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女_燕小陌-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源抓住她的脚按在水中,道:“你为我服侍婆婆还立规矩,一天站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为你洗脚又算得什么?”

    他拿过一边的帕子,撩了水轻轻的擦洗着她的脚。

    热热的水淌过脚,王元儿舒服的喟叹出声,那润湿的水意,一直润到了她的心里去,眼眶也微微有些湿润。

    两世为人,她还是头一回被人如此的珍重,看着他认真的擦拭着自己的脚,又轻轻的用力按摩着,王元儿觉得,什么委屈什么苦,都是值得的。

    “太太说以后不用我立规矩了呢。”王元儿吸了吸鼻子,笑言道。

    崔源嗯了一声,道:“那这些天咱们就轻省些,再过几天,我就陪着你一道回门去。”

    因为两家离得不算近,所以原本的三朝回门,就变成九天才回。

    王元儿极欢喜,如小鸡啄米的点头。

    两人都梳洗后,倒不如前几晚那般荒唐梦猛浪,看着时辰还早着,便靠在床上说着悄悄话。

    从本家的事说到朝堂中去,又说到了王清儿那边。

    “如今拨到她身边的是一个叫杏春的宫女,也知晓一些芪黄之术,人不太起眼,但性子十分的沉稳冷静,正好补了清儿的冲动的性子。再过些日子,调为大宫女,也是个助力。”崔源声音低低的。

    王元儿心下微宽,道:“说实在的,她那样的好强拔尖的性子进了宫,我心里总不踏实,就怕她冲撞了谁,连命都丢了去。如今你说有这个宫女在一边提醒着,那还好些,不然可怎么了得?”

    崔源默然,心想要是让她知道王清儿在里头已经吃了好几个暗亏,哪不得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这么想着,心里就更将知道的事给藏了下来。

    “人都是在吃亏中成长的,也总要跌倒过才知道痛,一帆风顺,有时候反而是坏事。”他淡淡地道。

    王元儿很是认同,吃过亏,尝到过失败,一个人才会涅磐。

    “我也不求她多富贵,能保住命,已经是极好。”她苦笑道。

    “等过了年,我再向皇上请封你的诰命,如此逢年过节,你也能递了牌子进宫去请安,求得恩旨也能和她见上一面了。”

    王元儿听了大喜,一把抓住他:“这是真的?”

    “自是真的。”崔源看她笑得像孩子,捏了捏她的小鼻子:“你可要怎么报答我?”

    王元儿脸一红,微微低了头道:“你说要怎么报答,就怎么呗。”

    崔源便附在她的耳边轻言说了几句,王元儿羞得满面通红,嗔瞪他一眼。然而,待两人吹灯歇下后,她还是顺着他的意思,好好的‘报答’了他一回。

    ……

    既然崔夫人不用王元儿去跟前立规矩,她也不会自讨没趣的上前,但晨昏定省是少不了的,请过安后,便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崔源沐休,也陪着她在家中,两人先是将皇上赏赐过来的物件都赏玩了一番,闲时还作起了画。

    如今已是进了年关,王元儿又是初婚的新妇,节礼自当都打点好,所以崔源又陪着她指点了一通人脉,那边要送什么,自都一一要准备妥当。

    京城远比其它地方来得冷,十二月时常可见大雪纷飞。

    外面下着大雪,王元儿也没和崔源出外,两人呆在书房里作画或看书,再彻上一壶茶,倒也自在。

    “二爷,二奶奶。”秋棠进来,给两人屈膝行礼。

    “何事?”

    “二奶奶,这嫁妆还没归拢,袁大志家的来问我,看您是个什么样的章程?”秋棠低声报了来意。

    王元儿愣了一下,看向崔源。

    她可真是把这档子事给忘了,进门后,她就忙着立规矩,还有准备年礼,要么就是看各方和崔源有来往的人脉等,自己的嫁妆倒还没正经处理。

    “过了年我会向皇上说回了长乐镇去,祖父和爹这边我自也会去说,你的嫁妆倒也不用怎么整理,大件的不好搬动的就放了库房登了册子,一些常用的你也不用开封了,省得到时我们走的时候还得重新打包,先搁着吧。”崔源想了想便道。

    王元儿自然会听他的,恰逢这时候有同僚来寻崔源说话,她自让人去服侍,自己则是带着秋棠她们整理了下嫁妆。

    待到下晌,都把嫁妆登了册子什么的,王元儿又想到这院子,要是将来他们去了长乐镇,这里由谁看守,她的嫁妆又是谁看,这都是要人的。

    王元儿想到崔源的这个院子,还有一个许嬷嬷,以及两个叫丁香翠红的丫鬟呢。

    崔源长年在外,换他自己的话说,自己一个人自在惯了,身边也不喜欢跟着一堆伺候的,所以他的院子是极少人的。

    许嬷嬷是他的乳娘,丁香翠红两个是大丫鬟,管着他的衣物等事,但他并不要两人近身服侍,小的时候就用陈枢,大了自己能搞定,自然也不会让她们近身。

    所以,到现在,两个丫头,都是管着他的衣物鞋袜以及起居,院子打扫的自有粗使婆子和丫头,而许嬷嬷,自然是管着一应的事。

    王元儿还没正式和这几个人打交道,所以嫁进来几天,她也还让许嬷嬷管着大小事,自己近身伺候自然是有自己的丫鬟,丁香和翠红,也还管着崔源的衣物,也该分一分工,整理一下院子的人手了。

    等崔源回来,王元儿便故作随意的问起他,两个丫头是个什么安排。

    “我看过册子,丁香今年也十九岁了,便是翠红也十八了,府里头的丫头到了这般年纪,就该配了人去,要是爷们跟前的,也有收房的,你看?”王元儿睨着他。

    崔源心中一跳,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收房么?”

    王元儿双眉挑高,手微微的攥起。

    大户人家里的男人,谁没有几个通房丫鬟,那丁香暂且看着是个老实的,可那个翠红,一双剪剪秋水的眸子,看崔源的时候,都快要柔出水一般了。

    崔源瞥见她微曲的手指,故作道:“收房不收房,你看着办呗,你才是我们这个小家的主母。”

    不是让她打发了去,而是让她看着办。

    王元儿听了顿时有些失望,蔫蔫的哦了一声。

    崔源噗哧一笑:“这就不高兴了?”

    王元儿脸色一红。

    “傻瓜!平时看你那么聪明的,咋到了这回就有点犯浑了呢?还听不出是玩笑还是真话了?”崔源弹了一下她的额头。

    王元儿有些诧异,随即变得欣喜起来,道:“那你这意思,是让我打发了去?”

    崔源嘴角含笑,看着她道:“我无意纳妾,也不愿意将来有庶子庶女出生,一个家女人多了,争吵是非也多,我不喜欢。”

    这话说得很明显了,他是不准备纳妾和要什么通房之类的。

    崔源还有一点没说,就是他自己本身就是贵妾所生,就算占了个贵字,也是妾生子,矮人一等,若是从太太肚皮里爬出来的嫡子,哪怕出了大哥那事,是不是也会和如今所不同?

    所以,他不愿意自己有庶出的孩子。

    王元儿微讶,道:“那要是我生不出孩子呢?”

    “那咱们就努力点。”崔源靠了过来,手指摩挲着她的腰,一脸的暧昧。

    王元儿腾地烧红了脸。

    “若是你生不出孩子,那就是咱命中注定,也不必强求,将来了不起去善堂抱一个回来养。总之,我不会委屈了你便是!”他柔声说道。

    王元儿顿觉心中大热,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没有说话。

    得夫如此,也是她的福分才是。

    “这下放心了?”崔源咬着她的耳朵道:“只不过,没有通房侍妾什么的,少不得要多辛苦娘子服侍为夫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引了她的手往自己那处去。

    王元儿羞得脸上火辣辣的,但还是道:“我,我不辛苦。”

    两人倒在了榻上。

    翌日,王元儿便将许嬷嬷叫来,将崔源的意思和她说了。

    “嬷嬷是二爷的乳母,将来愿意,自也是由我们荣养着终老的,如今嬷嬷力健,也还请嬷嬷帮我们管着院子的事。至于两个丫头,二爷却是不愿意耽搁了他们,嬷嬷看着哪家有适龄的小管事什么的许了她们,也好感念她们服侍了二爷一场。”

    许嬷嬷心惊,这二奶奶竟如此得二爷看重,连声应是。

    丁香是早就料到这一点,那翠红却是心有不甘,嚷着要见二爷,也不知许嬷嬷说了什么,后面也是乖乖的听了安排,王元儿给她们每人赏了二十两银子作妆奁配了出去。

    这事自也是传到了崔夫人那边去,叫了王元儿过去问话,王元儿便道是崔源的意思,想着如今公务繁重,也没心思,便打发了出去。

    崔夫人心中有事,也就不咸不淡的告诫了两句,别犯妒什么的,就揭过不提。

 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门善意

    十二月二十一,崔源陪着王元儿回门,因了临近过年,崔夫人便吩咐他们小年就要回转。

    长乐镇那边,早早就挥洒扫尘,张红挂彩,准备迎了王元儿他们回门。

    “来了,来了,大姑奶奶他们回来了。”小厮大老远的就守在门口,瞧见马车,不由高呼。

    王春儿领着弟妹走了出来,马车来到屋前,崔源先跳下马车,才转身扶了王元儿下车。

    但见那梳着妇人髻的女子穿着玫瑰红比甲,下着一条织金红海棠十二幅湘裙,头戴着点翠镶翡翠流苏步摇,还插了一排镶粉水晶珠花,藏在髻间,端的是流光溢彩。

    “大姐。”王春儿挺着大肚子迎上去,眸中水光闪动。

    王元儿见了弟妹,也是十分激动,上前执了她的手,嗔道:“这么冷的天,你又怀着身子,怎么就出来了。”

    “没事,我来迎一迎你。”王春儿捏着帕子擦了擦眼角。

    “大姐。”王兰儿和宝来两个分别扑了上去,一左一右的抱着她的腿。

    “乖,都进去吧。”王元儿笑着擦了下眼角。

    行李和回门礼自有下人去搬,王元儿和崔源相扶着进了屋,王老汉他们已经早早就等在了正堂。

    下人在堂前摆了蒲团,王元儿和崔源分别给老人行礼敬了茶,坐着说了一会子话,崔源就和候彪还有王二他们去了书房那边说话。

    王元儿唤了秋云过去伺候,她自己则是坐在正堂和王婆子,春儿以及张氏她们说话。

    “你外祖一家自你出嫁的第二天就回了石龙镇,有空你就去给他们磕个头请安罢。”王婆子笑着道。

    王元儿笑着点头。

    “大姐,崔家人对你如何?你那公婆可有刁难与你?”王春儿则是紧张的问。

    王元儿笑道:“都挺好的,就是这人太多了,我有好些人都认不全。”

    “真的么?”王春儿松了一口气。

    “哎哟,二姑奶奶,瞧大姑奶奶这红粉菲菲的脸,就知道她所言不假,崔家那可是富贵窝,进去了就只有享福的份儿,哪会受什么委屈?”张氏咯咯地笑,只是语气里难掩酸味。

    王元儿浅浅地笑,端了茶碗呷了一口茶。

    “元……大姑奶奶,我可是听说这些个世家大族人家,都是用鱼翅燕窝给漱口的,便是那痰罐都是用金子打造的,可有这回事?啧啧,真要让我见识一回,真真是死都甘愿了。”张氏又道。

    “这什么日子,说什么死不死的,你会不会说话呀?”王婆子的脸色有些不悦。

    张氏讪讪的。

    “二婶,这世家大族的底蕴是百年传承才有的名头,也不是用这金银就能彰显的。”王元儿淡淡一笑。

    张氏呵呵两声,摸了摸鼻子道:“你二婶一辈子都没上京城,也没见识,自然是不知的,哪有大姑奶奶你这般好福气。”

    “二婶也是好福气的,下个月福全给你娶了媳妇儿,你就等着享福吧。”王元儿不痛不痒的刺了回去。

    张氏哼了哼,道:“哪有什么福气哟,也就是小门小户出身的,嫁妆也没两台,哪比得了元儿你出嫁那回,真正的十里红妆,你怕是不知道,如今咱们镇子就你那嫁妆可都说了好些天呢,这体面算是头一份了。”

    王元儿抿了嘴笑。

    她自己的本意就是四十八台嫁妆就算,可没曾想到的是赵大力和卓凡他们都赶着出嫁前送回了一车添妆,他们两人那边可都凑了四抬嫁妆了,而且都是些古玩器皿,价值不菲。

    而她的干娘,也是大手笔,给她添的妆竟是江南的一个百亩庄子,另外还给了五百两银子压箱底。

    江南不比北边的地大广博,那边地少,一亩地相当于这边的几亩,贵重自不必说。

    所以,王元儿这陪嫁,也称得上是十分丰厚的,便是一般大家里的小姐,有些都未必有她这样的陪嫁。

    女人出嫁嫁妆丰厚那是体面,嫁得好人家,夫唱妇随的也是一个体面,而将来生的儿子出色,女儿德容兼备,那就是荣耀,一生也就都完美了。

    “这过两天就去过大礼了,要是你弟弟给的聘礼也有你们那一半的成数,也是够体面喽。”张氏又瞟着王元儿说道。

    这话里的意思,莫不是让王元儿贴补吧?

    王婆子的脸色黑了下来。

    就是王春儿这数来迟钝的,也听出了那么点意思,不由愕然地看向二婶。

    王元儿的嘴角微微翘了一下,道:“二婶,咱们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聘礼什么的,只要比女家高上那么一层就足够体面了,要是多了去,女家少不得还要重新添上嫁妆补上来,反而不美。”

    张氏的笑脸一滞。

    “二婶你说的是不是这个理?”王元儿淡淡地看过来。张氏呵呵两声:“该是这个理。”心下却是腹诽,真是小气,明明嫁的高门大户,连给弟弟贴补个像样的聘礼也不舍得。

    “大姐,你这趟回门要住上两天吧?”王春儿岔开了话题。

    “小年便是要回去了的,总不好在娘家过小年。”王元儿无奈地道。

    虽说是嫁了人,可远不如在娘家自在,别人家千好万好,娘家最好。

    “这倒也是,不要让你婆家那边有话说。”王婆子也紧着说了一句。

    “那福全成亲的时候,大姑奶奶也是要来饮宴的吧?”张氏忙的问,又说一句:“敏儿也会回来呢。”

    “如果没有意外,那是要来的。”王元儿笑着回话。

    张氏听闻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王家,如今最得体面的自然是王清儿,其次就是王元儿了,有王元儿携着夫婿来参宴,那整个婚礼就增色不少了。

    对于张氏这心思,王元儿心中明白,自也不会挑破。

    说了一会话,王元儿又和春儿回到自己从前的闺房里说着体己话。

    听到崔源对自家大姐极好极体贴的,又看她脸颊红粉菲菲的,眉目含春,比做闺女的时候多了几分妩媚,知道她所言不假,王春儿是长松了一口气。

    “那大姐你也赶紧的怀个孩子,最好是一胎生下长子,那就阿弥陀佛了。”王春儿双手合十道。

    王元儿噗哧一笑,红着脸说:“你自己都还是先生个闺女,咋就让我先生个儿子呢。”

    王春儿一本正经地道:“我们家可是小门小户的,我头上也没有个正经婆婆压着,自是没有那压力的,可大姐你不同,这多的是眼睛盯着呢,自然是先生儿子好,还要多生几个才是。”

    王元儿嗔道:“我又不是母猪。”

    王春儿嘻嘻地笑,自又和她说起悄悄话。

    这回门都是一家子的人吃饭,也没摆屏风,就在饭厅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的,热热闹闹的吃了饭。

    晚上,崔源拥着王元儿道:“你还是在娘家更欢喜些,等过年后,咱们就回来。”

    王元儿点头。

    翌日,难得在娘家偷闲,王元儿干脆和崔源带着弟妹去了香山游玩赏雪上香。

    到了年二十三小年,各家挥洒除尘准备迎接新年,王元儿却是早早的就和崔源启程回到崔家。

    崔家的中馈如今仍是崔夫人带着大奶奶程氏管着,王元儿回到自己的小院时,钟嬷嬷已经领着人除尘了,见他们回来,纷纷行礼。

    王元儿拾掇了一番,按礼数先去正院请安。

    崔夫人正吩咐着管事们理事,一时半刻也没接见她,王元儿只得站在外面等。

    他们回来的时候已是下晌,天气极寒,尤其是上京的天气,冰寒刺骨。

    此时北风凛冽,呼呼的刮过,使得人脸生痛。

    王元儿等了半个时辰,才见管事们出来,见她站在院中,愣了一下,纷纷上前行礼。

    王元儿嘴角微勾:“今天小年,辛苦诸位管事了。”

    众人直说不苦。

    有丫头掀起帘子,招呼王元儿进去。

    “听说这二奶奶是个小门小户出身的,这言行举止,倒不太像。”

    “你别说,二奶奶虽说是小门小户,可人家的来头也不少呢。”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