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砍柴女驯夫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砍柴女驯夫记》半途不废
 
故事简介
你梦想过一步登天,靠嫁人改变命运吗?
要啥没啥,脾气还爆的砍柴女,阴差阳错嫁进了水深难测的三品之家,要过好日子?先挨几板子……

内容标签: 励志人生 种田文 宅斗
搜索关键字:主角:黄大姐(英姐儿、黄英) ┃ 配角:周四郎(周文星) ┃ 其它:野生,成长,婚恋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架空历史…爱情
作品风格:正剧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已完成
文章字数:320878字
第一卷:我们结婚了
第1章 锦囊
京西北灵台山脚下,通往山北老柳村的大路上,几台马车慢慢行来。

正是秋日午后,山色斑斓,景色宜人。

车行极慢。中间一辆,白马架辕,泥金轮辋,丹画车毂,轭前挂一串金镶玉百子宝铃,铃声清脆,在山野中“叮当”作响。

车帘垂放,车窗内的卷帘却大半卷起,只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我瞧那路边有一丛□□,可是眼花了?”

一个明媚的少女声音道:“老祖宗比我们都耳聪目明呢!可不是有一丛□□在路边!”旋即道:“停车,我去摘一束菊花来!”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浓眉黑眸,身材高瘦,跳下车来,直奔那菊花而去,待要采时,一呆:“奇怪,这花像是有人种在这里的,哎呀,地上还有个锦囊呢!”

车中老夫人闻言,隔窗望出,声息颤抖:“可是个石青色的?”

少女一扬眉,伸手扬了扬手中石青色的菊花锦囊,露出个大大的笑脸道:“老祖宗未卜先知!”

老夫人面色含笑,泪眼朦胧,看着那少女,恍惚又看到了五十年前的自己。

秋后的清晨,山路上若有若无的雾霭还未散去,四野漂浮着清新的树木草丛香气。

路旁一块大青石边斜斜地生出一丛三尺来高的黄色野菊花。花儿一朵朵铜钱般大小,深绿色的枝叶上能看得清细细的绒毛,还带着未散尽的小露珠儿。

坐在青石上的少女穿着件破旧土布花夹袄,梳着双螺头,系着两根红色的头绳,头绳尾端还坠着两朵黄色的小绒花。她粗眉大眼,饴糖色的圆脸盘上发着愁,正看着自己手上拿着的一个精致香囊

石青色的云纹锦缎,横经竖丝润华流光,上面绣着一枝红黄相间的菊花。菊瓣如丝,卷曲飘洒,外黄内红。封口的黑色缎带还织了丝丝金线,华贵无比。

她东张西望了一阵子,叹息道:“也不知道是哪个冒失人的?我已经等了这么久了,我要是再不回去,可就来不及了!”说着,伸手从头上解了根红头绳,绑在了菊花枝枝上:“聪明的就会到村里去打听吧?”

她也不管头上歪歪斜斜的发髻,从地上拎了一个装了半框柴火的背篓,就连奔带跑地朝不远处的村庄跑去。

她刚推开竹篱柴扉的门,就传来一声吼:“大妞妞!你真是急死个人!看你跑得这一身汗,你这是要气死娘是不是!”随即一只木头的饭勺子扔了出来。

她敏捷地接住了饭勺子,喊了一声:“娘,我真不是故意的!我捡了人家的东西,看人要不要回来取!”

“还不赶紧放好东西,过来吃早饭!要是晚了,我不饶你!”中年妇女无奈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一屋子人围着一张松木八仙桌。刚收了秋,吃食上松快。一顿早餐实实在在的面疙瘩,加了青菜肉末的浇头。

少女进了门,半边发髻已经完全垮了下来,那满脸晒斑的中年农妇一边把一碗满满的面疙瘩推到她跟前,一边恨铁不成钢地骂道:“叫你今日别上山,非要去野,看你这披头散发的样子!”

少女满不在乎地吃了一大口面疙瘩,赖皮赖脸地笑着道:“反正待会出门前还要梳的,有什么关系!”

气得那妇人忍不住拿筷子敲了敲她的头:“你捡了人家什么东西?”

少女得意地笑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回我可是捡了好东西。要是没人来寻,还能换点银子花!”

说得一屋子人都好奇起来。

那少女吃饭大口大口的,不一会儿,一碗面疙瘩都下了肚。倒是她二嫂子安氏还在细嚼慢咽地,见反正要等二嫂子吃完饭才能给自己梳头穿衣,那少女便从怀里掏出那个锦囊来,一屋子人的眼睛都定住了。

这户人家姓黄,靠着二三十亩地,养着一家子,夫妻两个,儿女三人。上头两个儿子都成了亲,只有这个最小的女儿,自小娇宠惯了,又野,至今还没有说定亲事。

黄二哥好奇地凑过来:“这东西,咱这村里谁家也用不上。赶紧的,打开来瞧瞧。这么漂亮,莫不是里面藏了个小妖精吧?”

一屋子人都笑了,二嫂安氏悄悄地拧了他腰肉一把。

黄大姐伸手拉开锦囊,却见里面放了一个紫红漆雕的小盒子,两寸来长。一张厚厚的大红纸封。

她拿两根手指头捏了那小盒子,生怕一使劲捏碎了这小金贵玩意。左看右看没弄明白这东西怎么打开,急得差点儿冒汗。

黄二哥不耐烦地伸手接过,一搓盖子开了,里面躺了小小一块白地红纹半透明的漂亮石头,黄老爹也凑过头来:“这瞧着倒像是印章。”

黄大姐又打开那红纸封,上面一个个漆黑的字,黄大姐一家子眼儿俱睁得圆圆的,也没人识得半个。

倒是黄大姐的娘黄大婶道:“这怎么瞧着倒像是庚帖子?”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倒不太相信。庚贴子这么要紧的东西还能丢了?

大嫂章氏冷笑道:“娘不是想人家送庚贴来想花眼了吧?也是,大姐儿都这么大了,还成天野跑,再嫁不出去就成老姑娘了!”

二嫂安氏则捂了嘴笑道:“哎呀,我看那戏文上都说,捡个香囊什么的,就成了姻缘。说不定啊,咱们大姐儿的姻缘就在这里面呢!”

黄大婶狠狠地瞪了两个媳妇一眼:“章氏,大姐儿才十六,怎么就成老姑娘了?!别在这儿瞎扯闲篇了,还不赶紧去厨房里洗碗!”

一边把锦囊交给黄老爹,一边又骂安氏:“不让你跟着,你偏要跟着,还不赶紧吃完了,给大姐儿换衣裳梳头!”安氏是个巧媳妇,今天这么重要的事情,只能让她来给大妞妞打扮。

待黄老二驾着牛车出了门,黄大婶坐在牛车上,看看一脸懵懂的女儿又看看一脸精明的媳妇,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早两年黄大姐年纪还小,黄大婶只得这一个女儿,自己看得跟菩萨跟前的金童玉女也差不多,总想要挑一个家境宽裕,人才整齐,人品好,家风正,离娘家近,处处齐全的。

可这一带离京城不过二百里地,大多数地都是京里富贵人家的庄子,黄大婶总不能把女儿嫁给做人家奴才的。剩下的佃农倒是多数,黄家地虽不多,可世代会伺候地,也算是个殷实人家。

从女儿十二岁就开始挑,越挑年纪越大,这说亲的人家反倒不如原来,心里有些后悔,却也无法。更是被那媒婆们挂了号,知道她眼高,一拖二拖,女儿已经十六岁了,这才着了急。便把这地脚放宽了些,倒是有了一家,隔了一座灵台山。

这家子姓范,原也是给大户人家看庄子的庄头,只得一个独生子,也让他读书习字,家里也是丫鬟婆子伺候着的。这两口子会走动,得了主家的恩典,放了出来,还给主家管着庄子,只是再不是奴籍。

这家子一直没给儿子说亲就是为了脱了籍,好找个耕读人家,正正经经地做个良民。这一拖儿子年岁就大了些。

偏这儿子见多了富贵人家的丫鬟小姐,哪里看得上这乡下长大的小大姐们,到了媒婆嘴里也是个眼睛吊在天上的。这一来二去的,倒是一个胡媒婆起了头,两家走动,定了今日在云台寺相看。

黄大婶带着女儿媳妇在云台寺山门下了车,黄老二在山门外看着牛车。

黄大婶带着女儿儿媳往里走,看见黄大姐抬头挺胸地大步朝前走,气得拍了她背上一下:“大妞妞,娘跟你说的话都当耳旁风,低头,脚步收小了!”

黄大姐低了头,别别扭扭地朝前走。

黄大婶看了旁边走路摆着腰肢的安氏一眼,低声骂道:“你就不会瞧着你二嫂的模样,慢慢走!今儿要再砸了锅,我就送你进庙里当姑子去,省得看着生气。”

安氏根本没有听见她们母女说什么,盯着两旁卖珠子扇子小玩意儿的小摊子,眼睛里都恨不能长出一双手来。

黄大姐撅着嘴,两眼盯着安氏,一步一步地朝前挪,只觉得路都不会走了。却不曾想猛地一个人撞了上来。

她手比脑子快,拿出砍柴的力气,一伸手就把来人推了开去。

那人不防倒一屁股摔在地上,只听一个半大小子难听的声音叫道:“村妞!敢把我家少爷给推倒!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黄大姐一抬头见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厮,穿着青衣青帽,一边骂人,一边弯了腰去扶倒在地上的一个少年。

那少年一身华服,坐在青石地上,正睁了一双漂亮的桃花眼直直地怒瞪着她。

今日并非初一十五,庙里人不多,但这一场动静还是招来了一堆眼睛。

黄大婶吓得急急把女儿扯到身后。黄大姐却从她身后冒出头来:“你瞪什么瞪,谁叫你自己撞过来的!”

那少年被小厮扶了起来,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一双桃花眼,两道吊梢眉,鼻直嘴方,满脸的红,衬着雪白无暇的肤色,竟比女郎还要漂亮,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怒瞪着黄大姐。

黄大姐今日从头到脚倒是细细打扮过。头上梳着双平环花髻,插了两朵红色海棠绢花。一身新衣,还是黄大婶为了相亲特意买的时兴花布,让安氏给做的。

上面是湖蓝底红绿海棠缠枝花,下面是湖蓝色素布裙,脚上却用的跟裙子一样的花布,绣了朵红花绿叶的大海棠,鞋头还坠了一只红色绒线球。

那少年见黄大姐的模样,也知道是个村妞,懒得计较她举止粗俗。自己从腰间扯下一块茜红色的汗巾子,擦了擦刚才被黄大姐碰触到的胸膛,那小厮也急急扯了自己的蓝色汗巾替他前后左右地掸着衣襟。

黄大姐见了心里说不上的怄,自己这双手可是洗得干干净净的,因为要相亲,连指甲缝都刷得不见半点儿泥星子,倒被人这样嫌弃,哼道:“白长了一双大眼睛,不拿来看路有什么用。娘,咱们走。”

黄大婶恨不得堵了她的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祖宗!忙把她挡在身后,对着少年小心翼翼地福了福:“公子爷可摔到了哪里?这衣裳……”这可是卖了她只怕也赔不起啊。

那少年见黄大姐说话不客气,也恼了:“这衣裳,五十两!在地上刮花了后面的料子,穿不了了,你赔!”

黄大婶闻言差点儿没昏过去。黄大姐却从黄大婶身后钻了出来:“我还没要你赔呢!你一个男人家,刚才手都碰到我身上了!赔钱!一百两!”

那少年耻笑一声:“难怪你见我过来,把道挡了一半,原来是来讹钱的!你这样的,爷一百两能买二十个!”

那小厮也在一边嚷道:“是呀,你就是来讹钱的,爷,咱不能放过她们!”

黄大姐两眼冒出火来,袖子一挽就要上前跟他们理论。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点开第一章。

第一卷讲的故事是黄大姐怎么阴差阳错嫁给了周四郎。

如果想直接进入驯夫主题,可从第二卷即第23章开始阅读。





第2章 相亲
黄大婶吓得一把扯住黄大姐,就要下跪,黄大姐忙着去扯她:“明明是他自己撞过来的,娘干嘛要跪他!”

正僵持不下,就听见一声惊喜的喊叫:“哎哟诶,这话怎么说的,今儿大吉大利的日子,竟然碰到了四爷!”

随着话音,只见一个白胖的中年妇人插金戴银,浑身绫罗地几步小跑着过来,满面的笑,旁边跟着一个壮实的少年,绸巾裹发,玉簪插头,一身赭红袍,几步上来就给这公子作了一个揖:“小的范同见过四爷,四爷一向可好?”

那公子一脸的震惊,给身旁小厮使了个脸色,一挥袍袖挡了脸:“你们认错人了!”也顾不上找黄大姐的麻烦,扯了小厮飞也似地跑了。

留下那母子二人面面相觑,难道真看错了?那明明就是周家的四爷啊?

黄大婶暗暗叫了一身阿弥陀佛,这两人来得可真是及时,也不知道那公子爷为什么见了就跑。不由打量了那那壮实少年一眼,刚才他自称范同,难道这就是南山范家?

她拿眼上下去瞧这对母子。见他们穿着确实一派富贵,不觉有些心虚,转眼瞧了瞧自己的女儿,也不知道他们刚才看到了没有?

范大婶目送完那叫四爷的,拉了儿子的手就要走,见这一家子木瞪瞪地瞧着自己母子,面上就浮出一些得色:“大婶子,刚才那位我瞧着像我们老东家周侍郎家的四少爷。你们刚才跟他怎么了?可是冲撞了?倒不要紧,周家再不会仗势欺人。”

黄大婶一时不知道要不要提相亲的事,就见胡媒婆跑了上来:“对不住,对不住,神佛有灵让我来晚了。倒让你们两家自己碰上了。可见是这云台寺最灵验不过,你们本就是有缘的。”

黄大姐这才知道这家子就是相亲的对象,当即慌得把头埋得低低的,刚才自己的夜叉样可是被人瞧去了?

胡媒婆当着面也不好指着说这是那个女娃,这是那个小郎。只囫囵道:“范大婶,您这一身衣裳倒能抵我这一年的嚼用了。你家哥儿长得越发出息了。”又对黄大婶说:“哎呀,女大十八变,你家大丫头这模样可真是太水灵了。”

却说黄大姐一直站在黄大婶身后,别人倒是瞧见了,偏偏范同站的地儿却正好被黄大婶挡住了,他抬眼一望,瞧见的却是安氏。

安氏嫁过来也不过三年,年岁比黄大姐大两岁,她生得白净净俏生生,是黄二哥瞧中了,死活求了父母娶回来的。今天又着意打扮过,瞧上去和黄大姐年岁差不多。

她头上挽了一个朝云髻,插了一枝梅花素银簪,一对儿灯笼银耳坠,一件水红袄,下面素白裙,一条深红的腰带勒得小腰细细的。

安氏自己也没多想,只是抬眼去打量这位可能的未来妹婿。心中羡慕他家富贵,对上范同的眼光,还讨好地笑了笑。

这一笑,倒把范同笑得心儿颤颤,忙低了头不言语。他一向心气高,可从来出来相亲瞧见的小娘子一个个都太乡气,把脸埋得低低的,连眉眼都不让瞧清楚,哪里像这一位这么落落大方,还对他一笑,可见是中意自己的。当即心里就肯了。

范大婶哪里知道这里已经阴差阳错,见儿子面带羞意低了头,心中暗叫一声阿弥陀佛。

这黄大姐看上去虽然粗手大脚,但面色红润润,脸儿圆团团,浓眉毛,大眼睛,不是那起子就会撒娇卖痴的轻浮小娘子,又是几辈子的清白人家。她来的时候,只看到黄大姐扶着母亲不让下跪。觉得倒是个孝顺的孩子,自己心里也中了意。

她当即打发儿子道:“你去前头打听打听,可是四爷住在这里,住了几日了?带了几个人?吃住可还方便?若有不妥之处,你给安排了。再请大师给我们安排一间禅房,我跟你黄婶子她们逛累了也好歇歇脚。再安排一顿好斋饭,到点儿送进来。黄大婶,咱们吃过午饭再家去。”

范同答应一声就去办了。黄大婶听她这样说,想是中意了大姐儿,心里又叫了三声阿弥陀佛,可见是刚才没瞧见。再看范同办事沉稳的模样,心里也中了意。

待得下午回了家,一进门,黄大婶就着急忙慌地拉着黄大姐进了屋,一眼就看见炕上扔着的那个锦囊,急急忙忙地走过去,对着窗口仔细地瞧了瞧:“没错!这东西啊,肯定就是那个周四小爷的!他那身上穿的可不就是这样的料子?”

黄大姐有些懵头懵脑地道:“真的是一样的料子么?那这锦囊是他的?”

黄大婶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我的大妞妞哟,娘怎么放心把你嫁出去,你这顾头不顾尾的脾气!我瞧这朵菊花,就是一样一样的!那周公子家原是范家的主家,说是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做官的。得罪了他,这可怎么办?”

黄大姐今日瞧那范同,也说不上满意还是不满意,这会儿拉着娘的胳膊撒娇:“娘,我不嫁成不成,哪里也没家里好。”

黄大婶看她这个长不大的模样,气得往她后背拍了一巴掌,琢磨开了:“看范家一家子对那个周四爷的巴结模样,我看明日咱们再跑一趟云台寺,把这东西当面还给那个周四爷,认个错,结点儿香火情。”

黄大姐撅了嘴:“那个周公子眼睛长在头顶上,我不去!”说着自己跑了。

黄大姐出了屋,就溜出了家门,既然失主有了,就得去把自己的头绳给取回来。

谁知道,她刚走上大路,迎面就瞧见周四郎和那小厮两人骑着马,一路东张西望。没等她回过神来,那两人已经到了跟前,停住了,也不下马。

那小厮瞧见是她:“咦,怎么又是你?你不是讹钱讹到这里来了吧?”

黄大姐看他们的样子像是来找锦囊的,本来还想怎么开口,谁知道这小厮张口就挑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