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巡抚与韩辰的矛盾已不可调和,而且他的夫人又在总督府受过侮辱。

    此时不与自己站到一条船上,还待何时?

    刘巡抚看着固安伯的目光,脑子里却在想当初太祖皇帝……本朝乃是自辽东发的家……太祖皇帝的高祖起,韩氏一门就镇守九边……到太祖这一代,更是威名赫赫……而太祖的三个儿子中,汉王又得了太祖的衣钵……将九边经营得水泄不通……

    与鞑靼打了百来年的仗,鞑靼越打越弱。

    想来这瓦剌也不足为惧!

    “瓦剌疥癞之疾,何足挂意?今兴十万王师,不愁不平!吾等只需尽瘁事国,行心膂之忧矣。”刘巡抚抖了抖官袍上的灰尘,一派淡然之色。

    “着哇!吾与军门所议甚合!”固安伯抚掌大笑,“军门可愿与某联名上表?请求御驾出征?”

    “什么?”刘巡抚表情呆滞,不明所以。御驾出征?他会被朝中的官员们骂死的!

    “既然瓦剌疥癞之疾,御驾必能马到功还。”固安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方才韩辰在军情室里说过,四位王子失和可以善加利用。只要能找到四位王子其一,许以金银利器,不愁王子们不为朝廷所用!

    到那时,四位王子为争王位自乱阵脚,御驾不过是来做做样子。

    待到朝廷功成搬师之后,岂不是他固安伯名扬天下之际?

    晚八点还有一章,本书已到了收尾阶段,月初就会完结。

 第300章战事开启

 

    ‘轰隆’,天空炸响一道惊雷,天边的黑幕急遽地向着东方压去

    随着这道惊雷,如瓢泼的大雨自天而降。在一瞬间,天地间连成一道帘幕。

    风带着雨星,东一头西一头地在地上乱窜,树枝着了魔也似的用力抽打着屋檐。

    几个丫鬟急忙动了起来,关窗户的关窗户,掩门的掩门。

    躲在屋内,耳听得枝条抽打窗棂的声音。

    几个丫鬟惊得脸色苍白,“这么大的雨?”自打来了宣府,这里晴的多雨天少,丫鬟们还未见过这样的急雨。

    风重华却是面带喜色。

    宣府有城有墙有房有屋,而瓦剌却只有帐篷。雨势这么大,瓦剌不论是行军还是安营扎寨都会受到影响。

    风重华想了又想,派人去叫卫管事。

    卫管事是卫阳和弄影的父亲,自来了宣府之后就负责外院的事情。

    卫管事一到,风重华先是吩咐丫鬟上了姜汤,而后才开口说话,“这么大的雨本不该去唤卫管事,只是有些事情若是现在不吩咐只怕我心难安。”

    卫管事连忙将姜汤放下,双手一拱道:“但凭王妃吩咐。”

    卫管事抬头看了看屏风内的人影。

    屏风后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绰约人影,印在轻纱薄雾的屏风上。幽暗的光线中,身影如画。

    卫管事悚然一惊,急忙收拢心神,脸上的表情更加恭敬。

    “暴雨倾盆,总督府内有农大管家,我并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外面的百姓经不经得住这场雨。我想让你往总督府外跑一趟,看看左右邻居们有没有受灾的。若是有受灾的,就想尽办法帮一把。不管是要钱要物,你只管在帐房里支取。”

    其实,风重华担心的是城中的百姓。可她身为小王妃,最忌讳邀买名声。

    要那么好的名声做什么?做贤王吗?做了贤王还准备做什么?是不是下步就要登大宝了?

    所以上次固安伯夫人和刘夫人劝她派家丁出府时,她才会如此恼怒。

    这两位夫人就是瞧着她年纪小好哄,设了套子给她钻。

    眼见卫管事领命出去了,悯月不由皱紧了眉,“王妃,咱们左邻右舍受了灾自然是要看顾,可若是城中百姓受了灾呢?”

    风重华淡淡抬眸,“自有刘巡抚和一众衙门,我身为内宅之人,管那么多做什么?”

    上次谭夫人请她出面设粥棚,她设了。因为那是谭夫人出面相请的,城中所有的夫人都设了。

    可是这次的事情,若是城中其他的夫人不出头,她也不能出头。

    她能做的,就是给邻居们一点帮助。

    都说暴雨易收,可是这场雨却下了一日一夜也没有停歇。

    第二天早上,眼看雨势依旧没有减弱的势头,风重华有些着急了。

    昨天,派卫管事出门后,卫管事叫了家里的家丁和下人四处帮人修缮房屋。有几处百姓临时搭的窝棚被冲倒,风重华做主将这些百姓安置到城隍庙里。

    可是这雨势丝毫不见减小,城中受灾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

    眼见瓦剌大军就在城外几百里处,若是城中再因为受灾的事情起了民变,那麻烦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她又唤卫阳过来,让他去给韩辰送信。

    韩辰和几位将军也正在为此事担忧,听了卫阳的话后当场拍板,“就由几位夫人出面处理此事。”这样的事情,按理应该由衙门处理更便利。

    可是现在衙门里为了瓦剌大军进犯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现在街面上小偷小摸的事情也不少,都是借着兵乱之际发财的浪荡游侠。

    衙门里抓了不少,也关了不少。

    既然差役们吃紧,就只能请几位夫人代劳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夫人和固安伯夫人气得直咬牙。

    前些日子她们就为了城中的百姓去求见过风重华,可是风重华却将她她们给轰了出去。

    怎么这一转眼,风重华却又挑头帮灾民修缮房屋了?

    “她做得,别人做不得?”刘夫人破口大骂。

    固安伯夫人则是气得直撇嘴,“真是滑得不丢手,连丁点错处都抓不着。”

    城中的几位夫人帮百姓们修缮房屋的消息立时间就传播开来,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待到傍晚时雨势初歇,百姓们见到总督府里真走出了许多壮汉家丁,他们推着小车,小车上有木材和石料。

    百姓们无不欢声雷动。

    一时间,有料的帮料,有力气的帮力气,有钱的帮钱,帮着那些屋顶房塌的百姓修缮起了房屋。

    到掌灯时分,总督府附近的几间倒塌的房屋已经全部修缮完毕。

    若是遇到实在不能修的,也只能先迁到邻居家或是亲友家去住。

    一连忙了数日,城中的百姓算是安置下来。

    然而,城中的百姓也算是看明白了。总督府是出力出钱出料最多,也最不多说话的。谭府其次,剩下的几位不过是嘴上喊喊,一家送了几斤米面而已。

    百姓心中有杆秤,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不是光嘴上说说就相信的。

    后面,再有人说风重华的坏话,说不再有人信了。

    甚至还有人反驳过去。

    “小王妃如此良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许你们如此侮辱?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小王妃身上带孝吗?难道她真的要在孝期生了孩子才能堵得了你们的嘴?说不定你们又会说,她孝期生子不忠不义不孝呢!”

    “是啊,”就有人接了话头往下说,“我看就是有人和总督府做对,不管总督府做什么都不对。施粥放粮,说人家邀买名声;帮百姓修缮房屋,说人家居心叵测。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才算是个好?”

    “恐怕是不管怎么做都不算好!有人就是看总督府不顺心,想除之而后快。”人群中,响起这句骇人听闻的话。

    众人齐齐转头,想要找出是谁说的。可是人群如山,哪里能找得到?

    然而,话题一引开,大家都纷纷议论起来。

    城中的议论很快就传到风重华的耳中,她淡淡一笑,并不理会。

    她担心的,只是城外的战事。

    韩辰已坐镇总督衙门多时了,也不知战事如何。

    虽然每天卫阳都会来向她回颤总督衙门的情况,心里总是不放心。她听说瓦剌知院阿来兵分了两路,一路围了赤城,一路直攻宣府。

    这雨势一停,想必瓦剌就会开始攻城了吧?

    仿佛是为了回应她的想法,半空中响起了一道闷闷的炸雷。

    随着这声雷响,一阵连绵不断的咻咻声在宣府上空响起。

    府里的丫鬟和下人顿时骇得面无人色。

    风重华一时间屏起呼吸,仔细地辩听着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过了有半刻钟,有个小丫鬟面色苍白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鞑子开始攻城了。”

    随着这声呼喊,整个宣府顿时动荡起来。

    从院外不时传来呼儿唤女声,还夹杂着妇人们的厉声尖叫。

    风重华命令家丁爬上墙头观看,只见宣府此时街面上大乱,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奔跑的百姓。

    百姓们从东头跑到西头,又从西头跑到东头。

    仿若没头苍蝇般乱钻……

    风重华深吸一口气,装作没事人似的喝了口茶,问身边的丫鬟,“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悯月等人一时不察,都没回过神来。

    倒是良玉胆子大,偷眼瞧了瞧博古架的自鸣钟,答了句,“已是申时(下午15点)了。”

    风重华目光不由一沉。

    下午攻城?证明瓦剌是准备打夜战了!

    她想了又想,开始有条不紊地吩咐起来,“大家都不要慌,不必乱。不过是场小小的战事,瓦剌很快就会退兵。”她吩咐悯月,“你去找农大管家,让他安排人手加紧内院巡防。府里这几日不论出入都必须要对牌,并且严禁外人进入。”又唤惜花,“你去找卫管事,让他领着家丁在外院巡防,着紧看着墙头和门户。若是遇到有人跳墙头的,不论是谁格杀勿论。”

    她的态度安危,看起来不慌不乱,很快就安定住了府里众人的心。

    看着府里的众人都按她的吩咐去忙了,她留下徐光和陶春说话。

    “小王爷把你们和一众家将留下来,你们可知是为何?”

    徐光和陶春互望了一眼,行了一个军礼,“敢为王妃效死!”

    “好!”风重华微微颌首,坐在上首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两个部将,“我发一道手令,持我手令者可斩尽不听令者。若是在府里看到有人里通外合,背主私逃者,斩!若是有私藏外人者,斩!若是擅开门户者,斩!”

    一连数个斩字,惊得徐光和陶春眼皮子直跳。

    风重华又道:“自今日起,你们便宿在内院。若是内院有人不听你等号令者,尽可斩之!”

    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若是内院乱了,只怕整个总督府都会乱了。

    见到徐光和陶春点头,风重华接着道:“若是,我是说若是,外院与前院失守。你等须尽快接应农大管家和卫管事等人进入内院。而后紧闭门户,死守内院,万万不可在外院与贼人纠缠……”

    “若内院失守……”风重华的眸光突地一黯,“我必不独活,令小王爷受辱!”

    逃?如果总督府破了,那就证明宣府破城了。根本就逃无可逃!她也不可能丢下韩辰自己逃。

    “王妃?”徐光和陶春同时惊呼,“末将纵是万死,也要护得王妃周全!”

 第301章大计将出
 

    听闻鞑子开始攻城,莫嫣吓得脸色苍白。

    瑟瑟发抖。

    听闻这些鞑子最是喜欢皇室之中的女子和妇人,像是北宋的靖康二帝,东京城被攻破之后,被掳走的皇后、妃子和公主多达几百人。

    若是宣府城破了怎么办?

    她是韩辰的侍媵,定然逃不过鞑子的手掌心。

    莫嫣越想越害怕,身子缩成了一团。

    就在这时,她听到院外传来鸣锣关门的声音。

    “这是什么声音?”莫嫣颤抖着问小婢阿宁。

    阿宁凝视静气地听了一会,不确定地道:“许是在关院门?”

    “你出去看看。”莫嫣急声道。

    阿宁福了一福,不带任何迟疑地出去了。

    过了片刻,阿宁回转,“回姑娘,是徐光和陶春率领着家将在巡查门禁,农大管家和卫管事已经分别去了前院和外院……”阿宁将打听到的事情与莫嫣说了一说。

    巡查门禁?莫嫣悚然一惊。

    岂不是说风重华要准备将几个院落的门禁全部封死?

    莫嫣顿时怒了!

    韩辰不在,风重华就敢这样自作主张封禁门户?难道风重华就不准备管前院和外院的那些人了吗?

    在京城时,农大管家对风重华忠心耿耿,就是这样回报农大管家的?

    不行!她不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要挽救农大管家的性命!她要去前面,找到农大管家,请农大管家领着所有的人回到内院。

    可是,她刚刚站起身,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咻咻连响。

    然后就在天空看到数枚燃着的火箭。

    莫嫣尖叫一声,吓得坐回了椅子间。不过几息的时间,她就看到邻居院落里升起了冲天的烟火,紧接着传来尖叫声和咒骂声。

    莫嫣吓得瑟瑟发抖,半步也不敢动。

    直到过了一会,她又叫过阿宁,“你到前面去看看,把农大管家请过来。”

    “是。”阿宁虽是不解,却依旧按着莫嫣说得去做。

    见到阿宁就要出去,莫嫣突然道:“顺便再叫几个护院过来。”她住的地方是颍川堂的后罩房,就与风重华的卧室隔了一个走廊和花坛。

    在她看来,要几个护院进后罩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自己毕竟是韩辰的侍媵,叫护院保护她这是应有之题。

    可是万没有想到,阿宁刚刚出了后罩房就被人给赶了回来。

    “你说什么?”莫嫣脸色煞白地看着阿宁,“你连月亮门都没出去?”

    颍川堂的的正房两旁是耳房,耳房的旁边有穿堂,穿堂后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往东可以去往后院,往西是个月亮门通向后罩房。

    现在,这个小庭院中间有几个护院家将,阿宁刚走到这里,就被护院们客客气气地请了回来。

    “他们怎么敢?”莫嫣气得心头火起。

    她可是韩辰的侍媵,陛下御赐的侍媵。这些护院怎么这么大的胆?而且他们可还是老军士之后。

    老军士的后代不帮着她,居然听风重华的话?

    莫嫣越想越气,恨不得现在就去找风重华把理讲清。

    而此时,风重华正坐在檐廊下安排事情,方太太和洪哥儿有些惊惶地坐在她的身边。

    “各院人手一定要安排妥当,尤其是下人的居所,”风得华声音沉稳,令院中所有的人都心神大定。

    方太太听完风重华的话,连忙道:“方才王妃去接我们时,我就已经院中所有的人都撤了出来,我们奇芳阁就不用安排太多人手了。”

    风重华点了点头,“难得太太大度。”她又道,“纵是如此,巡查的人也必不可少。免得有人趁着院中无人,生出什么不该生的心思。”方家乃是大户,方太太娘家也是名儒。

    院中少不了一些好东西,风重华怕有人趁乱行窃。

    方太太感激地看了一眼风重华,就不再说话了。

    风重华就又开始分配起各人的职务来,院中的下人纷纷领了令,自去忙碌。

    虽是在战时,可是总督内却没有一丝乱象。

    就在这时,只见到天空中响起接连不断的咻咻声。

    这是瓦剌准备强攻的信号。

    风重华猛地站了起来,看着城门处的方向。

    韩辰今日在城楼上……

    城里城外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兵刃相交,血肉纷飞。

    风重华站在总督府内,都可以听见外面的厮杀声。

    方太太担忧地看着火光升起来的地方,“不是说瓦剌人不善攻城吗?怎么会打得这么厉害?”

    风重华抿唇不语,心中却在想着前世的事情。

    前世,她对朝廷大事一向不闻不问,知道的也少。她只从叶宪的口里听过韩辰驻任辽东之后,压得鞑靼不敢抬头。

    前世,瓦剌的仗是谁打的?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她只记得仗打败了,然后大梁朝对瓦剌割地称臣,永安帝的身体也是从兵败之后渐渐地不好起来。

    如果这一世,韩辰也败了?

    风重华紧紧咬着唇,双眉紧皱。

    穿堂附近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莫嫣的声音在穿堂附近响起。

    “我一番好意,怎在你口中就如此的不是?”莫嫣的声音即尖且利,而且还带着一丝恼怒,“你们这些人,莫不是看着小王妃年纪小就欺负她?什么眼见瓦剌围城怕城不安稳所以才要紧闭四门,莫不是你们这些人假传小王妃的意思?小王妃是何等样的人,又怎么会放着外院前院的人不管,让他们白白去送死……”

    听到莫嫣这样说,风重华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什么叫她年纪小?什么叫她让前面的人白白送死?

    就连旁边的方太太脸色都不好起来。

    这个莫嫣,实在是很没有体统!一个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