自家姨母; 好笑又无奈。
  当年表姐嫁给闻程时姨母似乎都没这么紧张; 按说她该受宠若惊的; 只是上辈子已经有过一遭; 如今再来她自然是安之若素了。
  最后,林氏同谢家商议过后,决定以明水寺求佛的名义相约见上一面,让两个孩子认识一下彼此。
  于是,在初九那天,林氏带着姚青出门去了明水寺; 若不是怀…孕身子重,沈蕾也想一起,好不容易能见到母亲口中那个各方面都不错的未来妹婿,由不得她不在意。
  寺庙门口两家人“碰巧”相遇,谢夫人热情相邀,林氏顺水推舟,两位夫人带着丫鬟婆子进了庙门,后面沈四爷同谢大人含笑走在一起,打眼一看就是关系不错的两家人,至于那位面容清俊温文尔雅的谢公子,态度自然且沉静,恭敬不失亲和。
  姚青走在姨母身侧,并未随意张望,只安静微笑着听脾性爽朗的谢夫人说话,等进了内殿上过香往后殿走时,谢夫人对她的夸赞已经一句接着一句,且听起来格外真挚。
  林氏心情也好,虽然她自觉自家孩子十分不错,但对外人的夸赞还是要推辞一下的,“小孩子家家的,当不得夫人如此夸赞,再说下去我们晚晚都要害羞了。”
  “好就是好,我不过是说了两句实话而已,不过年轻姑娘脸皮薄,确实受不住咱们这么直白,”谢夫人笑道,“但你我也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哪能不清楚小姑娘的心思,长辈多哄两句她们心里且高兴呢,就许晚辈对长辈甜言蜜语,还不许咱们多疼疼小辈了?”
  “谢夫人知情识意,通情达理,我不及你。”林氏笑道,“不过说起疼爱小辈,咱们都是一样的心思,我看谢家两位公子也俱是才华出众品性绝佳之辈,当是谢夫人教子有功。”
  两人彼此一番吹捧,气氛愈加和谐,等到了后院禅房时,彼此关系似乎好到只差互相引为知己了。
  沈四爷同谢大人去了别处赏景饮茶,禅房中谢夫人拉着姚青坐在自己身边,笑语晏晏道,“我是喜爱…女孩儿的,只可惜家里就两个臭小子,若是日后家里能有晚晚这么一个招人疼爱的姑娘,我得疼到心坎儿上去。”
  虽说彼此心知肚明今日来意,但谢夫人这话也太直白了,姚青不确定上辈子是不是如此情形,毕竟时间太过久远,她早就记不太清了,但谢夫人这番热情做派只见诚挚不见谄媚,并不显得唐突。
  她端庄持重,落落大方,偶尔接话或安静羞涩一笑,愈发让谢氏喜爱。
  等两杯茶过后,谢夫人开始把人往外撵,将两个年轻人凑作堆,“我同你林姨坐在这里喝喝茶,你们年轻人心思活泼,就不必在这里陪我们了,出去转转看看风景,听说寺里桃子最近都熟了,你们愿意的话就去凑个热闹,或者去莲花池和后山转转都行。”
  谢真领了母亲吩咐,同两位长辈告辞,同姚青一起出了禅房。
  和不认识的人在一处并没什么,前提是这人不是相看对象,姚青心里到底有点儿不自在,只安静走在谢真身边,不言不语,并没有先开口的打算。
  比起她的沉默,看起来沉静温雅的谢真反而显得健谈许多,“姚姑娘,夏日炎热,我们就去莲花池逛逛吧,那边有个避风亭,坐在亭中即可赏景又可避暑,算是个还不错的地方。”
  虽说姚青心态上没有那么主动,但也并不消极,因此欣然领命,应了邀请,“好。”
  ***
  姚青记忆中的谢真早就模糊不清,今日一见这个年轻人,才发觉他相当不错。
  不只是温雅的气质与清俊的容貌,最重要的是谢真身上有一种见之亲和的气息,让人难生恶感,她努力回想,发现当年的他和现在并无太大区别。
  这是一个和沈惟铮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在姚青眼里,两个男人几乎是截然相反的。
  漫步在林间小道上,两侧是充满佛香的殿宇与廊道,大概是担心她无聊,谢真时不时会开口说上一些此间典故,年轻人清朗柔和的嗓音飘荡在林间,莫名多了几分温馨。
  姚青向来是投桃报李的,对方态度亲和,她也欣然捧场,时不时参与其中,到最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总算不像之前那么冷寂尴尬。
  海棠拖着另个丫头渐渐同自家姑娘拉开距离,说到底今日是姑娘的大日子,这位谢公子看样子也是个不错人物,她们这些碍眼的暂且别不识趣的打扰两人了。
  等到了避风亭时,这里正巧无人,亭子下面是景色出众的莲花池,姚青同谢真进了亭子,丫头们守在远处,并未上前打扰。
  亭中,气氛尚好的两人各自落座,彼此相对。
  大概是面对面的距离太近,且对方眼神明亮,从容不迫直视她,姚青心里多了一分拘束,“谢公子何故如此看我?”难道是她脸上不小心沾了什么脏东西?
  谢真顿了顿,随即微微一笑,“姚姑娘很好,是在下的问题。”
  姚青疑惑不解,谢真笑意温和,极为自然的开口,“姚姑娘令人见之忘俗。”
  冷不防就听到这么一句夸奖人的话,姚青先是哑然后觉好笑,“我倒觉得谢公子同谢夫人脾性相似。”都是这么直白的喜好夸人。
  “家母十分欣赏姚姑娘的品貌,曾多次在家中提起,”谢真道,“家母那些话也并非虚言。”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前来相见。
  “谢公子客气了。”姚青直视着这个与她想象中极为不同的年轻人,眼神柔和,“谢夫人同谢公子脾性热情坦率,也很令人神往。”
  姚青并非说客套话,无论是谢夫人还是谢真身上都有一种她这种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那种只有在幸福家庭中生活的人才有的一种天真纯稚之意。
  对于她这样的人来说,自然心向往之。
  谢真愣了下,随即笑开,“姚姑娘也是个难得的坦诚之人。”之前就觉得了,现在不过是真真正正确认,他眼前的姑娘,确实和别个不同,他和母亲的眼光没出错。
  姚青觉得,认识谢家人之后,她就陷入了不停被夸然后互夸的怪圈之中,然而偏偏大家彼此诚意十足不见虚伪做作,也算是很有趣了。
  “听说姚姑娘喜欢制香,我在外游学时碰到寻到一本古籍,上面有残缺香方,姚姑娘若是不嫌我唐突,我想将之赠予姑娘,闲时做个消遣。”谢真道,“不过古方残缺,怕是有些遗憾。”
  “谢公子客气。”姚青犹豫了下,选择了接受对方的心意,“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能得姑娘喜欢就再好不过了。”谢真笑了笑,态度比刚才稍显亲近。
  看着对方脸上的温柔包容笑意,姚青神情恍惚了下,此刻她有一种,自己的人生真的在缓缓改变的感觉。
  如果是眼前的谢真和谢家,那她日后的人生,一定会和从前有很大不同吧?
  即便有那么一刻她觉得自己或许有些冲动,但事已至此,她只能遵循自己的选择走下去。
  态度亲近了那么一点之后,两人之间再谈天说地就慢慢少了拘束与顾忌。
  谢真看着坐在自己眼前的姑娘,眼中笑意深深,最初只是从父亲和母亲口中听到她,因而有着不错的印象,后来是从沈大人口中了解的多一些。
  长辈们闲谈的公事与杂事里,她只占据了很小一部分话题,但每次涉及必然不乏称赞,无论是操心关爱两位长辈,还是像个小大人一样体贴懂事,照顾同辈的表哥表姐,她频频出现,每次都是赞誉加身。
  那时候他就在想,得是一个怎么样优秀的姑娘才能被如此称赞呢,他有些好奇,也心有好感,但从未表露。
  直到那次在城门口遇见她救人,心有触动,再然后就是碰巧听到旁边车夫和丫头的话后确认眼前人乃是心中好奇思量许久的心上人。
  世间因缘如此奇妙,由不得他不在意。
  至此,心中惦念,求来了今日的一面之缘。
  在见过她同她接触之后,谢真终于觉得,自己此举殊为明智。
  ***
  避风亭之上是地势稍高的坡地,坡地上松柏杨柳郁郁葱葱,满目的绿意几乎遮掩一切,更别提蓄意藏身其中的人。
  此时,沈惟铮就带着两人藏身其中。
  比起关心此行公务的其他两名骁龙卫暗卫,沈惟铮视线与心神都聚焦在下方那对青年男女身上。
  她和两年前他离京时早已截然不同,乌发雪肤红唇,如盛开的桃花般艳烈灼人,一下子扎了他的眼,然而,他惦念许久的她决不该在此时此刻同一个陌生男人如此亲昵笑谈……
  沈惟铮握紧了剑柄,他想杀人。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


第42章 
  一路马不停蹄回京,先进宫后入骁龙卫; 几天下来平均每日只睡两个时辰; 京里京外来回跑,这些身体上的诸多劳累都没让沈惟铮心绪波动分毫; 但在此时此刻; 看着下面亭中两人; 听着入耳的声声语语,他发现,自己的脾气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他耳力出色,即便隔得远也能听到两人交谈,无论是丝毫不打算掩饰的夸赞还是意图亲近的亲昵; 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手中剑柄上镶嵌的红宝石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本还在低声交谈的两个暗卫察觉到那股毫不掩饰的杀意,瞬间脊背寒毛直竖。
  两人彼此交换着不明所以的视线,一头雾水; 但到底顾忌这位新上司; 一时间噤若寒蝉; 不再提寺中之事。
  站在原地的沈惟铮纹丝不动; 他所在的位置,能将她看得一清二楚,至于那个陌生的男人,被树木枝叶挡住不露分毫,于他来说,这或许是好事。
  毕竟; 他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始终保持冷静与理智。
  他今日来明水寺是为公事,回京后他奉皇命彻查甘州冒赈案,可谁知这其中水深得很,竟然还牵扯到国子监监照弄虚作假,一连串关系查下来,结果现在竟然牵扯到了皇子们私底下卖官鬻爵横征敛财,眼见着,这案子查下去,朝堂内将水浑得不能再浑,人人自危,皇子党危如累卵,帝京风雨欲来。
  作为事涉中人,沈惟铮并不想在自己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连累他人,他的敌人不是边关那些西戎贼寇,而是随时都有可能背后拖后腿捅自己一刀的同僚与上司。
  可以说,除却御座上那位帝王,他周遭举世皆敌,就算是那位一力支持他彻查大案的帝王,或许也会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