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一家的赋役银,少则二三两、多则七八两,就算来借的自家已经凑了些,我只给借一两、二两,借的人家多了,那也有好大一笔了!哪怕他们明年能栽种香菇赚钱,然后还回欠银,我也不想借。”
何况,白白借给别人银钱,她总不甘心、也不放心,她把银钱拿去放印子钱还能收利银呢,而且谁知道有人到时愿不愿意还,又还不还得起呢?
“帮是肯定要帮村里乡亲一把的,但要怎么帮,才能既帮他们渡过难关,我们自家又不吃亏,这是要好好打算的……”
姜双五和姜秾都不多说了,静等周翠娘的打算。
周翠娘:“葛贡士不是说了,很多人都会去卖麦子兑银子,那么麦价就会降低很多,为了凑足赋役银,就只能卖更多的麦子。可麦子卖掉太多,又或者根本就全部卖完后,难道就不吃饭了?
那肯定还是要慢慢想办法弄来银钱,再去买麦子回去吃。这个时候,那
些无良粮商肯定又会提高麦子的卖价,低价买、高价卖,才能赚更多钱。”
周翠娘分析一番后,说出了她帮助乡亲邻里的绝妙办法:
“既然如此,我们就在村里当一个有良心的‘小粮商’!我们家有银子,就去收买村里人的麦子,也不压价,就按以前三十文钱一升的价,这样村里人就能有银子交上赋役银了。
等到村里人麦子不够吃,再要买麦子时,我们就把买回来的麦子往外卖,也不提价,就卖三十三文钱一升。
至于每升多出来的三文钱,不过是点辛苦费了。
这样一来,村里人能交上赋役银,以后麦子不够吃再买时,也不怕买不起,多好啊!”
是啊,多好啊!一升麦子赚三文钱,积少成多,这一倒腾下来即得了人情,也不会亏,甚至还能赚个几百文钱!
他们往袁屋杂货卖蘑菇时,袁老板都是付给的银子,只有零头才用铜板付,因此家里存的银钱大多都是银子,都不用拿铜钱去和县城里的商人兑银子了。
倒腾起来,也就不费事!
“是啊是啊,多好!”姜双五附和着。
姜秾敢肯定,她阿爹根本没听懂,只是习惯性附和而已。
不过她却是听懂了的,一旦懂了后,就觉得她阿娘着实精明。
她阿娘和夏五斤都想到了:不患贫而患不均的隐忧,果然是精明人的想法都是相通的。
等等,她阿娘都想到赚中间商差价了,夏五斤肯定也会在村民和袁屋杂货之间赚差价的。
这也正常,忙活一场费了精力,赚点中间差价也实属应该。
第50章
村里有些人去过县城后; 带回来了很不好的消息,在村里卷起一阵焦急议论狂潮:
“县城粮铺的麦价果然降了!听县里人议论说; 前两天还是三十文钱一升麦子; 如今就降到二十七文钱一升了!按照这个降法; 说不得再过两天就是二十五文钱一升了。”
“或许到最后了; 二十文钱一升都有可能……不能等麦价重新涨起来了; 得赶紧趁如今还没将太多; 赶紧卖了愁足赋役银!”
“而且县城还新开了一家粮铺,据说是县太爷的小舅子开设。跑去问了,若是付给铜钱,就二十七文钱一升麦子; 若是直接付给银子; 就是二十五文钱一升。”
“县太爷小舅子开的粮铺?那到时给我们缺斤少两了; 我们也不敢说、也不敢闹啊!这不是欺负人呢嘛?!”
“可又能有什么办法?”
一切的议论和不忿,最后都归结于一句愤懑无奈的‘可又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这时候; 姜家站了出来!
姜家说了,按照以往三十文钱一升的价收麦子; 而且是直接付给银子。
这不啻于绝境之中,伸出援手解救了他们啊!
之后; 村里人家有许多感恩戴德,感念人情的漂亮话; 不必赘述。
总之,姜家此举真是太仁义了,村里人家无不承姜家的人情。
当然; 素来与姜家关系不好的南边严家,不算在内。
在姜家越过越好,村里也越来越多人家与姜家交情更好之后,严家就安分下来了,毕竟寡不敌众。但拉下面子来与姜家和好,也还是没有的。
之前姜家与村里人换麦种时,村里除了像夏家这样劳力太少的几家没换外,也还有一个严家没有来换。
这一次,村里其他人家都选择把麦子卖给姜家。不用累死累活的往县城挑运,价钱又还和以前一样,而且还是直接付给银子,这样的好事没人会傻得放过!
除了严家这样,与姜家不和甚至积怨甚深的人家。不过全村也只有严家一家,与姜家积怨甚深了。
那些以往与姜家关系一般,说不得暗地里还不喜姜家的人家,也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腆着脸皮笑呵呵地把麦子往姜家挑。
不过就算严家主动求和,周翠娘也是不会同意的:“哼!严家婆娘这样,还算是有点志气。因为她也知道,就算登门来给我赔礼道歉,我也照样不可能同意换麦种,不会同意收她家的麦子!哼,还算是有点骨气!”
‘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也算是应了这句话了。
为了存放那些收回来的麦子,姜双五在姜秾的指点下,在后院下面挖了一个地窖。
地窖主体在后院下面,入口却在夫妻两的卧室里,一般情况下这样还是很安全的。
‘条编法’之下交纳赋役银,让村里人家今年的负担加重了许多,所幸比往年多卖上一两百斤麦子,也总算凑齐了银子。
全村人眼前的困境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要愁以后了。
比如,家里麦子卖得不剩多少,明年开春后家里怕是就要断粮了。以及明年秋天的赋役银又要怎么办?
难不成以后年年都要这样,青黄不接,一年到头都不敢放开肚子吃顿饱饭?
就在这时,夏家和姜家两家,再次大发仁义之心。
说是要将段木栽种香菇的手艺,无偿教给村里人!
虽然他们不知道,姜夏两家蘑菇卖多少钱一斤,但想来或多或少总是能赚钱的!
菇房栽培蘑菇不用想,但有段木栽种香菇,也
不错了吧?
后来叫他们去夏家说这事时,也证明确实是门赚钱的手艺。
因为段木栽培香菇这门营生中,夏家占六分、姜家占四分,所以这次主要是夏家站出来,向村里人说这事――也是趁机向村里人施恩。
夏家孤儿寡母的,因为夏五斤经常在县城里混,有那一伙混子朋友,上次雇人在菇房做工时,也拉进村里来转悠了一圈的,村里人并不敢欺负他们。
而且后来人缘在村中很不错的姜家人,也与夏家母子两越来越交好,加上姜家这一层面子在,村里更不会欺负他们了。
不过到底孤儿寡母,让他们给村里人施点恩情,和村里人打好关系,若万一有个事情——像是体弱的夏婶有个什么不好,也能有人帮一把。
“……为了感谢各位乡亲邻里,这些年来一直对我们母子多有照顾。
段木香菇已摘过一茬了,也发现确实做得,于是这就想着带大家一起来做。若做得好、做得精心,一年也能得个四五两银子,缓一缓赋役银的重担。
虽用段木栽种香菇这事,是我家五斤首先想出来的,但让香菇丰产,却是秾娃儿的功劳。姜婶他们厚道,只要了合伙的四成……”
像上次全村人聚在葛贡士家一样,这次都聚在了夏家的院子里。
众人都听明白了,段木栽种香菇这门营生,夏家虽占了六分,姜家却也占了四分,夏家和姜家的人情他们都要记着。
“秾娃儿最是天生就会侍弄庄稼的了,让香菇丰产一点都不稀奇!夏婶你和姜婶,也都是仁义的人啊!
我们定然好好儿学,到时有什么不会的,还要秾娃儿和五斤多多指教啊。”
“是啊是啊!我一直念着你们两家的人情,以后凡事有需要我家的,只管告知我们一声!”
“秾娃儿真能干!你们无偿教我们这门赚钱的手艺,让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了!
反正我记着情呢,如今一时还不起这人情,那我就记着以后慢慢还!
对了,秾娃儿,婶子上次送你的柿饼好吃不?今年婶子我多摘些回来霜着晾干,明年多送秾娃儿你一些啊?”
“对对!据说秾娃儿喜欢吃板栗糕,婶子我手笨做不来。不过等秋天时,婶子给你捡一袋子板栗送来,你自己做好吧?对了,也给五斤你送啊。”
“对对,给秾娃儿和五斤都送!”
……
姜秾:“……”
是怎么又演变到了送零嘴的环节?她也没表现得多馋嘴啊?
夏五斤笑呵呵的,非常高兴:“好啊好啊!谢过婶子了。”
若是送来的板栗多,就拿一部分去县城卖了换钱。
如此一来,近处的赋役银困境,姜家以原价收购麦子,就算帮忙解决了。
明年及以后的赋役银重担,姜夏两家又通过无偿教他们栽种段木香菇,一年挣来四五两银子(这还是保守估计,毕竟姜夏两家合伙一起一年能赚二十多两银子呢!),帮忙减轻了。
之后,有不少人家回去后,都暗暗开始合计:
以后每年的赋役银,争取从段木香菇里出。那么每年收上来的麦子等粮食,就不用卖出去,可以全留着自家吃了!
而且以后冬天的时候,家里男丁又不必出去服役了,这日子竟然是会更好过了啊!
在过日子方面,贫民百姓都是再精明不过的,都能算得出这笔账。
一旦算清这笔账之后,村里人家就更加知道,段木栽培香菇这门手艺何等重要了!
这可得好好学、得学会,这
样以后才能把收的粮食全都留在自家,也才能吃顿饱饭!
还有那些更精明的人家,又想到夏五斤在县城里有些人脉,且收买干香菇的袁屋杂货袁老板,与夏五斤和周翠娘打交道已久,想必他们关系不错。
那以后他们卖干香菇,怕是还得走姜夏两家那里……
所以,不能一学会手艺,就过河拆桥不认人,得要一直与姜夏两家打好关系才好。
所幸,姜家人都很厚道,夏家夏五斤在县里有帮混子朋友、并不好惹,不过也不是不能相处的。
与姜夏两家一直交好,倒也不太难。
理所当然的,姜夏两家在村里的人缘更好了。
尤其是,日子进入三伏天,周翠娘和姜秾,开始教全村人沤制绿肥了。
姜家人走在路上,那就更受人欢迎了!说夹道欢迎,还是夸张了。
但离人尚且三丈远时,就热情的与他们打招呼,就是很平常的场景了。
而且说是无偿教他们段木栽培香菇的手艺,可为了与姜夏两家继续打好关系,村里人都很精明的,没有表现得理所应当。
于是,不给姜夏两家大笔银钱报酬,可平日里遇见两家人了,都会给些小东小西的。
像是一把小葱,几个萝卜,或者一棵白菜这些,都是自家种的不值钱,可拿来表表谢意,也是可以的。
整个温宁村的气氛,一扫先前的悲愤愁苦,变得干劲勃勃!
村里人脸上都带着笑,对未来的日子又有了期望。
可这里面,不包括姜家的南边邻居严家。
严家人眼看全村人喜笑颜开,就他家还愁云惨淡,慢慢的也就后悔了。
最后悔的是严家当家男人,严家媳妇儿还是很不服气,但她不服气又能怎样呢?
第51章
姜家南边邻居; 严家。
严家的男主人严阿七,脸色算不上好。
“赶在麦价继续往下降之前; 以二十五文一升的价格卖了两百升麦子; 加上以前的存银; 才终于是凑齐了赋役银。可今年家里八亩地只种了七亩麦子; 因为雨水好; 这才能收上来四百多升麦子。
可如今; 就只剩下两百来升约六百斤麦子了。这麦子得要吃到明年夏收的时候啊,何况还有平时花用的,过年买肉的,去年没给儿子做新衣服; 今年可要做一件了; 这样就很紧巴巴的了……”
严家儿子严宝今年已满八岁; 但因为夫妻两即使日子过得艰难,也不肯亏待儿子的这种溺爱; 养得他在外怯懦、在家蛮横的性格。
严宝听到严阿七的话,立即嚷了起来:“我要吃肉; 我要穿新衣服,姜家的没用女娃子都穿好几套新衣服了!”
严阿七夫妻两带着一对姐弟逃荒时; 严宝才一岁多,是拼了命、舍了五岁的女儿才护住这儿子的。所以哪怕宁愿亏待他们自己; 也绝不舍得严宝吃苦。
严婶忙将严宝拉到身边来,拍抚着哄道:“好好,买肉给宝宝吃; 给宝宝做新衣服。”
至于纠正儿子口中‘姜家的没用女娃子’这话,想都没想。
严阿七看着儿子闹吃肉、闹做新衣服,心里就更加后悔了!
“今年一亩地能有两百斤麦子的好收成,是因为今年雨水尚算调顺,可难保明年会怎样。而且别家都向姜家去学沤制绿肥,又换了姜家的麦种,明年的收成会肯定比我们家好很多。
更重要的,还是段木栽种香菇的手艺,一年就能挣五六两银子,学会后赋役银就不用愁了。
到时村里人家就都过得要比我们好了,别家的儿子、甚至是女儿,都比我们家宝宝吃得好、穿得好,别家儿女有的,我们家宝宝却没有!”
严阿七越说越激动,之后更是怒声埋怨道:
“你说你!你为什么要与那姜家女人一直吵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就不能忍忍?你们这些妇人家果然坏事!要不然,现在我们也能名正言顺的跟着学,不像现在这样连累一家,连累我们宝宝!”
严宝猛地推了严婶胸膛一掌,气哼哼地挣脱了他阿娘的怀抱,生气叫道:“吵架!为什么吵架!还连累我!”
严婶一手揉着被儿子一掌推疼了的胸膛,一手向他招了招,安抚道:“是阿娘的错,宝宝不生气啊。”
曾经与周翠娘叉腰对骂不怯阵的‘严家婆娘’,此刻却不敢反驳丈夫和儿子一句,只能挨着骂、忍着疼,哄着她儿子宝宝。
将严宝哄好,看严阿七虽阴沉一张脸却没再说骂了,她这才小心开口:
“沤制绿肥的事情,可以像之前的治病杀虫液的配制方法一样,等姜家教了别人时,我们再去向学会的人家学来。
麦种的事情……今年姑且再种一茬自家的麦种,等明年再去别家换用姜家麦种种出来的麦子。
况且姜家如今的麦种,与我们的都是源自同一种麦种,就算今年种出来的麦子很适合做种,可大概也相差不到哪里去的。”
严婶又说:“姜家那婆娘,最是得理不让饶人、无理也能搅三分的人,我就是现在提着礼,去姜家赔礼道歉,她也一样不会像对待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来对待我们家。”
“这是谁的过错?!还不是你!要是你不与那姜家婆娘斤斤计较,我们也能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跟着学手艺、跟着赚钱!”严阿七怒吼道。
严宝又一次挣脱严婶的怀抱,学着严阿七叫道:“都怪你!”
严婶不服气得很!怎么就是她的过错了,怎么就是她要与姜家婆娘斤斤计较了?
两家到现在这样,都是姜家婆娘太泼辣,是姜家婆娘的错!
但她不服气又能怎样呢?面对丈夫和儿子的双重埋怨,她也只能先安抚儿子,等严阿七不再喝骂了,才敢再说话:
“段木栽种香菇的手艺,也可以像之前一样,看别家怎么做,我们就跟着怎么做,既然他们都把手艺交出来了,还能防得住我们去偷着学?”
对于这种偷学的事情,严阿七和严婶都没觉得有半点不好意思,也没有说讲点骨气,坚决不跟姜家学,坚决不占姜家的便宜!
这是没可能发生的,不能指望他们能多有骨气。
若不是知道周翠娘的性子,明白赔礼道歉也不顶用,恐怕早就求上姜家门去了。
严阿七脸色并未好转,他难道不知道暗地偷偷跟着学?!
“据说这次段木栽培香菇的手艺,并不简单,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得有姜家那女娃子手把手教才行。
而且,村里以后开始卖干香菇了,得请夏五斤帮忙卖去袁屋杂货,姜夏两家与严老板打交道很久了,关系很好,给的价钱最高。”
听了严阿七的话,严婶脸色也不好了。
夏家表面上说,只要肯出力、精心些,一年就能有四五两银子的进账,但那只不过是说的保底进账,很多都说能赚得更多。
五六两银子,就能付家里的赋役银了,何况还能赚得更多!
可如今,手艺竟不是向别家偷学就能学会的?而且卖干香菇也要通过姜家两家才能卖高价?
严婶眼神中有明晃晃的怨怼和恶意,几乎要溢出来了……
“姜家不仁!”
“难不成你还想不义!!”严阿七立即怒吼道,眼神几乎能吃人!
“如今村里人都承姜家的人情,姜家在村里除了我们家,就没有不满他家的,人缘极好。
若是你想做了什么不义的事,姜家婆娘又不是怕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