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闹,搞基建呢-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冉满意地笑了。
  从印刷坊里出来,童冉精神一松,只觉得整个人要散架了。
  昨天他一宿没睡,拼命练怎么刻那个难写得要死的金体活字。刚刚那几个除了最后一个宋体是他现场刻的,其他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他不过是趁其他人听他说话时,偷偷换了而已。
  不过,刚才那番话却是他临场发挥的,这么一番说道,连他自己都要被说服了,这活字印刷坊还真是个利国利民的绝顶主意。
  只可惜上升到黄阶后,正气的增长不像从前那般容易,虽然随着《西游记》的传播和印刷坊的筹备,一直在涨,但凝聚正气之种后上一个品阶和凝聚之前增长一段正之念所需的正气不可同日而语,难怪那么多人五年十年才上一品了。
  童冉回去的时候正想着这事,没注意周围。
  向达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喊了他一声,把童冉吓得够呛。
  向达额头上有汗,还气喘吁吁的,像是跑过。
  他拉着童冉进他房间,关上门后道:“童冉,我刚刚见过卢府的管家。你记不记得上一回我跟你说卢府招幕僚的事情?卢管家之前问过我,我就说了你不感兴趣,但那话好像是得罪卢知府了,卢管家给我透了个风,若是你不去服软,你这申请吏员的文书怕是不好过。”
  童冉听了,微微皱眉。
  这卢知府好霸道,不去给他当幕僚也能记仇。
  向达却以为他是生自己的气,连忙道:“实在是我不好,要不我去跟卢管家再说说,向他赔个礼,就说上次是我擅自替你回答了,其实你是愿意的。”
  向达也是急了,说完就要走,却被童冉拉住。
  童冉道:“向师傅,你没有说错,不必着急。”
  向达:“怎么能不急,这可是关乎你一辈子的大事啊!”
  童冉:“事到如今,急也没用,不如想想还有其他什么办法。”
  “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了?”向达问,他这才想起童冉认识不少人,像那个范子常好像就挺有人脉,也许能帮一把也说不定。
  童冉没说话。
  说实在的,这事情他一时半会儿也没主意,都说民不与官斗,他认识的都是些商人而非官员,这事情就算人家肯帮忙,也难使出力气啊。


第13章 第十三步
  卢府书房里,卢知府懒洋洋地靠在大靠背椅上。
  有小厮上了茶,一旁的幕僚亲自端来给他,陪着笑道:“大人请喝茶。”
  卢知府接过茶杯,看也没看那幕僚,问道:“那童冉如今怎样了?”
  幕僚的腰又弯下几分,说道:“还能怎样,不过就是缩在他的瓦舍里面。他的文书都交上来月余了还没有动静,这会儿肯定急得抓心挠肺呢。”
  卢知府听了更加得意:“本府本来挺欣赏他的才华,可惜是个不懂事理的,本府好心好意招揽他来给我做事,他竟然拒绝了,实在蠢钝不堪。”
  幕僚:“是,大人说得极是。入大人麾下可是一等一的好事,姓童的忒不识抬举,大人还得再多给他些教训。”
  卢知府喝了口茶,笑道:“放心,教训有得是,一个个来就是了,我倒要他知道,这卓阳府究竟谁说了算。”
  “大人英明,大人神机妙算,他小小童冉自然逃不过大人的五指山。”幕僚拱手道。
  卢知府瞥他一眼:“五指山?”
  一股强大的正气压下,幕僚腿一软,跪倒在地:“大人恕罪,大人恕罪,小人只是偶尔在街上听见,并没有去东莱瓦舍听《西游记》。”
  “哼。”卢知府睨了眼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人,他很享受这种居高临下之感,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收回正气。
  幕僚松了口气,站起来又要说什么,外头的小厮又跑了进来。
  “怎么了?”卢知府懒懒地抬起眼皮。
  小厮抹掉下巴上滴落的汗,急切道:“不好了大人,道审团的令史突然来了咱们衙门,说要看吏员的任命记录和新递上来的文书呢!”
  “胡说,道审团怎么会现在过来!”卢知府喝道。
  小厮:“千真万确啊大人,现在他怕是已经在衙门里翻找起来了。”
  不好,童冉的文书还在衙门里,卢知府心里一紧。
  小厮的样子实在不像夸大其词,他连忙戴起官帽,带着幕僚往知府衙门赶去。
  大成的察举制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认证,即圣贤祠的登名礼,意在确认个人的品阶,这一块由礼部负责。另一块则是有品阶之人的任命,吏员由地方父母官负责,各地官员任命则由吏部组织的道审团负责。
  这些道审团每三年巡回一次,届时各地达到玄阶以上的人会递上申请文书,由道审团决定是否录用及所派职位。
  道审团一般由四个主要人物组成,一位正六品吏部主事、一位正七品吏部令史,一位该道的正四品承宣布政使司参议,和一位临道的参议。
  这些人要么来自掌管官员升迁的吏部,要么是道中高官,卢知府的上司,不论职级,一个也不好惹。
  卢知府快马加鞭冲回衙门里,却见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坐在他的官位上,双腿翘在面前的长桌上,笑容满面,手上还把玩着一样东西,像是文书。
  似乎还没有翻找过记录。
  卢知府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知令史大人远道而来,本府实在有失远迎,该打,该打。”卢知府弯腰拱手,笑得人畜无害。
  阮正摆摆手:“下官区区七品令史,哪里受得起知府大人的礼。”
  他说是这样说,却完全没有起身的意思。
  卢知府当然也不敢跟他计较这个,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命及升迁调任,由当朝国舅傅甘泽任尚书,权利极大,就算来的只是小小令史,他也不敢轻易得罪。
  卢知府赔着笑,心里快速盘算起来。
  来的只有令史,却不见其他人,也许他是独自前来。
  什么翻查记录,官场里的门道他还不懂么,不就是想来吓唬一下他,捞点油水么?给他好吃好喝,送点钱,再装装孙子,也就打发了。
  如此一计较,卢知府心里有了打算,又客客气气地道:“令史远道而来,一定累了,先请到舍下休憩片刻,晚上本府请瓦舍里的歌姬来府上陪大人喝酒如何?”
  “歌姬啊,”阮正沉吟,卢知府又要说话时,他忽然站起来道,“卓阳知府听旨。”他从长桌后走出来,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卷明黄色的锦缎,站到大堂正中。
  卢知府吓了一跳,这令史竟然不按牌理出牌,但皇上圣旨当前,他不得不跪 。
  阮正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朕命阮爱卿前往卓阳府各地查看吏员任命记录及新递文书,各级官员需全力配合,钦此。”
  卢知府心里又是一紧,皇上竟然亲自过问。
  皇上的旨意不可违抗,既然如此,他也只有想办法拖延了,他手下其他记录都没问题,只要童冉的文书别被令史看到,那便万事大吉了。
  卢知府三呼万岁,叩拜圣旨,趁起身的时候使了个眼色给一旁的师爷,师爷却满脸是汗,跪在旁边瑟瑟不语。
  忽然,阮正走到他跟前,亮出之前一直把玩的东西,说道:“敢问卢知府,这份月余前就递上来的文书,为何迟迟不批复?”
  卢知府定睛一看,这不正是童冉的文书吗?怎么在他手里?
  阮正仿佛知道他的想法,说道:“下官皇命在身,实在不敢耽搁,府台大人又来得慢,只好亲自动手去找了。”
  卢知府一听,脸色更是煞白。
  这下完了,月余没有批复,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如果阮正报上去,说他怠工是妥妥的了,这必然要影响之后的晋升。事到如今,自己只有大出血一回,他就不信世上还有贿赂不了的官员。
  阮正唇角一勾,看来自己是找对东西了。
  两天前,原本要去陇右道的道审团临时改道要去都南,听说是陇右大旱之故。阮正也无所谓,收拾收拾准备跟着走,却被陛下传召进宫,还给了他一道旨意。
  道审团一贯不理吏员之事,可陛下却突然重视起这芝麻绿豆的琐事,其中必有目的。
  阮正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今天来卓阳府知府这里一翻,就见到了童冉的文书。也不知陛下是悄悄关注了童冉这个人,还是知晓都南道此类事情众多,才让他来查的。
  倒是挺巧,他此前在卓阳府的圣贤阁与童冉有过一面之缘,他那日的话有礼有节,至今还历历在目,如今借着公职的由头,终于能认识一番了,也是好事。
  阮正又道:“既然还未处理,就现在处理了吧,我记得你下头的小锅县还有个田畯的位置,田畯好啊,管一县田地水利,农事乃利国利民之大道,给这位叫童冉的少年天才刚刚好,卢知府你说呢?”
  “本……本府觉得,他年纪轻,也许不能胜任。”卢知府道。
  田畯可是肥差,正气增长得飞快,他怎么愿意给童冉?
  阮正坐到桌后,拿起纸笔,一边写着什么一边道:“童冉十四岁便凝聚正气之种,当世除了傅尚书谁还能做到?你说他不能胜任,还有谁能?”
  阮正的话掷地有声,强大的正气随之压来。
  没想到小小七品令史的正气如此强大,卢知府险些直不起腰来。
  他回头找自己的幕僚,那货平时就油嘴滑舌,现在正是要用他的时候。然而卢知府找了一圈没找到,目光匆匆下移,才发现那东西已经翻着白眼晕过去了。真没用。
  “来吧,卢知府,把它签了再盖个章。”阮正把他一直在写的东西递到卢知府面前。
  卢知府一看,一口气差点没接上,这厮竟然已经把童冉的授职书写好了。
  *
  东莱瓦舍门前还是一样热闹,许多人排着长龙等《西游记》的票。
  排队无聊,大伙儿便聊起了天,有人提起童冉的吏员文书迟迟不批一事,竟然惹得大伙吵了起来。
  开头说话的人认定童冉得罪了卢知府,所以迟迟不批,如此一来,他以后在卓阳府的日子肯定难过。
  旁边的人不认可,说童冉聪明绝顶,就算不成为吏员,写写话本也能上玄阶,到时候他的任命就由道审团管了,还不是一样入仕。
  “当吏员能跟写话本比吗?吏员的正气修养一日千里,写话本不过是小道而已。”
  “笑话!你瞅瞅我们府里的吏员,哪个上玄阶不得十多年?童冉一个多月就凝聚正气之种了,就算不当吏员也比他们强!”
  “凝聚正气之种能跟上玄阶比吗?你有没有点常识?”
  眼看着两人有越吵越凶的趋势,旁观的人连忙劝架:“好了好了都别吵了,童先生不入仕途给我们写多点话本不是更好?”
  却没想到,吵架的两人同时调转枪头,异口同声地怒斥道:“童先生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你脑子进水啦!”
  劝架的人脖子一缩,可怕可怕,看来这两人虽然吵架,却都一样是童先生的仰慕者。
  自从《西游记》在卓阳府里流行,童冉又接连凝聚正气之种、名登圣贤祠,他的仰慕者就跟他的正气似得,一日千里。
  要都聚过来,能从这里排到城郊。
  “谁家今天办喜事,吹拉弹唱到这里来了。”有人大声问道。
  果然见街的那头有人举着唢呐,有人拎着铜锣,吹拉弹唱着往这儿过来。
  排队之人的注意立刻被吸了过去,等队伍走近,又有人道:“你们看中间那个吹唢呐的,是不是衙门里的差爷?”
  “是是是,我记得他,他怎么吹起唢呐来了。”
  “旁边那个好像也是衙门里的。”
  “不止,好像都是,最后那个看见没,是给卢知府管账的。”
  这些人连队都忘记排了,傻愣愣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这是怎么回事,哪家大佬的宝贝儿子或闺女要结婚?竟然找了这么多衙门里的捕快、衙役来吹唢呐敲铜锣,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有品阶有公职的,平日里眼珠子朝上翻,一点看不起人。
  “好好吹,好好吹,用点力气,没吃饭吗?”待队伍走近,他们又看见一个人走在队伍中,那人穿着一身官服,俨然像是个指挥的。
  东莱瓦舍前这么大排场,李掌柜也不免出来看看,他刚出来,那队伍刚巧在瓦舍门前停下,吹拉弹唱同时停歇,那个穿官服的青年上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下官乃吏部令史阮正,今日特来给童先生送他的授职书,请问童先生现在可在?”
  吏部令史亲自来送授职书?
  李掌柜连忙扶住伙计的肩膀,今天的阳光真有点烈,才晒了一小会儿就出现幻觉了。


第14章 第十四步
  阮正又说了一番话,李掌柜才相信这不是梦,真的是吏部令史亲自给童冉送授职书来了。
  “快快快,快去叫童冉。”李掌柜难得方寸大乱,一叠声得催着他们去喊人,又连忙请阮正进去。
  阮正却道:“这里挺好,还是请童冉出来吧。”
  他一路上可听到不少人在议论童冉的事,上次圣贤阁一事,他目睹了全程,童冉说完话后是他带头叫好的,这一次又有人议论童冉,若不当众宣布,那些人还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
  他想看看,当日圣贤阁前淡定如常的童冉,今天是不是还那样平静。
  球儿来喊童冉的时候,他正在给小老虎喂肉吃。
  童冉应声转头,刚到楚钧嘴边的肉也一起转了方向,差点糊到它眼睛。楚钧不满地瞪了一眼擅闯进来的球儿。
  球儿没看见,对童冉道:“外头一个自称吏部令史的大官来给你送授职书,你出来拿一下?”
  童冉放下肉碗,摸摸小老虎的头:“崽崽自己吃,哥哥出去一趟。”
  “呜哇!”小老虎跑到桌子边缘,抬爪抓抓童冉的腰带,意思要跟他一起去。
  “快一点。”球儿催道,先跑出去报信了。
  童冉只好抱起小老虎,跟了出去。
  东莱瓦舍门口人山人海,有很多人听到消息,都往这里赶了过来。
  等了差不多有一炷香的功夫,一位身穿月白团领袍的小少年从瓦舍里出来,身后还跟了一头只有成年猫大小的小老虎。
  “童兄弟,幸会。”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童冉一出来,阮正就认出他来了,“在下阮正,字秉直。”
  “阮大人好,在下童冉。”童冉拱手,他快速扫了眼四周,除了来看热闹的,还有手拿唢呐和铜锣的队伍,他一出来又吹起了喜庆的音乐。
  这排场快赶上大户人家下聘了,哪有人这么送授职书的。
  阮正感觉到了童冉的视线,他也在注意童冉的神情,可惜实在看不见什么变化。
  “阮大人一路辛苦,请先到堂屋用些茶水。”童冉道,外头人太多,他虽然不虚但也不喜欢总被人围观,还是低调一些,进去说话更好。
  “阮某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阮正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一个月前,我路过此地圣贤阁,偶然听了童兄弟的一席话,深以为然。此次也是借了职务之便,想与童兄弟认识一二,这是你的吏员任职书,卓阳府没什么好职位了,倒是小锅县刚走了田畯,那是修养正气的好差事。”
  童冉接过,他细细一想,当日在圣贤阁前确有一个陌生人为他叫好,依稀就阮正的模样。
  “原来是这样,多谢阮兄仗义相助。”童冉心中的疑虑消除大半,笑起来,露出右脸颊上的小酒窝。
  阮正摆摆手:“仗义谈不上,奉命行事而已。”
  这里人多,阮正不便多说,他也还得去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便与童冉道了别,带着唢呐铜锣的队伍走了。
  “没想到没想到,我还以为卢知府压了童冉的文书,他再没有机会了呢!”
  阮正的队伍一走,周围围观的人群也轻松下来,议论纷纷。
  “我早说了童冉吉人自有天象,当吏员那是迟早的。”
  “就是啊,谁知道他圣贤阁前的一句话能为自己赢得一份田畯的差事,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就是卢知府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一节。”
  小老虎转着毛茸茸的脑袋左看看右看看,到处是一丛丛的人腿,都是些无知小民,要不是它的旨意,阮正哪里有权利干涉地方吏员的任命。
  圣贤阁前童冉说了什么自己都还不知道,他倒听得一清二楚。
  早知道就应该让苏近来宣旨,宣完旨直接把童冉带去京城谢恩,谁也别想趁机结识童冉。
  东莱瓦舍出了一个田畯,李掌柜觉得自己也仿佛高了几分。
  遇上这样的喜事自然是要摆宴的,童冉自己没地方,李掌柜很爽快地将牡丹棚的地方腾出来,场内重新布置了一番。
  摆宴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开来,童冉放了话见者有份,来的人络绎不绝。
  白老爷等一杆大户也很快带了礼金礼物赶到。
  因为人多,李掌柜又是地主,他也帮着童冉接待客人,看到这一个个卓阳府响当当的人物走进他的东莱瓦舍,心里一阵接一阵地激动。
  这些人平时说个话都难,想请他们吃饭都还找不到路子递请柬,而今天却一个接着一个地来了。
  李掌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