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女_燕小陌-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这二奶奶是个小门小户出身的,这言行举止,倒不太像。”

    “你别说,二奶奶虽说是小门小户,可人家的来头也不少呢。”

    “没错,听说是那江南宋家二太太的干女儿,而且还和那卓将军交好,那卓将军坐下的千总还称她为姐呢。”

    “依我说,也比不过那边的,二奶奶的胞妹可是皇上的妃子呢。”有人指了指皇宫。

    众人交换了一个眼色,纷纷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恐怕这二奶奶也不容小缪,以后可不能随意轻视了才是,尤其二爷如今还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呢。

    王元儿自不知自己在崔家下人跟前转了个圈,就换了个形象,只知这天以后,好像家里的下人再见到她的时候,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恭敬。

    王元儿进了正院,崔夫人正教导着程氏打理中馈,见她来了,便闭了嘴。

    “回来了。”

    声音冷冷淡淡的,听不出喜怒,王元儿笑着上前福身行礼。

    崔夫人也不愿意见她,便让她下去。

    然而,在王元儿将走的时候,程氏却道:“母亲,我也是刚接触中馈,这大过年的来往人情多,若是二弟妹能帮我搭一把手,那我就真感激了。”

    王元儿怔了一下,看向程氏,不明白她此举用意,让自己帮她中馈之事?

    触及程氏投过来的善意,王元儿微微地笑了,别人给的善意,她会接,可若是有水分的,那就恕她无能为力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诰命夫人

    过了小年,又祭灶扫尘,送了灶公上天,贴春联,一忽儿就到了大年三十。

    这是王元儿嫁人后的第一个春节,崔家也不是她过往所看的寒门小户,所以她早早就唤了钟嬷嬷来问崔家以往这年都是怎么过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嬷嬷也知道,我出身不高,乡下里的习俗有些也不同京里,而我又是初来乍到的,万一做多错多,贻笑大方反而不美,而让二爷没脸就更是我的罪过了,所以还望嬷嬷告知我一二,这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

    钟嬷嬷这些天一直都在审视王元儿,她出身虽然不高,可也并非不知人情世故,虽没做到面面俱到,可也是长了一副玲珑心思,至少嫁进来后,也没出什么丑。

    再加上崔源明里暗里所表现出来的对王元儿的看重,她就更不敢轻易造次,两方都在彼此审视,反而相安无事。

    如今王元儿向她请教,甚至还大方的提了自己的出身,让她有些意外,再细看王元儿的脸色,一派坦荡,并不是说说而已,反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腹。

    她的出身众所周知,如今大方的说,比那些遮遮掩掩拿了别人来抬高自己出身的更为的坦荡,也更让人尊敬。

    钟嬷嬷挨着小半边杌子,笑着恭维:“二奶奶说笑了,这些天您还帮着大奶奶掌事,府中侍候的下人可都看在眼里,都夸您能干呢。”

    王元儿端起茶碗轻呷了一口,淡笑道:“这功我可不敢领,我也不过是依着大嫂的指示去做事罢了,也是小事,并不值得一提。”

    “是,是,是老奴嘴碎了。”钟嬷嬷笑着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睃了她一眼,见她并无大恼的样子,便道:“其实这京里头的人家过年,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样,祭祖守岁,各家宴请年宴,今天来这家,明天去哪家,这也都还是请自己相熟交好的人家走动。”

    王元儿静静的听着。

    “崔家也是一样的,今年咱们崔家就在初五宴请,到时会请了贺家班的来唱戏,也会请一两个女先生来说书。至于其它拜年,也不可能就真的每家每户都去拜,毕竟这过年嘛,人也多,真要家家户户去拜年,哪有这样的精力?所以都是各家投拜帖到门房,道一声过年好,就算是拜年了。”钟嬷嬷看她凝神听着,知道她是真的想知道,便也细细的说着。

    “这也是同僚之间拜年,自己的亲戚,比如媳妇的娘家,夫家的舅家,那是要上门去拜的……”

    钟嬷嬷说了有小半个时辰,年怎么过,怎么拜年,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王元儿听在耳里,自知那也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大家里的规矩更多一些,行事也更谨慎一些罢了。

    王元儿见钟嬷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笑道:“嬷嬷有什么想说的?”

    钟嬷嬷笑了笑,道:“往年二爷还没成亲,加上也少在家里头,自然不会有什么人上门。如今二爷已经成了亲,他又得皇上器重,只怕今年会给您和二爷投拜帖的人会不少,到时候二奶奶也是要出面招待的。当然,这和谁走动就得二爷吩咐了。”

    王元儿微愣一下,显然还没想到这一层上去,道:“若不是嬷嬷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个,回头我就和二爷商量一下,到时候少不得要嬷嬷在旁帮着安排。”

    钟嬷嬷连称不敢。

    王元儿就笑道:“我和二爷刚刚成亲,这人情世故什么的,多的是要依仗嬷嬷提点的地方呢。你是二爷的乳娘,他敬你,常与我说小时您怎生照顾他的事,我心中也是感激,也盼着嬷嬷再帮咱们这个小家搭把手呢。”

    钟嬷嬷心中微暖,汗颜道:“二奶奶言重了,这都是老奴该做的。”

    王元儿又和她拉起了家常,知道她的小孙子已经五岁了,也已经启蒙了,又见过年,便赏了笔墨和两刀纸给她。

    钟嬷嬷自是谢过,待走出了王元儿的屋子,回头看,那冬日的阳光射在那琉璃瓦上,光彩流离。

    想到王元儿那张轻轻浅浅的笑脸,时不时的给个巴掌或者甜枣,钟嬷嬷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出身低,可这二奶奶却不是个软柿子,相反的,人家心中还特清明玲珑,绝不是个好糊弄的主。

    罢,如今二爷敬着自己曾奶了他一场,好歹还有体面,收起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好好的当差,等到将来二爷有儿子了,自己还能依着老脸给子孙谋个前程,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自此,钟嬷嬷一门心思向着这崔源和王元儿,也不托大拿乔,事事依了王元儿吩咐,待到她孙子八岁时,求了二爷在小少爷当个小厮,便彻底荣养不提。

    ……

    崔家过年,一如钟嬷嬷所说的那般,祭祖守岁听戏拜年。

    初一,因为王元儿的诰命还没赏下来,所以她也不用按品大妆去拜年。

    初二,崔夫人带着大爷和大奶奶去了她的娘家袁家拜年,却没带上王元儿,她也不在意,反而自在得很。

    初三,陆陆续续的有人向崔源投了拜帖。

    崔源挑了几张拜帖出来,让王元儿张罗了酒席,见了几个同僚。

    而崔源也带着王元儿去了几家交好的人家走动,一来二去的,整个新春,就是在这家吃席那家喝茶度过,也就因此,王元儿正式进了京中贵圈,大家都知道,崔家二爷的媳妇王氏,出身不高,但品行温良,性子娴淑。

    初十,有封赏到崔家,王元儿的诰命下来了,五品宜人。

    王元儿接了诰命服,按俗例需进宫谢恩,又因在年中,所以她便往京中递了牌子。

    和半年前进宫不同,从前只是一介平民女子,此时她已经是诰命夫人了。

    走过一道道宫墙,王元儿颇有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而现在,也不过是过了半年罢了。

    也和上次不同,这次皇后接见了她,王元儿恭恭敬敬的陪着皇后娘娘说了几句话,就听到宫人传庆贵人来给娘娘请安。

    庆贵人。

    王元儿眨巴着眼,下意识看向殿门,又察觉到不妥,连忙正襟危坐,绷直了身子。

    有珠钗环佩声轻轻的响起,王元儿站了起来,强忍着没看过去。

    “臣妾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清脆的嗓音在殿中响起,王元儿不自觉的红了眼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泪意憋回去。

    “免礼,你倒是逮着了时机来。”皇后娘娘笑着抬手。

    “臣妾抄好了这心经,巴巴的来奉上,就盼着皇后娘娘平平安安诞下龙子。”王清儿笑着说明来意。

    “哦?”

    王清儿微微侧头,自有身后的宫女将放在托盘上的经书奉上去。

    皇后娘娘看了,眉目舒展,夸了几句,又赏了她一支红珊瑚点翠镶宝步摇并一对羊脂白玉手镯。

    王清儿跪在地上谢了恩。

    “你来得是真巧,崔夫人今日来谢恩,你倒是遇着了。”皇后娘娘笑着一指。

    王元儿连忙上前给王清儿行礼,一抬头,看着胞妹的脸,眼圈微红。

    王清儿也是难掩激动,虚扶了她,问了一声好。

    “我乏了,你们既是同胞姐妹,且去你宫中说话吧。”皇后娘娘挥挥手。

    王元儿姐妹俩大喜,忙的跪在地上谢了恩,一同去了景福宫。

    一进了自己的偏殿,挥退了人,王清儿就朝王元儿跪了下来,声音哽咽:“大姐。”

    王元儿自是心中泛酸,却知君臣有别,皇上的妃子也不能随便向她跪的,不然就是辱没了皇家,便扶了她起来。

    王清儿在宫中住了大半年,自然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顺着站起来,拉着她坐到美人榻上说话。

    “你过得可好?”

    “家里人都好吗?”

    姐妹俩不约而同的问出口,又相视着扑哧一笑,感觉又像回到过去一般。

    “家人都好,就是念着你,尤其是兰儿和宝来他们……”王元儿握了她的手,细细说着家中诸事。

    王清儿也听得仔细,眼圈红红的。

    “我在这也挺好,如今我帮皇后娘娘抄经,她也赏了我不少东西,大姐你不用挂心。”王清儿报喜不报忧。

    王元儿一颗玲珑心,自然知道她的心思,也没提,只嘱咐了几句,如今她也有了诰命,以后也会进宫,但因为崔源会回到长乐镇任职,所以她也会跟着回,可能不会时常到宫里来,但总归是有机会的。

    王清儿知道自家出身,大姐嫁给崔家那样的大户,自然是处处有制肘,回长乐镇去过小日子,反而更舒心,故而心中虽有点失落,却也能理解。

    王元儿见左右无人,不由问王清儿:“这大半年,你都没有消息吗?”

    她指的是王清儿的肚子。

    王清儿脸色微微的变了下,垂下头来,苦笑道:“大姐你也知道,皇上雨露均沾,也不是纵情声息的人,我一月侍寝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孩子这事,总要讲求缘分的。”

    王元儿心中难受,长叹了一口气,安慰道:“这也是,你还年轻,不急,关键是要护着自己。”

    她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可能没孩子,反而活得更长,如果有孩子,生个公主远比皇子要强。

    不过这些她都是不会说的,毕竟每一个女人都盼着当母亲,那才算是完整。

    __文文在后半部收尾阶段,所以有些人事必然会写及的交代,不会怎么宫斗宅斗,谢谢~

 第四百一十五章 离开京城

    王元儿出了宫,就有些恹恹不乐,坐在马车上一言不发的,崔源卖乖的逗了她几句,她才脸色开怀点。

    靠在崔源怀里,她叹了一声,道:“我瞧着清儿,我心里就觉得堵,她太不容易了。”

    崔源心中微惊,难道她察觉到什么了?

    “怎么,她和你说什么了?”

    王元儿摇摇头:“便是什么都没说,我才觉得堵心。她比以前懂事了,可这种变化,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有经了事,人才会成长的,她却什么都没有说。”

    原来是猜的,崔源松了一口气,道:“她不说,那就表示她还能处理,也不想你担心,真需要帮忙的时候,我想她总会递了消息出来的。”

    王元儿苦笑,道:“我都知道,我就是心里难受。”

    “我看你就是闲的,看来我还要再努力些,好快些生个孩儿出来才行。”崔源暧昧地凑在她的耳朵说:“那个可走了?”

    前几天,王元儿的小日子来了,他可都憋了好几天了

    王元儿啐了他一口,脸如朝霞,微微点了点头。

    崔源大喜,看着她粉红的脸,妩媚不已,只觉腹下大热,心思一动:“我陪你在外头逛逛?”

    王元儿不明,但崔源愿意陪她,她自然没有拒绝的理,当下,两人去了朱雀大街,这里走走那里逛逛。

    而没多久,崔源拉着王元儿进了某个客栈,她才后知后觉的知道,这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回到崔家,王元儿的双腿都有些发飘发软,去了正院请安,崔夫人的脸色很不好,阴阳怪气的说了几句话,便让她走了。

    王元儿出了正院,心中苦笑不已。

    这五品恭人可是因为夫贵才妻荣的,难道她还能让了出去不成?

    可偏偏,崔夫人的话里,就是觉得她讨得了天大的便宜似的,还拿了程氏来作筏子。

    “二弟妹。”程氏在她后头追上来。

    “大嫂。”王元儿福了福。

    “娘她近来有些上火,她的话你也别放在心上。”程氏软声道。

    王元儿淡淡一笑,道:“大嫂言重了,太太是长辈,我怎能和她计较。”

    程氏苦笑,却岔开了话题,道:“我还没恭喜二弟妹呢,如今你可是诰命夫人了。”说着,朝她福了一福。

    王元儿身上有五品诰命,而程氏什么都不是,按说是比她要来的矜贵的,所以就是程氏给她行礼,王元儿也受得。

    但王元儿却是避开,道:“大嫂,什么诰命不诰命的,我就是大嫂的二弟妹,你可不能嫌弃了我。”

    程氏心里一宽,笑着打趣两句,又看她面带倦容,知道她进宫怕是累了,便让她快回院子里歇息。

    王元儿也确实有些累,这一大早就进宫谢恩,下晌又随着崔源厮混了一番,如今她就想躺着,便顺着她的话走了。

    程氏看着她越行越远的背影,目露艳羡。

    出身不如自己,可她的运气,却比自己要好得多了。

    自己,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指望夫君给她争诰命了,唯有……

    程氏摸了一下腹部,咬了咬唇,对身后的丫鬟道:“去,让大爷回我房中用晚膳。”

    夫婿靠不住,那她就生个儿子,将来靠儿子,只要自己好好教养,她不信挣不来一副凤冠霞帔。

    ……

    日子一忽儿而过,过了元宵,崔源便向崔老太爷和大老爷辞行,他是要回到市舶司那边去上任的。

    崔大老爷心中不愿,一番旁敲侧击的问什么时候调回京中,又说工部如今也有位置,是不是可以调回来。

    “我老了,你大哥又是这个样,崔家只能靠你,进了六部,将来未必就不能入中书省……”

    崔源却是打断了他的话:“我并没有正式走科举,好说点也不过是有从龙之功罢了,即便是进了六部,也不可能问鼎阁老位置。如今皇上器重我,才赏了我一个五品官,将来如何,还得看皇上旨意,爹以后就别说了。”

    崔大老爷黑了脸:“你始终是在怪崔家是不是?”

    崔源敛了眉,淡淡地道:“崔家生我养我,我怎敢有怪字一说?不过是我志不在此罢了。”

    “男人大丈夫,学得文与武,卖与帝王家,这是天经地义,你志不在此,难道还要去从商种田不成?”崔大老爷拍着桌子吼道。

    “田园之乐,也未必不好。”

    他轻描淡写的,彻底激怒了崔大老爷,气得他指着他大恼:“你,你……”

    “大老爷,老太爷请二爷过去说话。”小厮战战兢兢的进来。

    崔大老爷吸了一口气,挥了挥手,道:“去,你祖父年纪大了,不要激怒了他。”

    崔源敛衽去了,待到了崔老太爷院子,关着门和他说了半天的话,后面崔大老爷就被叫了去,遂随了崔源的意愿,让他回市舶司任命。

    而崔源刚刚成亲,崔家的第四代还没见影,崔源的意思是带了妻子一道前去,也好为崔家开枝散叶,子嗣是大事,崔老太爷他们自然都应了。

    崔夫人是最后得知的,虽早有预料,可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气得心肝疼,等王元儿他们来请安的时候,连着两天都不见。

    王元儿也没放在心上,做婆婆的要拿乔,她这做媳妇的却不能因此就不去请安什么的了,不然少不得要被人说她狷狂。

    到了第三天,崔夫人终是见了她,但脸色实在是不止不好看,而是黑到了彻底,一直拉着程氏东拉西扯的,丝毫不顾王元儿站在那里。

    还是程氏做好人,道:“娘,您瞧二弟妹还站着呢,您好歹也疼媳妇一回,让我歇口气,也拉了二弟妹陪您说两句话?”

    王元儿微讶,看向程氏,她嘴角微翘,点了点头。

    崔夫人轻哼一声,道:“儿大不由娘,这儿子大了往外飞,谁还能拦得住了?”

    王元儿淡淡地笑:“太太所言极是,也是太太英明,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