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辰冷冷一笑,“她要害我,自然要拿捏到我的痛处。如今我的痛处,可不就在天牢的风慎身上吗?”
方思义微微垂首,没有接此话。
“看样子,我又得请旨了。”韩辰看到信纸已晒干了,就折叠了起来,装在信封里,“你一会替我写个折子,就说我即将与阿锳成亲,不忍见未来岳丈在牢中受苦,乞求陛下特赦风慎出狱。”
方思义应喏,而后思忖道:“只是风慎此人……”
“无妨!”韩辰淡淡一笑,“你知道吗?世间有种奇药名叫阿芙蓉,少量服用可治久痢与赤白痢下。可若是大量服用,能令人产生幻觉,欲罢而不能……”
听到韩辰用淡淡的语气描述阿芙蓉的功效,方思义只觉得后背出了一层的冷汗。
“你找个人与风慎做朋友,骗他服下此药。而后慢慢加大剂量,不出一年,风慎必亡。”韩辰在信封上写好收信人,而后抬眼看了看方思义。
“是!”方思义站起了身子。
此时,西跨院的风重华也站起了身子,面带惊疑之色。
“你说什么?世子爷想吃咱们府上的菜?”
“是啊!”余嬷嬷初听到此话时也是不敢相信,可是转念一想心中却是欣喜万分。世子点名要用文府的饭菜,岂不正是说明她们家姑娘在世子心中的份量吗?
站在旁边的许嬷嬷也是面带喜色,笑道:“即是夫人派余嬷嬷过来传话,此事当不假。”她转头朝向余嬷嬷,“余嬷嬷,这次咱们的家的厨房可得好好地露一手,万不可被汉王府的厨子看扁了。”
“这是自然!”余嬷嬷微抬了下巴,“咱们府上的厨子那是从孔府请过来的,做得一手地道的孔府菜。”说到这里,她忙转身,“不敢再与姑娘说闲话了,我得去瞧瞧厨房去。”
眼看余嬷嬷急勿勿而来,又急勿勿地去了,风重华不禁扶额。
然而,莫嫣却不止是扶额了。
当她在厨房坐了将近两个时辰,终于做出了美味的菜肴之后,特意回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
然后提着食盒往书房院走去。
哪里想到,刚到门口就被人拦了下来。
“我是来给世子送膳食的。”莫嫣弯了弯唇角,端庄大方地道。
两位守门的门子对望了一眼,笑着拱手道:“嫣姑娘,世子爷已用过膳了。”
“用过膳了?”莫嫣怔了怔,她一直呆在厨房,并未听到厨房传膳啊。
两位门子见她不明所以,就笑着解释,“方才赵去百花井巷提了一食盒菜,世子爷连吃了好几道,直说好吃呢。”
百花井巷?那不是未来的世子妃居住的地方吗?
莫嫣微微皱起眉头,将手里的食盒抓得更紧了些。
“嫣姑娘还是回去吧!”门子的态度很是恭谨,却又带着严肃,“世子爷吩咐过,任何人都不许接近书房。”
莫嫣不禁抬起头,想往书房院内看。
可是除了门口那道影壁,什么也看不到。
她强自镇定一下,勾起两侧唇角,柔声道:“即如此,那我便先回去了,一会我给世子爷送壶茶来。”
两位门子目送着莫嫣的背影,而后互视了一眼,各自别过头去。
转过墙角,莫嫣停住脚步,无力地倚在一株褪尽绿叶的柳树上。
她的手指紧紧抓着食盒,浑身不停地颤抖。
“姑娘?”身后的阿宁担忧地叫了一声。
莫嫣似是被这一声唤叫回了魂,猛地站直了身子,伸手捋了捋裙子上的几道褶皱。
“回去吧!”莫嫣的声音很是低沉。
小婢阿宁不禁开了口,“这算什么呀?姑娘在厨房巴心巴力地做了两个时辰的羹汤,却连尝都不尝上一口?反而要去吃文府的冷锅冷灶?姑娘可是陛下御赐的侍媵,世子爷他可是一夜都未在姑娘房中……”
“够了!”莫嫣低声呵斥,“世子爷忙,想来是没空见我。”她转过头,看着这个忠心耿耿的小婢,“你若再胡说,我就将你赶出去。”
“姑娘?”小婢阿宁唤了一声,却终是无可奈何地住了口。
而此时,袁雪曼站在坤宁宫偏殿前,恭敬地送走了永安帝。
身后的婢女宫娥们手里捧着永安帝赏赐的珠宝,一脸的喜气洋洋。
“县主,这颗夜明珠可真漂亮!”婢女笑吟吟地举起一颗硕大的夜明珠。
夜明珠在婢女手中散发着莹莹的光芒,照得婢女手上的纹路清晰可辨。
袁雪曼不置可否地甩了甩袖子,转身坐回了桌旁。
脑子里却在想着外面传来的消息。
风慎没死……
依她对韩辰的了解,想必这时的韩辰已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吧?
再想要出手,已是不可能了。
想到这里,袁雪曼招手唤过一名宫娥,柔声道:“有些日子没见敏敏公主入宫了,怎么回事?”
小宫娥福了一福,回道:“婢子听外面的人说,好像敏敏公主生病了呢。”
“生病了?”袁雪曼微微蹙眉,自言自语道,“鞑靼与我朝近些年来并无战事,而且王子与公主又是因为和亲而来。若是公主在京城生病,岂不是会叫人嘲笑我们招待不周?”她抬起了头,“你去问一下洪主管,问他姑母可有空,我想求见一下姑母。”
宫娥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第227章再次夜探
袁皇后听了袁雪曼的话,深以为然。
毕竟鞑靼公主只有十几岁,而且又远离故土的,袁皇后做为长辈,是应该派人过去看看。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把鞑靼公主接到宫中照看,以显示袁皇后母仪天下之威。
所以,袁皇后立刻派了太医出宫,替鞑靼公主诊治病情。
又下了中旨,命令她的儿媳龚氏对鞑靼公主妥加照顾。若是鞑靼公主有任何不妥,必须上报于她。
袁皇后此令一出,不到半天就在朝中引起反响。
皆夸袁皇后有母仪天下之德。
消息传到韩辰处,韩辰淡淡一笑,递上了方思义替他写的求赦折子。
此时,风重华正在与周夫人说话。
周夫人对于韩辰未娶亲先纳了一个侍媵表示了不满,“……这样事情确实略有不妥!可是,这乃是陛下的意思,你纵是心中不满也不可以在人前显露。”周夫人劝慰风重华,“不过一个侍媵罢了,若是好了,等到你们成亲们许她生个孩子。若是不好,直接避子药灌个几年。这样的话,就是你有了孩子,只怕她也不会生了。”
周夫人与文谦虽然夫妻情深,府中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是对于后宅的事情,还是看得比较通透。
“舅母,我知道该怎么做!”风重华微微点头,表示自己把周夫人的话给听进去了。
确实,不过是侍媵而已,又不是能威胁到她身份的次妃。
更何况,哪怕莫嫣就是能生儿子,依她的身份也做不成次妃。
所以,风重华大可不必把莫嫣放在心中。
而且,韩辰这么急勿勿地回京,也是心存安慰她之意。
“倒是那鞑靼公主极是难办。”虽然风重华不出门,可是周夫人是经常出去应酬的,对于这个敏敏公主周夫人甚是头痛。喜欢什么人不好,非得喜欢上她的外甥女婿,这叫什么事啊?
“舅母,那敏敏公主即是来和亲的,断没有为次妃的道理。”风重华反过来安慰周夫人,“就是她同意,只怕她的父亲忠顺王墨失赤也不会同意。而且忠顺王墨失赤很早以前就想娶一名皇室女子回去,以示正统,多半是想让他的儿子带一位真正的皇家女子回去。对于敏敏公主会不会留在京城,倒是不甚在意。”
听到风重华这样说,周夫人猛地激灵了一下,“我怎么听你这么一说?觉得那巴察儿王子竟是打着想娶淳安郡主的心思了?”
风重华垂首。
前世,淳安郡主就是嫁给了巴察儿王子,成了鞑靼的王妃。后来,张延年不远千里送嫁。
这一世,也不知淳安郡主到底会不会嫁……
毕竟,整个皇室之中,也只剩下淳安一个待嫁的郡主了。
然而,若是淳安嫁了,那周王怎么办?他的儿子早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一个女儿,女儿若是远嫁,对他岂会公平?
所以,就是巴察儿选中了淳安郡主,只要周王死咬着不同意,文武百官也不会拿周王怎么办。
更何况,他马上就要娶徐飞霜了。
要娶杀妻杀子仇人的女儿为妻,这对周王来说,莫如耻辱。哪怕就是最不讲人性的卫道士,也不能对周王的决定指手划脚。
毕竟,周王为国朝牺牲的太多了。
所以,当淳安郡主与周王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周王断然拒绝。
“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这件事情我是不可能会同意的。你要嫁也行,除非是我死了。”周王冷冷地看着他仅剩的一个女儿,毫不留情。
“爹,难道你心中就无恨吗?凭什么别人杀了我的母亲和弟弟,我还得忍气吞声?连反抗都不能?”淳安郡主秋水如刀,双眉紧皱,“鞑靼善勇而无谋,不出十年我便可将鞑靼为我所用。爹,难道您这些年教我兵法教我千人敌,就是为了让女儿深居闺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妻吗?”
“我宁愿你默默无闻!”周王一袭青色道袍,面容看起来即苍老又无助,“也好过你在鞑靼受苦。”
淳安郡主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周王抬手制止,“莫要再说,你若是心中无我这个爹,只管去嫁,我不拦你。若是还认我这个爹,你只管老老实实呆在府里。”
他久久地看着女儿,而后道:“我没了你娘,没了你弟弟,这十几年来时刻恨不得去死,若不是有你在,只怕我此时已与你娘团聚。”他抬头看了看身旁的银杏树,面上溢出一丝深情,“女儿,爹老了……”
听了这句,淳安郡主禁不住泪落满腮。
到夜里,起了一场大风,西北风将窗棂吹得咯吱作响。
今夜又是良玉值夜。
眼看良玉蹑手蹑脚地往外走,风重华知道,韩辰又该来了。
果然,韩辰熟稔地翻过墙,又极为熟练的打开了风重华闺房的门。
在风重华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就已经坐在椅中,手里端着一盏茶。
韩辰喝了一口良玉刚刚沏好的毛尖,唇角逸出一丝笑容,“阿锳,你好像并不吃惊的样子?”
风重华白了他一眼,坐得离他远了些,又将桌上的灯芯挑得亮些。
韩辰自顾自地道:“我方才站在外面,看到你楼里的灯还亮着,想着你许是因为想我而睡不着。本不想进来,可是又怕你思念过甚,这才现了身。”
风重华听了这话,差点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莫要胡扯。”她嗔怪地瞪了韩辰一眼。
韩辰哈哈一笑,将手里的茶杯放到桌上,道:“怎会是胡扯?难道你不是想着今应该来看你吗?要不然怎会到了亥时(晚21点)还不睡?”
风重华无语。
谁见过像他这样的人?居然夜里跳墙头见未婚妻?若是让别人知道了,她的名声还要不要?
也不知道这么高的墙头他是如何跳进来的。
早晚摔他一身泥。
还好,他还知道分寸,只敢在良玉值夜时来。风重华暗暗地想。
韩辰见她不语,就收了笑容,缓缓道:“今日来,确实是有一件要紧的事情。”
“什么事情?”风重华知道韩辰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既然他说是要紧事,那自然就是要紧事。
“就是你的父亲,风慎!我已上了奏折乞求陛下赦免。”韩辰唇角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想来不出几日,你的父亲就可以回家了。”
风重华甚为诧异。
韩辰往椅背上靠了靠,寻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又抬手揉了揉有些疼痛的鬓角,“前些日子他在天牢里吃了些不该吃的东西,差点死去,要不是牢头发现的早,只怕早没命了。我想着,这天牢既然不安全,不如就放他回家好了。”
风重华挑了挑眉,莫看韩辰说的轻松,可是这其中的凶险却不足为外人道。
到底是谁想要风慎的命?
而且看韩辰这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像他早已知道风慎会出事一般?
想到这里,她脑中划过一道闪电,“是袁县主?”
韩辰用赞赏的目光看向风重华,“没想到你竟能猜出来。确实是她,不过,出手的却不是她……”
“是谁?”风重华站了起来。
难道说,除了袁雪曼,还有人想要风慎的命吗?
袁雪曼爱韩辰至深,自然不想她嫁给韩辰。杀了风慎,用守孝三年的方法来阻止她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足够做许多事情。
比如说:她会失足落水,她会被奔马踏死,她会喝水呛死,她会吃饭噎死……
在那一日韩辰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表露心意时,她就感觉到了袁雪曼的杀意。
“莫嫣!”韩辰轻笑出声。
“哦?”风重华挑了挑眉,揶揄道,“原来是你的侍媵啊!”
韩辰冷笑,“我没有侍媵!”他顿了顿,又喝了口茶,“我留着她还有用,三五年之内我不准备动她。不过要是她自己找死,那也怪不得我。”
风重华从心底为莫嫣叹息了。
“她可是与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啊。”风重华摇了摇头。
韩辰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风重华,“你刚生下来时,我还抱过你呢。”
一提到抱字,风重华立时警觉起来。
现在可是晚上,而且还在她的闺房之中。如果韩辰突然冲过来要抱着她怎么办?她要不要拒绝?
就在这时,却见韩辰站了起来,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放到桌,“这信你看看,看完即焚。好了,我也该回去了。再晚一会就要宵禁了,虽然我不怕,不过被人瞧见我从百花井巷出来到底是不好。”
风重华站了起来,作势相送。
韩辰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外面风大,你身子单薄,还是不要出去了。对了……”他指了指被他喝完的茶,“这茶不错,下次我来时帮我准备一两斤。”
风重华不知要该说什么,就闷闷地点了点头,跟在他身后往前走。
刚走了两步,却不妨前头的韩辰停住脚步,她一头撞到了韩辰的背上。
韩辰猛地转过身,展开双臂将她扶住。
韩辰的一双眸子蓦地变得黝深,如同两汪探不到底的深潭。身体慢慢前倾,一双唇颤抖着想要去寻风重华的双唇。
风重华有些害怕,只觉得一团火热自心底涌出,烛光摇曳间仿佛也带了些粉色的火焰。
她的身子抖了抖,双眼紧紧闭着。
然而,意料之中的接触却并没有来到。
韩辰的唇只在她额间轻轻落下,而后她听到头顶传来一个略有些沙哑的声音:“夜深了,睡吧。”
她感觉到有人揉了揉她的鬓发。
再睁开眼时,只看到一扇慢慢关闭的木门。
第228章周王成亲
这是风重华前后两世第一次见到定国公徐晃。
定国公从外表上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常年征战的大将军,却更像是一个文弱书生。他面色有些苍白,身材瘦弱。与周王站在一起时,脸上带着不自然的青光。
而站在他对面的周王虽是这些年身体有些发福,可是脸上那不经意露出的彪悍之气,却比定国公更像是统领水师的大将军。
尤其是,定国公带回的那两个将领,在面对周王时唯唯喏喏,半步不敢行差踏错。
风重华不禁怀疑。
传说中,周王不得永安帝喜爱,所以定国公就设计杀了周王的妻儿,然后取而代之做了定国公。
怎么从表面上看,定国公好像是很怕周王的样子?
今日,是周王成亲的‘吉日’。
京城与直隶凡五品官以上,皆到周王府到贺,这是永安帝在朝会上亲口所下的旨意。
而风重华作为周王未来的侄媳妇,自然也随着舅舅与舅母同至周王府。
今日周王是新郎官,府中所有的事宜皆由二哥汉王与二嫂汉王妃操持。
在半月前,汉王与汉王府就以周王的婚事无人打理为由住进了汉王府。
男人们都在前院,而女人们则在后宅。
虽是男女有别,可是在拜天地时因是由永安帝与袁皇后主持,所以许多诰命夫人都在此时去了正堂。
徐飞霜是继弦,按理是不能在正堂行礼的。
可是因为今日是由皇帝与皇后主持婚礼,便破例在正堂行礼。
正堂内灯火通明,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周王看着坐在上首的永安帝与袁皇后,嘴角逸出一丝淡淡的轻笑。
而淳安郡主则是面无表情地看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