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有庶夫套路深-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凡须跪下:“参见皇上。”
“行了,起。”正宣帝不耐烦地叫了一声,“应城战事,你有何计策?”
“回皇上,微臣有一策。”赵凡须立刻抢先开口。
这条计他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想到了,便想等到朝堂上讨论到毫无办法时,再救场,到时他就立下大功了。
“微臣觉得,不若让许将军前往应城,醵州的郑将军前往西北。”赵凡须道。
论起实力来,许将军年初才大显神通,悍勇非常。而郑家太怂,去应城不过是送人头。所以,许将军去应城这险地帮着把贼子赶出去,郑家分一部份人守西北。因为西北易守难攻,出事了还能让康王搭把手。
有好些朝臣听着,俱是一怔。太子双眼一亮。
郑老侯爷一咬牙:“行!”他们郑家再不出面,那就是一场笑话了。
“粮草呢?”正宣帝冷声道。“现在玉安关粮草就不到剩十日,不,那已经是前天的事情了,现在还不到八日。”这八日,把玉安关里面的树皮都算上了。
“路过定州,砂州等几个州府,一边前进一边调动粮草。”太子道。
“能调动吗?”梁王冷笑,“若是那边能调动,用得着从京城运过去?那几个州早就‘没有’粮草了。”
怎么可能没有,大家心知肚明,绝对是有的。
但现在情况,有也会说没有,或是藏起来。谁也不知道玉安关什么时候被破,到时攻到那边的州府,而粮草被调走了,他们岂不被人围着就沦陷了?
“没有,也得有!”太子声音冷浸浸的。
“皇兄这是想强取?”梁王道,“但皇兄要想想,在此之前,那几个州府早就调运了两次,现在剩下的,都是他们的救命粮。若强取,少不得要大动干戈。从西北前往玉安关,路途险阻,最快也得十二三天的时间。再因筹备粮草而耽搁,等到了玉安关,怕早就被攻破。”
“要不,直接让许将军从西北带着粮草过去?”工部尚书道。
郑老侯爷脸色一变:“不、不行!怎么行!”
许将军带着粮草出去了,他们郑家军跑到了西北,那吃什么?哦,那里是西北,所以喝西北风吗?
“从这边调粮草,在泊州与许将军会合。”户部尚书道。
“京城前往泊州的路,早就被南蛮封死。若绕到最近的定州,起码又得多花五天工夫。这一来二去的,玉安关早破了。”廖首辅道。
“况且,讨论这么久,西北那边还得等郑家过去,才能动身,否则靠着两个副将,西鲁北军进犯。说不定他们就等那个时机。”工部尚书说着,扫了赵凡须一眼。
赵凡须听得自己的计策连翻被驳,一张老脸都快要冒烟了。自己花了整整一天一夜想出计策,居然成了鸡肋。便低垂着头,不敢吭声。
工部尚书道:“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京城大将带着粮草挥军而下,冲破泊州南蛮的封琐,前往玉安关。”
龙椅上的正宣帝眉头突突直跳:“绕来绕去的,还是人!你们,谁去!”说着,一双昏黄的眸子冷扫着下面的朝臣:“朕这大齐,就真没人了吗?”
朝臣们全都垂下头,不作声,然后又齐刷刷望向郑老侯爷。
现在京城唯一能动的武将,也只有这老头了。
郑老侯爷老脸一阵青一阵白,他都多年不练武了,打个什么?而且他年少时去过一次应城,跟归西好些年的褚家老儿一起杀敌,可吓怕了!
若说醵州那边的敌人是才出生的小狗崽子,那应城那边的西鲁和南蛮简直是柴狼和猛虎啊!
而且冯老将军都死在哪,他过去……不就是明摆着送人头吗?
到时,不但送了人头,整个家族名声也臭了。
郑老侯爷垂着头,装作看不到别人的目光,各朝臣也低头不吭声。谁也不敢去送人头。
“皇上,褚编撰求见。”外面又响起小太监的声音。
众人一怔,又来个献计的。想着,俱是摇了摇头,到了现在,还能有什么计策。
“宣。”正宣帝有些无力地道。
众人回头,只见一名清绰华丽的少年走进来,朝着上首的正宣帝行了一礼:“参见皇上。”
“免。”正宣帝微微吐出一口气来:“你有何计策。”
“计策只有一条,请战。”褚云攀道。
“谁不知要请战,关键是谁去?”钱志信冷声道。
“臣。”褚云攀说着跪到地上,“褚家,愿西征玉安关,驱逐贼寇,夺还应城。”
第246章 听封(一更)
褚家?
这两字一出,朝中众臣俱是惊了惊,就连正宣帝也是瞪大了双眼。
对了,他们怎么忘了,还有个褚家!那才是大齐第一将门世家。但九年前,败得过于凄惨,而沦为全国笑柄,犹如丧家之犬一般。
虽然现在褚家儿郎中了状元,但却不及别家高中那样风光,有些人还会暗中嘲讽,说褚家堂堂将门世家,世代英烈,现在却胆小如鼠,贪生怕死,被吓得个个跑去读书,改门换楣。
众人心情激荡了一下之后,又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这褚家,都废成那模样了,改走文路了,还能出征么?
正宣帝认真地看着下面的褚云攀:“是褚征要请战?”
“回皇上,家父旧伤未愈,行动不便,况且其心无战意。要请战的是微臣。”褚云攀道。
“什么?你?”朝臣们俱是惊了。钱志信深深皱着眉:“褚修撰不是才考状元吗?是文官啊!”
褚云攀道:“臣愿意弃笔从戎。”
朝臣们惊得瞪大了双眼,特别是赵凡须,觉得这个少年状元脑子简直有坑!
谁不知道这褚状元深受圣上待见,以后只要不犯事,稳稳走下来,前路定一片光明!
但现在,他居然说要去战场送死?!
“荒谬!”一个冷喝声响起,却是郑老侯爷。
郑老侯爷最恨褚家人,以前总压着别的武将一头,一朝摔落,不知多少人倍感舒爽。这段时间褚家起来了,他便有些看不顺眼,不过也仅此而已,毕竟走科考,与他们不同路。但现在,这个褚家居然说要重返战场。
郑老侯爷觉得可笑,却又如临大敌。
“对,荒谬致极!”钱志信冷声道:“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谁给你的勇气去领兵出征?”
“黄毛小儿,不知轻重。”姚阳成道。
“褚家小子委实天真。”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只见是一名虬须大汉,正是禁军统领上官修,“你以为战场是玩泥巴的吗?还是说,你身为文人,书念得多,也熟读兵法,甚至擅长军棋,便以为战场如棋盘,只跟着兵书走,就能任你纵横?”
说着,上官修呵呵笑出声来:“战场生死须臾之间,一寸疆土一寸鲜血。你满腹的理论与兵计,看到那些尸山血海,利箭与残肢飞到你眼前,怕都要吓成尿了。”
他的话非常粗俗,让朝臣们忍不住嘲讽出声来。
钱志信冷声道:“像你这种人,死在战场,别人尚不可惜,但将帅不才,死的是数以万计的兵卒。”
朝臣们闻言,看着褚云攀的眼神很是不善。
兵卒不兵卒的,他们倒是觉得没什么,毕竟只要上了战场,那就意味着有人死亡。对于他们来说,那不过是庞大的数字而已。
但这些数字,送了出去,若死了,就意味着大齐战力又被削掉一大半,这哪里是收复疆土,简直是在断大齐的手足啊!
郑老侯爷道:“九年前,褚家败得还不够惨烈吗?那十万兵卒的抚恤,怕是现在还未赔完吧?”说着,冷扫了褚云攀一眼。
正宣帝看着下首的褚云攀,眼神明灭,只见下首的少年一身沉稳冷清。
褚云攀淡淡道:“郑家倒是从未如此惨烈过,郑老侯爷说像我这样的人不配出征,那就让郑家去吧。”
郑老侯爷听着脸色一变:“你、我——”
谁不想为国出力,收复河山,成为民族英雄。但那个地方,却是吃人不吐骨头,明知会死的地方,谁要去?明摆着是去送人头的!到时他们郑家不但死伤一大遍,还会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
“如何?郑家不去?”褚云攀说着又望向话最多的钱志信:“那钱大人去吧!”
钱志信脑子一晕,气道:“我钱家乃书香门第,世代读书人,哪个会领兵打丈?咱们家自然愿意为大齐捐躯,但贸然领兵会害死千万兵卒百姓,你这不是成心坑人吗?”
褚云攀环视别的朝臣,朝臣们被他凌厉的目光一扫,俱是身子一晃,然后垂下头来。
“那你们想如何?让你们去,你们不去。你们自己不去,也不让别人去,这是意欲何为?是想放弃玉安关吗?”褚云攀声冰冰的话语掷在大殿之上,最后嘲笑出声来。
正宣帝脸色一变:“朕怎么会放弃自己的百姓!”
玉安关至关重要,此城一失,西南十二州便会被西鲁和南蛮瓜分。
褚云攀继续道:“现在并非无兵可调,若不派兵出征,眼睁睁地看着西南十二州落入敌手,大齐士气必受重创。百姓和士卒还会相信朝廷吗?”
百姓和士卒还会相信他这个皇帝吗?正宣帝内心响起这句话,脸上的横肉微抖。
“西南十二州沦陷,势必出现大量流民。到时烧杀抢掠,百姓不得安宁,民怨暴增,到时定会引动流民和百姓起义。”褚云攀道。
正宣帝和朝臣们听着额上青筯突突地跳着。这些问题,他们自然也想到,不过是不愿面对而已。现在被赤果果地摊在面前,逼得他们不得不面对。
现在是,明知派兵出征必败,那也必须得去!
为了声望!为了名誉!为了战败之后,内忧外患的时候,百姓们还信秦着大齐,留给他们镇压和反扑的机会。
正宣帝松驰的老脸颤了颤,疲惫而苍老的目光落在下面绰约而冷清沉稳的俊美少年身上。
“褚家三郎褚云攀听令——”正宣帝低沉的声音响起。
“皇上!”兵部尚书急喝一声,拱手道:“非要一个人出去,也不一定要褚修撰,也不一定要派个文官出去……”
“那不是修撰,那是褚家!”正宣帝冷喝一声。
朝臣们身子一颤,瞬间意识到。现在必须一人出征的话,却是非褚云攀不可。
因为那是褚家。
世代英烈,纵然败落,那也是赫赫有名的,褚家的名头,压得住!而且也好听。
皇帝不是随便派人出去,派的是褚家儿郎,曾经的应城守门神。
“皇上,不如派褚伯爷吧。”京畿大营提督吴一义道。他欣赏这个年轻人的英勇、大义和赤胆忠心,正因此,他不想看着他去送死。
“不,就褚三郎。”正宣帝看着下面的褚云攀,却坚定地说。
在褚伯爷身上,正宣帝看到的只有跟他一样的老态龙钟,虽生犹死。而立于眼前的少年沉着冷清,却宛如缓缓拉开的绝世名剑,露出半截不易窥见的峰芒,剑吟之声隐于冰冷铁鞘之中,让他身上早就因苍老病疼而沉寂不动的血液,好像在这一刻有些微沸腾起来。
“听封。”正宣帝道,“现封褚家三郎褚云攀为正二品征西大将军,替朕出征玉安关,夺还河山。”
褚云攀袍摆轻拂,单膝跪地:“谢主隆恩。”
说着,正宣帝从龙案上摸起一物,往下面一掷:“拿去吧,虎符,是你的了!”
褚云攀一手接过,摊开掌,只见那是老虎形状的,乌铁所制的右符,上刻篆字金纹,厚重而冰冷。
梁王看着躺于褚云攀手中的虎符,魅艳的眸子微闪,红唇勾起笑意来。
“即日起程,前往东临大营点兵——”正宣帝说着,便顿了一下,想了一下。
“点兵五万!”钱志信急急道。
“对,皇上,点兵五万。”姚阳成咬牙道,他恨不得让点兵一万得了。
周围的朝臣也是纷纷赞成:“褚将军年少有为,英勇无双,五万兵马足矣。”
那明知是去送死的,不过是为了大齐的脸面,为了给百姓一个说法必须出征而已,既然如此,何必带这么多人去冒险?
第247章 忍你很久了(二更)
褚云攀回过,冰冷的目光射到钱志信身上。
钱志信冷哼一声:“是你自己要去……”
还没理论多几句,褚云攀已经三步并两走上前,一把就揪起钱志信的前襟:“你这糟老头儿,我忍你很久了。”
“你、你想干什么?”钱志信哪里想到他会突然动手的,吓了一大跳。
周围的朝臣也是一惊,姚阳成大怒,上前两步:“褚云攀,你想干什么?”
“大胆褚云攀,竟敢殿前失仪。”众朝臣纷纷惊喝出声来。
太子儒雅嘴角抽了抽,但想到现在应城需要他,便一声不哼的。梁王呵地一声,嗤笑出声来。
上首的正宣帝一手捂眼,都快没眼看了,干咳一声:“给朕消停点!褚将军!”
褚云攀这才把钱志信给甩了开来。
钱志信被甩得整个人往后栽,幸得后面好些官员接住他,才不至于摔倒在地,闹了笑话。
褚云攀冷笑:“上次冯老将军调兵二十万,你让我带五万?便是给百姓交待,你也该做得好看点吧!这五万兵马,蒙谁去?”
朝臣们脸色涨得通红,钱志信一边站直,脸上的横肉抖了抖。
“好了。时间不早了,不要再拖下去。”上首的正宣帝冷喝一声,沉吟了一下才道:“点兵十五万。”
梁王俊美的脸沉了沉。此次西鲁和南蛮共派出三十五万铁骑。驻应城三十万,最后折了十三万,剩下的十七万守在应城。冯老将军才只带二十万去汇合。总共三十七万的军队,最后剩下三万人逃到了玉安关死死守着。
现在却让褚云攀带十五万人过去,这情况,他比预想的糟太多了。
“末将遵旨。”褚云攀行礼后,便转身离去。
正宣帝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神带着些惆怅,摆了摆手:“下朝吧!明天继续商量!”
这几天累得实在够呛,正宣帝有些支撑不住了,现在眼前一桩算是解决,后面还得商量后续的事情。
……
褚云攀出去之后,朝臣散去,很快,整个皇宫,甚至百姓们都知道了,皇上没有放弃应城和玉安关,已经派人领兵西征了。
百姓们原本猜测,这次派出去的,该是郑老侯爷,或是郑家在京的两位国舅爷,但让百姓们惊呆的是,派的,居然是褚家!
“哪个褚家啊?”还有一些人,一时之间反映不过来的。
“还能是哪个褚家,自然就是城北的定国伯府。”
“哦,原来是褚家。这褚家,能行吗?”
“上次应城被屠,就是褚家的责任,最后还兵败玉安关,十多名褚家儿郎死了个精光。哦,不,没死光,还剩下当时主将的褚伯爷。啧啧,不知怎么领的兵,兄弟叔伯都死光了,就他自己活着回来。现在都活成窝囊废了。”
“不,那本来就是窝囊废。听说自小就喜爱读书,结果因家族问题,才被逼着当将军。现在不是走文路了吗?”
“现在出征的是褚伯爷?”
“不,不是他。是他的儿子褚三郎,封了西征将军。他还是个状元爷呢!”
“哎?是个状元爷?说不定有两分能耐!能夺得状元称号,定武功不俗,勇悍非常!”
“什么勇悍非常,人家叫才华横溢!那是个文状元!”
“我勒个去!不是武状元吗?一个文状元能领兵出征,把西鲁贼子赶出咱们大齐吗?”
“不过,不派他还能够派谁?”说着,百姓们都面面相觑。
他们数了数,他们大齐的确没什么武将可用了。
“况且,皇上让他出征,他定是有过人之处。怎么说,褚家祖上个个英烈,戍卫咱们疆土多少年了?”
随着褚云攀出征,百姓们又想起了褚家当年的显赫和英勇,多日因应城之时而提起来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定国伯府——
褚伯爷和秦氏、褚妙书、褚飞扬等人正在溢祥院的西次间里聊天,不知说到什么,正哈哈大笑。
“哎,现在午时了吧,我肚子都咕咕叫了,三郎怎么还未下衙?”褚伯爷身子饿得都有些发软了。
平时他都是午时二刻用饭的。
外头的绿枝应了一声:“现在已经午时过半了。”
秦氏皱着眉,轻哼一声:“明知他下衙常不定时,中午还是各自吃吧,要一起用饭,晚上一样的。”
“再等等吧。”褚伯爷见她尖锐,便微微一叹。
秦氏抿了抿唇,便一声不吭。
“老爷!老爷——”这时一个呼喝声响起,只见大福砰砰砰地奔了进来,喘着气,脸色极为难看:“出、出事儿了……”
“出啥事了?”褚伯爷放下手中的茶盏,皱起了眉。
“应城和玉安关那边今天出兵了,派……”
“哎呀,说了几遍了,应城那边的事情不要再来回我。”褚伯爷皱着眉,一脸厌烦地皱着眉,扇了扇手,“你去瞧瞧,三郎什么时候下衙。”
“说的……就是三爷的事情。”大福一张大饼脸都快皱成一团了,也不管褚伯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