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砍柴女驯夫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大姐看他们的样子像是来找锦囊的,本来还想怎么开口,谁知道这小厮张口就挑事。

黄大姐一怒,冷笑道:“这可是我家门口,我还怀疑你们是跟着我来的呢!”锦囊偏不还你了!看你上哪儿找去!

周四郎闻言憋红了一张脸,怒道:“你们家有镜子吗?要不要小爷赏你几个钱买一把?!”

“有钱你自己多买几把,长得跟个娘们似的!瞧着就让人讨厌!”

不想再理这两个混蛋,黄大姐迈着大步朝前走。

周四郎纵马上前,马鞭一指:“你说谁长得像个娘们?!”

黄大姐一看,他难道要抽自己一鞭子?吓得从地上捡起一块土坷子,使劲砸在他的马屁股上。

那马“嗖”地一声,撒开蹄子就沿着村外的大路往云台寺方向去了。

那小厮一边着急地喊道:“爷,勒马!”

一边却提马冲到黄大姐面前,问道:“你可有瞧见一个石青色的锦囊?”

黄大姐瞪着他:“瞧见又怎样?没瞧见又怎样?”

那小厮趾高气扬地道:“瞧见了就好好收着,回头小爷来取,必有重赏!没瞧见,我告诉你,去□□花那里找!回头小爷有赏!”

黄大姐目瞪口呆,这小厮有病吧?

那小厮却并不多说,一扬马鞭,追着那周公子去了。












第3章 庚帖
黄大姐取了头绳回家,也没敢跟她娘提这件事,又怕他娘真的去了,抱着她娘撒娇道:“娘,本来范家不知道我骂了那个周公子的,咱们一去,他们知道了怎么办?”

黄大婶一想,也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看看村里有没有人家还上云台寺的,给捎了去就算了,索性撇个干净。

第二日一早,胡媒婆就上了门,黄大婶嘴里不说,心头一颗石头落了地,她的宝贝心肝大妞妞总算是要嫁出去了!可这还没嫁呢,想着以后这家里没她跟自己撒娇了,眼圈就忍不住红了。

胡媒婆打趣道:“我说黄大婶,放心吧,那范大郎喜欢着呢!你们家大姐儿去了,就有丫头伺候着!你这是舍不得她去享福了怎么着?!”

黄大婶闻言笑了笑,擦了擦眼角,取了黄大姐的庚帖出来:“瘌痢头的儿子是自己的好。你打算到哪里合八字?”

胡媒婆伸手接过,揣到怀里:“云台寺,云台寺的老和尚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云台寺?”黄大婶有些犹豫,那锦囊怪金贵的,放在家里也不放心,当即便把缘由说了,托胡媒婆带了去给那周公子。黄大姐在帘子后面听见,忙跑了出来,把胡媒婆吓了一跳。

黄大婶满脸通红,这孩子都给自己宠坏了,瞪了她一眼。

黄大姐着急地道:“胡大婶,这锦囊你可别说是我捡到的。”

胡媒婆一怔:“这怎么说的?”

黄大姐有些尴尬地笑道:“昨日在寺里,我看那周公子嫌我脏,怕他嫌弃这东西我沾过手!依我说,我还不想还了他呢!”要是周四郎知道自己昨日耍了他,可不是麻烦。

黄大婶再也忍不住拍了她一巴掌:“又胡说。捡了人家贵重的东西,哪有不还的道理!”

到了傍晚,周四郎带着小厮骑着马回了云台寺。他昨日摔了一跤,当时不觉得,昨日骑着马找了一路锦囊不见踪影;今日又骑了马山上山下跑了一个来回,这会儿整个臀部真是又累又痛,扶着小厮,只想赶紧回禅房歇着。

他们路过殿门,小和尚站在台阶上说道:“周施主,今儿有个大婶来问……”

周四郎一听“大婶”,便以为是范大婶。周四郎本来就是偷跑出来的,不想声张。可偏偏昨日那范同就前前后后的瞎忙活,现在听到“大婶”,便极不耐烦地挥挥手:“那婆子要再来问,你就说我已经下山去了。”

小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点点头。待到小和尚要关殿门了,那小厮偷偷摸摸地进了门,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来,塞进小和尚怀里。

小和尚喜笑颜开:“周施主真是孝顺,这是又要做什么功德?”

任侠羞答答地道:“不瞒小师父,是我的事。我娘替我瞧中了个媳妇,可我自己不中意,又劝不住我娘,就想着借着大师的手批个不吉的八字,把这事儿给搅黄了!”

小和尚眼珠一转,笑道:“这个容易,佛渡有缘人,你既然不中意,娶了来也是孽缘。还没请问施主大名?”

“任侠!”那小厮笑嘻嘻地答道。

小和尚当即收了银子,提笔胡乱写了些不吉利的话,又盖了寺里的章算是批好了。

这小和尚这么爽快倒让任侠吃了一惊,又想起今日小和尚没问完的话来,便问:“你说那大婶,是个什么话?”

小和尚便道:“今日有个大婶说捡了个锦囊,问是不是你们爷的?”

任侠愣了片刻,一惊,忙又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小师父,你可救了我的小命了!明儿那大婶来了,你让她把东西交给你保管着。我回头来取来。不瞒你说,这东西是我给弄丢的,我们爷要狠狠罚我呢。你行行好,把东西给了我,就当是我找回来的,也能将功折罪!”

小和尚见又有银子收,喜滋滋地答应了。

话说第二日,胡媒婆吃过早饭,家里家外收拾一番便上了山,到得殿中,还是小和尚一人在,胡媒婆笑道:“小师父早,你们师父可批完了八字了?”小和尚小咪咪地指指匣子道:“你自己取去。”

胡媒婆取了庚帖,笑吟吟地展开一看,当场如遭雷击。

“水火难容?”她一把扯住小和尚,不依不饶:“不行,你师父老眼昏花糊涂了吧?怎么可能批个水火难容?!你带我去见你师父!”

小和尚一惊,“水火难容?”这不是昨日自己给任侠胡批的吗?怎么会到了这大婶的手里?见师父,那岂不是要出大事?小和尚忙一把抢过庚帖;只看一眼,就欲哭无泪,心道:“这庚帖批语明明是给任侠的,怎么会到了这大婶手里?”

小和尚忙陪着笑脸安抚胡媒婆:“昨日师父也累了,匆匆忙忙地,不如您把这帖子留下,我让师父再给瞧瞧?!”

胡媒婆一把夺过庚帖“我看还是算了!这灵台山也不是就这里能批八字!”脚步不停地往见云观去了。她心道:“老和尚要不认错,明日还给我批个不吉,那这门亲事不是要完蛋?还不如跑一趟见云观,那边的张道爷可不像这老和尚没个通融。”

这一扯皮,两个人谁也没有想起锦囊的事来。

却说黄大婶这一日等到太阳落山也没见着胡媒婆的影子,这一颗心上上下下,连玉米面粥都咽不下去,黄大姐见了,知道娘这是担心自己的亲事,便劝道:“娘不是常跟我说,我刚生下来就请云台寺的老和尚算过命,说我命中带水,将来不愁吃喝的。胡婶子不定家中有事,耽搁了半天一日的。”

黄大婶难得真动了气骂她道:“你这么大个闺女怎么一点儿规矩都不懂。哪有自己这么大咧咧说自己亲事的。也怪我,自来只由着你的性子来,只说你还小,可不是害了你。明儿个起,你就乖乖呆在屋子里,哪里也不许去。学做饭学针线,要敢偷懒,看我不锤你!”

黄大姐还没被娘这样骂过,心里忍不住难过。这次会不会又跟上次似的,那小子明明自己长得跟没结苞米的玉米杆子一样,还嫌她太壮实!

又担心是不是胡媒婆给周四郎那个锦囊惹的祸,周四郎要是恨上她,让范家反悔这门亲事怎么办?明儿要不要去一趟云台寺找那个周四郎陪个不是?真是的,还不如把那锦囊藏了呢!好心没好报!她决定明天一定想法子去一趟云台寺,找周四郎问清楚!






第4章 接人
黄大婶第二日就觉得头也疼,腿也疼,躺在床上哼哼唧唧起不来身,看谁谁不顺眼。

章氏安氏都躲得远远的,黄大姐忙着端茶送水,心虚得不行,又找不出借口出门去找周四郎问个清楚,也不知道那锦囊到没到周四郎手里。

见黄大婶背对着躺在床上,她刚要偷偷溜出门,就听见门外传来陌生妇人的声音:“请问这是黄大喜家里吗?”

黄大婶心里一激灵,猛地翻过身来,总觉得事不对劲。黄大姐忙道:“娘躺着,我去瞧瞧。”

她几步跑出到院门口,开了门一瞧,就见门口站了两个中年婆子,比范大婶瞧上去还要气派。一个身材圆润,穿着藕荷色的衣裳。另一个看上去精明利落,穿着蓝色对襟锦缎衣裙。

那身材圆润的妇人见着黄大姐,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有些倨傲地问道:“你就是黄大姐?我们夫人想请你,还有你娘到我们府上走一趟。”

黄大姐看她们这气派,猜着多半是周家的人了。但是真是跟周四郎一样讨厌,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你们是谁?”

那妇人很是自得地说道:“我们夫人是户部周侍郎的夫人。听说前日在云台寺,我们家四爷跟你们家大姐儿冲撞了,这才让我们来请你们过去。”

黄大姐心里一跳,想起了之前范大婶说的不死也脱层皮的话,暗道这周夫人也太小气护短了,不过摔了一跤,能有多大点儿事?她硬邦邦地回道:“不去!”

她刚说完,就被随后赶来的黄大婶给拉到了身后。

黄大婶躬身就要跪下去:“对不住,对不住,都是我们的错,还请两位跟你家夫人说说好话,饶了我们吧。”

那一直不曾言语的蓝衣妇人上前一步将黄大婶扶了起来:“这可折煞我们了。我姓杜。她姓乔。我们夫人教子严厉,事情经过已经知道了,只是请你们过去,想让我们四少爷跟你们当面赔个罪,还请黄大婶和大姐儿帮我们夫人一把。”

说完又指指一边的青棚马车:“你瞧那马车上还有我们侍郎府的标记。我们夫人出门不太容易,这前前后后的总有十几二十来人,怕惊扰了府上。”一番话说得十分谦和,可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我们夫人不来是为了你们好。

黄大姐听了立刻开心起来,看来周四郎没有跟范家说什么。去了要是能见到周四郎就好了,可以跟他解释一下锦囊的事情,忙劝道:“娘,你看人家夫人是个讲理的,咱们就去一趟吧!”

那蓝衣妇人闻言冲着黄大姐露出一个和善无比又意味深长的笑容来。黄大姐也傻傻地回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露出几颗略微发黄的牙齿。

黄家所在的老柳村在北面。云台寺在东,见云观在西,周家的庄子则在灵台山南麓,依山而建,一条小河在庄前蜿蜒而过,据说这是玉带缠腰,旺财旺官的风水。周家老祖先自打买了这个庄子,子孙就没断过做官的。到了周侍郎这一辈,更是应了这旺财旺官的说头。

中午时分,马车进了周家的庄子。乔嬷嬷进门之后就去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杜嬷嬷一路陪着。

黄大婶和黄大姐从未进过这样大户人家的地方,只觉得处处新奇。院中蜿蜿蜒蜒的道路俱铺了青石板,正是秋日,虽多老树藤花,地上竟不见半片落叶。

来往的仆妇们个个穿得体面,见着杜妈妈都殷勤有礼地问好。众人都当没有见到黄大婶母女一般,只有个别的会偷偷打量一两眼,便都垂头干自己的活计去了。

她们进了一间亮堂堂的大屋,杜嬷嬷招手叫过一个大丫头:“初春,过来。”

又给黄大婶黄大姐让座,道:“你们一路辛苦,让这丫头给你们安排着,洗漱一番,吃了午饭,再去见我们夫人。”

黄大婶颤颤巍巍地坐下了,只怕自己粗手大脚一屁股坐塌了那细条条的椅子,出个大丑。

黄大姐却好奇地东张西望。瞧那大丫头身材细条条的,一张瓜子脸,两道细柳眉,一双眼睛亮闪闪,除了鼻子略微塌了一点点,实在是个大美人。

她笑吟吟地道:“这里真好看,姐姐也好看。”

初春勉强笑笑,回道:“姑娘过奖了,姑娘……也好看。”

黄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哪里好看,跟个上下一般粗的木头桩子似的。你们家四少爷的腰只怕都没有我的粗呢!”

初春是府里的家生子,不是家里得力,也不能到了夫人跟前做了大丫头。打小再没有听过这样粗俗的话。一个姑娘家家的跟小爷比腰粗,这成什么了。

杜嬷嬷走出房门,走入屋右的一条小径,走过一道月亮门,再沿着右手的小径,绕到了屋后。门半开着,门边站了一个刚留头的小丫头,见她来了,行了个礼,半点声音都没有地退后了半步。

这间屋子其实是一个连接内外院的大穿堂,前后都有隔扇门,中间用花梨木的雕花大座屏隔开两半。黄大婶母女留在了前半间,此时杜嬷嬷进的则是后半间。

一个身材高瘦的贵妇人穿着一身墨绿银菊软缎家常衫子,背对着大门,站在那雕花大座屏后面,旁边站了一个身材娇小的丫头,穿了一身杏黄色的衫子。

杜嬷嬷悄没声息地走到贵妇人的身边,那贵妇人转过头来,一脸的青白,双目红肿,眼下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见她过来,好像力气用尽了一般,扶了她的手,慢慢坐下来。

三人行动都没有半点儿声音。

杜嬷嬷满眼的心痛,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那夫人眼中就垂下两行泪来,又伸手按了按额角。闭目养了养神,这才扶着杜嬷嬷等二人的手,站起身来,三人一起从后面的隔扇门出去,回了内院。

黄大婶母女吃完了午饭,黄大姐开始有些昏昏欲睡,打了个哈欠,想着还没能见到周四郎呢,便开口道:“初春姐姐,你们夫人什么时候见我们?我都要睡着了,能不能到院子里走走?”

初春才要说话,就听见门口有人说道:“让黄大婶,大姐儿久等了。”正是杜嬷嬷迈步走了进来。

如果说刚才黄大婶和黄大姐看那穿堂的布置就已经晕了头,这会儿已经完全找不着东西南北了。

这间屋子朝南,秋后的阳光透过细细的窗纱照进屋子里来,上首一张酸枝木的太师椅,后面是一幅丈宽的百花洒金图。

一位贵妇人坐在那里,屋子里挂着的月白色的幔帐,即便没有看清楚贵妇人身上的衣裳,头上的首饰,也觉得跟那月亮里的人一般遥不可及。

黄大婶和黄大姐不自觉屏住气息,也学着杜嬷嬷的样子碎步轻移。周夫人见她们走得近了方才站起身来,指了指一旁的一对儿太师椅道:“我昨日不曾睡好,吃了午饭一时倒睡着了,你们来了都不知道。倒是失礼了。” 

黄大婶母女只觉受宠若惊,慌忙坐下了。周夫人落了座,只是看着黄大姐两个不说话

黄大婶心慌慌地道:“哎呀,周夫人这……我乡里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前日的事情也不是大事,就不用周四爷来赔什么罪了。”

周夫人看着黄大婶:“唉,说来惭愧,我今日想请你们过来,其实是另外有事要说。那日的事不过是个由头。大婶子莫要见怪才是。我……”一边说着话,一边拿出手帕子按了按眼角。

黄大婶有些惴惴不安地。

黄大姐见她哭了,忙好心劝道:“夫人莫伤心。不见怪,我娘心好着呢。”

周夫人闻言,抬起头来,脸上喜怒难辨,招了招手:“好孩子,你过来,我们娘俩说说话儿。”

黄大姐犹犹豫豫地上了前,生怕周夫人跟周四郎似的嫌弃自己,站在她身前三步远的地方就停住了。

周夫人难以让人觉察地点了点头,下了决心一般,招招手:“好孩子,再靠近一点儿。”说着,伸手从桌上的小屏风后拿出一个石青色的锦囊,递给她:“这可是你捡到的?”

黄大姐点了点头:“我前儿砍柴的时候捡到的!”

周夫人闻言好像力气都要用光了似地,以手撑住了额头,看着那个锦囊不语,半天抬头露出一个勉强的微笑道:“嗯,知道了。你跟初春到院子里逛逛,我有话同你娘说。”

黄大姐有些害怕,这有什么好说的?想了想,话还是说清楚的好:“夫人,我捡到的时候里面就只有两样东西!一件都没少吧?”

周夫人闻言有些愕然地看着她。





第5章 误会
黄大姐见周夫人一脸的惊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少东西就好,那我跟初春姐姐出去了。”

初春领着黄大姐才出了周夫人的院门,黄大姐就停了脚,有些磨磨蹭蹭地问道:“初春姐姐,我有点儿事情找你们四少爷,你能不能带我去找他?”

初春闻言面色惨白,这位黄大姐可真是半点儿规矩都没有!她心里升起一股怒气来,心一横,低头冷冷道:“好啊!我带你去!”

黄大姐完全没有觉察,开心地跟着她折返回来,两人出了隔断前后院的月亮门,朝前院去了。

这前院也种了不少花木,又从门前的河道引了一条活水进来,有个小小池塘,塘边竖了高高低低、奇形怪状的假山石,塘里的荷花早已经败了收了,显得塘面有些空荡荡的。

但这景致在黄大姐瞧着也已经极好。她乐呵呵地跟着初春,看个不停。

走了一阵,初春指着池塘里道:“瞧,锦鲤!”

黄大姐笑道:“哎呀,这水里的鱼红红白白的,真好看。”便凑到水边上去瞧那色彩斑斓的锦鲤。又惋惜自己手里没有鱼食,从岸边随意掐了几根小草扔下去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