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姜秾不清楚其中腌臜和脏恶?不; 她知道得很。
赋役制度的演变是古代农业史中; 最为重要的知识模块之一,何况是与赋役制度中重要一笔‘一条鞭法’、非常相似的‘条编法’?
有史为镜,她不仅知晓眼前立即就看得见的腌臜和脏恶,她还知道若是施行不力——眼下看来是必然会施行不力了; 将会出现许多其他问题。
‘条编法’将赋役全都合并为一条了; 明确规定出了赋役银多少的折算方法; 这有利于消除府县擅自增加杂役杂税,减轻百姓负担。然而; 本意是好的,但任何制度想要起到其应有作用; 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实施。
显而易见,‘条编法’的实施力度……都不必去多作讨论; 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不,按葛贡士的说法; 还在原先的汤药里加了一味毒药。
在‘条编法’规定的赋役银之外,额外增派,这一点恐怕避免不了。
当地府县官府; 想要搜刮敛财,向治下百姓增派杂役杂税,另行增加赋税徭役的事情,以前做得出来,以后照样会做得很顺手。
还有‘火耗’问题。革新后的赋役法规定了只能纳银,而熔铸碎银的熔铸过程中的‘火耗’,自然还是要由百姓承担。于是在交纳规定的赋役银之外,又还要交纳一定的‘火耗银’。
至于火耗究竟是每两一至二分,还是每两二至三钱,或者更高,就看府县官员或其上面官员的良心了。
所以,除了葛贡士暗示的‘银贵谷贱’问题外,又还有额外增派和火耗问题。
姜秾知晓这么多腌臜和脏恶了,她心中不会气愤?不会对百姓悲悯?
无论是基于一个农学博士的尊严,还是一个农皇血脉后人的责任,或是其他什么爱民如子的血脉天性,姜秾都是一个、在她自己看来目标明确的人,在旁人看来纯善博爱的人。
她不气愤?不生悲悯?哪怕是任何一个寻常人,都会气愤、都会悲悯,何况姜秾呢。
姜秾非是不会气愤,而是她生来就理性冷静,又还有后天科研生活的锻炼加强。
就算现在泰山崩于前,她也只会继续努力种田,多方想法让粮食高产丰收,至少先让身边人即使在这危境之中,也能吃饱饭。
而这也是她仅能做到了。除了这些,她自己都知道,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是还能去做其他事情的人。
而也恰好,周翠娘他们卧室中,那二十八大麻袋麦子分两排摞在一起的麦子高墙,给了她自信。
以往她还担心因为物质科技的落后,许多促使粮食高产的核心手段无法尽数施展,但如今她血脉内玄异的神农之力,却是弥补了这道鸿沟。
且其他像绿肥、拌种剂、治病杀虫液这些辅助粮食高产的手段,就算是在现有环境,也有简易版可以施展。所起作用当然不能与她所在后世的时代相比,但也赶得上沈甜所在的时代了。
玄异的神农之力,弥补了物质科技落后的鸿沟,让姜秾有了实现粮食高产最核心手段的信心。
作物转基因先不必提,作物杂交,却可以一试!
村里所有人家田里的麦子,几乎都已经收进屋里粮仓时,姜秾当初种下的那一块晚播麦,才刚刚灌浆饱满。
虽然有神农之力这个变量的影响,不能客观分析其
原本的抗寒抗热表现。不过,又为何不能用神农之力影响改造后的麦子,去做杂交的母本呢?当然可以一试。
或许,还能期望一下,不育系杂交后不宜留种的问题,神农之力或许可以弥补解决?
一般来说,在如今没有基因干预的条件下,杂交小麦首次种植会表现良好,但自留种二次种植时,可能就会出现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表现下降的现象,像是不耐寒、倒伏、抗病虫害弱、减产等。
姜秾觉得,或许可以期待一下,神农之力能够将杂交作物的优良表现基因给稳定住,让杂交作物也能留种。
这样的话,她育出的良种,就能造福更多农人了。
于是这天,姜秾喊住夏五斤:“你常在县城,认识不少人,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秾妹请他帮忙?这真是太让人心花怒放了吧!“秾妹你说!帮什么忙!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能否帮我收集一些来自南边的麦子?也不是一定要南边的,西南、齐鲁和京城周边的,都可以,只要是外地的都可以收集一些。”
“行!包在我身上了!只要是外地的麦子都行是吧?那稻子要吗?”夏五斤毫不推脱满口答应。
姜秾思考一瞬后回答道:“只要是外地品种都行。稻子……若是有,也帮忙弄一些吧,但要是带壳的稻子,不是去壳后的稻米。”
北方大多地方都不适宜种植水稻,而后世重要的东北水稻产区,如今大部分还是一片林原。旱稻通常种植在夏季降水稳定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和半山区。
不过温带少雨的旱地,也勉强能种植旱稻,弄点稻子回来试验一下也无妨。
“好的没问题!不过你这收集种子,是做什么呢?想要选出收成好的种子,然后更换现在正种着的品种吗?”夏五斤想到秾妹像是天生就会种田,看着也很喜欢侍弄庄稼,那想收集许多种子钻研一番也不稀奇,于是猜测道。
姜秾想到自古以来,人们对杂。交动植物的抵触,只回答道:“对,我就是这样打算的。”
夏五斤只是和秾妹眼神对上,就一下看出来她有所隐瞒。不过这也没什么,谁还没点小心思了?转而商量起另一件事来:
“我想将段木栽种香菇的法子,教给村里的村民,你觉得呢?”以他对秾妹的了解,她一定会答应。
“可以,我没意见。”虽果然没出乎夏五斤的预料,但接下来……“你怎么舍得了?上次不都还那样抠门吗?”
“……”夏五斤又一次感觉到了被话噎住后,无话可说的复杂心情。“我怎么就抠门了?!上次从县城回来时,不还给你带回来了一包香甜的奶酪!?”
姜秾神色毫无波动,直静静地看着对面的人,不说话:……
夏五斤不过是咋呼一下而已,也不是真生气。
“教会村民们用段木栽种香菇,对我们两家的影响不大。段木香菇品相有憾,只能卖干香菇,我们卖鲜蘑依旧是独此一家。
而且,袁老板告诉我,袁管事带话来,鲜蘑是物以稀为贵,干香菇却是多多益善。听袁老板的意思,他们有广阔的干香菇销路,似乎是卖往外地,可能是京城也可能是南边,这都不知道。
所以教会村民们用段木栽培香菇,对我们的干香菇几乎也没有影响。”
而且,他还能在村民与袁屋杂货之间做中人,应该也能得些好处。
不过夏五斤觉得,这就不用说给秾妹知晓了!他本来就在秾妹心中是一个奸猾、爱财还抠门的人了,可不能再加一个盘剥乡邻的罪名。
姜秾觉得这就对了,“原来是对我们没影响啊
。”
“……”噎着噎着,也就习惯了。“这次的‘条编法’,对村民们来说负担太重,我们不伸出援手,怕是会遭乡邻的嫉妒惦记。不患贫而患不均啊……”
第49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虽然姜秾以前没穷过; 无法完全感同身受。
不过,大概也能理解一些。就像以前她刚上大学; 第一学期全班同学都没有出什么成绩时; 班级友爱氛围良好; 等到她开始一学期就能申下一个甚至几个专利; 并且很快就顺利与企业或相关部门达成合作并投入市场运用之后; 一枝独秀的她; 就被针对了。
虽然同学们的那些针对,没对她造成太过恶劣的影响,但大约也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一种体现了吧。
夏五斤聊天打诨又说了会儿话,姜秾就在一旁沉默听着; 不时‘嗯’、’哦‘一声表示在听; 或者说句实话噎他一下。
两人就这样; 在两家中间那一条、路两旁长着野草野花的丈宽土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会天; 再才分开各回各家。
姜秾转身回到自家,家里有前来换麦种的杨婶在。
那次白送治病杀虫液的方子之后; 村里的婶子们果真送来了许多零嘴。
尤其是一个婶子送来的二十个鸡蛋,让她和小豆丁每天午后的加餐; 都变成了蒸鸡蛋羹,连着吃了十天。
又还有柿饼、梨干、糕点和小葱薄饼等零嘴; 那段时间小豆丁手里就没缺少零嘴,一时实在吃不完,姜秾还拿了些去分给小伙伴们。
而且自那以后; 村里的婶子们看见她,都会热情的和她说话。
姜秾怀疑她们是在逗小孩,但她没有证据,不懂她们为何喜欢逗她。
“……量过了,你家这一袋有三十升,我家这一袋有四十升,刚好合适!”
杨婶家换的麦种,是姜家特意给预留着的,她家也是村里最后一家过来换麦种的了。
换出去三十升麦种,得回来四十升普通麦子。村里有十八家来换麦种,加起来姜家一共换出去约一千五百斤即是五百升麦子。
在换麦种这一项上,姜秾就赚了约四百五十斤麦子,差不多有去年收成的一半了。
按以前一斤麦子十文钱的粮价折算,这就赚了将近五两银子!
所以,姜秾从来不认为种田是门不赚钱的营生,种田种的好了,照样很赚钱。
周翠娘:“唉嗨!我们两家就别说这些了,哪还用四十升换三十升啊!就三十升换三十升!”
“既你都说了我们两家亲近,那我就更不能让你为难了。要是以后让别人知道你给我家三十升换三十升,他们可就要不服气了,都是一样的村里乡亲,可不能区别对待,不然你不好做人的。”杨婶推辞不受。
“杨婶你啊也是讲究,那好吧。”周翠娘客气话讲过后,就没再坚持三十升普通麦子换三十升麦种,且杨婶说的也是实话,一旦开了特例,等别人知道了,她也不好做。
“我给你抓一把干菇,你待会走的时候带回去,用水泡发后炒了吃、凉拌吃,或者煮汤,都可以的。”
“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杨婶也不再推辞。
周翠娘摆摆手,“唉嗨!都是自家种的蘑菇,不值什么。我们俩之间不讲究那么多,我才送你的,其他人我还不好意思送出去呢,这干菇都是品相有缺的鲜菇晒干的。不过蘑菇味儿都是一样的。”
“自家吃,讲究那么多做甚!我可不嫌弃呢,有白吃的好事哪会嫌弃。”
两个人好一番客气后,又说了会儿话,杨婶这才提出要告辞回去了。
在周翠娘的帮助下,杨婶扛起一袋一百来斤的麦子就往外走,看起来也不吃力。
出门时,看见穿着嫩青细兰草夏季襦裙的姜秾俏生生站着,还笑着问道:
“
秾娃儿啊,杨婶我做的小葱薄饼好吃吗?好吃的话,以后多来你杨婶家,杨婶再给你摊一篮子啊。”
姜秾认真地道了谢:“很好吃,多谢杨婶,有时间了一定到您家里去玩。”
“哈哈哈!那好,多来杨婶家玩啊!杨婶这就走了。”杨婶扛着大麻袋,脚步矫健地往院外走了。
“杨婶慢走。”姜秾礼送道。
若是不想闲着,田里就总能找出来活做,姜双五就是不想闲着的人。
如今麦子已收回来了,他就去黄豆、豌豆田里,或黄米、粟米、高粱田里,看一看各自的长势,拔一拔地里杂草。
姜家有十亩地,轮流八亩地种麦子,剩下两亩地就种菜、豆和杂粮,每样都种的不多,侍弄起来也不多累。
然后,小豆丁如今也已有四岁,走路再不颠颠歪歪的了,已经可以利索地到处跑。这会儿,该是跑到沈家去玩了。
长了一岁也还只有七岁的沈甜,一般时候都不下田干活,就呆在家里看家。也刚好逗一逗可爱乖巧的小豆丁玩儿,时不时就拿她做的好吃零嘴给他。
现在的小豆丁,已经俨然一副沈甜迷弟的样儿了。
傍晚时候,姜双五扛着一把薅锄从外面回来了。
小豆丁像只小绒鸡一样,看着天晚了,也扑腾扑腾地跑回家来。
一边往回跑,还一边叽叽叫着:“甜甜姐给我吃了爆米花!阿娘、阿娘,你用高粱米,给我焖爆米花吗?”
周翠娘:“又去麻烦你甜甜姐了?明天再去的时候,要用小篮子提一篮子干香菇去,知道了吗?”
“好嘚!”小豆丁还是不依不饶,“阿娘给我焖爆米花吗?”
“不给。”周翠娘毫不留情的拒绝了,“马上就要吃晚饭,还惦记什么爆米花呢!要不你就光吃爆米花,别吃你娘做的饭了。”
“怎么这个亚子,好叭……”小豆丁性格乖巧,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也不闹腾,只沮丧地瘪着嘴道。
小孩子儿脸色和心情变得极快,小豆丁这还没沮丧到一会儿呢!鼻翼一动,就被扑鼻饭香吸引!
立时忘记沮丧,哒哒跑到堂屋的饭桌上坐下,乖乖等着了。
晚饭是面饼汤。
新收的麦子用石磨磨的面粉,和面揉匀成面团后,随手揪一小坨面团、捏几下看着像成了面饼后,就扔进翻滚的汤里。
汤里放了被煎得喷香的小葱头,闻起来香气扑鼻。
不仅闻起来香,吃起来也很好。用石磨磨出来的新麦面粉,非常筋道,咬紧嘴里的口感又软又筋道!
因为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厚薄均匀,大小一样的面饼,是用手随意捏成的,厚薄大小都很随意,在咬进嘴里咀嚼时,就有滑软又劲道的口感,每一口都给舌尖带来不同的惊喜!
咬一口筋道又滑软的面饼,再埋头麦香和葱香之中喝一口浓汤……真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美味。
实在是好吃!
姜秾一口气吃完一海碗面饼汤,都觉着有点撑到了。
现在‘芒种’已过,离‘夏至’也很近了,早就已经进入仲夏时节,天气已经热起来。
吃罢晚饭,桌椅碗筷也都收拾干净,一家人就坐到院子里的柚子树下,乘着凉。
这棵柚子树是当初房子建起时就种下的,今年春天时开了一树花,那时真是满园芳香怡人。
如今正挂着十几个碗大的青涩柚子,等秋天柚子黄了,就能开柚子吃了……
不患贫而患不均。
周翠娘刚好也和夏五斤有一样的担忧,大概精明人
的想法都差不多。
周翠娘说道:“‘条编法’之下,村里人家的负担,本就要比以往年份重了,结果又还只收银两,这就更艰难了。
葛贡士觉得,以后麦价会降,卖麦子换银子不划算,尽量想其他办法凑银子。
然而村里的人家里,都没一家会一门手艺的。这不,麦子收完后,山脚和山上已有许多人在逮兔子、撵野鸡了,可山珍野物哪是那么容易弄到的?而且小野物也不值钱。”
确实,没一门手艺专长,想要在期限之前凑到足够的赋役银,实在太难。
“没人帮一把,村里大半人家怕是都很难凑齐,除非舍得把麦子全卖咯。”周翠娘心里也不太舒服。
麦子都卖完了,可那还有一个冬天一个春天要熬过去呢,到时吃什么?吃野菜、嚼草根还是啃树皮?
这时,姜秾说出夏五斤的打算,“夏五斤打算将段木栽培香菇的手艺,教给村里人。这不妨碍我们卖鲜蘑,袁屋杂货又说干香菇多多益善,可能是打算卖到南边或者京城去,因此也不影响我们的干香菇生意。”
周翠娘点点头,并不为夏五斤打算将手艺传出去的事惊讶或生气,“这样很好。至少从明年起,村里人能减轻些赋役银的负担。”
“不过那都是明年的事情了,眼下的困境却还是不能化解。”
周翠娘又解释道:“同住一个村里,若是只我们几家日子过得滋润,免不了别人要眼热。
我们单家独户的,也没宗族亲戚撑腰,若是村里人饿到过不下去日子,就不会在乎五斤那些县城里的朋友了。毕竟人都要饿死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经过逃荒的人,都见过人性之恶,且也都被饿怕了,于是心会更狠,也更易无所顾忌。
很多违背德行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怕是要去我们菇房揪蘑菇吃,或者到我们田里去祸祸庄稼,到时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当人不要脸皮,只求不饿死的时候,什么往日邻里情谊都是假的,说不得都只余满心怨怼了。做出撬门偷盗、上门打抢等恶事,也不稀奇。”
都是从逃荒里活下来的,真到了那个地步,谁也不会还是客气友善的乡亲邻里。
姜秾没有经历过,也就没有发言权。或许人若是真被逼到绝境了,是会不顾廉耻情谊的。
姜双五接话道:“他们真凑不齐银两时,肯定会到村里我们这几家过得好的来借钱,到时借给他们一些渡过难关罢。”
周翠娘并不满意这个方法,“去年过年前借钱过年的,今年开春借钱给服役男丁抓药吃的,我都借了的,可最后谁还了?不还是做工抵债。
村里一家的赋役银,少则二三两、多则七八两,就算来借的自家已经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