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在京城中的种种,好像都化为了昨日烟云。
只要看到百姓们笑,他心中就欢悦。看到百姓们哭,他就难过。
不过,这也坚定了他要跟着韩辰走下去的决心。
只有跟着韩辰,他才能活得像个人。
粮价一天天的暴跌,每跌一次,都如同要了这些粮商的命。
眼见粮价就要跌破三两银子。
那些赔得倾家荡产的商人终于坐不住了,九边不能卖粮,他们还可以到山西山东卖!更可以越过关外,卖给瓦剌和鞑靼啊!
哪里想到,他们进宣府易,想出宣府却难上加难。
宣大总督府张贴出慰民告示,因近日边关不稳,为保百姓安全,近日严禁车辆出城。不仅如此,告示上还贴心地说了几句,城外有马贼滋扰,诸位出入要极为小心。
看到这份告示,所有粮商的脸色都变了。这是要把他们摁死在宣府的节奏啊?
这可怎么办?商人们全都急了!
纷纷涌去找刘巡抚拿主意,谁能想到先前还跟他们一条心的刘巡抚,在刘公子被打了一顿之后突然跟变了个似的。
不仅斥责了他们随意涨价的行为,反而命令家人的铺子一定要降价,不仅要降价还得降到和总督府卖粮一样的价格。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所有的粮商全部傻了眼。
二两一石!
这让他们怎么活?
“他们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呗?”风重华吃了一个桃子,就着丫鬟端来的水盆净了净,“当初他们将粮价涨到九两时,可曾替百姓们想过?百姓们怎么活?”
“就是。他们先前不顾百姓的死活,现在谁会顾他们的死活?”几个大丫鬟随声附和。
在粮价暴跌的节骨眼上,京城那边传来消息。
说是武定候向永安帝请求,要替自己的儿子袁世子求娶衍圣公府的次女孔嘉善。
知道这个消息,风重华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扔出去。
“这个武定候,是没完没了的决意要逼死承哥儿是不是?”风重华气得指尖发颤。
孔嘉善与袁承泽两心相悦,却无法在一起。
若是永安帝真答应了武定候的请求,孔嘉善这辈子岂不是就毁了?
袁世子能是什么好货号?小小年纪就调戏父妾,逼得一尸两命。
不行,她不能让这件事情成真。
想到这里,她换了身衣服,准备去总督衙门找韩辰。
哪里想到还未走到垂花门,就看到韩辰急勿勿地回来。
第291章夫妻吵架
韩辰见到风重华穿戴整齐,不由一愣,将她拉到一旁,道:“京里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风重华也是一愣,而后醒悟到韩辰说的是孔嘉善的事情,“刚刚听说,正准备去找你。”
夫妻俩对望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如果是以前的永安帝,风重华敢保证他绝对不会同意。可是现在袁雪曼在宫中,对永安帝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变得巨大。
风重华害怕永安帝万一哪天脑筋不对劲了,真把孔嘉善许给袁世子。
“嘉善和承哥儿的事情要早些定下来才好。”既然两情相悦,干脆就成亲好了。
也免得这样两地相思,几天一封书信。
“这件事情不能急,我们得慢慢地想办法。总之也不是今天的事情,我先把粮价的事情处理好。歇一夜,明儿再说这件事情吧!”韩辰委实头痛。
他的消息是京里的汉王派人送来的,而风重华得的消息则是孔府的大姑娘孔嘉言传来的。
孔府的意思很明确,宁可让孔嘉善抱病而亡,也绝不可能嫁入武定候府。
而且,以孔嘉善的烈性,说不定她真的会弄出自尽的事情。
到那时,就遗憾终身了。
风重华此时后悔死了,前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和这些亲戚多走动呢?害得她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孔府的两位姑娘到底嫁给谁了。
夫妻俩人在一起用了晚膳。
用膳时,韩辰看了看莫嫣已经消肿的脸,“王妃这些日子身体不好,你以后就留在这里服侍王妃用膳吧。”这两天,是风重华的小日子。
别人家都是妾室服侍主母用膳,等到主母用完之后才可以退下。
若是碰到主母苛刻了,用膳食之后就会命令小妾捶腿捏背。这样一天下来,小妾根本连喝口热汤的工夫都没有。
像风重华这样的主母已经是很难寻了。
她不仅没有为难莫嫣,反而让莫嫣自己去用膳。这样的待遇,只有生育过子嗣的小妾才可以享用。
既然莫嫣不觉得这是恩赐,那就让她服侍好了。
韩辰的一番心意,到底也是白废了。莫嫣一听到韩辰让她服侍用膳,喜得面色微红,一双眸子烂若明珠,瞬也不瞬地看着韩辰。
风重华垂头低笑,心生叹息。
莫嫣这样的人,极好相处。像袁雪曼那样的,才是一个大杀器,听说她在宫里逼得宁妃几乎没机会在永安帝面前露头。
每次宁妃去拜见袁皇后,都会攒一肚子气回去。
可是在永安帝那里,袁雪曼却又是一个识大体懂进退的好妃子。
这才是真正的对手。
像莫嫣这样,根本就用不着她费多少心思。
不知为什么,风重华却想起了风明薇,风明薇与莫嫣是同样的人。
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却时时掉进别人的陷阱。看不出来谁对她好,谁对她坏。
前世的时候,不论她如何帮风明薇。风明薇对她,都是态度恶劣。
风重华摇了摇头,将前世的事情抛到脑后。
看到风重华神色不太好,韩辰关切地问她,“怎么了?”
风重华摇了摇头,“想起了一些旧事。”
韩辰‘哦’了一声,随手挟起一块糖醋排骨,“尝尝这个,你这两天身子不好,是该好好补补。”
风重华就着韩辰的筷子尝了一口,“不错,还挺好吃的。”
见到风重华喜欢吃,韩辰不由欢喜,“赏!”
莫嫣攥着帕子,眼睛死死地看着风重华,几乎要将上嘴唇咬出一道红印。
然而,韩辰却是连往她这里看都不看,满心满眼的只是风重华。
现在不一样了!以前韩辰哪里这样对过她。
她想起那个温柔的韩辰,那个看到她会柔柔笑着的韩辰,泪水止不住的就想要往下落。
幸好及时忍住,才能没在餐桌前失仪。
她攥紧帕子,惴惴不安地看着韩辰。她失仪了,韩辰难道就没有看到吗?
训斥一句也是好的啊!
可是他的眼,为什么只停留在风重华那里?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果爱你是错,那我宁愿错一万年!莫嫣心中无声地呐喊。
风重华却已经笑出了声,吩咐良玉看赏,“难得今日厨子做的菜我和王爷都喜欢,看赏。”她又指了指只动了几筷子的糖醋排骨,“一会这个给方先生和方太太也送去一份。”
良玉抿唇而笑,“是。”
风重华又和韩辰说话,“后日谭夫人要为宣府总兵聂英与聂夫人送别,她前些日子来已经给我下了帖子。”
韩辰微微地笑,知道风重华很是抬举谭夫人,就道:“即是下了帖子,那你就过去一趟。”
莫嫣的手紧紧握了一下,刚刚不是说身体不好吗?怎么这会又要出门?
“好,那我后日就和方太太领着明怡一起出门做客。你中午要是不想回府,就在衙门里对付一下。等我回来,给你做羹汤喝。”
很是家常的夫妻话,却听得韩辰心中一暖。他忍不住往风重华身边挪了挪,笑着道:“瞧你这样子,恨不得出门的时候拿根绳子把我拴了,走哪跟哪!”
“瞧你说的!”风重华白了他一眼,“你是汉王府的小王爷,谁敢拴你?再说了,我就是拿绳子拴,你愿意?”
“怎么不愿意?你没见我正等着呢。”韩辰将手伸到风重华面前。
莫嫣听着他们夫妻逗闷,眉头不由皱紧。堂堂汉王府的小王爷竟然跟个市井下人一般逗着妻子玩乐,体统何在?身份何在?威仪何在?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转头。却见到满屋的丫鬟下人都是笑吟吟地垂着头,竟都是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她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出声,“小王爷,这道翡翠白玉汤,您要不要尝尝?”说着话,她伸手盛了一碗汤,双手平举着呈到韩辰面前。
韩辰正和风重华逗趣逗得高兴,冷不丁地被莫嫣打断,只觉得心头一股无名火起,“出去!”
“什么?”莫嫣猛地抬首,愕然无比。
韩辰转过头,连看都不想看她。
世间的男人都喜欢被人仰慕,可是这种仰慕也要分身份。莫嫣原本就是汉王府的家奴,纵是被汉王妃养着,在他心中依旧是家奴。自古以来做主子的,有几个能对家奴升起尊敬爱怜之心?不过是任打任杀的东西物件罢了。
更何况,一个家奴,竟然想干涉主子?
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出去!”韩辰断喝。
一刹那间,莫嫣的脸色骇得发白。她哇的一下哭出声,踉跄着奔出餐室。
“没一点规矩!”韩辰气得掷了筷子,“算个什么东西?竟叫我看起来她的脸色来?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她早早送人完事。”他转头看向风重华,“你也是,怎么管的家?竟叫我看个家奴的脸?传出去我岂不是要被人笑死?赶紧的把她给我处理掉!”
“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熄熄火,纵是我有千般不是,仔细气坏了自己的身体。”风重华哭笑不得,站起身安慰韩辰。
她知道,韩辰这段时间为了粮价的事情整夜整夜睡不好。前几天起床时,良玉溅了一点水到他鞋上,他立时黑了脸。
吓得良玉跪了半天才敢起身。
心里积了几天的火,只要被人一点就会爆炸。也幸好韩辰这火是发在家里,没叫外人瞧见。
“也就是你好说话,若是换了旁人?”韩辰瞪了风重华一眼。
风重华皱紧了眉头,一双好看的杏眼盛满不满,“怎么是我的错了?难道不是你们男人要求女人要贤淑,要不嫉妒,要对妾室好吗?我对妾室好了,又怎么了?难道你要求我整日虐待她?这才是满了你的意思?”
“她蹬鼻子上脸给我脸子看,你这叫治家有方?将来有一日小妾骑到我头上,我是不是还得感谢你?”韩辰‘啪’的一下拍了桌子,“怎么?我还不能说你了?小妾说不得,我连你也说不得了?”
“你说话就说话,拍桌子砸做什么?”风重华也站了起来,丝毫不示弱,“声音高就有理吗?”
见到他们夫妻居然吵架了,屋里的下人俱是愕然,惊讶地望着韩辰与风重华。
站在餐室外的莫嫣则是伸长了脖子,仔细地听着餐室里的动静。
过了一会,就见到韩辰气呼呼地自餐室中走了出来。
莫嫣吓得一激灵,连忙裣衽一礼。
韩辰哼了一声,大踏走地走了。
餐室里,隐隐约约传来哭泣声。
小王爷与小王妃居然吵架了,消息一传出,整个府里的气压顿时低了起来。
所有的人不论是走路还是做事,都是静悄悄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后来再一打听,原来是因为莫嫣给小王爷脸子看,小王爷这才冲着小王妃发的火。
整个府里的人,顿时都怒了。
韩辰好像是气得狠了,夜里根本就没回来,而是在总督衙门里过了一夜。
又过了一日,风重华强装出一副笑脸,带着方太太和风明怡去了谭夫人府上。
谭府的宅子与总督府相隔并不远,风重华为了省事,就坐的轿子。到了谭府一看,这是条大不大的巷子,巷子两旁植了许多松柏。松柏掩映下,几户人家的大门若隐若现。
郁郁葱葱的松柏遮挡了炎炎夏日,让人一进巷子就感觉到了凉意。
风重华扶着悯月和良玉的手臂下了手,就看到谭夫人与雅站在垂花门前。
“见过王妃,”谭夫人与雅齐齐地行了礼。
第292章谭府争执
谭府待客的地方是三间抱厦厅,坐落在后院的池塘边。池塘边有一座水榭,水榭旁就是暖房花圃,暖房上盖了一层明瓦,从里面看起来光线极好。
风重华等人就坐在抱厦厅二楼,二楼是一个的平台。
一眼望过去,谭府的后院草木扶苏,山光潭影。垂柳在风中飘飞,景致十分优美。
“好园子。”风重华忍不住赞道。
“不敢入王妃法眼。”谭夫人呵呵地笑,嘴是虽是谦虚,面上却微有得色,“我这园子怎比得上总督府后院?太后治园之术天下闻名。我也听说王妃的娘家舅母亦是一个治园大家,整出来的园子在京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王妃您能夸我这宅子一句,以后我这宅子说不定就沾了王妃的光,将来的价格能疯涨呢。”
风重华浅浅一笑,“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太后她老人家会治园,可并不代表我也会治园。万一谭夫人的宅子没涨价,可不能怪我!”
“哪能呢?”谭夫人笑着将一枚通的苹果递到风重华面前,“王妃您尝尝,这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风重华笑着接了,而后交给悯月。悯月用银刀削了皮,又切了小块,才又重递到风重华面前。
“不错!”风重华赞不绝口,又将盘子递给方太太和风明怡,“方太太和五妹你们也尝尝。”
万全右卫参将何尚凝的夫人坐在谭夫人的下首,看着谭夫人与风重华说话。
眼睛微微眯着。
刘昌嗣巡抚的夫人刘夫人就坐在风重华身边,可是风重华就只当没看到似的,只顾着与谭夫人说话。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傻子,立刻看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看样子,风重华是决意和刘夫人翻脸了。
几位夫人各自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巧妙地藏起了自己的情绪。
宣府总兵聂英在固安伯到任之后就会携家人返京,这次的宴会是谭夫人挑头送别聂夫人的。
谭夫人与聂夫人私交甚好。
“可是定了日期?”风重华问聂夫人。
聂夫人极少与风重华说话,看起来有些拘束,“宣府与京城也不太远,我们就想着等固安伯来了之后,再选一个日子。”聂家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
走之前肯定要先处理好这边的宅子。
不过现在大战在即,再加上宣府粮价不稳,他们的宅子卖了好久也没卖出去。
谭夫人瞪了聂夫人一眼,觉得她是真的不会说话。
这不是明摆着在埋怨固安伯来得太急吗?
可是聂夫人的话已经说出来了,她也不好再堵回去,就只好从旁补救,“咱们这九边的粮价也不知什么时候会降下去……”
一提到粮价,几位夫人的心思都提了上来。
只有刘夫人,偷偷地看了一眼风重华。
万全都指使挥使丁奈的夫人丁夫人双手合什,“阿弥托佛,希望这粮价早些降下去,也免九边百姓受苦。”
刘夫人瞟了一眼谭夫人,笑着道:“谭夫人就是心善,你家那粥棚这些日子可是活人无数啊。”
谭夫人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刘夫人,“夫人说差了,这粥棚可不是我的。而是王妃想出来的主意,我不过是个干活的人罢了。我家又没有粮铺,我上哪里弄这许多的粮食?不过是托着王妃的金面,从总督府里和几个大户人家的家里赊来的。”
刘夫人被这句话噎了一下,半天都没接上来。
刘家有粮铺,这次九边粮价上涨就有刘家人的影子。
所以,刘公子才会这么恨韩辰和风重华,才会在外面讲他们的闲话。
而谭家和刘巡抚家也有仇私,刘家为了贪图谭家的暖棚,挑唆着总督的下人强买谭家的暖棚和果园。
所以谭夫人见到刘夫人,几乎上就不怎么说话。
这次她虽是给刘夫人下了帖子,却根本没想到刘夫人会来。没想到刘夫人不仅来了,还领着女儿刘月儿和儿。
不得已,谭夫人只得让女儿雅去陪刘月儿。
不一会,谭夫人请的戏班子就唱起戏来。今日唱的是《牟尼合》写得梁武帝之孙萧思远与妻荀氏、子佛珠的离合故事。
戏班子一开唱,算是化解了几位夫人之间的尴尬。
风重华坐下来,静静地品着戏里的唱词。方太太也是一个爱听戏的,锣鼓一响起,就投入了十二分的心思。
风明怡虽是年纪小,此时也在风重华身边规规矩矩的坐着,半步不敢行差踏错。
她刚刚看到,有个陌生的小丫鬟在给她身边的良辰使眼色。好像想让良辰过去的样子,良辰装做看不到。
小丫鬟叫了几次,风明怡身边的丫鬟都不理会。
刘月儿的脸色一变。
今日带着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