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通白锦苏要做什么,金荣气的没话说,这个女人真是好大的手笔,就是圣上也只是派了几个御医出宫转了一圈,挨家挨户发了点便宜的药草,让自己煮着喝。
他确定这个女人是得病了,而且得的还不是普通的病,是失心疯!
白锦正在苏冥思苦想,要取个什么名字?
“百草厅?白家老号?”
都不行,不能牵扯上自己,虽然这些名字很威风。
“你想一个名字,以后,只要是我们药厂出来的药都要有独家的标志,就像是我们盛药的瓷瓶都要是独一无二的!”
白锦苏有点激动,一巴掌拍在金荣肩膀上,喝道:“只要这次我们将药厂的名声打出去,不怕它财源滚滚来!”
疯了,这女人彻底疯了!
看她一脸兴奋,激情澎湃的,金荣不得不随着她的设想往下想,要真是有了名声,这以后只要以现有的配方随便找一个过硬的作坊合作,做出来的药丸用自家药厂的标志,都不用自己出一星半点的人力、财力,就可以赚钱!
可这样,风险也很大,尤其是制药,万一出个什么,不仅砸了招牌……他岂是那种畏首畏尾之人!
“就叫白家老号!”金荣一拍大腿,果断决定。
“不行!”白锦苏矢口否认,这是她剽窃来的劳动成果,自己的东西,还是取一个自己的名字比较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要怎么送信回去?”
金荣彻底被这个女人搞疯了。
可这种顶着巨大风险的经营,不就是他经商最大的乐趣吗?
“叫思邈堂!以后,我们的药只要制出来,就打上思邈堂出品这五个字样,金三爷,你立刻去信,先让在京城开一家思邈堂,然后将所有莲花清瘟药丸的药瓶,都换成我现在画出来的——写着思邈堂字样的,然后全部免费发给穷人!”
金荣笑得妖娆,他就知道,白锦苏这人也只是凡人,都怪他刚刚大惊小怪,还以为她是慈祥的菩萨转世下凡行善积德来的!
“别笑的我跟你是一丘之貉的得意!”
穷人只要有了药,治了病,至于他们的回报,到时候自见分晓,其实他们是最记恩情的一类人。
“我笑什么,你都管?”金荣抱怨上两句,拿着白锦苏设计出来的瓷瓶,转身出了屋。
刚刚他还犹豫,从济世堂里分离出来,是否恰当,需不需要跟忠心护住的父亲打声招呼,现下他万分确定,以后这思邈堂只会是他和白锦苏两个人的,跟任何人无关。
去他的少爷,去他的少东家!
十五日后,金荣的思邈堂将所有的莲花清瘟药丸,全部免费发放,很快那些的得病的孩子得到了医治。
人们才知道,京城贵族疯抢的药丸是思邈堂制出来的,由此,来思邈堂专门订购各类药丸的药商络绎不绝。
此事已然传到皇上耳中,正在想办法逼迫济世堂出药的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亲书思邈堂三个大字,嘱咐随侍制成匾,亲自送到思邈堂正门悬挂。
至此,思邈堂这个后起之秀,与有百年之久的济世堂,隐隐有了叫板之势。
这也正是元照帝最乐见的。
随着后面订单的不断壮大,只一家制药厂根本生产不出来,白锦苏跟金荣商量,选城中的好地,买了百亩,金荣私下打听说什么大河改道不会到这里,这才安心。
白锦苏将自己关在屋里,亲自设计她要将药厂盖成现代流水线一般的工厂结构,单独的操作间,巨大的配药间,还有封装车间,库房。
设计好厂房,白锦苏从制药师傅中选出三位能力突出的,拜成把头,全权负责检查现在制出来的药丸质量,一粒药丸,从生产到销售,配药人,制药人,监制人,装药人都需要签字,以确保质量安全。
金荣对白锦苏这一系列做法,从开始的怀疑,到现在认真执行奉为圭臬。
白锦苏又增加几种特效药,都是经过前人验证的验方,比如六味地黄丸,专治跌打损伤的白药跌打丸,风湿骨痛贴膏,胃药摩罗丹,不过,这些要等到新药厂,建成之后才能投入生产。
眼见着过了腊八,工厂已然如火如荼的忙碌,白锦苏吩咐专门负责做饭的曾氏,增加一道红烧肉,安排小童排出十五天的年假,只留下几个有功夫的人负责药厂安全。
工人们听到这一系列安排,对白锦苏心里都存了感激之情。
金荣还在京城,说是生意忙碌,脱不开身,莲花清瘟药丸的订单都到后年六月份,他要先准备药材。
腊月二十,安排好一切事宜,白锦苏怀揣着五万两银票,雇了个马车,准备回家。
小愈已经能发出简单的单音,依依呀呀的说个不停,白锦苏只带着金荣从京城派来给她的一个丫鬟——宁音,一个拥有极高武功的十二岁,精明丫头。
“白大夫,还要买什么,我去就行,你带着小少爷在车上等着!”宁音习惯了药厂的称呼这刚出来一下还真改不掉。
“好,你到前面老张那里,片上半扇猪,就说是他妹子要的,让他帮着你送过来!”小愈长得极为可爱,极得这些半大的丫头的喜欢。
“那你等着,我这就去!”
白锦苏望着宁音的轻盈背影,莞尔一笑,离家时候,她说三年五年才回,这时候回家,不知道爹娘会否高兴。
不一会儿,老张果然背着半个扇猪和宁音一起回来,老远的就笑呵呵的喊道:“妹子,我就知道是你,你这半年在哪里发财,怎么再没见过你?”
白锦苏跟老张说了一会儿话,宁音觉得非常意外,毫不客气将金爷吆喝上吆喝下的白大夫,对这屠夫态度好了一千倍。
“白大夫,你怎么认识老张?”
宁音坐在白锦苏旁边,抬手就来接小愈,只是她本来说张屠夫呢,见着白锦苏看她,立刻换成了老张,想来她叫老张,白大夫不会说什么。
“六月的时候,我在张家店买饭,认识了他,我一连勒索了他好多瘦肉,都很便宜!”白锦苏笑容甜美,带着真诚。
宁音自然看得出她是真的高兴,心里有些庆幸,听说在药厂白大夫可是雷厉风行的主,甚至连三爷的面子都不给,她还真担心与这些大人物相处不来。
“白大夫,三爷说,开春你可以去的晚一些,三月中旬差不多到药厂就行,反正那些药的配量他也懂,他在家里呆不住,会早早到药厂看着!”
宁音的这个消息,对白锦苏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她可以赖到三月再出门。
“三爷,他在京城还好吧!”
白锦苏觉得金荣背地里不骂她那是不可能的,要不是她说成立思邈堂,人家说不定泡在哪里抱妞呢。
宁音从她的问话中听出了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点了点头,佯装着,三爷每逢来人,都脾气暴躁的叫着白锦苏三个字骂上几回,然后乖乖的出门谈生意。
话匣子一打开,白锦苏两人一路聊着天,没觉得时间过得快。
“娘,爹,大姐,锦睿,我回来了!”
随着白锦苏这一声吆喝,白家瞬时热闹起来。
腿完全恢复正常,身高超过一米八的白升山,阻止了妻儿的帮忙,以一当十,将白锦苏带回来的东西卸进了厨房。
“锦苏!”
“二姐!”
一家四口扑出来,将白锦苏团团围住,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长大了点的锦遇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
王氏对着白锦苏骂了两句。
“你怎么都不要回来,人还没长大脾气到长了不少!”
亲娘的柔情攻势,白锦苏只能装无辜,忍着,还是王氏心疼她,忙道:“屋给你留着,知道你也是一时之气,以后就在家里呆着,哪里也不许去,过了年也就十四岁了!”该定亲了,这话王氏幸好忍住了。
白锦苏也听得出来,自家娘是希望自己在身边,即便将来嫁人,也嫁给熟人。
安顿好了,小愈,白锦苏,白家一家人才看到乐呵呵傻笑着的宁音,赶忙问了白锦苏,是谁,该怎么安排,白锦苏说是金三爷派来照顾小愈的,王氏吩咐白升山先搭了床在白锦苏的屋里,说是过两天打了糊基,做炕。
只这样一说,一家人都有点担心,白锦苏到底和金三爷扯上了关系,再回想白锦苏走时,说什么的都有心里有些忐忑。
“回来就好,昨儿肯定一夜没睡,今天就好好睡一觉!”
白升山对女儿能回家别提多高兴了,再加上他的腿完全好了,家里的苦活重活都有人做,王氏一轻松,流苏,锦睿,锦遇也轻松了不少。
吃过早饭,炕也热了,白锦苏经不起家人的催促,脱了鞋上了炕,拉着流苏做针线活。
“二姐,遇遇最近都有看书!”
锦遇一张胖乎乎的小脸出现在白锦苏和小愈的炕上,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枕头。
白锦苏看他小包子脸,不禁喜欢,下来帮着脱了厚重的棉鞋,棉裤,只抱着莲藕似的小身子放到炕上,锦遇一上来,小愈就醒来了,两个人大眼对小眼的看了一会儿,小愈就依依呀呀要起来。
白锦苏眼见这针线活做不成,忙停下来,要抱小愈,不料,锦遇到捷足先登,抱起了小愈,白锦苏听锦遇的软软童音,微微一笑。
“遇遇,给小愈说说,你都读什么书?”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白锦苏一下来了兴趣,她出门也就几个月,这小子真能读这么多的书?
“遇遇,背一段三字经给二姐听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没想到白锦苏话音一落,锦遇就摇头晃脑的开始背诵,好好一个小书童的模样。
白锦苏与白流苏换个眼神,隐隐有点惊讶,这孩子真能背出来,到现在还没错一个字,也不结巴。
“遇遇,天天跟着大弟念书,大弟念什么,他就念什么,嘴里边常念叨,二姐说不能当一个睁眼瞎,不管怎的都要识字——”白流苏这么一解释,白锦苏突然记起自己走的时候交代锦睿,要他好好认字,不管以后要做什么,咱也不能做个睁眼瞎。
没想到,这宝贝弟弟还真当回事!
一股子的感动。
锦遇背完,等着白锦苏夸赞,白锦苏也毫不吝啬。
锦遇再看看锦苏,又看了看小愈,抛出一个问题。
“二姐,你和我都姓白,那小愈姓什么?”
白锦苏愣了,然后面带微笑道:“小愈姓楚,以后和锦遇一起上学时候,就叫楚怀愈,锦遇觉得这个名字好吗?”
“好,那小愈不是跟圣上一个姓氏吗?”
第六十七章 买碾子反击
“锦遇聪明,是跟圣上一个姓氏,可是我们国家姓楚的也有很多,就比如我们家姓白,邻村也有姓白的,我们两家却是没有半点关系,是不是?”
锦遇慎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了,不一定同一个姓就有什么关系。
“二妹,你睡会儿,我看着孩子!”流苏偶尔抬头,看到这出落的落落大方的二妹,心里还是嫉妒,可是,她听进了爹爹的话。
那日,爹爹说家里的每个人都迁就她,锦苏说要将正房让她住,她心里难过大家都知道,可她自己也是幸运的不是,若没有锦苏,她一定会嫁给李大生,会过什么日子?
后来,她想了很久,爹爹说得对,娘虽然是后娘,但是她待她的好,她明白,弟弟们也对她尊重。
“二姐,遇遇陪你睡!”
白锦苏见着流苏的改变,缩在被子里抹泪,锦遇张着大眼睛躺了下来,两个人鼻子对鼻子,眼睛对眼睛,锦遇自己倒乐了。
“二姐,你变好看了!”
锦遇羞羞的闭上眼睛,小声咕嘟,又忍不住偷看,一睁眼白锦苏扩大的笑脸就在他的脸边,急忙退了退,笑脸红彤彤的。
“楚怀愈,你干嘛抓我的屁股!”锦遇退到了小愈的地盘,这不,从出生就有领地意识的小愈怎能容忍,抓着他的屁股,一嘴巴咬了上去。
白锦苏听他惨叫,知道是疼了,连忙起来,可是一看到小愈乐呵呵的笑脸,刚到口边责备的话就说不出来。
只见,小愈讨好的对着她笑,两颗白牙亮森森的,一双葡萄眼眸,直直的盯着锦遇的小屁股,愣愣的看着。
“遇,快让二姐看看!”
白锦苏收拾不了小愈,连忙转向受害者,这一看,自己也惊了一大跳,锦遇屁股瓣儿上印着两个醒目的牙印,都红了。
“遇,别怕,二姐给你抹药,抹了药就不疼了!”
“二姐,不疼,不疼!”锦遇一副担心小愈挨打的小模样,呲牙咧嘴的,小愈这小子,人不大,嘴下功夫了得。
冰凉的药膏,刚一抹上,锦遇就觉得不那么疼,又乐呵呵的笑了,这次他学乖了,不再白锦苏和小愈中间睡,而是选择白流苏一边。
“你这小子,以后还欺负人不?”白锦苏抓着小愈的耳朵,威胁恐吓,一张笑脸泄露了强忍的笑意。
“依依呀呀!”小愈被人揪着耳朵,直往白锦苏怀里躲,两只爪子也往白锦苏身上抓。
“白嫂子,在忙什么,我们淘了点粮食,想在你家碾子上碾碾!”白锦苏揪着小愈玩的正欢时候,一堆脚步进了院子,只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朝着正房吼道。
接着又是几个妇人的声音,一会儿院子中间的碾子就嘎子嘎子的响了起来,白流苏有些欢喜,见着白锦苏疑惑的起来听着外面的动静,解释道:
“自从你买了碾子回来,有几个妇人开始试探着来,爹娘你是知道的,都是乡里乡亲,也没收钱,一回两回的,几乎是村里的人都来咱家碾粮食!唯一好的一点就是,说家里坏话的人少了,个个见了都亲热的不行。”
“嗯,没事的!”
见着流苏明显开朗的笑容,白锦苏翻个身子有自己的考量,她不喜欢噪杂的环境,但是爹娘跟乡亲们处好了也好,不行自己出钱再做一个碾子回来,放到村头让村民们免费碾粮食,反过来一想,又觉得无意中抢了李三的生意。
不过,眼下这觉是没法睡了。
一连三天,不论白天黑夜,总是有人来家里碾粮食,白锦苏有点受不了了,看着自家淘好准备过年的麦子没法碾,还要给中午留下忙活的乡亲做饭,一家的口粮要分给七八口外人吃,最终决定找王石匠再订一个大碾子放到村头,乡亲们爱咋咋地。
才两日,等到碾子做好,乡亲们帮着从王石匠家里披红挂彩的弄回来,安在村头,一边感激的对白锦苏说着好话,一边放着过年才放的鞭炮。
站在高岗上的李三脸色铁青,可见狰狞。
“二妞子可真能干!”
“是啊,三奶奶,这可是二妞子买回来孝敬您的!”
老白家辈分最大的三奶奶也被人搀着出来看热闹,围着三尺见圆的磨盘,老人家用颤颤巍巍的老手抚着,一脸激动。
白锦苏这小丫头真是个不错的,那个人说的没错。
“升学,你以后带着锦睿,锦遇多认点字!”三奶奶拉着自家亲重孙子的手,慈祥的叮嘱,心里计较着,多和白升山家走动,也学着点白锦苏的精明。
“是祖奶奶!”抚着老人的小子也就十一二岁,长得虎头虎脑的一身结实,声音洪亮,一看就是常年做活的。
“啊呀,我们白家人终于要活起人来了!”
不知道谁冒出这么一句,围观的白家人听了个个高兴。
就是白家村虽然姓白,可是村里最有钱最有势的却是外来人李家,这一直是白家几辈子被人瞧不起的原因之一,现在终于出了个出息的,即便是女娃娃,也是给自家人张光的。
“祖奶奶,锦苏说鞭炮还有,既然大家高兴,多放点来!”白升学虽然年龄小,可是辈分可不低,跟白升山是一辈的,白锦苏叔子辈的。
“好好好,你去取来,让我也开开眼界!”老人家高兴的放开了孙子的手,直直的站着,人群里机灵的连忙过来接替白升学,扶着老人。
这次,白升学拿来的是爆竹,一簌簌的烟火虽然是白日,但是照样炫目,尤其是没见过爆竹的白家村人,个个当稀奇看。
“二姐,大家都夸你呢!”锦遇急匆匆回来报信。
“怎么夸的啊?”白锦苏正帮着小愈穿鞋,这就是人情世故,自己要是没买碾子,看看村里人谁会说自己好话,得了好处,当着主家的面,怎么也要说人家好。
锦遇还小,自不知道这些,白锦苏不由得看了安安静静看书的锦睿一眼,这小子倒是沉稳,一天没出去。
“她们说你能干,还说你心地善良,说是二十两银子可要买好多东西,这白家村数你最大气,比爷们都大气——”
锦遇如数家珍,对二姐的好就是对他的好,长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