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宁可不要!

    袁皇后手指着永安帝飞泪如雨。

    永安帝冷哼一声,将脸扭到旁边。

    “此事,已定案,皇后不必再翻了。”

    “妾领旨。”袁皇后以手加额,跪伏于地,既恭谨又谦卑。

    可是看在永安帝眼中,却又刺耳又刺心。

    以前那个与他一心一意打拼天下的女人已经回不来了。

    取而代之的是袁皇后,母仪天下的袁皇后。

 第175章袁皇后的儿子

    七月二十六常朝之后,勤政殿的事情传开来去。

    风重华坐在上房院里,听文安学讲勤政殿发生的事情。

    文安学讲得十分精彩,跌宕起伏。

    上房院里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最终的结果是,武定候罚俸禄三年闭府思过,固安伯停职待勘。大皇子两位老师范文来与李应章教化皇子无功,礼节有失,责令立刻迁返原籍。

    东川候宁朗殿前失仪,褫爵。

    文谦官升一级,由六科拾遗兼通政司左通政,原有的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

    离翰林院侍讲学士,只差一步之遥。

    听到丈夫官升一级的消息传来,周夫人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

    “那方婉呢?”周夫人担忧地问。

    文安学回道:“方婉没事。”他看了一眼风重华,补充道,“听说长公主往避暑行宫送了信,说姑母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陛下找了女官核对,发现在方婉身上并没有。而且陛下令罗提点偷偷开了坟……”文安学叹了口气,语气比较唏嘘。

    听了他的话,屋里的人半天都没说话。

    都往风重华那里看去。

    难道说,风重华在几年前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特地找了个符合条件的尸体?

    风重华有点心虚的垂下头。

    坟里的那具女尸,早就被韩辰给换了。

    能料事如神的并不是她,而是韩辰……

    当年那个替文氏自缢的妓子,已被安葬回故乡了。

    七月二十六日的常朝文安学并不在殿中,也不够格入殿。凭借着事后文谦的话,却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风重华极有可能并不是姑母的孩子。

    文安学看了一眼风重华。

    接触到文安学的目光,风重华垂下眼睑。

    文安学轻轻叹了口气。

    看样子,父亲与母亲好像很早就知道的样子。

    如果他们都没有异议,那么自己何苦说出口?

    不管风重华是不是姑母的女儿,她待姑母的那份心却是真的。

    纵然不是亲生的,胜似亲生。若不是风重华使计让姑母假死,姑母能会遇到宁朗吗?

    风重华心中却是在想长公主的那封信。

    文氏根本没有生育过,到假死那天一直是清白身,她身为女儿再清楚不过了。

    长公主在信中先承认风重华是她的亲生女儿,并且自认其罪,这是抛砖引玉。这么大的罪,长公主先自己认了,会给永安帝产生一种她再说什么都是真话的感觉。

    所以她在后面所写的那些‘文氏的特征和早产的孩子’,再加上事先安排好的尸骨,会给永安帝一个文氏已生育过的错觉。既然长公主说文氏与风慎生有一个孩子,那么肯定就有一个孩子。不论风慎再否认,永安帝也不会相信。

    自然而然的,第一次怀孕的方婉自然不可能是文氏。

    既然方婉不是文氏,既然文氏死了,那么袁皇后执意要指认方婉为文氏,就其心可诛了。

    想到这里,她开口问道:“大表哥,陛下是以何种罪名关押风慎的?”

    “扰乱朝堂以及对陛下心存怨怼!”文安学说了一下风慎的两项罪名。

    这两项罪名可不轻啊!风重华挑了挑眉。

    那边,周夫人叹了口气,道:“柳氏还真是命苦,依我之见,还不如和离!当初,也是咱们害了柳氏……”

    ……

    ……

    七月二十六日常朝的结果并未明发邸报。

    然而事件却在暗中不断地发酵着。

    避暑行宫内外,百官各司都在暗中议论。

    武定候被罚俸闭府思过,东川候被褫爵,固安伯停职待勘。说起来都是勋贵们在受处罚,并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次的事件却透露出一个极重大的信号。

    那就是,袁皇后有干预朝政之心。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武定候这么卖力的攻诘文谦和东川候,实际上就是为了将宫中的宁妃给拉下马。

    就为了把一个妃子弄下去,居然要把堂堂的翰林院侍讲,六科拾遗给牵扯进来,其心可诛。

    后宫怎么玩,百官们不管也不想管,因为这是皇帝的家事。

    可是把家事捅到朝堂上去,官员们不满了。

    大家现在不说,也不过是因为帝后感情尚在罢了。

    就在这满城风雨中,解江在书房中接见一位远来的客人。

    “孚之。”内阁首辅解江尨眉皓发,身穿青色圆领道袍,笑着看向站在书房中的人。

    那人衣襟飘飘,锦带束腰。一张脸上略有病容,只有一双眸子亮若星辰。

    如果风重华在这里,她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站在解江面前的,居然是杜知敬。

    “老师,”杜知敬面色激动,脸泛潮红之色,扑通一声跪倒在解江的面前,“学生愧对老师的教导。”

    解江却并不扶他,目光幽幽地看着他,“十五年了啊!老夫还以为你早已不在人世,在御道上与你的马车迎面时,还以为几在梦中。谁能想到……”解江叹了口气,“没想到你改了名,换了姓。也不怪这么多年,长公主一直找不到你!”

    听到解江提及长公主,杜知敬死死咬住下唇,浑身颤抖。

    “当年三大才子,子坤触柱而亡,你下落不明,澹云退隐,誓言此生不出凤仪。”解江在一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杜知敬哽咽落泪,默然不语。

    “说说吧,这些年你是如何过的?”解江轻声发问,看着面前跪在地上当年最得他喜爱的弟子,看着这个当年小三元登科令他自豪不已的弟子,眸中渐渐湿润了。

    一转眼物是人非,黄鹤悠悠。

    杜知敬磕了一个头,道:“当年火烧皇城时,学生侥幸逃出……后来无意仕途,便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日子……只是因为弟弟长大了,到了配婚的年龄,这才回到京城……”

    解江直直地看着他,心头掠过一阵失望,“撒谎!”他轻轻抚了抚道袍上的皱纹,“你年过四十,上哪里来的弟弟?路远!你是真的要我直言吗?你真准备让我说出你当年做了什么事情吗?”解江唤了他的名,显见得有些恼了。

    杜知敬(路远)抬头看了看恩师,用力地闭紧眼睛,“老师不要再问了!”

    “你走吧!你救不了风慎,陛下已定了他两条罪名。”解江长长出了口气,定定的看着面前的人,语调肃杀,“我只当今日未曾遇到你,也未曾与你说过话。天高海阔,山远水长,此生不要再回京城了。”

    “老师!”杜知敬(路远)膝行几步,上前抱住了解江的腿,“学生对不起老师,学生……”他哽咽无比,几不能语,“可是学生有苦衷,学生不能……不能走……”

    “不能走?”解江怒目圆睁,一把抓住了杜知敬(路远)的衣领,“你还想牵连多少人?你害死了子坤,害得澹云退隐凤仪。不要逼我说出来!否则,子坤白死了……”解江忍了又忍,才将腹中的话吞回。

    杜知敬(路远)震惊无比,张大嘴看着解江。

    “一间屋子塌了,有的人会闭目等死,有的人会拆房重建,有的人会死守着断壁残垣,有的人会转头就跑等到屋子建好再回来……”解江冷冷地看着杜知敬(路远),手指强而有力的指向门口,“你的弟弟,不能娶子坤的外孙女。带他走吧!隐姓埋名,做一个自由人,不要再回来了……”

    “弟子若是走了……这么多年的等待又是为了什么?老师教我忠君爱国,侍君以敬,可是老师转眼间却别投逆臣怀抱!难道,老师就忘了陛下了吗?”杜知敬(路远)抬起头,倔强地道。

    听了他的话,解江容色如铁。他看着跪在地上的杜知敬(路远),微微摇了摇头。

    当清流当得时间太过久了,就以天下为已任了。

    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如果是一人之天下,那么这历朝历代又是从何而来?

    治国平天下,到底是如何治得谁的国?平得谁的天下?

    这天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只属于黎庶百姓。

    难道,再度掀起兵刀之祸反了永安帝,才算是对得起天下吗?

    那死伤无数的黎民又有谁来替他们张目?当年皇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士兵们用抖动的长枪对准黑压压逃跑的人群,匍匐在永安帝脚下的皇城。

    走上这条路,他心中无悔!

    做了别人口中的逆臣,他愿意。

    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得便是如此吧!

    在杜知敬(路远)的注视下,解江哈哈一笑,“你走吧!自你踏出此门,我与你的师徒之情,就此断绝。从此江湖路远,不复相见矣。”解江缓缓站了起来。

    “送客!”

    解江的话音刚刚落地,书房的门就被人轻轻敲响。

    一个霜眉雪发的老仆站在大门前,恭敬的弯着腰。

    “把他送出京城,从此以后不许他再回来。”

    听了这句话,老仆不顾杜知敬(路远)的反对,拧着他的胳膊,将他‘送出’书房。

    眼见杜知敬(路远)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解江无力地倒回玫瑰椅中,将脸深深埋进双手中。

    双肩颤抖。

    “子坤,你真是如此看我的吗?我降了,就是逆臣?你死了,就是忠臣?”解江在心底深深地呐喊,“你用性命掩盖事实,帮助孚之将杜长风带出京城,为得就是让他娶风重华吗?你们还想做什么?准备让杜长风认祖归宗而后登基为帝吗?书生意气啊!纵是杜长风归了宗,他也做不成皇帝……宗人府不许,百官不许,天下的百姓更不许……未入皇牒的皇子,根本不被承认……哪怕他是袁皇后生的,也不成……”

    然而,文子坤很显然听不到了。

    杜知敬(路远)看着朗朗青天,泪流满面。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生气,这就是君子之道。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做好。

    杜知敬回过头,对着那扇紧闭的门扉深揖一礼。

    子曰:盍各言尔志?

    就连圣人和贤者的志向也各不相同,所以老师与我的路也是毫不相同的吧!

    我的路虽然艰难,我却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老师,珍重!

    杜知敬恭恭敬敬的以手加额,深深地拜了下去。

    将来风起云涌,四海生潮。

    学生也能含笑九泉了。

    学生也对得起陛下了……

 第176章韩辰求婚

    韩辰坐在公房中,面沉如水。

    身为内阁首辅的解江见杜知敬做什么?

    他们俩人能有什么联系?

    杜知敬来避暑行宫做什么?

    难道是为了救风慎?

    风慎与他的关系就这么好?值得他跑来避暑行宫求见解江相救?

    韩辰觉得有些想不透了。

    “打点一下,我要见见风慎。”

    见风慎做什么?

    赵义恭欲言又止,却乖乖地转过身去做事了。

    不过半个时辰,韩辰就站在厚重的监牢大门前。

    被众人簇拥着,韩辰缓缓走入。

    几许微微的凉意自前方的甬巷中传来。

    随着这股凉意一同传来的,是低低的呐喊声、哭泣声、求救声,还有状若疯狂不停撞击牢门的犯人发出的吼叫声……

    牢狱的尽头,风慎全身颤抖地缩成一团,面如土色。

    嘴里一迭声的喊着“冤枉!陛下,我说得是真的,那人确实是文氏,确实是文氏。”反反复复,絮絮叨叨个不停。

    韩辰站在铁门之侧,紧皱眉头。

    “世子爷,您要进去吗?”身边的狱卒机灵地打着火把,殷勤地道,“这人是刚刚关进来的,也没受什么苦。就是骨头不怎么硬,还没提审呢就先屙尿了一身……”狱卒一边说一边笑。

    赵义恭看到韩辰不想说话,指了指里面,道:“他平时……都是这样?”

    “可不,”狱卒谄媚的笑,“自从进来之后,天天都这样……”他看了一眼赵义恭,思忖着道,“也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怎么着!您放心好了,小人们可是一指头都没动过他。”

    他还以为韩辰等人是风慎的朋友。

    还考虑着要不要从此以后好酒好菜的供着风慎。

    谁不知道永安帝稀罕韩辰这位世子爷,是当亲儿子看的。

    要权给权,要兵要兵,甚至还准备把袁皇后的亲侄女许配给世子爷。

    在狱卒眼里看来,这就是非常信任的意思了。

    韩辰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了声“走”,当先朝着牢外走去。

    善待风慎?

    善待这个差点把手伸到风重华身上的畜生?

    他可没这个功夫。

    之所以来,也只是想看看风慎在牢里过得是什么日子,都有什么人来牢里探视。

    可惜的是,他却是第一个来看的人。

    杜知敬没来看风慎,他就有点奇怪了。

    风重华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将这个名字递到他这里。

    这个杜知敬一定有他所没有探查到的隐情在。

    首先,杜知敬接近风慎就让他不可思议。

    满京城的人谁不知道风慎是个什么样的人?

    凡是读书人都不可能接近风慎。

    可是这个杜知敬在知道风慎的为人之后依旧如此,就足以证明他另有所图。

    然而,他图的是什么呢?

    走出监牢的大门,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韩辰低声吩咐赵义恭,“去查一下那个杜知敬。”

    他想起宁朗与文氏————

    既然文氏能起而复生,那么别人会不会也像文氏一样?

    一个突然来到京城的人,将第一个目标就落在风慎身上。

    不能不令他起疑。

    “去外祖父公馆。”转过头,他朝着赵义恭等人道。

    ……

    ……

    知道解江要见自己,文谦虽是吃惊,却从容不迫地整理好仪容。

    然后在门外等候。

    解江穿一身靓蓝色的细葛布袍子,神色悠闲地步入了文谦所居的庑房。

    宾主见过礼之后,文谦坐在下首。

    解江深深地看了文谦一眼,微微而笑,“拾遗受委屈了啊!”

    听了解江的话,文谦心中一顿,瞬间觉得心跳都漏了几拍。他握紧了手中的茶杯,揣摩起内阁首辅的来意。

    解江与他私下从未说过话,怎么今日会冒然登他的门?

    而且一登门就先来了句受委屈了?

    那边,解江端着茶盏悠悠地开了口,“某今日来,不为旁事,而是为了你府中客居的明德县君。听闻县君今年已有十三岁,尚未婚配?”

    他这句话,把文谦吓了一跳,连忙往解江那里看去。

    只见解江一手扶在椅子上,一手端着茶盏,一双睿智深邃的眼眸里精光闪烁。

    文谦的心头恍惚起来。

    看到文谦的表情,解江微微一笑,轻轻捻了捻胡须。他是受韩辰之托,来求娶风重华的。

    莫说是文谦,就连他刚刚听到时也是这般的表情。

    可是后来仔细想想,韩辰若是娶了风重华,却是利大于弊。

    他是三朝的老臣,女儿又是汉王妃,对于韩辰的处境再是明白不过。风重华就是因为身世不好,才堪为韩辰的良配。

    娶了风重华,韩辰就失去了女方的襄助。

    而且韩辰答应,以交出宣府兵力为前提,换取赐婚。

    对于永安帝来讲,这个买卖不亏。

    解江放了下茶杯,沉吟片刻,道:“汉子世子虽是皇家子弟,然而学识出众,人品上佳,实非一般人。纵是年龄比起你家佳女略大了些,也是瑕不掩瑜。”

    文谦沉默了片刻,看了一眼解江。

    很想问解江一句:你知道风重华真正的身世吗?

    可是这句话,他不敢问,也不能问!

    不论解江知不知道,今日他来求婚,就证明韩辰把他给说服了。

    想到此,他便笑着起身,叉手道:“如此大的事情,下官一人做不得主,须得回府问问贱内的意思。”似乎觉得这句话衬托得周夫人比较凶悍,文谦补充道,“您也知道,贱内与下官无女,一向是视外甥女如亲女的。”

    他说得磊落,倒叫解江多看了他几眼。

    京中的官员都知道文谦有惧内的名声,没想到文谦居然很坦然地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