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灼华年-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骸熬暌毯眯乃邓骄洌床灰啦蝗模苟耸帧!
陶灼华听得大怒,吩咐菖蒲立时把忍冬唤过来,叫她跪在自己面前,指着她的鼻子敲打道:“我实话跟你说,娟姨打小便随在我的身边,如今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你为着些许的炭便敢伤人,难不成以为这还是在长公主府中,有你祖母为你撑腰不成?”
本待吩咐菖蒲掌嘴,见菖蒲有些唯唯诺诺,陶灼华晓得她从前被忍冬压制惯了,一时没有这个胆量,便自己来到忍冬面前,冲着她便是两个巴掌。
陶灼华如今不过十岁,手下没有多少力气。忍冬脸上虽见了红印,并没有多少疼痛,只是脸面上挂不住,眼泪便流了下来,抽抽搭搭哭道:“郡主,您不能这么偏心,只听着娟姨与茯苓一面之辞便定奴婢的罪过。昨日里她们也曾动手,奴婢一个巴掌拍不响,却要承担全部的罪过,奴婢心里不服。”
一幅强词夺理的样子,叫陶灼华看得厌恶,她冷冷说道:“我处理奴婢,不需要你心服口服。只提醒你一件事,当日你随着半夏去叠翠园给我磕头,可曾注意她给了我什么东西?”
当日半夏手上捧的是菖蒲与忍冬两人的卖身契,将这东西交给陶灼华,便等于将这二人的死活一并交付了她,与长公主府再无关系。
忍冬虽然晓得有这么回事,素日却仗着瑞安长公主的许诺,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今日见陶灼华旧事重提,眼中的寒芒委实吓人,不由心头不由一颤。
只见陶灼华指着她冷冷笑道:“奴大欺主,你欺我在宫里不得势,便敢对娟姨指手画脚。信不信我虽然避居在此,却依旧有权力处置我自己的奴婢?”
忍冬伏地不敢多言,茯苓却听得心花怒放,忍不住冲她做个鬼脸。忍冬此时不敢发难,自然将茯苓这笔帐重重记在心里。
晚些回了房,菖蒲觉得毕竟姐妹一场,便好心劝了忍冬几句。
忍冬却指着她的鼻子低骂道:“你个背弃旧主的东西,陶灼华许了你什么好处?你便由着她给你灌**汤。实话告诉你,别说是卖身契,便是良民户籍,只要长公主殿下愿意,都是手到擒来的东西。你莫要以为那个东西在她手上,你便对她死心塌地。”
道不同不相为谋,菖蒲见说不通,也不跟她争辩,自己出来去小厨房熬红枣赤豆粥,准备给陶灼华与娟娘都补补身子。
忍冬本是赌气躺在床上,见没人理她,索性翻身坐起,将房门掩紧,开始一笔一划给瑞安长公主写信。
这些日子看得分明,陶灼华与长春宫积怨已深,却与德妃娘娘有些情谊。她虽然寡言少语,瞧着却不似是能为长公主所用的人。
忍冬事无巨细,写了长长的几张纸,卷成一团拿油纸封好,再悄悄笼在袖里,便披了厚厚的黛色棉布斗篷便出了门。
☆、第一百二十二章 罅隙
再飘过一场小雪,宫里绿萼竞相绽放,陶灼华笔下的消寒图上又添了两朵梅花,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腊八节。
往年陶府里极重视腊八,总会在青州城四个城门都设一口大锅舍粥,陶灼华还曾随着娟娘去瞧过。如今在宫内行动不自由,除却随着谢贵妃去皇家寺庙祈福,陶灼会还没有机会外出,只能请娟娘煮一锅粥,给随着自己离乡的这些人过节。
内务府送来的用度越发短缺,鸡头米、血糯等稀罕之物早便断了顿。
娟娘提前一天泡了红枣、莲子、桂圆,花生以及各色干果,又剥了些风干栗子凑数,腊八节一早便开始熬制。小火慢煨,不多时便有香香的粥滋味溢出,娟娘一直煮了近两个时辰,才将一锅熬得软糯香甜的粥锅端下来。
旁人大约看不见青莲宫这点东西,陶灼华却记挂着德妃娘娘素日的关怀,命茯苓盛了一钵送去长宁宫。德妃娘娘见陶灼华知礼,心里颇为赞许,命人装了些内造的点心交由茯苓带回去。
午间时陶灼华又请娟娘散了些赏钱,将粥分给众人,连那几个粗使的宫人都在人在份。娟娘特意在小厨房里加了几个菜,准备几个人关起门来过节。
下午时分,有嬷嬷送来了宫里散的八宝粥,大约也是中午熬好,如今已然凉透。嬷嬷颇不耐烦地将粥碗递到娟娘手上,只说是宫里头照着规矩来的赏赐,似是瞧不得清莲宫的冷清,放下东西扭头便走。
宫内照例是一场宴饮,连至善公主夫妻二人都回来陪着仁寿皇帝过节。食着一碗甘甜香糯的八宝粥,仁寿皇帝却好似忽然记起国中还有一位质子,晚宴时便特意问谢贵妃道:“既是宫中宴饮,怎么不见前次那位灼华郡主?”
谢贵妃夜夜被噩梦所扰,根本不愿意见到陶灼华那张脸,故意将她拒之千里,不防仁寿皇帝此时提起,便娇笑着说道:“陛下容禀,臣妾觉得腊八节本是家宴,她一个外人在这里不大方便,早便命人给她送了腊八粥,便没有邀她一同过节。”
德妃娘娘这些日子派人苦苦追查当年先皇后去世的来龙去脉,心间已经有些猜测,却苦于证据不足。见谢贵妃分明故意忽视陶灼华,便从旁敲打,端淑地笑道:“贵妃娘娘这话错矣,陛下恨不得与天下万民同庆,哪里在乎多一个陶灼华。你若说是家宴,岂不是故意叫蓁蓁难堪。”
叶蓁蓁听得谢贵妃说的家宴二字,远远看着席上那一抹淡黄锦衣的少年,心内正自浮想联翩,荡起圈圈涟漪,却被德妃娘娘一句话打回原形,不觉羞红了脸。
何子岑虽然坐着饮酒,他的思绪早便不在此处。只想着青莲宫里三面环水,如今被朔风一吹,还不晓得冰冷到什么地步。青莲宫此时还未重修,四处破败不堪,陶灼华酷爱风花雪月,对着满池枯草败苇,又是孤身一个,想来十分凄清。
本该恨她入骨,偏偏总是事与愿违,思绪不自觉便围绕在她的身上,依然挂念她的冷暖。何子岑无声地叹息,眼望着手里那杯花雕酒发呆。
仁寿皇帝没有留意下头小儿女们的心不在焉,只向德妃娘娘赞许地一笑,说道:“还是德妃晓得朕的心意。”
话说到此处,谢贵妃便是再一百个不甘心,也不敢忤逆圣意。她提起曲颈银制雕花酒壶,替仁寿皇帝斟酒,柔顺地笑道:“臣妾毕竟见识短浅,比不得陛下思虑周详。这也是陛下皇恩浩荡,那灼华郡主有福,臣妾这便派人去传。”
仁寿皇帝面上笑容始终不减,缓缓冲谢贵妃说道:“朕一直认为你是识大体的人,这样的疏忽,以后可不必再有。”
虽然仁寿皇帝面色平和,谢贵妃却嗅出了他眸间的不虞,心内突突一跳,吩咐背后的周嬷嬷道:“你赶紧跑一趟青莲宫,请那位陶郡主过来赴宴。”
周嬷嬷急三火四来传谢贵妃的懿旨,陶灼华推脱不得,便请她先行一步,自己换身衣裳便来。
菖蒲捧了件水绿色描绣金线唐草纹的湘裙,请陶灼华更衣。陶灼华想了一想,却命她重新开箱笼去取那件相思灰大毛领子的窄袖掐腰小袄,下面是黛蓝色折枝海棠的八幅湘裙。又将头发重新散开,结了两只发辫,只绑了一对东珠,镶了几枚黛蓝色的发佃,这才领着茯苓出了门。
陶灼华俯在大殿上面圣之时,仁寿皇帝远远望着下面那抹身姿娇小的倩影,瞧着她身上的相思灰色,在心里黯然唤了一声先皇后的小名。
德妃娘娘有刹那间的失神,片刻便恢复了自然的神态。谢贵妃却是一惊,手中的乌木嵌银筷子悄然滑落下来,掉上自己的裙衫尤不自知。
李嬷嬷立在她身后,忙不迭地重新换过筷子,在她的后臂上悄悄拧了一拧。谢贵妃恍然回过神来,笑着替陶灼华安排座位。
这主仆二人的小动作,被谢贵妃对面的德妃娘娘瞧得清清楚楚。她只是不动声色,命人替陶灼华安筹,笑着问道:“我们喝的都是花雕,你是要喝杯酒暖暖身子,还是与蓁蓁一样来杯枫露茶?”
有心趁着仁寿皇帝在这里,德妃娘娘想叫陶灼华提起青莲宫的缺衣少食,给谢贵妃一个没脸,陶灼华却晓得并不是时机。
她冲德妃娘娘感激地望了一眼,便恬柔地垂下了眼睑,低你说道:“灼华不会饮酒,便叨扰嘉柔郡主一杯好茶吧。”
两人坐在大殿两侧,遥遥相视而笑。叶蓁蓁命人将自己的茶斟给陶灼华,眼中依然是一片清湖潋滟的亲近,不掺一丝杂质。从陶灼华的角度望过去,却分明从那明媚的笑容里读到了陌生。
一点罅隙滋生,裂痕愈演愈深,虽然不晓得是为着什么,陶灼华却了然地明白,这一世再不会有前生的姐妹情谊。亦或前生那一场惺惺相惜的友情,根本便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受辱
身着相思灰色小袄、如青荷般亭亭玉立的陶灼华,便似是谢贵妃的眼中钉,让她一次一次与深夜的梦魇重合,简直寝食难安。
先皇后、谢贵妃、德妃娘娘,这些人都是旧识,打小便不陌生。
那一抹相思灰色,曾是先皇后的最爱。如今坤宁宫里虽然没有旧主,陈设却依然如旧,所不同的便是先皇后虽然香消玉殒,她的小像却依然挂在寝宫之中。
小像是仁寿皇帝手绘,上头的先皇后如新荷初绽,定格在她最美的二八年华。
谢贵妃、德妃娘娘都曾在坤宁宫瞻仰过这幅画像,先皇后梳着两只发辫,身着相思灰色的锦衣,侧着身含笑立在一株合欢花下。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画中的先皇后眉目娟娟,又含了一抹娇羞,那是她与仁寿皇帝初识的时候。
陶灼华今夜的装束如此巧合,与先皇后又多了几分相像,难怪仁寿皇帝都有些失神,谢贵妃更是当场失态。
勉强支撑着宫宴散去,谢贵妃扶了李嬷嬷的手,迎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深一脚浅一脚走回了长春宫,重重往软榻上一坐,揪着自己身上的璎珞发狠道:“嬷嬷,你瞧见当时陛下的眼色没有?”
仁寿皇帝那片刻的失神,李嬷嬷自然望在眼里。她惶惶说道:“像,简直太像了。她怎么穿了那么一身衣裳,难道去过坤宁宫不成?”
“坤宁宫日夜有人把守,没有陛下许可,她如何能进得去坤宁宫的大门?”谢贵妃咬着牙开口,身上一直瑟瑟发抖,不知是害怕还是害冷,牙齿一直打战。
李嬷嬷忙搀着谢贵妃来到熏笼前坐下,将笼中火拨旺,又递了个手炉在她怀中。谢贵妃怀抱着手炉,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低低说道:“今日陛下瞧那陶灼华的眼神充满了怜悯。先皇后去了多年,陛下好不容易才将对她的心思淡了,却又冒出来一个陶灼华叫陛下勾起回忆,我只怕当年的旧案又有人重提。”
李嬷嬷也是一阵心惊,强自镇定道:“娘娘安心,皇后娘娘死于天花,宫中人人尽知,跟您有什么关系?便是重新提起,那也是她命运不济。”
谢贵妃半晌无言,将身子倚在大迎枕上,宛如睡着了一般,那急促的呼吸声却暴露了内心的焦虑。她也不睁开眼睛,摸索着拿起炕桌上一串小叶紫檀的佛珠,一粒一粒捻了起来,急促而又慌张。
哗啦一声,却是谢贵妃的护甲勾到了佛珠的丝线,她又用力一扯,那丝线崩断,佛珠便滚了满炕,有几粒滚落到墨玉的地面上,发出脆脆的声响。
谢贵妃恼羞成怒,将护甲往地上狠狠一扔,上头嵌的绿松与青金脱落,与那些佛珠混在一起,更叫她生气。
隔着帘子,却是宫婢琥珀小心的禀报声:“娘娘,去大裕的人回来了,您可要见一见,还是吩咐他明日再来?”
谢贵妃听得精神一振,重又盘膝坐起,以目示意李嬷嬷将地下收拾干净,冲着外头道:“速速传他进来。”
琥珀领命下去,不多时便带了位黑衣暗卫进来见礼。那暗卫屈身行礼,谢贵妃胡乱摆了摆手道:“你坐下说话,本宫要你查的事可有眉目?”
暗卫抱拳答道:“启禀娘娘,属下都查得清清楚楚。那灼华郡主果真与瑞安长公主没有半点血缘关系,怪不得与她并不相像。”
苏世贤当日回青州府,事情虽然做得隐秘,却禁不住有心人去查。暗卫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说与谢贵妃听,直听得谢贵妃眉飞色舞。
拿一锭金祼子赏了暗卫,谢贵妃盘膝坐在榻上,一张娇艳的面庞透出几分狠厉,与李嬷嬷笑道:“这才是老天开眼,可不是本宫不留她,实在是她自作自受。欺君之罪做实了,神仙也救不得她。”
谢贵妃第二日便煲了燕窝粥,亲自送去仁寿皇帝的御书房,在书房里待了一盏茶的功夫,出来时志得意满,眼望青莲宫露出鄙夷的笑容。
过了腊八节,年节的气息渐近,又是一场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从早到晚,大阮皇宫里到似是琉璃世界,处处琼楼玉宇一般。
内务府得了谢贵妃的懿旨,给各宫里都添了银丝霜炭御寒。轮到青莲宫时,谢贵妃嗤之以鼻:“正经主子都不够分,何况她一个外来的丫头,还不晓得再在那宫内待多久,能省则省就是。”
李嬷嬷将原话传入内务府,内务府的黄总管察言观色,自然晓得陶灼华为谢贵妃所不喜,这是早存了苛待之心。他便一丝银丝霜炭也不加,继续命人送去些末等的烟煤凑数。
青莲宫三面临水,冬雪之下格外寒冷。陶灼华听得谢贵妃给各宫里添炭,暗自祈祷她继续做死,能将自己忽视最好。
娟娘却是瞅着最后一点银丝霜炭燃尽,急得嘴角上火,她耐着性子催了几次,终于等得内务府的人姗姗来迟。
只怕再与上次一样,待卸下那些炭,娟娘急急去看,一打眼便发现了端倪。
她陪着笑脸与来送炭的李公公说道:“莫不是底下人疏忽,又错将烟煤拿了来凑数。公公您仔细瞧瞧,这哪里是银丝霜炭?”
李公公鼻子一哼,冷冷说道:“银丝霜炭是宫里正经主子用的,青莲宫并没有这个份例。这还是咱们贵妃娘娘仁慈、黄公公心善,不忍冻坏了你们这些外来的人。咱家瞧着你身子骨单薄,也不忍冻坏了你。”
说到这里,那手毛毛躁躁,竟然轻薄地摸上娟娘的脸颊,想要占些便宜。
娟娘一向洁身自爱,哪里吃过这种屈辱。心内一时大怒,一巴掌便扇过去,在李公公脸上留下几枚红红的指印。李公公偷鸡不成反挨了巴掌,立时便恼羞成怒,骂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爷看得起你是你的运气。”
李公公抡圆了巴掌,冲着娟娘便要下手,只听得台阶上清脆的声音泠泠响起:“公公好大的威风。”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伤痕
玉屑纷飞,点点洒落在斑驳的青砖地上,不多时便积了薄薄一层。
李公公正想冲着娟娘下手,却被人大声喝止。他抬头看时,陶灼华披着件淡青羽缎的半旧大氅立在台阶上。因是赶得急,青丝还未及盘起,尽数披在肩上,此时她眼里含了怒意,面容越发欺霜塞雪般晶莹。
仗着背后有谢贵妃撑腰,李公公皮笑肉不笑,依然不肯罢手。他指着娟娘道:“不是奴才不卖郡主您的面子,实在是您这里的奴婢不知尊卑、不懂礼仪,今日本公公定要教训于她,看哪个敢多管闲事。”
不顾陶灼华的阻拦,李公公冲着娟娘便要下手。陶灼华紧走两步,抢到娟娘身前,抬起胳膊去隔李公公那只脏手,大怒道:“你若有本事动手,便只管冲着我来,我的底下人却容不得你们玷辱。”
纵然有天大的胆子,李公公也不敢直接冲着陶灼华下手。只是方才用力过猛,此时收手不及,掌风依然扫过陶灼华的面庞。他尖长的指甲触到陶灼华的面颊,留下一道长长的划痕。
陶灼华哎吆一声,拿手捂住了脸颊。娟娘又气又急,忙着查看她的伤势,见已然有血丝渗出,急得惊呼道:“伤在脸上,这可如何是好?”
茯苓与菖蒲两个也急着围上来,围着陶灼华不知所措。
李公公眼见伤了陶灼华,心间也是一凛,却欺她弱女年幼,又骂骂咧咧了几句,这才悻悻带着底下人离开。却不直接回内务府,而是走了趟长春宫,将这一幕先说与谢贵妃,请谢贵妃护自己一护。
谢贵妃正与李嬷嬷几个老仆在玩叶子牌,听得李公公禀报,根本没将陶灼华受伤放在心上。正好上家的乔嬷嬷出了张八筒,谢贵妃将牌一推,喜滋滋说道:“本宫又和了,清一色的筒字,还凑成了一条龙。”
几位老仆都逢迎谢贵妃手气旺,听得谢贵妃更是心花怒放,指着李公公道:“且安心回去,青莲宫那边自顾不暇,没有人会替她做主。”
李公公得了这句准话,才将心放回肚回,瞅着谢贵妃手边已然堆着好些碎银,也跟着恭维了几句,这才乐悠悠地回了内务府。
青莲宫里气氛一派低迷,茯苓赶着去打清水,要替陶灼华清洗伤口。菖蒲已然去寻药箱,想要寻些止血化瘀的药膏。娟娘早是涔涔落泪,牵着陶灼华往暖阁里走。
只怕那伤不好痊愈,娟娘哽咽着说道:“小姐,娟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