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是武定候府那边出了事故,袁承泽想要分府单过了?
方思义脑子飞快转着,面上却丝毫不显,笑着道:“你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难不成还有什么急事不成?而且这么大一笔银子的支出,我总得报个名目给大管家,要不然这帐面如何走?”方思义所说的大管家并不是指王府长史,而是指负责庶务的总管。
袁承泽挠了挠头,露出一副极不好意思的表情,“我们家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昨天继母找到了我,说雪曼就要议亲了,问我有没有什么表示。我跟着阿辰一起做生意,府里全都知道……继母既然这样说了,我总不好说没挣钱一两银子也不出……所以我就想,不如我干脆拿出十万两来……”袁承泽看了一眼方思,赧然无比,“这些年,他们给我的气我也受够了。我想借着这次雪曼的亲事狠狠地敲打他们一番,让他们知道知道,我离了武定候府一样会过得好好的。”
方思义心中骇然,却不动声色地道:“你纵是想出气,也不能拿出全部身家啊?这十万两可是你这些年所积攒所有的身家,你若是拿出去,以后你就和海船没有丝毫的关系了。”
袁承泽听了这话,就将头垂得低低的,“可是,我眼看她用那种奚落的眼光瞧着我,我就觉得心头无名火起……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总要叫他们瞧瞧我的厉害之处……”
方思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做出淡然的微笑:“一万两与十万两,其实说起来也就是几张银票。世子爷虽是一时半会拿不出,可是缓个两三日也是能凑够的。只是承哥儿你要知道,你拿了这十万两银子。世子爷心里会怎么样?这么多年的情谊,你就抛舍了吗?”
眼看着袁承泽不说话,方思义又道:“我看这样吧,这件事情我也做不得主,需要禀告世子爷。我将禀告之事拖到明日,若是你依旧还想取,派个人过来,我就明白了。”
袁承泽叹了口气,微微点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那我再想一夜吧!”
说完了这句话,他一副无心再喝酒的模样,叹着气离开了酒楼。
等到出了酒楼后,又是生龙活虎起来。
方思义更是无心呆在这里,出了酒楼就往汉王府赶。回到汉王府,抓了个小厮寻问,得知韩辰正在书房里。便三步并作两步,急勿勿推开了书房的门唤了声世子爷,就把书房里服侍的人全赶了出去,只留下八斤和赵义恭。
韩辰听了他的话,不由皱眉。
“承哥儿这是不方便与我直说,拐弯抹角地提示你呢。”
武定候府既然开始替袁雪曼准备嫁妆,那就表明袁皇后已经与永安帝提了袁雪曼的婚事,永安帝此时还在犹豫之中。
方思义思索片刻道:“多少权臣干吏不是败于朝堂争斗,而是毁于后宅妇人之手,所以古语有云,娶妻当贤。”言下之意是在说袁雪曼不宜娶。
袁雪曼幼承袁皇训,将她娶回家,她必定不会以夫家为天,而是会想尽办法利用夫家的力量去帮娘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袁皇后心中,只有大皇子。想必袁雪曼今后所做的,必定是帮大皇子登基。
汉王贵为亲王,根本用不着卷入这样的夺嫡争斗中。
不论将来谁做了皇帝,汉王永远是汉王。
听了方思义的话,韩辰脸色阴沉起来。方思义所顾虑的,何曾不是他所怕的?
“我会去找父亲,与他细说此事。”
见到韩辰知道厉害关系,方思义轻轻吁了口气。
听完儿子的话,汉王与王妃半天没有言语。
“这两入宫,没听到半句只言片语,看起来,这是想将我们蒙在鼓里,搞个出奇不意啊。”汉王妃有些愤然。
汉王却知道,这事并不是妻子的错,连忙安慰她:“既然他们想蒙着我们,自然不会让你看出端倪。我猜想着,他们不仅不会让我们知道,反而会趁机调辰儿远行,以定我们的心,然后再宣布赐婚。到那时,辰儿远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我们又不能违抗圣旨,只得咬着牙认了。”
以韩辰的脾气,要是真知道赐婚之事,还真有可能会闹上一闹。他是永安帝的侄子,偶尔撒个泼倒也没什么,汉王到时大可以用小孩子脾气来搪塞。可若是事先将韩辰调走,等他知道后圣旨都放凉了。
到那时,纵是不想认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
等到儿子走后,汉王心事重重地去了演武厅。
演武厅早已废弃多年,厅中再无了士卒们操练的喊杀声。剩下的,不过是一些锈迹斑斑的盔甲和兵器。
汉王坐在兵器架下,抚着长枪上的红缨,面色怅然。
韩辰的婚事,是他心头之痛。
原本按照他与福康长公主的协定,韩辰是要娶福康的女儿……可是谁能想到世事变幻……前朝废帝囚禁了他们的父亲……等到他们兄弟三人攻入京城,看到的只是父亲和母亲已亡多时的尸身……
坐了皇位……福康这个前朝的贵妃自然而然的也变成了长公主……
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却是小儿女之间的亲事。
可是……
儿子还能娶福康的女儿吗?
远处,有人柱着拐杖,‘笃笃’地走到了他的身边,然后坐下。
汉王转过头,看着莫鸿那张无比熟悉的脸,轻轻地笑了:“你个老家伙,腿都残了还不老实?”
“汉王不是一样?都当上汉王了,还留恋这兵器架?”莫鸿嘿嘿一笑,举起了一杆烂银长枪,长枪在他手中轻轻一抖,挽了一个漂亮的枪花。
“好枪法!”汉王不禁喝彩。
听到汉王的赞扬,莫鸿不禁生出了一股豪气,扔掉手中的拐杖,单凭着一只腿站立,舞起了军中的枪法。
汉王连声喝彩,脑中突然浮起在辽东与众位将士浴血奋战之事。
广宁一战,西路军杀敌数万,获辎重不可计。从此之后汉王往无不捷,威震鞑靼,威名可止小儿夜啼。
他们韩家自高祖起就精忠报国,子弟们皆战死于沙场。到了梁国公这一代,三个儿子皆是精才绝艳之辈,大儿子驻守云南,二儿子驻守辽东,三儿子驻守福建。
梁国公自觉一门忠烈,青天可表,甚至将唯一的女儿送入宫中为贵妃。
可最终换来了什么?
身为武勋,最忌功高盖主。
可是偏偏的,韩家儿子个个出色,若是梁国公去了,将来韩家还有三个儿子可以继承荣光。
如此威名显赫再加上后继有人,前朝废帝怎么不害怕?怎么不忌惮?
想到这里,汉王微微敛了双眼。
从梁国公之子成为汉王,他所面临的依旧和原来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变。
为了生存——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只是,上次的屠刀是前朝废帝挥来。
这次,却是亲哥哥……
再抬起头,莫鸿将一杆长枪舞得水泼不进,宛若矫龙。
汉王再次大声喝彩,抽出一杆长枪,对着莫鸿的枪影刺去。
一时间,演武厅里响起了久违的兵器撞击声。
韩辰要娶袁雪曼了,你们急不急?
第120章一拒
第二日早晨,王澜下了帖子邀请周琦馥与她同游妙缘观。
风重华没有去。
王澜是替她哥哥下的帖子,她去了算什么意思?
她坐在西跨院暖棚中,望着窗外繁花满树灿若紫霞的紫藤花,想着铺子里送来韩辰要见她的消息。
她抬起头,长长地出了口气。
窗外紫藤垂挂枝头,犹如紫色瀑布。微风摇曳间,花若蝴蝶,如梦如幻。紫藤花下,风明怡抱着霜眉,一人一猫,同时抬头望着被风吹起的。
风重华勾唇笑了。
当天下午,周夫人和鲁氏被一张请帖请到了衍圣府。
过不了多久,韩辰如约而来。
风重华在上房院的花厅外等他。
花厅外的阴凉处植了几株玉簪花,娇莹如玉,清香宜人。皎洁的花朵映着她一身杏衫,令韩辰看得眼前一亮。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见我?”风重华转过身,小声地问道。韩辰的眼睛看着风重华,心跳剧烈地加速。
她穿了一件杏色长衫,配了条白裙,鬓间斜插一根珍珠簪,玉颜光润,美若凌波仙子。
“没有重要的事情我就不能见你了?”韩辰笑着坐了下来。
风重华笑了笑,替韩辰斟了一杯茶。
韩辰抬眼看了看她,心生怅然。
袁承泽传来的消息,说是袁皇后已经在永安帝面前提了他与袁雪曼的婚事,永安帝即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反对。
武定候府已经开始替袁雪曼准备起了嫁妆。
“我前些日子与你说过的话,你有没有仔细考虑过?”韩辰盯着风重华的眼睛,轻声问道。
他的表情很严肃。
令风重华不由自主地郑重起来,却也心带疑惑。
韩辰为什么非要娶她?和宫中发生的事情有关吗?
她不是个孩子,更不是那种三两句好话就可以哄骗的少女。韩辰说要娶她,她必须知道原因。否则的话,仅凭韩辰一句话,她不可能让舅舅站出来与袁皇后对抗。
惹怒了袁皇后是什么结果,她清楚的很。尤其是袁皇后身后还站着永安帝和武定候一家,她不能让舅舅冒这种危险。
什么感情,什么爱意,她并不相信。
对于皇家的人来讲,感情与爱是最不需要最无法令人信任的东西。
“这世上美貌聪明的女子有不少,您为何非娶我不可?”窗外的阳光透过玉簪花照来,在地上印出了几朵的形状。风重华抬起头,直视韩辰,“是因为宫中为您安排的亲事不满意吗?”按照前世的经历,此时韩辰应该已经开始为拒绝娶袁雪曼而四下游走了。他此时找到自己,应该就是想用自己来拒绝与袁雪曼的亲事。
韩辰,真想娶她吗?风重华不敢相信。
堂堂的汉王世子,怎会瞧中像她这样的女子?更别提,她还有一个像风慎那样的‘父亲’。
她怀疑,自己身上可能有着什么秘密,可以被韩辰利用。如果韩辰真爱她,为什么前世这个人从没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她想到在长公主府里汉王妃与长公主对她与众不同的关注,想到她与长公主极为相似的容貌……
韩辰面色刹时间苍白到了极点。
风重华则是转过头,看着窗外娇莹如玉的玉簪花,似乎在等着韩辰的回答。
韩辰却久久没有说话。
他的确是因为袁皇后想把袁雪曼许配给他这才着了急,想要急于把风重华娶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想娶风重华的前提上。
他并不是随随便便抓一个人,亦不是想将袁皇后的怒火转嫁给别人……
可是这些话,他又怎么说出口?在他将与袁雪曼成亲的大前提下,谁又相信他不是在利用风重华?
这一瞬间,他觉得灰心至极,心中又苦又涩。面上却还不能显露出来,他将头垂下:“你说得对,宫中确实想让袁雪曼嫁给我,我也确实不想娶她……”在风重华面前露出这样的颓态,尤其她还是他等了十几年无比看重的人,这让他心中无比酸痛,“这件事情,确实是我想的过于简单,我不该强行压到你的头上。”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反抗宫中的命令。
他不能要求风重华与他一样。
风重华看着有些心痛,言不由衷地道:“若是你不喜欢……其实你可以当面与她讲清楚……我曾见过她几面,觉得她是一个爽朗大方的人。也许有些事情并不像你所想的那么复杂……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也许就是你这些年一直没有正式拒绝过,所以才会让别人有一种你对这门亲事很期待的感觉……更何况,这些年你不是也未曾娶亲吗?也许别人会在想,你是不是一直在等什么?”
前一世,韩辰没有娶袁雪曼,袁雪曼也是一辈子没有嫁人,到玉真观里做了女观。因为袁雪曼不愿嫁人,京城也有她的谣言传出。有说她忘不了韩辰死等韩辰的,也有说她被永安帝收用,做了外室的。更有说她后来喜欢上鞑靼王子,可是国朝却不允许她去和亲,一怒之下才出的家。
她不知道俩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可是至始至终袁雪曼那边也没有透露出来韩辰半个不好。
足以证明,袁雪曼爱惨了韩辰。
她抬起头看向韩辰,轻轻叹了口气。
情到深处,便会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相守,可真正能长久相守的,又能有多少呢?
袁雪曼再爱韩辰,也仅止于爱了。韩辰不仅不愿意接受她,反而视她为洪水猛兽。
韩辰的眉头越皱越紧。
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让自己去向袁雪曼解释清楚吗?怎么解释?难道去告诉她,自己不想娶她,不能娶她。
他斟酌着道:“鞑靼王子就要进京了,如果不出意外,我想他可能会上表求娶雪曼为王后……”
风重华怔住了,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这么说,前世鞑靼王子和亲就是韩辰的手笔?可是到最后,去和亲的并不是袁雪曼,而是淳安郡主!
风重华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韩辰能说出这件事情,足以证明他对自己的信任。
可是要怎么告诉他,这是一着臭棋。
不仅不会令他摆脱现在的局面,反而会害了袁雪曼。就好像前世一样,袁雪曼没嫁成韩辰,也没嫁成鞑靼王子,最终去玉真观出了家。
沉默片刻,她轻声道:“可是鞑靼王子到现在也未进京,亦没上表。你怎么就敢断定他一定会求娶袁县主?”前世,鞑靼王子到八月末才进京,领来了公主。
公主似乎瞧中了韩辰,与袁雪曼起了好几次冲突。
韩辰有些不敢看风重华,眼睛望向了窗外,他不能告诉风重华他这是养寇自重。汉王在二十年前就把鞑靼给打怕了,现任的汗王就是汉王所扶持上去的。他让王子上京求娶,不过是小事一桩。更何况,王子也有意娶皇室女子,好巩固他的地位。
风重华看着面前的人,脑子里转了千百万个念头。
去世前,叶宪在江南购买了大笔粮草往北贩卖。病倒前,叶宪曾见了几个人,她隐隐约约听到叶宪他们在计划着什么。当时她很害怕,害怕叶宪牵涉到叛乱之事。
与叶宪争执数次后,她因旧病复发而病倒。
可是叶宪却没有停止购粮的步伐。这么说,叶宪是往北边送粮食吗?
韩辰,最终造反了是吗?
韩家王朝的皇位向来伴着血雨腥风,永安帝如此,二皇子亦如此。所以韩辰决定夺那把椅子时,自然而然地就选择向永安帝学习。
她去世时,叶宪没有离开杭州,也不知韩辰造反有没有成功……
她咬了咬唇,将这个念头重新压回心底。
“你瞧,你连身边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又怎么娶我?”风重华浅浅地笑,仿佛与韩辰讨论的不是他们俩人的亲事,“如果你现在告诉别人你要娶我,会给我和舅舅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这些你都想过了吗?文府没有任何根基,我的外祖父更是因为反对陛下登基而触柱而亡。如果有人想要收拾我舅舅,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更别说我还有一个风二老爷那样的父亲。只要你想娶我的消息流落到外面,我的父亲就会成为别人首要的利用目标。您觉得我的父亲能抵挡什么?能帮上我什么忙?”
“所以,我们如果成亲,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个害,不仅是指对你,而是指对我。”
听完了风重华的话,韩辰怔住了。
不得不说,风重华说的这些话很有道理。
只是这样一来,他在风重华的心里就成了一个利用她的不良人。
这与他的初衷恰恰相反。
想到这里,心中苦涩无比。
好像自从遇到了风重华,他就与以前的样子大为不同了。以前的他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可是遇到风重华,除了前几次占了上峰之外,以后就一直处在下峰。
他纵容她,宠爱她,不论她做任何事情他都没有任何怨言。
可是这份感情,却让他在她面前处处缩手缩脚。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是我的错,我不该将你于此时此刻拉入这场争斗中。这对你不公平……”
不知为什么,风重华仿佛又看到那个在山庄初见时满身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汉王世子。
才看到有人给我打赏,谢谢打赏的朋友!
第121章再拒
风重华深吸口气,思忖着道:“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有个那样的父亲,我得时时刻刻地将心提起来。否则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把我给坑了。母亲去世前,他为了自己的前途逼迫母亲去向长公主求官……我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