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夫人微微垂着头,却一直在用余光打量着风重华的一举一动。
只见风重华倚坐在椅子上,并不像平时所见的那些深宅大院的姑娘们那样的端庄和秀雅,而是多了几分慵懒和随性。可就是这样,也能让人感受到她眸子里的光芒,如同星辰般璀璨。
谭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个被爱情浸透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遏制蜜意向外扩散的女人。
那么,外界所传言韩辰对风重华只有表面上的尊敬,真正喜欢的却是莫嫣侍媵的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如果韩辰与风重华感情不好,风重华脸上的表情应该时刻带着愁苦和愁闷。
哪像现在,整个人如同一颗闪着万道光芒的夜明珠……
谭夫人的心,狂跳起来。
风重华自从来了宣府就没怎么出过门,也极少参加夫人们之间的聚会。
倒是府里的侍媵经常与刘月儿来往。
再后来,宣府就开始谣传韩辰并不喜欢风重华的传言。
难道说,这是风重华故意放出的风声?
就在谭夫人的猜测中,风重华出了声,“施粥倒不错,只可惜我现在手中无粮啊!”韩辰这些日子把所买的粮都以二两每石的价格放出去,用来救济百姓。
现在总督府内,除了日常所剩下的粮食,再无余粮。
听到风重华赞同她的提议,谭夫人的双眼都亮了起来,“粮食倒不用王妃费心,在粮价还是二两的时候,我买了十几石放在城外庄子里。正好现在可以拿出来赈济百姓。”谭夫人笑盈盈地望着风重华,“这些日子您和王爷的举动我们都瞧在眼中,您和王爷拿出银子高价买粮,却又以低价卖给百姓,这本来就是万家生佛的功德之举。本来我和老谭也想学着王爷和您的样子,可我们生怕做不好。现如今王妃愿意挑头做赈济百姓的事情,我拿出十石来以响应王妃的举动。”
几句话说下来,这个施粥的举动就变成了风重华想出来的。
风重华笑了起来。
谭夫人和陆氏一样,都是个妙人。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得不说极为省心。
第284章承哥打人
韩辰对于施粥的行为举双手赞成,但也对马家的情况表示了担忧。
等到方太太参加过马家的赏梅宴向风重华汇报后,韩辰与风重华都陷入了长久的深思中。
马家想利用漕运往九边和京城运粮。
“陆家本就是漕帮的帮主,运粮更是便利之极,找我们做什么?”风重华皱眉出声。
韩辰沉吟不语,微微摇头。
而此时,袁承泽与几个新近认识的粮商在德庆楼里吃酒。
袁承泽从泉州来到宣府后,整个人就十分的沉寂。韩辰与风重华担心他这样会伤身子,就劝他多出去走动走动。
后来,韩辰觉得他整日闲在府里不是个事,而且袁承泽又不愿意到军中任职,就把收粮卖粮的事情交给了袁承泽。
让堂堂武定候的长子去做这种工作,也就只有韩辰才能做得出来。
然而,这件事情交给袁承泽却是交对了人。袁承泽这个人打小就经历了人情冷暖,最会看碟下菜。
不管与什么人都可以说得上话。
那些粮商都是知道袁承泽身份的,见到能巴结到武定候的长子,哪个敢跑的慢?
有几个粮商就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粮食卖给袁承泽,一来是投资,二来是在想在韩辰和袁承泽面前表现表现。
德庆楼上,几个粮商轮番地敬了袁承泽一杯酒。
“……公子爷,再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您和王爷以正常价收粮,然后再以二两银子贱卖。可恨那些粮商为了几斤米面居然派自家的伙伴装做穷苦人去总督府外买粮。这样下去,您和王爷的银子岂不是喂了那些狼?”一个姓胡的粮商有些忿忿不平。
他七拐八拐的能和袁承泽的生母胡氏扯上点关系,就一直称呼袁承泽为公子。
也是他第一个找到袁承泽,愿意低价卖粮食给袁承泽。
“是啊,”另一位姓潘的粮商也皱紧了眉头,“他们用低价买,高价出!这样坑的不是我们这些老实人?我们辛辛苦苦从南边运来的粮食,凭什么肥了他们?”
“他们?”袁承泽冷笑了一下,却没有多说话。韩辰的打算早就告诉给他了,而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替韩辰张扬好名声。“人在做,天在看。你们今日所出,他日得十倍报还。”
袁承泽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个粮商听了后,却各自犯了思量。
胡商人想的最多。
他小本经营,手里只有几千两银子。就是赚,也赚不了多少。
不如干脆跟着袁承泽。
能搭上袁承泽这条线,比他赚几千两银子的利润更大。哪怕现在袁承泽让他变卖家产去买粮,他眉头都不带皱的。
粮价这么高,等到京里的人一来,韩辰肯定会受到斥责。
那时,他的心思岂不是白费了?
可是袁承泽说了这句话后,他的心思豁然开朗。
怕个球?只要韩辰与袁承泽在,他这个小粮商怕什么?大不了就投靠袁承泽做个家奴。
想到这里,他说道:“现在京里的粮价也涨了,若是从京里往这里运粮,路上人吃马嚼,怎么着也得超过二两银子一石。公子爷,您和王爷得快些想想办法!”他又拍了拍胸脯,“小人说这句话没别的意思,并不是报委屈或是想涨价。小人说好二两一石卖给公子爷,就绝不会涨价。小人只是担心,若是不下狠心那些粮商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
他的家人刚刚送来二十石粮食,车子一进城就直接送给了袁承泽。
这半个月,他已经快赔五百两银子了。
他这么一表态,其他的几个粮商连连点头。
袁承泽饮了一口酒,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你们的心情我与辰哥都理解,你们的辛苦和付出我们也都看在眼中。”他将酒杯放下,脸色郑重了几分,“我方才就说过,你们今日所出,他日十倍来还。这并非戏言,而是我袁某给你们的承诺。”
九边的粮价必须降下去,至于怎么降他是不能和这几个粮商说的。
他只能保证,这些人跟着自己,不会吃亏!
“怕个球?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胡商人拍了拍胸脯,“大不了小人以后就跟着公子爷做个小厮的,有公子爷有一口吃的还会没有我们的?”
“就是!公子爷义薄云天,定不会让我们没有好下场。”几个粮商异口同声地说了起来。
袁承泽微微而笑,“让你们做小厮着实委屈了,你们将来各个有大用。老胡,你儿子老大不小了吧?是不是也该找个差事做做?正好我身边缺个小厮!,我听说你女婿是个童生,怎么你就舍得让他倒插门呢?回头让你女婿扒了你家户籍安心读书,将来我替他留意一下,好歹弄个秀才当当……”袁承泽一一点名,给几个粮商的儿女们都安排了一下。
这些话一出口,雅间顿时静了一下。
而后粮商们开怀大笑起来,纷纷站起来敬袁承泽的酒。
有袁承泽这句话,比给他们真金白银都有用。
胡商人更是激动万分,袁承泽让他改日带儿子过来,这岂不是说以后他就是袁承泽的人了吗?
袁承泽虽然在京里的名声不好,可是他这个商人管他什么名声。
只要能抱紧袁承泽,还愁将来?做袁承泽的家奴怎么了?别人想做还做不了呢!没见在座的几个粮商,只有他的儿子入了袁承泽的眼吗?
想到这里,胡商人的胸膛不由挺了又挺。
几个粮商看向他的目光也带了嫉妒和羡慕!
宰相门前七品官,给个金山都不换!老胡家以后这是要走运喽。
就冲袁承泽和韩辰的交情,将来袁承泽早晚都会发达起来。那到时,老胡的儿子说不定也能外放弄个小官当当。
这时,却听到雅间隔壁传来杯觥交错的声音。
“刘公子,您可是有些时候没去找我们姐妹了,怎么今日宴请设在德庆楼?”一个有些娇滴滴的声音在隔壁响起。
然而就听到有人哈哈大笑,“这时节我哪敢去啊?我爹还不扒了我的皮?也就只敢在德庆楼里摆几桌请你们出来过过眼瘾。”
有粮商就压低了声音和袁承泽说话,“这声音我听过,是刘巡抚的公子。”
旁边有人接话,“那几个应该是的女子。”
妓子们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等的就是馆阁和教坊司。馆阁里面的小姐不仅容貌美,琴棋和诗词更甚于普通的读书人,有的小姐甚至有状元之材,大多卖艺不卖身。有的小姐到一定年纪就会被人重金赎出,甚至有的做了正头娘子。就比如京城的宜水小姐,不以容貌见长,只论琴箫,想要赎她的不知平凡。
而教坊司中大多是罪官之女,原本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是受到士人和官员的追捧,普通读书人和商贾根本没机会接近。只是这里的女人下场更加悲惨,虽然人前有笑颜,背地里却都流泪渡日。这一辈子也只能老死教坊司,遇赦不赦。
次等的为院,里面的小姐以卖身为主,容貌美艳无比。
再次的为楼,皆是一些庸脂俗粉,大多是人贩子转卖来的贫家之女。
最下等的为娼,就是路边的野莺。
还有一种不入流的,在自家开半扇门,称之为半掩门。
一听到刘巡抚的儿子居然和几个女子搅到一起,袁承泽眼中露出不屑之色。他在京城时,只往来于馆阁,从不在流留。
堂堂一府巡抚的儿子,居然喜欢庸脂俗粉,这样的人实在没什么意思。
隔壁的人开始腻歪起来,说的话也越来越不成形。
看着袁承泽面色铁青,几个粮商都暗骂德庆楼的老板,怎么就把刘公子安排到隔壁了?
气氛有些尴尬。
胡商人就道:“我们要不要叫几个人过来唱个曲说个书?我听说在德庆楼里有一对父女三国说得极为不错,次次都是满堂彩。”
女子说三国?袁承泽来了兴趣。
一个粮商就叫了德庆楼的小二,让他去叫人。
这时,隔壁那边已然不成样子……
白日里宣淫,尤其还在自己隔壁,只气得袁承泽火冒三丈。
而隔壁,一番后,刘公子就倚在妓子身上,手里端着酒杯,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
一个妓子娇声道:“刘公子,现在九边的粮价涨那么高,我们姐妹以后可是连饭都吃不起啊!”
刘公子哈哈一笑,伸手摸了另一个妓子一把,“些许小事,你还用得着在我面前抱怨?回头我找人给你送几石粮食过去。”
妓子娇笑了起来。
被刘公子倚着的那个妓子就道:“这九边粮价涨成这样,以后可怎么办啊?往年就是再涨也没有像今年这样的。”
“呵呵,”刘公子呵呵冷笑,“还不是那个汉王世子做的好事?要不是因为他,九边的粮价能涨到这个价?他高价买低价出,自己倒落个好名声,可是九边那么多的老百姓,他管得着吗?而且还把粮仓里的粮食拿出!他也就是命好,是皇帝的侄子,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杀头的罪了。你们说说,当年太祖在辽东时何等威武,怎么就生了这样的一个孙子?”
袁承泽听得脸色铁青,双拳紧握。
那边,又响起了妓子的声音,“我怎么听说,小王爷很不喜欢小王妃的样子?他们成亲都一年多了,小王妃连个蛋都没下。”
刘公子哈哈大笑起来,“下个什么蛋?她到现在还是处子之身呢?小王爷心里眼里只有他的侍媵,要不然怎会千里迢迢地把侍媵从京里接到宣府?”
就在这时,只听得‘咣’的一声巨响,有人踹开了雅间的门。
第285章真不服气
袁承泽听到刘公子在隔壁公然侮辱韩辰与风重华,哪里还忍得住?
径自踹开了隔壁的房门,挥拳就往刘公子面门上打去。
袁承泽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在京城从小与人打到大的。这会刘公子又惹了他,进门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抡拳头砸人。
刘公子刚刚经了云雨,此时全身赤|裸,身边的两个妓子更是不着寸缕。哪里能会是袁承泽的对手?再加上他带来的人又被袁承泽的手下给拦住了。
被袁承泽打得哭爹喊娘,大声鬼嚎,“我爹……是巡抚……你敢打我……”刘公子抱着头,用胳膊护着脸。
袁承泽连声冷笑,“你爹是巡抚,你又不是巡抚?老子打的就是你!”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拳头地往刘公子脸上打。
旁边的两个妓子吓得连声尖叫,连穿衣服都忘记了。
不过一会的工夫,刘公子的脸上如同开了染坊。
袁承泽打了好一会,直到手下的刘公子再也没有力气,这才将人放开。
“呸,黑心烂肺少调识教的东西,居然也敢装起正人君子。也不知你爹娘是如何教你的,居然把你教成白日宣淫的货色。”袁承泽呸了他一下。
刘公子看着袁承泽,只恨得咬牙,却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
雅间外站的有他家的护院和小厮,却没一个人跑进来救他。
而且,打了这么久,店家也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拦。
他就是再蠢也知道,这会八成踢到了铁板。
袁承泽冷笑,刘巡抚就是再厉害,能拿他怎么办?他一没官职二没爵位,而且现在名声也坏了。刘巡抚难道会为了这件事情御前弹劾他?只怕到时丢人的是刘巡抚!
再说了,他就是打人又如何?既然敢在外面说韩辰和风重华的坏话,就要做好被人打闷棍的准备。
想到这里,他推开了房间,将三个赤|裸的男女都露在人间。
“这个人,躲在雅间里说小王爷的坏话,说什么小王爷与小王妃开仓放粮是邀名之举。还说将来定会因此而吃上官司!某气不过……”袁承泽连声冷笑,刘巡抚不是想找事吗?我就看看你如何平熄这件事情。
“小王爷以高价收粮低价卖粮,小王妃命娘家人千里迢迢运粮到九边。做的乃是万家生佛活人无数的善事,怎么在这人的嘴中,就成了恶举?”
袁承泽指着扒在地上的刘公子,“某看不过,也气不过,如今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怕你们去报官!”
他这么一说,外面的人顿时明白了来龙去脉,纷纷拍手叫好了起来。
“壮士做了这等好事,我等自不会报官。”
“好汉快走,此人乃是刘巡抚的公子。”
“就是,快走,莫要被刘巡抚拿住。我等是绝不会出卖壮士的!”
“我听说小王爷以八两银子每石的价格买粮,以二两银子卖粮,这等善举居然还敢有人非议?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九边粮价疯价,都是那些黑心商人所为”
“我听说刘巡抚家就有粮铺几间……”
“原来,这九边的粮价竟是刘巡抚等人挑涨的?”
“什么?看某不打死这个小贱人!”
“咱们打死这姓刘的,为九边的百姓讨个公道!”
见到群情激奋,袁承泽悄悄后退两步。
然后,他冲着身边的几个护卫使了个眼色。刘公子挨打,他才不管,他只保着不死即可。
九边的百姓因为粮价的事情与商人和官司的对立情绪已达到了顶点,这时一听说刘公子在背后说小王爷和小王妃的坏话,哪里还有人能忍得住。
十几个人冲进房间,好一堆拳打脚踢。
要不是袁承泽的手下拼命拦住,只怕刘公子只早已一命呜呼。
饶是如此,刘公子也被打得浑身青紫。
打完了人,百姓们觉得犹不解恨,抓起刘公子就往街上扔去。
连同那两个陪着刘公子喝酒的妓子,一同被扔到了大街上。
两个妓子虽无人殴打,却免不了被人占尽便宜。此时看到自己引起了众人激奋,只怕得花容失色。
刘公子带来的护院和下人,站在人群外面,急得直跳脚。
而此时,袁承泽则已是领着人扬长而去。
若是刘巡抚找到他,就认。若是找不到他,就活该刘公子倒霉。
反正他现在要名声没名声,要未来没未来,怕个甚?
人死鸟朝天!
而此时,韩辰正在与风重华说笑。
“既然你喜欢,那今年冬天我们在梅花上盖上暖棚,等到明年夏天让你看腊梅盛放……”方太太从马家回来后,就对马家的那株能在夏天盛放的腊梅赞不绝口,风重华与韩辰说了之后,韩辰就留了心。
“马家能做那是因为他家是商人!我们要是做了,只怕弹劾你的折子要堆满陛下的龙案。”风重华只是摇头。
“怕什么?”韩辰哈哈大笑。
他现在缺的就是一场大胜,只要与瓦刺的这一仗打胜了,他就可以慢慢积蓄力量。
现在等的,也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