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长宁-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落下,林蔚然抬眸眺望远方。
  “高城、晚孟城,这两座城是林国天然的屏障,孤还真的不信你们能攻下来。”他叹了声,“再说了就算攻下来了又能如何,高城和晚孟城之后的落峡,孤倒想看看你们打算用多少的人命去堆。”
  一时的得失真的不重要。就像当初他离开林国,林国全然落在了林津手中,但最终赢的人还是他。
  两军交战最重要的还是兵力。
  就算得了土地,就算屡战屡捷,打下的疆土没有人去守,又有什么用呢?

☆、第293章 天道好轮回

  不知道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轮回。
  毕竟命运虚无缥缈地有些可怜。
  十一年前,庄新带领兵马灭了楚国,赵风和高泰在登月谷放火埋葬了五万若敖军。
  长河滔滔的水势滚滚而落。
  时光荏苒间,黎夏和谭易水挥戈相对,而到如今,萧嵘站在了赵风的面前。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南宫落月话音淡淡,眉眼间敛着如雾般飘渺的颜色。
  云国之战折损了十万兵马,萧嵘手中的兵马还有一百七十万。
  林国和云国毗邻,其间丘陵密布,大军的推进有些艰难。
  落峡在两座城池的后方,要想能经由落峡攻入林国腹地,这两座城池必须要能牢牢掌控。
  所以,他该怎么做?
  ……
  林国高城。
  “赵将军!高城七十里之外出现大批的军队!”一个兵士跪地急报。
  “有多少兵马?”赵风沉声问道。
  那兵士回道:“约莫三十万。”
  “三十万?”一侧的谭易水插话问道,“高城之后驻扎了百万兵马,萧嵘以区区三十万兵马怎么敢来攻打高城?”
  赵风沉默着。
  “李方复可有急报?”
  赵风当初在高城和晚孟城中犹豫了很久。他最担心的不是这场战役要如何去打,而是他摸不准萧嵘最先想动手的是哪座城。
  未过多久,一个兵士急急冲进营帐内报道。
  “报告赵将军!李副将急报在晚孟城一百里里外出现大批军马,为首的是那萧嵘!”那将士慌张道,“李副将请求支援,否则晚孟城的五十万大军不可能守住!”
  赵风望着晚孟城和高城的地形图,手指来回滑动着,分析着所有可能的进军路线。
  “他想要攻打的,是晚孟城。”赵风话音镇定下来,“好在两城相离只有五十里,我将数万兵马驻扎在其后的落峡之中,驰援晚孟城并不难。”
  谭易水闻言,眉峰轻动了动:“赵将军果然深谋远虑。”
  赵风最大的特点便是足够谨慎,行军在外他的谨慎很多时候能挽救不少将士的性命。
  ……
  黎夏身后有三十万大军。
  前方,离高城只有七十里了。
  萧嵘说了,他不用攻城。即便此刻兵力悬殊之下他不可能胜,但他也不会输。
  因为没有人会甘愿放弃地形的便利,来和他拼上一个你死我活。
  他要做的,就是等。
  另一边。
  滚滚尘浪随着战车的推进在队列之后扬起。
  萧嵘视线所及之处,是一片高矮不一的丘陵。他知道,在这之后便是晚孟城。
  孤零零的一座边城矗立在要塞之上。所谓边城,并没有太过恢宏的场面,它只不过是一座座孤城。
  边城的存在意义在于养兵、蓄兵。它借助地利一点一点发展,在林国地广人稀的边境,边城根本不可能连成一片,就像晚孟城和高城之间相隔了有四十里路。
  骑于马背之上,萧嵘的眉狷狂桀骜地扬着。
  想要攻城很难,毕竟对方占据着地利。但真正攻下一座城也并不难。
  林国的大军开拔到边境两座城池间,粮草辎重却很难赶得上。他了解赵风的性情,他的行事向来谨慎。
  赵风不可能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一座城上,所以定会把大部分的兵马安扎是在两座城池中央,保证能够及时的驰援。
  比如其后的落峡。
  战鼓擂擂。
  萧嵘身后的大军向着晚孟城一点一点压近。
  他想毁了那座城。
  就像当初庄新带着林军一点一点蚕食楚国的土地一般。
  他要报仇。
  有些仇恨是时光带不走的。
  能洗去鲜血旧恨的,只有新的鲜血。
  滚滚的长河自林国的大地之上流淌而过,卷起黄色滔天的浪,向着远方奔腾而去。
  远远望去,像是一根明黄色的缎带自丘陵山野间穿过,颇是壮观。
  萧嵘忽地想起十一年前他纵身跃入长河,才从登月谷中逃得一条性命。
  他回过头,两千若敖军立于他的身后,目光亦是颇有感慨。
  当初五千人随着他跃入长河,活下来的,只有两千。
  “少将军!”燕毅望着萧嵘眼底的波澜,憨笑一声很自然地喊道。
  萧嵘怔了怔,下意识开口想要拒绝,却最终只转作幽幽一叹。
  “难得你们还愿意。”他目光垂了垂,话音沉沉。
  他拒绝了那么多次,甚至以云国大将军身份为遮掩,一次次的话音无情而狠绝,试图在他们面前掩去他当年少将军的身份。
  虽然如今没有什么必要了,但真正听见一声发自肺腑的“少将军”,萧嵘有些不知所措。
  难得他们还愿意,还愿意唤他一声少将军。
  裴英叹了声。
  “哪里是我们不愿意,一直以来,不愿意的人都只有你罢了。”
  时光轮转间,再回眸,他们其实还像当初毅然决然跃入长河一般,从来都不曾变过。
  “我又何尝不愿。”萧嵘目光悠悠,低声自语道,“只是若我在,她又怎能真正收服你们的心。”
  就像当初他对她说的,她更需要,那他便给她。
  长河滚滚。
  前方,已然可见晚孟城的轮廓。
  弦呈满月,城头之上每一处垛口间皆是齐整地立着一道身影。城墙之上,来往的将士严密,井然有序。
  萧嵘的步伐却停在了长河一侧。
  “这一次,我们不跳了。”萧嵘望向若敖军,露齿一笑。
  话音一落,随在萧嵘身后的兵马开始安营扎寨。
  夜色降临,星子如漫天飘雪,片片晶莹。
  ……
  “再等明日吧。”李方复道。“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夜色沉沉,夜间行兵是为大忌,虽说明日要迎战的是云国的战神,但落峡的兵马全数调在他这边,凭借地利,他不会有问题的。
  夜色渐渐沉了下来,白日里战车带起的尘土也在安恬的晚风中沉了下来。
  如果有人在近处望过去,大概会觉得这样一支军队有些怪异。
  在队伍的中央空旷地围着五千辆左右的战车。这并不奇怪。
  诸国之中,以战车围在中央的并不少见,怪异的是诸国出兵之时每辆战车大概能乘坐二十到三十人,而这两千战车之上,每一辆上只有一个人。
  看起来有些孤单。

☆、第294章 反转很任性

  当天光重新亮起,李方复望着长河对岸的军队,心中忽地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昨日车马喧嚣,尘土飞扬,只能看出来的人很多,但真正一切落定之后,也很容易能看出来掩盖在喧嚣背后的真相。
  战车本来就会笨重些,推进之时亦是如此,倒也不怪李方复。
  只是……
  如果兵马并不在萧嵘这里,那么那些兵马呢?
  像是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天光还未亮起,赵风是被城外的喧嚣所惊醒的。
  一百多万大军不知何时已然兵临城下。
  这是怎么回事?
  黎夏望着荆长宁笑了笑:“郎君昨夜行军甚是辛苦,要不要去歇息一会。”
  荆长宁摇了摇头:“不累啊。”她转了一圈,“赶路而已,我还等着你打下高城呢。”
  黎夏认真地点了点。
  “会的。”他仰起脸望向高城的城墙。
  高城城墙的很高,但比不上当初丹国的关渡城。
  兜兜转转,昨日其实萧嵘和黎夏带的兵马皆是不多,真正的大军反倒是在荆长宁手中,萧嵘以战车之后捆缚树枝之类营造了大军的假象,而她则趁着夜色带领大军来了高城。
  这一招玩的很有意思。
  比方说如今高城下的大军有一百二十万,而高城内的人马只有五十万。
  兵力上的对调意味着攻下高城会很容易。而另一边也很有意思。
  萧嵘望着面前的滚滚长河。
  地利啊。
  地利的反转就是那么任性。
  有本事你一百二十万大军翻过长河过来打我啊,就知道你不敢。
  如果文逸在肯定会告诉萧嵘你这样的表情真的很欠抽。
  ……
  两倍于对方的兵力。
  高城之上,赵风不断焦虑地来回踱步。
  此刻让晚孟城驱兵来助根本不可能。一则对方的大军兵临城下,萧嵘的大军亦守在晚孟城外的长河边。只要晚孟城的大军一动,就会陷入萧嵘和黎夏围攻之中,那是一条绝路。
  明明占据着地利,兵马也不在对方之下。战局怎么会糟糕到这种地步?
  赵风一时还有些回不过绅。
  但时间不允许他感慨,因为高城之下的大军已经开始攻城了。
  擂擂战鼓之下士气高涨。
  所谓用兵如神大概就是如此。
  赵风沉默良久。
  若是高城被攻破,意味着城内的五十万大军都将折损。那晚孟城定然也难以支撑。
  决不能这样耗下去。
  那他又该怎么做?
  死守高城?那只是徒劳。
  如晚孟城和李方复回合?就目前而言,想冲出高城很难,就算能够将大军重新回合,定然也会折损惨重。
  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赵风望着地图上的落峡。
  和李方复同时退守落峡,才能以最小的折损换去局势的逆转。
  ……
  “他们那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萧嵘望着面前的长河。
  “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裴英问道。
  萧嵘道:“等。”
  等李方复收到赵风的命令,等两个人同时向落峡退兵和会军。
  转过身,身后的战车不知何时已经被拆开成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被捆扎在一起。
  “差不多等他们退兵,我们就可以渡河了。”萧嵘道,“这一次我们坐木筏啊,不跳河。”
  他带那么多战车可不仅仅是用来惑敌的。
  ……
  攻城之战总是会惨烈一些,但兵马两倍于敌方,并且赵风已经有了撤退的意思,攻下高城只是时间问题。
  “大概需要多久?”荆长宁望着前方的战局,对黎夏问道。
  黎夏想了想:“三天吧。”话音一落又有些疑惑地望向荆长宁,“郎君那么聪明怎么会看不出来?”
  荆长宁笑了两声摊了摊手:“懒啊。”
  她当然能看出来,就像当初在云国萧嵘说能在七天内夺回云国的失地。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她可是能谋天下的圣谷弟子。
  可她总觉得有些不现实,一切顺利得让她有些恍惚。
  脚下踏着的已经是林国的土地,在她和萧嵘制定的战策之下,高城和晚孟城已然是囊中之物。在后面就是落峡,过了落峡一马平川,就能直取林国都城临秋。
  她感觉自己胸腔里的血在沸腾,只能不停地问周围的人。
  需要多久?
  还需要多久?
  黎夏笑了笑。
  “快了。”他说道。
  真的快了,好快啊。
  和十年比起来,这一点时间简直不能再快了。
  荆长宁安静地望着不远处的高城,带着些血腥气的风轻轻抚过她的面颊。她微微闭上眼睑,脸容轻扬。
  这种感觉很好。
  高城之中,赵风已然下达了撤离的命令。
  城楼之上的将士越来越少,百姓已经开始撤离。
  “城没了,可以再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赵风指挥着城中的数万将士开始撤离。
  等到撤离得差不多了,高城之中燃烧一片火光。
  “烧吧,就算夺下了这座城,你们什么也得不到。”他冷笑道。
  未过多久,高城的城门被攻破。
  而在同时,接到命令的李方复弃城而离,一只只木筏扔进长河,萧嵘开始指挥将士渡河。
  唾手可得的城池,不费一兵一卒。
  长河的水势翻滚着浑浊的浪,数万将士有序地渡过长河,一点一点朝着远方的城池推近。
  “这是林国的土地。”萧嵘忽地停下步伐道。
  身后的若敖军怔了怔。
  “是啊,这是林国的土地!”凌文华爽朗地笑了声。
  九州之上最大的林国,当初楚国匍匐要在林国的脚下,答应所谓的林国所谓的盟约,所谓的借兵。
  大国之间的邦交往往是最原始的一种野蛮,比的不过是拳头的大小。
  当初的楚国势单力薄,所以楚王答应了。
  而如今他们的公主身后聚集的是四国甚至是五国的兵马。
  天道的轮回,他们苟且偷生十年后,竟能以征服者的姿态重新踏上林国的这片土地。
  “是啊,这是林国的土地!”席延仰起头,没有望向远方,而是望向了天空。
  有人说,故去的魂灵都会拥抱天空。
  若敖军的亡灵们,楚国的亡灵们,看,这是林国的土地。
  萧嵘话音却又是一转:“以后,这里不是林国的土地了。”
  一众人愣了一刻,旋而露出朗然爽快的笑意。
  是的,以后不是了。
  

☆、第295章 火树银花合

  羽国以北。
  浑身有些发痛,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可是易禾睁开眼睛,却又觉得周身清凉。
  他不是在沙漠之中吗?
  伸手一触。
  身侧是潮润的土壤。
  绿洲吗?
  易禾四下看去,只见四周葱葱郁郁。
  他这是到哪了?
  易禾忽然想起进沙漠之前,有热心的羽国百姓告知他的,那些关于沙漠的故事。
  流沙的地下是水,往往会有地下暗河流经,他大概是被水不知冲到了何处,能活下来,也是一种幸运。
  掌心还死死地握着那块江河令,也不知现在到了哪里。
  易禾起身,在绿洲中央的湖泊边上洗了洗脸,望着清澈的湖水里自己的倒影。
  人黑了不少,也愈加清瘦。这杳无人烟的蛮荒之地,的确是寸步难行。
  河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鱼游过,易禾忽地发现自己格外地饿。怀里的干粮早就不知道被地下的暗河冲到了何处。
  于是他俯下身子抓鱼。
  质子出身,他本来就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公子。
  河水被搅得有些浑浊起来,易禾探在淤泥中的手隐约间摸见了一个盒子一样的东西。
  这世上大概有一种东西叫做缘分。
  千里蛮荒,不知掩盖了多久的九鼎之秘,竟真的有一天能重现天日。
  那方盒和江河令、九鼎是同一种材质,非金非玉,非铜非铁。
  像是一种石料。
  易禾有些发怔地望着盒子上一块凹陷,然后将江河令按了进去。
  随着江河令完美地嵌合了进去,那方盒子在易禾眼前打开。
  盒子里面只有一卷竹简。
  在江河令的地图中,掩藏着九鼎之秘的地方是一片荒漠,时光变迁,沧海桑田,如今竟是成了一片绿洲。
  易禾打开那卷竹简。
  从九鼎开始,到萧嵘以血绘成江河令上的地图。千里蛮荒,寻寻觅觅,最终化作一卷古旧的竹简。
  字是用刀刻出的印痕,有些不清晰,但勉强能辨认。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首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易禾皱了皱眉,有些不解,还是继续翻看了下去。
  后面写的那些字,组成的语句像是一个久远的故事。
  ……我醒来的时候,感觉头痛得要裂开,这个世界很陌生,我总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脑海里总是会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我没有爹,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爹,谁生下了自己,谁就是自己的娘。不知为何,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词,这个时代大概还处在母系社会。好在,我是个女孩。
  ……娘对我很好,部落里还算和谐,日子过得很无趣,我便开始不停地想脑海中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用虫茧树皮捣烂成浆铺平晒干后的那种东西叫做纸,用纸可以糊成一种鸟,我叫它纸鸢。
  ……有虞氏部落开始兼并,不停地攻打我们的部落。
  ……娘死了,部落的人全都死了,我不想屈服于有虞氏部落,我开始逃。
  ……
  易禾翻完了这本竹简,心中的震惊却久久不能自己。
  这大概是一本自传,有些长。
  刻下这本竹简的女子叫做璃君,这大概还是一千多年前的人。
  那个年代,从原始社会到部落的统一,便是从有虞氏兼并部落。
  可是再后来,经历了部落的毁灭,那个叫璃君的女子开始复仇。
  可是这并不是最让易禾最吃惊的事,最让他吃惊的,是那个女子接下来做的下的几件事。
  她隐居入一座山谷,她给那座山谷取名为圣谷。
  三年后,她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