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十三章 别离

    “辅机也就罢了,可是观音婢,她只是个小娘子……“杨氏听得一愣,不由抬目朝丈夫看了过去。

    “小娘子又怎样?你活到这把年纪,可曾见过像她这年纪、便如此沉稳懂事,进退有度的小娘子?那王通你应该知道是什么人罢?连辅机都入不他的眼,可此人却一眼相中了观音婢,为了观音婢在弟弟府上逗留了近一年之久,还有和观音婢结亲的唐国公家的二郎君,更是人中龙凤,我和你说,你要尽可能的和弟妹打好关系……“长孙炽循循告诫。

    不说长孙炽的心事,但说高氏母子从长孙炽府中回来之后,就着人去整理打扫祖宅的宅院,准备等过上几日搬家的时候,一家人搬进祖宅去住。(当日分完家后,经商议,除了留住将军府的长孙安业夫妻外,其它人从十二月初一开始就要往外搬家了,像这样的家庭,分家除了家产分割,还有佣仆的分配交接等都需要时间,分完家立即就搬的可能性不大。)

    哪知派过去的管家很快回来禀报,说祖宅已被长孙安业夫妇整理出来,并宣告那栋宅子以后归他们夫妇所有,高氏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呆了,分家的时候,长孙安业得了朝庭拨给长孙晟的这栋宅子,祖宅那边不言而喻,应该归高氏母子居住,毕竟高氏现在还是二房的当家主母,现在怎的……

    “阿娘,二兄简直欺人太盛,我这就去找他。”管家来报的时候,长孙无忌、二娘子还有玄同三人,正好都在高氏的院子里陪高氏吃晚饭,无忌听得管家之言,不由勃然大怒,腾的一声站起来就要去找长孙安业理论。

    “不用去了哥哥,二兄敢这样做,多半有三房的支持,对咱们而言,他是嫡长,祖宅本就有他一份,分家的时候,又没人明确提出要将祖宅划给咱们住,现他先一步将祖宅整理出来占了过去,咱们去找他理论也没什么用。”长孙二娘子听得皱起眉头,眼见哥哥就要发飙,忙一把将其拽住。

    “那咱们就任凭他这般欺负?”长孙无忌怒气难熄。

    “辅机,坐下,你妹妹说得对,这个时候去找你二兄,除了和他大吵一架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算了,祖宅他想要就拿去罢,我带观音婢去别庄住,这两年就在别庄为你父亲守孝倒也清净,倒是你和玄同,百日之后要去国子监上学,别庄太远,到时候只能寄住你舅舅家。”高氏闭了闭眼睛,半晌之后,才缓缓开口道。

    长孙安业这般作为,明显是要将自己母子几人逐出家门,要说高氏心里不怒,是不可能的,可她再怒又能怎样?真让她置亡夫的颜面于不顾去和长孙安业撕破脸皮?她做不到。

    将军府刚分完家的第二日,兄长高士廉就过来了,提出让高氏母子都搬到高府去住,可高氏想着长孙一族是洛阳有名的旺族,自己只是分了家,又不是被长孙氏一族的人给逐出了家门,拖儿带女的回到娘家居住,于理不合,于长孙家颜也有损,便拒了兄长的提议。

    长孙无忌还待再说,可他瞧着母亲脸上那掩不住的悲伤和疲惫,终没有再开口,只是紧紧握住拳头,咬牙垂下了脑袋,刚满八岁的长孙无逸抬头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聪明的选择了沉默。

    十二月初一,高氏带着儿女一同往别庄而去,别庄里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他们只带了一些自己的衣物和日常必须品过去,其它东西,则让人先搬到高府放着。

    初一一早,高士廉、长孙炽、长孙大姑娘、还有唐国公府的二郎君和李秀宁都来送行了。(李二郎本在上学,今日特意请假过来的。)

    长孙炽在得知长孙安业将祖宅给霸住之后,大发雷霆,当时就赶到了将军府,要家法处理长孙安业,最后还是高氏母子将他劝住,这一闹起来必然会对上三房,到时候二房和三房正式对上,还不知会惹出什么样的纷争,高氏实不愿因为自己,让长孙一族成为洛阳笑柄。

    “长孙妹妹,到了别庄,有什么事记得给我或二郎捎信啊。”送到城门口,李秀宁拉着长孙二娘子的手,依依话别,目中余光瞟见离自己只有几步之遥祝,注意力都在长孙姑娘身上、一脸欲言又止的弟弟,眼珠微微转了一转,凑到长孙二娘子的耳旁低语了一句。

    长孙小娘子被她这么一逗,再瞟见李二郎灼灼盯着自己的目光,俏面不由一红,李二郎倒是光棍,眼见姐姐打趣,反而把心一横,抛去羞涩拘谨,策马上前两步,正大光明的对长孙姑娘开口道:“二娘,这天寒地冻的,路不太好走,我送你们到别庄罢。”

    现年不过十岁的李二郎身高已近一米五,但见他一身白色劲装,披着玄色斗篷,坐在成年人骑的高头大马上,面色从容,骑姿潇洒娴熟,全无半点不适,再衬着他俊秀逼人的面容,竟有一种说不出的勃勃英姿。

    “有劳二郎君了。”长孙小娘子被他这么一说,顿时羞的缩回轿中,不敢开口,倒是高氏笑着接过了话头,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本就对这门婚事极为满意的高氏再瞧着李二郎的模样,只觉怎么瞧怎么满意,自然不会拂了他的好意。

    高氏的别庄座落在离洛阳城外约三十里处的东郊,他们出城的时候时间已到了巳时中左右,这个时季天气极其寒冷,路面滴水成冰,三十余里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李二郎与长孙无忌还有高士廉随护送的人一起骑马跟在轿旁,冻得面色发青,却无半句怨言。

    高氏和长孙二娘子瞧得心头不忍,却没什么法子,只盼车夫能快些赶路,尽快到达地头,到了别庄之后,高氏立即着人端来热茶热水,让大家人好生暖暖身子。

    因到达别庄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大家吃过饭后,天色已黑,李二郎便与高士廉一同留在别庄。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李二郎和高士廉就向高氏母子告别,临行之前,高士廉一再叮嘱高氏:“妹妹,若有任何事记得随时通知我,你要记得,我永远是你的亲哥哥,高家永远是你的娘家。“

    “我知道了,兄长。“高氏微哑着声音开口。

    “辅机,观音婢,好好照顾你们的母亲。“高士廉看了妹妹一眼,随后将目光移到外甥女身上,又道。

    “我们知道了,舅舅,辅机,二娘一定会好生照顾阿娘的。“长孙无忌和长孙小娘子同声应道。

    “二娘,我的意思和高家舅舅一样,你有任何事,记得随时通知我。“待高士廉与高氏母子叙完话后,李二郎来到长孙小娘子身旁,低声道了一句,长孙姑娘听得俏面一红,不敢看他,只低声轻轻嗯了一声。

 第三十四章 年节(上)

    “观音婢,玄同,你们可怪阿娘无能?“高氏站别庄外,静静看着兄长儿子离去的背影,直到他们的身影从小道尽头消失不见,这才转目看着身边的闺女和长孙无逸,轻声问了一句。(无忌孩童骑马送李二郎和舅舅高士廉去了。)

    “阿娘此言从何而来?阿娘不愿与二兄争锋,是不想让父亲在天之灵伤心难过,阿娘与父亲情深义重,有这样的决定和心里再正常不过,我和哥哥的心情和阿娘是一样的,在二娘的心里,阿娘永远是这世上最好的母亲。“长孙小娘子闻声不由抬目朝高氏望了过去,瞧着她眼眸深住掩不住的疲惫和难过,忍不住伸出自己的小手,轻轻握住高氏的手掌。

    “我和姐姐的想法一样,阿娘在我眼里,永远是这世上最好的母亲,只要能和阿娘、哥哥和姐姐一起,不管住哪,玄同都很开心很满足。“长孙无逸小孩童也抬起一双神采奕奕的大眼,看着高氏接了一句。(无逸孩童自小和无忌住在一起,对高氏的称呼也随了无忌和观音婢。)

    “好孩子,阿娘这辈子能有你们这几个懂事的孩子,实乃上辈子修来的福份,不管生活给与我什么,阿娘此生皆无怨无悔。”高氏瞧着眼前这一对懂事可爱的儿女,眼眶不知不觉湿润起来。

    别庄远离城区,这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环境清幽,又没有不相干的人不时跑来打扰找茬,长孙姑娘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她每日闻鸡而起,起床之后先习半个时辰的武,活动筋骨,随后读书习字,傍晚又会拿出半个时辰出来习武射箭,习完武每天晚上还会耗费一个多时辰为父亲抄写经文,每日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充实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年底,大业五年十二月二十八一早,高氏母子几人刚吃过早饭,长孙炽带着儿子长孙仁和四房的长孙顺德到了,高氏眼见长孙炽这么一大早赶到了别庄,吃了一惊,以为府里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起身站起来行礼道:“年关将至,大兄想必杂事繁多,却在这个时候亲至别庄,可是府中发生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我是专程来接弟妹、辅机、玄同和观音婢回府过年的,今年是二弟过世的第一个年,族里有专门为他举办的家祭,这天寒地冻的,路又不太好走,我寻思着弟妹一个带着孩子回去也不是太便利,就领着仁儿和顺德一起过来了。”长孙炽虚扶了一下,笑着开口道。

    “大兄此举实是折煞我了,高氏惶恐。”高氏闻声不由一愣,起身之后,神色颇为不安,她着实没料到长孙炽是来接自己回府过年的,就算长孙府中要派人来接,派长孙顺德和长孙仁已足够,长孙炽是长孙晟的兄长,又身居高位,接弟妹和几个侄儿回府过年,哪用得着他出马。

    按常理来论,接高氏回府过年,确实用不着长孙炽亲自出马,但分家的时候,以及分家后长孙安业的一系列行为实在太过混账,长孙炽深感二房对不住高氏母子,一来心头愧疚难安,二则担心高氏母子心里对长孙二房存了解不开的心结,这才有了今日之行,

    “弟妹莫要如此,弟妹心里若还把我当成大兄,就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我知道,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实在是我二房对不住你们母子……”长孙炽见状连忙开口道。

    长孙炽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高氏哪能不给他这个面子,其实即便长孙府中不派人来接,高氏也是要回去的,她不可能在丈夫的第一个祭辰的年节就不出现在家族的年祭上,只是没人来接的话,回去住哪是个问题,现在长孙炽亲自过来了,这个问题自然不用她再操心。

    她将这两日已经收拾好的东西稍微整理了一下,就带着三个孩子随长孙一行启程,回到洛阳城后,长孙炽直接将他们送到了祖宅,他来之前,已着人将二方祖宅的房子整理好了一个院子,以供高氏母子等人居住。

    长孙氏是洛阳排得上号的大族,他们仅主脉的宅院占地面积就足有数顷,每一房都有一进近三千坪的大宅,每个大宅共有八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有三正三偏方外加数间耳房,佣仆主人一同可以住十数口人。

    长孙氏二房到了长孙炽这一代一共有兄弟三人,长孙炽和长炽晟是嫡出,每人有三个院子,另外庶出的长孙伯謩有两个院子。(长孙伯謩长年在外任职,极少回来。)长孙炽身为二房的嫡长,又是这一房现在世的身份最长的一个,为高氏母子安排一个院子,任谁都没话说,他命人收拾出来的院子正是长孙晟名下的三个院子之一。

    一个月前,长孙安业霸住祖宅的院子,不让高氏母子过来住,若非高氏母子不想与长孙安业闹得太僵,劝住了长孙炽,长孙炽当场就请了家法,处理了长孙安业,后虽被高氏母子劝住,不代表他就将此事给忘了。

    以长孙炽的老练睿智,哪里瞧不出来此事除了长孙安业自己确实混之外,中间没少三房的手笔,当时他不好直接朝三房开炮,就暂时忍了下去,经过这一个月的缓冲之后,该处理的他已处理得差不多。

    高氏眼见长孙炽将他们送到祖宅,也不惊讶,他们回府过年,除了祖宅一时也没有其它地方合适住,让她惊讶的是,长孙炽将他们母子送到祖宅之后,又道了一句:“弟妹,过完年后,你们就住这里罢,别庄风景虽然不错,离城里却远了些,过完年,辅机和玄同都该去上学了。”

    高氏听得此言不由一愣,下意识的抬目朝长孙炽望了过去,长孙炽是成了精的人物,哪里不知高氏心事,接着又往来道:“安业那边我已和他商量好了,将军府的宅子他住得很舒心,一时半会不会搬到祖宅来,弟妹只管住住这里就是。”

    “辅机,最近一个月咱们府中可是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待长孙炽离去之后,高氏颇有些疑惑的看着儿子问了一句,这一个月的时间,她住在别庄中,没有过问过外界的任何事,但长孙无忌不一样,中间他回城过一次,还和高士廉和李二郎通过几次信。

    “没什么事,就是伯父升官了,伯父病好后入朝不久,当今陛下就任命他为民部尚书,并摄左候卫将军职。”长孙无忌答道。(民部即后来的户部)

 第三十五章 年节(下)

    高氏听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长孙炽这一高升,三房便不敢再跳站出来和二房打擂,当今陛下这个时候行事还颇为英明,而三房因蜀王杨秀之故,虽一门双公,却多少有点犯陛下的忌,二房虽只剩长孙炽一人在朝为官的人,可长孙炽却深得皇帝倚重。

    三房之前之所以敢力挺长孙安业,说白了是以为长孙炽已病入膏肓,无力再支撑二房,谁料本已病得奄奄一息的长孙炽突然好了不说,还被当今圣人再次提拔,授以重权,他们若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和二房打擂,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皇帝趋机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给收拾了。

    薜国公长孙洪和管国公长孙宽都是在官场上滚了大半辈子的人,自不可能脑子里装的全是草,在没有什么大利益可图的情况下去干这种高风险的事。

    高氏自幼跟在父亲和兄长身边,受他们言传身教,虽从未涉足政坛,眼光却是相当不错的,长孙无忌一说,她便想明白了其中关节,高氏能想明白,过完年,马上就十六的长孙无忌自然也想得明白,为此,他看着母亲那一脸恍然的神色,不由笑嘻嘻的跟了一句:“阿娘,正如大伯所言,以后咱们安安心心的住在这就是,等儿子考取功名,得了圣人青眼后,就置办一栋更好的宅子,把你们都接出去。”

    “你现在连半点功名都没有,倒是学会大言不惭了。“高氏闻声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阿娘,你这可是小瞧儿子了,儿子的授业恩师今年年初的时候就说过:辅机各门课功都很出众,特荐我明年下场参加恩科,当然,现在怕是不行了。“长孙无忌一听,立即嚷了起来,可话说到一半复想自己现尚在守孝,三年内不能参加功名科考,后半截话音顿时小了下去。

    (备注,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才形成,至唐完善,隋朝科举,因尚处于草创时期,制度并不完善,参考应试者仍多以官员和官方教员以及民间有声望的学者举荐为主,与后世不同的是,此时科考举尚无秀才、举人和进士之分,能被授于秀才者即可为官,据史料记,秀才称号要过殿试后才能被授予。当然,作者君对此了解有限,具体如何仅是是一知半解,不对之处,尚请专业人士见谅。)

    “阿娘知道我儿很优秀。“高氏瞧着他那模样,忍不住有些好笑的安慰了一句,站在高氏身旁的长孙小娘子和无逸则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起来,边笑边朝无忌挤眉弄眼的扮鬼脸。

    不说高氏母子的心事,但说长孙安业近日心情极为暴戾烦躁,在此之前,他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畅的,虽说家产的分配比他想的少了许多让他郁结了好些天,可高氏母子最后却成功的被驱离了自己的视线,不仅将军府归了自己,祖宅也没他们的立足之地,说是分家,实和驱逐没什么区别,对此,他分外得意,就连家产分配不如自己心意的郁结都被冲淡了许多。

    哪知这种得意不过持续了二十多天,他就被人当头一棒给打醒了,腊月二十五傍晚,伯父长孙炽来到自己的府邸,只和他说了一句话:三日后,他要亲自去将高氏母子接回祖宅过年,并且过完年后,高氏母子也会一直住在祖宅,自己若再敢无端生事,家法处置。

    长孙安业被长孙炽这句话给敲得晕头转向,脑子嗡嗡作响,若非心里一直畏惧这个大伯,只怕当场就要发飙,长孙炽说完这句话后,也没管他的反应,就直接离去,第二日,长孙安业就跑去找三房的长孙宽,结果可想而知……

    “滚出去!“一个容色俏丽的丫环端着一壶茶进了长孙安业的房间,结果没两分钟,却被长孙安业砸破了脑袋赶了出来。

    “夫君这几日在家里不是砸东西就是打骂佣仆,若惹出了人命,不用婆母他们再出招,你这辈子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将奉茶的丫头驱离之后,长孙安业余怒不息,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