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五斤没有多与葛圭章说话,而是以主人的姿态,在他面前邀请村民到时来做客。
村民们自然是喜笑颜开的,虽说这喜事因故仓促了些,但夏家诚意却是很足的。于是无人不答应,纷纷说着到时一定来吃酒。
那个问了半截的问题,葛圭章再怎么也问不出
口了。
硬撑着,向夏五斤和姜秾道了贺:“秾妹,五斤,提前祝你们……新婚和美,白头偕老。”
说完,也不等对面答谢,就转身离开了。
在转身时,双脚一绊,踉跄了一下。
不过姜秾伸出的手还没扶到,他就立即稳住了身体,然后大步离开了。
姜秾看着那道远去的背影,觉着刚才的葛圭章有些不对劲。
第61章
事出紧急; 姜秾和夏五斤成亲这事,只能一切从简。
姜秾在村中可是有‘小神农’、‘在世神农’和‘农皇后人’等称呼的; 由此可见村民们对她的喜爱之意; 且这喜爱之中还夹杂着些崇敬; 以及讨好。
可说村里所有人家——包括南边邻居严家; 都不希望姜秾被皇令征选了去。若是他们的‘小神农’被征选了去; 他们村里不就无法每年都丰收有余了?!
毫无疑问; 之前那茬麦子有了明显减收迹象,需要重新去姜家换麦种时,村民们心里就有了些小九九:
看来麦种不是换一次就罢了的,并不能一劳永逸; 还得隔几年就与姜家换麦种; 如此一来就不能得罪了姜家那女娃儿。
不是和姜家换麦种吗 ; 又关姜秾什么事?
村民们可不是傻的,在之前他们也与姜家换过麦种; 可没像现在这样大丰收的!
不论是麦子,还是黄豆、豌豆和粟米之类的豆子和粗粮; 只要是姜家那女娃儿种的,都一定会大丰收; 他们换来种子种下后也一样会有大丰收——虽赶不上姜家那般收成。
甚至私下里,有一些村民都认为; 姜家那女娃儿可能不是简单的天生就会种田,而是真正的‘农皇血脉后人’!
否则经她手种出的庄稼,为何会如有神助; 有那样绝好的收成?!
之所以说上这么多,只为说明村民们几乎和姜家人一般,都非常不想姜秾被皇令征选去,甚至都不想她嫁到外村去,如今他们的‘农皇血脉后人’就嫁在村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也确实仓促了些,可许多村民都发自内心的喜笑颜开,非常热情的来帮忙,尽量将婚事办好!
由村里的杨婶做媒人,夏家先是剪下一块红布垫在托盘上,又在盘里装了二十两银锭子,取‘十全十美’成双的美好寓意做聘礼,然后一起放上夏五斤亲笔写就的庚帖——他厚脸皮缠着葛贡士学了这些年、如今已经会认会写了,夏五斤与杨婶两人去了姜家下聘。
夏家去姜家下聘时,村民们正在帮着洗涮碗筷、擦洗桌椅板,不过也没耽搁了凑热闹。
“下聘了!虽然看着只一盘,可这一盘就抵得上许多抬置办来的聘礼了!”
“夏家真是大方!虽然事急从简,可心意和礼数却也没少呢,是厚道人家!”
……
夏家确实厚道,像姜家这种急要将女儿嫁出去避祸的情景,说得难听点是有求于人、就是倒贴,男方家拿乔一些别说礼数和聘礼这些了,女方家怕是还要倒贴许多嫁妆进去!
姜家人里,姜秾倒是会写会认简体字,可用毛笔写繁体字,却是不会的。再说了,女方的庚帖,也不能由女子本人书写。
于是姜双五带着红封去了葛家,这次葛贡士没再像之前一样,有人请求写对联写书信时就全都扔给葛圭章代笔,而是没有多说就亲笔帮姜秾写好了庚帖。
对于姜秾那女娃儿,他本就极其欣赏,也心怀感激——是她让温宁村村民年年丰收、得以温饱,她议亲时,他是极为乐意亲笔帮忙写庚帖的。
而且,把姜秾与夫家交换的庚帖,交给孙子来写……实在是与在孙子心口割刀子,也无异了。
夏家带着庚帖和聘礼下了‘大聘’,姜家也回了半匹布和姜秾的庚帖。
一切从简,回礼就只能捡了家里现有的东西回过去,尽到了那个意思就行,不能与早有筹备的相比。
迎亲之前的一些礼节,精简过后也算是做齐了,不过这一忙下来,时间也过去不少了,到了新郎迎亲的黄昏时候。
夏五斤找了
最好的一套只穿过两次的大半新衣服,在王五七和衙役张一两人的陪同下,往姜家迎亲去。
夏家与姜家两家隔得近,不过十几步的距离,一路没有锣鼓唢呐敲敲打打,他没有骑在高头大马上,后面没有抬着迎亲的八台大花轿,只在村民们善意的嬉笑声中,徒步向姜家走去……
这样仓促简陋的迎亲之礼,实在委屈了秾妹。
夏五斤心里有些遗憾,可也止不住满满的欢喜和激动……
在一切方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想着要是秾妹是他家的妹妹就好了,长得白白嫩嫩的好生好看,且性子纯真善良极为讨喜,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妹妹呢?
可又是在什么时候,他不想要妹妹了,只想要她做他妻子呢?
或许是在她越长大越好看的不知不觉之中,也或许是在村里人开始议论她的亲事时,他才陡然转了神:他可以娶秾妹为妻的!
之后,他就开始明目张胆的处处对秾妹献殷勤,村里好些人都看出了他的心思。
这也正是他的阳谋,葛圭章献殷勤时还谨奉君子风仪,他却不,他把握着一个度——就好比风流但不下流的那么一个尺度,明目张胆的献殷勤!
虽然……她本人还像那榆木疙瘩一般,怕是至今都还没开窍。
可是姜家人和村民们,却是知晓他的心思的,少年慕艾再正常不过,他们乡野农村可不比那些深宅大院的,讲究那么多,只要不做出格之事,都没妨碍。
虽然在他的筹谋之中,秾妹将来必然会嫁于他为妻,可却是要等到她开窍以后再说,但如今有这一猝不及防的突变,他也绝不会让旁人娶了她去!
于是,他先前光明正大献殷勤的行为,如今不就起了作用吗?他娶她,村里无人觉得奇怪,只觉顺理成章。
甚至原就如此以为的姜叔姜婶,在村民们觉得此事是顺理成章的言行下,更加觉得将秾妹嫁与他也不错,不会犹豫着去找葛圭章来救急。
葛贡士教过他,何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反过来也一样可用,以民之口能促成美事。
短短几十步的路程,夏五斤就想了这许多。
然而,此时早已换好桃红新衣,坐在床上待嫁的姜秾,就没想那么多了。
因为早在此之前,她就已经理清了逻辑,想的是先暂时占着夏五斤的妻子份位,等他遇见爱慕之人后,再与他合离就是。
因此她心里很平静,先是听着外面堂屋里,夏五斤和杨婶前来下聘交换庚帖。
再是任由村里一个手巧的婶子,在她头上和脸上折腾,一边梳头一边说着‘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之类的吉祥话,又用绳子为她绞面,完后称赞了‘新娘极美!’等好听话。
姜秾这边终于忙完后,周翠娘手头准备今晚宴客筵席的灶上活儿,被村里来帮忙的婶子们接过去,让她得以进屋与即将出嫁的女儿说话。
周翠娘拉着姜秾的手,声音哽咽:“女儿啊,阿娘心疼啊!嫁妆也没来得及准备齐全,只有前两年开始给你攒起来的一只银手镯、一根银簪子和一个银项圈,你出门时要佩戴上,那嫁妆里就没有金银首饰了。
而且我女儿出嫁,连大红嫁衣都没能穿到,阿娘这辈子、这辈子都替你觉得委屈……”
说着说着,周翠娘就哭起来了,眼泪直往外冒!
姜秾何曾见过周翠娘流眼泪,一时慌得不知怎么安慰才好!
“你别哭,不委屈,我不觉委屈。相比被征选去,再不能自在的种田种庄稼,只是仓促的嫁人成亲而已,这就已经很好了,没甚可委屈的。”
这么些年了,周翠娘
已经习惯女儿说话总是让人‘生气’,一抹眼泪也顾不上伤感哭泣:
“好好!对你来说,种田种庄稼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连仓促嫁人也是小事!
我的个傻闺女哦,明明长得比谁都好看,却是个不通风情的,一天就只想着地里的庄稼!
以后啊,你也要想着些你的丈夫啊,知道吗?”
“啊?哦,知道了。”姜秾似懂非懂,只是习惯性地应和道。
多想着丈夫?多想着夏五斤吗?想他什么,吃饱穿暖没吗?嗯,大概是的。
成亲仓促赶着时间呢,女方这边没有拦着做催妆诗为难新郎的人,夏五斤到了后,就直接被请到了堂屋稍候。
姜秾头遮一块用剪下的大红布作盖头,在梳妆婶子的牵引下,向坐在堂屋正中上首的姜双五和周翠娘告了别,然后就在弟弟姜金的护送下,由充作媒人的杨婶陪同,跟在前面夏五斤的身后出了门。
与夏家的聘礼一样,姜秾的嫁妆是二十两银子,被装在垫着红布的托盘里,托盘由姜金端着。
就这样,姜秾就跟着走到了夏家,跨过火盆进屋之后,在张一的‘一拜高堂、二拜天地、夫妻对拜’声中,拜了堂。
夏家这些年银子虽然挣得不少,却一直没来得及扩建房屋,房屋还是和以前一样,除了院里的一间小灶屋以外,就只有堂屋和卧室在一起的正房。
挨着南北墙边相对的两架床之间,用竹子夹草席做墙,隔出了两个小房间。
于是‘送入洞房’时,姜秾就被送到了靠南墙的夏五斤的小房间里。
黄昏时候,光线昏黄,这种泥土蓬草房又只开了扇人都钻不过的小窗户,不比后世通透的玻璃窗。
因此,屋里显得有些昏暗,因为没来得及买红烛,屋里就只是点了两盏桐油灯,也看不太清楚人。
所以那些新婚之夜,一揭开盖头,新郎和新娘在烛光映照下,为对方容貌所惊艳,进而怦怦心跳的场景,在这昏暗的房间内,注定是不会发生的了。
然而,两人之前算是青梅竹马,对方长得是何模样,都知晓得一清二楚,倒也不必像那些初次见面的新郎新娘一般,来上一场一面惊鸿了。
夏五斤揭开姜秾的盖头,语气缱绻温柔:“委屈秾妹你了……”
还没等夏五斤说完,姜秾就想起之前周翠娘满脸泪的样子,于是先声夺人道:
“不委屈,权宜之计罢了,事急从简,你也是为帮我避开征选,你有此义气之举,我感激都来不及,如何会觉得委屈?”
夏五斤:“……”
果然,虽自今往后他们就是夫妻了,可秾妹依旧还是一块榆木疙瘩。
“你义气,我却不能心安理得。”姜秾把早已想好的打算说了出来:
“我想着,容我先占着你妻子的名分,避过这次征选,待你遇见心爱之人,或觉得有所不便时,尽可提出来,我可与你合离的。”
“……”
呵!恼人的是,他深知她,是认真严肃的在说这话!
“秾妹,你这话说得,真是掏心掏肺了哈!”
第62章
夏五斤娶得肖想已久的佳人为妻的满腔喜意; 被姜秾一句‘我可与你合离的’给说得哭笑不得,这让他不得不正视一件事情; 相比他积蓄已久的一腔爱意; 她就是一块榆木疙瘩; 还没开窍呢!
夏五斤他还能说什么呢?和她置气都是白费; 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他在气什么; 只会以为他是不愿意为她解围; 继而将事情越弄越糟,最后说不得不等他‘遇见心爱之人’,她就要早早的提出合离了!
合离?他必然是不会答应的。那又何必去让她提出来呢?
于是,夏五斤无奈地笑了:“难得秾妹你脑子里能在除了种田种庄稼之外; 想了些别的事情; 可是你都想了些什么呢?别想那么多; 你在屋里坐会儿,我去外面与客人们以水代酒喝上一杯; 稍后就回来。”
秾妹明年四月才十五及笄,如今才十四岁; 还是个小孩子呢!
与她计较那么多,只是在难为她; 也难为他自个儿罢了。
“哦,好的。”姜秾听话地回道。
活过一世的姜秾平常都把夏五斤当作弟弟看待;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对方竟也把她当小孩子在看。
这场婚事是仓促之间筹办的,从定下用成婚来逃避征选; 到如今婚事办成,满打满算都不到半天时间。
聘礼和八抬大花轿,嫁妆和大红嫁衣,这些都没有,两家宴客的酒席也是匆促办起来的,并不多丰盛。
席上唯一的一道硬菜就是干香菇炖烟熏野猪肉,其他的配菜就是菜园子里摘的白菜萝卜,外加每桌几碟泡菜,还有每桌满满一大筐子馒头。
酒是没有的,所以夏五斤说以水代酒,不是为了避免喝醉以防影响洞房花烛,而是真的没有酒。
席上没有酒,来喝喜酒的村民却也都能体谅,事出紧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村民们分作两拨,一拨在姜家、一拨在夏家,在各家吃罢简朴的喜宴之后道过喜,再又交换过来再道喜一次,如此两家都热热闹闹的了!
吃罢两家的喜宴,村民们也不多留,纷纷提出告别:
“沈家和张家也邀了我们去吃喜宴,他们办得要慢些,我们现在去的话,时候正合适!”
“哈哈哈!对我们这些人来说,今天真是四喜临门了!虽然在你们两家已经吃饱喝足,可还是能再去张沈两家坐一坐的,说不得走过去消了食,还能再吃几个大馒头呢!”
“是呢是呢,今晚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它个肚滚圆,能省下明天一整天的口粮了!”
……
村民们这么说只是逗趣罢了。如今村里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家里大多有存银和余粮,日子不像前几年那样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再不用像以前一样逮着一顿便宜饭就可劲吃,只为省出下一顿饭的粮食。
村民们从姜夏两家离开时,西边天上只余了一抹残霞,等他们到张沈两家再去坐一坐道过喜后,各自回家时,大约已经要漫天星光了。
客人都走了,院子里的桌椅板凳也不急收拢,明日再去收拾也不迟。
于是,姜夏两家人也要洗洗睡下了。
周遭陡然安静下来,周翠娘很是不习惯,总觉得手脚并全身都不自在,像少了些什么一样。
可不是少了什么嘛,家中女儿嫁人了!
忍了又忍,周翠娘才收住双腿,没有往隔壁夏家去,也没有像平常那样出声喊了说两句话,只是站在院子里,往夏家看了许久后,方才抹了把眼睛垂头回屋去。
“洗漱后,就安置了罢。”
“好的,我去给你端盆水来。”
第63章
前夜洞房花烛; 次日昏昏起迟?
盖上一块被角遮肚皮,纯睡觉的洞房花烛夜; 昏昏起迟那必然是没有的。
姜秾遵照体内养成的生理闹钟; 不多一刻不少一刻; 按时起了床。
夏五斤之前虽有些吊儿郎当; 却从来都不是一个懒惰的人; 何况这些年他早已一改之前没个正形的样子; 形体和言谈都很像是那么回事了。
因此在察觉到身旁人起床时,虽然昨夜睡得不安稳,他也没有赖床,跟着起了床。
与村里以及天下多数农家女儿都一样; 姜秾从来都是素面朝天。因此; 新婚夫妻洞房花烛的第二日一早; 起床后梳洗时,对镜贴花黄、嬉笑描黛眉的夫妻情趣; 是没有发生的。
夏五斤心里啧啧可惜着,深觉遗憾。
姜秾已经确定夏五斤是要与她‘形婚’了; 这样的话以后依旧按照之前的模式来相处就是了,因此心里就没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平日里; 姜秾时不时就要到夏家来一次,对夏家屋内陈设并不陌生; 于是很熟练的就掀帘去找来梳子,坐到屋里六条长板凳搭起的‘宽凳子’上,开始梳头发。
夏五斤穿戴整齐来到姜秾身后; 站着打量了会儿:“我们既已成婚,你就不好再梳未婚女子常梳的双丫髻了,得梳个已婚妇人发髻,否则到时征选宦官一来,说你已经嫁人都不易取信。”
“我不会梳。”双丫髻就是扎个双马尾,再把马尾对折系好而已,像她阿娘那样眼花缭乱地绾两下后,再用一根发簪就绾得结结实实的发髻,她是不会的。
“我想着秾妹你也不会梳。”夏五斤趁其不备把她手上的梳子拿了过来,“我给你梳吧!”
说着,就手指灵活的拆了已经扎起的一个丫髻,把散落胸前的长发,都轻柔的拢到脑后……
把顺滑似缎子的黑亮长发,都抓梳在手里,然后编成一条四股长辫,再在脑后绾成一个髻,用发带固定后,最后用银簪加固并作装饰。
夏五斤的动作虽有些许生涩,但动作轻柔,指尖在发间穿梭的感觉……非常舒服!猫被撸头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了罢!
被梳发髻的全程,她都很享受,像是做了一场头部按摩般!完毕伸手摸了摸脑后的发髻,真心实意地夸赞:“多谢,你梳得很好。”
夏五斤知道秾妹只是习惯性道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