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哪里筹这笔款项?”

    风慎微怔,转瞬即恼:“让你修缮就去修,哪这么多话?”又见到郑白锦脸上全是不满,声音不由放低,“你莫要那么傻,你难道忘了她现在可是明德县君了吗?若是她和明薇关系搞好,将来明薇的亲事还用你发愁吗?”

    自从文氏去世后,风明薇与吴家的亲事就泡了汤。吴家老封君不仅将风明薇的八字退了回来,还重重地罚了齐太太。齐太太嫁过去十几年还未被婆婆骂过一句,将此一事后将郑白锦恨得要死。

    “我女儿的婚事岂用靠她?”郑白锦白了风慎一眼,到底还是软了下来。

    “而且她现在年纪还小,能懂什么。”风慎将身子挪到郑白锦那里,伸手轻揽她腰,“现在文氏没了,你就是她的母亲,做母亲教育自己的女儿岂不是应该的?”

    郑白锦先是一顿,而后才明白风慎的话。不由骤然惊喜,顺手拧了风慎一下:“老爷,你真是越来越坏了。”

    先用风重华年纪小不懂管家的理由把她手里的商铺接过来,等过几年人长大了,至于那些商铺是亏还是赚不是她一句话的事情?

    到时,随意寻个人家把她嫁了就是。

    “我不管,文氏留下来的那些铺子,都得给我。”郑白锦将手放入风慎手中,一脸的委屈。

    “好!依你,依你。”

    夫妻俩立时笑做一团,把安陆伯的爵位和李婵全都抛到脑后。

    文氏的嫁妆铺子一年有几千两收入,再加上二房的一半的家财,差不多就快一万两了。有了这些,要不要安陆伯的爵位都无所谓了。

    反正老夫人偏心大房的紧,根本就不想把爵位给二房。

    “等将来,咱们绍民一定得好好读书,将来也给你我长长脸,免得我们总是被大房看低了。”郑白锦依偎在风慎怀中,满是憧憬。

    丈夫没出息,可不得指望儿子吗?输水才回来,章节放晚了。

 第54章解元

    乡试头一日,周太太和文谦一夜都没睡。

    风重华派许嬷嬷过去送了提篮和小炉,她也没参加过科举,并不知道要准备什么,便把能想到的东西一古脑的全塞进篮子里。小小的篮子哪里能装得下,到最后变成了半马车。

    周太太就笑:“哪用得着护肘护膝了?又不是大冬天的?”却把所有的东西都收了下来。

    许嬷嬷见周太太收了所有的东西,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们姑娘说,自家的亲哥哥去赶考,做妹妹的送东西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只能挑些她觉得用得着的东西送过来了。”

    周太太微愣,瞬间平静。亲哥哥?这丫头倒是有心了,她就喜欢知情守礼又懂事的小姑娘。

    而后,她领着许嬷嬷去了西跨院,说她在院里养了几盆建兰。

    “安学和安然十日里有九天都在学里,老爷又整日在朝中忙碌,闲来无事时我就喜欢摆弄这些兰草墨菊。”

    许嬷嬷打量这个院落,只见院中草木葳蕤,西墙卧了蔷薇和八角梅,南墙种了几丛竹子,竹后隐约是个小亭。院子里并无高树,只种了些低矮的芭蕉和枇杷树。

    一进院,就觉得清凉袭来。

    院中安静极了,仿佛能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在西墙角有道小角门,从甬道出去后,可以直通后花园。”周太太指了指墙上开得绚烂热烈的蔷薇。

    许嬷嬷这才发现蔷薇之下似乎有个圆洞门,因墙上垂满了蔷薇,一时间竟是看不真。

    “安学和安然住在前院,轻易不到后宅来。纵是来了,他们也不爱往西跨院来,都说要多走好几步路。”

    西跨院建的极其隐秘,进了垂花门要连穿好几道廊庑和院落。而且又要经过长长甬道,通道两旁尽是高墙,看起来幽静寂静。

    许嬷嬷的心蓦然一动,却有些摸不清楚周太太的意思。

    等回报给风重华后,风重华就笑。舅母这是打算让她守制完后去文府居住,只是因为他们是舅家,再加上又与风府翻了脸,所以想让她先提出来。

    其实,她原本是想住在水杆子胡同,那里毕竟是文氏最后呆的地方。可后来也在想,京城环境复杂,若是孤身一人住在外面,早晚会惹出麻烦来。

    而且,安陆伯府也必不会放过她,到时他们天天去闹怎么办?说起来,还是住到百花井巷更为合适。

    想到这里,风重华眼眸微敛,淡然而笑。

    安陆伯府想怎样就怎样吗?

    晚霞染透西边天际,锦缎云彩后,红日缓缓坠下。院中灰喜鹊啾啾飞过,似乎是在预告着什么好消息。

    她慵懒地伸个懒腰,开始砚墨。

    而后她将信封好,递给了许嬷嬷。

    “把信送到长公主府童舒姑姑手中。”风重华说着话,自榻边的箱中取出半块玉佩。

    这是去年郭老夫人生辰前童舒深夜来访时送到她手中的,应当是在危急之时可以向长公主府求助。

    文氏失踪时,她没有用。

    因为她知道,纵是用了长公主也帮不了她,甚至还会害了长公主。

    她想,永安帝之所以给她这个县君的封号,估计就是在奖励文氏的死亡。

    如果文氏真的牵涉进了什么皇家机密,死亡才是她唯一的归宿。

    她想起前世,文氏去世后文谦停职了两年。而后他又不知牵扯进什么事情,进了天牢。

    在里面足足呆到二皇子登基。

    文谦自身难保,自然难以护得她的周全。周太太即要营救丈夫,又要操心一对儿子,哪有空管她?

    没隔两天,童舒回信就到,答应了她的请求。

    又再隔了一天,贡院开了中门,士子们陆续走出贡院。

    风重华没法去,就派许嬷嬷和悯月去了百花井巷。

    许嬷嬷和悯月回来后心疼的不得了,说大公子眼神涣散,目光呆滞,回府之后倒头就睡。

    风重华的心稍稍放回肚中。

    果然,隔了些日子放榜,文安学果然高中解元。

    文谦与周太太喜不自胜,连摆了三天酒席。

    又将风重华偷偷接了过去,也把周琦馥接府,一家人共同庆祝。

    文安学与文安然这是第一次见姑母的女儿,见到风重华虽是小小年纪气度却已是不凡,一双眸子熠熠生辉。全不像他们平日里所见的小姑娘,就先起了三分喜爱之心。

    俩兄弟已知道这个妹妹将来是要长住在府里,加之又怜惜她,席间对她十分礼敬。

    只可惜风重华不能久呆,不过吃了一顿就又回了山庄。

    百花井巷连摆了三天的宴席,却偏偏没请曾经的姻亲安陆伯府,一下子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其实,文氏去世的事情早就被京中接连发生的事情给冲淡了。

    可文安学这一中解元公,又被人给翻了出来。

    周太太就趁机将风重华在山庄呆了一年,安陆伯府却不去人的事情讲了出来。

    话里话外流露出她对安陆伯府不满,准备将风重华接回府的意思。

    她身为舅母,愿意养夫家的外甥女,别人提起来也会夸奖。京阳伯夫人深恨风重华母女,便四处说百花井巷是为着孤女私产,闲话传到郑白锦那里,郑锦立刻抓住了话头,也向外人诉起苦来。

    可是京城中的达官贵人谁不知道周太太娘家有钱?

    当年嫁给文谦时十里红妆,这头嫁妆入了文府,那头船上的嫁妆还未搬下来。

    她一嫁过来就开始抚养文氏,待文氏如同母女。而且文氏的嫁妆还有一半是周太太添的,安陆伯府二房那点小小的产业,她怎会放在眼中?

    不久,衍圣公府宴请,梅夫人邀请了许多人,唯独那几个跟着京阳伯夫人传闲话的没得到邀请。不仅如此,梅夫人还指名道姓的说了一通京阳伯,说他既然有病就该辞了官职正正经经地在府里休养。

    梅夫人这句话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同意,她们的夫君哪个不是苦读了数十年圣贤书的人,所得的官职都是辛辛苦苦靠本事拼下来的。

    凭什么那些勋贵们只需要靠着祖宗的荫萌就可以官居高位?

    梅夫人不过说了一句话,即扇了京阳伯的脸,又得到天下寒门的支持,真可谓一举两得。

    京阳伯差点气得半死,不许京阳伯夫人再出门。

    然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几日后有学生抬着孔圣人的像在顺天府门前静坐,要求朝廷清理掉那些“下不能治民以报百姓,上不能治国以报朝廷。虚食重禄,素餐尸位”之官员。

    得到消息后,京阳伯急得头发白了一半。

    学生们是最难安抚的,他们动不动就抬着孔圣人的像游街。官员们若是去劝,就须得先拜圣人。这一拜之下,腰杆子立刻低了一截,还怎么再去教训学生?

    可若不安抚,他们就一直在顺天府前静坐,吓得知府连堂都不敢坐。

    日日向朝廷要救兵。

    若是一般的平民,派衙役们驱散即可。可这是读书人啊,指不定里面就会出一个阁老或是封疆大吏。

    衙役们怎敢上前?

    一想到这件事情是京阳伯引出来的,顺天府将他恨的要死。

    既然事情是他引起来的,自然应该由他平息。

    于是有数名官员保举京阳伯处理此事。

    京阳伯恨得牙根直痒,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连夜躲到冰窖里,结结实实地冻了一夜。

    第二日流着长长的鼻涕写了封请罪奏折,要求辞官养病。

    永安帝自然从善如流,立刻准了他的奏折。

    这下子,京阳伯算是结结实实地栽了一个跟头。

    消息传到风重华那里,她不由大笑。

    此时八月已过,天气渐渐寒凉起来。丹桂橙红似火,一簇簇红芳金蕊。微风一过,满院清香四溢。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孔嘉言抬头仰望丹桂,面色凄苦。

    听她所吟之诗,嘉善与琦馥不由对望一眼。

    嘉言是衍圣公府的嫡长女,身份尊贵无比。自从随父母入京后,宫中数次召见。袁皇后对她更是赞不绝口,夸她有独孤伽罗之德。

    这可就有意思的多了,独孤伽罗乃是隋朝开国皇后,与隋文帝杨坚恩爱非凡。而且隋文帝为了她虚设六宫,椒房专宠。

    袁皇后此话一出,那些前来求亲的人顿时噤若寒蝉,衍圣公府门可罗雀。

    为了这件事情,孔嘉言一直郁郁寡欢,梅夫人便让次女嘉善与周琦馥一起陪着她出门散心。

    对于她的处境,风重华爱莫能助。

    袁皇后与永安帝失和已不是秘密。

    这些年,永安帝独宠宁妃,待宁妃所生的大皇子更是另眼相看。

    宫里两个皇子明争暗夺,更是满朝皆知。反正现在也没了嫡子,大家都是嫔妃所生,谁也不比谁高贵。只是因为二皇子一直是养在皇后跟前,假充半个嫡子。

    故而朝堂里支持他的声音多了些。

    而大皇子性情敦厚,沉稳正直,深受朝中老古板们的喜爱。

    袁皇后剑指孔嘉言,估计一是想真心拉拢衍圣公,从而拉拢天下的读书人,二是她娶不着孔嘉言也不能让给大皇子。

    果然,自从袁皇后说过此话之后,宁妃再也没在公共场合提过衍圣公府。

    只是永安帝是怎么想的,却没有任何人知道。

    今天头好晕,感觉我这耳鸣是不能好了,天天晕天天眩,耳鸣真可怕。

 第55章谣言

    衍圣公府两位姑娘和周琦馥来小住几日,风重华自然不会怠慢她们。

    提前几日就命人整理了客房。

    孔嘉言虽是心中难受,可是年轻人在一起便是整日嬉戏,再加上其他三人又刻意逗她开心,心情一日好过一日。

    等到梅夫人派马车来接她们时,她还依依不舍。

    几个人便约定等到冬日再来踏雪赏梅。

    孔嘉言更是郑而重之地将头上的珊瑚翡翠簪拨下,放到了风重华手里。

    “一路顺风,到冬天我定扫榻以待,等着你们。”风重华眼眸微动,继而笑了起来,也将一根白玉簪交给孔嘉言。

    女孩子家互送手帕与发簪,便是亲密之意。孔府的姑娘愿意与她亲近,她求之不得,自然不会矫情的拒绝。

    然而到了冬天,两位孔府的姑娘却没来,只来了周琦馥一个人。

    因为永安帝为小衍圣公之子孔闻贤定了内阁首辅解江孙女解舒为妻,她们在家中准备婚事。

    因衍圣公年事已高,所以梅夫人一直领着儿女们在曲阜侍疾。这次也是因为小衍圣公孔希行要回乡,梅夫人才领着女儿进京。

    风重华邀请周琦馥喝桃花酒。

    这是她在清明前后,采集东南方向枝条上花苞初放开放不久的桃花,与枸杞同浸于酒中,而后埋于桃树下,等冬天开坛饮用。

    说是酒,可是并不醉人。纵是喝得多了,也不过微微面红而已。而且桃花酒可活血通络,润肤美颜,所以京中女子人人都爱喝。

    周琦馥饮了一口,顿觉得神清气爽,点点星光从双眸中蹦出,而后弯成月牙。

    “重华,你可真能干。明明比我还要小,却什么都懂。这酿酒的可不是件容易事,可你偏偏就做成了。”周琦馥杏目微闭,久久品味着美酒。

    她是真羡慕风重华的,一个人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而且手里又有大笔的钱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哪里像她,五两银子的月例,日子过得紧巴巴地。

    风重华淡淡一笑,浅饮杯中酒。

    这样悠闲的日子也不多了。

    从入秋开始,安陆伯府那边的人来得明显多了。

    郑白锦甚至还为她准备了数件冬衣。

    无事献执勤,非奸即盗。

    安陆伯府安的是什么心,风重华一清二楚。

    守孝这两年郑白锦怎么不来?马上孝期要结束了,却嘘寒问暖起来。

    莫非这些人真当她傻,当她不懂事吗?

    风重华缓缓向后靠,眉梢挑起慵懒,眸中平静无波。

    雪瓷酒器里,琥珀美酒波光敛滟,晶莹似宝石。她端起酒杯,酒香在鼻端暗浮。

    几缕光线穿过门缝,幻化成繁复朦胧的光点直洒在桌上。她的手指轻轻沿着杯沿打转,粉润指尖若葱,肌如白雪,竟是比这雪瓷还要美上几分。

    周琦馥眨了下点漆双眸:“重华,你明年正月就要守完制了吧?”

    风重华轻笑,缓缓颌首。

    周琦馥不由长叹。

    在老家湖北时,她在周围几个姑娘中也是拨尖的,整日听的也都是赞美的话,就养成了她自傲的性子。

    可来了京城没多久,她就觉得自己根本算不得什么。孔府那两位表姐就罢了,可随便从哪家挑出一位姑娘来看,不仅礼仪比她好,规矩比她好,就连心计也比她强。

    就连这个只比她小了一岁的风重华看起来也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难道,她也得从宫里请一位嬷嬷出来教导吗?

    “重华,你把良玉给我怎么样?只要肯给我,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周琦馥仗着今日吃多了酒,捧着两颐粉润,歪倒在风重华肩头,目光却无比清亮。

    她虽不知道良玉的来历,却知道定是从宫里出来的。

    悯月射月惜花虽好,可是一看就知道是家生奴,根本不像良玉那般的稳重。风重华已经有了一个许嬷嬷,身边却又多了一个良玉,怎不叫她羡慕?

    为了这件事情,她不知求了周太太多少次,可周太太每次都搪塞她。

    风重华知道她喝的有些多了,并没有马上回答。目光瞧着窗外金色日烟下摇曳的雪松,陷入了沉思。

    良玉是汉王世子送给她的,若是她将良玉转手送人,也不知韩辰会不会恼。

    更何况,这送人之事,还得看良玉自己的意思。

    如果她还是想回宫,或者是想回汉王府去,自己就做不得半点主。

    可若不答应琦馥,只怕她会生出恼怒之心。

    她晃了晃杯中琥珀美酒,轻声道:“我并非良玉的主人。”语调虽轻,拒绝之意却极明显,让站在她身后的良玉长出了口气。

    周琦馥并不是小性的人,见到风重华不肯让人,便也不深究,又说起了其他事情。

    “你知道吗,嘉言姐姐说等到贤表哥成亲后,她就回曲阜呢。”

    听到这消息,风重华不由手指一紧。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孔嘉言便是这倒霉的小鬼。

    当初袁皇后与宁妃都有意为儿子求娶她,只可惜袁皇后棋高一着,居然当众点破了。她既然有了意,那宁妃自然再也不敢打孔嘉言的主意。

    可这都半年过去了,为几位皇子选妃选的热火朝天,唯独孔嘉言无人问津。

    仿佛所有人都把这位衍圣公府嫡长女给忘了。

    “若是定了归期,我们还是去送她一送吧。”风重华轻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