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君这几日在家里不是砸东西就是打骂佣仆,若惹出了人命,不用婆母他们再出招,你这辈子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将奉茶的丫头驱离之后,长孙安业余怒不息,仍在房里乱砸东西,却在这时候,他的妻子陈氏沉着一张脸走了进来。

    “你在奚落我?”长孙安业闻声双目一竖,一脸戾气的转目朝陈氏看了过来。

    “我是你的妻子,荣辱与你一体,奚落你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只是不想看着你每日在自己家里乱发脾气,败坏自己手上的家业罢了。”陈氏毫不退缩的迎着长孙安业的视线,冷冷的接口道,长孙安业。。。。。。

    大年初一,二房已经分了家的众人一起来到祖宅,今年是长孙晟去世后的第一个新年,家族为他专门置办了一个祭祀堂,祭祀堂立在二房正院,族里所有的晚辈都要先到祭祀堂上香瞌头祭拜,再随长辈们一起去宗祠祭拜祖先。

    “母亲。”长孙无乃和长孙无傲无妇一进门,就恭恭敬敬的朝高氏行礼。

    “一家人,无须多礼,去给你们的父亲上香罢。”高氏摆摆手。

    直到二房所有晚辈们都上完了香,长孙安业这个嫡出的儿子才携带妻儿姗姗迟来,他进门之后,仿若没看见高氏一边,直接朝着长孙晟的香案之位走去,站在一旁的长孙炽见状面色一沉,盯着他轻叱了一声:“没看到你们的母亲么,还不过来见礼?”

    长孙安业心头再不忿,却也不敢在这大年初一去触长孙炽的霉头,只能不甘不愿的走到高氏面前,喊了一声母亲,高氏自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他,微微颔首,就将此事揭了过去。

    祭完香,又由族里的两个辈份最长的长者领头,率领族人去祭拜先祖,洛阳长孙氏是有名的大族,所有族人加起来有数百口,年祭是个大工程,进入祖堂的时候,长孙安业所站的位置正好挨着长孙无忌,趋着无人注意的当口,安业飞快凑近无忌,低声道了一句:“莫要仗着大伯偏着你们母子,大伯年纪大了,也不知还有多少时日,等你们落到我手里的时候,哼……”

 第三十六章 年少轻狂的无忌

    “二兄说什么?”长孙无忌被惊了一下,有些茫然的抬目看向长孙安业,他说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就像两人站在一起时,其中一人忽然被惊了一下,下意识的脱口而出的正常音量,若在平日,倒也不易引人注目,可在这庄严肃穆的祖堂,却显得分外突兀,四周的族人闻声皆不由自主的抬目朝他们望了过来。

    落入大家眼帘的场景是:偏头望着长孙安业的无忌脸上的表情带着三分忐忑和七分茫然,而长孙安业则是满脸狰狞,咬牙切齿的瞪着长孙无忌,两人这截然不同的表情落到族人眼中,大家哪里还不明白,显然是长孙安业趋着没人注意,在悄然威胁长孙无忌,而无忌这孩子被兄长一吓,脱口失声,这才惊动了众人。

    意念落到这里,大家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间都汇聚到了长孙安业身上,里面蕴满了指责和不满,好家伙,你长孙安业在父亲七七刚满之时,就迫切的提出分家,将继母和弟弟们都赶出家门,这本是你们二房自己内部的矛盾,族人虽然不齿,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现在族里的祖堂中,你长孙安业还不忘威胁弟弟,简直是岂有此理,其中目光最为不善的当属二房的长孙炽和三房的长孙宽,长孙炽不必多说,长孙宽看着长孙安业的表现,直恨不得冲过来劈头给他两巴掌,他现颇有些后悔支持长孙安业,像他这么蠢的人,天知道日后会不会给自己惹来什么泼天大祸。

    好在长孙安业虽有些蠢,却没有蠢得不可救药,他在无忌出声的时候已暗道不好,再瞧着他那佯装出来的畏缩和委屈、以及满堂族人布满指责的目光,一时连吃了长孙无忌的心事都有了,可此时此刻,他非但不敢有任何动作,就连话也不敢再多说半句,只能默默垂下视线,避开众人的目光。

    今个儿是大年初一,是整个族人祭拜祖先的大日子,长孙安业的举动虽导致大家不喜,却也没人愿在这个时候大动干戈,现见他颇识时务的闭了嘴,自不会有谁再站出来再多生是非,一场小小风波就这样过去,祖祭继续进行……

    祭完祖先后,大家就各回各家吃饭,高氏昨日本打算去邀请几个分了家的孩子,今日来自己家吃年饭,不过长孙炽却先一步派人来通知,他今日要请二房所有的人一起吃年饭,长孙炽是二房现存的辈份最高的大家长,他开了口,高氏自然不会逆他心意。

    除了高氏,二房其它人都接到了长孙仁的通知,为此,从祖堂出来,长孙安业夫妇,长孙无傲、长孙无乃还有高氏母子几人都站在外面等长孙炽,长孙炽走过来的时候,目光相当不善的盯了长孙安业一眼,不过最终并未多说什么,默默带着一众人去了自己的院了。(过年,长孙炽也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祖宅。)

    “安业,无傲,无乃,辅机,玄同,你们的父亲不在了,作为大伯,废话我懒得多说,我只想告诉你们一句,你们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孩子,身体里都流着相同的血液,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后别吃饱了没事,专搞些窝里横,窝里斗的不入流勾当。”男丁这一桌,开饭的时候,长孙炽端起手中酒杯,目光落在安业,无傲,无乃,辅机等人身上,一脸严厉的开口。

    “是,大伯。”长孙无傲,无乃,无忌,无逸和长孙安业连忙站了起来,齐齐点头称是,大家心里具体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至少无傲,无乃,无忌,无逸四人在回答的时候,神色十分认真肃穆,唯有长孙安业,嘴里虽在应是,可他那张隐隐扭曲的黑脸,以及看长孙无忌的时候,怎么压都压不住的恨意,让长孙炽心头叹息不止。

    吃完饭后,众人告辞离去,长孙炽将长孙无忌留了下来,高氏则先一步带着闺女和小儿子无逸回到了自己院中,他们到家大半个时辰后无忌才回来,高氏看到儿子,立即朝他招手:“辅机,过来。”

    “阿娘。”无忌走到高氏面前,朝她拱了拱手。

    “你大伯特意留下你,可是为你在祖堂上故意挑拨安业一事而警告你?”高氏开口道。

    “阿娘,冤枉,我哪有主动挑拨二兄,明明是二兄凑到我身边来威胁我好吧……”长孙无忌顿时叫起了撞天屈。

    “好了,别演了,即便是他主动找茬,若不是你存心想让他出洋相,哪会将整个族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我都看得明白的事,你认为你大伯会看不出来?”高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阿娘,你说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睿智犀利啊。”长孙无忌眼见蒙不过去,只能卖乖。

    “辅机,我知道你自小没受过什么挫折,心头颇有些傲气,受不得半分委屈,可你父亲不在了,留下咱们孤儿寡母几个,实不宜随便与人置气,你二兄本与咱们不合,你今日当着这么多族人的面让他差点下不来台,日后他心里只怕愈发的憎恨咱们了。”高氏一脸忧心的看了长孙无忌开口。

    长孙无忌天资聪颖,在长孙晟严格教养下,品性也十分出众,可他性格生来有些跳脱,家境又十分优越,在同龄人圈子里一向是拨尖的人物,这样的少年,身上自免不了有些年少轻狂的毛病,长孙安业虽是兄长,可他一再找自己母子的茬,长孙无忌又哪里忍得住一直不还击。

    “阿娘,我懂你的意思,你觉得咱们孤儿寡母的,行事应该低调隐忍,低调我赞同,可隐忍,却要看对像,以二兄的脾气,咱们再讨好他也没用,多少给他点颜色,也好让他知道咱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长孙无忌一脸不以为然的开口。

    “你,你这孩子,怎的就听不进去劝呢。”高氏有些恨铁不成钢。

    “阿娘,哥哥现在正是锐气张扬的年纪,偶然行事激进些,可以理解,待他多吃几回亏,经历的事多了,行事自然就会越来越沉稳,这会儿有大伯和舅舅在,即便惹出点什么事,也有他们兜着,无须太过担心。”长孙小娘子瞄了兄长一眼,随后走到高氏身边,伸手抱住她的胳膊,开口道。

    “观音婢,你刚刚九岁,可瞧瞧你说话的语气,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是我师长呢。”面对妹妹明着是解围,实在在取笑打击的话语,长孙无忌差点被气了个倒仰。

 第三十七章 如意公主(上)

    过完年后,时间转眼就滑到二月,到了二月,长孙晟的百日孝期就满了,百日孝期一满,长孙无忌和无逸都可以去国子监上学了,长孙无忌和无逸去了国子监,家里就只剩高氏和长孙小娘子,关于长孙小娘子,长孙炽认为她年纪尚幼,本想建议她入族学来着,结果一番考核下来,长孙炽发现族学里已没有合适教她的先生。

    “观音婢,以你如今的学识,族学里已没有先生合适做你的老师,罢了,你就留在家里,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读罢,若是碰到你喜欢而家里又没有的书籍,你告诉大伯,大伯定然设法帮你寻来。”长孙炽面色复杂的看了自家侄女半晌,才开口道。

    “二娘谢过大伯。”长孙小娘子闻声忙恭恭敬敬的朝长孙炽行了一礼。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二月,去年打了个大胜仗的炀帝率嫔妃与一众大臣乘龙舟下江都去了,留下几名文武重臣驻守洛阳主理国事,像宇文述等这种特别受皇帝宠幸的近臣,自然是伴驾随行,长孙炽则被留了下来。

    隋炀帝将长孙炽留在洛阳倒不是不器重他,相反正是心里认可他的才能才将他留了下来,与长孙炽一同留下来的还有杨玄感和虞世基等重臣,杨玄感此时乃礼部上书,炀帝一走,留下来的朝臣就以长孙炽和杨玄感还有虞世基为主导,一时间,这几人可谓是炙手可热。

    在这种情形下,长孙一族自然无人敢来骚扰受长孙炽庇佑的高氏母子,长孙无忌和无逸在学校,无人敢欺负,长孙小娘子和高氏在祖宅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清净,清闲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到了五月,五月已是中夏,天气一日热过一日。

    五月初十傍晚,吃过晚饭后,高氏与长孙小娘子一起坐在院中的桂树下乘凉,高氏端起身边已经放凉的银耳莲子汤喝了一口,随后抬目对坐在对面,仰首望天,不知在想什么小闺女开口:“观音婢,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咱们去别庄住一段时间可好?”

    “我没有意见,只是咱们去了别庄哥哥和五弟怎么办呢?让他们住到舅舅家去么?可舅舅随圣驾出行了,也不在洛阳啊?“长孙小娘子闻声收回视线,将目光转到高氏身上。

    “你哥哥年纪也不小了,咱们再把胡管家留下,有胡管家在,辅机带着玄同住这里不会有什么问题,一会我招他过来交待一下。“高氏略略沉吟了一会,才接过话头。

    洛阳城内比别庄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高氏是瞧着长孙小娘子一个花骨朵般的小姑娘,因守孝,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天天憋在这块方寸之地,怕她憋出什么毛病来,到了别庄,那里视野开阔,又没有那么多眼睛一天到晚盯着,相对而言,行事坐卧都不会像现在这般拘谨和小心翼翼。

    “既然阿娘决定了,那就这样办吧。“长孙小娘子点了点头,相对祖宅而言,长孙小娘子确实更喜欢别庄无拘无束的居住环境,虽说有大伯照应,没人敢来找他们的茬,却时刻有无数的眼光注视着他们母子的一举一动,他们母子大凡有半步行的不对的地方,只怕就要被传出闲话,日子虽然看起来清净,实则心里很压抑。

    眼见闺女同意了自己的提议,高氏很快着人将长孙无忌和无逸招了过来,和他们说了自己的决定,无忌和无逸自不会阻止,五日后,高氏便带着女儿、几个护院、以及随身伺候的几名环丫婆子和简单服饰一同去了别院。

    别院有专人管理,生活用品什么的一应俱体,她们过去之前,已有人提前一步过去将她们居住的院子收拾妥当,别庄三面环山,不远的地方就是洛河,山水相映,环境十分清幽怡人,炎炎夏日,人住在这里,几乎感受不到署意。

    “咯咯,阿娘,炎炎夏日,咱们来这里真是对了,瞧瞧,现在正是三伏天,一年最热的时候,可咱们这院子里根本感受不到署气。“六月中旬的一个午后,长孙小娘子躺在一个秋千架上,一边荡着秋千,一边咯咯笑着对坐在一边绣花的高氏开口。

    “你这皮丫对,在将军府和祖宅的时候倒是表现得乖巧,现在这种没人管的地方,倒是将你顽皮的本性暴露无疑了。“高氏闻声停下手中的活,抬目朝着秋千上笑得像百灵鸟般的闺女,眉眼间不自觉的扬起一片温柔笑意。

    观音婢这丫头,这些年表现太过乖巧懂事,根本不像一个孩子,着实让人心疼的紧,如今在这无人管的别庄,倒是表现出几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和俏皮了,高氏瞧在眼里,喜在心里。

    “阿娘,我不动吧,你总担心我变成呆板无趣的老夫子,这动起来吧,你又担心我变成野丫头,阿娘,你说说你这颗慈母心,什么时候操得完啊。“长孙小娘子闻声不由笑得愈发欢畅。

    “娘子,小娘子,国公府的李大娘子过来了。“正值母女俩说笑间,高氏的大丫环青羽走了进来,有些犹豫的对高氏开口道,哦,不对,青羽两年前已经嫁人,不能再说是大丫环,只能说是小媳妇了,只不过她嫁人后,仍贴身跟在高氏身边伺候。

    “青羽,来人除了李府的大娘之外可是还有其它人?“高氏瞧着青羽那欲言又止的神色,再加上不见李秀宁与她一同进来,不由抬目问了一句。(以李秀宁与长孙小娘子的交情,再加上他们两家的关系,若只她一人到了,现已随青羽一同进来了。)

    “是的,除了李大娘子之外,还有如意如主。“青羽答道。

    “如意公主?她不是随圣驾去江都了?“原本在架子上荡秋千的长孙小娘子听见青羽的话后已从秋千架上跳了下来,此时听闻如意公主也跟着李秀宁过来了,小脸上不由浮出一丝古怪之色,忍不住出言插了一句。

    “听说圣驾上月底已回京。“青羽答道,高氏母子五月十五已来到别庄,到了别庄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不知洛阳城里的事。

    “既是如意公主到了,咱们这就出去迎接吧。“高氏虽有些惊讶如意公主会随李秀宁跑到自己的别庄来,却没多想,青羽话音一落,她便开口道。

 第三十八章 如意公主(下)

    高氏与长孙小娘子迎到别庄门口,果然看见身着月白色轻便马装、手里牵着一匹棕色骏马、的李秀宁与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小娘子并排站在庄前的大榆树底下。

    现年已有十五的李秀宁出落得明**人,她眉目英挺,悬鼻丰唇,五官十分大气,平日素喜着红装,红色服饰与她的相貌特别般配,不管是闺阁贵女的衫裙还是骑服,穿在她身上,都如那怒放的烈焰一般,极其惹人注目。

    今日来别庄找长孙小娘子,大概念及长孙小娘子尚在孝中,着红色服饰不太合适,就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轻便骑服,素雅的服饰冲淡了她身上那股火焰般灼人的光芒,却为她平添了几丝柔和与婉约,她静静的站在榆树底下,与身边那位身着浅荷色云纱裙、巧笑嫣然的小娘子站在一起,两人相映成辉,仿若从古画卷中走出来仙女般,让人移不开视线。

    “臣妇高氏,臣女长孙二娘见过如意公主,不知公主到访,有失远迎,还望公主恕罪。”高氏和长孙小娘子远远瞧见站在榆树下的两人,加快脚步,匆匆来到两女身旁,朝着那身着浅荷色云纱裙的小娘子躬身拜了下去。

    这个身着浅荷色云纱裙的小娘子便是当今皇后的小女儿如意公主,炀帝膝下子女众多,可真正能让他放在心上的却只有嫡妻皇后萧氏所出的几个子女,元德太子杨昭早已逝世不必多说,次子杨暕和杨广很像,杨广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很特殊,既欣赏又有一种本能的防备。

    真正能让隋炀帝无所顾忌的去疼爱的是两个女儿,一个是早已出嫁的南阳公主,另一个则是这个小女儿如意公主,如意公主与李家二郎同年,皆生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李二郎生于开皇十九年一月,如意公主则生于十月,比李二郎小九个月。

    这两人不仅同年,更是从小就相识,隋炀帝的母亲与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独孤皇后与嫁入李家的这个姐姐的感情颇佳,没成亲的时候两人就无话不说,独孤伽罗成了皇后,也没与姐姐生分,时常召姐姐入宫叙话,以这两家人的关系,虽说一个是君,一个是臣,李二郎与如意公主这对表兄妹亦不会缺少见面的机会。

    如意身为皇后嫡出,人长得聪明又漂亮,自小又极得皇帝父亲的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