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缺的就是一场大胜,只要与瓦刺的这一仗打胜了,他就可以慢慢积蓄力量。
现在等的,也不过是看永安帝何几立太子罢了。
这时,外面有丫鬟回报,说是莫嫣求见。
风重华摆手令丫鬟下去,斜睨着韩辰,有种被宠溺坏了的娇纵之感。韩辰看着她,不由就想起风重华数次拒绝他的情景来。
他笑着拉过风重华的手,然后再用力将她拉入怀中,用力在怀中揉了一下,“好了,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一个,你还不明白?”
心爱的人吃你的醋,这种感觉原来如此美妙?韩辰巴不得风重华天天如此。
风重华今日才梳的发髻差点被他揉坏,气得打了他一下,“那谁知道,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虫?”
韩辰恍然大悟,“原来娘子是想看我的心?”说着话,他做了一个掏心的手势,然后嘴里发出‘嘭嘭’的心跳声,“你瞧,这心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
风重华就大笑起来,轻轻打了一下韩辰的手。
在韩辰面前,她是越来越放纵了。有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冲着韩辰撒娇。而有时,她也会像个孩子似的腻着韩辰,故意与韩辰反着来。
莫嫣挑帘进来时,看到的就是他们夫妻二人相对而笑的画面。
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见过小王爷,小王妃。”莫嫣如同插蜡也似的行了一个福礼。
韩辰连看都没看她,顺手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倒是风重华点了点头,“来了,坐吧!”
莫嫣看了毫无反应的韩辰一眼,轻轻咬了下唇。
“宣府的天气虽是比京城凉些,到这个季节也开始热了。你院子里的冰可够?”风重华笑吟吟地命人给莫嫣端了杯茶。
听风重华问话,莫嫣忙站了起来,“回小王妃的话,尽够了。感谢小王妃的厚爱,自来了宣府,院子里什么东西都没缺过。”她院子里的东西确实没缺过,不管她喜不喜欢风重华,在这一点上也是不得不服气的。
就连刘月儿去她院中玩,也对她院中的摆设很是羡慕。
说她院中的摆设就连一些大家闺秀都比不过。
可是,院中的摆设再不缺,谁又能知道她的心?她要的,只是韩辰而已。
可是……
莫嫣咬着唇,看着风重华裙角边的缠枝花纹。明明正在服着丧,却穿这样的衣服,好吗?
可是,小王爷却如同没看到似的。
莫嫣一双眸子转了转,“下个月,就是家母的忌辰,因远离京城无法祭祀。所以想在后院烧些纸钱,特来向小王爷和小王妃禀告。”
风重华就看了韩辰一眼,眼睛不由往莫嫣身上落去。
莫嫣今日穿的分外素净,一件淡杏色的长袄,上面绣了几朵腊梅,下身配了条浅绿色的裙子。发间别无装饰,只簪了跟白玉兰簪。
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一株刚刚盛放的白玉兰,清香溢远。面上带着怯怯的笑意,似芙蓉泣露,似蔷薇含泪,令人心生保护之感。
她抬起头,几番偷眼看韩辰。在与风重华目光接触之时,面有绯色。
风重华似笑非笑地看了韩辰一眼,韩辰则是用无辜的目光回望。
“即是忌辰,就去城外的寺庙做场法事吧!”她转头与悯月说话,“给嫣姑娘支五十两银子。”做场法事五十两尽够了。
听了这句话,莫嫣几乎要泪如雨下。她猛地眨了眨眼,强自忍住,“多谢小王妃!”
有哪家的妾室过得像她这般的生活,连在府里给母亲烧纸都不能?
给五十两银去城外做法事?难道风重华就不知道现在城外多乱吗?
她知道,风重华就是想让她死在城外的乱民手中。
这样的话,就无人与风重华抢韩辰了……
想到此,她脱口而,“现在城外极乱,那些乱民……”她猛地闭嘴,有些惊慌地捂住了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还请小王妃责罚。”
“你又没错,我何须责罚你?”风重华淡然一笑,自桌子上的碟子中取出一颗酿梅,轻轻咬了一口,“即是怕城外乱,留在府中就好。只是后院中尽是花草树木,你烧纸时要多看着些。天干物燥的,不要引起火灾。”
莫嫣咬着唇,吃惊地看着风重华。
一会让她去城外,一会让她在后院烧纸?不管怎样都是风重华说了算。怎么一转眼就把失火的罪名扯到她身上了?
想到此,她忍不住开口。
此时,韩辰站起了身,“衙门里还有事,我就先走了。若是我回来的晚上,晚膳不用等我。”
风重华笑着点头,起身送韩辰出门。
莫嫣怔了怔,连忙侧身让在一旁。
第286章给个交待
夫妻俩人一路说着话,一路往垂花门外走。
正好碰到了刚从外面回来的袁承泽。
“辰哥嫂子这是往哪里去?”袁承泽施礼道。
“去衙门里看看,你这是从哪里回来?”韩辰笑着问道。
袁承泽就胡乱编了个借口。
眼看着袁承泽往云林斋的方向去了,韩辰轻轻地摇了下头。
从出了那档子事后,袁承泽整个人都与以前不一样了。
可是有些话,他也不好说得太过明白。
风重华也是有些戚戚然,低声道:“前些日子,我收到了嘉善的信。”梅夫人前段时间曾看中了一个人,只可惜被孔嘉善以死相逼,梅夫人这才不得不暂时熄了这个心事。
可是这几天,武定候府突然与衍圣公府的走动多了起来。
“你说什么?袁义兴想替陈氏的儿子求娶孔二姑娘?”韩辰数声冷笑,敛了笑容。
陈氏好大的胆子,先是害了袁承泽,现在又想抢走袁承泽的心上人?
“要想个法子才好!”
韩辰转首,“怎么,你有法子?”
风重华先是点头,而后是摇头,“我也是没想好。”
“若是想好只管去做!”韩辰拍了拍风重华的手。
“我知道!”风重华含笑颌首。
又陪着韩辰往前院而去。
将韩辰送到前院的马房,才与韩辰分别。
风重华领着婆子丫鬟们刚走,院角处转出一个人的身影来。
“为什么?”莫嫣喃喃自语,神色有些恍惚。
她为韩辰做了那么多,心里眼里只有韩辰一个,为什么韩辰却连看都不看她?
她就在俩人身后不远处跟着,却没见韩辰回过一次头。
自己哪里做错了?又哪里做得少了?
论情,自小长在汉王府的她,与韩辰青梅竹马。论理,这些年她没少为韩辰流泪。
为什么?
看着韩辰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外,泪水终于如瀑般落下。泪水,顺着她白皙的面庞缓缓落下,在地上摔成了无数的晶莹。
站在莫嫣身后的小婢阿宁,轻声叹了口气。
“姑娘,小王爷走了,改日再说吧!”姑娘哪里都好,就是一双眼被蒙蔽了。
难道姑娘看不到吗?小王爷眼里心里只有小王妃一个!
若是姑娘好好服侍小王妃,未必没有出路。为什么总是要与小王妃做对呢?
然而,莫嫣若是能被劝醒,也就不是莫嫣了。
听到刘月儿派人来告诉她,说刘公子被人给打了的事情时,莫嫣吃了一惊。
她打小就认识袁承泽,所以一听别人描绘打人者就立刻知道是袁承泽打的。
袁承泽为什么要打刘公子?俩人间能有什么仇怨?
再听到刘家的人将雅间里的情况描绘一番时,莫嫣心中一动。
袁承泽曾父妾,为此才被赶出了京城。难道说,是为了两个妓子和刘公子打起来了吗?
想到此,她有些坐不住了。
收拾一番后就去了前院。
这一等,就等到月上柳梢,差点喂了蚊子时,才看到有两盏灯笼由远而近。
“小王爷!”莫嫣抢步上前,冲着韩辰行礼。
“是你啊?有事吗?”韩辰虽是说着话,脚下却不停。
莫嫣犹豫了一下,紧走几步跟上了韩辰的步伐,“小王爷可知,今日宣府出大事了!”
“哦?什么大事?”韩辰终是停下了脚步,一双眸子在灯笼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莫嫣就将袁承泽与刘公子打架的事情说了一番,又将自己的理解也夹杂在内,“我得了消息就立刻在前院等着小王爷,生怕别人给您误传消息。”莫嫣对袁承泽很是不齿,一个能与父妾勾搭的人,能会是什么好人?
韩辰诧异地看了莫嫣一眼,然后轻嗯了一声,“知道了,我回头找个人问问。”
怪不得今日见袁承泽时,他的表情有些不对劲,原来是和人打架了?
韩辰并不把打架当回事。
他只是有些气愤,刘巡抚今日见到他时却连一句改样的话都没有说。外面的事情,捅到后宅里算什么事?
而且,居然还是捅到莫嫣这里。
怪不得刘巡抚能养出刘公子那样的儿子,只怕自己也是个拎不清的。
见到韩辰急勿勿地走了,莫嫣不禁目瞪口呆。
难道韩辰就不想知道袁承泽是为什么和人打架的?刘巡抚那里生不生气?准备如何处置?怎么还不等她说完就走了?
韩辰的脚一踏入颍川堂,就觉得心平气和。
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风重华正在上房里和悯月良玉她们几个摆弄月季花。
“……上次陆氏来我听她说过,说是从大秦那边有个传统,会将月季种成拱门形状。咱们今年试试,看能不能种成个拱门……”
然后就听见射月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这可难办了,奴婢没见过拱门的样子啊!”
“哎呀,你好笨,拱门不就是月亮门?”良玉咯咯直笑。
“呸,就你知道?哪哪都少不了你!”射月放下手中的东西,撵着去打良玉。
几个丫鬟看着良玉和射月一追一逃,都跟着笑了起来。
风重华御下并不严厉,对于几个大丫鬟几乎可以称得上放纵。不仅是月例高,就是吃穿的待遇也比别家府上要高好几个等次。
曾有人说过,风重华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比官宦人家的姑娘都要养的精细。
悯月、射月、惜花三人在前世都是陪着她吃过苦的,这一世风重华早就打定主意要好好对她们几个。
弄影是没有办法补偿了,风重华只能偷偷转给她一个铺子。
风重华发过誓,将来她身边的这四个大丫鬟,都要过上琼珠姑姑那样的日子。琼珠姑姑就嫁得极好,丈夫对她好,儿女。如今俩人在外地为官,小日子很是潇洒。
听着上房里传出的笑声,韩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柔和起来。
这样的日子,就是他想让风重华过的日子。
让风重华忘了以前所有的磨难,忘了自己痛苦的身世。永远快乐,永远安宁。
韩辰定了定神,帘子进了屋。
几个大丫鬟连忙冲着他行礼,风重华更是连声吩咐丫鬟们上茶。
“不忙。”韩辰大踏步地走到风重华面前,然后挨着她坐了下来,“用过晚膳了吗?”
“还没!”风重华看着他笑,“准备等你一起回来用呢。”喊了丫鬟们在暖阁摆晚膳。
韩辰不悦地刮了刮她的鼻子,“不是说过让你先用吗?不用等我。”
“你是一家之主,你不回来,我怎么好先用膳?”风重华故意装傻,和韩辰胡搅蛮缠。
韩辰失笑,“既然我是一家之主,走之前我让你先用膳,你怎么不听?”
结果俩人就为了这件事情你来我往地说了半天,直到丫鬟们过来说碗筷已经摆好这才罢休。
坐在暖阁中,韩辰看着风重华给他盛饭。
“粮价的事情,你准备几时解决?”固安伯听说已经在路上,不日就要到达。在他来之前,粮价必须回落到二两左右。
韩辰吃了一口碧梗米,米味香甜,看着妻子杏眼桃腮,肌肤胜雪。
不禁笑了起来,“你说,我如果借助马家的力量从漕运上往九边运粮如何?”马思远的妻子陆氏其父是漕帮的帮主。
“只是这样一来,恐被人弹劾。”漕运本就是为国运粮,私人不得参与。若韩辰借助这个力量,恐尾大不掉。
马家与陆家明显是想找一把保护伞。
若是韩辰不能保护他们,定会转眼翻脸。莫看商贾地位低贱,翻起脸来也够官员们吃一壶的。
韩辰笑了笑,“山东山西去岁大灾,救灾的赈济粮全部走的漕运。可是这些粮食最终却有多少落在灾民手中?我拿了,百姓们多少还能落点,若是我不拿,岂不是便宜了那些囊虫?”韩辰越说,面上的表情越是冷峻。
风重华端起羹汤喝了一口,“有些时候,小心为妙。”外面的事情,一向是韩辰说了算。
韩辰点点头,“我知道。”
至于风绍元想的所谓妙计,韩辰与风重华并不准备启用。
人在什么位置,就决定了他能看到多少东西。风绍元一个小小的粮官,无非就是听从粮商的摆布?
等到再过几年,也许他想起曾为韩辰出的计策,只怕会笑出一身冷汗。
与此同时的巡抚衙门中,刘嗣昌巡抚看着已哭成泪人的夫人和女儿,恨恨地骂了一句:“竖子!竖子!”
刘夫人痛哭失声,“我统共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被人打成这个样子!还在街上……”说到这里,刘夫人哭得更厉害了。儿子被人地在街上游街,叫他以后还怎么做人?
她恨不得杀了袁承泽!
“爹爹!”刘月儿抹了抹眼泪,“纵是哥哥做了错事,那也该有父亲管教,岂有被外人如此羞辱的道理?以后我们刘家的门面还要不要?以后母亲与女儿还敢出门吗?”
小女儿儿和庶女刘容儿不敢出声,只是跟着哭。
刘巡抚气得更狠了,“不要哭了,此事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待!”
“老爷,”刘夫人拿帕子捂住脸,“老爷不是要给我们交待,而是要给刘家的列祖列宗一个交待?我们刘家的独子被别人打了,又被人这样羞辱,将来我死了如何有脸去见祖宗们?”
刘嗣昌巡抚攥紧了拳头。
第287章什么交待
然而,刘昌嗣巡抚想要教训袁承泽的想法终究落了空。
第二天他刚刚到了巡抚衙门,守门的门子就告诉他汉王府的小王爷、九边的宣大总督有请。
韩辰身为宣大总督,是可以召巡抚过府议事的。
等刘巡抚整理好了仪容,在总督衙门里见到韩辰时,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刘巡抚大总督衙门的退思堂中,将一盏茶从浓喝到淡,从淡喝到无味,也没等到韩辰要见他。
“抱歉,公务烦忙,劳军门多候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像韩辰这样的皇室子弟。
刘巡抚看着坐在上首的韩辰,不知为什么心中的火气全都消了。
“九边粮价疯涨,我心甚忧,不知军门可有良策分忧否?”韩辰命八斤给刘巡抚换了盏新茶。
刘巡抚微微一笑,却并不多话。
做为一个政客,做为并不掌管宣府钱粮事宜的巡抚,这件事情并不需要他多言。
更何况,他家中也有铺子参与了此次涨价。能赚钱,为什么不做?
再说了,韩辰愿意高价收低价卖,那是韩辰的事情。韩辰是宣大总督,本来就是督导钱粮,找他这个巡抚问计应该是计穷了吧!
不见兔子不撒鹰!韩辰没向他许诺好处,他会出面吗?答案不问可知。
好在韩辰也并没有准备真正的向他问策,见到刘巡抚不愿说这件事情,就转到了别的话题上。
“最近城中因粮价飞涨,多了许多灾民。城中的治安,要多劳军门费心。”韩辰莞尔一笑。
一听到说起正事,刘巡抚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他坐直了身子,“下官也正想向王爷禀告此事!刁民加多,城中防卫必然紧张。依下官之见,不如将这些刁民全迁到关外,然后令其自生自灭即好。若是留他们在城内,只管到处滋生事端,扰得那些良民不得安宁。”
韩辰放在扶手上的手,猛地一紧。
《诗经小雅北山》有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的臣民,不论是何姓,不论是善良百姓,不管是灾民乱民,都是陛下的子民。官员食了民禄民膏,不思为民做主,岂配为官?
“军门此言有失偏颇。”韩辰缓缓地道,“若是将百姓们都迁到关外,待到瓦剌来时将如何?岂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为今之计,还须早日平定物价为好。”
刘巡抚笑了笑,颇有些不以为然,“瓦剌去年缺粮,又闹了雪灾,青壮不知死了多少。今年不一定会犯关!再说了,纵是犯关,留着这些乱民又有何用?下官怕只怕这些乱民之间会藏着瓦剌的细作。干脆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