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为谋_乔小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执起皇后左手,一同上祭天地万物,下祭祖宗家业,中告万民。

    宗正大夫宣读封后诏书。

    礼毕,皇后乘撵轿返回娘家,算作三朝回门。

    待午时三刻过后,婚车自禁宫正德南门正大门进,直至未央宫南司马门下,换坐软轿到椒房殿。

    婚典礼成。

    昭阳为着给攸宁准备嫁妆,忙的脚不沾地,每日看一眼嫁妆单子,就觉少一样东西。来来回回的可看无数遍。好在,一国之后的嫁妆,怎样也不算逾制。

    宋珺这个当父亲的就省力许多,日日就是搜刮些新奇玩意,逗女儿开心,放松紧张心情。

    这对老夫妻,在昭阳得知妙真与宋珺曾经定过亲之时,冷战又加深几分。如今几乎不说话,别院而居。

    攸宁的两个哥哥,却是越来越忙起来。大兄陪在三叔身边在军中历练,五哥却是忙着斗鸡走鸟,不干正事,偏生哄的昭阳不管他,宋珺这个任由儿女自由成长的慈父,自然也是不会管的。

    其实,最闲的还是攸宁,三月前要么跟着太皇太后派来的教养嬷嬷学规矩手段,要么就跟在昭阳身边,学管家理事。总之,忙到无暇计算婚期就对了。

    如今,倒成了最悠闲的一个了,日日坐在绣楼中发呆。

    不能出门,不能见客。

    日常成了听八卦。

    近来上京城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谢家大小姐谢芬儿的私奔事件了。

    论尊贵和长幼,再论仪态与风姿。谢芬儿都是谢家这一辈的姑娘里最适合入宫为妃的人选。

    谁也不曾想到,素来端方的谢芬儿会干出私奔这事来,对方还是新帝身边的近身侍卫。。。。。。

    从卉儿的信上看,谢芬儿这一奔,她姑姑就病了,紧接着,谢家老太太也病了,在接着,谢家几个适龄的姑娘,挣个妃位,姐妹感情都不要了。

    最不妙的是,谢老太爷似乎看中卉儿入宫。一下,她姑姑谢大夫人的病,更重了些。倒是老太太的病,一下就好了。

    可不是嘛,两个女儿,一个私奔,一个入宫。如珠如宝的养大,竟一个也不能伴在身边。病能好才怪。

    卉儿的心情也可算是苦闷至极了,信中有一句如是写着:阿宁,你说,祖父为何就盯上我们大房的姑娘了呢?本以为姐姐出逃后,祖父气愤之下,第一个就会排除我的。

    卉儿在信的最后,还添了求皇后娘娘日后多多照顾的戏言。

    攸宁铺开签纸写回信,信中只一句:宫中日子,阿卉自求多福。

    想了想,又画上一只被困在笼里的百灵,自喻自己如今的状态。

    三个月的时光,也不过弹指一挥间。

    不到辰时就被叫起梳妆的攸宁,闭着眼睛任由侍女们打扮。

    从小伺候攸宁的半春与半夏陪嫁入宫,半秋与半冬分别配给了掌管攸宁嫁妆铺子的两个掌柜的儿子,算作宫外陪房,是不能记入嫁妆单子的。

    皇后宫妃的私产,只能是珍奇宝琇,玲珑摆件,黄金白银,绝不能有田产庄子与铺子。

    故此,昭阳为攸宁准备嫁妆之时可谓煞费苦心,两个总管的老掌柜,出去都是可以独当一面商贾,绝对的可靠衷心。

    除半春、半夏两个大丫头外,还有白露、寒露、霜降、谷雨四个二等丫鬟并太皇太后指下的那位姓韩的嬷嬷。

    韩嬷嬷与六个丫头,昨日便跟着攸宁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华丽且低调的自昭阳大长公主府进了禁宫。

    十里红妆,不知收获多少惊叹。

    是以,早上这些宫中所派的女侍,梳妆的手法着实令攸宁很不习惯。

    睁眼看见的就是自己比映山红还要热烈的脸,一阵无语。。。。。。

    也来不及换妆了。

    繁复的礼服,看着好看,穿着,却是另一回事了,攸宁只觉自己已经抬不动手,迈不开腿了。当斤的凤冠压下后,整个人直接抖了三抖。

    想到祭台的一百二十四级台阶,就是生无可恋脸。

    怎么爬上去,且一步一步走的稳稳当当的,攸宁不记得了。

    她看见的,她感受到的,是新帝冷淡是表情与冰冷的右手。

    以及,宗正大夫那不带感情~色彩的宣诏:

    “奉

    天呈运

    皇帝制曰:

    今,护国公嫡孙女、昭阳大长公主之女乐安郡主,后淑贤德,容仪俱佳,实为天下女子之风范。

    特立为后,统摄六宫,当为表率。”

    午后,婚车立于朱雀大街,昭阳大长公主府正门处。

    攸宁带着帷帽,迟迟未上车。她想,就是为应太皇太后要求,赵煦也得出宫走这么一趟,为她做脸。

    当真两年不见,她再也看不懂,她的太子哥哥了。

    守着吉时的官媒,不住的提醒皇后娘娘该上婚车了。

    等了快一柱香的时间,攸宁自嘲笑笑。步上婚车。

    上好的红木制的车身,雕龙画凤。吚吚哑哑的往前驶去,两对禁卫军护卫车旁;一对两边维持看热闹的百姓的秩序,开道;车后跟着一水的姿态曼妙,低头疾走的宫女。

    本是如此热闹的景象,无端有种荒凉之感。

    待到了正德门前,车架挺住。攸宁听着外面山呼万岁的声音。

    怡怡然掀开帘布,看着赵煦骑着红棕色毛发的烈焰走近,他换下了早晨黑色为主的婚服正装,穿着朱红的云纹龙袍,款款而至。

    男子穿红,易显轻佻,他却多了丝朱红的霸气。

    她看见他嘴唇亲启,言说:“朕来接朕的皇后了。”

    她露出一抹微笑,放下手中帘布,听着车外,车轮缓缓启动的身音。

    带着在宫道中行驶所特有的回声,渐成绝响。

    帝后大婚,朝堂免朝三日是多年的习俗了。赵煦再如何的关心朝政,也知不能在婚期处理。

    是以,自攸宁下车换乘软轿到椒房殿,赵煦一直陪伴左右。

    椒房殿的布置,可见是花了一番心血的。内殿凤床上的红枣、桂圆、花生;烛台上的龙凤喜烛;小桌上摆的一席面,两个铜制小酒杯……

    赵煦牵过攸宁的手,做到椅上,道:“都说民间夫妻洞房花烛时,是要喝交杯酒的。朕想与梓潼也如民间夫妻一般,喝上杯交杯酒。”

    话音刚落,未待攸宁点头。赵煦身边伺候的大太监赵吉祥,匆匆的跪在外面请见皇帝,说是有加急的军报。

    能让御前太监如此着急的军报,定是十万火急的。赵煦甚至没来的及与攸宁交待一二,就急忙忙的敢去政事堂了。

    留下攸宁一人,还来不及高兴,便得面对陌生的新居了。

    军报的确是万分火急。

    北漠王去年死后,大皇子即位,一改对大周保守的态度,明晃晃的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驻守北漠的方戚远虽有将才,谋略不足,多次在北漠大将耶律齐手下吃了大亏。

    许是尝到甜头,就在三日前得到的消息,北漠勾结西北的龟兹楼兰两国,大举进攻大周的边关要塞——林城与山城。

    最新的消息就是,林城守将林垣,已经失守了,林家一家,除十三岁的独女林青艾外,皆以身殉城。而山城的王启

    依旧在坚持,只是兵力不足,恐难以撑久。

    至于方戚远那边,一直在与耶律齐处于牵制之中。

    “林家壮烈殉国,令人将林小姐接回京中,好生安顿。”

    赵煦冷静下令,“离山城最近的是禹谟王的封地,王启应该会从那儿借兵,撑过一些日子。齐哈尔速速领五千精兵前去山城支援,若山城失守,下一个目标就会是会稽郡,齐哈尔便驻守会稽。”

    “至于方戚远,就是缺个军师而已。”赵煦的目光扫过政事堂的一干人等,最后落在那个一袭白衣布袍,手摇一把羽扇,一派悠闲的道人身上。

    “贫道定以最快的速度到方将军身边。”那道人俯首一揖,悠悠言。

    道人姓白,名岐。虽是一副道人的打扮,但的确不是世外之人。

    政事堂的前身,便是集贤居。集贤居里可进政事堂的,却都是可用之人。

    没错,心腹毕竟是少数。所有的能人异士,也就分个可用不可用,如何用而已。

 
十三|
    大婚之夜,皇帝竟未歇在椒房殿。也是后宫一桩“喜事”。

    不过,四家的娘子皆未入宫,宫中只有几个低位嫔妾。位分可以说的上名号的,只有孙婕妤了。

    是以,有资格到椒房殿请安的,也不过孙婕妤一人而已。不过,帝后大婚第一天,是有必要见一见宫中现有的所有妃妾的。

    辰时未到,孙婕妤就领着其余两位低位妃妾立在椒房殿外请柬。

    每个后宫女子,或依靠这帝王的恩宠存活,或依靠皇后宠妃而存,或与世无争的偏安一隅。

    当今圣上,并不沉溺女色,一月入后宫统不超过三次。是以,三个后妃,都想在四女入宫前,向皇后投诚,以求日后一块生存之地。

    可谁也没想到,新婚之夜,官家甩袖离去,狠狠堕了圣人颜面。可见,圣人即使与官家青梅竹马,也不是很得官家的喜爱。

    但是皇后的身后,外有护国公府与昭阳大长公主府扶持,内有太皇太后庇护。皇后之位,可谓是稳如泰山。

    如此一来,是否在四女入宫之前,投诚皇后,也就说不准了。

    “孙姐姐,你说,新圣人好相处吗?”平日与孙婕妤关系较好的郑宝林悄声询问。

    孙婕妤看了她一眼,撇开视线重新看着椒房殿未开启的大门,正声言:“圣人辅一出生就是天之骄女,想来自有她的骄傲,只要我们别主动找事,圣人也不会寻我们的错处的……”

    她还未说完,话头便被一绯色宫装的丽人截了去,那人声线高亮,举止投足都有股傲慢在期间,想必平日里还是比较受宠的。

    “孙姐姐也太小心了些,圣人第一夜就被官家下了面子,看我们这些人,虽都是偏门进的,可还没有官家已经来了还走的。可见圣人脾性被养的娇不是传言。”

    说完,她不敢直接和高位嫔妃叫嚣,只拿眼神挑衅的看着郑宝林。

    “你……”郑宝林手指着徐承徽,指责,“仗着几日官家的恩宠,你竟敢如此妄议圣人。”

    “我为何不敢?这宫中女人,本就凭官家恩宠存活的,圣人若没恩宠,空担皇后之位,也得给宠妃让道!”徐承徽挑眉而言。

    “够了!”出声打断二人的争吵,孙婕妤断喝。二人悻悻闭嘴。

    攸宁梳洗完毕后,已是辰时三刻了。

    椒房殿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一个穿着桃红色宫女装的女子,一举一动,似带着水波纹,从江南的烟雨画乡中,款款而来。

    三人惊奇,为何皇后娘娘竟带着如此韵味的侍女入宫,难不成预备放在房中固宠之用?

    谷雨向三个娘娘先行一礼,领着人进了大殿。请三位各自就坐,令小宫女上新春的早茶。

    早在攸宁梳妆之时,外面三人的一言一行,皆有报备。

    白露梳头时,忍不住道:“那徐承徽未免太嚣张了一些。”

    正准备攸宁今日穿着衣物的韩嬷嬷闻言,过来重重点了白露的头,笑骂:“与你说了多少遍,宫中看人,定不要只看表面!”

    半春端着铜盆过来给攸宁净脸净手,提醒道:“圣人今日,本就起晚了,你们还不快点动作!”

    “诺。”白露连忙加快梳头的动作。

    见此,韩嬷嬷笑着摇了摇头:“果然还是半春和半夏,管的住你们这些小妮子!”

    假寐的攸宁睁开眼,看着镜中完全不同的自己。不过一夜,变化已然如此之大。不知几月或者几年后的自己,又会成了什么模样。

    “我到认为,那徐承徽,是可用之人。”她看着镜中的人,亲启朱唇。一头如墨云堆散的青丝,一点一点在白露手中,挽出凤凰髻的模样。

    待她由内殿转入外殿时,三人皆安安分分的坐着喝茶。首位的孙婕妤,瞧着就是那种笨嘴拙舌的老实人;末尾坐着的郑宝林,看着有几分拘束,又不住的拿眼神胡乱瞟着殿内的摆设。

    倒是中间的徐承徽,淡定自若的品着茶,坦坦荡荡的样子。

    几人见皇后出来,都急忙起身颔首,待攸宁端坐下后,一次排成横列,向攸宁请安。

    “贱妾等给圣人请安,圣人万福。”

    再次环顾了三人,攸宁开口:“原是几个姐姐里,本宫年龄最小。因着这家世,得官家看重,忝居皇后之位,还得各位姐姐好好配合本宫才是。”

    一番话,直接告诫了三人,她乐安郡主就不是靠着帝王恩宠登后位之人,亦不需要官家的宠爱,只要宋家与昭阳大长公主不倒,她这皇后位就不可能丢。

    是以,谁也不要再提昨日新婚之夜的事了。

    三人异口同声答:“不敢自居圣人姐姐,妾等三人,当全力配合圣人管理后宫。”

    “好。”攸宁应,令身旁的霜降拿出早备好的赏赐之物,分给三人。

    三套一模一样的粉珍珠头面,孙婕妤多了一对翡翠镯。

    三人谢礼。

    攸宁压下口中的茶水,开口:“婕妤是官家的第一个女人,官家记得的你,本宫亦记得。”

    “贱妾不才,倒是多偏了一样圣人的好东西。”孙婕妤再次谢礼。

    该见的见了,该给的也给了,攸宁也没有留三人早膳的欲望,挥手让退了。

    若说她最烦宫中的什么日子,非逢五逢十的时日莫属,这些日子,宫中的莺莺燕燕,上了五品的,都给过来烦她!

    因着是新婚第一天,御膳房为讨个好彩头,送来的膳食都是什么红枣银耳粥、莲子百合羹的,看着就没胃口。

    好在半夏早就将椒房殿的小厨房收拾出来了,依次端上珍珠粳米粥、千丝玲珑糕、水晶虾卷等攸宁日常爱吃的。

    今日同时也是皇帝皇后一同携手向宫中长辈请安的日子。

    看了下时辰,早超过去请安的时辰了,不知道太皇太后等的多心急了

    看样子,赵煦也是不回过来了。

    爹爹说赵煦一心都在江山之上,不能妄付真心果真没错。

    于是乎,当太皇太后见到只攸宁一个人来请安后,脸都绿了。

    赵煦当真以为自己翅膀都硬了不成?攸宁既已入了宫,她就不允许赵煦只当皇后是个摆设,是个管家理事的女官。

    只要她活着一天,就不允许几代皇后的悲剧,出现在她的乐安身上!

    随即就吩咐人去将官家给唤来。边疆再大的战事,也不急在这一时一刻。从上京到山城,起码要两月时间。一天处理完了,大军就能两天到达支援不成?

    有些事情上,她这个做祖母

    的,真是不忍说他。

    两人的政见从来不合,难怪近年来愈见剑拔弩张之感。

    果真,被派去的小太监,连未央宫的门都未进去,就刚好给大总管赵吉祥的干儿子小顺子给堵在了重华门。

    “让张宜德亲自去一趟,我看谁还敢拦着!”太皇太后如今年纪往上,也显出年轻时的任性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牛性,今天非得令赵煦走这一趟不可。

    攸宁哭笑不得的陪在身边,对于便是长乐宫的大总管过去,能不能见到赵煦真是两说。赵吉祥那一手拒客的本领,盍宫上下,无人能及。

    但,老人就和不知事的幼儿一样,是劝不住的。

    果不其然,张宜德果真是说不过赵吉祥的,不过好歹带回一句口谕。

    赵煦明说了,近来国事烦忙,不能在祖母身边时时孝尽,只能让皇后代劳了。望皇后好好照顾皇祖母。

    连着把之后几天的请安的假,一起请了。

    “啪——”的一声,离太皇太后身边最近的青柚彩绘仙女瓶,应声而碎。

    自打赵煦登基以来,长乐宫隔几天就要换一批瓷器,宫里人是见怪不怪了。

    只是攸宁私下觉得,外祖母的身体在各种气愤下,似乎越来越好了……

    难怪外祖母很少抑制自己的脾气了……

    帝后大婚满五月后,王、谢、萧、朱四家自选定的女儿,也陆续进宫了。

    王家送的是嫡支大房的庶女,却得四人中最高的封号——淑妃。赐居兰林殿。

    萧家,不无意外的送了萧清瑜进宫,赵煦替其亲拟了封号——宸,位列正二品妃位。名分上虽不是德、良、贤、淑四妃位,实质封号上却更重几分。便是宫殿也选在离宣室殿最近的曲台。

    谢家的人选当真送了谢卉儿,本赵煦想将九嫔之首的昭仪位留给朱家的姑娘,在攸宁的坚持下,到底给了谢卉儿。并将离椒房殿最近的飞羽阁赐给昭仪居住。

    朱家的长女得了九嫔中的昭容位。赐蕙草居。

    四人是位分高低,依次进宫的。第二位迟前面一位一月左右。皆许带一名嬷嬷加两名侍女,这还是攸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