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栖凤乱江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离不敢大意,带着两人一路紧走,终于来到了二十里外的山水汇合之处。正在寻找申侯交代的车马之物,却突然听到不远处有急促脚步与马蹄声音传来。

    莫离悚然一惊,暗呼一声:“糟糕,是搜寻妖女的骑兵!”

第一卷:凤栖梧·幽王之乱 第三章 浮沉碧波载琼女

    骑兵呼呼隆隆骑马飞驰而来,老远就看到莫离三人。

    尤其是千问那一身红色的衣衫,在月色下显得尤为刺眼。

    带头的骑兵卫长一声大喝:“前面的停下,接受盘问,否则便以刺客论处。”

    莫离急忙抱着千问疾驰,匆忙间终于看到了停在山坳那边的车马,立刻道声得罪,将千问夹在腋下,拦腰抱起了夫人,迈开步子刹那哦那边拼命跑去。

    这行动立刻惊动了所有骑兵,卫长一声令下:“快追,抓活的。”

    手下们立刻松开了拉起的弓箭,打马前行,紧追上去。

    千问看到对方追的急,吓得捂住了眼睛,身后的马匹剧烈喘息的声音如在耳旁,甚至听得到鞭子在空中呼啸的破空声。

    千问紧紧咬住嘴唇,突然感到身体飞起,和母亲同时惊呼一声,已经落进了马车之中。

    莫离在马匹身上狠狠扇了一掌,回身抽出腰刀朝骑兵们赢了上去,大喝一声:“主母,沿着河跑,小人若有命在,定会追上去。”

    随后吆喝声和兵刃剧烈碰撞的声音伴随着马匹痛苦的嘶鸣传来,夫人挣扎着爬起来,扯住缰绳,惶急喝道:“千问抓牢。”

    马儿在河边小路上飞速奔驰,车子上下颠簸,夫人死死拉着缰绳,娇弱的身体在车子上跌跌撞撞,却紧咬着牙不敢作声。

    千问被颠簸得快要把持不住,却很清楚自己和母亲正被人追杀,懂事地不发出一句哭声,虽然因为害怕满眼里都噙着泪花,却死死抓着车里的把手不放。

    终于有骑兵摆脱了莫离的纠缠,抽打着马匹追上来,很快逼近了马车。

    咔嚓,天上雷光闪耀,无巧不巧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势迅疾,霎时如天水倒灌,砸得人马都睁不开眼睛。道路瞬间变得湿滑泥泞起来,马匹们脚下打滑,大大影响了奔跑的速度。有几匹马甚至跑错了方向,一头扎进了河水之中。

    夫人趁此机会与追兵拉开了距离,暗中暗暗祷告,祈求上天让雨下得更大点更久一点。却突然觉得身体猛地一晃,马车陷入了淤泥之中,两匹马奋力嘶鸣,蹄子在泥水里不断打滑,却无论如何没办法将车子拉出来。

    夫人狠狠咬牙,当机立断俯下身来,将千问的红色外衣脱下来,裹进去一个枕头,对千问道:“孩子记住,你的家在申国谢邑,无论如何,我和父亲都不会抛下你不管。在这里小心掩藏行迹,我会回来寻你,好吗?”

    千问乖巧点头,夫人顿时落下泪来,哭道:“委屈你了,女儿。”

    猛地抱起千问跳下车子,就地把女儿在泥水里滚了一遭,喝道:“去南面远处跑,躲起来莫被发现!”

    自己却抱着红衣包裹的枕头深一脚浅一脚朝着大路上跑去。

    千问被大雨淋得睁不开眼,却记住了母亲的话,认准了南方艰难地行走。南边几乎全是深草,又紧靠着河岸,道路无比湿滑。四岁的小女孩力气极小,又淋得全身颤抖,几乎走不了多远就脚下踩空,一头扎进了水中,被湍急的水流带着快速朝下游冲去。

    千问不会水性,扑棱几下就被河水呛得失去了神智,恍恍惚惚间出现了幻觉,似乎看到了一个丰神俊朗的背影,还有一轻灵面飘动的画卷,那种温暖和亲切让她忍不住伸出手臂去拥抱,随后彻底失去神智昏迷过去。

    ……

    镐京的清晨依旧下着密雨,冲刷掉的不仅仅是亭台楼阁的尘灰,还有晚上无人知晓的惊魂。

    镐京城皇宫正殿之中,宣帝威严地坐在龙椅之上,下首站着数位诸侯,正是此次太原料民途中前来勤王的几位。

    因为都是诸侯,宣王也不愿意过于怠慢,都赐了座坐着。但是看宣王的表情,依旧是十分不快的样子。

    等了片刻,宣王看了看尚空着的一个位置,不乐道:“申侯何在?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过来?难道是因为昨日孤语气说的重了,有些闹脾气?”

    下面郑侯闻言笑道:“天子想多了,申侯沉稳厚重,乃是个心胸开阔又头脑聪明的人,不会因为些许小事出什么事端。想必是凝翠阁那边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等上片刻不迟。”

    郑侯身后站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古铜色皮肤,但是双目有神,威武英挺天然流露出一副丰神俊朗之态。

    闻言悄声问郑侯道:“可是那千问的父亲?也不知道她今日来不来,这几天你派我去卫营历练,让我少了好多乐趣。”

    哼!宣王闻言顿时不快,他近日被红衣孩童歌谣所恶,原本就对申侯家小女儿不喜欢,这里再次听到,心中没来由一阵烦躁。

    喝道:“让天子等侯王,申侯倒是架子越来越大了。”

    正在这时,有下面门官声音传来:“申侯到——”

    众人看去,之间申侯大步而来,脸上浑无异色,来到正殿中央朝着宣王躬身一礼:“小臣来晚,请天子责罚。”

    主动认罚,反而让宣王闷在心里的怒气无从发泄,沉默片刻,才不快道:“申侯何事耽搁了?你家夫人和女儿呢?”

    申侯面色不变,从容道:“回天子,小女昨夜旧疾复发,怎奈此行来得及,忘记了带药,惶急之下,小臣命家臣带着她和夫人回谢邑治疗去了。唉,也不晓得现在如何。”

    “嗯?”宣王闻言顿时感觉不对,“如此急事,为何不见城门守卫前来回报?昨夜雨势那么大,孤又派了两队骑兵出城搜捕妖女,你确定他们是从城门离开?”

    申侯抬头看了一眼宣王,心中暗呼糟糕,自己在谢邑一直没有实行宵禁,竟忘了这最关键的一环。

    这一惊非同了得,立刻担心起夫人和千问来,额头霎时惊出一层冷汗,忍不住出声呼道:“糟糕,我竟忘记了这件事,我妻儿危险呀!”

    宣王岂会不知申侯的打算,这时候顾不得讽刺他,当即挥手欲找人下令寻找。这时候却有人当先从外面呼喊起来:“报,臣下有事启奏谱。”

第一卷:凤栖梧·幽王之乱 第四章 流离巧遇落魄子

    宣王面色一变,喝道:“宣!”

    下面很快跑上来一个身着铠甲的骑兵卫长,来到殿中跪下道:“回禀天子,昨夜小人率队搜寻,曾见一女子带红衣女童驾车逃窜,我等追上时发现……发现……”

    “发现什么?”宣王喝道,“别磨磨蹭蹭的。”

    骑兵卫长看了一眼申侯,惶恐道:“小人才发现是弄错了,那女子乃是申侯夫人,是带着突发旧疾的女儿赶回谢邑的路上,见我等势大惶急逃跑,导致了误会。我等已经将申侯府人和其属下送回了凝翠阁。只是……”

    申侯顾不得僭礼,霍地紧步来到卫长身前,大声道:“只是什么?”

    卫长急忙拼命磕头,惶恐道:“天子恕罪,申侯恕罪,大雨中夫人与令公主走散,至今都没有消息,只在河边寻到了她脚上的一只鞋子……”

    申侯啊呀一声大叫,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乌黑,差点闷过气去,一脚将卫长踹倒,回头红着眼对宣王道:“天子恕罪,小臣无心在殿中候命,请准小臣回去处理家事。”

    宣王叹息一声,挥手道:“去吧。申侯不必担忧,孤也会加派人手寻找申国公主。相信吉人自有天相。”

    申侯未发一言,大步离开殿中,先后来回的时间,竟连盏茶都不到。

    宣王也被搞得心情更糟,顿时将气撒在了骑兵卫长的身上,骂道:“跪着作甚?没眼力的东西,还不去寻找申国公主?”

    卫长俯身下跪道:“禀天子,还有一桩事。”

    宣王微愣,没好气道:“还有什么事?”

    卫长:“自昨日全国下令焚烧弓弩禁制买卖之后,无人敢于违令。今早却在城门口捉住了一对买卖弓弩的夫妻,微臣本想按律执行以儆效尤,不料却被那男子投水逃了,于是只斩了那妇人。小人寻了半日没有找到男子的下落。加上错追身后家眷的事情,两罪并起,特请天子责罚。”

    宣王闻言眼光闪了闪,反而露出笑意,大袖一挥:“起来说话吧。申侯之事你没有过错,哼哼,他什么心思我明白,倒是可惜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至于那对夫妇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杀一儆百就够了,没必要赶尽杀绝。”

    骑兵卫长急忙借机退下。

    申侯回到凝翠阁见到夫人和莫离,夫人立刻哭着扑进了他的怀里,大声哭喊着千问的名字。莫离一脸惭愧,二话不说拿起剑来斩断了自己的一根左臂。

    申侯大吃一惊,急忙扶住莫离,看着他瞬间苍白的脸色,顿足道:“你这是何苦,本王没有任何怪你的意思。”

    莫离全身颤抖:“罪臣做错事,就必须做出交代。君上不必劝说,小人无能,今后将四海漂泊,寻找小主人。不找到她的踪迹,莫离永无颜回来面见君上。”

    说罢纵身跃出门外,蹒跚着迅速离开了凝翠阁,就此没有了消息。

    申侯叹息一声,料不到此次前来勤王竟然惹出这么一通事情来,只觉得心灰意懒,也没有待下去的意思,很快也带着夫人离开了凝翠阁,外出寻找女儿去了。

    且说千问随着湍急的河水一路漂流而下,半途中似乎碰触到了了一个圆滚滚的物事,求生本能之下立刻紧紧抱住了它,任凭河水带着自己不断浮沉,任凭风雨在脸上疯狂地拍打,却死死不放手,脑子里只记着一句话:好好活着,终有见面之日。

    浑浑噩噩漂流了一整夜,直到天蒙蒙放亮,河水来到了上坡,水势渐缓,水浪将千问慢慢推到了河中央,而此时的她却也精疲力尽地彻底昏死过去。

    哗哗,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神色惊惶地从不远处水里钻出来,左右看了看没有追兵,这才放心地瘫倒在岸边。不一会却捂着口鼻痛哭起来,喃喃道:“娘子啊,别怪为夫狠心抛下你。一个死了总比两人都进了地府的好。你放心,年年今日我都会烧香祭拜,总不会让你在那边也过苦日子。”

    这男子正是早晨在镐京城门口买卖弓弩被捉而伺机逃命的男子,姓褒,侥幸投水逃过性命,正琢磨着打算潜回镐京城门处去瞧瞧情况,却突然看到脚边不远处有个红色的影子,急忙走过去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只见河中央聚集了一群水鸟,大约有上百只的样子,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都用嘴巴衔着一个红色的影子,一边飞一边叫,慢慢拖到了岸边来。。

    男子觉得更是奇怪,急忙走进了观看,这一看不得了,立刻从忙跑过去。

    一个粉雕玉琢的红衣女童正抱着一个襁褓昏死在岸上,襁褓里还有个尚未能睁眼的婴孩,也被整夜的雨水浸透了身子,看起来生命垂危的样子。

    男子急忙抱起红衣女孩,摸了摸额头,滚烫,显然是被河水和雨水浇得受了风寒;再摸摸那襁褓中的婴孩,也是一样的滚烫。

    男子禁不住仰天长叹:“娘子啊,你在天有灵,是看我孤苦一人可怜,特地送来了两个娃娃吗?”

    心中寻思,两个孩子被群鸟所救,看起来一定不是寻常人。尤其是这红衣的女娃儿,粉雕玉砌容貌绝美,年纪方小就展露出绝非一般女子的绝色来,说不定以后还能靠她有个期待。”

    想到这里,当即抱起两个女孩,径直朝着自己亲戚所在的褒城去了。

    迷迷糊糊中,千问记得口中被灌了多次苦涩的药汤,身体忽冷忽热,做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噩梦,终于有一天睁开了眼睛。

    坐起来,千问看了看屋里的摆设,土炕,破旧木桌,昏暗的光线中看得清楚土坯制作而成的简陋房屋,还有个躺在身旁熟睡的婴孩。

    这里是哪儿?千问急忙从床上爬起来,大声呼喊:“父上,母亲,你们在哪?”

    “嗯?”一个男子从门外探进头来,面孔枯黄,眼窝深陷,明显是被苦日子熬的,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闺女,你醒啦?我马上熬好粥了,肚子饿了吧?”

第一卷:凤栖梧·幽王之乱 第五章 龙拯一饭卜生辰

    千问小嘴一扁,立刻想起了之前雨夜的事情,紧张地看着男子:“你是谁?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是褒伯,你和那婴孩在水中快要淹死,我救了你们。孩子莫怕,我不是坏人,这几日若不是我一直陪在你们身边不停给你们勤换汤药,说不定你姐妹二人都已经死了。”

    褒伯端着热腾腾的粥锅进屋,笑道:“我家里穷,又是大老远来投奔亲戚,日子有点拮据。我看你身上的衣服很华贵,想来之前的生活不错。你委屈一下,就跟我褒伯凑合过日子吧。”

    千问听了立刻大叫:“我不,我要去找父上和母亲。”不由分说从门里跑出去,大声呼喊道:“父上、母亲,你们在哪里?快来救千问啊!”

    “丫头,不要你妹妹了吗?”褒伯在后面大叫,却完全没能叫得住。

    千问跑出数十步,却愣愣站在了地上,望着眼前起伏连绵的群山傻了眼,猛地回过头看去,在山岭起伏蜿蜒的小路上,除了褒伯的茅舍之外,隐约只能看到两三家镶嵌在林荫之中的人家,相聚起码也有几里的路程。

    听着山岭之间野兽的嚎叫,千问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回头看着木门前褒伯眺望自己的眼神,撒开步子跑了回去。进了屋端起碗里的粥汤大口大口喝着,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提过离开的事情,就连寻找父上和母亲的话都再也不提。

    这一转,就是四年以后。

    四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千问也变成了八岁的小姑娘。虽然山里的吃喝比不上大都市的奢华,但是闪过清泉的滋养之下,千问却愈发生得如出水芙蓉,清丽不可方物。

    随同她一起被救来的小孩也长到了四岁,同样是个容貌绝顶的女孩儿,长得比之千问毫不逊色,但是容貌偏向于妖艳,仅仅四岁,就有种烟视媚行的媚态,常常让在山里归来的褒伯目瞪口呆。

    褒伯常常感慨,自己两个女儿,一个冰清玉洁如天上仙子,好似天下最纯净最美好的一朵莲花;另一个却像世间最艳丽的牡丹,美得让人目眩神迷,连呼吸都不顺畅。

    不过因为是偏远无人的村落,纵然两个女孩生得倾国倾城,却无人晓得,对外也没有什么名气。

    千问每天都会跟这褒伯去山里采集野果,收集成熟的野菜,偶尔褒伯会捉些野兔山鹿之类的小动物,有时候也会去河里捉鱼,给两个女儿改善一下生活。

    小女儿刚刚四岁,虽生得容貌多姿,性格却跟千问不同,不爱干活,更不愿去山里劳作,每天只在屋子里一个人玩乐,把自己的一身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褒伯没有上过私塾,大字不识得一个,倒是千问常在地上用树枝划着教给妹妹识字。她生性聪慧,四岁前读过的书竟全部记得,篇篇可倒背如流。

    因为如此,家里很多的事情褒伯都要问过千问的意见才会去做,这几年来,随着千问的不断指点,褒伯将山上独有的一种果实碾碎了做成糕糖,拿到几十里外的市镇贩卖,果然生意极好。虽然不至于多么富贵,但家里也从山中央挪到了山下的平坦处,盖起了石砌的房屋。

    妹妹的名字原本叫做褒娣,但小姑娘争强好胜之心极强,死活不愿意在姐姐的下面,便只好改唤作褒姒。

    且说这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园子里种菜,姑娘大了以后,也学着山上其他的邻居开始植桑养蚕,功绩家里的穿衣用度。褒千问拿着舀子给园子里浇水,褒姒则在旁边打下手,,两人便忙边唱,这样的日子倒也是轻松快活。

    咚咚咚,有人在外敲门,朗声道:“在下龙拯上人,游方到此,特求些汤水饭食。”

    褒伯急忙从房里出来,打开门看到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合掌施礼道:“小户人家有仙长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仙长快请。女儿们,快去厨房做些饭菜粥汤来。”

    褒千问和褒姒听了,齐齐答应一声,笑嘻嘻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厨房忙活。

    千问扭头看了眼那位龙拯上人,觉得他应该是从大地方而来,张张口想问什么,眉眼之间带了丝急切,但是看到褒伯紧紧跟随在他左右,却叹息一声,欲言又止,转回头朝着厨房快步去了。

    那龙拯上人也看到了千问,被她超尘脱俗的气质所惊,料不到这孤乡僻壤之中竟能孕育出气质样貌如此惊人的女孩儿,忍不住看了眼褒伯,却发现两个女娃儿跟他完全没有相像的地方。

    禁不住好奇问道:“敢问方才那两个女孩跟阁下什么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