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宫里几个年纪和清河差不多的公主,一个个都面色发白,惶恐不安,她们都怕皇帝哪天突然告诉她们,让她们现在就嫁给某某。

    虽说公主联姻几乎是避免不了的命运,可谁也不希望在这个年纪就被嫁出去。

    就连豫章和长乐的面色都颇为难看,清河出嫁之后,一连数日她们看到李世民,都会下意识的避开。

 第三百二十七章 苏家有女(上)

    “皇后,长乐和豫章她们都怎么了?怎的一个个见到我就像见到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李世民察觉到两个女儿的变化之后,某日休息的时候,不由一脸不解的问了妻子一句。

    “还用得着说么?还不是你突然给清河指婚把她们给吓的,堂堂公主,年方九岁就被你给嫁了出去,她们能不怕?”长孙皇后白了他一眼。

    “这么说来,这事朕真做得有些不妥?”李世民一脸的若有所思。

    “妥不妥臣妾不好评价,还得陛下自己想清楚才好,不过在妾臣看来,以后这样的事,能免则免吧,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儿出嫁,不管放在哪里,都容易招人诟病。”长孙皇后道。

    “罢了,朕知道了,你告诉豫章和长乐,朕不会无缘无故,突然把她们给嫁出去吧,长乐明年就十三了,到了及笄之龄,她和冲儿的婚事也可以定下来了。”

    “至于豫章,明年再说,这几个公主的事先缓一缓,你现在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乾儿纳妃这件事上,乾儿明年就十六了,这太子妃的人选无论如何,这一两年之内要定下来。”

    李世民听完之后,微微沉默了片刻,复不在意的摇了摇头,站在他的立场,仍不觉得让清河提前出嫁有什么错。

    清河是皇家公主,这时候嫁过去,在她未及笄之前那程怀亮还能对她做什么不成?

    既然不会做什么,清河嫁到程家除了生活不如在宫里自由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不仅没有不妥,还能提前和丈夫培养感情,何乐而不为?

    “臣妾知道了。”颇为了解丈夫的长孙也没有再纠结那个话题,很快将李世民的话头接了过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长孙除了照顾几个孩子之外,其它的精力全部投到了给太子选妃上。

    李承乾这个太子虽然做的让满朝文武都赞不绝口,但他和李世民还是有本质差别的。

    他的性格要柔和些,没有李世民那么刚毅果断,体魄也不如他那般强健,长孙特意将他召来问他的心事。

    虽说这太子妃人选不能完全按太子的喜好来选,但起码不能选个他完全不中意的。

    李承乾自幼所受的教育就极为严格,加上近两年身子骨又不是太好,至今尚未尝过人事,现突然听得帝后说要给自己选妃,一时颇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这太子妃是要伴随自己一生的人,马乎不得,面对母后的询问,虽感羞涩,却仍含含糊糊的将自己的基本要求说了一遍。

    长孙听完之后,不由哑然失笑,这孩子的性格虽然和他父皇并不相似,但在选妃上面的喜爱,这父子俩口味倒是差不多,即都比较喜欢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的女子。

    这个标准反倒让长孙有些犯愁,不是太高,而是太随众,也就是大多数勋贵之家的男子选妻的标准。

    这样的贵女京都不并不少见,但真想选出一个样样都合心意的并不容易,长孙寻摸了几个月都没有选定合适的对象。

    一时没发现合适的人选,她倒也不急,太子和其它皇子不一样,他的太子妃只要能在十八岁之前选出来都不迟,还有的是时间。

    不说长孙皇后这边,但说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在宗教信仰方面和帝后有些不一样。

    李世民崇尚道教,长孙皇后则对什么教都没有特殊偏好,李承乾却比较宗尚佛教。

    好在皇帝虽不是太崇尚佛教,但也没有刻意打压的意思,为此,长安城的佛道两教的香火都颇为旺盛。

    李承乾对佛教比较崇尚,为此,经常会加参一些佛教法会,不过大多数时间都是乔装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参加。

    帝后早告诉过他,他的身份不同,若每次参加法会都以太子的身份,大张旗鼓,会劳民伤财,于民于己都不利。

    对此,李承乾深以为然,他是真心喜欢佛会法场的氛围,又不是为了摆排场,同样不愿意以太子的身份参加法会,从而被无数人围观。

    八月二十,燃灯古佛圣诞这一日,他穿着便装,只带了几名侍卫,前往大慈恩寺参加法会。

    在路过一条行人不多的偏僻小道上碰到了一个奇特的姑娘。

    他看到这姑娘的时候,她正在路边施针抢救一个突犯癫症,抽筋晕厥的小孩。

    那小孩是个年约六七岁的男童,他穿着朴素,衣服上还有补丁,一看就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旁边跟着一个年轻的布衣妇人。

    那姑娘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容貌清丽出尘,一袭青衣,一头秀发只用了根碧玉簪在头顶上轻轻挽了半髻,随余的都像云彩般披在肩上,在她身后还跟着两个神色紧张焦虑的丫环。

    尤其是在看见李承乾几人过来的后,那两个丫鬟愈发的紧张了,其中有个丫环似乎想提醒青衣少女,可瞧着她全精神都在那孩子身上,张开的嘴又闭上了。

    瞧那两丫环的脸色,显然是觉得少女在这地方为给施针治病,有些不妥,也就是说,这少女多半是官宦人家的闺秀,在这地方治病救人与她身份不符。

    李承乾看到这一幕,目中不由掠过一抹讶色,随着大唐江山的稳固,勋贵之家的子女越来越讲究身份,鲜少有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去学医的,更别提还在这样的地方救人。

    不过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反感,视线反而不自觉的在她身上多停驻了片刻,得帝后所赐,他这个太子对学医的人也颇为尊敬。

    尤其是看到这么个清丽可人的小娘子在路边救人,心里的好奇心就愈发的强了几分。

    许是他的视线在那青衣少女的身上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些,少女施完针抬头的时候,正好撞上他的视线。

    少女的目光与李承乾撞上,不由微微怔了一怔,李承乾见状连忙开口道:“请如在下唐突,适才路过此地,看到小娘子慈悲心肠,在路边救人,不意多看了两眼,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无妨。”少女闻声俏面微微一红,摆了摆手。

    李承乾不认得她,她却是认得李承乾的,她曾随家里长辈参加过宫宴,远远见过李承乾坤几次。

    不过瞧李承乾的模样,显然是乔装出行,加上他又不认识得自己,少女自然不会指出他的身份。

 第三百二十八章 苏家有女(中)

    李承乾原以为这次萍水相逢就这么过去了,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参加完法会出来的时候,又碰到了这姑娘,她也是刚从寺庙里出来的。

    看到她,李承乾也不知怎的,不由自主的的就抬步朝她走了过去:“嗨,好巧,又碰到你了。”

    “是挺巧的,我还有事,先走了。”少女眼见又碰到了太子,也觉得意外,不过她显然没有多聊的意思,礼貌的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

    李承乾的身份与旁人不同,她不想和他多打交道,免得被认识的人看到以为她想攀高枝。

    大慈恩寺虽不如大兴善寺有名,香火也十分旺盛,不排除有勋贵人家的子弟家眷来这里。

    少女和李承乾道别之后,转身就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面没有任何标志。

    很显然,这姑娘不希望有人认出她的身份来历,李承乾瞧着她消失的身影,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回到东宫之后,李承乾眼前不时就会闪现这姑娘的倩影。

    如此数日之后,他终忍不住唤来当日随他一同去大慈恩寺的侍卫:“禄青,你去查查,那天咱们在大慈恩寺碰见的姑娘是哪家的小娘子。

    禄青听得一愣,这事不应该由他去打探吧?不过太子已经下来指令,他只能去办。

    禄青听是太子身边的四大贴身侍卫之一,性情深稳,身手卓绝,平日里话不多,但办事却是一等一的妥当。

    他既然决定去做这件事,就会全力以赴,没几日功夫,他就探得了那姑娘的来历。

    八月二十八日傍晚,李承乾刚从宫里回来,正好换班过来的禄青凑到他身边,悄然开口道了一句:“殿下,探清楚了,是秘书丞苏亶苏大人家的小娘子。”

    “是嫡还是庶?”李承乾听得心头一跳,连忙问了一句。

    “嫡长女。”禄青答道。

    苏亶年纪并不大,比李世民大不了两岁,上面有两个儿子,这个女儿正是他妻子所出的第一个女儿,也是就是嫡长女。

    李承乾听得完之后,脸上不由自主的浮出一抹笑意,苏家是老牌旺族,其祖辈在北周时间就身居要职,其祖苏威在隋文帝年间可谓是权倾一时,受封为邳国公。

    其父苏夔文滔武路,样样出众,苏亶本身也是才华横溢,不然不可能不到四十之龄就身居秘书丞之职。

    这样人家的嫡长女,足以匹配他了。只不过这位苏家小娘子平日行事过于低调,京都贵女圈中几乎没什么人谈论过她。

    李承乾想起数日前她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家稚子施针救治的情景,脸上的笑容不自觉的深了几分。

    九月初,李承乾入宫给长孙皇后请安的时候,装着无意的和她提了一句。

    长孙皇后何等玲珑之辈,她一听,立即就知道儿子见过此女。

    不过她并没有立即问什么,而是下意识的去回想关于这位苏家小娘的印象。

    以苏家的门楣,这位苏小娘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入过宫。

    但她想了半天,只隐约记得那是个长相清丽乖巧的小姑娘,性子似乎有些静得过了头。

    几次宫宴,她就像个隐形人一般,没有说过一句话。

    大概就是因为她的性子太静,也极少参加京都贵女们的聚会的缘故,导致她在京都贵女圈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你见过苏家小娘子?”长孙皇后仔细回想了一会,发现除了知道这小娘子特别安静之外,其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便抬目问了儿子一句。

    李承乾略一迟疑,便将当日之事说了一遍,他的母后与常人不同,应该不会觉得官宦人家的子女学医,并在路边救人有什么不妥罢?

    “听你这么一说,确是个胸有丘壑的小娘子,母后知道了,等机会合适,就召她进来见见。”长孙皇后听完,不由展颜一笑。

    她自然不会觉得此女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在听完儿子的描述后反而打心里觉得这姑娘的静,是一种沉得住气,是不嗔不躁的表现。

    她给儿子选太子妃,除了家世容貌品行之外,若选中的人正好也是儿子心仪之人,那就再好不过。

    李承乾看着母亲的模样,心头大定,和长孙皇后聊了会天,就欢欢喜喜的转身离去,长孙瞧着他的身影,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

    她近来有些精神不济,那种感觉,嗯,似乎又有了,但是她目前对再孕之事实在有些排斥,一时还没找太医来把脉,今个儿看着长子的样子,倒是难得开怀起来。

    李承乾离开不久,长孙感到一阵反胃,立即走进洗漱室,干呕了一阵。

    紧跟在她身后进来的青岚见状不由张口道了一句:“娘娘,你这症状看起来。。。。。。不如我去请蒋太医过来给把把脉?”

    “算了,不用请了,多半又是有了,哎,本宫都这把年纪了,又怀了,还真是。。。。。。”

    长孙皇后脸上并没有什么高兴之情,而是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声。

    自生了明达之后,她的身体明显不如往日了,如今又怀上了,换一般的妃嫔有孕本该雀跃,她心里却只有淡淡的无奈。

    只可惜,哪怕身为皇后,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不管她想不想生,只要有了,她就只能生。

    “娘娘?”青岚有些忧虑。

    长孙皇后这一年多的身体确实不如往日,时不时就患个伤风什么的,这显然和她这几年生孩子太勤不无关系。

    “没什么,有就有了,多少人盼都盼不着呢。”长孙下意识的轻轻抚向尚看不出任何异常的腹部,脸上浮出一抹母性的光辉。

    她虽不怎么想生了,但有了,无论如何她都会好好生下来。

    “对了,你亲自去一趟苏家,召秘书丞苏亶的夫人和他的嫡长女来宫里一趟。”说完之后,微微沉默了片刻,长孙又道。

    九月初五,苏夫人突然接到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传召,让她带女儿进宫一趟。

    苏夫人听完之后,有些发懵,最近皇后一直在帮着太子选妃的事,朝臣们很多人都知道。

    只不过在苏夫人看来,自家闺女性子太安静了,在京都众多闺女中声名不显,能被选中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如今皇后突然传唤。。。。。。苏夫人的心莫明怦怦乱起来。

 第三百二十九章 苏家有女(下)

    当天傍晚,丈夫一下朝回来,苏夫人就迎了过去。

    她将皇后传召之事给说了,说完之后,又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夫君,你说皇后突然传唤,会不会是。。。。。。”

    以苏家的门楣,当帝后要选太子妃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要说苏夫人心里没有半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在她看来,她的女儿性子虽然静了些,实际上才华品貌却不比京中任何一家的贵女差。

    只不过苏家家风极严,苏夫人心里虽有这种想法,外表上却从来不曾露出半分。

    用苏家人的话来说,这事一切看皇家的意思,若皇家确有选他们家的女儿为太子妃,那是苏家之幸,若无此事,也不必强求。

    “这事等你们见过皇后之后再说吧,你千万注意,即皇家没有正式表态之前,万不可流露半分渴盼期待之意。”

    苏亶听完苏夫人的话后心里并无妻子的那种喜悦,他微微拧了下眉头,才接口道。

    苏亶以不到四十之龄成为秘书丞,自然不会是糊涂人,他深知做皇家媳妇的艰难,太子妃一职看似荣光万丈,实则处处都是险滩。

    别看现在的太子前途一片光明,可前面那么多血淋淋的实例摆前眼,那些例子无一不在告诉大家,太子想要顺利上位有多么不容易。

    更别提当今皇帝上位的手段就不怎么光明正大,他又有那么多的儿子,出色的不少,谁能断定太子的后路能一直这么平坦?

    为此,面对这京都大凡有闺女、有资格竞争这太子妃人家的迫切,他的心事反而很淡。

    在他看来,他如珠似宝般护着长大的女儿,若不嫁入皇家,以她的本领,日后不管选个什么夫婿,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

    “夫君,你,似乎并不太乐意与皇家结亲?太子殿下一表人才,人品贵重,上待师长,下待臣民百姓,表现都极佳,满朝文武对其皆赞不绝口,你。。。。。。”

    苏夫人看着丈夫的神色,心头一紧,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嫁入皇家,看似风光,实则步步险途,谁能预测后面的事,只不过这事并非我们能决定,皇后既然召见,你们就先去见见她,具体如何,等见过之后再说吧。”

    “或许皇后只是单纯的召你们拉拉家常,根本没什么想法呢?若皇家根本无此想法,咱们一头热,胡思乱想半天又有什么用?”

    “所以,夫人请听为夫一言,平常心对待,即把这次召见当成平常的一见觐见,不带任何期待和目的,如此一来,不管皇家有什么想法,都会对你,对咱们苏家高看三分。”苏亶道。

    苏亶交待完妻子,回到里屋换了件家居服,休息了片刻就去了书房。

    进入书房之后,忽转目对跟进来奉茶的丫环道了一句:“紫砚,你去把大娘子唤过来。”

    “是,郎君。”紫砚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大约过了一盏茶左右的功夫,苏娴就随紫砚一同来到了苏亶的书房。

    她已换了一身符合自己身份的淡绿色衣裙,来到苏大人面前,恭恭敬敬的朝他行了一礼:“父亲,你叫我。”

    “紫砚,来福,你们先出去。”苏亶先让女儿起身,复朝侯在一旁的丫环和侍从挥了挥手。

    “娴娘,你近期是不是见过太子殿下?”待下人们都退了出去后,苏亶的目光落到女儿身上。

    所谓知女莫若父,以他对自家闺女的了解,若不是太子突然见过她,对她起了什么心事,亲自找到了皇后那里,皇后不应该突然会对自己的女儿起兴趣。

    无它,他这个女儿行事实在太低调、太没有成在感了。

    她不喜欢京都贵女们的活动,像什么赏花宴,蹴鞠,马球赛等等,她从来没有参加过。

    即便遇到一些不得不随夫人一同出去的场合,她通常也像隐形人一般,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