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忠犬将军锦绣妻-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何夫人的嫡亲表妹,又在这徐家府邸里和她相互扶持多年,她过世时本该用往生咒,又为何要用驱鬼符啊?若说你是为了驱那个姚氏的鬼魂,这也说不通,因为处死姚氏是父亲的命令,不是你!姚氏要索命也该找杀她的人,不该来找你!”
徐太后说着,声色中竟带了些许颤抖。
“哀家一直以为,你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真心待哀家的人。哀家的生母早逝,这么多年了,哀家一直将你当做恩人,甚至是当做母亲……可当年的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啊?哀家从没有怀疑过母亲的死因,也从没怀疑过你,因为所有人都在说,何夫人和姚夫人都是老国公的宠妾,争宠多年,最后两败俱伤……都在说,你身为正妻不得宠,与何夫人是表姐妹,在府邸里相互扶持着……”
徐太后絮絮叨叨地念着。
她位高权重,很少会说出这么多话;但这个时候,她并不是说给李氏听,似乎只是说给自己听。
“我一直觉着啊,这深宫里再难再苦,你们是我娘家人,总是我在世上最后的仪仗。可到头来想想,这世上,哪里还有我的亲人呢?你们啊,也没有将我当做亲人吧。”徐太后说着落了泪。
边上的女官们跪了一地,李氏和国公爷等人都吓傻了。
徐太后无声地流着泪。
她心中充斥的,不是对亡母的悲痛,而是对自己的悲悯。
她在宫里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苦都吃过。但她这一次觉着,她这辈子真是不值啊。
众叛亲离,不过如此。她为谁活着呢?出嫁前,父亲忽视她,生母早逝,兄妹不和,家宅不宁。出嫁后,丈夫不喜欢她,儿子提防她,儿媳妇和她成了敌人。
可真没意思啊。
徐太后正伤心地满脸泪痕,瘫软在地上的李氏突地爆发出一声喑哑的嘶喊。
“太后娘娘,不是这样的!这个和尚……啊不,道士!他是个江湖骗子,他的话你不能信!太后娘娘您要明察秋毫啊,臣妇绝没有谋害过何夫人,也没有求购过什么驱鬼符!这一屋子的符纸是被人替换的,这个老道士更是被人收买的!就凭着一个骗子的一面之词,凭着这一屋子的符纸就能指正了四十五年前的案子?刑部都不能这么判!这是有人要害臣妇,要挑拨臣妇和娘娘的母女情分!娘娘不能被奸人蒙蔽了!”
或许是身为皇族郡主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在紧要关头,老迈的李氏竟口齿清晰地喊出了这一番话。
李氏知道她面临的是什么。
她也知道,徐太后不是她的女儿,而是一个随时能拿走她生命的主子!
徐太后轻轻叹一口气。
“太夫人。”她目色冷凝:“这个老道士,他说的都是真的,因为哀家已经把他的生平经历,还有他的祖宗和后代们全部查过了。这事儿到底时隔久远,太夫人年纪大了脑子糊涂,怕是早就忘了自己有没有买过驱鬼符吧?只是,今日哀家是瞧见的,太夫人在那间屋子里贴满了符纸,想必每一年的中秋节,太夫人都会这样做吧?”
李氏又急又惊又恐,哆嗦道:“不,不对……就算,就算他说的都是真的!臣妇的确不记得当年事了,毕竟都四十五年过去了……但是,今日之事是有人陷害臣妇啊!臣妇没有做,臣妇冤枉……”
第六十六章 母女情分,到此为止
“太后娘娘,母亲她是冤枉的!”国公爷也膝行上前,辩解道:“太后娘娘且容微臣说句话。我们晋国公府家大业大地,私底下结怨颇多!您,您怎么能凭着几样符纸和一个江湖骗子就定了母亲的罪过呢!”
徐太后定定地看着他。
“二弟说的有理啊。”太后道:“哀家没有办法给太夫人定罪,一个老道士和几样符纸,又能说明什么?可是,咱们自幼活在这高墙红瓦里头,想必二弟也很清楚无风不起浪这个道理吧?”
无风不起浪……
国公爷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记得这句话,因为有另一个人很喜欢这样说,那个人是先帝。
徐太后跟随先帝多年,也学会了这句话。
国公爷对这句话深恶痛绝!拥有天下的帝王能轻而易举地说出这句话,只凭着一丁点的凭据,就怀疑臣子有某种罪行……很多臣子不是因罪而死,而是死于皇帝的疑心!
无风不起浪,是说若是你行的端坐的正,又如何会有小鬼敲门?既然有了浪,那就说明你这个人不干净。
每一次国公爷听到这句话,都会吓得两股战战,他知道自己的劫难又来了;这一次也不例外。
“太后娘娘啊,您,您不能这样!您要顾念血缘情分啊!”国公爷老泪纵横道:“您的生母是咱们母亲的亲表姐,若她在世,怕是也不会愿意看到您问罪母亲啊!”
徐太后的嘴唇紧紧地抿着。
她从未对李氏动过手,但现在……
她其实一直在怀疑。这么多年了,她位高权重又手眼通天,不是没有得到过一些小道消息——什么李氏与何夫人也曾争过宠之类的话。
但她因坚信何夫人是被姚氏害死,故而从未怀疑过什么。
现在想想……
当年何夫人溺死时,老国公在外征战,旁的少爷、小姐、姨娘们那一日恰巧去了京城里盛行的茶花会,留在府中的人很少。而恰巧姚夫人和李氏都在府中。
姚夫人被怀疑谋杀了何夫人,遂被处死;那李氏呢?她难道没有可能?
她只知道姚夫人一直与何夫人作对,但……难道李氏就不曾嫉妒过何夫人吗。
徐太后开始后悔,她没有在刚刚成为皇后的那一年,命人好好地查一查当年事。
现在很多年过去了,蛛丝马迹都没有了。
偏偏这些旧账再一次被翻出来了,而且是被安定侯府的人无意间提起的。
安定侯府的人提起徐家高价求购灵符之事,徐太后一时生了气,想要查一查晋国公府到底在这些鬼神之事上洒了多少钱。可没想到这一查,竟查出陈年旧案。
“老太君求购的当真是驱鬼符,是因她多年前害死的一个姓何的妾室,此后时常噩梦连连睡不安稳。老太君信佛,一心以为是那姓何的妾室在索命,故而这么多年了,年年都要驱鬼。”这就是她手底下的心腹们打听出来的消息。
徐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可不是怀疑李氏。
相反,她怀疑的是安定侯府!
她想,这一定是安定侯府设计构陷李氏、目的就是挑拨她们母女。但徐太后这个人,她不相信安定侯府是一回事,实则她连晋国公府都不信,她只相信自己的耳目。
她很快遣了更多的人暗中去查,她要亲手翻开这桩案子。
可查出来的结果却令她不敢相信。
安定侯府的人没说谎。那个老和尚、现在是老道士了,当真被她给找到了。
这个既当过和尚又当过道士的老骗子,这么大年纪了竟还活着。徐太后把他全家都捆进宫,又查他八辈祖宗,查到了他一辈子的人生,确定他当真给晋国公府卖过驱鬼符。
徐太后这会儿不得不怀疑李氏。
再进了晋国公府、亲眼瞧见了满屋子的驱鬼符后,徐太后再也忍不住了。
“人心隔肚皮啊,哀家毕竟不是太夫人亲生。”徐太后叹着气道。
李氏哭得如一滩烂泥,国公爷跟着软在地上。
“也罢,也罢。”徐太后站了起来,挥手道:“哀家要回宫了。”
“太后娘娘!”李氏和国公爷一同哭叫起来。李氏拼命地爬起来,扯着嗓子喊冤枉。
“太夫人应该庆幸这件事情还没查清。”太后冷声道:“若是哀家能笃定当年那件事和太夫人是有牵连的,那这会儿不光是太夫人,整个晋国公府也都不会再存在了。哀家虽怀疑你,可惜没有更多的证据,这事儿就到此为止。”
说罢,徐太后提步向前,扔下了最后一句话:“日后,你们好自为之。”
说罢传了轿辇前来。
李氏和国公爷两人都傻了。
好自为之……
太后的意思他们明白了。这件事没完啊!太后的疑心已经种下了,李氏和太后再也不能做母女了!
太后娘娘是君主。君主若是有了疑心,除非臣子自证清白,否则都是没辙的。
不需要铁证,不需要定罪,只需要这么一点儿疑心……就足够割裂徐太后和李氏的情分。
国公爷只觉浑身无力。
母亲是冤枉的,他能够肯定……当年的事他不曾亲眼见证,没有资格评判;但今日的事,那一屋子的灵符一定是有人陷害,他是亲眼看着母亲命人把平安符挂在了大少奶奶的屋子里,从没贴过什么驱鬼符啊!
可……太后娘娘不相信啊。
国公爷无助地跪在地上。眼前的太后上了轿子,再也没有回头,一路走出了徐家的正门。而她的身后,李氏绝望而悲切地惨叫一声,彻底晕了过去。
***
国公府老太君患病的消息在三日之后传了出来。
比起国公府妻妾内斗的戏码,这样的消息索然无味,也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只是晋国公府上下可是吃尽了苦头。
国公爷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惶恐焦虑过——他从前犯错、被圣上或太后责骂,虽然也曾惶惶不安,却始终有一份底气。他是太后的亲弟弟,是皇亲国戚,皇室不会为难他的!就算徐家败落,他凭着这一份亲缘也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体面来!
可现在,他失去的是太后娘娘的信任。
徐家是名门望族、底蕴深厚,又是在本朝立下军功的,根基牢固。但国公爷明白,太后娘娘才是徐家的顶梁柱。
若没有太后,徐家早就被圣上扣个罪名随手扔下去了!功高震主、子孙不肖、不修内闱、结党营私、恃宠而骄,五样做臣子的禁忌,自家都占全了!
若是连太后都不再庇护徐家……那他还有什么啊。
太后这一回是动了真怒的。他宠妾灭妻坏了名声,这不算什么;徐荣吃喝嫖赌冒犯皇室,这也不算什么;林氏红杏出墙被逐出宗族,全天下人都伸长了脖子看他家的笑话,连圣上和太后的脸面都伤了,这都不算什么;可牵扯到了太后生母的死因……
太后这个人,举目无亲,她一生中唯一真正看重的,怕只有何夫人了。
这究竟是哪个杀千刀的,敢拿着何夫人来陷害徐家啊!
国公爷又气又怕,几日下来又瘦了一圈,险些也跟着病倒。可他到底没倒下去,因为整个徐家,只能靠他撑着了。
徐荣和徐敏两个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母亲李氏被徐太后吓得肝胆俱裂,病重在床;国公夫人薛氏被徐荣那一剑伤及心脉,都躺了好几个月,日日拿人参吊着,虽不死也差不多废了。偌大一个徐家,到头来还要指望他这个身体虚弱、年迈伛偻的国公爷!
而最令他恐惧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八月二十日,徐太后特遣宫中暗卫,至晋国公府搜查太夫人李氏居住的芙蕖园。
徐太后雷厉风行,在一夜之间将整个芙蕖园翻了个底朝天,所有伺候李氏的丫鬟婆子管事娘子等都捆起来了,趁着夜色拖出去,也不知都去了哪里;李氏半夜被惊醒时,卧房里已经被徐太后身边的女官围得水泄不通,三个眉眼肃穆的老嬷嬷正立在她眼前,个个神色冰冷、望之生畏。
李氏吓得差点从床上滚下来。
“你们,你们是谁!这可是晋国公府,我是晋国公府的太夫人,太后娘娘的母亲!”李氏厉声喝道:“你们擅闯我的卧房,意欲为何?!还有,外头这么多人闯进来摔摔打打地,是要抄家吗?!你们竟敢冒犯当朝一品诰命,等太后娘娘知道了,可不扒了你们的皮!”
“太夫人,您息怒!”为首的嬷嬷斜睨着李氏,声色中带着一丝讥讽:“您有所不知,奴婢们正是太后娘娘遣来的!太后娘娘口谕,晋国公府这一年不顺遂,怕是府中的风水中了什么邪气!因此特命奴婢等搜查芙蕖园,这可是为着晋国公府着想啊!”
什么?
李氏不可置信地瞪圆了眼睛:“你们是太后的人?三更半夜地进芙蕖园里抄家,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正是。”一个嬷嬷上前将袖子里的一块牌子掏出来给李氏阅看,正是太后手令:“还请太夫人不要违抗太后娘娘的旨意!奴婢们会仔仔细细地将芙蕖园里翻查到底,这一日两日地还查不完,也就委屈太夫人这几日不要出门,在卧房里等候上头的消息吧!”
第六十七章 造孽啊!
李氏大张着嘴半晌没回过神。
“真是太后娘娘的意思?不光要搜查,还要……软禁我?”李氏唇角哆嗦着:“我,我是她的嫡母啊!”
“太后娘娘自然记着您是娘娘的嫡母。”嬷嬷冷笑道:“所以太后娘娘搜查这里,也是为着您好啊!这芙蕖园里有邪物作祟,这才导致晋国公府流年不顺,太后娘娘牵挂着娘家,特意遣人来找出那邪物来,还徐家一个安宁!太夫人,您应该感激太后娘娘!”
李氏久久说不出话来。
她是老了,但她不傻。她知道徐太后是要做什么了。
徐太后怀疑她与何夫人的死因有关,遂动用了宫中的力量,要将她的芙蕖园上下搜查,找出证据!这一查下去,不说最后结果如何,徐太后半夜遣人抄家的架势,已经说明了她丝毫没有顾念母女情分。
李氏惊恐之余,只觉着满心悲凉。徐太后当年只是个失去生母的庶女,是她这个做嫡母的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长大,这没有生恩有养恩呐!虽然……虽然也是她做主将徐太后嫁进宫里换取利益,但一个庶出的孩子能高攀皇室,这不都是她做嫡母的肯抬举么!
“太后娘娘,她,她不信我……呜呜……”李氏悲切地哭了起来,苍老沙哑的哭声听着都令人怜悯:“她怎么能这样对我,我是做了什么孽……”
哭了两声,她突地一顿,高呼道:“太后她,她即便身为太后,也不能随意搜查臣子府邸啊!更何况是我们徐家……国公爷,国公爷呢?国公爷难道不拦着吗?”
李氏是方才想到这个问题。
太后不是圣上,本就不该插手朝政,更不能直接下旨处置朝臣。只要国公爷出面阻拦,太后手底下的这群人除非硬闯,否则是不能进国公府正门的!
硬闯的话……是不可能的!徐太后硬砸开自己娘家的府门,这传出去,徐太后的名声就别想要了!
这话一问,那三个嬷嬷都笑了。
“太夫人还不知道吧?是国公爷先被太后娘娘传召进宫,随后和奴婢们一道回了晋国公府,还是国公爷将奴婢等人迎进府邸,指了路来搜查芙蕖园的。”一位嬷嬷浅浅地笑道:“太夫人,您这么紧张做什么?您是太后娘娘的嫡母呢,您怕什么?国公爷也说了,这府里总是不太平,怕不是中了邪,太后娘娘亲自来查一查,若能查出来那就太好了!”
李氏怔怔地看着她。
“国公爷……把你们迎进来的?”她艰难地追问道。
“那是自然,否则我们虽有太后手令却没有圣上的旨意,按照大秦律令也不敢私闯臣子的家宅呀!”嬷嬷们都轻笑着道。
李氏白眼一翻,口中尖叫一声“国公爷”,旋即栽倒下去。
连国公爷都……都不站在她这边了。
国公爷是先前被太后传召进宫的,随后就和太后派下来的人一块儿回来了。李氏能猜得到徐太后究竟对国公爷说了些什么。
国公爷惧怕徐太后的威严,徐太后说什么,他都不敢反抗……不,不是的。是国公爷,也不需要她这个母亲了。
她年老体衰,眼看着没几年活头了,在国公爷心里早已没有什么价值了吧。
李氏心神剧裂地趴在床上,浑身发冷。
徐太后也就罢了。人心隔肚皮,那不是她亲生的女儿啊……可国公爷,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
连国公爷都不愿意管她的死活!
“造孽啊,真是造孽啊……我生养出来的孩子,都是些什么东西啊……”李氏半昏迷着,老泪纵横地呢喃道。
外头的宦官和护卫们依旧在搜。他们挖地三尺,每一个房间每一个柜子都扒拉了,连房顶的瓦都揭下来大半,和抄家一般无二。
***
徐太后把自己娘家抄了的事儿并没有传出去。
徐太后遣的人都是得力的心腹,又专程下令封口,因此半点风声不得走漏。而国公府里则谎称太夫人李氏病重,得高僧指点后说是府里有邪物作祟,故而府中上下搜查起来,就是为了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邪物。
晋国公府里头风声鹤唳的紧张气氛,也放了风出来说太夫人病得有些不好了,府里上下包括徐太后都快急疯了。
如此,徐太后把自个儿的娘家折腾了个底朝天。前头搜了两日没有结果,后头把芙蕖园里的青石板子和大理石都给撬开了,倒是搜出来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徐家家大业大,这些年下来,难免牵扯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心腹嬷嬷朝太后禀报着,言辞有些尴尬:“尤其是当初皇位更迭,徐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